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 >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
错误举报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洛娜215(262)

    闻言,门客愣住了,只喃喃道:这,这怎么能一样呢?魏无忌慢慢向室内走去,连看一眼礼单的欲望都没有,只留一声幽幽长叹一样的,都是诛心之举。

    偏偏他看得透,但对于这般明面上的挑唆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正因为心中已有准备,当他从友人龙阳君口中听闻秦国给魏王只送了一匹布,给他却送了四匹时,信陵君也只是淡淡一笑,并不多意外。

    他这幅模样让焦急而来的龙阳稍稍平复,他坐了下来,面带关心君可是已经有了对策?

    并无。信陵君自斟自饮,他看向露出讶色的友人,秦国有心挑拨我与大王的君臣关系,我又能有何对策?

    信不信我,在大王,不在我。

    龙阳君无言以对,二人静坐许久,就听信陵君淡淡道龙阳君日后还是莫要再来了。

    信陵君?

    秦王身边智者良多,大王本性多疑,如此算计之下我怕是讨不得好,龙阳君到底不一样,没必要把自己掺和进来。

    魏无忌抬手止住闻言面露怒色的龙阳君,道:龙阳君莫要多想,非是无忌不信龙阳君,吾只是想要给我魏国还留下一个头脑清醒之人罢了。

    若无忌被大王治罪,日后便也只有龙阳君才能劝得住大王了。

    他双眸真诚,黝黑的双眸中却带着疲惫和悲伤,见友人这般模样,龙阳君心中亦是沉甸甸的,竟是带上了几分兔死狐悲之感。顿了顿,他缓缓开口秦君既然欣赏信陵君

    魏无忌笑着微微摇头,抬眼看他,龙阳君知道我的答案。

    见友人蓦然无语,竟是眼圈微微泛红,他朗笑一声,起身取来两柄长剑龙阳君,可否赐教?

    一墙之隔的魏国大街人流攒动,魏国人民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而墙内两个同样模样俊秀风姿斐然的男子则是执剑相抗,招招剑式内均都带着不得意和无奈。

    但不管收到秦王礼物的人心里头怎么想,秦国的蜀布的确是一炮打响了它的名声。

    蜀国的锦缎质量本就极佳,用这种原材料做出来的蓝染布料效果极其令人惊艳。

    而等到巧手的绣娘将其加工成成衣后,更是让女人们看得抓心挠肺得想要得到它。

    在这里就必须要夸奖一下楚王的后宫了,楚国本身也是丝织品大国,楚王的后宫也是七个国家的后宫中衣品最高的,妇人的颜色也是最好的,因此惯常争奇斗艳。

    这倒不是楚王好女色,实在是有不得已的原因。

    现任楚王当年在秦国做人质,他爹死了之后他想要回国继承王位,被秦王拦住,楚国的春申君见状使用了计谋将人带回去,那时候他已经虚岁29岁了还未有生育。等做了楚王后,更是一连多年后宫空虚,这可急坏了扶持他登基的春申君。

    不管是出于君臣情义还是政治投资,春申君在其后敬献了不少美人,一直到五年后他献上的门客李园之妹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以后,楚王的后宫才渐渐开始开花结果。

    因此,楚王的后宫数目非常巨大,这也直接造成了当楚王得到秦王送来的贺礼之时完全陷入了为难。他没有王后,也没有老娘,赏赐给谁都是个问题,于是他干脆将一匹布剪开,平均分以示公平。

    女眷们还能怎么办?当然是只能想法子将手里头的那么点布料玩出花来啊!

    做帕子发带那是基础活,拼接是常态,取出绣线将白色部分填色才属于正常发挥,更高超的还有将布匹上的丝线一点点拆下来重新绞线的。这已经不是为了夺取楚王注意力而起的战争,而是为了女人的尊严而战!

    咳,宫里的妃子们各显神通看呆了一干吃瓜群众,楚国的寻常女子可不知道这一场比拼是怎么回事,反正她们就看到了宫里头的娘娘们仿佛一夕之间都穿上了这一色系的衣裳。

    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这妥妥就是今年的流行色啊!于是楚国的娘娘们作为自来水,将对秦国布料的需求捧上了天,而根本买不到这一布料的情况则是将价格抬上了天。

    楚国和巴蜀之地是有日常商业往来的,部分过去从蜀地曾经少量购买过这种布料的商人快要乐疯了,就看着价格一路起飞。

    有禁不住高价诱惑的商人卖了一批布料,很快这些出现在市场上的布料就被哄抢。其主要哄抢力量就是来自于宫里的妃子们,虽然个个看上去不在意,但是哪个妃子不想第一个用这种布料做上一身的衣裳呢?

    在这种激烈的需求之情下,很快就有商人离开了楚国。他们的目的地自然就是秦国,而沿途他们也遇到了不少来自于他国的商户,彼此一交流嚯嚯,情况大体差不多。

    都是为了采购这种秦布而来。

    和抢破了头的六国情况不同,蜀布在秦国那就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状况。

    这也和秦国本国的个人喜好有关,秦国王室崇黑,而这种蜀布则是蓝白色,属于冷色系,和秦国那种威严庄重的气氛有那么点不一样。

    也说不上不好,就总让人感觉有那么点不合时宜。所以布料出现后主要是受到年轻小娘子们的欢迎,一直到此前宴会时候大王一家都换上了这身布料为止。

    明明是同一款布料,穿在小太子身上就是灵动活泼,在王后身上是清纯温婉,大王身上则是刚中带柔。

    这三人一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家三口。

    而等两位太后出现哦豁,两位太后的袖摆的滚边处也带上了这种布料的元素,这一家子在一块不要太显眼啊!

    几乎就在翌日,先前全是小娘子采买的店铺门口便被各家主母派去的采买堵得严严实实。

    等又过了几日,荀子同众学子们外出踏青的时候,他们的大氅也都换上了蓝染为底的袍子。

    不过他们衣裳上倒是没有印花,只在几处褶皱处带有白痕,看上去很是清爽干净,又有淡薄宁静之态,一群儒生一同踏雪出行衣袂飘飘之间颇具浊世佳公子之态。

    就是大冬天看着有些冷。

    荀子向前来请教之人介绍身上的衣裳此为清白布。

    他面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慢悠悠说道:这衣裳用靛青所染,靛青又是自蓼蓝而出,此便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此袍青白相间,正是清清白白光明磊落,是以我谓之清白。荀子冲着露出恍然和崇敬眼神的来人微微一笑,非常的有高人之姿。

    吕安在队伍末端悄悄冲着自家先生比了个大大的赞。他左右瞄了眼飞速围上来的群众们,尤其是不少年轻人眼中都带着向往,觉得自己这一发广告也非常给力啊。

    吕小安掰掰手指,觉得这波广告连环击之下应该没有漏网之鱼了,当下美滋滋得眯起眼,仿佛能看到布料大卖的盛况。

    他满意了,被他大冬天拖出来的师兄弟们可不怎么满意,只是辈分比他小的不好说他,辈分比他大的又被尉缭不着痕迹得挡在外头,最后唯有在暗地里捏着拳头,想着迟早有一点要把这臭小子抓过来打一顿,并且在心中暗戳戳想到时候怎么教训他来解气。

    而人群中最不自在的便是韩非了。

    韩非是韩国宗室,虽然到了他这一代只能说是远亲的远亲,家道也已经中落,但他从小所受到的教育中绝不包括如今这般,这般

    他都找不到词来形容如今的所作所为!

    吕安敏感得察觉到了身侧的低气压,一看原来是师弟在生气,咳,好吧,他的确也是有用师兄弟几个的颜色来打广告的意思,没办法,他师傅收徒弟可能是看脸,荀家的弟子几乎就没有面目可憎的,各个都是俊小伙。

    穿上身上的袍子往那儿一站,哪怕站着不动都是最美的风景线。不说女儿郎了,就连男子也看的眼冒绿光啊有木有!

    不过师弟的情绪还是要安抚的,吕安故意落后了两步走到韩非身侧。

    师弟啊

    师兄。韩非有轻微口吃的毛病,平日里说话他也会尽量简短,但是像今天这样语气这般干脆倒是少有,吕安当下就知道他师弟肯定是看透了他的盘算,啧,师弟太聪明了不好忽悠啊。

    虽然这么想,但是吕小安脑子里立刻一转就换了个说辞:师弟啊,师兄知道你不开心,但是你要为大师兄他们想想啊。

    想甚?

    大师兄他们都还没娶媳妇呢。吕安小小声说道:你看大师兄他们要么日日钻研经学,要么就帮着先生教书,都不带走出学宫的。他一脸认真得对露出讶然神色的韩非说:师兄们的父母都不在秦国,一时没法子张罗,作为师弟的我们可不得帮帮忙?

    他话刚说完,几个师兄弟立刻投来了深沉的目光,但里头一点都没有什么感动的情绪在,只有大大的你怎么这么不要脸?

    吕小安:

    吕小安:这就很生气了,我感觉你们是在污蔑我而且我又证据!

    但不管怎么说,经过荀子这一宣传,清白布之名已经传出去了,同时传出去的还有他的那一句话衣服用靛青所染,靛青又是自蓼蓝而出。

    没错,正是其中的关键词蓼蓝。

    蓼蓝是什么?所有得到消息的人都开始打听,他们很快就得到了答案,蓼蓝在这个时代不过是随处可见的一株野草罢了。

    也就是说,狡猾的秦国人是使用了某一种方法炮制了这种草,才得出了一种叫做靛青的东西。

    几乎就在那一瞬间,蓼蓝草这种本来随处可见的杂草转瞬间仿佛成为了什么宝贝一样被大批量收购,而秦国此后表现出的紧张防备姿态更是让人确定这就是秘诀。

    当下,不少商户派人潜入多方试探,终于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得到了关键词石灰。

    来年春,靛蓝的制作方法终于被破解。虽然还不知道秦国是怎么染出那般别致的花纹,但是起码可以染制蓝布。

    为了抢占第一方市场,诸多商户以及其高昂的价格收购靛蓝,并且承诺自己会长时间收购。

    终于,有农人禁不住利益的诱惑,在当年春耕之时种植了蓼蓝草。

    作者有话要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Y,荀子。

    没错,就是他说哒!!这就是历史的巧合鸭!

    PS:楚王的那个儿子,据说,据说是春申君的。

    嗯同一时期居然有两个(疑似)戴绿毛的,战国真的很微妙鸭。

    第205章 战国风云(57)

    在后世, 蓝染在所有草木染当中属于最容易的,而且因为可以制作蓝靛的草木价格最为廉价, 这种颜色稳定性还强, 耐脏,所以蓝衫便是寻常百姓衣着最普遍的颜色。

    制作蓝靛的方法泄露后,很快就有村民发现除了蓼蓝之外, 还有各种形态类似的蓝草。

    加上蓝染的工艺足够简单,这使得蓝布就像雨后的春笋一样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立刻覆盖了各大大街小巷。

    一种工艺被破解,必然导致其价格暴跌,不过因为市场缺口太大,加上东周末年国与国的信息交换较慢, 短时间内这种情况还不会表现出来,更不会影响到秦国。

    因为如今印花布的工艺尚未被破解, 虽然染蓝都能染, 但能做出秦国这样清晰的花纹却是做不到的。

    是以,秦国的印花布依然高居销售榜榜首,无人能够撼动。

    就算被发现了也没事。吕安对此毫不在意,先不说我们还有更好的, 而且本也没打算用它来赚钱。

    推广蓝布一方面是给蜀郡一些甜头,也是给当地一些事情做, 免得人吃饱了太闲了就想着闹事, 主要原因还是为了推广蓼蓝等蓝草的种植。

    这就是经济作物和粮食之间的战争,是在商道嫌弃的一场战争。类似的谋略百余年前,曾经也有一个人用过, 那个人名叫管子。只不过比起管子而言,秦国做得更为隐蔽。

    就算有人看出也无妨,就和捧杀信陵君一样,这些都是阳谋,而阳谋,便几乎是无解之谋。

    唯有大魄力、大智慧者可破。

    而很可惜,六国现在拥有这样的智慧之人已经很稀有,而能看穿且还有能力去改变阻止的更是少得可怜。

    说好是坑人的就是坑人,怎么可能因为很赚钱而自毁城墙,老秦人就是这么的有原则!最多就是趁着生意好做多些卖了,捞一笔再跑,毕竟秦国缺铜。

    赵政可没有他那么想得开,十来岁的孩子正是最要强的时候,一想到有人正千方百计觊觎属于秦国的东西他就不开心,更不开心的还是家里头大人对此都持有的放任自由的态度。

    大家怎么都那么不放在心上?赵小政想想就很气。

    然而小男子汉的敏感心情完全没有被人注意到,就连最亲爱的阿兄也正忙着在沙盘上划拉,连看他一眼的空隙都没有。

    赵政正低头看着吕安手上的动作,忍了忍,最后还是没忍住,哼哼唧唧道:阿兄,你现在在做什么?

    要解释的话太麻烦了,吕安选择直接带弟弟过去看。

    都水监的院子里头被挖了几个坑,用的是凿地机,坑又深又直,往下头一看就觉得下面黑黝黝的,乍一眼还怪吓人的。

    赵政胆子大,蹲在被竹竿拦住的坑边往下头仔细看,然后讶然地咦了一声,他在这个洞口边上发现了两根杆子一样的东西。

    这是什么?

    见赵政好奇,吕安盯着都水监众多官员难以言喻的眼神拍了拍小洞边上的轱辘示意小少年亲自来体会一下。赵政也不推脱,他一撩袖子就在众人瞩目下亲手转动轱辘,随着拉扯声,一辆口朝上,侧面装着轮子的小车便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东西一上来,赵政就明白阿兄在做什么了,他愕然道:这,这能在壁上走?

    小模型可以。吕安蹲到他边上看着被拖上来的小车,表情有些嫌弃。他原来是想要做一个可以在垂直方向进行物资或者人员搬运的装置,以方便解决存在一定深度的运输难题,小模型也没问题,但放大的时候却发现载体很难做。

    是拉绳承不住?赵政觉得这个装置特别有意思,一听不能做出来还有点小失望。

    哪料吕安却摇摇头,事实恰恰相反。提绳已经换成了如今最结实的材质,绳子拉得住,只是当重量加上去后,不是提勾断裂,就是底盘脱落。

    下头榫卯结构受不住重力,就算打上了钉子也吃不住,这个和工匠的技术没有关系,是木质材料的承受极限到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