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人生赢家的正确崛起方式[综武侠] > 人生赢家的正确崛起方式[综武侠]
错误举报

人生赢家的正确崛起方式[综武侠]——长恨歌

    虽然他还没有开始崛起,但是已经有势力在他身上下注了。
    要是唐无易有意的话,现在就能通过王勉和王建扯上关系,提前投资。
    但是,通过扶龙庭这条路和各大势力搭上关系,唐无易本能地想要否定它。
    他想要在这个世界晋升,可不是要主动来给人做打手的!
    就算一般情况下,唐无易用各种傀儡和单纯的术法就能应付,但是,被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待遇,嗯,他可不想要。
    三国世界,就算认曹操当了老板,但是他的职业是谋臣,不管内务,不负责出阵作战,日子过得比老板还要惬意,而且实在不想干了,也能走毕竟按照历史进程来说,曹老板多他这一个手下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成功的几率很大,他的投资不用担心打水漂但是在这个世界扶龙庭,没有剧透,是有风险的,投资不成功,他的本钱是有可能收不回来的。
    遇事不决,一般的系统宿主能问系统,但是在唐无易这里,系统的存在感极低,真正只能发挥其工具的本质,所以唐无易决定测试一个高难度技能推演。
    推演结束之后,唐无易有些发懵。
    不是推演没效果,而是效果太好了。
    为什么最好的结局,是他自己本人下场去争龙,将王朝演变成仙朝呢?
    这次的争龙,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吗?
    第一百章 获知
    唐无易来到这个世界, 是通过系统查询过世界进程与过往信息的。
    但是非常诡异的是,他能得到的就只有明面上的一些消息,关于未来的进程也都非常的破碎零散,不能聚成一条。
    正是因为如此, 唐无易才会使用推演未来这项技能。
    但是推演出来的结果, 未免有些太出乎意料了。
    仙朝和王朝相比, 只是存在时间更久一些罢了, 若是熬不过仙朝末年覆灭的劫难,反而会比一般的仙人更早陨落。
    唐无易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但是, 只是为了气运的话, 天生就洪福齐天的他, 似乎没有必要去争霸。
    除非, 成为仙朝帝王, 对他有什么好处。
    这个世界的仙朝, 如大周、大商、大殷、大夏, 都被人尊为圣朝, 有意思的是,他们存在的时间点都非常久远。
    自从最后的一个仙朝大秦之后, 就再有没有仙人在凡间建立过王朝了。
    如果不是孤注一掷, 很少有仙人会将所有的筹码一次性投进去。
    活得越久越惜命, 仙人更不例外。
    然而, 唐无易并不认为自己花费了大力气推演出来的结论, 是无用的。
    思来想去, 唐无易选择了新的方式。
    如今大乾皇廷仍在,群雄尚未开始争锋,唐无易还有时间。
    即便是王建这个可以预见的未来的大人物, 根据《仙人岛》这个故事的时间线,最起码,三、五年内,他不会开始争霸天下。
    既然如此,唐无易想了想,他也没有必要现在就撸起袖子开干。
    如果说原本唐无易是打算投资王建的话,那现在,他待在王建附近,只是为了观察,评估这个人作为未来对手需要注意的方面了。
    作为一个隐身于幕后的旁观者,唐无易可以获知许多明面上探查不到的消息。
    也许是因为他只有王建这一个观察模板的原因,但或许,并非他的错觉,总之,王建获得的各类助力,似乎太多了。
    其父王勉背后的仙人岛与前世师尊玄云道人一脉,即使不扶持王建,也绝对不会与之为敌。
    这已经是一股不弱的势力了,而后还有赠龙鳞与其扯上关系的龙族。
    王建的祖父早已衰朽,即便其父王勉用锦衣玉食奉养,也改变不了此老在几年以内就要驾鹤西去这个结局。
    而王家,早已请人选定了他的葬地。
    王勉的母亲是早已下葬了的,原本选的地方风水就不错,但是如今王勉接触了仙道,便另外给老爷子选了处风水宝地,依照老爷子的遗愿,已经离世的老妻和儿媳,届时再迁坟,与他葬在一处。
    至于另外给王勉留的地儿,估计只能是给他的原配留的了,王勉留下的,只会是一副空棺。
    唐无易看了一下,嗯,龙脉之地。
    果然,就连下葬这个方面,都要开挂。
    再有,就是陪侍唐无易身边的小龙。
    那是他从兖州泰山郡博邑救下来的一条小龙。
    这条小龙被乡民王茂才收为养子,按照原著记载的发展,这条华山池中五百小龙之一,窃逃而出的小家伙,将会在被王茂才收为养子四、五年后,被一个和尚用钵盂捉回。
    事实上,唐无易对这个故事,最理解不了的是华山是你们佛门的地盘吗?怎么里面逃出的小龙还要佛门出手捉回?
    至于小龙化为幼儿模样,被人类收养,他个人是觉得没有问题的。
    龙这种生物,并不被人类视为纯粹的异类,既然如此,人家都知道自己是出逃者,而过得小心翼翼了,何必穷追不舍呢?
    尤其是,华山池的主人道门还没反应,最先出手的居然是佛门中人。
    查探附近各州郡异动的时候,唐无易正巧碰上了这个俗名王庚的小龙人,就将他收为了童子。
    王庚并非王茂才亲子,王茂才虽对这个养子有些父子之情,但也没有说不愿与之分离。
    王庚本人是华山池中出逃的小龙,一个普通人养父十有八九还是他早就瞄上的目标与一个想要收他为童子,能给他提供庇护的大佬,如何取舍,不言自明。
    等到王庚成为唐无易的童子之后,便又改换了姓名。
    小龙本名为庚,入他门下后,随唐无易姓唐,而不是世人眼中龙族的通姓敖姓。
    改换姓名之后,就出现了因果关联,毕竟,这个世界气运盛行,各种因果关系层出不穷。
    唐无易本人实力高强,气运又强盛,与小龙扯上关系以后,是小龙受到了他的气运反哺,但是在此之前,收养小龙的那个凡人王茂才,作为小龙的养父,气运是有明显增长的。
    根据中原大地的地形区划来分,若是王建真的起家,还闯出了名堂的话,那这北地几个临近州郡的人才,十有八九要入他麾下。
    小龙的那个养父王茂才,好歹也是有养龙运气的男人,纵使本人不能投入王建麾下,子嗣未必不能为王前驱,为王建大业贡献出一份气运。
    凡此种种,王建越看越像是有主角模板的未来皇帝。
    不过收了唐庚为童子之后,唐无易目前的注意力,一多半都放在了修行界的事上,就算是世俗之事,也只是在关注王家人动向的时候,多加了几分关注度罢了。
    说起唐庚的本名庚,一听就很有东海龙族的风范。
    东海的大太子二太子具体叫什么不清楚,但是三太子在诸天万界中,确确实实有敖丙这么个可考的名字,以至于让他的两个哥哥也跟着一起叫了甲、乙这样不走心的名字。
    但是,虽然后人觉得这名字不走心,实际上,还是很有神话风采的。
    商代人将十天干认为是十位日神,因此历代商朝帝王,都有一个不知道是生日、祭名还是继位之日的日名,譬如大名鼎鼎的纣王,人家的日名就是帝辛,商汤的日名唤作大乙或者天乙。
    这个世界的早期发展,与唐无易熟悉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神话时代的历史,既然如此,龙族里有那么些个具有上古神话意蕴名字的龙,也不足为奇。
    当然了,这种古早神话风的名字似乎是东海龙族一脉专属的,其余三海的龙族,名字类型就和东海不同。
    庚是华山池中为人豢养的小龙,就算按照血缘来说,他应当属于东海一系,也已经和其他龙族有了分别。
    华山池,顾名思义,就是西岳华山上的一处仙家水池,在这个世界,属于道门镇岳宫。
    讲道理,在其他的无神话世界,陈抟老祖、全真派、镇岳宫等一系列门派都在华山开辟驻地,给华山贴上了道门的标签,也就算了,但是在这个世界,华山是没有山神的吗?
    镇岳宫的名字这么的霸气侧漏,简直是往山神的脸上左右开弓,结果这样都没事儿?
    华山山神到底有没有想法,唐无易不知道,庚也不知道。
    事实上,庚只要知道,他们这些在华山池中被门派豢养的小龙,不是血脉低下的龙族旁支,就是不受重视的支脉,已经被卖给了道门就够了。
    成为坐骑已经是足够幸运了,倒霉一点的,放血画符、拆骨炼器,都是基本操作。
    庚是一头机灵的小龙,再加上怎么着也比跃龙门成龙的庶支血脉纯正一些,因此已经被预定为了一位大人物的坐骑,也知晓了一些外界情况,这才能找到机会逃跑。
    根据庚的说法,这个世界原本是有天庭与天神地祗的,而各个修道门派的修道人,也就是所谓仙人,都归属于天庭管辖。
    可是,不知为何,不知何时,天庭断绝了天路,封闭了天门,修道人与受封正神之职、能上天述职的一些神仙,能活动的范围,全都局限于天门之外。
    天庭的天境划分,九天、十二天、三十三天、三十六天等,不过是分法不同,但是不管哪种分法,如今的神仙腾云驾雾的云层,都不入天境。
    地府以及龙族看起来没受到影响,但是这个世界的天庭,铁定已经崩了。
    这个世界虽然是聊斋的世界,但是并不代表着地府正神能成为世界的代表,有天庭存在的世界,天庭才是一个世界的正统,也是世界意识的代言人。
    说到世界意识,唐无易就想到了自己通过系统接收到的诸多的信息。
    这些信息其实就是系统沟通世界意识得到的,寻常世界还好,世界意识能被称为天道的仙侠类世界,这种信息的获取难度就会升得很高。
    这个世界,系统接收信息的时候,和往常那些正常的世界不一样,若是和天庭崩溃的现实结合起来,或许可以看成这个世界病了?
    这个世界生病的原因是因为失去了天庭若是整个世界都要崩了,那地府、龙族、各类神祗都留不下来,但是现在,只是崩了个天庭而已那么,重新建立一个天庭,成为天道的代言人,或者说世界的运转中枢,行不行呢?
    新的天庭怎么来?
    结合自己推演出的建立仙朝是他的最优解,将会获得最大的收获,唐无易明白了。
    建立仙朝,重建天庭,当上天帝,这个世界都是他的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第一百零一章 争龙
    大乾太平四年, 天大旱,民不聊生,兖州东郡人王虫虎发檄文,斥责官府吏贪赋重, 赏罚不平, 起兵反乾, 自号大将军。
    次年, 太平五年,王虫虎攻兖州各郡,济阴郡冤句县有不第秀才汪巢者, 率子侄后辈以投。
    王虫虎军声势日益浩大, 四方百姓来投, 太平帝遣军三万命人镇压, 特赐禁军3000, 甲骑500。
    王虫虎军大败官军, 连战连捷, 后率军南下, 半年之间,义军多达三十万之众。
    *
    兖州烽火燃起的时候, 大乾的京城之中, 太平帝方朝还在做着膺受大命、匍有四方的春秋大梦。
    都说王朝末年, 天下大乱, 各地异事将会层出不穷, 而大乾王朝终结的丧钟, 已经被敲响了。
    不过大乾的终末,并不是为王前驱的王虫虎、汪巢等人导致的,在唐无易看来, 太平帝方朝弑君篡位,就已经掀开了天下大乱的帷幕。
    是的,虽然方朝的年号很太平,但这并不能改变他血腥的登基方式。
    大乾的皇位更替,要追溯到宣宗皇帝,也就是换年号像换衣服一样频繁的先帝方昇。
    这位换年号很频繁的皇帝,除了开创了年号数量的记录之外,还开创了另一项记录熬死儿子的记录。
    宣宗方昇,寿七十一而终,看起来只是普通长寿,但是结合他换过了整整三任太子,加上英年早逝还没来得及被立储的齐怀王,熬死了四个继承人的事实,就非常恐怖了。
    宣宗之后,被篡位的那位,当了将近三年皇帝的嘉承帝方昭燦,是宣宗的嫡长子昭靖太子之子。
    而如今在位的太平帝方朝,则是宣帝十一子,排行最末。
    虽然皇位在多数时候是父死子继,但是爷死孙继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因此在连死三任太子、年长的儿子也都陆续病亡之后,宣宗方昇选择了册立皇太孙。
    嘉承帝方昭燦继位的时候已经二十三岁了,加上宣宗留给他的辅政大臣,不像是个会被篡位的人。
    但是,谁让他爷爷册立的太子太多,给了他的叔叔们不好的念想,再加上昭怀太子、昭文太子的子嗣,也对皇位虎视眈眈,嘉承帝的压力很大!
    压力大也就算了,嘉承帝膝下还未有子息,于是乎,在不知道是有心人的推动,还是他的叔父处心积虑的谋划终于成功的情况下,大乾变天了。
    太平帝弑君篡位后,当即改元,又在名义上废黜了嘉承帝,先是将其贬为侯爵,又毁其声誉,废为庶人。
    没了皇位还没了命的嘉承帝,最后连个好名声都没留下。
    因为是弑君篡位,太平帝一不做二不休,把嘉承帝的兄弟,也就是昭靖太子的子嗣都一锅端了。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有人将他登基的方式学以致用,他很干脆地斩草除根了。
    除了太平帝本人和他自己的子嗣以外,宣帝诸子及他们留下的子嗣,全数被杀。
    唐无易想了想,在他的印象里,上一个做的这么绝的人叫胡亥,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秦二世,至于结果嘛,嗯,大家都是知道的。
    大乾的近支宗室凉得整整齐齐,但是太平帝犹嫌不足,在王虫虎起兵之前,还在为皇室人口负增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实吧,太平帝的私德如何,是他自己的事,皇室人口的增加还是减少,说实在的,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他要是治国有术,未免不能成为李二、朱四那样彪炳史册的传奇帝王。
    但是,此人暴虐有余,治国水平却极为糟糕。
    嘉承帝继位之后,想要扭转祖父在位多年导致的国库空虚、朝堂官员尸位素餐、各地民生多艰的情况在位的时间长了之后,明君是很有可能退化为昏君的,唐无易的大唐主世界里,未来谥号玄宗的那位,可能有话说太平帝篡位之后,一切都跟他反着来,加上老天不给力,于是社会矛盾迅速激化。
    就算太平帝是个明君,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他爹留下的这一堆烂摊子收拾好,更何况,他的行为完全是把大乾这艘破船往必死之地开。
    不过根据宣宗时代的风评,这位太平帝不应该是这么没脑子的一个人。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