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屠户家的小厨子(穿越) > 屠户家的小厨子(穿越)
错误举报

屠户家的小厨子(穿越)——爱吃羊角蜜(12)

    他亲自去看着火,新手上路,全靠火候。
    姨夫,你也去吃吧,我来看着火。
    好咧。刘老三早在第一个油果起锅,就在想象这油果的味道了。
    宁哥儿,这油果味道真不赖啊,真香。
    谭屠户也跟着夸,外面裹了芝麻,口齿留香,我以往还没吃过这种油果,也不知道宁哥儿是怎么想出来的!
    白宁道:这是别的地方的吃食,配着早饭吃的,这边没有。
    怪不得呢,我们这边也见过。
    大山,按压的力气可以再大一些,不怕把它们压坏。实在是刘大山力气太小,根本就是漏勺才碰到油果,他就赶紧移开了。
    这我怕把它们弄扁了就不好看了。刘大山不好意思的解释。
    没事,扁了它会重新圆起来的。
    白宁又给纠正了两三遍,大山的力道才算掌握的刚刚好。
    二姨,你们看看大山炸的,快尝尝。
    宁哥儿,你也来吃,我们都吃好了,不用忙活了。
    不急,油果全部都是要炸出来的。最近面条吃腻了,正好给大家换换口味。
    这油果大家没见过,会不会不喜欢啊?徐娘子担忧道。
    都需要再试试,反正都糯米也磨出来。对了,你们吃着味道怎么样?白宁问。
    好,吃起来香得很嘞!刘老三是第一个赞同。
    我觉得成。谭屠户紧接着道。
    那这该怎么卖?
    我数了一下,一斤糯米大概可以做六十个油果,我买了五斤,就是300个,加上油,成本六十文差不多。这样,我们配着豆浆,一碗豆浆两个麻球三文钱,一样一文钱。
    会不会太贵了?徐娘子迟疑的问,毕竟这豆浆真的不值钱,一斤豆子能打十多碗不止,一斤糯米能做上六十多个油果。
    二姨,你忘记豆浆还加糖了吗?
    对啊,糖可不便宜。
    大张都是白宁他们家面馆的老客了,他家不再这县里,而是附近的乡镇。他一个人来这码头这边讨活计,一个月能挣个一两多银子,他在这边民居租了一间屋子,一个月100个铜板,住的地方解决了。但是吃饭就在县里食肆里随便买点什么东西吃,在白宁这家面馆开起来之前,他还在考虑是不是要把媳妇带带身边。但是自从白宁这家面馆开起来后,他这个主意就打消了一点,这家的东西很实惠,一碗肉面六个铜板,一碗素的的才四文,味道还很好。
    不过嘛,就是天天都是面,好吃是好吃,就是有点燥火。
    大张,今儿怎么来得这么早,第一个。刘老三跟大张现在挺熟了,他们年纪差个七八岁岁,但是对刘老三来说,一点都不是事儿,当初他都能够跟谭屠户这个小他近二十岁的称兄道弟,这还只小七八岁。
    今儿没活,打算家去。
    哈哈,今儿吃什么面?对了,今天我们这里先做了一样吃食,叫油果,也叫麻球的,要不要先试试?
    大张眼睛一亮,可以,你给我来一个。
    刘老三给舀了一碗豆浆,又给夹了两个麻球,你看看,豆浆配麻球,贼香的嘞。
    大张看着那麻球,看着倒是好看,他试着咬了一口,还真香。
    老刘,里面咋是空的啊?
    刘老三回了一句,不空它能这么香?这东西不贵的哈,用了猪油合又加了素油炸。两个加豆浆才卖三文钱,豆浆里头还给放了糖,这多金贵的东西的。
    大张闻言点头,确是不贵。
    都是熟人了,我还能够整你。你吃了好吃可得给我宣传宣传啊。
    那可一定的。大张一连吃了四个麻球一碗豆浆,然后摸摸灌了水饱的肚子,这麻球还真香,中午还有没有?
    没了,这是第一次做,就做了些一两百个,卖完就完,豆浆可能还不够。
    大张正对着麻球好奇的时候,想到家里的小娃娃,那给我家孩子带两个回去。
    我可先说好了,这个凉了味道可能没这个好。
    没事,只要不坏就行。
    刘老三找了油纸,给装了八个,一共十三个铜钱。
    油果的豆浆的出现,是分薄了面条的生意的,但是大多数人觉的偶尔换换口味还挺好,况且这个麻球还是这边从来没有过的吃食,大家都乐意尝一尝。
    但凡在外面能够吃饭的,家里都不是缺那一文两文的人,饭量小的人,一碗豆浆两个油果也就差不多了,饭量大一些的就是一碗豆浆,四个油果,也能管一上午的了。
    算下来,这个比吃面还划算,还能给家人带着回去。
    两百多个油果,最后卖来还剩十几个。
    这生意还做得。
    白宁当然知道油果这个生意做的,要不然以前那早餐店怎么家家都有油果卖?
    要不早上就多加油果这一样,也不费什么事儿?徐娘子试探的问。
    白宁的本意也是这样,经过这一个月,面馆的生意基本稳定下来了,碰上大集一天能卖个七八百文,寻常也就三四百文。这县里又不止他们这一家卖面条的,也在开始仿照,只是配方不全,弄出来的味道远远比不上他们的。
    所以,白宁想新做点花样出来。
    光油果也不成,那这样,再炸点油条,熬一锅稀粥,也不费什么事儿。另外,豆花也不做了,城西那家豆腐铺子也开始做豆花了,现在我们每天都有剩豆花,也挣不了多少钱,干脆就在早上那一餐多下一点功夫。
    宁哥儿,你懂这个,你拿主意就成。白宁说的,徐娘子又何尝不知道?甚至刘老三是最先发现的,提出他还有点不高兴,但是不高兴又能怎么样?人家照样卖他们的。
    第19章
    这边,谭明听秦氏的话,买齐了六礼,然后就回了云岭村。
    秦氏对这个二十多岁还没有娶上媳妇的侄儿还算上心,大清早的就提了一个篮子鸡蛋。跑去了三叔公那里,得出了最近的好日子。
    明子,最近半个月就两个好日子,一个是后日,还有一个是十日后了,你看哪个好?
    谭屠户不想节外生枝,就后日。
    那成,我给媒婆说一声去,还得给她说说你家这双儿这情况,免得到时候说错了话。
    大伯母,我跟你一起去。
    也行。
    黄媒婆算是云岭村有名的媒婆了,名气挺大,而且人品还好,就是有些县城的人都愿意请她说媒。
    她正带着小孙女在院子玩,她做媒二十多年了,早就已经当了祖母。看见秦氏带着谭屠户过去,她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让媳妇把小孙女抱进去,诶哟,我说今早怎么有喜鹊飞上枝头呢,原来是大妹子来了,明子也来了。
    黄婶子。
    快快屋里坐,英娘给你婶子和兄弟端碗水来!
    不麻烦了,不麻烦了,今天上门是有求你了。
    什么求不求的,喝个水咋了,自家人来我就能不给你水喝。黄媒婆话说得好,佯装生气道。
    又一阵寒暄后,黄媒婆才问,说吧,哪家的姑娘?或是哪家的小双儿?
    就你娘家村子刘老三媳妇的娘家侄子。
    小溪村刘老三媳妇的娘家侄子?不对啊,她娘家哪里有等等,你们是说徐家那家的老大?黄媒婆似乎想到了什么,她消息要比秦氏还广些,她本来就是小溪村嫁出来的。
    就是那家的老大的孩子,被带到北边在那边成了家,后来出了一些事情,那边的家人都不在了,这孩子带着侄子回了这边老家。秦氏解释道。
    那就好,什么时候去?
    后日,三叔公说后日是个好日子。
    行。
    那我跟明子也不打扰了,就先归家去了,后日明子来接我们。
    谭屠户回了家,虽然他现在就想巴巴的跑隔壁去看小哥儿,但是想到前儿有户人家托人带来的消息,还是提着大称走了。
    白宁他们按照着之前商量的那样,早上卖面条、稀粥、油果、油条、豆浆。其他几样有点经验,都还做的不错,就是油条这里不太好。明明揉法也是一样的,但是总没有以前买的那种脆性。
    徐娘子倒觉得很好,但是白宁说不对,她也没办法。最后在面团里加了酸菜,炸成了酸菜饼。
    酸菜是白宁之前积的,他打算加肉丝炒,弄一个酸菜肉丝面出来,倒是没想到先弄了一个酸菜肉丝饼出来。
    酸菜肉丝饼也算好卖的,两文钱一个,一个酸菜肉丝饼,加一大碗稀饭,配上白宁腌制的小咸菜,一个人能吃得饱饱的,比豆浆油果子还划算些。
    白宁的头脑也是比较灵活的,会在里面红豆,绿豆,红枣,花生之类的,就做成了一锅八宝粥。这样看起来东西就比较实在,而且料足,实际上却大大的减少了成本。这几样也就红枣花生比较贵一点,绿豆,红豆要比大米还要便宜。贵的东西,加的不多,红豆多加一些。颜色好看了,成本降下来。
    按照一斤米出十五斤的量算,一碗粥一文钱,里面的赚头还足足的。
    只是这样一来,豆浆就不太受人们的欢迎了。里面虽然加了糖,但是说起来,豆浆也就是比水粘稠一点的流食,顶饱是不能够的。
    开始的时候徐娘子还不习惯,不过后来就习惯了,甚至觉得比卖面条还要轻松一些。现在面馆里面的面条都是用机器制作,老板就只用把成品买回去直接煮,现在则是用手拉,时间废一些不说,而且拉面要换着人来。
    卖粥就不一样了,只要大清早的把粥熬煮好,然后下面用微火温着,有客人要吃了,就直接给他们打,就连炸饼和油果也是这样,不用那样忙碌。
    白宁觉得早餐铺子,茶叶蛋是不能够少的。就让徐娘子他们看店,自己去了卖菜的市场,这一个原来他经常逛这边的市场,知道有些人家会把家里的鸡蛋提到这里来卖。
    市场距离白宁他们的店铺也不远,就隔了一条巷子,几步路的问题。
    没一会儿,白宁就提着一篮子鸡蛋回来。
    鸡蛋不算贵,一文钱一个。
    要是咱们那,一文钱能买俩。徐娘子听说鸡蛋一文一个,又心疼了。讲真,徐娘子也不是特别抠门的人,只是觉得东西贵了。
    那不是咱们乡湾儿里头吗?这还是县里头,东西肯定就贵点咯。刘老三倒是比较适应这边的物价,大抵男人都是如此。
    我也就是这样子一说,要是好卖的话,要是下次回去,要是可以带些过来。徐娘子说到这里,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看向白宁,嘴巴张张合合了几次,还是开了口,宁哥儿,有件事我想给你说一下。
    什么事啊,这还犹豫不决的。
    这样,过两天生日就是你外婆的生日了,你要不要过去?徐娘子就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白宁愣了一下,才想起来之前跟徐娘子说的,然后道:去阿,上次不是说我这边安定下来就是看看老人的吗?这也安顿下来了,正好是个机会。
    得了准话,徐娘子脸上都是放松。之前宁哥儿说等他安顿下来再去,只是这段时间宁哥儿没提,她以为这是宁哥儿不愿意见爹娘的意思,看来之前不提是忘记了。
    还没等到去见外婆,结果等来了谭屠户的提亲。
    恭喜恭喜啊,大妹子,你家有喜啦!
    白宁想着要去看外婆,肯定不能少了礼,于是就去买礼品去了,反正现在的早餐铺子有二姨一家,怎么都忙得过来的。
    于是,他很放心的去买东西了。
    买给老年人,现在的时候也就燕窝什么的。这个时候的燕窝价格昂贵,不是他这种孤双儿买得起得。就是以前在侍郎府上,那最得宠的姨娘一年也吃不了几次燕窝。
    所以,他打算朝生活方面的事情下手。就买两匹上好的棉布,再给老太太打一个银镯子,再带一些老年人吃的东西去,到了看情况给个两三两银子。
    县城这么大肯定是有银铺的,有两个银铺。一个祥云阁,一个如意斋。
    两家是竞争关系,恰好,还开在各自的对面。
    白宁先去了祥云楼,小二就迎了过来,客人,您要买点什么?
    我看看银镯子,老太太戴的那种。
    作为县城唯二的两家珠宝首饰店,楼里肯定是有现成的首饰的。
    奈何白宁看了一圈,发现跟他要买的差了很多,这里的款式真的很老旧了,基本就是那种银圈子,花纹什么的简直少得可怜。
    你们这里的银镯子能够定做吗?
    我要问了大掌柜才行。
    小二的直接带着白宁去见了掌柜,掌柜的,这个客人想要定做一个银镯子。
    掌柜的是个年轻的青年,约摸才二十来岁,请问客人要做什么样子的?
    见他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要求,白宁对他起了一点好感。他想起了现代他曾给他姥姥买的银镯子的款式,突然发现他形容不出来,你这里有没有笔,我给画出来,你照着这个打。
    我这就让人准备笔墨。
    白宁赶紧道:不用笔,用那种碳。他和原主都不会毛笔画画,但是白宁自己学过素描。
    看着从白宁手底下渐渐成型的镯子,掌柜的眼里闪过惊艳,这个镯子客人什么时候要?
    最好两天内就能好。
    好好,客人放心,两天内我一定让人给您打好了。陈轩有些激动,最近楼里生意不太好,他一直在想办法怎么才能让楼里的生意好起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