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黑科技进修手册(重生) > 黑科技进修手册(重生)
错误举报

黑科技进修手册(重生)——木兮娘(118)

    良久,张群芳询问:你是基于什么原理合成室温超导材料?
    怎么会是这个问题?盛明安有些奇怪,但如实回答:灵感源自BCS理论,超导材料合成则基于室温超导理论。
    室温超导理论?
    是。盛明安觉得光说说不清楚,于是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以局域磁矩和巡游电子耦合下的超导模型为基础建立常规与非常规超导体新理论
    室内众人这下完全坐不住,拿出草稿本记录盛明安的思路,仿佛从这些数字、文字和公式计算中看到天才当初推演的脑回路,仿佛看到新的物理世界诞生的过程,这种感觉令人不由自主产生敬畏和感动,让人颤栗、激动和膜拜。
    盛明安:还有问题吗?
    众人刚经历过一场异常激烈的头脑风暴,此时稍松一口气,暂时没有疑问,但下一刻精神紧绷,迫不及待想回去消化新知识,便都起身告别。
    老张有福气,收了个了不得的学生。
    老张你是光学的吧,人留在你这里可惜了。孩子明明擅长材料物理,都被耽误多久!
    就是!他还去MIT留学,学的什么天体物理,瞎胡闹,瞎耽误人!
    死心吧,盛明安一辈子都是光学的人!别忘了拍瓦级激光系统方案是他提出来的。张群芳挥手赶人,脸上却挂着满足得意的笑容:我们师徒一辈子的缘分,你们羡慕不来。
    窸窸窣窣片刻,人群都走出会议室。
    会议室外,蓝处逮着熟悉的一名材料物理学的院士问:专利申请能过吗?
    院士:怎么不能过?不仅让过,还得加快进程,别让人久等。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有些浪费时间的流程能省就省。
    收到提点,蓝处:明白!
    会议室内,张群芳故意板着脸:怎么回事?不是去MIT学天体物理吗?
    盛明安:抽空做点别的。
    张群芳脸颊抽搐,这回答太遭人恨,抽空做点别的就弄出这么大的成果,他要是专心致志做某件事,别人还要不要混了?
    少得便宜卖乖。
    盛明安摸摸鼻子笑了。
    什么时候回MIT?
    明天的机票。
    这么赶?
    早就开学了,只不过我请假。
    行吧,回校后认真学习,争取早点毕业。如果是别人,我不会这么要求,但你不同,你不需要在MIT待上四五年。室温超导技术不同于激光装置、EUV或者石墨烯提取技术,也不像量子纠错这种短期内看不到成效的发现,社会将会因它的出现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群芳语重心长:掌握这项技术的你,既是万众瞩目,也会成为众矢之的。在专利申请通过并公开之前,你最好保证自己身处一个安全的环境。
    国际专利申请下来基本都得耗费两年时间,初审关卡结束后,盛明安才可以发表相关论文,但张群芳的意思是如果他想在MIT继续读书,最好先保密他已经掌握合成室温超导材料技术这件事。
    盛明安想起塞西尔说过某个物理学家因为掌握某项核心技术而意外身亡的事,没多纠结就采纳张群芳的建议。
    教授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张群芳:你一向聪明,那我先走了。
    教授再见。
    送走张群芳,盛明安只剩下一天假期,来不及赶去陈惊璆所在的城市,后者似乎正在攻破技术的关键时期,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都被暂时控制,只能每天报平安而无法联系。
    盛明安百无聊赖的度过无聊的一天,第二天坐上飞往MIT的飞机,继续他低调平静的求学生涯。
    但这份低调平静没有维持多久。
    两周后,PRL周刊主刊一篇核心论文悄然发表,两天之内,引起理论物理界的轰动。
    更有因发现超导新材料而获得物理诺奖、而且素有毒舌、物理学术界老佛爷之称的约翰贝德米勒对媒体公开宣称:安德烈海姆说新材料时代已经来临,我当时认为他说话不够严谨,仅凭一项石墨烯高质量量产技术就断定新材料时代来临,我只会评价安德烈海姆,你是太老了,所以疯了吗?,但现在我承认,他或许是对的。
    也有一名MIT教授评价二十一世纪的物理停滞不前,没有诞生全新的理论,他还说现在这种困境被打破了,我给予的回应是请问停滞不前的理论物理理论困境和石墨烯高产技术有什么关系?。
    但是现在,我得承认两者之间或许真的有关系。
    注意,我说了两次或许,只是因为我习惯了严谨,不是我还不够确定。
    我为什么产生这种变化?因为一个月前,有人打破了我的顽固。如果想知道是谁,我建议你们去看一看PRL最新周刊的核心主刊部分。
    你们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约翰贝德米勒是谁?
    材料物理界和超导理论物理的老佛爷,一个毒舌顽固到曾经说哭脸皮厚的民科学者的老爷子,亲口承认自己曾经发表过的错误言论,并言语暗示了某个人。
    通篇下来没有直指谁,但是通过安德烈海姆和某位MIT教授的评价,以及PRL最新周刊核心主刊的指路,已经足够清晰明了。
    于是便有人顺蔓摸瓜找到了PRL最新周刊核心主刊的几篇论文,然而没有找到符合老爷子评价的某个人。
    正当所有人以为找错了的时候,有人匿名指路:【不是纸质版周刊,去官网看电子版!】
    PRL有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论文发表方式,虽然核心主刊不分优劣,但忠实老粉坚定认为纸质版期刊含金量最高。
    【电子版期刊论文?兴趣忽然不是很高。】
    【或许,我是说或许,老爷子出错了。】
    【我说你们别被PRL老粉误导了,电子版和纸质版的核心主刊不分优劣,认真来说,其实电子版核心主刊部分含金量比纸质版高。
    原因很简单,因为纸质版发行太慢,而论文太优秀,等不及才选择电子版。】
    【】
    【看完回来了。只能说两位大牛评价很高,但参与进来的人还不多,也暂时无法证明理论是对的。】
    【可是如果理论正确,我敢预言,全世界都将沸腾。】
    第106章 恒河沙[11]
    米勒老爷子开口指路,物理界学者既惊讶又好奇,涌入PRL官网电子版主刊看最新一周刊登的论文。
    不需要依靠米勒老爷子那番话里的线索,他们就知道是哪篇论文引来老爷子的至高评价。
    室温超导新理论。
    理论物理界闻风而动,材料物理界和物理超导纷纷投以热烈关注,非领域内的媒体更关注该理论是否成立。
    与室温超导行业相关的产业诸如锂电池公司、磁悬浮发展企业等等则关心如果理论成立,相对应的室温超导需要多久能够实现。
    因为他们都知道一旦室温超导实现,全世界使用的能源将增加30%。
    电力公司、通讯公司、蓄电池企业等一切电力能源公司几乎倾巢而动,将百分之九十的注意力投放过来,只为了确定室温超导是否能够实现、多久能够实现。
    室温超导,电阻为零,蓄电池不再发热,所有电子通讯产品充电时不需要散热功能,因为能源传输过程没有损失!
    以上主要是电力相关企业考虑的重点。
    对于全球各大电子通信和通讯公司来说,通用的锂电池更新成超导电池只是其一,更着重在意的方面是室温超导材料是制造量子计算机最好的材料。
    室温超导理论被建立,将意味室温超导材料的诞生以及应用,甚至推广民用。等到室温超导材料全方面使用,所有电子产品的底层逻辑都将被全部改写。
    电子产品时代将成为过去,人们迎来量子产品时代。
    电影中关于未来科技城市的幻想不再只是科幻构思,而将成为真实。
    电子通讯产品才是真正决定世界霸主地位的关键!
    室温超导理论的建立,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不只是物理界,还包括了政界、商界。
    一个新时代的浪潮打过来,决定着未来的世界格局分布,谁都希望自己能在其中分到最大一杯羹。
    高通、英特尔、IBM等电子通讯巨头在室温超导理论建立的消息传出时,便紧急召集几次大会议,商量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新时代浪潮,同时要求研发部加紧步伐,从研发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等小组中抽取人马,组织一支以室温超导理论为基础原理的小组筹划研发廉价的超导电池。
    同时成立多支紧急小组,协助量子计算机研发。
    另一边,几大电子通讯巨头的高层商量是否接触盛明安,如果可以,重金聘请,将人吸纳入公司研发部门。
    如果理论成立,盛明安他将是全球最熟悉室温超导的物理学家,也是最有可能研发出室温超导材料的科学家。我们必须抢到他!如果抢不到,我希望谁都得不到。
    我觉得我们应该冷静一点,现在没有人能够肯定超导理论的正确性。就算超导理论被建立起来,距离室温超导材料的问世肯定需要几年时间。室温超导材料问世最多促进磁悬浮、蓄电池的功能发展,实际上对我们通讯行业的影响大不到哪去。
    电池充电跟化学功率有关,使用室温超导蓄电池的手机不会加速充电时间,最多就是续航时间变长,但效果并不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通副总莫伦科夫强调:比起室温超导材料,我们应该警惕华国的半导体产业链发展,更应该警惕盛明安这个人和他的EUV更新。他们的半导体产业链还在起步阶段,我们应该想办法摧毁他们的产业链,摧毁他们妄图利用EUV跟我们抢夺芯片市场的野心!
    保罗是他的党羽,此时坚定支持莫伦科夫:室温超导蓄电池真正影响的是汽车、动车等新能源交通这些行业,和我们关系不大。比起未来摸不着边际的量子计算机,我认为还是抢回我们的芯片霸主地位更重要。
    高通CEO的想法显然跟他们相反,坚持认为应该着重于未来的量子计算机,应该抢先一步将室温超导材料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盛明安本人就代表了室温超导材料技术。
    可惜董事们都被莫伦科夫说服,因为华国宣布新旧半导体产业链交替建立的科学工程,以及华国13.5nmEUV的发布,让各大电子通讯巨头感到威胁,董事会成员迫切希望解决对面成长中的威胁,并不看重室温超导材料技术。
    最后,莫伦科夫说:盛明安是华国人!华国上下一直充满野心,妄图征服世界,他们明明狡猾无耻,却总是装得很谦虚,嘴上说对控制世界没有兴趣,可实际上他们在非洲建设骗取巨大利益。他们盗窃我们的高科技技术、盗窃我们的经营模式,甚至是盗窃复制我们的软件,然后反过来抢走我们的市场!
    如果华国人真的善良,他们就不会企图建立半导体产业链反抗我们!他们忘了当初是谁将芯片封装的产业交给他们,为他们创造经济!
    盛明安是华国人,他一定也虚伪、狡猾!
    他是13.5nmEUV的总设计师!
    最后一句刺中董事成员们敏感的神经,他们毫不犹豫选择莫伦科夫的提议,对盛明安充满戒备。
    CEO的请求被驳回,莫伦科夫大获全胜。
    会议结束,看着目光短浅的董事会成员以及骄傲自满的莫伦科夫,高通CEO灰心地叹气:我有预感,我们将不再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
    其他通讯公司虽不至于像高通这样极端,但也都选择观望,没人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毕竟选择盛明安就等同于将宝都压在他身上,而他的身份、国籍和年纪都是问题,再有就是理论不一定成立。
    一切还得看未来是否出现一项基于该新理论的成果,
    相较于通讯公司的观望,蓄电池和汽车交通等相关企业就很重视,虽然没有直接接触盛明安,但是各自接触开发电池领域的大牛,以新理论为基础,研究开发超导蓄电池。
    超导论坛热闹沸腾:【有没有兴趣开盘,押盛神什么时候开发出室温超导材料?】
    【就常理而言,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应用物理学家之间有壁。】
    【这句话对其他人有用,对顶级的物理大佬无效。你数数哪个有名的大牛不是理论和应用兼具?更何况你忘记盛神的EUV了吗?】
    【我就想知道盛神到底擅长什么?光学、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听说他在MIT攻读天体物理?简直是怪物。】
    【不如开盘,押盛神的室温超导新理论什么时候被推翻。】
    【有道理。我更中意这个赌盘。】
    【朋友们,知道你们崇拜盛明安,但是别把他神化OK?他刚出了理论,实践成果恐怕没那么快出来,而且可能是别人先一步研发出成果。】
    【2333如果实践成果出来,说明盛神的室温超导理论是正确的,物理学将多一条全新完整的理论。】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