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北海君南海[重生]——丨林暮烟丨(72)
释酒坐下理了理衣摆,冲旁努了努嘴,水镜顺着看过去,便见那砚台端端正正地摆在一旁的书案上,似乎前不久还刚用过。
哟,你倒是会捡漏,水镜扬眉撇了撇嘴,复又笑道,不打算还我?
释酒嗤笑:你都将它弃如敝履了,还有脸要回去?
得得得,水镜摆摆手笑道,送你了送你了。
放下手,他又忽觉好奇,问道:欸,你怎知那笔砚就一定是我的?就不能是别人闲着无聊在那吟诗作画留下的?
释酒斜睨他一眼:十丈高塔,梁如危崖,除非是想寻死,否则谁有那闲情雅致在那种地方吟诗作画?
他解下腰间葫芦拔塞喝了一口,不等水镜反驳,又笑道:即便有,也没那作死的身手。
水镜见好就收,满意点头道:谬赞谬赞。
释酒放下葫芦,转头看向他道:这次来虞宫所为何事?
水镜手肘撑着桌案,托腮懒懒道:也无甚要事,就是听说那塔上能听曲子,过来记个曲谱,恰好遇见那小太子又去罚跪,顺口逗弄了两句。
哦?释酒饶有兴趣道,逗弄结果如何?
水镜白他一眼,笑道:逗弄未成,还被反将了一军。
他低笑两声,又道:原本我还觉得意外,这孩子怎的这般巧舌如簧,后来看见你我便明白了,原来是近墨者黑。
释酒也不与他斗嘴,只幸灾乐祸地抿嘴笑了几下,拿起葫芦又喝了几口。
你得意个什么劲儿?水镜瞥他一眼,也跟着笑了起来,半晌才收住,深吸了口气道,往年还能与你这闲云野鹤相约游山玩水,可今年你怎么就跟在虞国扎了根似的,连宫门都不出了?
释酒可以算得上是水镜在这世间唯一的朋友,或许也算不上朋友,更恰当的说法应是唯一的熟人。
两人早在千年之前便已相识,释酒因无爱恨而拥有长久的记忆,水镜则因灵气养护而具不死之身,互相都知晓对方底细,性情也颇为相近。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两人虽未必自诩君子,但也都因天性而默契地保持着平淡的交情。想起时便相互探望一眼,想不起时数年不见也是常事,偶尔兴起便相约同游,分别后也无甚挂念。
千年来,两人虽是互不干涉,但对对方的习惯早已熟悉,在水镜的印象里,即便是在释酒成为虞国国师后,也极少一直待在虞国,大多时候都在各国间游走。
而今年,他却一反常态地常驻虞宫,这令水镜十分不解。
释酒笑了笑,不以为然道:近几月大銮先是灭琼又是围桑,外头危机四伏,不宜闲逛。
水镜好笑道:我怎么不知道你还会怕这个?
释酒啧了一声,反唇相讥道:你这可就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他冲着水镜腰间玉佩努了努嘴,又道:你有这灵气护体,我可是肉体凡胎,若是一不小心被战火波及,再一不小心转生到芪国,那可真是欲哭无泪。
作者有话要说: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黄櫱禅师《上堂开示颂》
第107章 千载灵气终将尽
听他忽然提到芪国, 水镜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但很快,他的眼前便浮现出一位被养于瓦罐中的少年。
几年前, 他曾和释酒一同前往过芪国, 也是在那一次, 他们见到了那位传说中从出生便被养于瓦罐中如待宰羔羊一般的芪国皇长子。
这世间残酷之事不计其数, 水镜与释酒都已见过太多,隐在暗处远远看见那孩子的处境时, 他们并无太多感慨,只在心中道了一声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那位皇长子沉默寡言,或许也并非寡言,只是无人与他言语罢了。
后来,水镜路过芪国时还曾去看过他几次, 他发现那孩子大多时候都闭着眼睛,即便睁开也看不见眼中有任何情绪, 就像是一具睁着眼的尸体一般。
唯有一次,水镜看到他的眼中露出了与往常完全不同的神采。
那是一个深夜,瓦罐前坐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她的身旁放着一个空了的药篓, 坐地抱着双膝, 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小声喋喋不休地东拉西扯着,偶尔说到有趣处便自顾自咯咯笑个不停。
她的双眼一直认真地与皇长子对视着,但却似乎并不需要他予以言语上的回应。仿佛只要他睁着眼睛, 她就能感觉到他在聆听。
说了不知多久, 小姑娘似乎是把自己说得口渴了,她舔了舔嘴唇, 抬头看了看周围,却没找到能喝的东西,目光落回眼前的瓦罐,她鬼使神差地伸手用指尖从瓦罐里沾了一滴药汁含进了嘴里。
还没等皇长子显出错愕,她的脸便皱成了一团,眯眼皱眉吐着舌头,十分童言无忌地嘀咕道:真苦啊。
皇长子显然对此始料不及,双眼微微张大,有些没能回过神来。
小姑娘抬眸看见他的眼神,忽地噗嗤一笑,弯眼俏皮道:不过没关系。
她抬手从怀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小纸团,一层层把纸团剥开,从里头捻出一颗其貌不扬的粗糙糖粒来,伸手递到了皇长子嘴边。
皇长子愣愣看着她,在明白了她是何意后,垂眼看了看那颗糖,似乎犹豫了片刻,但却还是微微张口将糖抿进了嘴里。
小姑娘满意地一笑,嗍了口指尖沾上的糖渣,将那纸团重新裹好塞进怀里,十分认真地合掌道:好啦,现在药是苦的,但你是甜的。
那一瞬,水镜靠在角落听着那小姑娘天真的话语,嘴角也忍不住跟着她染上了一丝笑意。
世间千般疾苦,众生各有伤痛,但仿佛只要有那么一丝光亮,便能在暗夜中割出一道缝隙。
小姑娘抱着药篓离开时,皇长子的目光一直追着她的背影,直到她渐行渐远,消失在朦胧夜色之中。
他没有收回视线,依旧定定看着那个方向,不知是在出神还是在思索。
许久之后,他垂下眸子,抿了抿嘴中的糖粒,嘴角若有似无地弯了弯,而后闭上了双眼。
释酒见水镜走神,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出言道:那位皇长子,你还记得吧?
水镜回过神来,点头道:自然,也不知那孩子现在如何了。
释酒缓缓摇了摇头,也不知是在惋惜还是唏嘘,水镜递去一个疑惑的眼神,释酒这才开口道:后来我又去看过他几次,他身边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添药侍女,常在夜深无人时陪在他身边与他闲话,看着是个伶俐的丫头,大概算是那孩子暗无天日的生活里唯一的光亮了吧。
嗯,我知道她,前两年去时我也看见过。
水镜附和着,忽又觉得有些奇怪:这不挺好的么?你摇头作甚?
释酒看了他一眼,道:我去年去时,那丫头已经没了。
水镜诧异道:没了?
释酒点头道:听说是在添药时给那小皇子喂了什么不该喂的东西,被人撞见揭发处以极刑,连个全尸也没留下。
水镜眼前浮现出那小姑娘甜甜的笑,还有那只捻着糖粒的小手,忽觉有些憋闷,蹙了蹙眉,抬手往案上的葫芦伸了过去。
释酒眼疾手快地一把将他的手拍开,将葫芦拿回手中。
水镜不敢置信地瞪着他:作甚?
释酒反手将葫芦藏到身后,斜睨他道:你可别想在我这沾酒,一口下去你得从开天辟地说到诸国纷争,说到日上三竿你都未必能消停。
水镜又好气又好笑:有那么夸张吗?
释酒哼笑道:你若真想喝也不是不行,喝完我就把你带去国主那,让你给他讲讲他的床笫秘辛。
啧,水镜狐疑看他,我连这个都说?
释酒挑眉看他,眼中写着你以为呢?
这一千多年来,水镜就碰过那么一次酒,还刚好是在与释酒同游的途中。
他记得那回他只喝了不足一杯,但酒醒时释酒看他的眼神却犹如在看个傻子。
后来他才知道,自己喝完酒既不闹也不睡,就秉承着酒后吐真言的宗旨一本正经地从天地初开时说起,几乎相当于将他藏于四季山的那些薄册从头背了一遍。
有人提问,他便不厌其烦有问必答,无人理他,他便自言自语滔滔不绝,一直讲到酒醒为止。
释酒中途试图打断他,便挑了些满以为他必是答不出的问题刁难,却不料他竟毫不迟疑对答如流,连某国后宫里诸位娘娘的生辰八字都如数家珍。
释酒戏谑道:就你这样的,若是哪日被人擒了,都不必严刑逼供,给你一杯酒你就能自己把老底都掀出来。
那也得有人有那本事擒得住我才行,水镜不以为然地笑道,何况如我这般洁身自好之人,事无不可对人言,说了便说了,有何不可?
嗯,释酒似笑非笑地点点头,就是不知那些国主从你口中听到自己床笫之间的风流韵事该作何感想。
水镜没再与他拌嘴,起身走到他来时打开的窗前,深吸了一口夹杂着青草香气的湿润空气,将方才一闪而过的憋闷从胸中驱走。
释酒在他身后起身,一边往窗边走一边调侃道:怎么,打算再给我表演一个六月飞雪吗?
水镜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与释酒初识时,因释酒好奇他所谓的灵气,他便在那烁玉流金的盛夏挥手下了一场雪,惹得那城百姓惊慌失措,皆言事出反常必有妖,纷纷拖家带口打算离此远去,官府花了好一番功夫才将躁动的百姓安抚回来。
一晃已是千年,却仿佛昨日。
你想得美,水镜笑看了一眼腰间玉佩,我的灵气可没剩多少了,才不浪费在你身上呢。
他顿了顿,又轻笑了一声道:或许再过个一两百年,我就与你一样要经历转生了。
释酒走到他身边,也随着他的目光低头看了一眼那玉佩,抬起头道:怎么,快耗尽了?
水镜点了点头。
释酒静了片刻,又道:可我记得你说过,灵气是可以补充的。
水镜挑眉笑了笑,不置可否。
释酒说的没错,灵气的确有法子添补,姑若、扶澜与共渊曾在南山之巅种下一棵树,而那棵树便是汲取灵气的一件神物,它的针叶可化世人魂元为己用,令魂元散为灵气收于玉佩之中。
只不过他从未尝试过,也并不打算去尝试。
几千年前,他于四季山中长大,尚未踏足人间,第一次看见母亲姑若留下的那段关于龙血树的记忆时,他曾十分不解。
共渊和爹娘留下这棵树究竟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他准备了一件用以补充灵气的神物?
爹娘有此私心可以理解,可共渊为何也会同意?人乃共渊所造,他怎会愿意毁千万人魂来养护一人?
后来,他离开四季山南行,穿过北海去往人间,在人间辗转千百年,看过了无数厮杀掠夺后,他才渐渐有所领悟。
早在姑若造羊水洗忆之前,人间就曾因记忆长存而发生过一场致使生灵涂炭的动荡灾难。无论是同类还是异类,甚至包括五神以自身灵气耗费万万年才塑成的山河林草,都险些因那场灾难毁于一旦。
恐怕就是在那时,爹娘和共渊对人类究竟能否与世间万物安然共处生出了忧虑。
他们不确定人类最终会成为怎样的存在,不确定人类的存在对整个世间而言到底是喜是忧,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去确定了。
所以,他们在续世和灭世之间留下了一扇门,这扇门便是龙血树,鲤鱼是那把钥匙,而水镜便是那守门人。
如果有一天,那场灾难再次重演,在人类毁天灭地之前,水镜便可凭龙血树之力扭转乾坤,将人魂尽数化为灵气,再以这些灵气将世间重塑。
不过,爹娘与共渊似乎多虑了。
这千年来,人类不仅未曾动过毁天灭地之心,反而还将这世间精雕细琢,有了自己的秩序,法则,生存之道。
战乱依然存在,但它存在的意义已经不是毁灭,而是改变,改变世间格局,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优存劣汰,去芜存菁。
龙血树这扇门早已无用武之地,水镜相信,若是共渊与爹娘得以见证今日人世,也必将为此欣慰。
至于龙血树的秘密,就让它永远不见天日便好。
待自己灵气耗竭,入世转生,某一世触及爱恨,来世忘却前尘,这世间便再无人知晓龙血树真正的用处。
如此,极好。
水镜兀自出神,释酒见他不打算细说,便也没再继续追问。
既然灵气有办法补充,而水镜又说自己一两百年后会开始转生,那大概只能说明,那个办法他不打算去用。
思及此处,释酒释然笑道:灵气耗尽了也无妨,反正如你这般凉薄之人,即便转生,也会同我一样生生世世不忘过往,与现在的你也没什么区别。
水镜知道他这调侃是为了绕开方才的话题,也顺着他的话道:是啊,没什么区别。
他扭头看向释酒,忽然抬起双臂,挑起一边眉摇头唏嘘道:就是可惜了我这副英俊潇洒的好皮囊,也不知转生之后还能不能生得这般风流倜傥。
释酒愣了一瞬,然后便一声嗤笑,紧跟着身子都颤了起来,他颤着胳膊将葫芦递到了水镜面前,一边笑一边道:来,酒借你洗洗眼睛,怕不是瞎了。
水镜拍开他的手,也跟着笑了起来。
两人就这么并肩笑了许久,才终于收住了笑意,双双深吸了口气。
屋里没了笑声和说话声后,显得比先前更加寂静,唯有窗外的淅淅沥沥的雨声仍在继续。
这千年来,两人都早已习惯了独处,对于这种寂静丝毫也不觉得陌生,也并不觉得需要说些什么来打破沉默。
就这么对着夜色和雨幕站了好一会儿,水镜突然道:你这次留在虞国,也不全是因为琼桑战乱吧。
他这话的语气不像是询问,倒更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释酒对他会有这样的判断并不感到意外,只平静反问道:你觉得呢?
作者有话要说:
恋耽美
哟,你倒是会捡漏,水镜扬眉撇了撇嘴,复又笑道,不打算还我?
释酒嗤笑:你都将它弃如敝履了,还有脸要回去?
得得得,水镜摆摆手笑道,送你了送你了。
放下手,他又忽觉好奇,问道:欸,你怎知那笔砚就一定是我的?就不能是别人闲着无聊在那吟诗作画留下的?
释酒斜睨他一眼:十丈高塔,梁如危崖,除非是想寻死,否则谁有那闲情雅致在那种地方吟诗作画?
他解下腰间葫芦拔塞喝了一口,不等水镜反驳,又笑道:即便有,也没那作死的身手。
水镜见好就收,满意点头道:谬赞谬赞。
释酒放下葫芦,转头看向他道:这次来虞宫所为何事?
水镜手肘撑着桌案,托腮懒懒道:也无甚要事,就是听说那塔上能听曲子,过来记个曲谱,恰好遇见那小太子又去罚跪,顺口逗弄了两句。
哦?释酒饶有兴趣道,逗弄结果如何?
水镜白他一眼,笑道:逗弄未成,还被反将了一军。
他低笑两声,又道:原本我还觉得意外,这孩子怎的这般巧舌如簧,后来看见你我便明白了,原来是近墨者黑。
释酒也不与他斗嘴,只幸灾乐祸地抿嘴笑了几下,拿起葫芦又喝了几口。
你得意个什么劲儿?水镜瞥他一眼,也跟着笑了起来,半晌才收住,深吸了口气道,往年还能与你这闲云野鹤相约游山玩水,可今年你怎么就跟在虞国扎了根似的,连宫门都不出了?
释酒可以算得上是水镜在这世间唯一的朋友,或许也算不上朋友,更恰当的说法应是唯一的熟人。
两人早在千年之前便已相识,释酒因无爱恨而拥有长久的记忆,水镜则因灵气养护而具不死之身,互相都知晓对方底细,性情也颇为相近。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两人虽未必自诩君子,但也都因天性而默契地保持着平淡的交情。想起时便相互探望一眼,想不起时数年不见也是常事,偶尔兴起便相约同游,分别后也无甚挂念。
千年来,两人虽是互不干涉,但对对方的习惯早已熟悉,在水镜的印象里,即便是在释酒成为虞国国师后,也极少一直待在虞国,大多时候都在各国间游走。
而今年,他却一反常态地常驻虞宫,这令水镜十分不解。
释酒笑了笑,不以为然道:近几月大銮先是灭琼又是围桑,外头危机四伏,不宜闲逛。
水镜好笑道:我怎么不知道你还会怕这个?
释酒啧了一声,反唇相讥道:你这可就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他冲着水镜腰间玉佩努了努嘴,又道:你有这灵气护体,我可是肉体凡胎,若是一不小心被战火波及,再一不小心转生到芪国,那可真是欲哭无泪。
作者有话要说: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黄櫱禅师《上堂开示颂》
第107章 千载灵气终将尽
听他忽然提到芪国, 水镜一时没明白他的意思,但很快,他的眼前便浮现出一位被养于瓦罐中的少年。
几年前, 他曾和释酒一同前往过芪国, 也是在那一次, 他们见到了那位传说中从出生便被养于瓦罐中如待宰羔羊一般的芪国皇长子。
这世间残酷之事不计其数, 水镜与释酒都已见过太多,隐在暗处远远看见那孩子的处境时, 他们并无太多感慨,只在心中道了一声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那位皇长子沉默寡言,或许也并非寡言,只是无人与他言语罢了。
后来,水镜路过芪国时还曾去看过他几次, 他发现那孩子大多时候都闭着眼睛,即便睁开也看不见眼中有任何情绪, 就像是一具睁着眼的尸体一般。
唯有一次,水镜看到他的眼中露出了与往常完全不同的神采。
那是一个深夜,瓦罐前坐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她的身旁放着一个空了的药篓, 坐地抱着双膝, 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小声喋喋不休地东拉西扯着,偶尔说到有趣处便自顾自咯咯笑个不停。
她的双眼一直认真地与皇长子对视着,但却似乎并不需要他予以言语上的回应。仿佛只要他睁着眼睛, 她就能感觉到他在聆听。
说了不知多久, 小姑娘似乎是把自己说得口渴了,她舔了舔嘴唇, 抬头看了看周围,却没找到能喝的东西,目光落回眼前的瓦罐,她鬼使神差地伸手用指尖从瓦罐里沾了一滴药汁含进了嘴里。
还没等皇长子显出错愕,她的脸便皱成了一团,眯眼皱眉吐着舌头,十分童言无忌地嘀咕道:真苦啊。
皇长子显然对此始料不及,双眼微微张大,有些没能回过神来。
小姑娘抬眸看见他的眼神,忽地噗嗤一笑,弯眼俏皮道:不过没关系。
她抬手从怀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小纸团,一层层把纸团剥开,从里头捻出一颗其貌不扬的粗糙糖粒来,伸手递到了皇长子嘴边。
皇长子愣愣看着她,在明白了她是何意后,垂眼看了看那颗糖,似乎犹豫了片刻,但却还是微微张口将糖抿进了嘴里。
小姑娘满意地一笑,嗍了口指尖沾上的糖渣,将那纸团重新裹好塞进怀里,十分认真地合掌道:好啦,现在药是苦的,但你是甜的。
那一瞬,水镜靠在角落听着那小姑娘天真的话语,嘴角也忍不住跟着她染上了一丝笑意。
世间千般疾苦,众生各有伤痛,但仿佛只要有那么一丝光亮,便能在暗夜中割出一道缝隙。
小姑娘抱着药篓离开时,皇长子的目光一直追着她的背影,直到她渐行渐远,消失在朦胧夜色之中。
他没有收回视线,依旧定定看着那个方向,不知是在出神还是在思索。
许久之后,他垂下眸子,抿了抿嘴中的糖粒,嘴角若有似无地弯了弯,而后闭上了双眼。
释酒见水镜走神,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出言道:那位皇长子,你还记得吧?
水镜回过神来,点头道:自然,也不知那孩子现在如何了。
释酒缓缓摇了摇头,也不知是在惋惜还是唏嘘,水镜递去一个疑惑的眼神,释酒这才开口道:后来我又去看过他几次,他身边有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添药侍女,常在夜深无人时陪在他身边与他闲话,看着是个伶俐的丫头,大概算是那孩子暗无天日的生活里唯一的光亮了吧。
嗯,我知道她,前两年去时我也看见过。
水镜附和着,忽又觉得有些奇怪:这不挺好的么?你摇头作甚?
释酒看了他一眼,道:我去年去时,那丫头已经没了。
水镜诧异道:没了?
释酒点头道:听说是在添药时给那小皇子喂了什么不该喂的东西,被人撞见揭发处以极刑,连个全尸也没留下。
水镜眼前浮现出那小姑娘甜甜的笑,还有那只捻着糖粒的小手,忽觉有些憋闷,蹙了蹙眉,抬手往案上的葫芦伸了过去。
释酒眼疾手快地一把将他的手拍开,将葫芦拿回手中。
水镜不敢置信地瞪着他:作甚?
释酒反手将葫芦藏到身后,斜睨他道:你可别想在我这沾酒,一口下去你得从开天辟地说到诸国纷争,说到日上三竿你都未必能消停。
水镜又好气又好笑:有那么夸张吗?
释酒哼笑道:你若真想喝也不是不行,喝完我就把你带去国主那,让你给他讲讲他的床笫秘辛。
啧,水镜狐疑看他,我连这个都说?
释酒挑眉看他,眼中写着你以为呢?
这一千多年来,水镜就碰过那么一次酒,还刚好是在与释酒同游的途中。
他记得那回他只喝了不足一杯,但酒醒时释酒看他的眼神却犹如在看个傻子。
后来他才知道,自己喝完酒既不闹也不睡,就秉承着酒后吐真言的宗旨一本正经地从天地初开时说起,几乎相当于将他藏于四季山的那些薄册从头背了一遍。
有人提问,他便不厌其烦有问必答,无人理他,他便自言自语滔滔不绝,一直讲到酒醒为止。
释酒中途试图打断他,便挑了些满以为他必是答不出的问题刁难,却不料他竟毫不迟疑对答如流,连某国后宫里诸位娘娘的生辰八字都如数家珍。
释酒戏谑道:就你这样的,若是哪日被人擒了,都不必严刑逼供,给你一杯酒你就能自己把老底都掀出来。
那也得有人有那本事擒得住我才行,水镜不以为然地笑道,何况如我这般洁身自好之人,事无不可对人言,说了便说了,有何不可?
嗯,释酒似笑非笑地点点头,就是不知那些国主从你口中听到自己床笫之间的风流韵事该作何感想。
水镜没再与他拌嘴,起身走到他来时打开的窗前,深吸了一口夹杂着青草香气的湿润空气,将方才一闪而过的憋闷从胸中驱走。
释酒在他身后起身,一边往窗边走一边调侃道:怎么,打算再给我表演一个六月飞雪吗?
水镜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与释酒初识时,因释酒好奇他所谓的灵气,他便在那烁玉流金的盛夏挥手下了一场雪,惹得那城百姓惊慌失措,皆言事出反常必有妖,纷纷拖家带口打算离此远去,官府花了好一番功夫才将躁动的百姓安抚回来。
一晃已是千年,却仿佛昨日。
你想得美,水镜笑看了一眼腰间玉佩,我的灵气可没剩多少了,才不浪费在你身上呢。
他顿了顿,又轻笑了一声道:或许再过个一两百年,我就与你一样要经历转生了。
释酒走到他身边,也随着他的目光低头看了一眼那玉佩,抬起头道:怎么,快耗尽了?
水镜点了点头。
释酒静了片刻,又道:可我记得你说过,灵气是可以补充的。
水镜挑眉笑了笑,不置可否。
释酒说的没错,灵气的确有法子添补,姑若、扶澜与共渊曾在南山之巅种下一棵树,而那棵树便是汲取灵气的一件神物,它的针叶可化世人魂元为己用,令魂元散为灵气收于玉佩之中。
只不过他从未尝试过,也并不打算去尝试。
几千年前,他于四季山中长大,尚未踏足人间,第一次看见母亲姑若留下的那段关于龙血树的记忆时,他曾十分不解。
共渊和爹娘留下这棵树究竟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他准备了一件用以补充灵气的神物?
爹娘有此私心可以理解,可共渊为何也会同意?人乃共渊所造,他怎会愿意毁千万人魂来养护一人?
后来,他离开四季山南行,穿过北海去往人间,在人间辗转千百年,看过了无数厮杀掠夺后,他才渐渐有所领悟。
早在姑若造羊水洗忆之前,人间就曾因记忆长存而发生过一场致使生灵涂炭的动荡灾难。无论是同类还是异类,甚至包括五神以自身灵气耗费万万年才塑成的山河林草,都险些因那场灾难毁于一旦。
恐怕就是在那时,爹娘和共渊对人类究竟能否与世间万物安然共处生出了忧虑。
他们不确定人类最终会成为怎样的存在,不确定人类的存在对整个世间而言到底是喜是忧,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去确定了。
所以,他们在续世和灭世之间留下了一扇门,这扇门便是龙血树,鲤鱼是那把钥匙,而水镜便是那守门人。
如果有一天,那场灾难再次重演,在人类毁天灭地之前,水镜便可凭龙血树之力扭转乾坤,将人魂尽数化为灵气,再以这些灵气将世间重塑。
不过,爹娘与共渊似乎多虑了。
这千年来,人类不仅未曾动过毁天灭地之心,反而还将这世间精雕细琢,有了自己的秩序,法则,生存之道。
战乱依然存在,但它存在的意义已经不是毁灭,而是改变,改变世间格局,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优存劣汰,去芜存菁。
龙血树这扇门早已无用武之地,水镜相信,若是共渊与爹娘得以见证今日人世,也必将为此欣慰。
至于龙血树的秘密,就让它永远不见天日便好。
待自己灵气耗竭,入世转生,某一世触及爱恨,来世忘却前尘,这世间便再无人知晓龙血树真正的用处。
如此,极好。
水镜兀自出神,释酒见他不打算细说,便也没再继续追问。
既然灵气有办法补充,而水镜又说自己一两百年后会开始转生,那大概只能说明,那个办法他不打算去用。
思及此处,释酒释然笑道:灵气耗尽了也无妨,反正如你这般凉薄之人,即便转生,也会同我一样生生世世不忘过往,与现在的你也没什么区别。
水镜知道他这调侃是为了绕开方才的话题,也顺着他的话道:是啊,没什么区别。
他扭头看向释酒,忽然抬起双臂,挑起一边眉摇头唏嘘道:就是可惜了我这副英俊潇洒的好皮囊,也不知转生之后还能不能生得这般风流倜傥。
释酒愣了一瞬,然后便一声嗤笑,紧跟着身子都颤了起来,他颤着胳膊将葫芦递到了水镜面前,一边笑一边道:来,酒借你洗洗眼睛,怕不是瞎了。
水镜拍开他的手,也跟着笑了起来。
两人就这么并肩笑了许久,才终于收住了笑意,双双深吸了口气。
屋里没了笑声和说话声后,显得比先前更加寂静,唯有窗外的淅淅沥沥的雨声仍在继续。
这千年来,两人都早已习惯了独处,对于这种寂静丝毫也不觉得陌生,也并不觉得需要说些什么来打破沉默。
就这么对着夜色和雨幕站了好一会儿,水镜突然道:你这次留在虞国,也不全是因为琼桑战乱吧。
他这话的语气不像是询问,倒更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释酒对他会有这样的判断并不感到意外,只平静反问道:你觉得呢?
作者有话要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