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渣攻后万人迷受重生了——扶松(29)
宋师稍微放下了一点心,闻言思索道:他和你妹妹关系不错这应当正常的,洛姣是洛方文的生母舒妃亲手养大,洛方文很照顾她。
你怕不是忘了,洛姣虽然是舒妃养大的,但洛方文不是,宋书斟了杯茶,抿了一口,垂眸道,他是当今皇后从小养到现在的,按理说,跟生母并不亲近。
三皇子洛放的生母舒妃也是出身世家名门,十几年前做过当今皇帝的太子妃,当过半个月的皇后,皇帝登基后大刀阔斧采取革新,但那时手段还不够雷厉风行,为阻断外戚专权,一点点将舒妃背后的刘家磨平了棱角。
舒妃失势,不知因为何事又恰巧惹怒了皇帝,皇帝以此为由将她贬为贵妃,后又降为妃位,大概是为了保全一点自己的名声,不想被人骂薄情寡义,最后也没有再为难刘家和舒妃,只是即便如此,舒妃在宫中也过得如履薄冰,并不好受。
帝王的宠爱永远是后宫女人最大的依仗,没有了这个,谁管你曾经有多辉煌,如今都只是个谁都能踩上一脚的、跟呆在冷宫没什么区别的嫔妃。
第42章 侍读 我们大可以顺风而起。
舒妃唯一的孩子就是在此期间生下来的。
皇帝后来又立了个新皇后, 新皇后背后的势力不大,威胁不到他的皇位,且皇后先前只是个美人, 几次被临幸都喝了避子汤,伤了根本,生不出孩子。
皇帝干脆把舒妃的儿子扔给了新皇后,记在她名下养大。
皇室向来注重嫡庶之分,长幼反倒放在一边, 皇后至今无所出,她养大的洛放便是唯一的嫡子,也因此, 朝臣推举他为储君时,极少有人反对。
当今皇帝好奢喜淫,皇子皇女生了一大堆,洛放却依旧能从这些兄弟当中杀出一条通往储君这个位置的路来, 还让朝堂里大部分人都信服于他,不得不说,他确实很有本事。
宋师耸了耸肩, 反驳道:但这也并不能说明他和你妹妹关系不错有什么不对, 舒妃是他生母, 他有大把时间和洛姣培养感情。
但我并不感觉洛姣喜欢他,宋书手指在书皮上点了半晌, 沉吟道,洛姣既然在装傻,洛放又同她如传闻中一样亲近的话,很可能她会知道一些什么事,让她对洛放才不够亲近
宋师沉思道:可我见她第一面, 她就对我表达了善意,这怎么说?她怎么知道我可信的?不怕我拆穿她?
宋书将茶杯推回原位,轻飘飘道:你还记不记得你说过,我娘在把我送给你爹的时候,在信里提过一句话?
宋师听他提起,从袖中掏出刚刚带出来的那封信,展开粗略扫了一眼,把信递给宋书:你想说那一句?
宋书将信纸展开,这封信写的虽然简洁,却并不匆忙,可见贵妃确实早有准备,他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将信纸铺在石桌上,食指按在其中一行字下,一边划一边一字一句地念道:
若数年后吾亡故,而子瑜已成人且能成事,表兄可告知子瑜身世。
她告诉王爷,有朝一日她身亡,而我已能知事,便请王爷告知我的身世。宋书抬眸看向宋师,复述起这些时眼中没有什么多余的情感,七年后,她果然在冷宫自缢,但除了我之外,她还有一个女儿洛姣,极有可能是按照她的吩咐一直在装傻。
她这样冷静自制的人,能计划好一切,连圣上都猜不到她的心机、只是因为无心争宠且方家落败才被打入冷宫,她自缢前,难道没有计划过女儿该怎么办吗?
她能想到等我成年告知我真相,那洛姣呢?
皇宫里没一个能真心交付的人,芳贵妃不可能再告知别人这件事的真相,那人说不定自己连能不能撑到洛姣成年都说不定。
然而她被打入冷宫,女儿被人收养,她无法再庇护,唯一的办法,大概就是提前告诉女儿真相。
宋师精神一振。
他明白宋书的意思了,芳贵妃希望自己的儿女平安喜乐,却也怕他们被瞒在鼓里一辈子,万一哪一天这件事被爆出来,连反应都来不及就要背上莫须有的罪名,她会对靖康王那样请求,那对还留在这个吃人的皇宫里的女二,只会更加心惊胆战。
最大的可能,就是她临死前告诉了自己女儿关于身世的真相。
如果洛姣早就知道自己还有个哥哥、也知道这个哥哥就是靖康王府的二公子,那她对宋师的亲近也有了解释。
这也不对,宋师想到这里又顿住,疑惑道:她难道是没认出我不是你?不至于会犯这种错误吧?知道我是谁还毫无防备?
宋书反问:为什么要防备?
我一直以为在外人眼里,我们是水火不容的存在毕竟一个是养子、一个是唯一的嫡子,但爹表现出来的一直是更宠爱你,又没有立世子的意思,按照经典狗血剧情走向,你我应该势不两立,为了世子之位争锋相对、相看两厌的。
宋师说到中途顿了好几下,懊悔自己怎么又提起了这件事,然而好在宋书仿佛并不在意这个,只是轻轻笑了一下:那哥哥想当世子吗?
宋师把桌上那封信推回去,并不在意:无所谓我还没问你呢,先前和爹自作主张商量着,想让你登基你一直都没给个准信,现在也没人,不如跟我讲讲,你是怎么想的?
周围有没有监视的人,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宋师兴许无法区分,但在这里他还是能分辨的。
周围没有人,就算有也在很远的地方,绝对听不到他们的对话。
你都知道是自作主张了,我还有反对的机会?
见宋师有些歉意,宋书脸上的笑弧落下几分,转过目光平淡道:我对它不感兴趣,但我娘说的不错。你们留我在府中这么多年,恩情就已经足够多了。我只是为报恩罢了。
宋师:你若不愿意大可不必强求。
然而话没说话,宋书侧脸对着他抬手,挡住他的视线,也阻隔住他接下来的话音:没什么不情愿的,我不会反悔。
当然你们若找到了更合适的人选,我也不会反对。
宋师看着他白皙清隽的侧脸轮廓,心说:我要是有更合适的人选,也不会找你说这件事。
两人各自喝了一盏茶,随即默契地揭过这个心照不宣的话题:我和爹商量过,他说宋家如今旁支虽然多,但大多都和本家没什么来往,指望他们是不可能的。若想起势,还得从头打起。
宋师和他对视一眼
当今朝堂,有三方势力,一是皇帝和他手下的锦衣卫、后妃所属的各方势力,包括丞相,都属帝王党。
宋师手里没别的东西,便随手从地上捞了几颗石子,放下一颗,又继续道:二是朝中阁老与三皇子洛放,内阁一大半都是皇后母家的人
说到这里,宋师戏谑地笑道:圣上封当今皇后为后时,为的是让自己能毫无后顾之忧,他恐怕也没想到,这个筹码到最后,竟然长成了另一股威胁他的势力。
宋书缓声问:你想说三是宋家?
见宋师点头,宋书道:这么说也没错,或者应该说,其他保持中立的世家,基本都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只是宋家如今都衰败了,更无人敢与其他两党争锋这算是世家一派。
不错,所以实际上其他世家对我们帮助都不大。
宋师将手里的石子摆成一个三角圈,另一个拿在手里,在石桌上简单划了一圈,六部之中,兵部尚书杨宇、户部尚书霍建秉除了礼部尚书邓峰,全都是皇帝的人。
朝中阁老自然不用多说,只有少数几个是丞相薛炯塞进去的人。首辅杜老出身寒门,早年做过先帝太傅,如今桃李满天下,对三皇子洛放十分赞赏,在皇子中力荐洛方文,却并不参与父子两人的内部争锋。
若想一步一步做起实在太难,咱们需要想个办法
宋师正摸着下巴思索,突然听见宋书问:爹让我们来布置这些?
宋师瞥了他一眼:爹说他废了这么多年,也不会其他的,就留在背后给我们做退路好了。其他事情都放手给我们做。
宋书似笑非笑地点点头,目光下移,转到他身前摆放的那几颗石子上,倏地道:其实有个办法,是最好用的。
宋师挑眉:什么?
投奔老皇帝的大多是一心只想要往上爬的寒门子弟,洛方文才是人心所在,他什么都有,只缺一个篡位的机会和理由。而宋家又三番两次拒绝过他的邀请
宋师接话:所以?
所以我们如今要顾忌的,除了皇帝的毒手何时会伸向宋家,还要防止洛方文先我们一步登上皇位。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宋书目不斜视,伸手,纤长的手指在三角形的其中一个石子边屈起,随后轻轻一弹:我们大可以
他云淡风轻道:顺风而起。
三日后,圣旨颁下,新科探花被封为翰林院正四品侍读学士,入宫伴驾。
宋书本就猜测过皇帝不会按照常理出牌,然而接旨时也有些惊讶,常公公完成了任务要走人,他不动声色地塞了块银子,轻笑着道:公公辛苦。
常在那狭长的细缝眼瞥了一眼宋书,随即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来:这二公子可比那大公子懂事多了。
等人走了,宋书脸上的笑才落下来,宋师闻讯而来,也难以置信:皇帝老儿怕是疯了?你才入官场,他就让你入宫伴驾做侍读,要辅佐一群小萝卜头子念书也罢,麻烦的是你和旁人都是科举进来的,结果你却直接飞升做了四品大官
宋师摇了摇头,一口气叹出来全是无语哽咽:他这是要把你当靶子,招来旁人妒恨呐。
意料之中,宋书又浏览了一遍手里明黄色的圣旨,随即将它合上,只是没想到他做的这么绝。直接把我带着宋家推上了风尖浪口。
从前三天起宋书就一直在等,等出这个结果他反倒不算意外,很快将手中的圣旨放到一边,思索道:先前的计策怕是需要做一些调整了不过他这样,倒是帮了我一个忙。
宋师刚刚回想了一遍圣旨的内容,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什么?
我入宫为皇子皇女做侍读,算是他们半个老师,这些皇子每天学习学术的时间有足足四个时辰。宋书顿了顿,远处巍峨的皇宫宫殿在天边露出一角,映在他沉郁的眼底,我有足够的理由和时间,去了解、接触我的那个
亲生妹妹。
第43章 薛佟 他也是你的追求者之一。
洛姣曾经上过学, 因为闹出了丑事而被送了回去,但听说她时常到处乱跑,很多次都躲在教学的宫殿外被宫人发现, 似乎是在偷看。
宋书作为侍读学士,自然有理由能去接触她。
三天前,他们最终定下的计划是要假意投奔洛放,让洛放帮忙牵制皇帝,然后在此期间, 找到机会取代洛放,公布宋书的皇子身份。
而这个计划还只有个粗略大纲,首先要有的一个条件, 就是他们需要一个机会能使他们合理地投奔洛放且不受到怀疑。
原本以为皇帝要把宋书派的职位越低越好,结果他来一招捧杀,倒是出乎宋师的意料,然而这样一来, 现成的理由就摆在了他们面前
皇帝都逼他们逼到这一步了,宋家再犟,也犟不过皇权。
皇帝是给他们送枕头来了。
想通了这一节, 宋师眯了眯眼, 又说:我听人讲, 皇帝原本是要让你做个翰林院五品官员,是洛放推举你, 说你在科举里表现出来的文采斐然,连他都能压过,定能胜任这种职位。
宋书看向他。
现在朝堂上都在传三皇子的气量宽宏唯才是举,称赞他有帝王之相。
宋师顿了顿,我原本以为这是假的, 没成想你真落了个四品侍读他这是故意逼你投奔他?还能用虽然输给你却并不嫌丢脸而拉踩你来提高自己的声望一举两得啊,这算盘打得真好。
宋书语气平静道:没有他,区别也不大,只是低一个品阶罢了,若做了个五品,无法入宫侍读,反倒不好了。
这么说来我们还得感谢他,宋师扯了扯唇角,冷笑一声,我就说他性格奸诈,不是什么好东西。
好了,我过几日再去找他也不迟,宋书缓下语气,带着点安抚的意味,转移话题道,只是入宫侍读,最难办的一点就是宫中无人,来日必将举步维艰
他说到这里突然停住,抬眸看向宋师,轻声喊:哥哥。
宋师回神:嗯?
宋书道:我有一个想法,需要验证一下。
翌日,新晋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入宫伴驾。
宋师住了一晚,又出了城,回了城外的府邸。
临行前一晚,宋师与宋书商议,讲到一半时记起一个人,便对宋书道:你方才应当见过常在了,他如今是大内总管,权势不比宫里哪位娘娘差。我上次入宫托一个小太监给了他一袋银子,不知他还肯不肯承这份情。
不承也得承,宋书挽袖倒茶,他方才走时,我也给他塞了块银子。他接的很高兴,看样子皇帝没有在他面前表现出现在就要对宋家动手的意思。
若宋家当真大势已去,常在作为混迹宫中多年的人精,再贪财也不可能收宋书的银子。
宋师道:我听人说,这段日子南边有天灾,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阁老们忧心忡忡,与御史台一齐上书,要求彻查病源,增援南方。
但大周这些年荒淫无度,国库亏空不少,维持到现在周转顺利已经属实不易,大概宫里那位正因此头疼,暂时没空来对付我们。
恋耽美
你怕不是忘了,洛姣虽然是舒妃养大的,但洛方文不是,宋书斟了杯茶,抿了一口,垂眸道,他是当今皇后从小养到现在的,按理说,跟生母并不亲近。
三皇子洛放的生母舒妃也是出身世家名门,十几年前做过当今皇帝的太子妃,当过半个月的皇后,皇帝登基后大刀阔斧采取革新,但那时手段还不够雷厉风行,为阻断外戚专权,一点点将舒妃背后的刘家磨平了棱角。
舒妃失势,不知因为何事又恰巧惹怒了皇帝,皇帝以此为由将她贬为贵妃,后又降为妃位,大概是为了保全一点自己的名声,不想被人骂薄情寡义,最后也没有再为难刘家和舒妃,只是即便如此,舒妃在宫中也过得如履薄冰,并不好受。
帝王的宠爱永远是后宫女人最大的依仗,没有了这个,谁管你曾经有多辉煌,如今都只是个谁都能踩上一脚的、跟呆在冷宫没什么区别的嫔妃。
第42章 侍读 我们大可以顺风而起。
舒妃唯一的孩子就是在此期间生下来的。
皇帝后来又立了个新皇后, 新皇后背后的势力不大,威胁不到他的皇位,且皇后先前只是个美人, 几次被临幸都喝了避子汤,伤了根本,生不出孩子。
皇帝干脆把舒妃的儿子扔给了新皇后,记在她名下养大。
皇室向来注重嫡庶之分,长幼反倒放在一边, 皇后至今无所出,她养大的洛放便是唯一的嫡子,也因此, 朝臣推举他为储君时,极少有人反对。
当今皇帝好奢喜淫,皇子皇女生了一大堆,洛放却依旧能从这些兄弟当中杀出一条通往储君这个位置的路来, 还让朝堂里大部分人都信服于他,不得不说,他确实很有本事。
宋师耸了耸肩, 反驳道:但这也并不能说明他和你妹妹关系不错有什么不对, 舒妃是他生母, 他有大把时间和洛姣培养感情。
但我并不感觉洛姣喜欢他,宋书手指在书皮上点了半晌, 沉吟道,洛姣既然在装傻,洛放又同她如传闻中一样亲近的话,很可能她会知道一些什么事,让她对洛放才不够亲近
宋师沉思道:可我见她第一面, 她就对我表达了善意,这怎么说?她怎么知道我可信的?不怕我拆穿她?
宋书将茶杯推回原位,轻飘飘道:你还记不记得你说过,我娘在把我送给你爹的时候,在信里提过一句话?
宋师听他提起,从袖中掏出刚刚带出来的那封信,展开粗略扫了一眼,把信递给宋书:你想说那一句?
宋书将信纸展开,这封信写的虽然简洁,却并不匆忙,可见贵妃确实早有准备,他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将信纸铺在石桌上,食指按在其中一行字下,一边划一边一字一句地念道:
若数年后吾亡故,而子瑜已成人且能成事,表兄可告知子瑜身世。
她告诉王爷,有朝一日她身亡,而我已能知事,便请王爷告知我的身世。宋书抬眸看向宋师,复述起这些时眼中没有什么多余的情感,七年后,她果然在冷宫自缢,但除了我之外,她还有一个女儿洛姣,极有可能是按照她的吩咐一直在装傻。
她这样冷静自制的人,能计划好一切,连圣上都猜不到她的心机、只是因为无心争宠且方家落败才被打入冷宫,她自缢前,难道没有计划过女儿该怎么办吗?
她能想到等我成年告知我真相,那洛姣呢?
皇宫里没一个能真心交付的人,芳贵妃不可能再告知别人这件事的真相,那人说不定自己连能不能撑到洛姣成年都说不定。
然而她被打入冷宫,女儿被人收养,她无法再庇护,唯一的办法,大概就是提前告诉女儿真相。
宋师精神一振。
他明白宋书的意思了,芳贵妃希望自己的儿女平安喜乐,却也怕他们被瞒在鼓里一辈子,万一哪一天这件事被爆出来,连反应都来不及就要背上莫须有的罪名,她会对靖康王那样请求,那对还留在这个吃人的皇宫里的女二,只会更加心惊胆战。
最大的可能,就是她临死前告诉了自己女儿关于身世的真相。
如果洛姣早就知道自己还有个哥哥、也知道这个哥哥就是靖康王府的二公子,那她对宋师的亲近也有了解释。
这也不对,宋师想到这里又顿住,疑惑道:她难道是没认出我不是你?不至于会犯这种错误吧?知道我是谁还毫无防备?
宋书反问:为什么要防备?
我一直以为在外人眼里,我们是水火不容的存在毕竟一个是养子、一个是唯一的嫡子,但爹表现出来的一直是更宠爱你,又没有立世子的意思,按照经典狗血剧情走向,你我应该势不两立,为了世子之位争锋相对、相看两厌的。
宋师说到中途顿了好几下,懊悔自己怎么又提起了这件事,然而好在宋书仿佛并不在意这个,只是轻轻笑了一下:那哥哥想当世子吗?
宋师把桌上那封信推回去,并不在意:无所谓我还没问你呢,先前和爹自作主张商量着,想让你登基你一直都没给个准信,现在也没人,不如跟我讲讲,你是怎么想的?
周围有没有监视的人,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宋师兴许无法区分,但在这里他还是能分辨的。
周围没有人,就算有也在很远的地方,绝对听不到他们的对话。
你都知道是自作主张了,我还有反对的机会?
见宋师有些歉意,宋书脸上的笑弧落下几分,转过目光平淡道:我对它不感兴趣,但我娘说的不错。你们留我在府中这么多年,恩情就已经足够多了。我只是为报恩罢了。
宋师:你若不愿意大可不必强求。
然而话没说话,宋书侧脸对着他抬手,挡住他的视线,也阻隔住他接下来的话音:没什么不情愿的,我不会反悔。
当然你们若找到了更合适的人选,我也不会反对。
宋师看着他白皙清隽的侧脸轮廓,心说:我要是有更合适的人选,也不会找你说这件事。
两人各自喝了一盏茶,随即默契地揭过这个心照不宣的话题:我和爹商量过,他说宋家如今旁支虽然多,但大多都和本家没什么来往,指望他们是不可能的。若想起势,还得从头打起。
宋师和他对视一眼
当今朝堂,有三方势力,一是皇帝和他手下的锦衣卫、后妃所属的各方势力,包括丞相,都属帝王党。
宋师手里没别的东西,便随手从地上捞了几颗石子,放下一颗,又继续道:二是朝中阁老与三皇子洛放,内阁一大半都是皇后母家的人
说到这里,宋师戏谑地笑道:圣上封当今皇后为后时,为的是让自己能毫无后顾之忧,他恐怕也没想到,这个筹码到最后,竟然长成了另一股威胁他的势力。
宋书缓声问:你想说三是宋家?
见宋师点头,宋书道:这么说也没错,或者应该说,其他保持中立的世家,基本都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只是宋家如今都衰败了,更无人敢与其他两党争锋这算是世家一派。
不错,所以实际上其他世家对我们帮助都不大。
宋师将手里的石子摆成一个三角圈,另一个拿在手里,在石桌上简单划了一圈,六部之中,兵部尚书杨宇、户部尚书霍建秉除了礼部尚书邓峰,全都是皇帝的人。
朝中阁老自然不用多说,只有少数几个是丞相薛炯塞进去的人。首辅杜老出身寒门,早年做过先帝太傅,如今桃李满天下,对三皇子洛放十分赞赏,在皇子中力荐洛方文,却并不参与父子两人的内部争锋。
若想一步一步做起实在太难,咱们需要想个办法
宋师正摸着下巴思索,突然听见宋书问:爹让我们来布置这些?
宋师瞥了他一眼:爹说他废了这么多年,也不会其他的,就留在背后给我们做退路好了。其他事情都放手给我们做。
宋书似笑非笑地点点头,目光下移,转到他身前摆放的那几颗石子上,倏地道:其实有个办法,是最好用的。
宋师挑眉:什么?
投奔老皇帝的大多是一心只想要往上爬的寒门子弟,洛方文才是人心所在,他什么都有,只缺一个篡位的机会和理由。而宋家又三番两次拒绝过他的邀请
宋师接话:所以?
所以我们如今要顾忌的,除了皇帝的毒手何时会伸向宋家,还要防止洛方文先我们一步登上皇位。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宋书目不斜视,伸手,纤长的手指在三角形的其中一个石子边屈起,随后轻轻一弹:我们大可以
他云淡风轻道:顺风而起。
三日后,圣旨颁下,新科探花被封为翰林院正四品侍读学士,入宫伴驾。
宋书本就猜测过皇帝不会按照常理出牌,然而接旨时也有些惊讶,常公公完成了任务要走人,他不动声色地塞了块银子,轻笑着道:公公辛苦。
常在那狭长的细缝眼瞥了一眼宋书,随即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来:这二公子可比那大公子懂事多了。
等人走了,宋书脸上的笑才落下来,宋师闻讯而来,也难以置信:皇帝老儿怕是疯了?你才入官场,他就让你入宫伴驾做侍读,要辅佐一群小萝卜头子念书也罢,麻烦的是你和旁人都是科举进来的,结果你却直接飞升做了四品大官
宋师摇了摇头,一口气叹出来全是无语哽咽:他这是要把你当靶子,招来旁人妒恨呐。
意料之中,宋书又浏览了一遍手里明黄色的圣旨,随即将它合上,只是没想到他做的这么绝。直接把我带着宋家推上了风尖浪口。
从前三天起宋书就一直在等,等出这个结果他反倒不算意外,很快将手中的圣旨放到一边,思索道:先前的计策怕是需要做一些调整了不过他这样,倒是帮了我一个忙。
宋师刚刚回想了一遍圣旨的内容,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什么?
我入宫为皇子皇女做侍读,算是他们半个老师,这些皇子每天学习学术的时间有足足四个时辰。宋书顿了顿,远处巍峨的皇宫宫殿在天边露出一角,映在他沉郁的眼底,我有足够的理由和时间,去了解、接触我的那个
亲生妹妹。
第43章 薛佟 他也是你的追求者之一。
洛姣曾经上过学, 因为闹出了丑事而被送了回去,但听说她时常到处乱跑,很多次都躲在教学的宫殿外被宫人发现, 似乎是在偷看。
宋书作为侍读学士,自然有理由能去接触她。
三天前,他们最终定下的计划是要假意投奔洛放,让洛放帮忙牵制皇帝,然后在此期间, 找到机会取代洛放,公布宋书的皇子身份。
而这个计划还只有个粗略大纲,首先要有的一个条件, 就是他们需要一个机会能使他们合理地投奔洛放且不受到怀疑。
原本以为皇帝要把宋书派的职位越低越好,结果他来一招捧杀,倒是出乎宋师的意料,然而这样一来, 现成的理由就摆在了他们面前
皇帝都逼他们逼到这一步了,宋家再犟,也犟不过皇权。
皇帝是给他们送枕头来了。
想通了这一节, 宋师眯了眯眼, 又说:我听人讲, 皇帝原本是要让你做个翰林院五品官员,是洛放推举你, 说你在科举里表现出来的文采斐然,连他都能压过,定能胜任这种职位。
宋书看向他。
现在朝堂上都在传三皇子的气量宽宏唯才是举,称赞他有帝王之相。
宋师顿了顿,我原本以为这是假的, 没成想你真落了个四品侍读他这是故意逼你投奔他?还能用虽然输给你却并不嫌丢脸而拉踩你来提高自己的声望一举两得啊,这算盘打得真好。
宋书语气平静道:没有他,区别也不大,只是低一个品阶罢了,若做了个五品,无法入宫侍读,反倒不好了。
这么说来我们还得感谢他,宋师扯了扯唇角,冷笑一声,我就说他性格奸诈,不是什么好东西。
好了,我过几日再去找他也不迟,宋书缓下语气,带着点安抚的意味,转移话题道,只是入宫侍读,最难办的一点就是宫中无人,来日必将举步维艰
他说到这里突然停住,抬眸看向宋师,轻声喊:哥哥。
宋师回神:嗯?
宋书道:我有一个想法,需要验证一下。
翌日,新晋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入宫伴驾。
宋师住了一晚,又出了城,回了城外的府邸。
临行前一晚,宋师与宋书商议,讲到一半时记起一个人,便对宋书道:你方才应当见过常在了,他如今是大内总管,权势不比宫里哪位娘娘差。我上次入宫托一个小太监给了他一袋银子,不知他还肯不肯承这份情。
不承也得承,宋书挽袖倒茶,他方才走时,我也给他塞了块银子。他接的很高兴,看样子皇帝没有在他面前表现出现在就要对宋家动手的意思。
若宋家当真大势已去,常在作为混迹宫中多年的人精,再贪财也不可能收宋书的银子。
宋师道:我听人说,这段日子南边有天灾,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阁老们忧心忡忡,与御史台一齐上书,要求彻查病源,增援南方。
但大周这些年荒淫无度,国库亏空不少,维持到现在周转顺利已经属实不易,大概宫里那位正因此头疼,暂时没空来对付我们。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