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渣攻后万人迷受重生了——扶松(7)
然后还有用一根线条划出来的身体、四肢。
最后宋书在旁边一点一点刻下两个字:宋师。
宋师:?什么玩意儿?
宋书收回匕首,对着这副四不像的火柴人画看了几眼,估计也觉得挺滑稽的,没忍住笑了两声。
宋师:怎么,难道这位是个白的,在这儿画肖像画对我痴汉笑呢?
结果下一刻,宋书就收敛了笑意,甩了甩酸痛的手腕,猛地抬手往柱子上又一砸
又是一条更长的裂纹。
小人圆得扭曲的一张脸从中间分成了两半。
场面十分血腥,动作过于冷静。
宋师:!
他裂开了。
他真裂开了。
这踏马哪里白了,明明从头到尾都写着黑化两个字啊!!!
宋师头皮发麻。
他看着此刻的宋书,脸上带着极致的冷漠,手里的动作却一下比一下更狠,肉眼可见的愤恨随着匕首扎穿了小人的心肝脾肺肾,宋师却感觉这刀子更像是扎在自己的心肝脾肺肾上。
他先前只是些猜测,如今直面这样的场景,怎么也不能再自欺欺人下去了这要是白的那一只,扎他小人干嘛?好玩儿吗?
这是真名副其实扎小人。
宋书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渣男。
一刀。
花言巧语。
两刀。
骗我感情。
三刀。
哄我上/床,虽然没成功。
四刀。
还杀了我。
五刀。
宋书越想越觉得过分,力气难免没控制住,刮沙沙的声音吵得门口守夜的章五都来敲门,但不敢像白天一样直接踹门进去了,小心翼翼地问:公子?您是在
宋书听见敲门声时动静就停了下来,调整了一下呼吸,平静道:无事。
章五便不敢打扰了。
宋师正听着耳边的动静,不防宋书在原地站了两秒,竟然突然回头,准确地朝他的方向看了过来。
宋师条件反射地往下一蹲。
然后:不对,他心虚什么?
然而宋书很明显不知为何已经感知到了他的视线,已经喝道:谁在那儿?!
原本被宋师刻意用内力屏蔽了些许五感的暗卫惊醒回神,还没等他们动作,宋师心里念着完了,听见急促的脚步声停下,接着是哐的推窗声,一抬头,正好对上了宋书的目光。
宋师:
宋书:
宋青派给他的暗卫统领平风刚到:二公子
宋书头也不抬地挥了挥手,示意暗卫退下。
他刚刚满身的戾气和凌厉还没来得及收回去,然而这种情况下对着宋师笑又不太对劲,于是他脸上的表情几经变换,最终定格在惊讶上:哥哥?
宋师咳了两声,在寒风刺骨中选择装作并没有看到他刚刚扎小人的一幕,从怀里掏出另一只暖炉:要吗?
两人面面相觑半晌,最终还是宋书收了对准他的匕首,沉默地接过了暖炉,不知摆出什么表情好,只是侧过了身,让他先进来。
然而做完这个举动他又意识到不对劲他画的小人还在柱子上。
还被他的匕首扎得很惨。
宋书转身就走,来不及毁尸灭迹,甚至都没再敢往柱子上瞥一眼,捧着宋师给他的这个暖炉往柱子上一靠,看着宋师从窗户翻进来,身体紧绷了些:
哥哥这么晚来我这里是有什么事吗?
被当场抓包的宋师落了地,整了整衣领,破罐子破摔,十分不要脸地回:今天你不是说要我陪你?景休打喷嚏太吵,我就来你这儿看看你睡没睡,刚到。
宋书心中狐疑:窗户刚刚是半掩着的,正对着这根柱子的方向,虽然可能看不见他画了什么,但这个角度是能看见他写的字的。
如果宋师很早就到了,他应该看到了自己画小人和扎小人的全过程
宋书情愿相信宋师刚到。
他对视线敏感,但习武足够厉害的人是可以摈弃五感的,能做到呼吸无声踏步无响,他是真的不知道宋师有没有骗他。
而且事实确实是宋师之所以暴露了视线,就是因为心思紊乱,又刚刚穿到这具身体里,对于内力的掌控度不够熟练,这才让宋书钻了空子。
宋师看他靠在柱子上,身体线条微微绷紧,月白色的长袍划出的腰身弧度清瘦而紧致,烛光下的整个人都像只弓着身满眼防备的漂亮的猫,突然生了逗弄的心思,故意问道:你靠在那里做什么?不冷吗?
宋书:没什么,降温。
宋师惊讶道:降温?
宋书轻描淡写道:今天下午发了点热,感觉还没降下去,柱子凉。降温刚好。
宋师心说你就胡扯,脸上却是一脸真切的关心:又发热了?是白日里太累了吗?让哥哥看看
他跨步上前,伸手覆在了宋书白皙饱满的额头上,看着手掌下的一双桃花眸避开他的目光,睫毛微微颤抖着讲述主人的紧张,无声地笑了笑,出口却是纯粹的疑惑:咦,也不热啊,今天下午也这样,是我的体温太低了吗?
宋书一边分心防备他突然要拉开自己查看身后的东西,一边还要虚与委蛇跟他演戏,他突然凑上来确实让他吓了一跳,但宋书这个人最冷静不过,片刻就找到了应对之法。
他抬眸时已经恢复了一副宋师更熟悉的楚楚可怜的模样,眼里含着点水雾,软糯糯地说:我听说用唇试温度会比较准确哥哥要不然用嘴唇试试?
第13章 救命 哥哥相信你。
宋师顿了顿,对上他无辜又良善的眼神,心里一跳。
宋书这是在试探他?
难道是察觉到他的不对劲了?
按原主那个德行,这种时候应该表现得惊讶,然后欣喜,并且欢欣鼓舞地亲上去揩油吃豆腐,说不定还想做点更过分的事情。
然而宋师并不想让自己的人设固定成那样的好色之徒,但毕竟转变需要循环渐进,他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不就是用嘴试试温度吗?
两人面对着面,距离不过一尺,宋师慢慢放下手,在宋书保持微笑的表情中低下头,循环催眠自己:这不是揩油这不是揩油这不是揩油。
兄弟情兄弟情兄弟情。
微凉的唇瓣覆上光洁的额头,随即一触即离,宋书的眸色在低下来的影子中微微一动。
宋师已经十分自然地退开,墨色长袍划出一道流畅的弧度,笑容坦荡:真没试出来,是不是已经退热了?
宋书压下心头的异样,轻笑着说:应该是吧,现在感觉好多了。
两人相视一眼,宋师靠着窗柩和他面对着,宋书转移话题问:哥哥不是去爹那里了吗?爹跟你说些什么了?病得严重吗?
宋师看了他一眼:还行。岂止还行,简直是活蹦乱跳的。
他停顿了片刻,又说:小书,你是不是考过会试了?
宋书不明所以地点了点头。
三月就要开春闱,到时殿试,祝你金榜题名。宋师笑了笑,你从小就聪明,哥哥相信你。
好好准备考试,其他的别多想,我先走了,早点睡。
宋师摆了摆手,从头到尾都没有回答宋书那句爹跟你说什么了,转过身翻出窗,踩着月色又回去了。
窗柩扇叶大开,夜里的冷风嗖嗖地刮进来,宋书站了半晌,除了怀里被暖炉暖得滚烫,全身都被吹得冷冰冰的。
他心想,如果那不是梦,我可能在殿试当天就已经被你杀死了。
怎么重来一次,他却感觉哪里都不像梦中的发展了呢?
宋书踱着步子去关窗,回头看了眼自己刚刚弄出来的痕迹,满柱子的划痕,早就盖过了小人和旁边的那两个字,看上去特别像是熊孩子随手画出来的涂鸦。
他良久才呼出一口哽了许久的气:白紧张了。
宋师以为自己会睡得很晚,但实际上这次再回去,也许是屋里助眠的熏香发挥了作用,他很快睡了过去,翌日一大清早便醒了,躺在床榻上睡不着了。
他对环境适应得还算不错,床板比他想象得暖和,屋里烧了一夜的火炉已经逐渐熄了火,但房间里还是暖融融的,天光未亮,宋师也懒得这么早爬起来挨冻,半坐起来从床尾的一个暗格里摸出了一封信。
信封陈旧,上面依稀还留有火漆的痕迹,封面上却没有留下任何署名,只是早已经开了封。
他昨天已经看过了一遍,自然知道这里面写的是些什么,临走前向靖康王宋青要了过来,说是以后留给宋书看看。
信里写的内容无非就是宋书的真实身世,重点不是这个,重点的是写信的人,是当朝皇帝的妃子,曾经盛宠一时的芳贵妃,方芙。
为什么说是曾经?
因为这位贵妃在三千佳丽的后宫里不过昙花一现,幸运在于那么多的女人中唯独她得了皇帝几年独宠,不幸在于这恩宠来的汹涌,去得也突然。
进宫的第八年,她便自缢在冷宫中。
宋书的亲生母亲,就是方芙。但她已经死了,没人能证明宋书的身份,除了当年她送宋书出宫时让人带给靖康王的这封信。
宋家当朝气数已尽,但养了宋书这样一位正宗的皇室子弟在,只要将来宋书念旧情,登上皇位后都缺不了宋家的荣华富贵。
前提是,宋书愿不愿意去做这个抢龙椅的人。
宋师想起原著中写的宋书知道自己的身份后,用一种奇特的速度迅速推翻了当朝皇权,直接黄袍加身,然后大结局。
他应当是愿意的吧?
宋师眼下最紧要的事就是要和宋书缓解关系,既然已经确定宋书确实是重生的,就算他今后登上皇位,要是宋师最终还是没能补救完成,宋家可能迎来的就不会荣华富贵,而是秋后斩首了。
宋师越想越觉得头疼,他本来想尽快去找一找回去的办法,城外那位大师被他寄予了很大的厚望,但看样子今天肯定去不成了。
宋师揣着暖炉,看着眼前穿着一身深蓝中浸着黑色的太监常服的人,目光在他面白无须和削瘦的身材上转了一圈。常公公甩着拂尘微微低下头,眼珠子斜着笑,眉角都是褶子,嗓音尖细:宋家大公子?跟咱家走一趟吧。
皇帝派了贴身太监过来,一见面就说皇上要见你。
宋师收敛心神轻轻点头,低眉顺眼:麻烦公公。
常公公的目光挪到他怀里,对他连手都不拿出来还礼一事有些不满,宋师注意到他的目光,笑了笑说:公公冷吗?本来还想把炉子借给公公暖暖手,但看公公精神抖擞,我可比不得公公挨冻,少了些礼数,望公公见量。
常在从这短短几句话中察觉到了他话里的刺头,明明是恭维道歉的话,却怎么听怎么不舒服这大冬天的,年假才刚过,谁出门不冷?这是嘲讽谁呢?
常在上下打量了他几眼,哼笑了声,甩过拂尘对身后的两个小太监骂道:还愣着干什么?不长眼的东西走啊!
宋师无声地笑了笑,并不在意常在若有若无的指桑骂槐。
冬日的早晨冷得发指,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来本来就糟心,这太监不拿正眼瞧他,传个口谕也要带两个小太监壮势,他也没必要一定恭恭敬敬地行大礼。
府里人不多,常公公来时没惊动其他人,宫里的马车停在西门,上车前宋师踩着凳儿上去,旁边一个小太监给他掀帘子,常在拿眼色瞪他,小太监神色惶惶,却也没放下帘子。
宋师顿了顿,钻进了马车。
他身后的王府里,一道黑影一闪而过。
常在上了另一辆小轿子,几个太监抬着走,在等级森严的大周,能上轿子的太监就是圣上眼前的大红人才有的待遇。比如刚刚给宋师掀帘子的那个小太监,就只能跟在宋师的马车后小跑着跟。
宋师掀开车帘,对赶车的太监道:把速度放慢些。
马车慢了下来,比起常人走路的速度还是要快一些。
小太监跑得气喘吁吁,跟在马车身边急步走着,还要保持呼吸顺畅不让贵人听着烦闷,但也比刚刚好多了。
小轿子逐渐越过马车,宋师掀开窗帘,往前扫了一眼,低声问这小太监:叫什么名字?
小太监诚惶诚恐:奴才奴才良子。
良子,宋师闲聊般点了点头,你们常公公是大内总管,你觉着公公他平日里为人怎么样?
能跟着常在出宫的不一定就是他的亲信,也许是随便拉来凑数的,良子唯唯诺诺地,说他本来在宫里做最低等的洒扫类事务,近日圣上心情不太好,一连打死了好几个太监,常在实在缺人,随便从底下拉了几个出宫,他算是走了狗屎运,恰好就在其列。
有眼色的太监就会顺杆爬,常在侍奉当今几十年,一直是圣上的心腹,能得了他的青眼,就相当于也是圣上面前半个红人,出宫就是为他们私底下巴结人创造的大好机会,但这小太监明显不懂眼色,硬要恪守本分。
常在明显对宋师不满,他对宋师恭恭敬敬,那就是驳了常在的面子,常在故意让人跟在马车后面跑,也是在发泄不满罢了。
良子明显也懂这些,有些愁眉苦脸,却也没太大的失落感,宋师随口问句什么他也认认真真地答,态度算不上谄媚,更多的是小心翼翼。
临下车前宋师想起了什么,从袖子里摸出了一个锦袋,塞进了良子手里,好像得罪常公公了我这人不太会说话,你帮本公子把这东西送给常公公,就说是本公子一点心意,希望常公公不要见外。
良子接住沉甸甸的锦袋,手忙脚乱:是是。
塞钱给太监这种事,宫里并不少见,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常在混迹众多官员之中,不知道拿过多少好处,也就是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的功夫,这个买卖常在乐意做得很,但在常在看来,宋师真是一点眼色也不懂,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满的一点原因。
恋耽美
最后宋书在旁边一点一点刻下两个字:宋师。
宋师:?什么玩意儿?
宋书收回匕首,对着这副四不像的火柴人画看了几眼,估计也觉得挺滑稽的,没忍住笑了两声。
宋师:怎么,难道这位是个白的,在这儿画肖像画对我痴汉笑呢?
结果下一刻,宋书就收敛了笑意,甩了甩酸痛的手腕,猛地抬手往柱子上又一砸
又是一条更长的裂纹。
小人圆得扭曲的一张脸从中间分成了两半。
场面十分血腥,动作过于冷静。
宋师:!
他裂开了。
他真裂开了。
这踏马哪里白了,明明从头到尾都写着黑化两个字啊!!!
宋师头皮发麻。
他看着此刻的宋书,脸上带着极致的冷漠,手里的动作却一下比一下更狠,肉眼可见的愤恨随着匕首扎穿了小人的心肝脾肺肾,宋师却感觉这刀子更像是扎在自己的心肝脾肺肾上。
他先前只是些猜测,如今直面这样的场景,怎么也不能再自欺欺人下去了这要是白的那一只,扎他小人干嘛?好玩儿吗?
这是真名副其实扎小人。
宋书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渣男。
一刀。
花言巧语。
两刀。
骗我感情。
三刀。
哄我上/床,虽然没成功。
四刀。
还杀了我。
五刀。
宋书越想越觉得过分,力气难免没控制住,刮沙沙的声音吵得门口守夜的章五都来敲门,但不敢像白天一样直接踹门进去了,小心翼翼地问:公子?您是在
宋书听见敲门声时动静就停了下来,调整了一下呼吸,平静道:无事。
章五便不敢打扰了。
宋师正听着耳边的动静,不防宋书在原地站了两秒,竟然突然回头,准确地朝他的方向看了过来。
宋师条件反射地往下一蹲。
然后:不对,他心虚什么?
然而宋书很明显不知为何已经感知到了他的视线,已经喝道:谁在那儿?!
原本被宋师刻意用内力屏蔽了些许五感的暗卫惊醒回神,还没等他们动作,宋师心里念着完了,听见急促的脚步声停下,接着是哐的推窗声,一抬头,正好对上了宋书的目光。
宋师:
宋书:
宋青派给他的暗卫统领平风刚到:二公子
宋书头也不抬地挥了挥手,示意暗卫退下。
他刚刚满身的戾气和凌厉还没来得及收回去,然而这种情况下对着宋师笑又不太对劲,于是他脸上的表情几经变换,最终定格在惊讶上:哥哥?
宋师咳了两声,在寒风刺骨中选择装作并没有看到他刚刚扎小人的一幕,从怀里掏出另一只暖炉:要吗?
两人面面相觑半晌,最终还是宋书收了对准他的匕首,沉默地接过了暖炉,不知摆出什么表情好,只是侧过了身,让他先进来。
然而做完这个举动他又意识到不对劲他画的小人还在柱子上。
还被他的匕首扎得很惨。
宋书转身就走,来不及毁尸灭迹,甚至都没再敢往柱子上瞥一眼,捧着宋师给他的这个暖炉往柱子上一靠,看着宋师从窗户翻进来,身体紧绷了些:
哥哥这么晚来我这里是有什么事吗?
被当场抓包的宋师落了地,整了整衣领,破罐子破摔,十分不要脸地回:今天你不是说要我陪你?景休打喷嚏太吵,我就来你这儿看看你睡没睡,刚到。
宋书心中狐疑:窗户刚刚是半掩着的,正对着这根柱子的方向,虽然可能看不见他画了什么,但这个角度是能看见他写的字的。
如果宋师很早就到了,他应该看到了自己画小人和扎小人的全过程
宋书情愿相信宋师刚到。
他对视线敏感,但习武足够厉害的人是可以摈弃五感的,能做到呼吸无声踏步无响,他是真的不知道宋师有没有骗他。
而且事实确实是宋师之所以暴露了视线,就是因为心思紊乱,又刚刚穿到这具身体里,对于内力的掌控度不够熟练,这才让宋书钻了空子。
宋师看他靠在柱子上,身体线条微微绷紧,月白色的长袍划出的腰身弧度清瘦而紧致,烛光下的整个人都像只弓着身满眼防备的漂亮的猫,突然生了逗弄的心思,故意问道:你靠在那里做什么?不冷吗?
宋书:没什么,降温。
宋师惊讶道:降温?
宋书轻描淡写道:今天下午发了点热,感觉还没降下去,柱子凉。降温刚好。
宋师心说你就胡扯,脸上却是一脸真切的关心:又发热了?是白日里太累了吗?让哥哥看看
他跨步上前,伸手覆在了宋书白皙饱满的额头上,看着手掌下的一双桃花眸避开他的目光,睫毛微微颤抖着讲述主人的紧张,无声地笑了笑,出口却是纯粹的疑惑:咦,也不热啊,今天下午也这样,是我的体温太低了吗?
宋书一边分心防备他突然要拉开自己查看身后的东西,一边还要虚与委蛇跟他演戏,他突然凑上来确实让他吓了一跳,但宋书这个人最冷静不过,片刻就找到了应对之法。
他抬眸时已经恢复了一副宋师更熟悉的楚楚可怜的模样,眼里含着点水雾,软糯糯地说:我听说用唇试温度会比较准确哥哥要不然用嘴唇试试?
第13章 救命 哥哥相信你。
宋师顿了顿,对上他无辜又良善的眼神,心里一跳。
宋书这是在试探他?
难道是察觉到他的不对劲了?
按原主那个德行,这种时候应该表现得惊讶,然后欣喜,并且欢欣鼓舞地亲上去揩油吃豆腐,说不定还想做点更过分的事情。
然而宋师并不想让自己的人设固定成那样的好色之徒,但毕竟转变需要循环渐进,他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不就是用嘴试试温度吗?
两人面对着面,距离不过一尺,宋师慢慢放下手,在宋书保持微笑的表情中低下头,循环催眠自己:这不是揩油这不是揩油这不是揩油。
兄弟情兄弟情兄弟情。
微凉的唇瓣覆上光洁的额头,随即一触即离,宋书的眸色在低下来的影子中微微一动。
宋师已经十分自然地退开,墨色长袍划出一道流畅的弧度,笑容坦荡:真没试出来,是不是已经退热了?
宋书压下心头的异样,轻笑着说:应该是吧,现在感觉好多了。
两人相视一眼,宋师靠着窗柩和他面对着,宋书转移话题问:哥哥不是去爹那里了吗?爹跟你说些什么了?病得严重吗?
宋师看了他一眼:还行。岂止还行,简直是活蹦乱跳的。
他停顿了片刻,又说:小书,你是不是考过会试了?
宋书不明所以地点了点头。
三月就要开春闱,到时殿试,祝你金榜题名。宋师笑了笑,你从小就聪明,哥哥相信你。
好好准备考试,其他的别多想,我先走了,早点睡。
宋师摆了摆手,从头到尾都没有回答宋书那句爹跟你说什么了,转过身翻出窗,踩着月色又回去了。
窗柩扇叶大开,夜里的冷风嗖嗖地刮进来,宋书站了半晌,除了怀里被暖炉暖得滚烫,全身都被吹得冷冰冰的。
他心想,如果那不是梦,我可能在殿试当天就已经被你杀死了。
怎么重来一次,他却感觉哪里都不像梦中的发展了呢?
宋书踱着步子去关窗,回头看了眼自己刚刚弄出来的痕迹,满柱子的划痕,早就盖过了小人和旁边的那两个字,看上去特别像是熊孩子随手画出来的涂鸦。
他良久才呼出一口哽了许久的气:白紧张了。
宋师以为自己会睡得很晚,但实际上这次再回去,也许是屋里助眠的熏香发挥了作用,他很快睡了过去,翌日一大清早便醒了,躺在床榻上睡不着了。
他对环境适应得还算不错,床板比他想象得暖和,屋里烧了一夜的火炉已经逐渐熄了火,但房间里还是暖融融的,天光未亮,宋师也懒得这么早爬起来挨冻,半坐起来从床尾的一个暗格里摸出了一封信。
信封陈旧,上面依稀还留有火漆的痕迹,封面上却没有留下任何署名,只是早已经开了封。
他昨天已经看过了一遍,自然知道这里面写的是些什么,临走前向靖康王宋青要了过来,说是以后留给宋书看看。
信里写的内容无非就是宋书的真实身世,重点不是这个,重点的是写信的人,是当朝皇帝的妃子,曾经盛宠一时的芳贵妃,方芙。
为什么说是曾经?
因为这位贵妃在三千佳丽的后宫里不过昙花一现,幸运在于那么多的女人中唯独她得了皇帝几年独宠,不幸在于这恩宠来的汹涌,去得也突然。
进宫的第八年,她便自缢在冷宫中。
宋书的亲生母亲,就是方芙。但她已经死了,没人能证明宋书的身份,除了当年她送宋书出宫时让人带给靖康王的这封信。
宋家当朝气数已尽,但养了宋书这样一位正宗的皇室子弟在,只要将来宋书念旧情,登上皇位后都缺不了宋家的荣华富贵。
前提是,宋书愿不愿意去做这个抢龙椅的人。
宋师想起原著中写的宋书知道自己的身份后,用一种奇特的速度迅速推翻了当朝皇权,直接黄袍加身,然后大结局。
他应当是愿意的吧?
宋师眼下最紧要的事就是要和宋书缓解关系,既然已经确定宋书确实是重生的,就算他今后登上皇位,要是宋师最终还是没能补救完成,宋家可能迎来的就不会荣华富贵,而是秋后斩首了。
宋师越想越觉得头疼,他本来想尽快去找一找回去的办法,城外那位大师被他寄予了很大的厚望,但看样子今天肯定去不成了。
宋师揣着暖炉,看着眼前穿着一身深蓝中浸着黑色的太监常服的人,目光在他面白无须和削瘦的身材上转了一圈。常公公甩着拂尘微微低下头,眼珠子斜着笑,眉角都是褶子,嗓音尖细:宋家大公子?跟咱家走一趟吧。
皇帝派了贴身太监过来,一见面就说皇上要见你。
宋师收敛心神轻轻点头,低眉顺眼:麻烦公公。
常公公的目光挪到他怀里,对他连手都不拿出来还礼一事有些不满,宋师注意到他的目光,笑了笑说:公公冷吗?本来还想把炉子借给公公暖暖手,但看公公精神抖擞,我可比不得公公挨冻,少了些礼数,望公公见量。
常在从这短短几句话中察觉到了他话里的刺头,明明是恭维道歉的话,却怎么听怎么不舒服这大冬天的,年假才刚过,谁出门不冷?这是嘲讽谁呢?
常在上下打量了他几眼,哼笑了声,甩过拂尘对身后的两个小太监骂道:还愣着干什么?不长眼的东西走啊!
宋师无声地笑了笑,并不在意常在若有若无的指桑骂槐。
冬日的早晨冷得发指,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来本来就糟心,这太监不拿正眼瞧他,传个口谕也要带两个小太监壮势,他也没必要一定恭恭敬敬地行大礼。
府里人不多,常公公来时没惊动其他人,宫里的马车停在西门,上车前宋师踩着凳儿上去,旁边一个小太监给他掀帘子,常在拿眼色瞪他,小太监神色惶惶,却也没放下帘子。
宋师顿了顿,钻进了马车。
他身后的王府里,一道黑影一闪而过。
常在上了另一辆小轿子,几个太监抬着走,在等级森严的大周,能上轿子的太监就是圣上眼前的大红人才有的待遇。比如刚刚给宋师掀帘子的那个小太监,就只能跟在宋师的马车后小跑着跟。
宋师掀开车帘,对赶车的太监道:把速度放慢些。
马车慢了下来,比起常人走路的速度还是要快一些。
小太监跑得气喘吁吁,跟在马车身边急步走着,还要保持呼吸顺畅不让贵人听着烦闷,但也比刚刚好多了。
小轿子逐渐越过马车,宋师掀开窗帘,往前扫了一眼,低声问这小太监:叫什么名字?
小太监诚惶诚恐:奴才奴才良子。
良子,宋师闲聊般点了点头,你们常公公是大内总管,你觉着公公他平日里为人怎么样?
能跟着常在出宫的不一定就是他的亲信,也许是随便拉来凑数的,良子唯唯诺诺地,说他本来在宫里做最低等的洒扫类事务,近日圣上心情不太好,一连打死了好几个太监,常在实在缺人,随便从底下拉了几个出宫,他算是走了狗屎运,恰好就在其列。
有眼色的太监就会顺杆爬,常在侍奉当今几十年,一直是圣上的心腹,能得了他的青眼,就相当于也是圣上面前半个红人,出宫就是为他们私底下巴结人创造的大好机会,但这小太监明显不懂眼色,硬要恪守本分。
常在明显对宋师不满,他对宋师恭恭敬敬,那就是驳了常在的面子,常在故意让人跟在马车后面跑,也是在发泄不满罢了。
良子明显也懂这些,有些愁眉苦脸,却也没太大的失落感,宋师随口问句什么他也认认真真地答,态度算不上谄媚,更多的是小心翼翼。
临下车前宋师想起了什么,从袖子里摸出了一个锦袋,塞进了良子手里,好像得罪常公公了我这人不太会说话,你帮本公子把这东西送给常公公,就说是本公子一点心意,希望常公公不要见外。
良子接住沉甸甸的锦袋,手忙脚乱:是是。
塞钱给太监这种事,宫里并不少见,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常在混迹众多官员之中,不知道拿过多少好处,也就是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的功夫,这个买卖常在乐意做得很,但在常在看来,宋师真是一点眼色也不懂,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满的一点原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