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我香不香!——银雪鸭(22)
霎时间,心中的恐惧翻涌而出,碧儿赶忙用力推推霞儿:霞儿,霞儿,快醒醒!
霞儿被她这动作吓得一激灵,马上紧张地睁开眼睛:怎,怎么了?!
你快看呀,那是什么?碧儿怕得都快要哭出来,她指着那亮光说:我们快去叫执事姑姑吧。
霞儿随着她的手看过去,然而这么一会的工夫,那亮光依然靠近了,近到霞儿能看出,那不过是个提着灯笼的小太监。
别怕别怕,你看仔细,那不是妖物。霞儿不断地安抚着碧儿,直到那小太监真的到了两人面前,碧儿才稍稍放下心来。
这位小公公是打哪来的?都这么晚了,可有什么事吗?尽管碧儿看清了是小太监,但还是又怕又疑,躲在霞儿身后问道。
那提灯的小太监,身穿着十分干净的青白衣裳,在黑暗与灯光的交融下,倒像是泛着淡淡的暗光。
他先是规矩地对着她们行了礼,举起手中比巴掌略大些的锦盒,而后尖细中,仿佛又带缥缈的声音传来:小的是白嫔娘娘宫里的,娘娘心中挂念殿下,所以便让奴才送些养神的东西来。
白嫔娘娘?霞儿平时与宫中来的人打交道多些,好似从未听过见过什么白嫔,心中难免也起了疑惑,于是便说道:殿下如今已经睡下了,小公公不妨将东西交给我们,或是交给执事姑姑,等明日殿下醒来,我们再转交。
这般处置倒也合情合理,但那小太监却摇摇头,只捧着手中的盒子道:娘娘特地嘱咐了,东西务必交到殿下的手中。
可殿下碧儿刚想再出声反驳,整个人忽得僵住了。
小太监慢慢地抬起了自己的头,那原本应有眉眼的面容上,却只有一团化不开的薄雾。
那薄雾仍在缓慢地流动着,流动着,可只是眨眼间便将碧儿霞儿两人都笼罩了,而她们却连动都没法动一下。
小太监似乎笑了,他带着周身的雾气,旁若无人地走进了宁王的寝房之中,而手中的锦盒,也一滴,一滴的流淌出鲜血。
明明只有巴掌大小,那鲜血却像是流不尽般,一路淋漓着,在地上染出了条血路。
终于,小太监停住了步子,站到了宁王的床边。
白色的雾气弥漫着,将床上难得安睡的宁王,也慢慢包裹了进去,而后把那仍流着血的锦盒,放到了宁王的枕边
一大早,五味斋刚开门后没多久,几个金乌观的弟子便匆匆来买点心。
几位道长,今日可有什么急事吗?这会玫瑰饼、桂花酥都还未出笼呢,只有枣花酥和杏仁糕两样是现成的。难得的,钟棠也起了个大早,见着是金乌观中的人,便亲自招待起来。
不拘于什么花样,掌柜的您随意给我们拿些就是了,我们垫垫肚子便要去宁王府的。上次那个矮个的小道士与钟棠搭着话,随口说道。
哦?又是宁王府?钟棠一面给他们取着糕点,冷不防地听到了宁王府三个字,不禁又想起前几日听到的风流韵事。
是呀,宁王府昨晚--矮个的小道士刚要继续说下去,却被同伴狠拽了下袖子,显然是嫌他话太多了,怕泄漏什么不该说的。
钟棠敛目笑笑,而那小道士也觉有些尴尬,摸摸脑袋说道:掌柜的不是跟我们李师叔相熟嘛,具体怎么着,李师叔肯定更清楚。
这不提还好,一提此事,钟棠脸上的笑意也凉了下来,手指拨弄着腰间的玉珠金铃,悠悠说道:哪里算是相熟,你们李师叔怕是忙着那风流事,早就把我给忘了。
啊这矮个的小道士虽然什么都不知道,但也听出钟棠语气不善,刚想再说什么。
可就在这时,他却听到了身后,传来了带着锁镣拖地的脚步声。
钟棠眯眯眼睛,隔着矮个的小道士看向晨光中,那一袭青袍,不禁勾起了唇角:哟,这倒难得,他居然还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更辣!
感谢在20200710 00:59:12~20200711 01:25: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32246510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独舞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6章 人皮寿柬(四)
刚刚走进五味斋的李避之,并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他只是发觉钟棠的笑似乎有些不对。
钟棠?
钟棠连看都没看他一眼,轻飘飘地转身,又回到了柜后,剪起那盆秃了半边叶子的兰草来。
怎么了?李避之眉头稍皱,也随他走到柜后,目光不由得也落到兰草上。
谁知这一看,却直引得钟棠气呼呼地将兰草,砰地搬到旁侧:不许你看别的花!
李避之虽是面上冷若寒霜,但于人情世故上,却并不是不通的。他看着钟棠的反应,在联想起近日的风言风语,不过片刻便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心中稍一忖度,便对铺子里那几个茫然的金乌弟子说道:你们先出去,我与钟掌柜有话要说。
那矮个的小道长也是个赶眼色的,闻言立刻打算拽着其余的弟子走,可谁知刚转身,就听到钟棠凉凉地说道:李道长,我便这般见不得人吗?
李避之眉头又是一皱,便顺着他的意思又唤道:方和风,回来。
矮个小道士方和风,刚迈出去的脚,生生又收了回来,转头苦着脸巴望着李避之:李,李师叔?
而柜后的钟棠,却气得瞪圆了眼睛:你又叫他回来做什么?你们金乌观的人不去宁王府捉妖了吗?若是让什么人等急了该如何是好?
这一串话流珠落玉盘似的,说的李避之却不知该回哪句,索性先将人的手握住,轻言道:不过是些捕风捉影的事,莫要闹脾气。
那几个金乌弟子看的眼都快直了,实在难以相信,这还是他们平时冷面少言的李师叔。
而钟棠的气却还是未出完,挑眸又看着李避之说道:捕风捉影?那道长是给人留下风了,还是留下影了,能被捕捉到?
李避之被钟棠这么搅缠的实在无法,刚要再试着放低声音轻哄时,却不想五味斋外,一个身穿宁王府家丁衣裳的男子,匆匆地跑了进来:各位道长原是在这里啊,倒是让小人好找。
道长们,还是快随我去看看王爷吧,这事耽误不得了。
李避之看了看那家丁,还有铺子中的金乌观弟子,也知宁王府上的事态紧急。但到底是放不下钟棠,又轻扶住他的肩膀说道:钟棠,没有风也没有影。
钟棠本来还憋了一肚子的话,可偏偏李避之说得坦荡,倒像是他在无端胡闹,终于闷闷地不说话了。
李避之见状,寒眸一瞥,矮个的小道士立刻会意,招呼着家丁与其余的弟子:既是耽误不得,那我们便先走吧,先走吧。
他这么一说,早就被这铺子里气氛搞得想溜的小道士们,立刻拔腿就走。而那个家丁,他本是来请李避之的,可这会被一群小道长这么裹挟着,也稀里糊涂地就出了五味斋。
铺子里终于只剩了钟棠与李避之两人,钟棠心里头还拗着劲,李避之扶在他肩侧的手,微微用力将人揽到身前,耐心说道:圣上确实有意给奉熙郡主赐婚。
钟棠又睁大了眼睛,手不自觉的攥住了李避之的衣袖,李避之却只是包着他的手,继续说道:不过既不是与金乌,也不是与太渊,是与她的表兄宁王。
怎么又成了宁王这消息起起伏伏,惹得钟棠怔了怔,才嘀咕出声,眼眸也跟着垂了下去。
本就是与宁王,李避之知道,钟棠这气也消得差不多了,便与他说道:不过是被人或有心,或无意的传变了样。
西隶联姻在即,这赶在联姻前定下的婚事,自然是有人乐得看见,有人存心搅浑。
钟棠也听得出李避之话中的意味,回想自己方才折腾地实在没意思,但嘴上却是不肯退让的。
他转而反客为主般,靠在李避之的怀里,挑抚着这道长的下巴:可单凭道长这么一张嘴来说,我若是不信呢?谁知道你是不是哄我?
那你要如何?李避之微微颔首,钟棠的手便蹭到了他的唇边。
亲见亲听才为实,钟棠歪歪头,又是勾唇而言:我要和李道长一起去。
-------
于是等到迟了众人三刻的李道长,终于来到宁王府门前时,身边却又多了位,身穿青衣道袍,面容魅人的小道士。
李道长,您来了。这刚到府门,便见一皂色衣裳的老太监走了过来,刚刚见着贵观的小道长们先来了,老奴还以为您不来了呢。
李避之先是如常与那老太监作一道礼,然后才说道:事关王爷,贫道怎敢不亲至。
老太监笑笑,目光又在李避之身后的钟棠身上顿顿,但到底不是说闲话的时候,简单寒暄过后,他便引着李避之与钟棠,往内院行去。
这宁王府上下,自出事以来,便被府兵围的仿若铁桶。如今又添上了新得御名的开明卫,巡驻于各处,任凭这王府园子原本修得多么风雅别致,如今也只剩下了肃穆森然。
而宁王所住的内院之外,金甲龙盔的开明卫更是密集,几乎每五步便立一人。
钟棠暗暗瞧过心中也觉有趣,这般多的护卫,即便没有灵力术法加持,寻常妖物也是近不得院的。
那宁王能一连几月遇邪,也当真是稀奇。
直到进入那上书雅辉堂三字的内院后,才不见了兵卫的身影,一应伺候的下人都换作了丫头婆子,连太监都不曾多见两个。
钟棠随着李避之走到正房前,可还未等进去,便见一大约四十岁上下的女子,从从房中轻手轻脚地走了出来。老太监只唤她胧娘,她就是这宁王府上的大执事姑姑。
胧娘见他们来了,摆手低声道:道长来的不巧,主子惊惧了半夜,如今刚睡下了,您且去侧房稍坐坐吧。
与这些贵人打交道,就是规矩分外多些,李避之早就习惯了,点点头后便再随执事姑姑往外走。
但他又怕钟棠嫌烦,脚下迟顿两步,垂眸低声对他说道:怕是要耽搁一会,你若是
钟棠却眨眨眼,暗中勾住了李避之在袍袖下的手:我这平民轻易还进不来王府内院呢,如今算是沾沾道长的光,进来了就好好看看。
外头小丫头多起来,李避之不好再多言,只是又握了握钟棠的手。
之前几个先到的金乌观小弟子,此刻也被安排到了侧房中,他们听说师叔来了,纷纷围上去,没曾想就看到了李避之身后,一身金乌观道袍的钟棠。
钟钟方和风当即就卡了壳,险些叫出钟掌柜来。
幸而钟棠勾眸一瞥,接过他的话:方师侄久等了,我在观中闲来无事,就陪师兄一起来了。
这话一出,小道长们的脸色各个精彩,连带李避之握着他的手,都跟着乍然一紧。
钟棠只当他嫌自己胡闹,越发肆意地又靠在李避之身边,挑唇说道:是吧,师兄--
胡闹。李避之用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低低地呵斥了一声,目光却久久地停留在钟棠的身上,不知想到了什么。
而金乌观的小道士们,见着李师叔都不反驳了,加上有宁王府的外人在,他们也不好说穿,只得按头认了,三三两两地叫起钟师叔来。
那宁王的一觉,睡得也是当真的长,钟棠与一众道长们,坐了快两个时辰,都不见再有人通传。而趁
着这个时间,钟棠倒是从李避之那里,将宁王以及其所遇之事,打听了个七七八八。
这宁王乃是当今圣上的五子,虽排行稍后,但却是唯一的,中宫皇后所出嫡子。
他如今不过二十出头,自幼却身体病弱,当年太渊前观主曾为其卜卦,说是命势略生性喜阴而避阳,所以这院中伺候的才多是女子。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圣上前些年本不怎么喜欢这个儿子,连太子都立的崔贵妃所出的二皇子。可谁知八年前,那已稳坐太子之位的二皇子,却无端谋反了。
也是从此以后,圣上却突然觉得,前太子是因出身不正,才心术不正,转而开始重新培养起,那个出身最正的嫡子。
当然,兴许同样是从上次的事中得了教训,五皇子及冠后并没有直接被立为太子,而是暂封了宁王。
不过这在外人看来,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毕竟近来,圣上连那龙盔开明卫,都给了宁王。
但正如太渊观那位前观主所言,便是圣宠再盛,也抵不过宁王命势里的弱。
身子如何且不说,就说最近这遇妖之事,也比旁人都蹊跷些。
大约两三个月前,宁王开始做一个梦,梦中并不知身在何处,但见周遭流云飞星,雾遮花红,远远还见有琼楼玉宇隐隐而现,倒当真像是入了仙境。
其后他便见一面容娇美的小宫女,手捧锦盒而来,对着他盈盈行礼,只说是来送寿宴请帖的,望宁王务必前往。
宁王只当她是天宫仙娥,哪里有拒绝的道理,于是便满心欢喜地收下了,至此这仙梦也结束了。
宁王本以为是梦,却不想醒来后,竟发现枕边当真有只锦盒。
当时正值夜半,宁王连叫人点灯都等不得,就借着床帐外昏暗的烛火,将那锦盒里的东西取了出来。
却不想,目所见处尽是淋漓血污,而他手中所触之物绵软而冰凉,竟是一块犹带着口鼻--人皮。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是吃醋+作妖的小妖精
感谢在20200711 01:25:15~20200712 20:31: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细听轩雨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7章 人皮寿柬(五)
人皮?钟棠皱皱眉,有些嫌恶又略为好奇地问:那宫女不是说,是寿宴请帖吗?
是人皮,也是寿宴请帖。李避之垂眸,看着钟棠的侧脸说道。
恋耽美
霞儿被她这动作吓得一激灵,马上紧张地睁开眼睛:怎,怎么了?!
你快看呀,那是什么?碧儿怕得都快要哭出来,她指着那亮光说:我们快去叫执事姑姑吧。
霞儿随着她的手看过去,然而这么一会的工夫,那亮光依然靠近了,近到霞儿能看出,那不过是个提着灯笼的小太监。
别怕别怕,你看仔细,那不是妖物。霞儿不断地安抚着碧儿,直到那小太监真的到了两人面前,碧儿才稍稍放下心来。
这位小公公是打哪来的?都这么晚了,可有什么事吗?尽管碧儿看清了是小太监,但还是又怕又疑,躲在霞儿身后问道。
那提灯的小太监,身穿着十分干净的青白衣裳,在黑暗与灯光的交融下,倒像是泛着淡淡的暗光。
他先是规矩地对着她们行了礼,举起手中比巴掌略大些的锦盒,而后尖细中,仿佛又带缥缈的声音传来:小的是白嫔娘娘宫里的,娘娘心中挂念殿下,所以便让奴才送些养神的东西来。
白嫔娘娘?霞儿平时与宫中来的人打交道多些,好似从未听过见过什么白嫔,心中难免也起了疑惑,于是便说道:殿下如今已经睡下了,小公公不妨将东西交给我们,或是交给执事姑姑,等明日殿下醒来,我们再转交。
这般处置倒也合情合理,但那小太监却摇摇头,只捧着手中的盒子道:娘娘特地嘱咐了,东西务必交到殿下的手中。
可殿下碧儿刚想再出声反驳,整个人忽得僵住了。
小太监慢慢地抬起了自己的头,那原本应有眉眼的面容上,却只有一团化不开的薄雾。
那薄雾仍在缓慢地流动着,流动着,可只是眨眼间便将碧儿霞儿两人都笼罩了,而她们却连动都没法动一下。
小太监似乎笑了,他带着周身的雾气,旁若无人地走进了宁王的寝房之中,而手中的锦盒,也一滴,一滴的流淌出鲜血。
明明只有巴掌大小,那鲜血却像是流不尽般,一路淋漓着,在地上染出了条血路。
终于,小太监停住了步子,站到了宁王的床边。
白色的雾气弥漫着,将床上难得安睡的宁王,也慢慢包裹了进去,而后把那仍流着血的锦盒,放到了宁王的枕边
一大早,五味斋刚开门后没多久,几个金乌观的弟子便匆匆来买点心。
几位道长,今日可有什么急事吗?这会玫瑰饼、桂花酥都还未出笼呢,只有枣花酥和杏仁糕两样是现成的。难得的,钟棠也起了个大早,见着是金乌观中的人,便亲自招待起来。
不拘于什么花样,掌柜的您随意给我们拿些就是了,我们垫垫肚子便要去宁王府的。上次那个矮个的小道士与钟棠搭着话,随口说道。
哦?又是宁王府?钟棠一面给他们取着糕点,冷不防地听到了宁王府三个字,不禁又想起前几日听到的风流韵事。
是呀,宁王府昨晚--矮个的小道士刚要继续说下去,却被同伴狠拽了下袖子,显然是嫌他话太多了,怕泄漏什么不该说的。
钟棠敛目笑笑,而那小道士也觉有些尴尬,摸摸脑袋说道:掌柜的不是跟我们李师叔相熟嘛,具体怎么着,李师叔肯定更清楚。
这不提还好,一提此事,钟棠脸上的笑意也凉了下来,手指拨弄着腰间的玉珠金铃,悠悠说道:哪里算是相熟,你们李师叔怕是忙着那风流事,早就把我给忘了。
啊这矮个的小道士虽然什么都不知道,但也听出钟棠语气不善,刚想再说什么。
可就在这时,他却听到了身后,传来了带着锁镣拖地的脚步声。
钟棠眯眯眼睛,隔着矮个的小道士看向晨光中,那一袭青袍,不禁勾起了唇角:哟,这倒难得,他居然还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更辣!
感谢在20200710 00:59:12~20200711 01:25: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32246510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独舞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6章 人皮寿柬(四)
刚刚走进五味斋的李避之,并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他只是发觉钟棠的笑似乎有些不对。
钟棠?
钟棠连看都没看他一眼,轻飘飘地转身,又回到了柜后,剪起那盆秃了半边叶子的兰草来。
怎么了?李避之眉头稍皱,也随他走到柜后,目光不由得也落到兰草上。
谁知这一看,却直引得钟棠气呼呼地将兰草,砰地搬到旁侧:不许你看别的花!
李避之虽是面上冷若寒霜,但于人情世故上,却并不是不通的。他看着钟棠的反应,在联想起近日的风言风语,不过片刻便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心中稍一忖度,便对铺子里那几个茫然的金乌弟子说道:你们先出去,我与钟掌柜有话要说。
那矮个的小道长也是个赶眼色的,闻言立刻打算拽着其余的弟子走,可谁知刚转身,就听到钟棠凉凉地说道:李道长,我便这般见不得人吗?
李避之眉头又是一皱,便顺着他的意思又唤道:方和风,回来。
矮个小道士方和风,刚迈出去的脚,生生又收了回来,转头苦着脸巴望着李避之:李,李师叔?
而柜后的钟棠,却气得瞪圆了眼睛:你又叫他回来做什么?你们金乌观的人不去宁王府捉妖了吗?若是让什么人等急了该如何是好?
这一串话流珠落玉盘似的,说的李避之却不知该回哪句,索性先将人的手握住,轻言道:不过是些捕风捉影的事,莫要闹脾气。
那几个金乌弟子看的眼都快直了,实在难以相信,这还是他们平时冷面少言的李师叔。
而钟棠的气却还是未出完,挑眸又看着李避之说道:捕风捉影?那道长是给人留下风了,还是留下影了,能被捕捉到?
李避之被钟棠这么搅缠的实在无法,刚要再试着放低声音轻哄时,却不想五味斋外,一个身穿宁王府家丁衣裳的男子,匆匆地跑了进来:各位道长原是在这里啊,倒是让小人好找。
道长们,还是快随我去看看王爷吧,这事耽误不得了。
李避之看了看那家丁,还有铺子中的金乌观弟子,也知宁王府上的事态紧急。但到底是放不下钟棠,又轻扶住他的肩膀说道:钟棠,没有风也没有影。
钟棠本来还憋了一肚子的话,可偏偏李避之说得坦荡,倒像是他在无端胡闹,终于闷闷地不说话了。
李避之见状,寒眸一瞥,矮个的小道士立刻会意,招呼着家丁与其余的弟子:既是耽误不得,那我们便先走吧,先走吧。
他这么一说,早就被这铺子里气氛搞得想溜的小道士们,立刻拔腿就走。而那个家丁,他本是来请李避之的,可这会被一群小道长这么裹挟着,也稀里糊涂地就出了五味斋。
铺子里终于只剩了钟棠与李避之两人,钟棠心里头还拗着劲,李避之扶在他肩侧的手,微微用力将人揽到身前,耐心说道:圣上确实有意给奉熙郡主赐婚。
钟棠又睁大了眼睛,手不自觉的攥住了李避之的衣袖,李避之却只是包着他的手,继续说道:不过既不是与金乌,也不是与太渊,是与她的表兄宁王。
怎么又成了宁王这消息起起伏伏,惹得钟棠怔了怔,才嘀咕出声,眼眸也跟着垂了下去。
本就是与宁王,李避之知道,钟棠这气也消得差不多了,便与他说道:不过是被人或有心,或无意的传变了样。
西隶联姻在即,这赶在联姻前定下的婚事,自然是有人乐得看见,有人存心搅浑。
钟棠也听得出李避之话中的意味,回想自己方才折腾地实在没意思,但嘴上却是不肯退让的。
他转而反客为主般,靠在李避之的怀里,挑抚着这道长的下巴:可单凭道长这么一张嘴来说,我若是不信呢?谁知道你是不是哄我?
那你要如何?李避之微微颔首,钟棠的手便蹭到了他的唇边。
亲见亲听才为实,钟棠歪歪头,又是勾唇而言:我要和李道长一起去。
-------
于是等到迟了众人三刻的李道长,终于来到宁王府门前时,身边却又多了位,身穿青衣道袍,面容魅人的小道士。
李道长,您来了。这刚到府门,便见一皂色衣裳的老太监走了过来,刚刚见着贵观的小道长们先来了,老奴还以为您不来了呢。
李避之先是如常与那老太监作一道礼,然后才说道:事关王爷,贫道怎敢不亲至。
老太监笑笑,目光又在李避之身后的钟棠身上顿顿,但到底不是说闲话的时候,简单寒暄过后,他便引着李避之与钟棠,往内院行去。
这宁王府上下,自出事以来,便被府兵围的仿若铁桶。如今又添上了新得御名的开明卫,巡驻于各处,任凭这王府园子原本修得多么风雅别致,如今也只剩下了肃穆森然。
而宁王所住的内院之外,金甲龙盔的开明卫更是密集,几乎每五步便立一人。
钟棠暗暗瞧过心中也觉有趣,这般多的护卫,即便没有灵力术法加持,寻常妖物也是近不得院的。
那宁王能一连几月遇邪,也当真是稀奇。
直到进入那上书雅辉堂三字的内院后,才不见了兵卫的身影,一应伺候的下人都换作了丫头婆子,连太监都不曾多见两个。
钟棠随着李避之走到正房前,可还未等进去,便见一大约四十岁上下的女子,从从房中轻手轻脚地走了出来。老太监只唤她胧娘,她就是这宁王府上的大执事姑姑。
胧娘见他们来了,摆手低声道:道长来的不巧,主子惊惧了半夜,如今刚睡下了,您且去侧房稍坐坐吧。
与这些贵人打交道,就是规矩分外多些,李避之早就习惯了,点点头后便再随执事姑姑往外走。
但他又怕钟棠嫌烦,脚下迟顿两步,垂眸低声对他说道:怕是要耽搁一会,你若是
钟棠却眨眨眼,暗中勾住了李避之在袍袖下的手:我这平民轻易还进不来王府内院呢,如今算是沾沾道长的光,进来了就好好看看。
外头小丫头多起来,李避之不好再多言,只是又握了握钟棠的手。
之前几个先到的金乌观小弟子,此刻也被安排到了侧房中,他们听说师叔来了,纷纷围上去,没曾想就看到了李避之身后,一身金乌观道袍的钟棠。
钟钟方和风当即就卡了壳,险些叫出钟掌柜来。
幸而钟棠勾眸一瞥,接过他的话:方师侄久等了,我在观中闲来无事,就陪师兄一起来了。
这话一出,小道长们的脸色各个精彩,连带李避之握着他的手,都跟着乍然一紧。
钟棠只当他嫌自己胡闹,越发肆意地又靠在李避之身边,挑唇说道:是吧,师兄--
胡闹。李避之用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低低地呵斥了一声,目光却久久地停留在钟棠的身上,不知想到了什么。
而金乌观的小道士们,见着李师叔都不反驳了,加上有宁王府的外人在,他们也不好说穿,只得按头认了,三三两两地叫起钟师叔来。
那宁王的一觉,睡得也是当真的长,钟棠与一众道长们,坐了快两个时辰,都不见再有人通传。而趁
着这个时间,钟棠倒是从李避之那里,将宁王以及其所遇之事,打听了个七七八八。
这宁王乃是当今圣上的五子,虽排行稍后,但却是唯一的,中宫皇后所出嫡子。
他如今不过二十出头,自幼却身体病弱,当年太渊前观主曾为其卜卦,说是命势略生性喜阴而避阳,所以这院中伺候的才多是女子。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圣上前些年本不怎么喜欢这个儿子,连太子都立的崔贵妃所出的二皇子。可谁知八年前,那已稳坐太子之位的二皇子,却无端谋反了。
也是从此以后,圣上却突然觉得,前太子是因出身不正,才心术不正,转而开始重新培养起,那个出身最正的嫡子。
当然,兴许同样是从上次的事中得了教训,五皇子及冠后并没有直接被立为太子,而是暂封了宁王。
不过这在外人看来,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毕竟近来,圣上连那龙盔开明卫,都给了宁王。
但正如太渊观那位前观主所言,便是圣宠再盛,也抵不过宁王命势里的弱。
身子如何且不说,就说最近这遇妖之事,也比旁人都蹊跷些。
大约两三个月前,宁王开始做一个梦,梦中并不知身在何处,但见周遭流云飞星,雾遮花红,远远还见有琼楼玉宇隐隐而现,倒当真像是入了仙境。
其后他便见一面容娇美的小宫女,手捧锦盒而来,对着他盈盈行礼,只说是来送寿宴请帖的,望宁王务必前往。
宁王只当她是天宫仙娥,哪里有拒绝的道理,于是便满心欢喜地收下了,至此这仙梦也结束了。
宁王本以为是梦,却不想醒来后,竟发现枕边当真有只锦盒。
当时正值夜半,宁王连叫人点灯都等不得,就借着床帐外昏暗的烛火,将那锦盒里的东西取了出来。
却不想,目所见处尽是淋漓血污,而他手中所触之物绵软而冰凉,竟是一块犹带着口鼻--人皮。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是吃醋+作妖的小妖精
感谢在20200711 01:25:15~20200712 20:31: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细听轩雨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7章 人皮寿柬(五)
人皮?钟棠皱皱眉,有些嫌恶又略为好奇地问:那宫女不是说,是寿宴请帖吗?
是人皮,也是寿宴请帖。李避之垂眸,看着钟棠的侧脸说道。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