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穿之直男也怕缠郎——晴川泪相思(37)
三天后,崔淼一行人终于在迤都找到元军大营,避免延误军机,崔淼决定连夜赶回,每日只休息两个时辰,十日的路程,愣是缩减了一半。待众人回到驻军大营,二十人都憔悴的不成样子,嘴唇干裂,眼窝发青,满眼的红血丝,甚至长了一层的胡茬。最后明显的就是崔淼,因为冷水冷食,他的胃会受不了,他尽量少喝水,少吃东西,十几天的功夫,愣是瘦了一圈。
崔淼顾不上休息,立刻赶往中军大帐,将元军下落告知燕王,燕王得知消息,下令次日全军拔营,前往迤都,并嘱咐崔淼好生休息。
崔淼刚出中军大帐,沈清便随后而至,想去捉崔淼手腕,却被崔淼轻巧的躲过,不赞同看着沈清,低声说道:阿清,这是在军营。
沈清垂下眸子,敛去眼底情绪,淡淡的说道:崔千户,随我到营帐,本将有事详询。
崔淼无奈的躬身应道:是,将军,属下遵命。
沈清转身前往自己的营帐,崔淼则紧随其后,门口守卫见两人过来,连忙行礼道:见过将军、千户。
本将与崔千户有要事相商,任何人不得打扰,可明白?
守卫应声说道:是,将军!
大帐的门帘落下,沈清一把攥住崔淼手腕,心疼的说道:为何这般狼狈?
阿清,你这般行事,实在不妥、、、、、、
干裂的嘴唇被含住,崔淼一怔,下意识的想要推开,却被沈清紧紧抱住,崔淼挣脱不开,又怕伤了沈清,只好温柔的回应着,以安抚他的情绪。
半晌后,两人气喘吁吁的分开,崔淼安抚的说道:只是有些狼狈,并未受伤,阿清不必担忧。
沈清轻抚崔淼的面颊,大朗瘦了,可是胃又折腾了?
崔淼苦笑着说道:我这胃都这么多年了,还是那般娇贵。不过好在有你的水囊,我还撑得住。
我去叫王伯伯。
崔淼急忙拉住沈清,无奈的说道:阿清,我这病用不着吃药,喝点热水就行,实在不必惊动王伯伯。
沈清拿起水壶,给崔淼倒了杯热水,崔淼接过,一口气喝了下去,果然胃里舒服了许多。
明日大军开拔,我不放心,大朗还是喝点药吧。
崔淼抱住沈清,将脑袋搭在他肩上,轻声说道:阿清,我想睡。
沈清果然没再提喝药的事,将崔淼拉至床边,说道:今日便在这里歇息吧。
不行,绝对不行!阿清,这是军营,我们行事需小心谨慎,况且如今我有自己的营帐,条件不比你这儿差。
沈清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好,大朗回去吧,早点休息。
崔淼一怔,他没想到沈清竟答应的这般干脆,不过倒是松了口气,吻了吻沈清的唇,便转身离开,回了自己的营帐。
崔淼回到营帐,就着热水吃了些干粮,倒在床上就睡死了过去。不知睡了多久,崔淼突然觉得一阵冷风吹过,紧接着温暖的被窝被掀开,沈清略带凉意的身子钻了进来。
崔淼睡眼朦胧的看着沈清,待看清是谁时,崔淼一下子便被吓醒了。
阿清,你怎么、怎么不回自己营帐?
沈清扬声说道:本将要与千户彻夜商谈军事。
崔淼无奈的看着沈清,低声说道:阿清!
大朗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我留下,二是你跟我走。
阿清、、、、、、
第59章
洪武二十三年,洪武帝朱元璋命晋王朱剛和燕王朱棣分兵两路,率军北伐。燕王朱棣派遣崔淼探查元军消息,崔淼花费十个日夜,终于在迤都找到元军驻地。燕王收到崔淼探报,命令大军整装待发,一日后开拔前往迤都。
谁知天公不作美,夜间竟下起大雪,燕王召集众将在中军大帐商议行军事宜。
燕王扫视众人,直接问道:大雪突至,必定影响行军,众将有何见解?
傅友德躬身说道:大帅,风雪阻路,大军行军艰难,末将建议待风雪过后,再做打算。
燕王沉吟了一会儿,看向沈清问道:詹林,你以为如何?
沈清躬身说道:大帅,风雪天气虽行军艰险,却也是良机。
燕王的眼睛一亮,笑着说道:哦?是何良机?
沈清答道:回大帅,这般天气元军定会如傅将军所想,若我们乘风雪而至,实施突袭,定会出乎元军意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詹林所言正合我意!传我军令,即刻行军!
燕王一声令下,众人纷纷拔营,冒着风雪艰难前行。寒风刺骨,轻飘飘的雪花此时就像坚硬的石头一般,打在脸上生疼,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雪地里,比走在平地累上数倍,可他们不敢停,生怕下一刻身上的汗被冻住,身体失了温性命难保。
北方的军士习惯了这样的天气,感觉还好,可南方的军士却非常难熬,很多人得了风寒,一旦下令扎营,定会有姜汤辛辣的味道在空气中飘荡。冰天雪地,药材有限,得风寒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已经出现了死亡。为了安抚军心,燕王亲自探望,再加上风雪骤停,原本低迷的士气慢慢恢复,大军有惊无险的与三月三十日到达迤都附近。与元军仅隔一块沙洲,竟未被发觉。
大军驻扎,燕王召集众将中军大帐议事。
诸位将军,大军已至,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心里明白,其实燕王早有成算,就看谁能猜到他心里去。这里除了燕王,就属傅友德威望最高,见无人接话,躬身说道:王爷,末将认为,大军压境,直捣黄龙!
朱棣看向一旁老神在在的道衍,问道:和尚以为如何?
道衍双手合十,答道:阿弥陀佛,贫僧以为,我军人困马乏,而敌军却神采奕奕,强攻虽能取胜,却也多有损伤,智取才为上策!
燕王嘴角上扬,笑着问道:那该如何智取?
道衍答道:王爷,观童是良将,堪大用!
燕王大笑,说道:和尚狡猾!
道衍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王爷谬赞!
观童与乃儿不花是老相识,于是燕王就动了劝降的心思。这样也可为大军争取休整的时间,到时即便不能劝降,也可直捣黄龙。
观童受命前往元军驻地,与乃儿不花相见,两人不禁相拥而泣,还未来得及把酒言欢,便听到手下急报,明军突然而至,将他们团团围住。乃儿不花仓促应战,结果兵败如山倒,眼看大事不妙,乃儿不花便想乘马逃走。
一直盯着他的观童怎能让他离开,冲上去拦住乃儿不花,告诉他这是燕王的军队,只要他答应投降,自己保证他安然无恙。乃儿不花犹豫半晌,无奈之下与观童一起到明军营帐中请降。
燕王设酒款待,两碗酒下肚,燕王和乃儿不花称兄道弟,一同畅想受降后的美好生活,两名大汉勾肩搭背,说到伤心处更是抱头痛哭,那画面简直太美,让人不敢直视。乃儿不花深受感动,便带领他的全部部落和马驼牛羊,一起归降了明军。
六月,大军班师回朝,燕王所属并未回京,直接回了北平。
捷报传到京师,洪武帝大悦,说道: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大军回到北平,王妃亲自带着王子们到城门处迎接,燕王大悦,特赦三日假期,众将士纷纷跪到,高呼王爷千岁,一声响过一声,有直冲云霄之势。自此燕王声威大震,成为所有藩王中最有声望的一个。
红烛摇曳,朦胧的烛光下,两具身体交叠,抵死缠绵、、、、、、
崔淼趴在沈清身上喘息着,感受着沈清熟悉的温度,他的身体温度偏凉,一年四季皆是如此。唯有两人行房时,沈清身体的温度才会升高,崔淼喜欢这种仿佛被他点燃的感觉。
崔淼轻吻着沈清的脖颈,温声问道:阿清,可有不适?
沈清刚刚平静下来的呼吸,又因崔淼的动作有些紊乱,他低声答道:没有。大郎,你身体未愈,不可纵欲。
崔淼奉命侦查敌营时,就因为他的胃而透支了身体,后来又在风雪中急行军,得了严重的伤寒,却依旧强撑,奋力冲杀,一直强撑到元军投降,大军进驻迤都,他强提的那口气一泄,就直挺挺的倒下了。沈清慌忙上前将他抱进大帐,王志忠见状紧跟其后,就连燕王也跟了过去。众将见状呼啦啦全都跟了上去,被王志忠一个大吼给轰了出来。
连续三天高烧不退,沈清便那么不管不顾的守了三天,军中难免会有流言蜚语,甚至传到燕王的耳朵里,燕王随即去探望,当着众人的面夸赞两人兄弟情义深厚,并简单的提到当年崔淼舍命救下沈清的事,众人恍然,流言这才算是停了下来。
崔淼就这么反反复复的烧了半月有余,整个人都瘦脱了相,若不是王志忠再三保证崔淼并无性命之忧,沈清非疯了不可。
阿清,这次出征,已有半年未曾和你好好温存,这种时候你能否不要说这种扫兴的话?更何况我的身体已经好了。
崔淼证明似的,动了动自己的身体,引来沈清一声轻吟。沈清脸红的制止崔淼的动作,坚持的说道:大郎莫闹。王伯伯说你的身子亏的厉害,还需调养些日子,今日这般已是不对,万不可再任性。
那好吧,不过阿清身子康健,不必如此、、、、、、
大郎,我、、、、、、沈清的话消失在两人的唇齿间。
感受着沈清再次被点燃的身体,崔淼很有成就感,他喜欢沈清身上滚烫的温度,让崔淼觉得很真实,无论是他自己,还是面前这个人,都是真真实实的存在,包括他们的感情。以前崔淼还会为难,时常会想,若是他有机会回到现代,该怎么抉择。可随着时间流逝,他对沈清的感情愈加深刻,这种为难反而消失了。因为他清楚的认识到,无论在哪里,沈清在他生命里都不可或缺。
三天假期,两人不曾分开半刻,明明确定关系已近两年,他们却还是如热恋中的情人一般,难舍难离。
假期一过,沈清便向燕王提出搬出王府的请求,燕王也没阻拦。其实在沈清被封侯的时候,燕王便做主为他盖了一座侯府,侍从、丫鬟全都配置齐整,只是燕王一直挽留,沈清也不好拒绝,便一直未在侯府住过。这次从王府搬出来,沈清也没打算入住侯府,而是将崔淼隔壁的院子买了下来,改名沈府,与崔淼的小院仅一墙之隔。最开始沈清每晚都会翻墙,后来崔淼索性在那面墙上开了一个月亮门,省的两人见面还得翻墙。
这几天崔淼一有时间就在书房呆着,神神秘秘的不知在做些什么,就连沈清想要进去,都被王华拦了下来。无论沈清怎么套话,崔淼就是守口如瓶,甚至使用美男计都没用,除了第二天自己下不了床,崔淼依旧如故。这让他顿时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也愈发好奇起来。
接连五天都是如此,沈清站在书房门口,手指轻轻摩挲着下巴,正在思考着要不要使用武力破门时,书房的门突然被打开。一脸兴奋的崔淼出现在门口,看到沈清明显一愣,手掌下意识的收紧,紧张的说道:阿清,你怎么在这儿?
沈清瞥了一眼崔淼的右手,说道:大郎,可有事瞒我?
察觉沈清的目光,崔淼右手向后背去,笑着说道:是有事瞒你,不过等到晚上我在将事情原委告知与你,可好?
沈清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好,我等着。
晚上吃过晚饭,崔淼便将李翠兰的牌位请了出来,蒙上一块黑布,和王华一起,在他的要求下,来到沈清侯府的佛堂。佛堂里供奉着沈清亲生父母的牌位,崔淼将李翠兰的牌位放置其上,与沈清父母的牌位并列。
沈清似乎猜到些什么,心里激动万分,而王华却心情复杂。
崔淼看着王华,郑重的说道:华儿,今日便由你来做个见证。
王华沉默的看着两人,有些不情愿的点点头。
崔淼走到沈清身边与其十指相扣,愧疚的说道:阿清,这么多年都是你在护着我,而我能给予你的不多,甚至连个名分都无法给你,你可怪我?
不怪!大郎,你给予我的,比你想象的多得多!
第60章
洪武二十三年七月初八,崔淼将李翠兰的牌位请出,与沈清一起回了侯府,让沈清将下人都赶的远远的,将李翠兰的牌位置于供桌之上,与沈清父母的牌位并列。
崔淼拉着沈清来到牌位前跪好,从衣袖里掏出一个锦盒,递到沈清,笑着说道:这就是我忙了五个昼夜做出来的,阿清打开看看。
沈清打开锦盒,里面放着两枚黄金戒指,款式非常简单,上面只是刻着简单的祥云图案,甚至有的地方刻的还不够圆润,不过对于从未接触过的崔淼来说,这已经足以证明他的诚意。
这戒指内侧分别刻着清和淼两个字,代指你和我。崔淼有些赧然的说道:我的手艺不如阿清,阿清莫要嫌弃。
沈清连忙摇头,说道:大郎送的,我怎会嫌弃?清一定好好珍惜!
崔淼拿出那枚刻着清字的戒指,套在沈清的无名指上,温柔的说道:前两日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这也叫戒指,不过同我们这里的寓意不同,只有两人成婚时才会戴上,而且必须戴在无名指上,只要两人还相爱,就永远不会摘下它。阿清这是可知为何?
沈清眸光流转,问道:为何?
因为无名指上有一根血管直通心脏,我用戒指套上你的手指,就相当于套住了你的心,从此你的心里就只允许有我一人。阿清,戒指戴上,你这辈子便只能与我一起,你可愿意?
沈清眼底溢满感动,他重重点头,说道:大郎,我愿意。
崔淼伸出手指,温柔的说道:那阿清也帮我戴上。
沈清将指环取出,套在崔淼的无名指上,看着崔淼,愉悦的说道:你的心也套住了。
早就被套住了。
崔淼打开随身带来的包裹,两间大红色的喜服出现在三人眼前,崔淼说道:阿清,我不能与你光明正大的成婚、、、、、、
恋耽美
崔淼顾不上休息,立刻赶往中军大帐,将元军下落告知燕王,燕王得知消息,下令次日全军拔营,前往迤都,并嘱咐崔淼好生休息。
崔淼刚出中军大帐,沈清便随后而至,想去捉崔淼手腕,却被崔淼轻巧的躲过,不赞同看着沈清,低声说道:阿清,这是在军营。
沈清垂下眸子,敛去眼底情绪,淡淡的说道:崔千户,随我到营帐,本将有事详询。
崔淼无奈的躬身应道:是,将军,属下遵命。
沈清转身前往自己的营帐,崔淼则紧随其后,门口守卫见两人过来,连忙行礼道:见过将军、千户。
本将与崔千户有要事相商,任何人不得打扰,可明白?
守卫应声说道:是,将军!
大帐的门帘落下,沈清一把攥住崔淼手腕,心疼的说道:为何这般狼狈?
阿清,你这般行事,实在不妥、、、、、、
干裂的嘴唇被含住,崔淼一怔,下意识的想要推开,却被沈清紧紧抱住,崔淼挣脱不开,又怕伤了沈清,只好温柔的回应着,以安抚他的情绪。
半晌后,两人气喘吁吁的分开,崔淼安抚的说道:只是有些狼狈,并未受伤,阿清不必担忧。
沈清轻抚崔淼的面颊,大朗瘦了,可是胃又折腾了?
崔淼苦笑着说道:我这胃都这么多年了,还是那般娇贵。不过好在有你的水囊,我还撑得住。
我去叫王伯伯。
崔淼急忙拉住沈清,无奈的说道:阿清,我这病用不着吃药,喝点热水就行,实在不必惊动王伯伯。
沈清拿起水壶,给崔淼倒了杯热水,崔淼接过,一口气喝了下去,果然胃里舒服了许多。
明日大军开拔,我不放心,大朗还是喝点药吧。
崔淼抱住沈清,将脑袋搭在他肩上,轻声说道:阿清,我想睡。
沈清果然没再提喝药的事,将崔淼拉至床边,说道:今日便在这里歇息吧。
不行,绝对不行!阿清,这是军营,我们行事需小心谨慎,况且如今我有自己的营帐,条件不比你这儿差。
沈清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好,大朗回去吧,早点休息。
崔淼一怔,他没想到沈清竟答应的这般干脆,不过倒是松了口气,吻了吻沈清的唇,便转身离开,回了自己的营帐。
崔淼回到营帐,就着热水吃了些干粮,倒在床上就睡死了过去。不知睡了多久,崔淼突然觉得一阵冷风吹过,紧接着温暖的被窝被掀开,沈清略带凉意的身子钻了进来。
崔淼睡眼朦胧的看着沈清,待看清是谁时,崔淼一下子便被吓醒了。
阿清,你怎么、怎么不回自己营帐?
沈清扬声说道:本将要与千户彻夜商谈军事。
崔淼无奈的看着沈清,低声说道:阿清!
大朗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我留下,二是你跟我走。
阿清、、、、、、
第59章
洪武二十三年,洪武帝朱元璋命晋王朱剛和燕王朱棣分兵两路,率军北伐。燕王朱棣派遣崔淼探查元军消息,崔淼花费十个日夜,终于在迤都找到元军驻地。燕王收到崔淼探报,命令大军整装待发,一日后开拔前往迤都。
谁知天公不作美,夜间竟下起大雪,燕王召集众将在中军大帐商议行军事宜。
燕王扫视众人,直接问道:大雪突至,必定影响行军,众将有何见解?
傅友德躬身说道:大帅,风雪阻路,大军行军艰难,末将建议待风雪过后,再做打算。
燕王沉吟了一会儿,看向沈清问道:詹林,你以为如何?
沈清躬身说道:大帅,风雪天气虽行军艰险,却也是良机。
燕王的眼睛一亮,笑着说道:哦?是何良机?
沈清答道:回大帅,这般天气元军定会如傅将军所想,若我们乘风雪而至,实施突袭,定会出乎元军意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詹林所言正合我意!传我军令,即刻行军!
燕王一声令下,众人纷纷拔营,冒着风雪艰难前行。寒风刺骨,轻飘飘的雪花此时就像坚硬的石头一般,打在脸上生疼,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雪地里,比走在平地累上数倍,可他们不敢停,生怕下一刻身上的汗被冻住,身体失了温性命难保。
北方的军士习惯了这样的天气,感觉还好,可南方的军士却非常难熬,很多人得了风寒,一旦下令扎营,定会有姜汤辛辣的味道在空气中飘荡。冰天雪地,药材有限,得风寒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已经出现了死亡。为了安抚军心,燕王亲自探望,再加上风雪骤停,原本低迷的士气慢慢恢复,大军有惊无险的与三月三十日到达迤都附近。与元军仅隔一块沙洲,竟未被发觉。
大军驻扎,燕王召集众将中军大帐议事。
诸位将军,大军已至,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心里明白,其实燕王早有成算,就看谁能猜到他心里去。这里除了燕王,就属傅友德威望最高,见无人接话,躬身说道:王爷,末将认为,大军压境,直捣黄龙!
朱棣看向一旁老神在在的道衍,问道:和尚以为如何?
道衍双手合十,答道:阿弥陀佛,贫僧以为,我军人困马乏,而敌军却神采奕奕,强攻虽能取胜,却也多有损伤,智取才为上策!
燕王嘴角上扬,笑着问道:那该如何智取?
道衍答道:王爷,观童是良将,堪大用!
燕王大笑,说道:和尚狡猾!
道衍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王爷谬赞!
观童与乃儿不花是老相识,于是燕王就动了劝降的心思。这样也可为大军争取休整的时间,到时即便不能劝降,也可直捣黄龙。
观童受命前往元军驻地,与乃儿不花相见,两人不禁相拥而泣,还未来得及把酒言欢,便听到手下急报,明军突然而至,将他们团团围住。乃儿不花仓促应战,结果兵败如山倒,眼看大事不妙,乃儿不花便想乘马逃走。
一直盯着他的观童怎能让他离开,冲上去拦住乃儿不花,告诉他这是燕王的军队,只要他答应投降,自己保证他安然无恙。乃儿不花犹豫半晌,无奈之下与观童一起到明军营帐中请降。
燕王设酒款待,两碗酒下肚,燕王和乃儿不花称兄道弟,一同畅想受降后的美好生活,两名大汉勾肩搭背,说到伤心处更是抱头痛哭,那画面简直太美,让人不敢直视。乃儿不花深受感动,便带领他的全部部落和马驼牛羊,一起归降了明军。
六月,大军班师回朝,燕王所属并未回京,直接回了北平。
捷报传到京师,洪武帝大悦,说道: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大军回到北平,王妃亲自带着王子们到城门处迎接,燕王大悦,特赦三日假期,众将士纷纷跪到,高呼王爷千岁,一声响过一声,有直冲云霄之势。自此燕王声威大震,成为所有藩王中最有声望的一个。
红烛摇曳,朦胧的烛光下,两具身体交叠,抵死缠绵、、、、、、
崔淼趴在沈清身上喘息着,感受着沈清熟悉的温度,他的身体温度偏凉,一年四季皆是如此。唯有两人行房时,沈清身体的温度才会升高,崔淼喜欢这种仿佛被他点燃的感觉。
崔淼轻吻着沈清的脖颈,温声问道:阿清,可有不适?
沈清刚刚平静下来的呼吸,又因崔淼的动作有些紊乱,他低声答道:没有。大郎,你身体未愈,不可纵欲。
崔淼奉命侦查敌营时,就因为他的胃而透支了身体,后来又在风雪中急行军,得了严重的伤寒,却依旧强撑,奋力冲杀,一直强撑到元军投降,大军进驻迤都,他强提的那口气一泄,就直挺挺的倒下了。沈清慌忙上前将他抱进大帐,王志忠见状紧跟其后,就连燕王也跟了过去。众将见状呼啦啦全都跟了上去,被王志忠一个大吼给轰了出来。
连续三天高烧不退,沈清便那么不管不顾的守了三天,军中难免会有流言蜚语,甚至传到燕王的耳朵里,燕王随即去探望,当着众人的面夸赞两人兄弟情义深厚,并简单的提到当年崔淼舍命救下沈清的事,众人恍然,流言这才算是停了下来。
崔淼就这么反反复复的烧了半月有余,整个人都瘦脱了相,若不是王志忠再三保证崔淼并无性命之忧,沈清非疯了不可。
阿清,这次出征,已有半年未曾和你好好温存,这种时候你能否不要说这种扫兴的话?更何况我的身体已经好了。
崔淼证明似的,动了动自己的身体,引来沈清一声轻吟。沈清脸红的制止崔淼的动作,坚持的说道:大郎莫闹。王伯伯说你的身子亏的厉害,还需调养些日子,今日这般已是不对,万不可再任性。
那好吧,不过阿清身子康健,不必如此、、、、、、
大郎,我、、、、、、沈清的话消失在两人的唇齿间。
感受着沈清再次被点燃的身体,崔淼很有成就感,他喜欢沈清身上滚烫的温度,让崔淼觉得很真实,无论是他自己,还是面前这个人,都是真真实实的存在,包括他们的感情。以前崔淼还会为难,时常会想,若是他有机会回到现代,该怎么抉择。可随着时间流逝,他对沈清的感情愈加深刻,这种为难反而消失了。因为他清楚的认识到,无论在哪里,沈清在他生命里都不可或缺。
三天假期,两人不曾分开半刻,明明确定关系已近两年,他们却还是如热恋中的情人一般,难舍难离。
假期一过,沈清便向燕王提出搬出王府的请求,燕王也没阻拦。其实在沈清被封侯的时候,燕王便做主为他盖了一座侯府,侍从、丫鬟全都配置齐整,只是燕王一直挽留,沈清也不好拒绝,便一直未在侯府住过。这次从王府搬出来,沈清也没打算入住侯府,而是将崔淼隔壁的院子买了下来,改名沈府,与崔淼的小院仅一墙之隔。最开始沈清每晚都会翻墙,后来崔淼索性在那面墙上开了一个月亮门,省的两人见面还得翻墙。
这几天崔淼一有时间就在书房呆着,神神秘秘的不知在做些什么,就连沈清想要进去,都被王华拦了下来。无论沈清怎么套话,崔淼就是守口如瓶,甚至使用美男计都没用,除了第二天自己下不了床,崔淼依旧如故。这让他顿时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也愈发好奇起来。
接连五天都是如此,沈清站在书房门口,手指轻轻摩挲着下巴,正在思考着要不要使用武力破门时,书房的门突然被打开。一脸兴奋的崔淼出现在门口,看到沈清明显一愣,手掌下意识的收紧,紧张的说道:阿清,你怎么在这儿?
沈清瞥了一眼崔淼的右手,说道:大郎,可有事瞒我?
察觉沈清的目光,崔淼右手向后背去,笑着说道:是有事瞒你,不过等到晚上我在将事情原委告知与你,可好?
沈清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好,我等着。
晚上吃过晚饭,崔淼便将李翠兰的牌位请了出来,蒙上一块黑布,和王华一起,在他的要求下,来到沈清侯府的佛堂。佛堂里供奉着沈清亲生父母的牌位,崔淼将李翠兰的牌位放置其上,与沈清父母的牌位并列。
沈清似乎猜到些什么,心里激动万分,而王华却心情复杂。
崔淼看着王华,郑重的说道:华儿,今日便由你来做个见证。
王华沉默的看着两人,有些不情愿的点点头。
崔淼走到沈清身边与其十指相扣,愧疚的说道:阿清,这么多年都是你在护着我,而我能给予你的不多,甚至连个名分都无法给你,你可怪我?
不怪!大郎,你给予我的,比你想象的多得多!
第60章
洪武二十三年七月初八,崔淼将李翠兰的牌位请出,与沈清一起回了侯府,让沈清将下人都赶的远远的,将李翠兰的牌位置于供桌之上,与沈清父母的牌位并列。
崔淼拉着沈清来到牌位前跪好,从衣袖里掏出一个锦盒,递到沈清,笑着说道:这就是我忙了五个昼夜做出来的,阿清打开看看。
沈清打开锦盒,里面放着两枚黄金戒指,款式非常简单,上面只是刻着简单的祥云图案,甚至有的地方刻的还不够圆润,不过对于从未接触过的崔淼来说,这已经足以证明他的诚意。
这戒指内侧分别刻着清和淼两个字,代指你和我。崔淼有些赧然的说道:我的手艺不如阿清,阿清莫要嫌弃。
沈清连忙摇头,说道:大郎送的,我怎会嫌弃?清一定好好珍惜!
崔淼拿出那枚刻着清字的戒指,套在沈清的无名指上,温柔的说道:前两日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这也叫戒指,不过同我们这里的寓意不同,只有两人成婚时才会戴上,而且必须戴在无名指上,只要两人还相爱,就永远不会摘下它。阿清这是可知为何?
沈清眸光流转,问道:为何?
因为无名指上有一根血管直通心脏,我用戒指套上你的手指,就相当于套住了你的心,从此你的心里就只允许有我一人。阿清,戒指戴上,你这辈子便只能与我一起,你可愿意?
沈清眼底溢满感动,他重重点头,说道:大郎,我愿意。
崔淼伸出手指,温柔的说道:那阿清也帮我戴上。
沈清将指环取出,套在崔淼的无名指上,看着崔淼,愉悦的说道:你的心也套住了。
早就被套住了。
崔淼打开随身带来的包裹,两间大红色的喜服出现在三人眼前,崔淼说道:阿清,我不能与你光明正大的成婚、、、、、、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