>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洛娜215(253)
坊主操持兵器多年,一看示意图便能想象到实物模样,他连犹豫都没有便立刻下令试做。
三日后,试做的样品便被送上了秦王的桌案前,异人亲自掀开了遮掩住铁戟的红布。
长了足有三倍的矛尖寒光凌冽,垂直于矛尖的戈首暗藏锋芒,器身上神秘而有精美的花纹无一不彰显出其凶悍的本质。
禀大王右丞相范雎拱手道,臣已令兵器坊加紧赶工,在大军出征前约可配备一队,届时可由左丞相带去练兵。
练兵?异人白皙的指尖正一下下擦着戟首,对于上头神秘而不规则的花纹喜爱至极,这花纹正是几种不同铁质敲打融合的证明。
他闻范雎之言手指一顿,挑高了一边的眉毛,主臣二人对上视线后却齐齐一笑。
不错,于秦人而言攻破东周,确实也就是同练兵无异。
只要边上的韩、魏两国不要捣乱即可。而为了防止他们两国捣乱,异人也派人去做了些小功课,这也是为何秦军本就是整装待发,但是吕不韦却要等上两旬的原因。
异人拿之间点了点戟首,此物为吕安所制?
范雎颔首:吕水监多才,臣以为在水监有些
异人摆手打断,他年岁尚幼,多磨练磨练不是坏事。而且水监这地方他做得开心,寡人也用得放心。如果有需要你们去借人便是,他要是不肯干你便让他父亲去催,这小子孝顺,一定舍不得让他爹过于劳心。
异人说得有几分酸唧唧的,范雎微微一顿,立刻自然出言夸奖了一番太子,话题便如此轻轻揭过,范雎识趣地不再多提封赏吕安之事。
异人本身亦不擅武,对于兵器也不算擅长,专业的事情要交由专业的人来做,所以异人决定要将专业事交给专业人,而异人口中的专业人自然就是白起。
闻言,已经进入退休预备状态的范雎便随口道自己去送,异人应允了。
范雎是已经准备退休了,白起可没有。
事实上秦国的军人也没有荣退这一说法,一旦入了军籍终身不可退,只要国家有需要,哪怕七老八十也得上战场。
不过白起毕竟年纪大了,这几年有没有战事,更没有需要动用得到他的战争,武安侯自然也退下来过上了养老生活,范雎同他也算是多年的朋友,自然连帖子也不需要递。
白起也正好没出门,见范雎送来了新武械直接上手在演武场耍了起来。
你说大王对这吕小郎是个什么态度?既然来了难免要说上几句,范雎最摸不透的便是异人的想法,这吕安已近弱冠,若是在几年前,这个年龄都可以上战场了。
按范雎的想法,遇着有才能的人那就要用啊。吕安有这份才华,还待在都水监那种地方作甚,赶紧拉过来改进兵器就是了。
白起恰在等亲兵将泡过水的稻草扎成草人,本正随意甩动长戟试手感,闻言侧目,你倒是很欣赏他?
范雎一张老脸顿时皱了起来,他面上带有几分难以言喻:那倒也谈不上,老夫毕竟不曾与之交,只是他毕竟是左相的儿子。
吕家和异人一家相交甚密,异人却在此时选择了打压,着实有些奇怪。吕安此举往小了说是改进冶炼之法,往大了说事关国祚。此法一出,秦军的武械装备何止要抬升一个等级,届时六国之兵又有几人能抗?
范雎甚至觉得如果可以全面换装,自己或许可以在有生之年见到秦国一统天下。但在此大功劳之下,异人却轻飘飘将之定义为「尽孝」这一行为。
吕安的父亲已经官至左丞相,估计这次攻东周归来便可迁为右丞,他与太子又是那般情义深厚,范雎毫不怀疑一旦太子继位吕安必定得到重用。
范雎和吕不韦多方接触,自知晓其才华。观其父便可知其子,虽然范雎觉得吕不韦一天到晚吹捧他儿子的确有些烦,却也清楚吕安的确是足够优秀以至于让吕不韦自豪到如此模样。
也正是因此,异人如此轻描淡写令范雎不能不想更多。白起只看他一眼便知道这位老朋友恐怕又要将事情想复杂了,他边示意兵士往草人上头覆甲边对范雎说:你那是战时,如今可不是啦,年轻人还是要多磨砺一番。
范雎闻言不禁侧目,就见白起提戟而前,直刺草人,矛尖破甲十分轻松,以白起之力甚至让矛刃全入草人体内。若不是因为戟的另一侧有戈抵在了草人体外,伤口必然更大。
范雎扫了一眼草人的惨状面上稍稍动容,若这一下放到活人身上,便是仙人来救恐怕也没有活路了。
湿润的稻草阻力十足,其触感与人体的肌肉组织十分相像,白起拿着兵器边缓缓拔出,边观察这份在拔戟过程中阻力对于兵器的拉扯效果。
长戟这次表现得十分完美,器刃与木杆完美结合,丝毫不被牵扯。
白起又重复刺击数次,剑刃加长造成的拔出阻力亦是加强,对兵士来说手腕负担加重,但就其杀伤力而言,这样的负担完全可以接受。
确实是个好东西。
白起颠了颠长戟,唤来眼冒星光的一个小兵递过去让他们都试试。
范雎见他回了庭院便为其倒上一杯清茶,继续方才的话题,武安君的意思,大王对吕小郎是
白起抬起一根手指制止他继续说。范雎顿时了然,大秦国的武安君可不是光靠着武力战遍天下的,也是有脑子和分析能力的,在这方面他决定相信这个老伙计的判断。
范雎立刻换了个话题,对咯,你可知晓那吕小郎最先本是为了他老父做护甲的?若非那小子花费百金将做出来的甲片全都买回去了,我还真想试试用此精铁所做的甲片是何等坚硬。
哦,这个啊。白起颇有些不在意地说,老夫试过了。
你怎么会试过!!
范雎闻言瞠目:你向左相借了甲?他怎么不肯借我一观?
白起看了眼意外暴露的友人,道:非是左相,白某有一故友本在魏国为官。他直接忽略范雎面上明晃晃的「在魏国做官的居然还能和你当朋友」之色继续道,现此人携全家来秦。此人家中小辈恰同吕小郎有旧,便得了两片甲。
白起慢条斯理,吕小郎来送甲时,某恰在此人家中拜访。
骗人!
范雎瞪圆了眼睛看着这个面上一片淡定但是每根胡须都带着得意的男人,哪儿就有这么巧,一定是此人算好的,八成就是想要借这份关系登门一观。
好个狡猾的武安君,旁人只想着走吕不韦的路线,此人竟是想要走小辈那条路,还要不要脸啦?!
他到时候作为大秦武安君到时候跑到吕小郎面前,小娃哪儿撑得住,必然恭敬奉上。到时候这老货再给些好处,譬如收那小郎的友人为徒,他不是还能要更多!
何等奸诈!
白起顶着范雎灼热燃烧的双眸不动如山地饮了一杯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见范雎还在瞪,他便冲人一笑,应侯莫是不想知道实验结果?
范雎忍了忍,泄气:还请武安君赐教。
白起微微眯眼,神色中透出几分向往,他叹了口气,秦军若可装备出以此为甲的一支劲军,某可言,六国将尽入我大秦之版图。
范雎拍案而起心中激荡不已,然而很快他就发现白起话中重点,双目顿时瞪得溜圆,以此为甲?甲?!
吕小安花了百金才买了十片用来做甲胄内的重点防护只用,而白起却想要用这作为甲胄,还装备出一支军队,秦国有这个钱都能把六国买下来了,还打什么打!
所以老夫也就是想想嘛。白起叹了口气,先执锐吧。
竟还如此勉强?执锐难道就容易了?等等。
范雎猛然间想到了一个因为太过于兴奋而忽略的问题:此物造价如此昂贵,秦国国库是什么情况可没人比他更清楚了,哪怕掏老本也没法装备全军啊。
这可怎生是好?装甲这个事情和农桑不一样,不是鼓励发展就会有的,而是要实实在在拿钱去砸,所以这个钱要怎么来?
钱?白起闻言笑道:应侯可是一叶障目了啊。
此话何解?范雎品了品,恍然,是了,要说赚钱,这天下还能有比他的左相更能赚钱的人嘛?如果吕不韦赚来的钱不够用那可不就能催动吕小安吗?
原来如此,他恍然,终于明白了异人所说的「如果有需要就去找他爹」是个什么意思了。大王果然深思熟虑。
而此刻,被广大老秦人已经定义为【孝子】的吕小安正在享受和和美美的家庭生活,在将辛苦制出的甲片交给吕不韦之后,吕不韦得意得就连走路也开始走方步了。
若非他还知道新锻甲之法尚且属于机密不能到处去说,只怕会穿着甲胄打马游街了。
老父亲高兴,吕小安在家里头的地位直线上升,吕不韦本来就宠儿子,现在更是要宠上天了,饶是吕小安再能和他老爹亲情互吹都有些吃不消,堪称甜蜜的幸福。
甲片是吕安所锻造的一事被隐瞒下来只在小面积流传,这也是为了保护吕安的安全。所以众人听到的消息仅是吕小安豪掷百金为父换甲,百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问询之人纷纷来找吕不韦确认消息,吕不韦均是带着些矜持得颔首了。
直到他听到有同僚赞叹着说百金换甲十片,令郎果真孝极。
吕不韦最喜欢听别人夸他儿子,不过在这时候他还是要矜持得骂上两句的,就见此人抚须而叹老夫难得领兵,哪里用的到这十金一甲,过于奢侈了,回头还得说说他
咦?等等?十金一甲?甲十片?
吕不韦抚须的手猛然间一顿,可是他儿子给他的甲片只有八片啊!老妻亲手将甲片缝在了他的甲胄之上,前四后四护住了他整个胸腹,他绝不会记错。
那问题来了,剩下的两片呢?
第197章 战国风云(50)
吕不韦自以为是一个极其慈爱尊重孩子的父亲。
在教育孩子方面, 他一向奉行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大事小事都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 并且给予扶持和指引的放羊式教育方针。
吕不韦可以很自豪地说, 比他会教孩子的父子关系没他们好,父子关系比他们好的没他会教孩子。总而言之,就是他既以和儿子间的亲密关系为傲, 又以他儿子的成才为傲。
前者可能比重还要更高一些。
所以当有一天吕不韦发现儿子心里还有一个比重只比他轻一些的人时,其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但是作为一个有格调(要面子)的老父亲,吕不韦当然不可能直接问儿子那两片甲片去了哪他给了谁,那不是就告诉儿子自己在外头悄悄打听他的消息了吗?
而且作为一个父亲,对于孩子赠送的礼物过于在意也未免太没有格调了吧。
于是吕不韦只能强撑着在儿子面前晃, 一副欲言又止又不开口的模样,可他儿砸一点都没发现他的忧伤, 该干嘛干嘛。吕不韦只能在夜里发出幽幽长叹。
终于有一日吕夫人受不了了。她趁着吕不韦出门访友时候将吕安提溜了过来, 让他赶紧同他父亲解释一下那两片甲片的去向。
临出门前被拦住的吕安闻言一脸懵逼,他错愕地看着母亲,见吕夫人面上毫无开玩笑之色又默默将张大的嘴巴合了起来,他磕磕绊绊地说:父, 父亲要知道这个作甚?
吕夫人淡淡睇了他一眼,好几天没睡好的她心情差到了谷底:我怎的知晓?你赶紧同他说清楚那两片你给了你师兄, 免得他多想。
多, 多想啥?这有啥好多想的?
他师兄要上战场,而且比起处于指挥位的吕不韦,作为新兵的尉缭必定是要在前冲杀的, 哪怕对方是小小的东周国,也不是毫无反手之力。他给师兄准备多一点保护不是很正常的吗?
吕安觉得自己完全接不上母亲的思路。见儿子一脸正直,吕夫人直接给儿子下命令,今夜同你父秉烛夜话,明日鸡鸣之前别让他回屋。
吕安:!!!!!
等,等等,母亲,这有些太过了吧?明日是工作日啊!他和老爹都要上班来着 !
然而缺少睡眠的全职主妇非常冷酷无情,在给儿子布置完任务后吕夫人便回房去小憩了。
所以这有什么好说的?吕安一边举着刷子给舒服得眼睛都眯起来的多多马刷毛一边同站在一旁打水给爱马冲洗的尉缭聊天,阿母说父亲为此闷闷不乐多日定然是弄错了,阿父一直是在为如何攻东周费心吧。
在吕安心目中他爹一直都特别的沉稳可靠,特别开明,怎么可能会这么幼稚呢?然而尉缭却在此时沉默着一言不发,对吕安所说持不可置否的态度。不过他一直沉默,吕安倒也没有注意到他的态度,他用猪鬃制成的刷子扫着马背,将多多的马毛尽可能梳散开一些,更方便太阳将其晒干。
现在这个季节给马冲澡还有些太早,不过尉缭即将出征,一旦正式开始行军便无法保障清洁卫生,先把马洗干净了总好过于到时没条件洗。
多多马身体健壮,对于这天气洗澡一点都不抗拒,配合极了。
而等吕安让人拉来一个架子的时候他甚至都不要人牵引就主动蹭了过去,将大脑袋往上头一搁,就偏过头用单个眼睛看着吕安将它的一只蹄子举起来固定在一个支架上。
小表情别提多惬意了。
尉缭将水倒入水渠,然后提着一个装着叮当作响的工具袋走了过来,他将之挂在架子上,随手一掏便从中掏出一把小匕首以及小铲刀,不一会儿便是蹄屑飞散。
尉家有自己的规矩,每个尉家小郎的马都需要自己照顾,从小一起相伴成长。但尉缭情况有些特殊,他尚未出生的时候尉家遭逢大变,魏国当时因伊阙之战
失力国力骤减,作为将领的尉家老爷子难辞其咎,尉家地位亦是骤减。
而此后更是阻秦不利被夺了怀城,尉家一度被牵连下狱,虽被释放却缴纳了大量罚金陷入困窘,自然没有资金为尉缭采买相伴一生的战马。
和战马数量丰沛的秦国不同,魏国地处内陆,距离草原有相当的距离,除非花高价从戎人那处采购,不然买到的马都是被周边诸侯挑剩下的。而这笔钱对于当时的尉家来说过于奢侈。
此后尉家境况稍佳,但尉缭外出求学,也就错过了最佳时期,谁也没想到尉缭跑到西边走上一圈竟然能够直接套到多多这匹通人性至极的宝马。
而当时的小尉缭虽然没有马,但还是跟着学了不少养马育马的知识,修蹄便是其中一点。等到了秦国以后,公认会养马的老秦人又让这门技术得以进步。
恋耽美
三日后,试做的样品便被送上了秦王的桌案前,异人亲自掀开了遮掩住铁戟的红布。
长了足有三倍的矛尖寒光凌冽,垂直于矛尖的戈首暗藏锋芒,器身上神秘而有精美的花纹无一不彰显出其凶悍的本质。
禀大王右丞相范雎拱手道,臣已令兵器坊加紧赶工,在大军出征前约可配备一队,届时可由左丞相带去练兵。
练兵?异人白皙的指尖正一下下擦着戟首,对于上头神秘而不规则的花纹喜爱至极,这花纹正是几种不同铁质敲打融合的证明。
他闻范雎之言手指一顿,挑高了一边的眉毛,主臣二人对上视线后却齐齐一笑。
不错,于秦人而言攻破东周,确实也就是同练兵无异。
只要边上的韩、魏两国不要捣乱即可。而为了防止他们两国捣乱,异人也派人去做了些小功课,这也是为何秦军本就是整装待发,但是吕不韦却要等上两旬的原因。
异人拿之间点了点戟首,此物为吕安所制?
范雎颔首:吕水监多才,臣以为在水监有些
异人摆手打断,他年岁尚幼,多磨练磨练不是坏事。而且水监这地方他做得开心,寡人也用得放心。如果有需要你们去借人便是,他要是不肯干你便让他父亲去催,这小子孝顺,一定舍不得让他爹过于劳心。
异人说得有几分酸唧唧的,范雎微微一顿,立刻自然出言夸奖了一番太子,话题便如此轻轻揭过,范雎识趣地不再多提封赏吕安之事。
异人本身亦不擅武,对于兵器也不算擅长,专业的事情要交由专业的人来做,所以异人决定要将专业事交给专业人,而异人口中的专业人自然就是白起。
闻言,已经进入退休预备状态的范雎便随口道自己去送,异人应允了。
范雎是已经准备退休了,白起可没有。
事实上秦国的军人也没有荣退这一说法,一旦入了军籍终身不可退,只要国家有需要,哪怕七老八十也得上战场。
不过白起毕竟年纪大了,这几年有没有战事,更没有需要动用得到他的战争,武安侯自然也退下来过上了养老生活,范雎同他也算是多年的朋友,自然连帖子也不需要递。
白起也正好没出门,见范雎送来了新武械直接上手在演武场耍了起来。
你说大王对这吕小郎是个什么态度?既然来了难免要说上几句,范雎最摸不透的便是异人的想法,这吕安已近弱冠,若是在几年前,这个年龄都可以上战场了。
按范雎的想法,遇着有才能的人那就要用啊。吕安有这份才华,还待在都水监那种地方作甚,赶紧拉过来改进兵器就是了。
白起恰在等亲兵将泡过水的稻草扎成草人,本正随意甩动长戟试手感,闻言侧目,你倒是很欣赏他?
范雎一张老脸顿时皱了起来,他面上带有几分难以言喻:那倒也谈不上,老夫毕竟不曾与之交,只是他毕竟是左相的儿子。
吕家和异人一家相交甚密,异人却在此时选择了打压,着实有些奇怪。吕安此举往小了说是改进冶炼之法,往大了说事关国祚。此法一出,秦军的武械装备何止要抬升一个等级,届时六国之兵又有几人能抗?
范雎甚至觉得如果可以全面换装,自己或许可以在有生之年见到秦国一统天下。但在此大功劳之下,异人却轻飘飘将之定义为「尽孝」这一行为。
吕安的父亲已经官至左丞相,估计这次攻东周归来便可迁为右丞,他与太子又是那般情义深厚,范雎毫不怀疑一旦太子继位吕安必定得到重用。
范雎和吕不韦多方接触,自知晓其才华。观其父便可知其子,虽然范雎觉得吕不韦一天到晚吹捧他儿子的确有些烦,却也清楚吕安的确是足够优秀以至于让吕不韦自豪到如此模样。
也正是因此,异人如此轻描淡写令范雎不能不想更多。白起只看他一眼便知道这位老朋友恐怕又要将事情想复杂了,他边示意兵士往草人上头覆甲边对范雎说:你那是战时,如今可不是啦,年轻人还是要多磨砺一番。
范雎闻言不禁侧目,就见白起提戟而前,直刺草人,矛尖破甲十分轻松,以白起之力甚至让矛刃全入草人体内。若不是因为戟的另一侧有戈抵在了草人体外,伤口必然更大。
范雎扫了一眼草人的惨状面上稍稍动容,若这一下放到活人身上,便是仙人来救恐怕也没有活路了。
湿润的稻草阻力十足,其触感与人体的肌肉组织十分相像,白起拿着兵器边缓缓拔出,边观察这份在拔戟过程中阻力对于兵器的拉扯效果。
长戟这次表现得十分完美,器刃与木杆完美结合,丝毫不被牵扯。
白起又重复刺击数次,剑刃加长造成的拔出阻力亦是加强,对兵士来说手腕负担加重,但就其杀伤力而言,这样的负担完全可以接受。
确实是个好东西。
白起颠了颠长戟,唤来眼冒星光的一个小兵递过去让他们都试试。
范雎见他回了庭院便为其倒上一杯清茶,继续方才的话题,武安君的意思,大王对吕小郎是
白起抬起一根手指制止他继续说。范雎顿时了然,大秦国的武安君可不是光靠着武力战遍天下的,也是有脑子和分析能力的,在这方面他决定相信这个老伙计的判断。
范雎立刻换了个话题,对咯,你可知晓那吕小郎最先本是为了他老父做护甲的?若非那小子花费百金将做出来的甲片全都买回去了,我还真想试试用此精铁所做的甲片是何等坚硬。
哦,这个啊。白起颇有些不在意地说,老夫试过了。
你怎么会试过!!
范雎闻言瞠目:你向左相借了甲?他怎么不肯借我一观?
白起看了眼意外暴露的友人,道:非是左相,白某有一故友本在魏国为官。他直接忽略范雎面上明晃晃的「在魏国做官的居然还能和你当朋友」之色继续道,现此人携全家来秦。此人家中小辈恰同吕小郎有旧,便得了两片甲。
白起慢条斯理,吕小郎来送甲时,某恰在此人家中拜访。
骗人!
范雎瞪圆了眼睛看着这个面上一片淡定但是每根胡须都带着得意的男人,哪儿就有这么巧,一定是此人算好的,八成就是想要借这份关系登门一观。
好个狡猾的武安君,旁人只想着走吕不韦的路线,此人竟是想要走小辈那条路,还要不要脸啦?!
他到时候作为大秦武安君到时候跑到吕小郎面前,小娃哪儿撑得住,必然恭敬奉上。到时候这老货再给些好处,譬如收那小郎的友人为徒,他不是还能要更多!
何等奸诈!
白起顶着范雎灼热燃烧的双眸不动如山地饮了一杯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见范雎还在瞪,他便冲人一笑,应侯莫是不想知道实验结果?
范雎忍了忍,泄气:还请武安君赐教。
白起微微眯眼,神色中透出几分向往,他叹了口气,秦军若可装备出以此为甲的一支劲军,某可言,六国将尽入我大秦之版图。
范雎拍案而起心中激荡不已,然而很快他就发现白起话中重点,双目顿时瞪得溜圆,以此为甲?甲?!
吕小安花了百金才买了十片用来做甲胄内的重点防护只用,而白起却想要用这作为甲胄,还装备出一支军队,秦国有这个钱都能把六国买下来了,还打什么打!
所以老夫也就是想想嘛。白起叹了口气,先执锐吧。
竟还如此勉强?执锐难道就容易了?等等。
范雎猛然间想到了一个因为太过于兴奋而忽略的问题:此物造价如此昂贵,秦国国库是什么情况可没人比他更清楚了,哪怕掏老本也没法装备全军啊。
这可怎生是好?装甲这个事情和农桑不一样,不是鼓励发展就会有的,而是要实实在在拿钱去砸,所以这个钱要怎么来?
钱?白起闻言笑道:应侯可是一叶障目了啊。
此话何解?范雎品了品,恍然,是了,要说赚钱,这天下还能有比他的左相更能赚钱的人嘛?如果吕不韦赚来的钱不够用那可不就能催动吕小安吗?
原来如此,他恍然,终于明白了异人所说的「如果有需要就去找他爹」是个什么意思了。大王果然深思熟虑。
而此刻,被广大老秦人已经定义为【孝子】的吕小安正在享受和和美美的家庭生活,在将辛苦制出的甲片交给吕不韦之后,吕不韦得意得就连走路也开始走方步了。
若非他还知道新锻甲之法尚且属于机密不能到处去说,只怕会穿着甲胄打马游街了。
老父亲高兴,吕小安在家里头的地位直线上升,吕不韦本来就宠儿子,现在更是要宠上天了,饶是吕小安再能和他老爹亲情互吹都有些吃不消,堪称甜蜜的幸福。
甲片是吕安所锻造的一事被隐瞒下来只在小面积流传,这也是为了保护吕安的安全。所以众人听到的消息仅是吕小安豪掷百金为父换甲,百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问询之人纷纷来找吕不韦确认消息,吕不韦均是带着些矜持得颔首了。
直到他听到有同僚赞叹着说百金换甲十片,令郎果真孝极。
吕不韦最喜欢听别人夸他儿子,不过在这时候他还是要矜持得骂上两句的,就见此人抚须而叹老夫难得领兵,哪里用的到这十金一甲,过于奢侈了,回头还得说说他
咦?等等?十金一甲?甲十片?
吕不韦抚须的手猛然间一顿,可是他儿子给他的甲片只有八片啊!老妻亲手将甲片缝在了他的甲胄之上,前四后四护住了他整个胸腹,他绝不会记错。
那问题来了,剩下的两片呢?
第197章 战国风云(50)
吕不韦自以为是一个极其慈爱尊重孩子的父亲。
在教育孩子方面, 他一向奉行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大事小事都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 并且给予扶持和指引的放羊式教育方针。
吕不韦可以很自豪地说, 比他会教孩子的父子关系没他们好,父子关系比他们好的没他会教孩子。总而言之,就是他既以和儿子间的亲密关系为傲, 又以他儿子的成才为傲。
前者可能比重还要更高一些。
所以当有一天吕不韦发现儿子心里还有一个比重只比他轻一些的人时,其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但是作为一个有格调(要面子)的老父亲,吕不韦当然不可能直接问儿子那两片甲片去了哪他给了谁,那不是就告诉儿子自己在外头悄悄打听他的消息了吗?
而且作为一个父亲,对于孩子赠送的礼物过于在意也未免太没有格调了吧。
于是吕不韦只能强撑着在儿子面前晃, 一副欲言又止又不开口的模样,可他儿砸一点都没发现他的忧伤, 该干嘛干嘛。吕不韦只能在夜里发出幽幽长叹。
终于有一日吕夫人受不了了。她趁着吕不韦出门访友时候将吕安提溜了过来, 让他赶紧同他父亲解释一下那两片甲片的去向。
临出门前被拦住的吕安闻言一脸懵逼,他错愕地看着母亲,见吕夫人面上毫无开玩笑之色又默默将张大的嘴巴合了起来,他磕磕绊绊地说:父, 父亲要知道这个作甚?
吕夫人淡淡睇了他一眼,好几天没睡好的她心情差到了谷底:我怎的知晓?你赶紧同他说清楚那两片你给了你师兄, 免得他多想。
多, 多想啥?这有啥好多想的?
他师兄要上战场,而且比起处于指挥位的吕不韦,作为新兵的尉缭必定是要在前冲杀的, 哪怕对方是小小的东周国,也不是毫无反手之力。他给师兄准备多一点保护不是很正常的吗?
吕安觉得自己完全接不上母亲的思路。见儿子一脸正直,吕夫人直接给儿子下命令,今夜同你父秉烛夜话,明日鸡鸣之前别让他回屋。
吕安:!!!!!
等,等等,母亲,这有些太过了吧?明日是工作日啊!他和老爹都要上班来着 !
然而缺少睡眠的全职主妇非常冷酷无情,在给儿子布置完任务后吕夫人便回房去小憩了。
所以这有什么好说的?吕安一边举着刷子给舒服得眼睛都眯起来的多多马刷毛一边同站在一旁打水给爱马冲洗的尉缭聊天,阿母说父亲为此闷闷不乐多日定然是弄错了,阿父一直是在为如何攻东周费心吧。
在吕安心目中他爹一直都特别的沉稳可靠,特别开明,怎么可能会这么幼稚呢?然而尉缭却在此时沉默着一言不发,对吕安所说持不可置否的态度。不过他一直沉默,吕安倒也没有注意到他的态度,他用猪鬃制成的刷子扫着马背,将多多的马毛尽可能梳散开一些,更方便太阳将其晒干。
现在这个季节给马冲澡还有些太早,不过尉缭即将出征,一旦正式开始行军便无法保障清洁卫生,先把马洗干净了总好过于到时没条件洗。
多多马身体健壮,对于这天气洗澡一点都不抗拒,配合极了。
而等吕安让人拉来一个架子的时候他甚至都不要人牵引就主动蹭了过去,将大脑袋往上头一搁,就偏过头用单个眼睛看着吕安将它的一只蹄子举起来固定在一个支架上。
小表情别提多惬意了。
尉缭将水倒入水渠,然后提着一个装着叮当作响的工具袋走了过来,他将之挂在架子上,随手一掏便从中掏出一把小匕首以及小铲刀,不一会儿便是蹄屑飞散。
尉家有自己的规矩,每个尉家小郎的马都需要自己照顾,从小一起相伴成长。但尉缭情况有些特殊,他尚未出生的时候尉家遭逢大变,魏国当时因伊阙之战
失力国力骤减,作为将领的尉家老爷子难辞其咎,尉家地位亦是骤减。
而此后更是阻秦不利被夺了怀城,尉家一度被牵连下狱,虽被释放却缴纳了大量罚金陷入困窘,自然没有资金为尉缭采买相伴一生的战马。
和战马数量丰沛的秦国不同,魏国地处内陆,距离草原有相当的距离,除非花高价从戎人那处采购,不然买到的马都是被周边诸侯挑剩下的。而这笔钱对于当时的尉家来说过于奢侈。
此后尉家境况稍佳,但尉缭外出求学,也就错过了最佳时期,谁也没想到尉缭跑到西边走上一圈竟然能够直接套到多多这匹通人性至极的宝马。
而当时的小尉缭虽然没有马,但还是跟着学了不少养马育马的知识,修蹄便是其中一点。等到了秦国以后,公认会养马的老秦人又让这门技术得以进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