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后宫起火了——龙柒(6)
沈君兆生得绝不柔美,但却很美。
男性的美,性.感的美。
华丽又矜贵。
雍理轻吸口气,仿佛又回到了五年前,又成了那情窦初开的少年,只想用力抱着他,天长地久得抱着。
妈的。
元曜帝心有不甘,大步走向这气定神闲的男人,一把扯掉了他挂在肩上的一品朝服。
玄色衣裳落地,白衣越发胜雪。
雍理抬手碰他衣襟
沈君兆握住他手腕,也没怎么用力,但雍理却挣不脱。
雍理:
沈君兆垂眸看他:臣给您更衣。
雍理气疯了:你敢点朕穴道!
没错,板板正正站着的雍理不是不想动,而是根本动不了了!
但凡有一枚后悔药,年幼的元曜帝也不会因一时惫懒,荒废了这武学之道!
第8章 雍君为
身体动不了,嘴巴还能动,元曜帝震怒:沈君兆你给朕解了穴!
沈君兆不为所动:臣先给您更衣。
雍理:所以说他为什么要把人全支走,这下搬起石头砸到龙脚了!
沈君兆倒也没做什么,规规矩矩地给他披上外衣,手指灵活的拨弄着衣带,打的结都工整漂亮。雍理的火冒三丈不自觉就退了七八分,到底是美人在前,赏心悦目。
这心刚松快半分,雍理又不乐意了:这些年没少给人宽衣解带吧。一想到这白皙漂亮的手碰别人,他就浑身上下无一不酸。
沈君兆盯他一眼:臣不是陛下。
雍理:朕他差点就把朕才没碰过别人说出口了。
罢了,说了更丢人!
元曜帝面子大过天:朕需要给人宽衣吗?
沈君兆讥讽道:是了,陛下只需吩咐一声便佳人在怀。
雍理被噎了个半死,竟一时接不上话。
他不出声,沈君兆神色更淡了,方才还轻手轻脚给他穿衣,等绕到身后给雍理系腰封时,沈君兆蓦地用力。
雍理睁大眼:诶!
沈君兆垂眸盯着这劲瘦的细腰,视线灼热。
雍理:你松点,这样朕受不住。
沈君兆没听到,他的手掌几乎要贴上他的后腰,几乎要握住他,几乎
雍理:阿兆阿兆
沈君兆猛地回神,他眼睛闭了下,再睁开眼时已经平静无波:陛下又清减了。
说着已经松了劲,给他整理好腰封。
雍理动不得,只能没好气道:但凡朕再胖一点,方才就被你勒死了!
沈君兆轻声道:不会。
这两字说得太轻,似乎还意有所指,雍理莫名心紧了紧。
沈君兆给他整理衣领时,顺手解了他的穴道。雍理能动了,十分不适,再加上那点小心思他也就没控制身体,笔直扑向沈君兆。
以沈相的功夫,想躲开是轻而易举的,但是
沈君兆握住他的腰,稳稳当当地扶住了雍理:陛下小心。
雍理才不管那许多,他被定身这么久,不占点便宜实在亏死了,他直接抱住沈君兆,就差在他颈肩蹭一蹭了。
元曜帝满心都是小九九,也就没察觉到握着自己腰的那只手有多紧绷克制。
这一抱,雍理一整天的坏心情全没了,不争气的心脏甚至有点美滋滋:你这里衣是什么材质,怎么这么舒服?好吧,其实是穿着衣服的人让他舒服。
沈君兆声音微哑:宫里也有这布料,陛下吩咐人做几套便是。
雍理不肯松开他,没话找话:你最近用的什么熏香,真好闻。
其实不是熏香,就是沈君兆好闻,一个大男人怎么会天生有股冷香气,雍理十几岁时就很好奇了。
沈君兆却有些听不下去:陛下。
雍理更过分了:给朕抱靠靠,朕腿软。差点说成抱抱!
沈君兆:
元曜帝深知何为得寸又进尺,手不老实地动了动。
沈君兆轻吸口气:陛下若是身体不适,今日就别出宫了。
雍理:!
沈君兆敛眉看他。
雍理满腔热火被浇了个透心凉,不由恼道:谁稀罕!
沈君兆也不哄他了,行了个福礼后道:那臣先回府了。说罢去穿外衣。
雍理气炸了:沈昭君!这混账东西,耍他呢!
刚想发火,雍理就看到沈君兆穿的外衣不是那身一品朝服,而是同他一个款式的月白轻衫。
元曜帝的雷霆之怒卡壳:你既要回府,还穿朕的衣服干吗。
沈君兆不看他:臣回府前打算去趟东临轩。
雍理心里骂他别别扭扭,自己却比谁都别扭:听闻东临轩有个金兰酿,两人共饮最佳。
沈君兆顿了下:不许饮酒。
雍理:只饮半壶!
沈君兆:臣还是回府
雍理:行行行,只吃菜行了吧!
这般委曲求全后,元曜帝可算上了沈相的马车,一道出了宫门。
东临轩是首京知名酒馆,门头不算大,也没在闹市,但因为厨子手艺绝妙,再加上老板是个妙人,所以在首京颇有名气。
天子脚下,高官遍地,能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站住脚跟,东临轩很有些东西。
早些年雍理和沈君兆感情好时,经常溜出来吃喝。
每次出来,每次都会被沈争鸣逮到,一旦被拎回去,沈争鸣不会责罚雍理,却一定会罚沈君兆。
雍理起初并不知情,后来从宫人口里得知,十分心疼:你怎么都不告诉朕!
沈君兆:没事,陛下开心便好。
雍理:那我也不能次次让你受委屈!
沈君兆对他笑:臣不委屈。
时隔数年,雍理也忘不了沈君兆那笑容纯粹真挚。
好像他在炎炎夏日罚站数个时辰,热到中暑昏倒,也全无所谓。
只要雍理开心。
雍理心里又很不是滋味:想必现在没人能罚沈相了。
沈君兆看他:陛下可罚。
雍理自嘲:可算了吧。
且不说他敢不敢罚他,便是敢也舍不得,沈昭君他就是有恃无恐!
东临轩的佳肴很不错,雍理早吃腻了宫里的东西,冷不丁一尝这些宫外美食,觉得新鲜又美味。
吃了一会儿,沈君兆蹙眉:仔细积食。
雍理心念一转:你陪朕陪我喝一壶金兰酿,我便不吃了。
沈君兆:今日您还有政务要处理。
身为大雍皇帝,雍理很忙,即便有内阁初理奏章,呈到御书房的每日至少也得三百多个折子,乍听之下似乎不少,但放眼大雍的四海广袤,二三百张折子实在是九牛一毛。
雍理又是个勤政的性子,时常半夜看折子,看得久了一天能睡两三个时辰就不错了。
以往沈君兆在宫里伴驾,事无巨细地盯着他,不许他熬夜晚睡,不许他三餐无定,倒还养得不错。如今宫里彻底没人拘着,雍理早乱了时辰。
雍理道:不碍事,半壶而已,哪能醉了。
沈君兆没应声。
雍理又软声道:我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子瑜就成全一次嘛。
沈君兆,字子瑜。
雍理故意压低声音,眨眨眼睛:子瑜哥哥。
沈君兆:
喝上金兰酿的元曜帝心满意足:行吧,沈昭君果然还是吃软不吃硬,撒个娇比和他赌气管用多了!
美酒佳肴,心上人在畔,如果不用回宫看折子,雍理今日怕是比万寿节还快活!
气氛如此融洽,雍理也解了心结知道李义海不是沈君兆怂恿的。
他还顺势从沈相手里收下礼部,又抱了抱朝思暮想的沈昭君,这会儿竟还出宫吃了顿东临轩。
别问,问就是龙心大悦!
你既不是催朕立后,那昨日去容华殿是所谓何事?那时雍理正在气头上,以为沈君兆是来给李义海撑腰的,说话时便阴阳怪气,只想怼他。现在知道是误会,自然得问一下见他有何事。
沈君兆想起容华殿的容贵人,不由心一堵,语气淡了:万寿将近,臣是去与您商议使臣入京的事宜安排。
这是正事,雍理放下筷子,敛眉道:南边有动静了?
沈君兆道:回去再说。
隔墙有耳,哪怕沈君兆功夫了得,外头也还有暗卫跟着,但事关国家大事,再怎么堤防也不为过。
雍理便道:我用得差不多了,子瑜如何?
沈君兆没吃什么东西,只伺候着雍理,此时见他吃好,又怕他贪杯,便道:可以了。
雍理不想回宫,但也得回去。
且不提有正事商谈,便是那堆折子,他也不能置之不理。
百姓可偷闲,皇帝却是半点偷不得。
他一犯懒,跟着受罪的人太多。
大雍开国不过十二三年,虽说盘踞了偌大个中原,也不是绝对的太平。
且不提前朝遗孤至今在东边苟延残喘,便是南边的蛮州小国也不安分。前朝分崩离析,先帝于乱世中揭竿而起,震慑四海,先帝称帝时,蛮夷小国俯首称臣,一个个甘愿为大雍属国。
然而先帝走得早,幼帝登基后哪怕沈争鸣手段了得,也压不住边境的蠢蠢欲动。
这十年大雍主内政轻外交,蛮州小国也是风云变幻,听闻出了个野心勃勃的梁铭,大有一统蛮州,对抗中原的意思。
偏偏大雍国内也不安生,世家大族和寒门士子的纠葛,很有可能让蛮州有机可乘。
恰逢雍理整寿,还是及冠礼,这次的万寿节肯定会大办特办,一来是兴国威宽民心,二来也是扬四海震边疆。
无论世家还是寒门,对于此次万寿节皆是十二分重视,没人会拿国运开玩笑。
大雍如此重视,蛮州的梁铭也递了折子,申请朝见。
属国使臣入京,此事可大可小。
沈君兆同雍理事无巨细地说了一番,雍理道:让他来,朕怕他不成。
沈君兆:梁铭养了一批死士,怕是会乔装打扮入京。
雍理冷笑:他若生事,朕让他有来无回。
君臣二人说起正事,年少的默契自然而然流露出来。论心意相通,雍理除了沈君兆再找不到旁人,沈君兆又何尝不是如此。
可惜他们一个高坐金庭,一个位及人臣,俗事缠身,牵绊反倒被盖住了。
直到宫门将要落锁,沈君兆才回了府。
临出宫前,快慰一天的元曜帝贪心不足:沈相不如留了晚膳再走?
沈君兆躬身退下:臣不叨扰陛下了。
雍理也没强求:今天沈昭君够甜了,还是别得寸进尺!
沈君兆出宫,小厮迎上来:大人乘车还是
沈君兆:备马。
小厮:好嘞!
跟着首辅大人久了,小厮还是能看懂一丝丝自家大人的心情的。
心情不好了乘车,心情好了会驾马。
看来今日首辅大人心情甚佳,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沈君兆的确是心情不错,回府后洗漱更衣,在书房也没急着处理公务,反倒是提笔写了两个字
君为。
这是先帝留给雍理的表字。
圣君之理,无为而为。
满是先帝对元曜帝的无上期许。
沈君兆盯着这两个字,眸色温柔,只是嘴角略有些无可奈何。
门外传来小厮的声音:大人,陈大人求见。
沈君兆扯了宣纸,敛了神色道:进来吧。
陈请向来是目不斜视,进屋先行了个福礼:大人,属下有事相报。
沈君兆坐到太师椅中:说。
陈请道:探子来报,李义海打算明日将李擎送进宫,难怪今日朝上陛下力保李义海,居然是为了他那次子
砰地一声。
陈请话没说完,震惊地看着眼前碎成两半的黄花梨书案。
第9章 见圣颜
沈君兆极少动气。
幼时的经历让他明白,生气是最无用的事,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只会惹来讥笑,让自己越来越难堪。
骨子里的骄傲让他不容许被任何人小觑,更不允许自己被戏耍捉弄。
然而,雍理是个例外。
从相遇那天起,就是个例外。
陈请扑通一声跪下,大气不敢喘。
沈相面凝如霜,这书房都快成冰窖了,陈请怀疑自己吱一声,就和那黄花梨书案一个下场!
早知沈相内家功夫了得,没想到竟如此霸道那书案可是整块雕刻,黄花梨木的硬度不低,一掌落下震成两半,实在让人惊骇。
这功夫,若是沈相找到与今上独处的机会
陈请后背渗出一片冷汗。
沈君兆压住火气,冷声问道:陛下何时见过李义海次子?
陈请忙道:听说是去年中秋宴。
沈君兆心口像被针扎了一下:你是说,陛下惦记他近一年了?
去年中秋宴到今日,可真是快一年了。
陈请其实不明白为什么沈相会问这些,但是他不敢不答,甚至不敢答得不细,他事无巨细说道:此话是今上亲口说的,属下忖度着,约莫是之前李义海依附大人,今上不敢妄动,如今李义海沦为弃子,今上便又升起了那贪se之心
恋耽美
男性的美,性.感的美。
华丽又矜贵。
雍理轻吸口气,仿佛又回到了五年前,又成了那情窦初开的少年,只想用力抱着他,天长地久得抱着。
妈的。
元曜帝心有不甘,大步走向这气定神闲的男人,一把扯掉了他挂在肩上的一品朝服。
玄色衣裳落地,白衣越发胜雪。
雍理抬手碰他衣襟
沈君兆握住他手腕,也没怎么用力,但雍理却挣不脱。
雍理:
沈君兆垂眸看他:臣给您更衣。
雍理气疯了:你敢点朕穴道!
没错,板板正正站着的雍理不是不想动,而是根本动不了了!
但凡有一枚后悔药,年幼的元曜帝也不会因一时惫懒,荒废了这武学之道!
第8章 雍君为
身体动不了,嘴巴还能动,元曜帝震怒:沈君兆你给朕解了穴!
沈君兆不为所动:臣先给您更衣。
雍理:所以说他为什么要把人全支走,这下搬起石头砸到龙脚了!
沈君兆倒也没做什么,规规矩矩地给他披上外衣,手指灵活的拨弄着衣带,打的结都工整漂亮。雍理的火冒三丈不自觉就退了七八分,到底是美人在前,赏心悦目。
这心刚松快半分,雍理又不乐意了:这些年没少给人宽衣解带吧。一想到这白皙漂亮的手碰别人,他就浑身上下无一不酸。
沈君兆盯他一眼:臣不是陛下。
雍理:朕他差点就把朕才没碰过别人说出口了。
罢了,说了更丢人!
元曜帝面子大过天:朕需要给人宽衣吗?
沈君兆讥讽道:是了,陛下只需吩咐一声便佳人在怀。
雍理被噎了个半死,竟一时接不上话。
他不出声,沈君兆神色更淡了,方才还轻手轻脚给他穿衣,等绕到身后给雍理系腰封时,沈君兆蓦地用力。
雍理睁大眼:诶!
沈君兆垂眸盯着这劲瘦的细腰,视线灼热。
雍理:你松点,这样朕受不住。
沈君兆没听到,他的手掌几乎要贴上他的后腰,几乎要握住他,几乎
雍理:阿兆阿兆
沈君兆猛地回神,他眼睛闭了下,再睁开眼时已经平静无波:陛下又清减了。
说着已经松了劲,给他整理好腰封。
雍理动不得,只能没好气道:但凡朕再胖一点,方才就被你勒死了!
沈君兆轻声道:不会。
这两字说得太轻,似乎还意有所指,雍理莫名心紧了紧。
沈君兆给他整理衣领时,顺手解了他的穴道。雍理能动了,十分不适,再加上那点小心思他也就没控制身体,笔直扑向沈君兆。
以沈相的功夫,想躲开是轻而易举的,但是
沈君兆握住他的腰,稳稳当当地扶住了雍理:陛下小心。
雍理才不管那许多,他被定身这么久,不占点便宜实在亏死了,他直接抱住沈君兆,就差在他颈肩蹭一蹭了。
元曜帝满心都是小九九,也就没察觉到握着自己腰的那只手有多紧绷克制。
这一抱,雍理一整天的坏心情全没了,不争气的心脏甚至有点美滋滋:你这里衣是什么材质,怎么这么舒服?好吧,其实是穿着衣服的人让他舒服。
沈君兆声音微哑:宫里也有这布料,陛下吩咐人做几套便是。
雍理不肯松开他,没话找话:你最近用的什么熏香,真好闻。
其实不是熏香,就是沈君兆好闻,一个大男人怎么会天生有股冷香气,雍理十几岁时就很好奇了。
沈君兆却有些听不下去:陛下。
雍理更过分了:给朕抱靠靠,朕腿软。差点说成抱抱!
沈君兆:
元曜帝深知何为得寸又进尺,手不老实地动了动。
沈君兆轻吸口气:陛下若是身体不适,今日就别出宫了。
雍理:!
沈君兆敛眉看他。
雍理满腔热火被浇了个透心凉,不由恼道:谁稀罕!
沈君兆也不哄他了,行了个福礼后道:那臣先回府了。说罢去穿外衣。
雍理气炸了:沈昭君!这混账东西,耍他呢!
刚想发火,雍理就看到沈君兆穿的外衣不是那身一品朝服,而是同他一个款式的月白轻衫。
元曜帝的雷霆之怒卡壳:你既要回府,还穿朕的衣服干吗。
沈君兆不看他:臣回府前打算去趟东临轩。
雍理心里骂他别别扭扭,自己却比谁都别扭:听闻东临轩有个金兰酿,两人共饮最佳。
沈君兆顿了下:不许饮酒。
雍理:只饮半壶!
沈君兆:臣还是回府
雍理:行行行,只吃菜行了吧!
这般委曲求全后,元曜帝可算上了沈相的马车,一道出了宫门。
东临轩是首京知名酒馆,门头不算大,也没在闹市,但因为厨子手艺绝妙,再加上老板是个妙人,所以在首京颇有名气。
天子脚下,高官遍地,能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站住脚跟,东临轩很有些东西。
早些年雍理和沈君兆感情好时,经常溜出来吃喝。
每次出来,每次都会被沈争鸣逮到,一旦被拎回去,沈争鸣不会责罚雍理,却一定会罚沈君兆。
雍理起初并不知情,后来从宫人口里得知,十分心疼:你怎么都不告诉朕!
沈君兆:没事,陛下开心便好。
雍理:那我也不能次次让你受委屈!
沈君兆对他笑:臣不委屈。
时隔数年,雍理也忘不了沈君兆那笑容纯粹真挚。
好像他在炎炎夏日罚站数个时辰,热到中暑昏倒,也全无所谓。
只要雍理开心。
雍理心里又很不是滋味:想必现在没人能罚沈相了。
沈君兆看他:陛下可罚。
雍理自嘲:可算了吧。
且不说他敢不敢罚他,便是敢也舍不得,沈昭君他就是有恃无恐!
东临轩的佳肴很不错,雍理早吃腻了宫里的东西,冷不丁一尝这些宫外美食,觉得新鲜又美味。
吃了一会儿,沈君兆蹙眉:仔细积食。
雍理心念一转:你陪朕陪我喝一壶金兰酿,我便不吃了。
沈君兆:今日您还有政务要处理。
身为大雍皇帝,雍理很忙,即便有内阁初理奏章,呈到御书房的每日至少也得三百多个折子,乍听之下似乎不少,但放眼大雍的四海广袤,二三百张折子实在是九牛一毛。
雍理又是个勤政的性子,时常半夜看折子,看得久了一天能睡两三个时辰就不错了。
以往沈君兆在宫里伴驾,事无巨细地盯着他,不许他熬夜晚睡,不许他三餐无定,倒还养得不错。如今宫里彻底没人拘着,雍理早乱了时辰。
雍理道:不碍事,半壶而已,哪能醉了。
沈君兆没应声。
雍理又软声道:我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子瑜就成全一次嘛。
沈君兆,字子瑜。
雍理故意压低声音,眨眨眼睛:子瑜哥哥。
沈君兆:
喝上金兰酿的元曜帝心满意足:行吧,沈昭君果然还是吃软不吃硬,撒个娇比和他赌气管用多了!
美酒佳肴,心上人在畔,如果不用回宫看折子,雍理今日怕是比万寿节还快活!
气氛如此融洽,雍理也解了心结知道李义海不是沈君兆怂恿的。
他还顺势从沈相手里收下礼部,又抱了抱朝思暮想的沈昭君,这会儿竟还出宫吃了顿东临轩。
别问,问就是龙心大悦!
你既不是催朕立后,那昨日去容华殿是所谓何事?那时雍理正在气头上,以为沈君兆是来给李义海撑腰的,说话时便阴阳怪气,只想怼他。现在知道是误会,自然得问一下见他有何事。
沈君兆想起容华殿的容贵人,不由心一堵,语气淡了:万寿将近,臣是去与您商议使臣入京的事宜安排。
这是正事,雍理放下筷子,敛眉道:南边有动静了?
沈君兆道:回去再说。
隔墙有耳,哪怕沈君兆功夫了得,外头也还有暗卫跟着,但事关国家大事,再怎么堤防也不为过。
雍理便道:我用得差不多了,子瑜如何?
沈君兆没吃什么东西,只伺候着雍理,此时见他吃好,又怕他贪杯,便道:可以了。
雍理不想回宫,但也得回去。
且不提有正事商谈,便是那堆折子,他也不能置之不理。
百姓可偷闲,皇帝却是半点偷不得。
他一犯懒,跟着受罪的人太多。
大雍开国不过十二三年,虽说盘踞了偌大个中原,也不是绝对的太平。
且不提前朝遗孤至今在东边苟延残喘,便是南边的蛮州小国也不安分。前朝分崩离析,先帝于乱世中揭竿而起,震慑四海,先帝称帝时,蛮夷小国俯首称臣,一个个甘愿为大雍属国。
然而先帝走得早,幼帝登基后哪怕沈争鸣手段了得,也压不住边境的蠢蠢欲动。
这十年大雍主内政轻外交,蛮州小国也是风云变幻,听闻出了个野心勃勃的梁铭,大有一统蛮州,对抗中原的意思。
偏偏大雍国内也不安生,世家大族和寒门士子的纠葛,很有可能让蛮州有机可乘。
恰逢雍理整寿,还是及冠礼,这次的万寿节肯定会大办特办,一来是兴国威宽民心,二来也是扬四海震边疆。
无论世家还是寒门,对于此次万寿节皆是十二分重视,没人会拿国运开玩笑。
大雍如此重视,蛮州的梁铭也递了折子,申请朝见。
属国使臣入京,此事可大可小。
沈君兆同雍理事无巨细地说了一番,雍理道:让他来,朕怕他不成。
沈君兆:梁铭养了一批死士,怕是会乔装打扮入京。
雍理冷笑:他若生事,朕让他有来无回。
君臣二人说起正事,年少的默契自然而然流露出来。论心意相通,雍理除了沈君兆再找不到旁人,沈君兆又何尝不是如此。
可惜他们一个高坐金庭,一个位及人臣,俗事缠身,牵绊反倒被盖住了。
直到宫门将要落锁,沈君兆才回了府。
临出宫前,快慰一天的元曜帝贪心不足:沈相不如留了晚膳再走?
沈君兆躬身退下:臣不叨扰陛下了。
雍理也没强求:今天沈昭君够甜了,还是别得寸进尺!
沈君兆出宫,小厮迎上来:大人乘车还是
沈君兆:备马。
小厮:好嘞!
跟着首辅大人久了,小厮还是能看懂一丝丝自家大人的心情的。
心情不好了乘车,心情好了会驾马。
看来今日首辅大人心情甚佳,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沈君兆的确是心情不错,回府后洗漱更衣,在书房也没急着处理公务,反倒是提笔写了两个字
君为。
这是先帝留给雍理的表字。
圣君之理,无为而为。
满是先帝对元曜帝的无上期许。
沈君兆盯着这两个字,眸色温柔,只是嘴角略有些无可奈何。
门外传来小厮的声音:大人,陈大人求见。
沈君兆扯了宣纸,敛了神色道:进来吧。
陈请向来是目不斜视,进屋先行了个福礼:大人,属下有事相报。
沈君兆坐到太师椅中:说。
陈请道:探子来报,李义海打算明日将李擎送进宫,难怪今日朝上陛下力保李义海,居然是为了他那次子
砰地一声。
陈请话没说完,震惊地看着眼前碎成两半的黄花梨书案。
第9章 见圣颜
沈君兆极少动气。
幼时的经历让他明白,生气是最无用的事,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只会惹来讥笑,让自己越来越难堪。
骨子里的骄傲让他不容许被任何人小觑,更不允许自己被戏耍捉弄。
然而,雍理是个例外。
从相遇那天起,就是个例外。
陈请扑通一声跪下,大气不敢喘。
沈相面凝如霜,这书房都快成冰窖了,陈请怀疑自己吱一声,就和那黄花梨书案一个下场!
早知沈相内家功夫了得,没想到竟如此霸道那书案可是整块雕刻,黄花梨木的硬度不低,一掌落下震成两半,实在让人惊骇。
这功夫,若是沈相找到与今上独处的机会
陈请后背渗出一片冷汗。
沈君兆压住火气,冷声问道:陛下何时见过李义海次子?
陈请忙道:听说是去年中秋宴。
沈君兆心口像被针扎了一下:你是说,陛下惦记他近一年了?
去年中秋宴到今日,可真是快一年了。
陈请其实不明白为什么沈相会问这些,但是他不敢不答,甚至不敢答得不细,他事无巨细说道:此话是今上亲口说的,属下忖度着,约莫是之前李义海依附大人,今上不敢妄动,如今李义海沦为弃子,今上便又升起了那贪se之心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