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朕的后宫起火了 > 朕的后宫起火了
错误举报

朕的后宫起火了——龙柒(15)

    沈君兆豁然起身,冷淡的嗓音透着丝让人心惊肉跳的偏激:父亲不是最了解我吗?
    沈争鸣像被勒住喉咙,急促喘息着。
    沈君兆笑了下,俊美无双,眼眸似冰:得不到,才要毁了。
    沈争鸣抓起手边的茶杯砸向他:疯子!你这个疯子!
    第20章 全是你
    茶杯砸不到沈君兆,甚至连杯中凉茶也没有丁点溅到这身代表着大雍至高荣耀的一品朝服上。
    沈争鸣盯着他,目中全是露骨恨意:滚,滚出去!
    沈君兆淡声道:父亲好生歇息。说罢他没有行礼,直接转身离开。
    他们父子情分沦落至此,怕是连雍理都无法想象。
    沈争鸣还政荣养,世族大夫有过些许慌乱不安,他们不是看不到雍理的优秀,反而是因为新帝的优秀而心生不安。近年来小皇帝一直在亲力亲为地扶持寒门士子,老相国不当回事,他们却十分慌张。
    若是沈争鸣退了,这小皇帝又有了自己的羽翼,他们的势必会遭到重创,前程堪忧。好在沈君兆一参政就让他们大松一口气,今上已经是少年英才,这位从没出仕的沈家小公子更加卓绝。
    样貌品行一流,谈吐气度不凡,最难的是学问扎实,见解独到,还有一身了不得的内家功夫!
    这通身的世家雍容,骨子里的先贤风骨,哪是那野性难驯的泥腿子可以匹及的!
    不过半年功夫,那些高傲的不肯向皇室低头的世族家主,纷纷向年少的沈君兆俯首。
    直至今日,大雍百姓安居乐业,朝上却是泾渭分明。
    沈争鸣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雍理太过心软,压不住狼子野心的沈君兆。只是他终究棋差一招,被个半大少年给算计至此!
    沈君兆刚出了别院,就听小厮回禀:有位秦姓单字一个沈的青年求见,拿了您手书的帖子。
    沈君兆脚步不自觉快了些:人在何处?
    小厮忙道:已经领去了千墨阁
    拿了沈相手书的帖子必然是贵客,肯定不会将人冷落在门房,下人早就接待到会客的千墨阁。
    话刚落,小厮目瞪口呆,眼前哪还有沈相人影?
    朗朗晴天,早听闻沈相功夫了得的小厮开了眼界
    这哪是功夫,怕不是神仙术法!
    雍理来沈府,当然不能以皇帝身份。
    且不提皇帝出行有多繁琐隆重,单单是前朝遗留的风气,雍理就不能轻易来沈府。
    沈争鸣久居府内养病,他若是以看望他的由头过来,那沈争鸣明日怕是就得一命归天。
    君不来,臣不死。
    圣驾亲临,若非还吊着最后一口气,是断不能受此隆恩。
    雍理对沈争鸣的心情复杂,只是再怎么复杂,也还没到要他性命的地步。
    更何况沈君兆母亲已去,再没了父亲,着实孤单了些,雍理不忍。
    所以他是微服私访,至于秦这个姓氏是他母亲的。
    当年先帝入赘秦氏,按理该用秦姓,可后来先帝揭竿而起,用的是神雍后人的旗号,自然不能再姓秦。秦家人也识趣,赶忙改了宗谱,入赘一事绝口不提,只道秦氏嫁入雍家。
    雍理打小和父亲不熟,与母亲却是十分亲昵。他年少那儿总缠着沈君兆带他出去玩,用的化名便是秦沈。
    没错,待在千墨阁,慢条斯理喝着雨前龙井的不是旁人,正是雍理。
    沈君兆来得虽快,却半点仓促模样都没有,他进屋时神态自然,仿佛刚从花园信步而来:臣恭请圣安。
    雍理:
    瞧见他这冷淡疏离的模样,手里的茶都不香了。
    雍理故意说道:在下名唤秦沈。
    沈君兆只瞥了一眼,心里却早就全是这一袭青衫的俊秀男子
    褪了帝服,换上夏衣,再没有比他更好看的人了。
    世间哪有秦沈。沈君兆垂着视线。
    雍理老大不乐意,啪得一声合拢折扇:那这世间也没有沈之永了?
    按理说沈君兆出宫并不需要化名,但雍理非要也给他换个名字。
    他直接拿了沈字,却因国禁,只能给沈君兆寻了个雍的谐音永。
    之永,之雍。
    沈君兆的雍阿理。
    沈君兆毫不犹豫:并无此人。
    没有秦沈,也没有沈之永,更没有两人相伴而行,游遍首京的青涩时光。
    雍理心像被钝刀砍了下,一阵闷痛:朕没沈相这般健忘。
    沈君兆:臣也不似陛下这般多情。
    雍理:
    这么多年他怎么就不长记性!
    论拌嘴,他怎么赢得过铁石心肠的沈昭君!
    朕不是和你来吵架的,那个金菩像雍理怕自己被气走,索性开门见山。
    谁知沈君兆却先问他:陛下自己来的?
    雍理:子难在外头候着。和尚身手了得,否则他三年前早死透了。
    沈君兆平平地应了一声。
    雍理忍不住又道:朕没那般糊涂,若没个高手护着,哪敢以身犯险。
    沈君兆接住他话里的暗讽:陛下明白便好。
    雍理一听又炸了:怎么,你还真要杀了朕?
    沈君兆不出声了。
    雍理:
    古人诚不欺我,蛇蝎美人是真的,越美越狠也是真的!
    只要你想,朕的脑袋你随取随拿!雍理瞪他一眼,又把话题给生扯了回来:那金菩像的来源查清了吗?
    沈君兆不免想起金菩像里的暗信,嘴角扯了下:陛下明知故问。
    雍理又被噎了一下,他的确早知道来源了:你别听梁铭胡说八道!
    沈君兆瞥他一眼:臣瞧着也未必是胡说八道。
    雍理一急:他说什么了?
    沈君兆:您猜不到?
    雍理:朕还用猜?朕闭着眼都知道他能说什么!
    无非是变着法子折辱他,谁让他当年虎落平阳遇到梁狗。
    沈君兆:梁铭身在六州蛮夷,陛下与他相隔千里,却还能心意相通,着实了得。
    雍理:
    沈君兆复又道:陛下既已知道他写了什么,那便请回吧。
    诶雍理这会儿再回不过味那就白认识沈君兆十载有余了。
    这弯弯绕绕、不好好说话的小性,可不都是他给惯的!
    雍理早忘了先前的气恼,软了声道:我和梁铭能有什么干系?他打不过我,也就耍耍嘴皮子功夫。换了自称,话更动听了。
    沈君兆:嗯。
    雍理又道:你且告诉我梁铭说了些什么,我一准揍他个满地找牙!
    沈君兆冷笑。
    雍理干脆放了折扇,用细白的两根手指指天道:朕若有半句虚言
    千万句都不如这半句好使,沈君兆蹙眉,打断他道:行了。
    雍理这就笑开了颜:好子瑜,你把那暗信给我看看吧。
    总得看明白了才能对症下药,要不他都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哄人,毕竟他当年那事是真他妈十万分丢人。
    沈君兆不吃这套,依旧冷着脸:天色不早了,陛下请回吧。
    才到申时,离天色不早怎么也还有一个多时辰,沈相这赶人的话术也是越来越不讲究了!
    雍理心思一动,又道:罢了,总归也不是什么要紧玩意,你若觉得于正事无碍,处置了便是。
    沈君兆看他:当真?
    雍理:当然!
    沈君兆淡声道:那臣还真处置不了。
    雍理忙问:怎讲?
    沈君兆讥笑:梁铭以六州为聘,求娶大雍皇帝,此等大事,臣能轻易处置?
    雍理:
    梁铭这狗东西,当真不得好死!!!
    讲真的,雍理这辈子就没对不起过沈君兆,后宫三千那都是有缘由的,何况他洁身自好一个没碰,只要沈君兆肯听,他什么都告诉他,他也一准都明白。只是沈君兆不听不问不在乎。
    唯独梁铭那码子事,雍理是略有些心虚的
    他当时一心想打胜仗,一心想回首京,为此真干了不少丢人事。
    那时年少轻狂,如今回忆
    行吧,放到今日,他只要能留下一命,能再见沈君兆一面,也还是都愿意的。
    我就说你别听他胡说八道。雍理怒斥。
    沈君兆:臣瞧着倒挺情真意切。
    雍理又被噎到:至多不过是他自作多情!
    沈君兆顿了下。
    雍理便道:朕那时一颗心里全是你,哪看得到梁铭那蛮子
    陛下何必说这些。沈君兆听不下去了。
    雍理话到嘴边,不得不停住。
    沈君兆只觉心口刺痛,兴致全无,甚至十分厌弃自己,他简单粗暴地结束了这个堪称无理取闹的话题:梁铭后日入京,礼单上当真有六州的边围三城。
    这下轮到雍理怔住。
    沈君兆继续道:这份礼单是给到沈府的。
    第21章 是外人
    听到这话,雍理想左了:梁死狗居然敢觊觎你!
    本来还只是想一刀子捅死梁铭,现在的雍理恨不能把他给五马分尸。
    真是se胆包天,爪子竟敢伸向他的昭君!
    呸,以后不敢叫昭君了。
    这名字不吉利。
    真出塞了他找谁哭去!
    沈君兆皱眉,隐约猜到雍理想歪了。
    雍理二话不说先豪饮一坛子陈年老醋:把礼单给他退了,什么破六州,谁稀罕?朕明日便亲率铁骑,踏平他的蛮族邪宫!
    蛮夷是大雍对六州的称呼,人家六州当然不这么称呼自己,他们自诩圣族,六州是天瑞祥地,宫殿也不是邪宫而是圣宫,梁死狗更是神明亲赐的六州圣子。
    沈君兆眼尾睨他:陛下又要御驾亲征?
    雍理心一跳。
    沈君兆冷笑:不知是谁健忘,承诺过的事转头就忘,既忘了那就忘得干净利索点,别整天记些有的没的。
    雍理这辈子就御驾亲征过那么一回,当然做皇帝不是非得御驾亲征,反倒是御驾亲征这件事极为不妥,前朝数代,凡是和御驾亲征四个字挂钩的,多多少少都有点问题。
    要么是皇帝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史书写得漂亮,其实饿殍满地,后患无穷。
    再要么是政权极度不稳,需要皇帝出征以扬国威,这也是下下策,不得不拿国运冒险。
    雍理当时御驾亲征,有点后者的意思,却也不止如此。
    连沈争鸣都没能拦下,其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当时沈家父子二人都是极力反对,沈争鸣不提,沈君兆几乎以死相逼。
    两人正是浓情蜜意的时候,陡然遭遇此等生死攸关的分别,本就性情偏激的沈君兆哪里能忍?
    当时雍理也是想尽办法才哄住了沈君兆,向他拍着胸膛承诺:子瑜你放心,朕这辈子再不会御驾亲征,再也不会了。
    那时闹得有多凶,雍理想想都心有余悸,此时他一时嘴快说了句要去讨伐梁铭,便又戳了沈君兆的心。
    雍理理亏,道:朕不自己去,大雍神将如云,随便一个都能踩得梁铭哭天抢地。
    沈君兆挖苦他:可别是大雍神将与六州圣子内外勾结,陛下不得不御驾亲征。
    他这话影射了大雍各地总兵拥兵自重,很不安分。
    这也是雍理的心病,想到这些他日常想骂爹:当个富家翁不好嘛,非得称王称帝做个孤家寡人。
    雍理哪敢继续提御驾亲征这个天雷,改口道:后日梁铭便要入京,朕让他有来无回,看谁还敢觊觎你!
    沈君兆既想听他说这些,又怕他说这些,不愿自我折磨,便解释了:礼单上给的是六州边围三城,不是整个六州,他给臣开的条件也和给陛下的暗信截然不同。
    虽然还没看到那封暗信,但雍理已经猜出个十成十。
    他俩当年呸,他和梁狗没有当年!
    说来绕去的,无非就是六州属权问题。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已经俯首称臣的东西,还好意思拿大雍土地谈条件!
    雍理的醋散了大半:他说了什么?
    沈君兆慢声道:里应外合,倾覆大雍。
    雍理:
    沈君兆这次却没含糊,将那礼单和信笺全部给了雍理。
    雍理接过,看得心头直突突。
    早知道梁铭不做人,没想到竟如此狗!
    这信就差把挑拨离间写到信封上了,三年前连汉字都写不明白的野性少年如今倒是一笔漂亮的蝇头小楷,虽说仍显稚嫩和欠缺,却自有一股狂放傲气,颇具异域风情。
    再定睛看内容,简单粗暴,毫不掩饰,字里行间全是满门抄斩。
    诸如
    这大雍本该姓沈,你又何必隐忍?
    沈家三千家臣,开国立宗轻而易举,你又何必屈于人下。
    令尊愚忠,沈兄切莫愚孝。
    沈兄登极,实乃众望所归。
    沈兄若起事,六州九族必助你一臂之力。
    一整封信都是在挑唆沈君兆造反,虽说满朝文武皆知帝相不和,甚至不少沈党已经有了起事的心理准备,可被如此明晃晃写出来,还是头一次。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