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让我还他清誉/殿下让我还他清白——三千
纵然此时襄王也实力大损,无力在皇位空悬后出手抢夺,尚且不能直接要皇上的命,这一箭也本该能伤在些更要紧的地方。
能叫射雕手射偏,只会是因为殿内有必须要避开的人。
那个时候,参知政事已经瘫在地上了,殿内只有你们三人站着。
云琅道:他也想要你的命,不会是为了避你。值得他留手的,就只有老庞甘
云琅看着萧朔:你记不记得?我们当初还说,庞甘是当今皇后的父亲、皇上的老丈人,皇后专擅后宫引得皇上不悦,已动了纳妃的念头?
皇后所出的两个嫡皇子,也因为办事不力,近来屡屡受到皇上斥责。
萧朔静想一阵,点点头:庞甘以国本为由,再三上奏请立储君,皇上却都置若罔闻。后来皇上又与太傅谈过一次,立储一事再不准提,甚至已与阁老议过,是否要将两个嫡皇子送出京封王。
老庞甘是颗随风倒的墙头草,刮东风便随东风,刮西风便随西风。
云琅道:如今情形不妙,若襄王主动招揽,他只怕已动了心思。
两人已没什么可瞒的,云琅不同萧朔打机锋,索性径直道:他手里能当投名状的,就只有咱们家那颗大印。
萧朔正要开口,叫云少将军这一句堵得结结实实,抬眸看他。
看我干什么?
云琅扒着他,从桌上摸了块酥饼,咬了一口:我好歹也是明媒正娶、入了玉牒的琰王妃,莫非这大印没有我的一半?
胡闹。萧朔蹙眉,这两件事,如何能混为一谈?
这两件事,就是一谈。
云琅看着萧朔神色,存心气他,索性一口气数:咱们家大印,咱们家王府,咱们家亲兵,咱们家毛笔,咱们家砚台,咱们家酥饼不好吃
萧朔接过来,放在一旁:隔夜了,我去叫他们换些新鲜的。
如今朝堂势力混乱,今非昔比。当初本是皇上为了牵制萧朔,逼他押出去的那一枚王府大印,竟成了局势中最关键的一样东西。
襄王若也盯上了这枚印,云琅去探太师府,只怕凶险非常。
凶险归凶险,这东西拿回来,你我彻底再无后顾之忧。
云琅笑道:再说了,我这不是提前拽了你,叫你替我放哨接应么?
你要诱那个射雕手,我可都出手帮忙了。
云琅在这里等着他,看着萧朔回到榻前,伸手搭了萧朔的肩:小王爷,你给了我三千颗飞蝗石,我不去太师府砸几个人,真的用不完了
萧朔:
云琅苦哈哈砸了一早上石头,如今还剩两千八百八十八颗大小各异的存货,看着难得吃瘪的琰王殿下,身心舒畅,坐回萧朔腿上等亲。
萧朔看他高高兴兴闭着眼睛,静坐良久,终归将云琅轻轻一揽,在唇畔落了个吻。
云琅心满意足,也在小王爷唇边叨了一口:对了,你为什么还给我攒了一摞纸?我觉得里面像是有字,昨晚太黑了,也没来得及看
萧朔心底一沉,耳后热了热:我将那摞纸给你了?
给了啊。云琅点头,我放书架上了,回头看。
下人送了新做的点心进来,萧朔拿了一块,陪云少将军吃夜宵,不着痕迹下定决心,临走前定然要托付老主簿连夜将《云公子夜探琰王府》的手稿销毁干净。
云琅还被他强塞了不少东西,吃着点心,想了想:对了,还有你那个天天动手揍、夜夜抱着睡的宝贝枕头,我摸着也像是绣了字,也没来得及看。
云琅好奇:绣的什么字?
萧朔:
针脚细密,我摸着还是王妃娘娘的手艺。
云琅当时没摸出来,此时懒得起身看,兴致勃勃:究竟绣的什么啊?
萧朔:戒酒。
云琅:?
萧朔端起腿上的云少将军,在榻上放稳。沉稳起身,拿了绣着少将军名字的枕头和将少将军绑在榻上打屁股的手稿,踉跄出了书房。
第一百零一章
小王爷脚下生风, 匆匆出门,转眼已彻底没了踪影。
云琅披衣下地,在书房外找了一圈。听守门的玄铁卫再三保证过王爷已出了府门, 才放心回去换过夜行衣, 收拾妥当,趁夜色悄悄出了府门。
上元佳节愈近,汴梁城处处张灯, 网起一片光芒海。
开封府日夜联轴忙碌,烧毁的街道坊市已修补齐整,没了战火的痕迹。
新筑的青条石砖墙,混着糯米浆砌得平整。砖窑请大相国寺主持,每一窑都烧得仔细精心,砖身细细刻了赈灾平难的神符。
街头重新扎了挂灯的鳌山, 竹架扎得比前次更气派、更宏伟, 鳌柱也比前次更高。三万盏灯围成灯阵, 一层层叠上去,花灯挑在外面, 文灯清雅, 热灯耀目,走马灯叫热气烘得飞转,真真正正的火树银花。
云琅揣着老主簿塞的点心,坐在房檐上看了阵灯, 将最后一块塞进嘴里, 拍了拍手起身。
商恪已接了刀疤送的信, 一身夜行衣,停在他身后。
真叫我猜对了?
云琅笑了笑:你会来,说明奉襄王命接触庞甘不是你是那个招来射雕手的天英?
商恪点了点头, 将三枚报信烟火递过去:这是用来召集黄道使的烟火令,烟柱极高,凡能看到的,都要来烟下聚集。
襄王账下九个黄道使,按北斗星位取名,各司其职。有人随襄王逃亡隐匿,有人散在下方州府,整顿残余力量、伺机以待。留在京城的,算上商恪一共有三个人。
襄王警惕,黄道使之间也只靠简讯联络,互不相见。如今时局比此前更乱,要再召集联络,也只剩了这烟火令一种手段。
云琅道了谢,将烟花接过来:我若用了,会不会牵累你?
商恪摇摇头:每个黄道使手中的烟火令都一样,时常混用。前些天襄王府事败,一片混乱,不慎丢失了十几枚这东西,如今已无处追查了。
商恪要召集杨显佑留下那些试霜堂的寒门子弟,这些天四处奔走,竟盯漏了天英手中的射雕手。
他已知道云琅与萧朔在宫中的变故,神色惭愧,低声道:若再有失误事便也罢了,只怕防备不及,再伤了人。
若真到要紧处,云大人可先放一枚烟火令,调虎离山,方便脱身。
商恪道:纵然脱不得身,襄王府那些喽啰见了此物,知道是黄道使驾临,也不敢轻举妄动。
云琅听得明白,看看手中的三枚烟火,已猜出这不慎丢失的十几枚烟火令大致去向,笑了笑:商兄给了开封府几个?
商恪正要给他带路先行,闻言脚步一停,神色颇局促:云大人。
商兄拳拳之心,我自然明白。
云琅不与他打趣,收了调侃神色,缓声劝道:君王天下事,总有了结的一天等事都做完,生前身后,还要再寻归处。
如何敢想这个?
商恪叹了口气,苦笑了下:若当真
云琅问:当真什么?
没什么。商恪摇摇头,此事不提,云大人,你今日冲琰王府大印去,可有万全谋划?
云琅并不开口,将烟火揣进怀里。
商恪知他素来靠得住,点点头,前面带路:这边走。
云琅点到即止,半句不再多说,随商恪进一条偏僻小径,绕开了街上主路。
太师府在城东南,藏风聚气,水入不出,难得的好风水。
两人不走正门,掠过府墙,稳稳落在洒扫干净的青石地面上。
天英三月前便已开始同太师府接触,意在琰王府印。
商恪低声道:起初几次,庞甘还义正辞严凛然怒斥,说宁死也要忠于皇上,绝不会做这些苟且勾连之事。
云琅哑然:就只是怒斥?
商恪点了点头:甚至不曾将襄王派的人轰出去那时杨显佑便判定,太师府与宫中,定然已经生了嫌隙。
云琅正要开口,神色微动闪进树影,避开一队经过的巡逻卫兵。
商恪站在原地不闪不避,那群卫兵正要戒备,有眼尖的认出来,不迭俯身恭敬行礼:商大人,您今日怎么来了?尚不到会面的时候
有些事。商恪道,你们太师呢?
书房。
为首的卫兵拱手回禀:昨夜宫中出了刺客,连皇上都伤了,太师也受了惊悸,正叫宫中来的太医看脉。
商恪神色平淡:宫中?
卫兵首领想起他来处,心中一凛,忙道:请襄王放心,并非是皇上的人!是太师在宫中的眼线,布了多年了打听打听皇上情形,绝无他意。
卫兵首领瞄了一眼商恪,小心道:往日都是天英来传信,今日如何换了大人?深夜来府上,可是有什么急事?
昨夜事出仓促,未及提前通告,叫太师受了惊。
商恪道:杨阁老吩咐,来探望赔礼。
卫兵首领连道不敢:襄王爷有意留手没伤太师,太师心中清楚,如何不感怀?岂会不知好歹
园中清净,两人说话的声音不高,假山树影后却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云琅听着话音,皱了皱眉,心头微沉。
他与萧朔已预料到了庞太师会动摇立场,可看如今情形,岂止是动摇这么简单。能与商恪这般熟稔说话,只怕这太师府是已彻底摆明了车马转投襄王了。
庞甘苦心经营这些年,手中积攒的官员把柄、朝堂门路何止凡几。若这些都是落在襄王手里,哪怕已毁了襄阳铁骑,也要在朝中搅起一阵压不住的血雨腥风。
商恪只在三月前随大理寺卿来太师府,露过几面。如今听着卫兵话中透出的意思,心底也紧了紧,蹙紧眉:我找太师有要事,劳烦带路。
卫兵首领不疑有他,在前面带路,引着商恪去了书房。
书房亮着灯,隔着窗子,能看见里面两道模糊身影。
卫兵将商恪引到门口,客客气气拱手:大人稍待,末将去通报。
屋内有客,卫兵轻敲了两下门,听见里面应声,才将门轻轻推开:太师,有客
卫兵一怔,回头看了看商恪,又看向面前紫衣人:天英天英大人?
襄王这些日子的确越来越重视太师府,尤其叛军事败后,隔几日便会有人来太师府送信。
可黄道使中的天英与天冲两位居然一同现身,从三个月前襄王使节登门到如今,还是头一次。
商恪心头彻底沉下来,神色不动,立在门外。
昨夜去宫中行刺皇上,悍然用出了襄王帐下仅有的一个射雕手、险些将云琅与萧朔置于险地的,便是眼前这个黄道使中的天英位。
他原本还存了些心思,想试一试能否不必云琅动手,设法从太师庞甘手中将这一枚印唬出来。
如今天英一现身,只怕已彻底没了希望。
天冲,破军。
书房内,天英盯着他,脸上疤痕隐隐透出阴戾:你不去做你的事,来这里抢我的功劳?
商恪立在门口,平静道:你几时来的?
我日日在这,昨晚也在这,前天晚上也在这。
天英冷笑:我就只在这里盯着,盯这老匹夫什么时候把大印交出来,或是这大印太要紧,再钓来些别的什么人。
庞甘坐在桌旁,脸色青白,眼底一片惊惧。
太医只在宫中替太师府与皇后娘娘传信,如何见过这等场面,不敢出声,瑟缩在一旁。
我不曾想到第一个钓来的是你。
天英上下打量商恪,阴恻恻道:你一同卫兵搭话,我的人就看见了,来报给了我。我特意比你早到一步,先来等等你,看你深夜鬼鬼祟祟前来,究竟有什么盘算
天英。商恪看着他,你擅自带人入宫行刺,已犯了黄道使大忌,如今不可一错再错。
天英嗤笑一声:轮不到你来教训!
昨夜事虽不成,好歹也伤了他一箭,报到主上那里,也是我的功劳!
天英盯住商恪:我至少敢动手,你这些年可干明白了一件事?每每叫你杀个人,你便推三阻四,要么便是什么要成大事先顾百姓、得民心,不能滥杀无辜,不能与虎谋皮你以为你是开封尹,坐在大堂上明镜高悬?
论才气胆识,开封尹胜我百倍。
商恪沉声:开封尹是杨阁老门生,也是同僚,不容你随意诋毁。
天英神色尽是嘲讽,不屑冷笑,手中毒刃反手一划,停在太师颈间。
商恪蹙紧眉,上前一步,叫射在脚边的一支毒箭生生逼停。
盯着这大印的越来越多,不能再放在太师府上。
天英道:今日这老东西拿也要拿,不拿也要拿,若教不出琰王印,这太师府最多一把火就能烧了。
天英手上施力,看着商恪:大印是我的功劳,没有你的份,你也不必痴心妄想。
天英看了一眼庞甘,眼底透出凶色:至于你
庞甘慑得面色惨白,心胆俱裂:贵使手下留情!老夫交,老夫这就交出来,还请贵使高抬贵手
天英冷冷盯着他,匕首不近不远贴着太师颈间皮肉,同他走到书架前。
恋耽美
能叫射雕手射偏,只会是因为殿内有必须要避开的人。
那个时候,参知政事已经瘫在地上了,殿内只有你们三人站着。
云琅道:他也想要你的命,不会是为了避你。值得他留手的,就只有老庞甘
云琅看着萧朔:你记不记得?我们当初还说,庞甘是当今皇后的父亲、皇上的老丈人,皇后专擅后宫引得皇上不悦,已动了纳妃的念头?
皇后所出的两个嫡皇子,也因为办事不力,近来屡屡受到皇上斥责。
萧朔静想一阵,点点头:庞甘以国本为由,再三上奏请立储君,皇上却都置若罔闻。后来皇上又与太傅谈过一次,立储一事再不准提,甚至已与阁老议过,是否要将两个嫡皇子送出京封王。
老庞甘是颗随风倒的墙头草,刮东风便随东风,刮西风便随西风。
云琅道:如今情形不妙,若襄王主动招揽,他只怕已动了心思。
两人已没什么可瞒的,云琅不同萧朔打机锋,索性径直道:他手里能当投名状的,就只有咱们家那颗大印。
萧朔正要开口,叫云少将军这一句堵得结结实实,抬眸看他。
看我干什么?
云琅扒着他,从桌上摸了块酥饼,咬了一口:我好歹也是明媒正娶、入了玉牒的琰王妃,莫非这大印没有我的一半?
胡闹。萧朔蹙眉,这两件事,如何能混为一谈?
这两件事,就是一谈。
云琅看着萧朔神色,存心气他,索性一口气数:咱们家大印,咱们家王府,咱们家亲兵,咱们家毛笔,咱们家砚台,咱们家酥饼不好吃
萧朔接过来,放在一旁:隔夜了,我去叫他们换些新鲜的。
如今朝堂势力混乱,今非昔比。当初本是皇上为了牵制萧朔,逼他押出去的那一枚王府大印,竟成了局势中最关键的一样东西。
襄王若也盯上了这枚印,云琅去探太师府,只怕凶险非常。
凶险归凶险,这东西拿回来,你我彻底再无后顾之忧。
云琅笑道:再说了,我这不是提前拽了你,叫你替我放哨接应么?
你要诱那个射雕手,我可都出手帮忙了。
云琅在这里等着他,看着萧朔回到榻前,伸手搭了萧朔的肩:小王爷,你给了我三千颗飞蝗石,我不去太师府砸几个人,真的用不完了
萧朔:
云琅苦哈哈砸了一早上石头,如今还剩两千八百八十八颗大小各异的存货,看着难得吃瘪的琰王殿下,身心舒畅,坐回萧朔腿上等亲。
萧朔看他高高兴兴闭着眼睛,静坐良久,终归将云琅轻轻一揽,在唇畔落了个吻。
云琅心满意足,也在小王爷唇边叨了一口:对了,你为什么还给我攒了一摞纸?我觉得里面像是有字,昨晚太黑了,也没来得及看
萧朔心底一沉,耳后热了热:我将那摞纸给你了?
给了啊。云琅点头,我放书架上了,回头看。
下人送了新做的点心进来,萧朔拿了一块,陪云少将军吃夜宵,不着痕迹下定决心,临走前定然要托付老主簿连夜将《云公子夜探琰王府》的手稿销毁干净。
云琅还被他强塞了不少东西,吃着点心,想了想:对了,还有你那个天天动手揍、夜夜抱着睡的宝贝枕头,我摸着也像是绣了字,也没来得及看。
云琅好奇:绣的什么字?
萧朔:
针脚细密,我摸着还是王妃娘娘的手艺。
云琅当时没摸出来,此时懒得起身看,兴致勃勃:究竟绣的什么啊?
萧朔:戒酒。
云琅:?
萧朔端起腿上的云少将军,在榻上放稳。沉稳起身,拿了绣着少将军名字的枕头和将少将军绑在榻上打屁股的手稿,踉跄出了书房。
第一百零一章
小王爷脚下生风, 匆匆出门,转眼已彻底没了踪影。
云琅披衣下地,在书房外找了一圈。听守门的玄铁卫再三保证过王爷已出了府门, 才放心回去换过夜行衣, 收拾妥当,趁夜色悄悄出了府门。
上元佳节愈近,汴梁城处处张灯, 网起一片光芒海。
开封府日夜联轴忙碌,烧毁的街道坊市已修补齐整,没了战火的痕迹。
新筑的青条石砖墙,混着糯米浆砌得平整。砖窑请大相国寺主持,每一窑都烧得仔细精心,砖身细细刻了赈灾平难的神符。
街头重新扎了挂灯的鳌山, 竹架扎得比前次更气派、更宏伟, 鳌柱也比前次更高。三万盏灯围成灯阵, 一层层叠上去,花灯挑在外面, 文灯清雅, 热灯耀目,走马灯叫热气烘得飞转,真真正正的火树银花。
云琅揣着老主簿塞的点心,坐在房檐上看了阵灯, 将最后一块塞进嘴里, 拍了拍手起身。
商恪已接了刀疤送的信, 一身夜行衣,停在他身后。
真叫我猜对了?
云琅笑了笑:你会来,说明奉襄王命接触庞甘不是你是那个招来射雕手的天英?
商恪点了点头, 将三枚报信烟火递过去:这是用来召集黄道使的烟火令,烟柱极高,凡能看到的,都要来烟下聚集。
襄王账下九个黄道使,按北斗星位取名,各司其职。有人随襄王逃亡隐匿,有人散在下方州府,整顿残余力量、伺机以待。留在京城的,算上商恪一共有三个人。
襄王警惕,黄道使之间也只靠简讯联络,互不相见。如今时局比此前更乱,要再召集联络,也只剩了这烟火令一种手段。
云琅道了谢,将烟花接过来:我若用了,会不会牵累你?
商恪摇摇头:每个黄道使手中的烟火令都一样,时常混用。前些天襄王府事败,一片混乱,不慎丢失了十几枚这东西,如今已无处追查了。
商恪要召集杨显佑留下那些试霜堂的寒门子弟,这些天四处奔走,竟盯漏了天英手中的射雕手。
他已知道云琅与萧朔在宫中的变故,神色惭愧,低声道:若再有失误事便也罢了,只怕防备不及,再伤了人。
若真到要紧处,云大人可先放一枚烟火令,调虎离山,方便脱身。
商恪道:纵然脱不得身,襄王府那些喽啰见了此物,知道是黄道使驾临,也不敢轻举妄动。
云琅听得明白,看看手中的三枚烟火,已猜出这不慎丢失的十几枚烟火令大致去向,笑了笑:商兄给了开封府几个?
商恪正要给他带路先行,闻言脚步一停,神色颇局促:云大人。
商兄拳拳之心,我自然明白。
云琅不与他打趣,收了调侃神色,缓声劝道:君王天下事,总有了结的一天等事都做完,生前身后,还要再寻归处。
如何敢想这个?
商恪叹了口气,苦笑了下:若当真
云琅问:当真什么?
没什么。商恪摇摇头,此事不提,云大人,你今日冲琰王府大印去,可有万全谋划?
云琅并不开口,将烟火揣进怀里。
商恪知他素来靠得住,点点头,前面带路:这边走。
云琅点到即止,半句不再多说,随商恪进一条偏僻小径,绕开了街上主路。
太师府在城东南,藏风聚气,水入不出,难得的好风水。
两人不走正门,掠过府墙,稳稳落在洒扫干净的青石地面上。
天英三月前便已开始同太师府接触,意在琰王府印。
商恪低声道:起初几次,庞甘还义正辞严凛然怒斥,说宁死也要忠于皇上,绝不会做这些苟且勾连之事。
云琅哑然:就只是怒斥?
商恪点了点头:甚至不曾将襄王派的人轰出去那时杨显佑便判定,太师府与宫中,定然已经生了嫌隙。
云琅正要开口,神色微动闪进树影,避开一队经过的巡逻卫兵。
商恪站在原地不闪不避,那群卫兵正要戒备,有眼尖的认出来,不迭俯身恭敬行礼:商大人,您今日怎么来了?尚不到会面的时候
有些事。商恪道,你们太师呢?
书房。
为首的卫兵拱手回禀:昨夜宫中出了刺客,连皇上都伤了,太师也受了惊悸,正叫宫中来的太医看脉。
商恪神色平淡:宫中?
卫兵首领想起他来处,心中一凛,忙道:请襄王放心,并非是皇上的人!是太师在宫中的眼线,布了多年了打听打听皇上情形,绝无他意。
卫兵首领瞄了一眼商恪,小心道:往日都是天英来传信,今日如何换了大人?深夜来府上,可是有什么急事?
昨夜事出仓促,未及提前通告,叫太师受了惊。
商恪道:杨阁老吩咐,来探望赔礼。
卫兵首领连道不敢:襄王爷有意留手没伤太师,太师心中清楚,如何不感怀?岂会不知好歹
园中清净,两人说话的声音不高,假山树影后却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云琅听着话音,皱了皱眉,心头微沉。
他与萧朔已预料到了庞太师会动摇立场,可看如今情形,岂止是动摇这么简单。能与商恪这般熟稔说话,只怕这太师府是已彻底摆明了车马转投襄王了。
庞甘苦心经营这些年,手中积攒的官员把柄、朝堂门路何止凡几。若这些都是落在襄王手里,哪怕已毁了襄阳铁骑,也要在朝中搅起一阵压不住的血雨腥风。
商恪只在三月前随大理寺卿来太师府,露过几面。如今听着卫兵话中透出的意思,心底也紧了紧,蹙紧眉:我找太师有要事,劳烦带路。
卫兵首领不疑有他,在前面带路,引着商恪去了书房。
书房亮着灯,隔着窗子,能看见里面两道模糊身影。
卫兵将商恪引到门口,客客气气拱手:大人稍待,末将去通报。
屋内有客,卫兵轻敲了两下门,听见里面应声,才将门轻轻推开:太师,有客
卫兵一怔,回头看了看商恪,又看向面前紫衣人:天英天英大人?
襄王这些日子的确越来越重视太师府,尤其叛军事败后,隔几日便会有人来太师府送信。
可黄道使中的天英与天冲两位居然一同现身,从三个月前襄王使节登门到如今,还是头一次。
商恪心头彻底沉下来,神色不动,立在门外。
昨夜去宫中行刺皇上,悍然用出了襄王帐下仅有的一个射雕手、险些将云琅与萧朔置于险地的,便是眼前这个黄道使中的天英位。
他原本还存了些心思,想试一试能否不必云琅动手,设法从太师庞甘手中将这一枚印唬出来。
如今天英一现身,只怕已彻底没了希望。
天冲,破军。
书房内,天英盯着他,脸上疤痕隐隐透出阴戾:你不去做你的事,来这里抢我的功劳?
商恪立在门口,平静道:你几时来的?
我日日在这,昨晚也在这,前天晚上也在这。
天英冷笑:我就只在这里盯着,盯这老匹夫什么时候把大印交出来,或是这大印太要紧,再钓来些别的什么人。
庞甘坐在桌旁,脸色青白,眼底一片惊惧。
太医只在宫中替太师府与皇后娘娘传信,如何见过这等场面,不敢出声,瑟缩在一旁。
我不曾想到第一个钓来的是你。
天英上下打量商恪,阴恻恻道:你一同卫兵搭话,我的人就看见了,来报给了我。我特意比你早到一步,先来等等你,看你深夜鬼鬼祟祟前来,究竟有什么盘算
天英。商恪看着他,你擅自带人入宫行刺,已犯了黄道使大忌,如今不可一错再错。
天英嗤笑一声:轮不到你来教训!
昨夜事虽不成,好歹也伤了他一箭,报到主上那里,也是我的功劳!
天英盯住商恪:我至少敢动手,你这些年可干明白了一件事?每每叫你杀个人,你便推三阻四,要么便是什么要成大事先顾百姓、得民心,不能滥杀无辜,不能与虎谋皮你以为你是开封尹,坐在大堂上明镜高悬?
论才气胆识,开封尹胜我百倍。
商恪沉声:开封尹是杨阁老门生,也是同僚,不容你随意诋毁。
天英神色尽是嘲讽,不屑冷笑,手中毒刃反手一划,停在太师颈间。
商恪蹙紧眉,上前一步,叫射在脚边的一支毒箭生生逼停。
盯着这大印的越来越多,不能再放在太师府上。
天英道:今日这老东西拿也要拿,不拿也要拿,若教不出琰王印,这太师府最多一把火就能烧了。
天英手上施力,看着商恪:大印是我的功劳,没有你的份,你也不必痴心妄想。
天英看了一眼庞甘,眼底透出凶色:至于你
庞甘慑得面色惨白,心胆俱裂:贵使手下留情!老夫交,老夫这就交出来,还请贵使高抬贵手
天英冷冷盯着他,匕首不近不远贴着太师颈间皮肉,同他走到书架前。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