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雾十(34)
师兄说:师父生前的任务之一,就是监视藏老嬷。
我怎么都不知道这件事?池宁剥花生的手,不自觉地停顿了片刻,然后这才稳住了,重新开始剥,他在师兄的影响下也在努力适应不被情绪影响理智,大师兄知道吗?
俞星垂摇了摇头,老大当然是不知道的:我也是无意中发现的,师父不想我们知道。
池宁的心里总算平衡了,他开始嘎嘣嘎嘣地嚼花生。
师父已经和老娘娘拆伙了,又为什么要替她盯着藏老嬷呢?俞星垂喃喃自语。
不知道。池宁开始暴殄天物地牛饮着师兄带来的好茶,我只知道,我终于可以确定了,这藏老嬷真不是太后的人。
要不然也就不需要谁来监视她了。
不仅不是,还是太后极为忌惮,又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下手的人。以有琴太后做事的狠辣程度,能让她感觉到如此棘手的,要么是这藏老嬷本人很难对付,要么就是她掌握的什么东西很难对付。这东西可以是某种力量,也可以是某个秘密。
这么推理下去,俞星垂怀疑藏老嬷与京城突然出现的血雾有什么联系,也就再合理不过了。
不过
你怎么能确定那血雾与太后有关?池宁也是因为有原君帮忙作弊才能知道的。
我不确定与太后有关,我就是知道这玩意与藏老嬷有关。俞星垂与池宁推理的逻辑基点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但最后殊途同归,走向了一样的结果。这样的双线合一,几乎可以让俞星垂确定他们就是对的:我在回京的路上,替师父继续了他的监视任务。
这也是俞星垂这么晚回到京城的原因,他做了很多师父乍然死去后,没有办法继续的任务。
藏老嬷只是其中之一。
在监视查看的过程中,俞星垂发现已经有人取代了他的师父,继续了对藏老嬷的控制。对方不如张太监缜密,也没有他反侦察的那一手,很快就被俞星垂顺藤摸瓜地查出了更多东西,好比那股透着诡异邪气的血雾。
你是说,她在替太后养着那个怪物?
不。俞星垂摇了摇头,他有个更加狂野的想法,是太后需要她来替她背这个血雾的锅。
池宁点点头,这确实也能说得通,废物利用嘛。
但太后能允许藏老嬷活着的原因绝对不只是这个,肯定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他们所没有想到的东西。
是什么呢?池宁指望师兄能给他一个答案。
俞星垂刚好也是这么想的。
师兄弟俩人同时陷入了沉默,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样的指责:你怎么这么废物。
第36章 努力当爹第三十六天:
废物兄弟一言不合,便在一声你个憨批中分道扬镳。
两人同时在各自的房间里召集人手,等码齐了人,他们就要准备分开行动了,以让藏老嬷说出真相为目标,展开一场争分夺秒的奇怪竞赛。
就是这么争强好胜!
天字一号房内,俞星垂一边指挥身边的人洗手净衣,一边和他的心腹番天分析着:我们现在比三爷多出来的优势是撒子?
三爷指的就是池宁。
大爷江之为,二爷俞星垂,他们身边的心腹都是随着师兄弟三人的排名来称呼的,好像他们真的是亲兄弟一样。
说起来这个爷,池宁还曾经发表过一个惊人的言论人类的本质就是想给别人当爸爸。他有理有据,冷静分析:前面朝代的人,都是管阿爹叫阿爷的,现在人人都是爷,这爷那爷的,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想及此,俞星垂再次被记忆里的师弟逗笑了。
番天正在回禀:我们现在的优势是知道藏老嬷的男勒被绑架了,很早之前就被绑去了,她一直在找他。
番天是一直跟在俞星垂身边的内侍宦官之一,跟着俞星垂去了蜀地之后,口音不自觉地就向上司靠拢了。
另外一个心腹定海道:那如果我们替藏老嬷找到人,说不定就阔以晓得她藏着的秘密是撒子咯。
少在这里给老子算坛子(开玩笑),藏老嬷的男勒都失踪辣么久咯,去啷个找?你找一个给老子看看?俞星垂不知道找人吗?重点是这个方法效率太低,很容易就输给师弟了。
池宁坐在隔壁,从原君的口中,听到了师兄和两个心腹说话的全部内容,然后就对苦菜等人吩咐道:现在我们的优势是我们知道了,师兄以为我们不知道的内容。藏老嬷的丈夫王富商被绑架了,你们去调查一下这件事的具体情况。
会不会太曲折了?苦菜一直以来都在帮着池宁和他师兄竞争,早已经习以为常,并积极献策。
这你就不用管了,先去查了再说。池宁一锤定音,他不是个爱和下面的人商量事的。
就喜欢这种当一言堂老大的感觉。
而且,池宁的很多计划都是没有办法对别人解释的,好比如今这个。他打算等知道了足够多的信息后,再展开推理。推理完成,就挨个问原君自己猜得对不对。猜错了继续猜,不断缩小范围;猜对了,那就不能算是他在和师兄之间的竞争中作弊!
原君很欣赏池宁的这种不要脸。
两方人马就这么利索的行动了起来,连思路都是差不多的他们决定还是先从藏老嬷的丈夫王富商的绑架案开始着手调查。
于是,不大的县衙门口,两方人马不期而遇。苦菜看看番天,看看定海,真的是老熟人了。
他们几乎是同时开口:
三爷的吩咐?
您这是给二爷办事?
他们彼此对现在的情况是心知肚明的,觉得面子上过得去就得了。他们上面的大人非要瞎较劲儿,他们底下的人也没办法。大家都是身不由己,也就没必要互相为难了。
其实他们曾经还好奇过,师爷张精忠怎么教出了这么两个好胜心过强的徒弟。
后来他们才明白,这个较劲儿的风气就是师爷自己带起来的,他们师爷就是个很争强好胜的人,唯一退让的只有让司礼监当了大内第一署这件事。旁人真正应该好奇的是,在张精忠这样物竞天择的狼性教育下,大徒弟江之为是怎么被教得那么惊才绝艳保持自我的。
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
两方人马达成共识。
对于县府来说,那自然是东厂要更加可怕一点的。
苦菜站在衙门口,得到了他早就料到的结果,对番天和定海一拱手:承让。然后便带着东厂的人和锦衣卫鱼迈入了衙门口的高台阶。
知县亲自迎接,对,他们对东厂就是谄媚到了这个程度。不过,后面知县就没有再相陪了,只是请了师爷满足苦菜等人的问询和要求,把他们能说的都说了,不能说的也说了,还不辞辛苦地把所有的卷宗都给找了出来,供苦菜等人随意观看。
这是与最近一次绑架案有关的所有卷宗。
这是两年前的。
这是五年多以前的。
???苦菜一脸懵逼,这王富商到底被绑架了多少回?
三回。师爷赔着笑,无所不答地回着话。
番天和定海在门口演了一会儿着急的样子,然后,这才转头带着人好像不甘心地又去找了其他渠道。实则他们是直接去找俞星垂,禀告了三爷真的上当了!的好消息。
俞星垂击掌而庆,心想着,师弟啊师弟,你还是太年轻。咱们俩的客房紧挨着,我又怎么可能不料想到,你会偷听呢?不可能不偷听的,不偷听那就不是他的师弟了,不择手段也要赢,是师父对他们一贯的教育。
于是,俞星垂就顺水推舟给师弟设了个小套,让池宁去调查绑架案的无用功,自己则走了其他调查渠道。
这回的师兄弟竞赛,看来他又要赢了,唉,总是这么厉害,他也很苦恼啊。
等苦菜看完卷宗,带着消息回到池宁身边时,他也觉得他们这是又上了二爷的当。
先别急,把你知道的慢慢说一下。池宁倒是无所谓这是不是他师兄的套,他有原君他怕谁?这是一力降十会的破局之法,只有他可以成功。
事情是这样的苦菜只能先压下担心,把故事娓娓道来。
王富商这个人,家庭关系很简单,除了一个八十岁的老娘和一个早逝的前妻,剩下的就是续弦藏老嬷了。
没有继承人,也没有小妾。
因为王富商这个人最大的性格特征就是吝啬。大概是小时候的苦日子过怕了,王富商变得极其抠门,连买个下人都要讨价还价的那种,就更不用说是养小妾了。多一张嘴,就要多花一份钱,王富商心疼得很,他才不会干这种赔本买卖。
王家不穷,甚至很有钱,但看王家大宅的样子就能知道了,王富商吝啬的根本懒得修。
在大部分人都已经过上了一天三顿的生活的现在,王家却依旧保持着一天两顿的老传统,晚上那顿还是以喝稀饭为主。
晚上如果不是特别需要,整个王府甚至都是不允许点灯的。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王富商抠抠索索到涉嫌虐待自己的生活,特别是池宁这种及时享乐派,他听不到一半就已经忍不下去了:他是疯了吗?对自己都这么抠门,攒下来的钱是想干什么?
下辈子再花?
让子孙后代都给肆意挥霍享受了?
听说过崽卖爷田不心疼吗?与其等着后人来消费自己的奋斗,不如自己来。
就是攒着啊。苦菜倒是有点理解王富商的心理,因为他没事也爱数钱,没有理由,就只是数一数便能收获一份简单的踏实感。
池宁对此不敢苟同,但他也必须得承认,确实是存在这种人的:继续。
因为王富商这些抠门吝啬到了极致的江湖传言,再加上富县本身的贫穷,大家都觉得王富商也就是一般有钱,大概比普通人稍微好那么一点,但也不至于富贵到哪里去。乡里乡亲的,多年来的相处还算和谐,甚至偶尔还会给王富商的老娘打打牙祭。
这老太太也是个过惯了抠门日子的,买肉都自带一杆秤,还只是逢年过节才肯买一点,看着着实让人心疼。
直至有一年,王富商在地窖里藏了一箱金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大家这才意识到,王富商看上去再抠门,也是个做粮油生意的,走南闯北,怎么可能真的手上没钱呢?
然后,王富商就被绑架了。
那个时候王富商的原配还活着,绑匪一张口,就是向原配勒索五十金。
五十金是个什么概念?一两黄金等于三十两白银,五十两黄金就是一千五百两白银。当地县衙的父母官,一个月也才三到四两白银,一年的俸禄就是四十五两白银。假设这位青天大老爷想要拿出这五十金,便需要他不吃不喝不花钱地为朝廷效力三十三年多才能凑齐。
对于富县这样的小地方来说,这五十两黄金无异于天价,绑匪敢索要这么多,简直骇人听闻。
结果,王富商的原配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就给拿了出来。她亲自拿着赎金去救人,她丈夫回来了,钱也回来了,但她却死了。
这中间具体到底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只知道没过多久,王富商就娶了藏老嬷当续弦。
王富商有了第一回 被绑架的倒霉经历,自然就变得小心翼翼了起来,具体表现就是他总算舍得请护院了。
是的,之前王富商就是抠门到了这个程度,家里不仅没有小妾,连基本看家的护院都没有,要不然他也不会那么轻易的被绑架了。他早些年也就是托了大家都觉得他是个穷鬼的福,才能高枕无忧那么久。
等大家醒悟过来,都知道他能拿出来五十两黄金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就这么又过去了几年,王富商见自己久久没有再出事,便故态复萌,用这样那样的理由,刁难走了每一个给他看家护院的人。
就在最后一个护院也苦不堪言自请离去之后,王富商不出意外地,第二次被绑架了。
这一回的绑匪要得就更狠更大胆了,直接抬价到了三百两黄金。
还是拿县官举例,他需要不吃不喝连续为朝廷卖命二百年,才有可能凑出这三百两黄金。
藏老嬷与王富商的感情还行,她在思考了一夜后,还是筹备好了赎金,也没有通知当地官府,就让她的人带着钱去换回了王富商。
故事讲到这里,王富商还只能算是一个被自己的抠门坑了的倒霉蛋。
但很快,池宁就明白了什么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当王富商被安然无恙地赎回来之后,他不仅没有感谢藏老嬷义无反顾的赎人,反而责怪起她为什么要给绑匪那么多的黄金。街坊邻里都听到了他们的争吵。
我的钱难道是大风刮来的吗?我娘怎么就没拦住你?
是的,王富商的老娘甚至拦过儿媳妇,不让她拿钱赎人,只让她去和绑匪哭穷,说他们拿不出来那么多的钱。
你为什么不报官?绑匪不让你报你就不报了?那现在谁来把我的三百金追回来?
这可是整整三百两黄金啊。
藏老嬷被气得差点当场去世,但在醒过来之后,她却诡异的沉默了下来,不仅不再争吵,还以德报怨,花自己在宫里攒的钱,给丈夫重新雇了一批高质量的护院打手,不希望他再出事。这样无怨无悔的好媳妇,获得了整个富县上上下下的交口称赞。
然后就是最近这一次了苦菜长叹一口气,他真的不知道这王富商在搞什么,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
他怎么又被绑架了?池宁皱眉。
因为他连藏老嬷的钱都舍不得花了。王富商觉得藏老嬷的钱也是自己的钱,而且,他觉得,大家都知道他已经因为绑架而没了三百两黄金,谁还会再来绑架他呢?
这个反逻辑很神奇,但它就是渐渐在王富商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了起来。
而不信邪的结果就是王富商迎来了人生中第三次被绑架。
绑匪相当嚣张,张口便索要一千两黄金。县衙老爷需要干至少七八百年才有可能赚到这么多钱的。绑匪们则觉得王家既然之前能轻松拿出来三百金,那现在肯定可以拿出来一千金。
恋耽美
我怎么都不知道这件事?池宁剥花生的手,不自觉地停顿了片刻,然后这才稳住了,重新开始剥,他在师兄的影响下也在努力适应不被情绪影响理智,大师兄知道吗?
俞星垂摇了摇头,老大当然是不知道的:我也是无意中发现的,师父不想我们知道。
池宁的心里总算平衡了,他开始嘎嘣嘎嘣地嚼花生。
师父已经和老娘娘拆伙了,又为什么要替她盯着藏老嬷呢?俞星垂喃喃自语。
不知道。池宁开始暴殄天物地牛饮着师兄带来的好茶,我只知道,我终于可以确定了,这藏老嬷真不是太后的人。
要不然也就不需要谁来监视她了。
不仅不是,还是太后极为忌惮,又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下手的人。以有琴太后做事的狠辣程度,能让她感觉到如此棘手的,要么是这藏老嬷本人很难对付,要么就是她掌握的什么东西很难对付。这东西可以是某种力量,也可以是某个秘密。
这么推理下去,俞星垂怀疑藏老嬷与京城突然出现的血雾有什么联系,也就再合理不过了。
不过
你怎么能确定那血雾与太后有关?池宁也是因为有原君帮忙作弊才能知道的。
我不确定与太后有关,我就是知道这玩意与藏老嬷有关。俞星垂与池宁推理的逻辑基点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但最后殊途同归,走向了一样的结果。这样的双线合一,几乎可以让俞星垂确定他们就是对的:我在回京的路上,替师父继续了他的监视任务。
这也是俞星垂这么晚回到京城的原因,他做了很多师父乍然死去后,没有办法继续的任务。
藏老嬷只是其中之一。
在监视查看的过程中,俞星垂发现已经有人取代了他的师父,继续了对藏老嬷的控制。对方不如张太监缜密,也没有他反侦察的那一手,很快就被俞星垂顺藤摸瓜地查出了更多东西,好比那股透着诡异邪气的血雾。
你是说,她在替太后养着那个怪物?
不。俞星垂摇了摇头,他有个更加狂野的想法,是太后需要她来替她背这个血雾的锅。
池宁点点头,这确实也能说得通,废物利用嘛。
但太后能允许藏老嬷活着的原因绝对不只是这个,肯定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他们所没有想到的东西。
是什么呢?池宁指望师兄能给他一个答案。
俞星垂刚好也是这么想的。
师兄弟俩人同时陷入了沉默,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样的指责:你怎么这么废物。
第36章 努力当爹第三十六天:
废物兄弟一言不合,便在一声你个憨批中分道扬镳。
两人同时在各自的房间里召集人手,等码齐了人,他们就要准备分开行动了,以让藏老嬷说出真相为目标,展开一场争分夺秒的奇怪竞赛。
就是这么争强好胜!
天字一号房内,俞星垂一边指挥身边的人洗手净衣,一边和他的心腹番天分析着:我们现在比三爷多出来的优势是撒子?
三爷指的就是池宁。
大爷江之为,二爷俞星垂,他们身边的心腹都是随着师兄弟三人的排名来称呼的,好像他们真的是亲兄弟一样。
说起来这个爷,池宁还曾经发表过一个惊人的言论人类的本质就是想给别人当爸爸。他有理有据,冷静分析:前面朝代的人,都是管阿爹叫阿爷的,现在人人都是爷,这爷那爷的,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想及此,俞星垂再次被记忆里的师弟逗笑了。
番天正在回禀:我们现在的优势是知道藏老嬷的男勒被绑架了,很早之前就被绑去了,她一直在找他。
番天是一直跟在俞星垂身边的内侍宦官之一,跟着俞星垂去了蜀地之后,口音不自觉地就向上司靠拢了。
另外一个心腹定海道:那如果我们替藏老嬷找到人,说不定就阔以晓得她藏着的秘密是撒子咯。
少在这里给老子算坛子(开玩笑),藏老嬷的男勒都失踪辣么久咯,去啷个找?你找一个给老子看看?俞星垂不知道找人吗?重点是这个方法效率太低,很容易就输给师弟了。
池宁坐在隔壁,从原君的口中,听到了师兄和两个心腹说话的全部内容,然后就对苦菜等人吩咐道:现在我们的优势是我们知道了,师兄以为我们不知道的内容。藏老嬷的丈夫王富商被绑架了,你们去调查一下这件事的具体情况。
会不会太曲折了?苦菜一直以来都在帮着池宁和他师兄竞争,早已经习以为常,并积极献策。
这你就不用管了,先去查了再说。池宁一锤定音,他不是个爱和下面的人商量事的。
就喜欢这种当一言堂老大的感觉。
而且,池宁的很多计划都是没有办法对别人解释的,好比如今这个。他打算等知道了足够多的信息后,再展开推理。推理完成,就挨个问原君自己猜得对不对。猜错了继续猜,不断缩小范围;猜对了,那就不能算是他在和师兄之间的竞争中作弊!
原君很欣赏池宁的这种不要脸。
两方人马就这么利索的行动了起来,连思路都是差不多的他们决定还是先从藏老嬷的丈夫王富商的绑架案开始着手调查。
于是,不大的县衙门口,两方人马不期而遇。苦菜看看番天,看看定海,真的是老熟人了。
他们几乎是同时开口:
三爷的吩咐?
您这是给二爷办事?
他们彼此对现在的情况是心知肚明的,觉得面子上过得去就得了。他们上面的大人非要瞎较劲儿,他们底下的人也没办法。大家都是身不由己,也就没必要互相为难了。
其实他们曾经还好奇过,师爷张精忠怎么教出了这么两个好胜心过强的徒弟。
后来他们才明白,这个较劲儿的风气就是师爷自己带起来的,他们师爷就是个很争强好胜的人,唯一退让的只有让司礼监当了大内第一署这件事。旁人真正应该好奇的是,在张精忠这样物竞天择的狼性教育下,大徒弟江之为是怎么被教得那么惊才绝艳保持自我的。
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
两方人马达成共识。
对于县府来说,那自然是东厂要更加可怕一点的。
苦菜站在衙门口,得到了他早就料到的结果,对番天和定海一拱手:承让。然后便带着东厂的人和锦衣卫鱼迈入了衙门口的高台阶。
知县亲自迎接,对,他们对东厂就是谄媚到了这个程度。不过,后面知县就没有再相陪了,只是请了师爷满足苦菜等人的问询和要求,把他们能说的都说了,不能说的也说了,还不辞辛苦地把所有的卷宗都给找了出来,供苦菜等人随意观看。
这是与最近一次绑架案有关的所有卷宗。
这是两年前的。
这是五年多以前的。
???苦菜一脸懵逼,这王富商到底被绑架了多少回?
三回。师爷赔着笑,无所不答地回着话。
番天和定海在门口演了一会儿着急的样子,然后,这才转头带着人好像不甘心地又去找了其他渠道。实则他们是直接去找俞星垂,禀告了三爷真的上当了!的好消息。
俞星垂击掌而庆,心想着,师弟啊师弟,你还是太年轻。咱们俩的客房紧挨着,我又怎么可能不料想到,你会偷听呢?不可能不偷听的,不偷听那就不是他的师弟了,不择手段也要赢,是师父对他们一贯的教育。
于是,俞星垂就顺水推舟给师弟设了个小套,让池宁去调查绑架案的无用功,自己则走了其他调查渠道。
这回的师兄弟竞赛,看来他又要赢了,唉,总是这么厉害,他也很苦恼啊。
等苦菜看完卷宗,带着消息回到池宁身边时,他也觉得他们这是又上了二爷的当。
先别急,把你知道的慢慢说一下。池宁倒是无所谓这是不是他师兄的套,他有原君他怕谁?这是一力降十会的破局之法,只有他可以成功。
事情是这样的苦菜只能先压下担心,把故事娓娓道来。
王富商这个人,家庭关系很简单,除了一个八十岁的老娘和一个早逝的前妻,剩下的就是续弦藏老嬷了。
没有继承人,也没有小妾。
因为王富商这个人最大的性格特征就是吝啬。大概是小时候的苦日子过怕了,王富商变得极其抠门,连买个下人都要讨价还价的那种,就更不用说是养小妾了。多一张嘴,就要多花一份钱,王富商心疼得很,他才不会干这种赔本买卖。
王家不穷,甚至很有钱,但看王家大宅的样子就能知道了,王富商吝啬的根本懒得修。
在大部分人都已经过上了一天三顿的生活的现在,王家却依旧保持着一天两顿的老传统,晚上那顿还是以喝稀饭为主。
晚上如果不是特别需要,整个王府甚至都是不允许点灯的。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王富商抠抠索索到涉嫌虐待自己的生活,特别是池宁这种及时享乐派,他听不到一半就已经忍不下去了:他是疯了吗?对自己都这么抠门,攒下来的钱是想干什么?
下辈子再花?
让子孙后代都给肆意挥霍享受了?
听说过崽卖爷田不心疼吗?与其等着后人来消费自己的奋斗,不如自己来。
就是攒着啊。苦菜倒是有点理解王富商的心理,因为他没事也爱数钱,没有理由,就只是数一数便能收获一份简单的踏实感。
池宁对此不敢苟同,但他也必须得承认,确实是存在这种人的:继续。
因为王富商这些抠门吝啬到了极致的江湖传言,再加上富县本身的贫穷,大家都觉得王富商也就是一般有钱,大概比普通人稍微好那么一点,但也不至于富贵到哪里去。乡里乡亲的,多年来的相处还算和谐,甚至偶尔还会给王富商的老娘打打牙祭。
这老太太也是个过惯了抠门日子的,买肉都自带一杆秤,还只是逢年过节才肯买一点,看着着实让人心疼。
直至有一年,王富商在地窖里藏了一箱金子的消息不胫而走,大家这才意识到,王富商看上去再抠门,也是个做粮油生意的,走南闯北,怎么可能真的手上没钱呢?
然后,王富商就被绑架了。
那个时候王富商的原配还活着,绑匪一张口,就是向原配勒索五十金。
五十金是个什么概念?一两黄金等于三十两白银,五十两黄金就是一千五百两白银。当地县衙的父母官,一个月也才三到四两白银,一年的俸禄就是四十五两白银。假设这位青天大老爷想要拿出这五十金,便需要他不吃不喝不花钱地为朝廷效力三十三年多才能凑齐。
对于富县这样的小地方来说,这五十两黄金无异于天价,绑匪敢索要这么多,简直骇人听闻。
结果,王富商的原配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就给拿了出来。她亲自拿着赎金去救人,她丈夫回来了,钱也回来了,但她却死了。
这中间具体到底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只知道没过多久,王富商就娶了藏老嬷当续弦。
王富商有了第一回 被绑架的倒霉经历,自然就变得小心翼翼了起来,具体表现就是他总算舍得请护院了。
是的,之前王富商就是抠门到了这个程度,家里不仅没有小妾,连基本看家的护院都没有,要不然他也不会那么轻易的被绑架了。他早些年也就是托了大家都觉得他是个穷鬼的福,才能高枕无忧那么久。
等大家醒悟过来,都知道他能拿出来五十两黄金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就这么又过去了几年,王富商见自己久久没有再出事,便故态复萌,用这样那样的理由,刁难走了每一个给他看家护院的人。
就在最后一个护院也苦不堪言自请离去之后,王富商不出意外地,第二次被绑架了。
这一回的绑匪要得就更狠更大胆了,直接抬价到了三百两黄金。
还是拿县官举例,他需要不吃不喝连续为朝廷卖命二百年,才有可能凑出这三百两黄金。
藏老嬷与王富商的感情还行,她在思考了一夜后,还是筹备好了赎金,也没有通知当地官府,就让她的人带着钱去换回了王富商。
故事讲到这里,王富商还只能算是一个被自己的抠门坑了的倒霉蛋。
但很快,池宁就明白了什么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当王富商被安然无恙地赎回来之后,他不仅没有感谢藏老嬷义无反顾的赎人,反而责怪起她为什么要给绑匪那么多的黄金。街坊邻里都听到了他们的争吵。
我的钱难道是大风刮来的吗?我娘怎么就没拦住你?
是的,王富商的老娘甚至拦过儿媳妇,不让她拿钱赎人,只让她去和绑匪哭穷,说他们拿不出来那么多的钱。
你为什么不报官?绑匪不让你报你就不报了?那现在谁来把我的三百金追回来?
这可是整整三百两黄金啊。
藏老嬷被气得差点当场去世,但在醒过来之后,她却诡异的沉默了下来,不仅不再争吵,还以德报怨,花自己在宫里攒的钱,给丈夫重新雇了一批高质量的护院打手,不希望他再出事。这样无怨无悔的好媳妇,获得了整个富县上上下下的交口称赞。
然后就是最近这一次了苦菜长叹一口气,他真的不知道这王富商在搞什么,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
他怎么又被绑架了?池宁皱眉。
因为他连藏老嬷的钱都舍不得花了。王富商觉得藏老嬷的钱也是自己的钱,而且,他觉得,大家都知道他已经因为绑架而没了三百两黄金,谁还会再来绑架他呢?
这个反逻辑很神奇,但它就是渐渐在王富商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了起来。
而不信邪的结果就是王富商迎来了人生中第三次被绑架。
绑匪相当嚣张,张口便索要一千两黄金。县衙老爷需要干至少七八百年才有可能赚到这么多钱的。绑匪们则觉得王家既然之前能轻松拿出来三百金,那现在肯定可以拿出来一千金。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