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崛起[系统]——李松儒(139)
这这怎么看着像是在犁地呀?
腿脚跑不动,被挤到最边缘的老农看着眼前的场景茫然道。
一语既出,先是在周围引起一片讨论声,很快讨论的范围越来越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挤在城门处的百姓不少,绝大多数都干过农活,干的好坏不说,最起码的认知是有的。
尽管刚刚开过去的钢铁怪兽看着模样让人害怕,后背的尾翼也是稀奇古怪,但仔细辨认的话,还是能发现它同犁的相似之处。且那头钢铁怪兽跑过,后面的土地明显是被犁了一遍的样子。有胆大的人凑上前看了看,肯定地点点头:真像是犁地呀。
既是有人如此说,且那几头钢铁怪兽又不在眼前,越来越多胆大的人凑上前,好奇地打量着脚下。
王老丈,你怎么看?人群中有人低声问。
被叫做王老丈的老者是附近庄子上的一个老农,从七八岁就开始下地,种地经验极其丰富。听到有人问他,他低头看了半晌,不确定道:看着确实像是犁地,不过犁得粗了些,真要种什么,我看还得犁一遍。
他刚说完,远处又响起了轰鸣声。
人群轰的一声散开,但并不像是最初那般惊恐地躲避,反而是散落在周围,略带好奇地打量着轰鸣声响起的方向。
不一会,又是五头钢铁怪兽跑来,但这一次怪兽的尾翼不再是迸射着寒光的刀刃,换成了小儿拳头粗细的利齿。轻轻在地上划过,之前翻起的土块被打碎,起伏不平的地面逐渐变得平整起来。
耙子?
靠的近的人怎么看怎么觉得钢铁怪兽屁股后面缀着的尾翼像是他们平时干活用的耙子,不过是更大、更粗了些。当几头怪兽再一次转向,人群蜂拥而至。王老丈蹲下摸着脚边的泥土,粗糙干瘪的手因着激动而抖个不停。
这真是宝贝呀!
他种了一辈子的地,从来都是早出晚归辛苦干一天,腰都要累断了,才能开垦出一亩地。家里虽然养了头牛,但全家都爱惜的不行,能自己干的活根本舍不得让牛干。他全家五口人,拢共种了二十亩地,累死累活半个月才侍弄出来。让他拼命去想,他也根本想不到世上会有这样的宝贝。只眨眼的功夫,便开垦出这么大一块地。
王老丈抬头朝着怪兽离去的方向看了眼,黄土飞扬只能隐约看到对方的影子。但怪兽身后那平平整整的土地告诉他,这个宝贝是真的,不是他王老丈做梦。
这便是术士的仙器吧。旁边有人文绉绉地叹了句。
王老丈也跟着叹了声:是啊,这样的宝贝一定是术士的仙器。
他们能看到都是福气了,怎么敢奢望更多呢!
事关仙器的传闻半日之间便传遍了长安城。原先害怕的、胡乱猜测的、睡不着的都瞬间踏实下来。既是没了担忧,取而代之的便是好奇。人人都想亲自看一眼,传的神乎其神的,一天之内能开垦万亩土地的仙器是什么样?
最初敢出现在附近的还只是少部分人,待人们发现术士们似乎对他们的出现并不在意,任由他们在附近看热闹时,来的人便越来越多。如今才第三日,半个长安城的人都挤到了这里,热热闹闹的竟是堪比除夕和上元夜。
随着前面一声声来了,等待的人群立刻振奋起来。一个个探头看向前方,眼中满是兴奋混杂着憧憬的神色。
人群偏后一些,程宛如带着几名侍女好奇地顺着众人的视线看去。李流光抱着小九站在她的身边满是无奈。
他哭笑不得:阿娘若是想看,我让他们开一辆来停在府中慢慢看。何必非要挤在这里,又吵又闹地厉害。
在家里看有什么意思。程宛如从他手中接过小九,笑眯眯道:就是这样看才热闹。是不是呀小九?
什么都不懂的李小九咯咯地笑着,吐了一个大泡泡。程宛如笑的慈爱,眼神示意旁边的侍女。侍女微不可察地点点头,略退后了一步,寻找起今日约好的崔家小娘子。比起前面挤得满满的人群,这处的人略少一些。但即便如此,侍女也花了一点时间才在人头攒动中找到被家人和侍卫护在中间的崔小娘子。
她正欲前往请崔小娘子过来,周围人群忽的散开。几个青衣侍卫护着沈倾墨,穿过人群挤到了近前。
李流光眼中不自觉带出了笑意:五郎你怎得来了?
沈倾墨今日一身月白圆领长袍,玉冠束发,一幅翩翩佳公子的模样。他冲着李流光扬起一个笑脸,转身对上程宛如放低了姿态,轻声道:阿娘。
程宛如转头瞪了李流光一眼,猜到是小七在捣鬼。她本是想趁着今日热闹,约早些时候相看好的崔小娘子来见见。万一小七动了心思呢?哪知她还没来得及请崔小娘子过来,小七便用这种方式表明了自个的态度。
她心情不爽利,本能不想搭理沈五郎。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也不愿让沈五郎难堪。略有犹豫,她勉强应了声,算是认下了这声阿娘。
微不可察的,沈五郎的身子颤了下,恭恭敬敬地给程宛如行了礼,站到了李流光的身旁。借着衣袖的遮挡,李流光安抚地握住了他的手。两人对视一眼,情意流转,似形成一个独立的茧,再容不下第三人于其中。
程宛如将这一系列看在眼中,又远远看了眼不知该不该露面的崔小娘子,心中轻轻叹了口气。老实说不考虑沈五郎的出身,他跟小七站一处真真是赏心悦目,让人看了忍不住心生欢喜。偏偏她吐了口郁气,抱着眼不见心不烦的心理,借口小九累了,转身回了后面的马车。
李流光示意五郎略等一等,几步跟了过去。
阿娘。
他神色亲近,好似没有看出程宛如的不满。程宛如对上他,怎么也生不起气来。轻轻哼了声,程宛如伸手戳了他一指头:你拉沈五郎过来是知道崔小娘子今日要来吧?
李流光笑笑没有说话。
程宛如努力道:小七只是见见崔小娘子,莫非也不愿意吗?
阿娘,对崔小娘子来说我非良配,何必害了人家呢。
程宛如想到沈倾墨的性子,又叹了口气。见李流光低头逗弄小九,忍不住问:小七可想过你日后老去怎么办?
阿娘是担心没人给小七养老送终吗?李流光轻笑起来,难道小九以后的孩子会不管我吗?况且舅舅都不担心,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提到程彦中,程宛如脑海闪过大哥前几日寄回来的信,不其然又想到沈五郎刚才的那一声阿娘,心里再次叹了口气,终是松了口。
算了,你阿耶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娘以后也不管你了。过些日子若是圣人无碍了,你带五郎回府一趟,我有话跟他说。
阿娘李流光戳着小九脸蛋的手顿了顿,轻声道:谢谢您。
莫要欺负小九。程宛如嗔了李流光一眼,神色缓和起来。
不一会,李流光脚步轻快地返回,沈倾墨便见着烙印有晋国公标识的马车缓缓离开。
七郎?沈五郎不免有些忐忑。
小九睡了,阿娘送小九回去。李流光先解释了一句,又看着他道:阿娘走之前说待圣人无碍,让你来家中一趟,阿娘有话跟你说。
沈倾墨蓦地看向李流光。
李流光含笑道:这下放心了罢。
沈五郎缓缓点点头,嘴角一点点勾起。
两人相视而笑,李流光想到什么:对了,圣人的事查的如何了?
这几日两人各自忙碌,自那晚沈五郎被喊走,还是第一次见面。他边说边拉着沈五郎退出人群,落到最后面,倒是不须担心有人会偷听到他们的谈话内容。
真凶尚未查到,不过寻到了一条线索,神仙散。
神仙散?
沈倾墨将那日陈福祥苏醒后的事一一将来,李流光越听神色越是凝重。他不免想到那日在协会吃饭时,杨馆老先生招待他的青精饭中添加的莺粟,会是同一样东西吗?
第204章 先知
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防风、人参、莺粟
随着客服先生单调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李流光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古怪。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小碟雪白色的神仙散, 若不小心很容易将其认作上好的精盐, 而客服先生念得正是神仙散的成分。防风、人参、莺粟这些成分李流光还能理解, 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这些算怎么回事?服食神仙散的人知道自己到底在吃什么吗?
他将捻起的一小撮神仙散放下,唤人打水洗过手后,轻声把神仙散的成分跟五郎讲了一遍。
沈五郎很快抓到重点:莺粟?是七郎你说的那种吗?
李流光肯定地点点头。客服先生的分析不会错,神仙散中的莺粟便是独属于圣域曲家的香料。
他不信世上会有这般巧合的事, 不免将圣人遇刺同圣域联系到一起。但又有些说不通。漫不说五郎曾说过,回鹘入侵是圣人和圣域同时默认的事, 他理解为圣人同圣域有共同的目的, 所以纵容了回鹘作乱。这般情况下,圣域为何要对圣人下手?况且,以圣域对天下的影响力, 若要废帝手段多的是, 刺杀是最上不了台面的一种。总不会圣域堕落至此吧?
他略带不解地看向五郎:圣人同圣域的关系到底如何?
沈五郎若有所思,将桌上的神仙散收起,说:那个人不喜术士,自我懂事便一直如此。他同协会的关系略好一些,同圣域?私下说起并不掩饰憎厌,对圣域的一些要求阳奉阴违甚多圣域大约也更喜欢一个听话的皇帝,而不是那个人。
那回鹘入侵
李流光没有说完, 沈倾墨摇摇头,沉声道:我待会回宫问问于怀恩。不过他冷笑一声道,便是那个人遇刺的背后黑手是圣域, 长安城内也必然有圣域的棋子。沿着神仙散这条线查下去,总能查个究竟。
说到此处他话题一转:七郎不是想要禁散么?眼下正是好时机。便是折腾长安一个天翻地覆,想来也无人能说什么。
话是如此,李流光不由哂然。
神仙散的危害在于莺粟,圣域这边我想办法查一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长安城禁散是一方面,断了莺粟的来源是另一方面。他不其然想到顾柏义术士说的跟圣域曲家求购莺粟被拒绝的事,又联系到神仙散出现的时间,不管圣域在其中充当了什么,圣域曲家总归是脱不开关系。
飞空艇上。
长久的,仿佛数百年的沉默之后,杨馆先叹了口气。他招来仆役,吩咐将他珍藏的碎玉酒温一壶过来。
很快,有仆役捧上温好的碎玉酒,并将一应事物准备好。杨馆径自靠着矮榻坐下,抬手将碎玉酒倒入桌上的黑瓷酒盅内,又将酒盅推到了对面。
我知郭嵩焘术士惯饮极北酿造的烈酒,不过春华秋实各有所长,碎玉酒品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郭嵩焘啧啧两声,顺势坐下,道:此酒太过温和,不甚合某的口味,聊作消遣吧。
杨馆笑了笑,视线落在郭嵩焘手边的酒盅上,轻声道:郭嵩焘术士说协会向皇帝示好,这么说倒也不错。他坦然承认,出乎郭嵩焘的意料之外。郭嵩焘微微眯了眯,端起酒盅望着杨馆沉吟不语。
虽然术士自称为神,但你我都明白,术士脱去了光环和世俗的凡人也无甚区别,本质上就是人。是人就会趋利避害,畏死乐生,术士自也是如此。
郭嵩焘轻轻哼了声:照你这么说,圣域是害,大唐皇帝是利了?
杨馆叹了口气,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轻声道:先知要死了罢?
郭嵩焘握着酒盅的手抖了抖,脸色沉了下来。
长老会早就发现了罢?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在位期间的那场天宝之乱便是因此而起?杨馆也不需要他回答,自顾自说到。
是庾齐跟你说的?郭嵩焘不答反问。
杨馆摇摇头:老师直到去世什么也没说,先知要死的消息是旁人说的,其他俱是我猜的。
旁人?郭嵩焘探寻地打量着杨馆。
杨馆叹道:不是长老会的人,你还记得绮娘吧?
绮娘?卢绮娘?郭嵩焘惊讶道。
杨馆点点头,说道:绮娘当年欲拿方壶圣境的权限,但失败了,阴差阳错下唤醒了一直沉睡的先知。先知具体跟绮娘说了什么我不清楚,绮娘只是说先知要死了
郭嵩焘捏紧了酒盅,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杨馆身上,听杨馆继续道:最初绮娘跟我说先知要死的时候,我心中并未太过在意。生死循环,世间至理,万物莫能逃过。先知虽然神异,但终归是世间万物之一,迟早都有一死。况且先知对时间的感悟同我们不同,比起我们生如浮游,朝生暮死,先知早已不知存在多久。绮娘说先知要死了,谁知会是几百年之后的事呢?
再退一步说,便是先知死了,和我们又有何碍?圣域成立数百年,先知多数时间都在沉睡,甚少出现在人前。对不知先知存在的普通术士而言,先知沉睡和死去,又有什么区别?直到
他顿了顿,语气淡淡道:直到一年前方壶圣境出现问题,我才回想起绮娘的话。之后高运明术士一意孤行纵容回鹘作乱,长老会给出决议,说是效仿天宝旧事,刺激先知醒来说到这里,他轻声叹道:我幼时看老师的笔记,对天宝之乱一笔带过,心中多有不解。大唐疆域为圣域祖地,从汉室至今虽有几次皇朝更替,但有圣域监管,甚少兴起兵灾。何况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算不得昏庸之辈,便是要改朝换代也须得有个理由,更不可能容忍外族染指如果不是这次回鹘作乱,我还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他说着看向郭嵩焘,郭嵩焘将手中捏了半晌的酒盅一饮而尽,抹了抹花白的胡子,垂眸道:你说的没错,先知是要死了。
杨馆轻轻叹息一声,别看他说的笃定,心中其实也充满了疑虑,一直怀疑自己是否想多了。如今得到了郭嵩焘的确认,他反而有些怅然若失,轻声问:长老会既是早已知道,为何不肯对外言明
恋耽美
腿脚跑不动,被挤到最边缘的老农看着眼前的场景茫然道。
一语既出,先是在周围引起一片讨论声,很快讨论的范围越来越广,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挤在城门处的百姓不少,绝大多数都干过农活,干的好坏不说,最起码的认知是有的。
尽管刚刚开过去的钢铁怪兽看着模样让人害怕,后背的尾翼也是稀奇古怪,但仔细辨认的话,还是能发现它同犁的相似之处。且那头钢铁怪兽跑过,后面的土地明显是被犁了一遍的样子。有胆大的人凑上前看了看,肯定地点点头:真像是犁地呀。
既是有人如此说,且那几头钢铁怪兽又不在眼前,越来越多胆大的人凑上前,好奇地打量着脚下。
王老丈,你怎么看?人群中有人低声问。
被叫做王老丈的老者是附近庄子上的一个老农,从七八岁就开始下地,种地经验极其丰富。听到有人问他,他低头看了半晌,不确定道:看着确实像是犁地,不过犁得粗了些,真要种什么,我看还得犁一遍。
他刚说完,远处又响起了轰鸣声。
人群轰的一声散开,但并不像是最初那般惊恐地躲避,反而是散落在周围,略带好奇地打量着轰鸣声响起的方向。
不一会,又是五头钢铁怪兽跑来,但这一次怪兽的尾翼不再是迸射着寒光的刀刃,换成了小儿拳头粗细的利齿。轻轻在地上划过,之前翻起的土块被打碎,起伏不平的地面逐渐变得平整起来。
耙子?
靠的近的人怎么看怎么觉得钢铁怪兽屁股后面缀着的尾翼像是他们平时干活用的耙子,不过是更大、更粗了些。当几头怪兽再一次转向,人群蜂拥而至。王老丈蹲下摸着脚边的泥土,粗糙干瘪的手因着激动而抖个不停。
这真是宝贝呀!
他种了一辈子的地,从来都是早出晚归辛苦干一天,腰都要累断了,才能开垦出一亩地。家里虽然养了头牛,但全家都爱惜的不行,能自己干的活根本舍不得让牛干。他全家五口人,拢共种了二十亩地,累死累活半个月才侍弄出来。让他拼命去想,他也根本想不到世上会有这样的宝贝。只眨眼的功夫,便开垦出这么大一块地。
王老丈抬头朝着怪兽离去的方向看了眼,黄土飞扬只能隐约看到对方的影子。但怪兽身后那平平整整的土地告诉他,这个宝贝是真的,不是他王老丈做梦。
这便是术士的仙器吧。旁边有人文绉绉地叹了句。
王老丈也跟着叹了声:是啊,这样的宝贝一定是术士的仙器。
他们能看到都是福气了,怎么敢奢望更多呢!
事关仙器的传闻半日之间便传遍了长安城。原先害怕的、胡乱猜测的、睡不着的都瞬间踏实下来。既是没了担忧,取而代之的便是好奇。人人都想亲自看一眼,传的神乎其神的,一天之内能开垦万亩土地的仙器是什么样?
最初敢出现在附近的还只是少部分人,待人们发现术士们似乎对他们的出现并不在意,任由他们在附近看热闹时,来的人便越来越多。如今才第三日,半个长安城的人都挤到了这里,热热闹闹的竟是堪比除夕和上元夜。
随着前面一声声来了,等待的人群立刻振奋起来。一个个探头看向前方,眼中满是兴奋混杂着憧憬的神色。
人群偏后一些,程宛如带着几名侍女好奇地顺着众人的视线看去。李流光抱着小九站在她的身边满是无奈。
他哭笑不得:阿娘若是想看,我让他们开一辆来停在府中慢慢看。何必非要挤在这里,又吵又闹地厉害。
在家里看有什么意思。程宛如从他手中接过小九,笑眯眯道:就是这样看才热闹。是不是呀小九?
什么都不懂的李小九咯咯地笑着,吐了一个大泡泡。程宛如笑的慈爱,眼神示意旁边的侍女。侍女微不可察地点点头,略退后了一步,寻找起今日约好的崔家小娘子。比起前面挤得满满的人群,这处的人略少一些。但即便如此,侍女也花了一点时间才在人头攒动中找到被家人和侍卫护在中间的崔小娘子。
她正欲前往请崔小娘子过来,周围人群忽的散开。几个青衣侍卫护着沈倾墨,穿过人群挤到了近前。
李流光眼中不自觉带出了笑意:五郎你怎得来了?
沈倾墨今日一身月白圆领长袍,玉冠束发,一幅翩翩佳公子的模样。他冲着李流光扬起一个笑脸,转身对上程宛如放低了姿态,轻声道:阿娘。
程宛如转头瞪了李流光一眼,猜到是小七在捣鬼。她本是想趁着今日热闹,约早些时候相看好的崔小娘子来见见。万一小七动了心思呢?哪知她还没来得及请崔小娘子过来,小七便用这种方式表明了自个的态度。
她心情不爽利,本能不想搭理沈五郎。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也不愿让沈五郎难堪。略有犹豫,她勉强应了声,算是认下了这声阿娘。
微不可察的,沈五郎的身子颤了下,恭恭敬敬地给程宛如行了礼,站到了李流光的身旁。借着衣袖的遮挡,李流光安抚地握住了他的手。两人对视一眼,情意流转,似形成一个独立的茧,再容不下第三人于其中。
程宛如将这一系列看在眼中,又远远看了眼不知该不该露面的崔小娘子,心中轻轻叹了口气。老实说不考虑沈五郎的出身,他跟小七站一处真真是赏心悦目,让人看了忍不住心生欢喜。偏偏她吐了口郁气,抱着眼不见心不烦的心理,借口小九累了,转身回了后面的马车。
李流光示意五郎略等一等,几步跟了过去。
阿娘。
他神色亲近,好似没有看出程宛如的不满。程宛如对上他,怎么也生不起气来。轻轻哼了声,程宛如伸手戳了他一指头:你拉沈五郎过来是知道崔小娘子今日要来吧?
李流光笑笑没有说话。
程宛如努力道:小七只是见见崔小娘子,莫非也不愿意吗?
阿娘,对崔小娘子来说我非良配,何必害了人家呢。
程宛如想到沈倾墨的性子,又叹了口气。见李流光低头逗弄小九,忍不住问:小七可想过你日后老去怎么办?
阿娘是担心没人给小七养老送终吗?李流光轻笑起来,难道小九以后的孩子会不管我吗?况且舅舅都不担心,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提到程彦中,程宛如脑海闪过大哥前几日寄回来的信,不其然又想到沈五郎刚才的那一声阿娘,心里再次叹了口气,终是松了口。
算了,你阿耶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娘以后也不管你了。过些日子若是圣人无碍了,你带五郎回府一趟,我有话跟他说。
阿娘李流光戳着小九脸蛋的手顿了顿,轻声道:谢谢您。
莫要欺负小九。程宛如嗔了李流光一眼,神色缓和起来。
不一会,李流光脚步轻快地返回,沈倾墨便见着烙印有晋国公标识的马车缓缓离开。
七郎?沈五郎不免有些忐忑。
小九睡了,阿娘送小九回去。李流光先解释了一句,又看着他道:阿娘走之前说待圣人无碍,让你来家中一趟,阿娘有话跟你说。
沈倾墨蓦地看向李流光。
李流光含笑道:这下放心了罢。
沈五郎缓缓点点头,嘴角一点点勾起。
两人相视而笑,李流光想到什么:对了,圣人的事查的如何了?
这几日两人各自忙碌,自那晚沈五郎被喊走,还是第一次见面。他边说边拉着沈五郎退出人群,落到最后面,倒是不须担心有人会偷听到他们的谈话内容。
真凶尚未查到,不过寻到了一条线索,神仙散。
神仙散?
沈倾墨将那日陈福祥苏醒后的事一一将来,李流光越听神色越是凝重。他不免想到那日在协会吃饭时,杨馆老先生招待他的青精饭中添加的莺粟,会是同一样东西吗?
第204章 先知
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防风、人参、莺粟
随着客服先生单调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李流光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古怪。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小碟雪白色的神仙散, 若不小心很容易将其认作上好的精盐, 而客服先生念得正是神仙散的成分。防风、人参、莺粟这些成分李流光还能理解, 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这些算怎么回事?服食神仙散的人知道自己到底在吃什么吗?
他将捻起的一小撮神仙散放下,唤人打水洗过手后,轻声把神仙散的成分跟五郎讲了一遍。
沈五郎很快抓到重点:莺粟?是七郎你说的那种吗?
李流光肯定地点点头。客服先生的分析不会错,神仙散中的莺粟便是独属于圣域曲家的香料。
他不信世上会有这般巧合的事, 不免将圣人遇刺同圣域联系到一起。但又有些说不通。漫不说五郎曾说过,回鹘入侵是圣人和圣域同时默认的事, 他理解为圣人同圣域有共同的目的, 所以纵容了回鹘作乱。这般情况下,圣域为何要对圣人下手?况且,以圣域对天下的影响力, 若要废帝手段多的是, 刺杀是最上不了台面的一种。总不会圣域堕落至此吧?
他略带不解地看向五郎:圣人同圣域的关系到底如何?
沈五郎若有所思,将桌上的神仙散收起,说:那个人不喜术士,自我懂事便一直如此。他同协会的关系略好一些,同圣域?私下说起并不掩饰憎厌,对圣域的一些要求阳奉阴违甚多圣域大约也更喜欢一个听话的皇帝,而不是那个人。
那回鹘入侵
李流光没有说完, 沈倾墨摇摇头,沉声道:我待会回宫问问于怀恩。不过他冷笑一声道,便是那个人遇刺的背后黑手是圣域, 长安城内也必然有圣域的棋子。沿着神仙散这条线查下去,总能查个究竟。
说到此处他话题一转:七郎不是想要禁散么?眼下正是好时机。便是折腾长安一个天翻地覆,想来也无人能说什么。
话是如此,李流光不由哂然。
神仙散的危害在于莺粟,圣域这边我想办法查一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长安城禁散是一方面,断了莺粟的来源是另一方面。他不其然想到顾柏义术士说的跟圣域曲家求购莺粟被拒绝的事,又联系到神仙散出现的时间,不管圣域在其中充当了什么,圣域曲家总归是脱不开关系。
飞空艇上。
长久的,仿佛数百年的沉默之后,杨馆先叹了口气。他招来仆役,吩咐将他珍藏的碎玉酒温一壶过来。
很快,有仆役捧上温好的碎玉酒,并将一应事物准备好。杨馆径自靠着矮榻坐下,抬手将碎玉酒倒入桌上的黑瓷酒盅内,又将酒盅推到了对面。
我知郭嵩焘术士惯饮极北酿造的烈酒,不过春华秋实各有所长,碎玉酒品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郭嵩焘啧啧两声,顺势坐下,道:此酒太过温和,不甚合某的口味,聊作消遣吧。
杨馆笑了笑,视线落在郭嵩焘手边的酒盅上,轻声道:郭嵩焘术士说协会向皇帝示好,这么说倒也不错。他坦然承认,出乎郭嵩焘的意料之外。郭嵩焘微微眯了眯,端起酒盅望着杨馆沉吟不语。
虽然术士自称为神,但你我都明白,术士脱去了光环和世俗的凡人也无甚区别,本质上就是人。是人就会趋利避害,畏死乐生,术士自也是如此。
郭嵩焘轻轻哼了声:照你这么说,圣域是害,大唐皇帝是利了?
杨馆叹了口气,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轻声道:先知要死了罢?
郭嵩焘握着酒盅的手抖了抖,脸色沉了下来。
长老会早就发现了罢?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在位期间的那场天宝之乱便是因此而起?杨馆也不需要他回答,自顾自说到。
是庾齐跟你说的?郭嵩焘不答反问。
杨馆摇摇头:老师直到去世什么也没说,先知要死的消息是旁人说的,其他俱是我猜的。
旁人?郭嵩焘探寻地打量着杨馆。
杨馆叹道:不是长老会的人,你还记得绮娘吧?
绮娘?卢绮娘?郭嵩焘惊讶道。
杨馆点点头,说道:绮娘当年欲拿方壶圣境的权限,但失败了,阴差阳错下唤醒了一直沉睡的先知。先知具体跟绮娘说了什么我不清楚,绮娘只是说先知要死了
郭嵩焘捏紧了酒盅,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杨馆身上,听杨馆继续道:最初绮娘跟我说先知要死的时候,我心中并未太过在意。生死循环,世间至理,万物莫能逃过。先知虽然神异,但终归是世间万物之一,迟早都有一死。况且先知对时间的感悟同我们不同,比起我们生如浮游,朝生暮死,先知早已不知存在多久。绮娘说先知要死了,谁知会是几百年之后的事呢?
再退一步说,便是先知死了,和我们又有何碍?圣域成立数百年,先知多数时间都在沉睡,甚少出现在人前。对不知先知存在的普通术士而言,先知沉睡和死去,又有什么区别?直到
他顿了顿,语气淡淡道:直到一年前方壶圣境出现问题,我才回想起绮娘的话。之后高运明术士一意孤行纵容回鹘作乱,长老会给出决议,说是效仿天宝旧事,刺激先知醒来说到这里,他轻声叹道:我幼时看老师的笔记,对天宝之乱一笔带过,心中多有不解。大唐疆域为圣域祖地,从汉室至今虽有几次皇朝更替,但有圣域监管,甚少兴起兵灾。何况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算不得昏庸之辈,便是要改朝换代也须得有个理由,更不可能容忍外族染指如果不是这次回鹘作乱,我还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他说着看向郭嵩焘,郭嵩焘将手中捏了半晌的酒盅一饮而尽,抹了抹花白的胡子,垂眸道:你说的没错,先知是要死了。
杨馆轻轻叹息一声,别看他说的笃定,心中其实也充满了疑虑,一直怀疑自己是否想多了。如今得到了郭嵩焘的确认,他反而有些怅然若失,轻声问:长老会既是早已知道,为何不肯对外言明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