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户家的小厨子(穿越)——爱吃羊角蜜(13)
看到这个手镯的造型,他想,机会来了。
第20章
白宁从祥云楼出来,不光被免费送了两银镯子,还被塞了两锭银子,那是买他画的样式的钱。当然不是一张,而是五张。
他突然发现,只要脑子好,在古代挣钱生存还是可以的,前提是你碰上比较厚道的。
出了祥云楼,他又去了布庄,挑了两匹细棉布,这才回了家。
店里没有什么生意,大山无聊的在逗着小宝玩。
看见爹爹回来,小宝跑了过去,爹爹,抱。
白宁把布递给大山,这是过两天给姥姥他们的,你收起来。
表哥,你算回来了。
白宁把小宝抱起来,问,怎么了?
今天谭屠户过来提亲了。
白宁震惊了一把,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人还在不?
刚都走了,放下聘礼就走了。
白宁闻言,心里有点遗憾,早知道今天就不出去了,结果错过了。
宁哥儿回来?徐娘子从后院出来,脸上都是笑意。
二姨,我听说谭屠户家上门来提亲了。
啊,来了,他请的是他们村的黄媒婆,这媒婆我听来吃饭的客人说过,说是名气大得很,他们请她来,对你肯定是满意的。
徐娘子絮絮叨叨的说着,然后看向宁哥儿,这事儿你怎么看?要不要再缓缓?要是觉得可以,后面的事情,两家就可以商量起来了。
白宁无不可,他对谭屠户有些好感是事实。还有他这个身份在这里始终都是要嫁人的,干脆就选一个有好感就是。
一切都听二姨的。
徐娘子听了更加的高兴,那好,那媒婆再来,我就说这亲事成了。
好。
说过了这一件事情,徐娘子又问起他上街上买的东西,你不是要给你姥姥买一些东西吗?可准备齐全了。
白宁点头,我给姥姥打了一个银镯子,又买了两皮细棉布,再给她做一些糕点去,二姨你看这样好不好?
徐娘子连连点头,心里觉得宁哥儿对人也太大方了些,但是这是孩子的一片孝心,她也不会说什么扫兴的话,挺好的,这样就很好了。
第二天黄媒婆又来,这边有没意见,那谭家就能下礼了。
好姐姐,你这边应了,我就去那边回信,就先走了。
你吃了饭再走也不迟啊!徐娘子试图留人吃中饭。
不了,不了,那家还等着我这好消息呢,吃饭不急,将来喜酒可不能少。
送走黄媒婆,徐娘子回到店里,哎呀,想一想,宁哥儿跟我们相认才几个月,这就要成别人家的,我还有点不得劲儿?
这有什么?反正都隔得近,以后要是想他了,你就可以过来看看,总比以前连点人影都看不着的强。
说的也是。徐娘子又问,上次牙行这边不是递了消息过来,不是有店铺要出租吗?你什么时候去看看?
等去了娘这边再说。
闻言,徐娘子开口问,那好,明日你去不去?
明日就你跟宁哥儿去,我跟大山看着店子,驴车你也会赶,我去不去都可以。
徐娘子也没什么意见,那好,就我和宁哥儿去。
今天下午去了看看铺子,要是合适,我们也能租下来,我们在宁哥儿这里吃住这么久了,还拿着工钱,也觉得不太适合。
成,都听你的。
两夫妻商量完,就各自忙活了。
徐娘子是去买带给老母亲和老父亲的礼品,她是年年都去的,老母亲是给做一身衣裳或者鞋子,老父亲就是给他买捆旱烟。
以前这个时候衣裳都做出来了,但是今年都给宁哥儿两父子做了,就落下了。现在她要去买点别的,老母亲爱吃烧鹅,只是这是个精贵东西,家里一年到头不见得吃上一次,她老母亲吃过了就念念不忘。她记得县里就有一家,今儿就定上,明日半上午去拿,然后再启程去高滩子那边,刚好合适。
今儿就要去?姥姥不是明日才过寿吗?听到徐娘子说走,白宁大吃一惊。他定做的镯子还在祥云楼,他还说两日时间,让不着急来着,回头就说提前一日要走了。
这不,高滩子那边有点距离了,就是我们在小溪村去那边还有三四个时辰,这边去拿边就更远了,不早点去,赶不上时候了。
白宁明白了,暗道这边的交通不发达之外,又觉得屁股要遭殃了。
那行,我先去祥云楼看看银镯子打好了没有,要是不成,那就换别的吧!
索性,祥云楼的年轻小掌柜对他的事情十分上心,早就让银匠把他要的祥云福镯子打了出来。
剩下的还要点时间,寻摸两三日了,到时候来拿就好了。
没事,这也是我要得急了。白宁不好意思道。
客套一番,白宁出了祥云楼,又去了美味居拿了徐娘子要得烧鹅,又去糕点铺子买了好些糕点,这本来白宁是打算自己做的,结果时间来不及,只能买的了。看着差不多,这才回了店子。
二姨,烧鹅我带回来了,我们什么时候走?
现在就有。徐娘子牵了驴子出来,又架上板车,小宝,咱们来坐车车咯!
大山帮着把东西收拾到了一个箩筐里,又用绳子绑住了,免得掉下去。
宁哥儿,上来,我们走咯。
第21章
二姨,姥姥家还有哪些亲戚,你也给我说说。
上次说过的,你舅舅,你三姨。
你舅舅家就你舅父,家里有三个汉子,一个表哥,两个小表弟。你三姨家嫁得有点远了,隔壁县城,地方还有点偏,可能不会来。家里有两个姑娘,一个男娃子。其中一个比你大些,应该叫表姐。
行到一条巷子的时候,徐娘子停了驴车,宁哥儿,你看下车,我给你姥爷买捆烟叶。
好。
没大一会儿,徐娘子就他这一捆烟叶回来了,刚要走,就给白宁叫住了,二姨,我第一次上门,也该给舅舅他们带点礼物去的。
徐娘子点头,那你随意买点就成。
白宁给徐舅舅买了两坛子酒,又加了两匹布,想了想,又给买了两斤糖。想着路上还有老大一段路,又买了一些点心在路上吃。
白宁把东西都齐整的放板车上,自己也上了车,好了,二姨,我们走吧!
以往的时候,徐娘子都是从小溪村去高滩子,两地相距不过六十多里,坐牛车的话也是要三四个时辰的。如今从抚云县去还要更远,起码要五六个时辰,也就是十个小时以上。
这驴车倒是比牛车快。徐娘子感叹道,想想上次我们过来抚云县,坐牛车用了两时辰不止,这次我看没有两个小时。
白宁不知道时间,问徐娘子,二姨你咋知道?
看天的嘛,这会儿太阳正中,我们巳时走的,这里是溪湾里,按理到这里得未时了,这会儿你看太阳,正中呢!
白宁抬头看天,结果给太阳刺得眼睛疼。小宝跟着他学,结果眼泪直掉,爹爹,眼睛疼。
白宁给他头按下去,疼还不把头低下来,真是看大人咋样也学着咋样。
徐娘子好笑的道,小宝这个年纪就是这样,看见大人怎么样,就有样学样,大山还不是这样。
你也是傻,大中午太阳正毒,你盯着看做甚?
白宁不好意思的,这不是听说太阳正中就习惯性抬头看了嘛!哪里还想的起还有个小娃娃。
照着这个速度,我们不到天黑就能到你姥姥家。本来他们出门就有点晚了,他们说帮着家里把早饭弄出来再走的,又买东买西耽搁了一阵子,徐娘子还以为为今天要天黑才能到。
白宁把小宝抱了起来,小宝,饿了没?
二姨,这都中午了,你饿了没有?要不要吃点东西垫垫?
徐娘子忙碌了一上午,就喝了一碗八宝粥,早就饿了,闻言把驴车停在了路边,那吃点东西再走吧!后面背篓里你姨夫放了有酸菜肉丝饼,还有油果,你看吃哪个?
可巧,我也买了发糕。
白宁给小宝掰了一块发糕,小宝,吃块发糕。
小宝摇头,要去拿麻球,不要,我要球球。
好,我们给小宝麻球吃。
二姨,你吃发糕不?
徐娘子拿出水囊喝了一口,原来这叫发糕啊,我们这都白玉糕。那给我一块,我也好久没吃了,这东西也就城西那家店铺有卖,其他地儿还没有。
这又不难,你回头我做给你吃。
哟,宁哥儿,你还会做白玉糕啊?你家以前究竟做什么的,连这白玉糕都会做!徐娘子真真是惊讶了一把。
我家开大食肆的啊,里面有两个别的地方的师傅,我没事就在厨房帮忙,所以会得有点多。白宁解释说。
徐娘子倒是没怀疑什么,只是有些心疼这孩子,以前家里开食肆的还请的起大师傅,家里肯定是有钱的。而且宁哥儿还能跟着学这门手艺,在家里肯定得宠的。
唉,没想到,这么好的家却没了。
宁哥儿,吃的差不多了,我们继续赶路吧!
二姨,你赶了一上午,肯定累了,剩下的我来试试!
你会嘛!
白宁自己不会,原主会啊!从京都到这里,之前是雇佣的车夫,后来车夫看他们一少一小,就动了别的心思,后来原主发现不对,甩掉了车夫,后来原主就自己动手了。
会,您就放心吧,不会给你赶路边去的。白宁小小的打趣了一下。
第22章
徐娘子以为白宁会赶驴车去开玩笑的,没想到小双儿上手后,居然似模似样,就像是老把式一样。
宁哥儿,你还真会。
你以为我开玩笑的呢,当初我们从北边来,当初请的马夫起初还好,后来想半路加价,我想着加价还不如买辆驴车自己赶,慢慢的竟然就会了。
徐娘子听了感慨,想着一个小双儿和一个孩童一路过来,路上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特别是眼看就要到了,居然还遇上了劫匪。
真是苦了你们俩了,你们胆子也是大,你们那边过来相距千里之遥,两个人也敢独自上路。
这不都过来了嘛!白宁宽慰道,幸好我们过来就遇上了二姨,不然还不知道要怎么样才找得到人。
徐娘子也觉得这简直就是庆幸了,要是那天当家的没有出去找人参,恰巧救了宁哥儿,说不定她这辈子就见不到姐姐的孩子,连她的消息都得不到。
真是菩萨保佑,赶明我得上寺里拜拜。
宁哥儿错了错了,走这边,走进去一直走,你姥姥她们就在这里。
白宁调转方向,朝着徐娘子指的方向过去,那是一条土路,有些窄小,不若大道好走。
幸好这天晴,要不然啊还要多费些功夫。
没走多久,就碰上两个人,徐娘子看了一眼,发现居然还是熟人,是隔壁堂哥家的婆娘,旁边的妇人是她儿媳妇,她叫了一声,英嫂子,你这是上了集市回去?
走在前面的两人停了下来,认出了徐娘子,这是二妞?你这是回来看你爹娘?
徐娘子在家排老二,大名就是徐二妞。
啊,明天我娘过寿,现在也不忙,我回去看看她。然后又往旁边让让,快上车,一道回去。
这就麻烦了。英嫂子道了一句,让儿媳妇上车,随后自己也上了去。
二妞,你这是驴车都买上了?日子可是真的越过越好了。英嫂子有些羡慕的说道。
哪啊,这是我侄子买的,这不回家,就牵出来用用。
英嫂子以为这侄子是刘老三那边的侄子,也没多想,那些小哥儿说谁啊?你儿媳?她心里犯了嘀咕,她怎么没有听说这二妞的儿子娶了媳妇啊!
嫂子可别乱说,这孩子是我大姐家的孩子,叫宁哥儿,去年才寻了过来,这不打算带他去见见他姥姥。
宁哥儿,这是你大舅家的,你该叫大舅母。
白宁乖乖叫人,大舅母。
哎,这孩子长的可真俊。
英嫂子表面淡定,心里却吃了一惊,二妞的大姐不就是大妞?她嫁过来后就没有见过大妞,听人叫徐娘子二妞,她还以为那孩子没站住,所以夭折了。后头才无意中中男人提起,当初大妞被三叔家给卖了。
她不动声色的看了白宁一眼,这孩子这是找过来了?她又把视线投到小宝身上,她上车就开始好奇起来了。
这孩子圆嘟嘟的小脸蛋,长长的睫毛下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穿得也齐整。此时正好奇的看着英嫂子,真是萌得不得了。
这是小宝,是我大姐的孙子,叫小宝。
小宝,这是舅婆,叫舅婆。
舅婆!
哎,真乖。英嫂子这时候也顾不得想东想西的了,捏了一把小宝的脸蛋,又从包里掏出一把糖,小宝,来吃糖。
恋耽美
第20章
白宁从祥云楼出来,不光被免费送了两银镯子,还被塞了两锭银子,那是买他画的样式的钱。当然不是一张,而是五张。
他突然发现,只要脑子好,在古代挣钱生存还是可以的,前提是你碰上比较厚道的。
出了祥云楼,他又去了布庄,挑了两匹细棉布,这才回了家。
店里没有什么生意,大山无聊的在逗着小宝玩。
看见爹爹回来,小宝跑了过去,爹爹,抱。
白宁把布递给大山,这是过两天给姥姥他们的,你收起来。
表哥,你算回来了。
白宁把小宝抱起来,问,怎么了?
今天谭屠户过来提亲了。
白宁震惊了一把,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人还在不?
刚都走了,放下聘礼就走了。
白宁闻言,心里有点遗憾,早知道今天就不出去了,结果错过了。
宁哥儿回来?徐娘子从后院出来,脸上都是笑意。
二姨,我听说谭屠户家上门来提亲了。
啊,来了,他请的是他们村的黄媒婆,这媒婆我听来吃饭的客人说过,说是名气大得很,他们请她来,对你肯定是满意的。
徐娘子絮絮叨叨的说着,然后看向宁哥儿,这事儿你怎么看?要不要再缓缓?要是觉得可以,后面的事情,两家就可以商量起来了。
白宁无不可,他对谭屠户有些好感是事实。还有他这个身份在这里始终都是要嫁人的,干脆就选一个有好感就是。
一切都听二姨的。
徐娘子听了更加的高兴,那好,那媒婆再来,我就说这亲事成了。
好。
说过了这一件事情,徐娘子又问起他上街上买的东西,你不是要给你姥姥买一些东西吗?可准备齐全了。
白宁点头,我给姥姥打了一个银镯子,又买了两皮细棉布,再给她做一些糕点去,二姨你看这样好不好?
徐娘子连连点头,心里觉得宁哥儿对人也太大方了些,但是这是孩子的一片孝心,她也不会说什么扫兴的话,挺好的,这样就很好了。
第二天黄媒婆又来,这边有没意见,那谭家就能下礼了。
好姐姐,你这边应了,我就去那边回信,就先走了。
你吃了饭再走也不迟啊!徐娘子试图留人吃中饭。
不了,不了,那家还等着我这好消息呢,吃饭不急,将来喜酒可不能少。
送走黄媒婆,徐娘子回到店里,哎呀,想一想,宁哥儿跟我们相认才几个月,这就要成别人家的,我还有点不得劲儿?
这有什么?反正都隔得近,以后要是想他了,你就可以过来看看,总比以前连点人影都看不着的强。
说的也是。徐娘子又问,上次牙行这边不是递了消息过来,不是有店铺要出租吗?你什么时候去看看?
等去了娘这边再说。
闻言,徐娘子开口问,那好,明日你去不去?
明日就你跟宁哥儿去,我跟大山看着店子,驴车你也会赶,我去不去都可以。
徐娘子也没什么意见,那好,就我和宁哥儿去。
今天下午去了看看铺子,要是合适,我们也能租下来,我们在宁哥儿这里吃住这么久了,还拿着工钱,也觉得不太适合。
成,都听你的。
两夫妻商量完,就各自忙活了。
徐娘子是去买带给老母亲和老父亲的礼品,她是年年都去的,老母亲是给做一身衣裳或者鞋子,老父亲就是给他买捆旱烟。
以前这个时候衣裳都做出来了,但是今年都给宁哥儿两父子做了,就落下了。现在她要去买点别的,老母亲爱吃烧鹅,只是这是个精贵东西,家里一年到头不见得吃上一次,她老母亲吃过了就念念不忘。她记得县里就有一家,今儿就定上,明日半上午去拿,然后再启程去高滩子那边,刚好合适。
今儿就要去?姥姥不是明日才过寿吗?听到徐娘子说走,白宁大吃一惊。他定做的镯子还在祥云楼,他还说两日时间,让不着急来着,回头就说提前一日要走了。
这不,高滩子那边有点距离了,就是我们在小溪村去那边还有三四个时辰,这边去拿边就更远了,不早点去,赶不上时候了。
白宁明白了,暗道这边的交通不发达之外,又觉得屁股要遭殃了。
那行,我先去祥云楼看看银镯子打好了没有,要是不成,那就换别的吧!
索性,祥云楼的年轻小掌柜对他的事情十分上心,早就让银匠把他要的祥云福镯子打了出来。
剩下的还要点时间,寻摸两三日了,到时候来拿就好了。
没事,这也是我要得急了。白宁不好意思道。
客套一番,白宁出了祥云楼,又去了美味居拿了徐娘子要得烧鹅,又去糕点铺子买了好些糕点,这本来白宁是打算自己做的,结果时间来不及,只能买的了。看着差不多,这才回了店子。
二姨,烧鹅我带回来了,我们什么时候走?
现在就有。徐娘子牵了驴子出来,又架上板车,小宝,咱们来坐车车咯!
大山帮着把东西收拾到了一个箩筐里,又用绳子绑住了,免得掉下去。
宁哥儿,上来,我们走咯。
第21章
二姨,姥姥家还有哪些亲戚,你也给我说说。
上次说过的,你舅舅,你三姨。
你舅舅家就你舅父,家里有三个汉子,一个表哥,两个小表弟。你三姨家嫁得有点远了,隔壁县城,地方还有点偏,可能不会来。家里有两个姑娘,一个男娃子。其中一个比你大些,应该叫表姐。
行到一条巷子的时候,徐娘子停了驴车,宁哥儿,你看下车,我给你姥爷买捆烟叶。
好。
没大一会儿,徐娘子就他这一捆烟叶回来了,刚要走,就给白宁叫住了,二姨,我第一次上门,也该给舅舅他们带点礼物去的。
徐娘子点头,那你随意买点就成。
白宁给徐舅舅买了两坛子酒,又加了两匹布,想了想,又给买了两斤糖。想着路上还有老大一段路,又买了一些点心在路上吃。
白宁把东西都齐整的放板车上,自己也上了车,好了,二姨,我们走吧!
以往的时候,徐娘子都是从小溪村去高滩子,两地相距不过六十多里,坐牛车的话也是要三四个时辰的。如今从抚云县去还要更远,起码要五六个时辰,也就是十个小时以上。
这驴车倒是比牛车快。徐娘子感叹道,想想上次我们过来抚云县,坐牛车用了两时辰不止,这次我看没有两个小时。
白宁不知道时间,问徐娘子,二姨你咋知道?
看天的嘛,这会儿太阳正中,我们巳时走的,这里是溪湾里,按理到这里得未时了,这会儿你看太阳,正中呢!
白宁抬头看天,结果给太阳刺得眼睛疼。小宝跟着他学,结果眼泪直掉,爹爹,眼睛疼。
白宁给他头按下去,疼还不把头低下来,真是看大人咋样也学着咋样。
徐娘子好笑的道,小宝这个年纪就是这样,看见大人怎么样,就有样学样,大山还不是这样。
你也是傻,大中午太阳正毒,你盯着看做甚?
白宁不好意思的,这不是听说太阳正中就习惯性抬头看了嘛!哪里还想的起还有个小娃娃。
照着这个速度,我们不到天黑就能到你姥姥家。本来他们出门就有点晚了,他们说帮着家里把早饭弄出来再走的,又买东买西耽搁了一阵子,徐娘子还以为为今天要天黑才能到。
白宁把小宝抱了起来,小宝,饿了没?
二姨,这都中午了,你饿了没有?要不要吃点东西垫垫?
徐娘子忙碌了一上午,就喝了一碗八宝粥,早就饿了,闻言把驴车停在了路边,那吃点东西再走吧!后面背篓里你姨夫放了有酸菜肉丝饼,还有油果,你看吃哪个?
可巧,我也买了发糕。
白宁给小宝掰了一块发糕,小宝,吃块发糕。
小宝摇头,要去拿麻球,不要,我要球球。
好,我们给小宝麻球吃。
二姨,你吃发糕不?
徐娘子拿出水囊喝了一口,原来这叫发糕啊,我们这都白玉糕。那给我一块,我也好久没吃了,这东西也就城西那家店铺有卖,其他地儿还没有。
这又不难,你回头我做给你吃。
哟,宁哥儿,你还会做白玉糕啊?你家以前究竟做什么的,连这白玉糕都会做!徐娘子真真是惊讶了一把。
我家开大食肆的啊,里面有两个别的地方的师傅,我没事就在厨房帮忙,所以会得有点多。白宁解释说。
徐娘子倒是没怀疑什么,只是有些心疼这孩子,以前家里开食肆的还请的起大师傅,家里肯定是有钱的。而且宁哥儿还能跟着学这门手艺,在家里肯定得宠的。
唉,没想到,这么好的家却没了。
宁哥儿,吃的差不多了,我们继续赶路吧!
二姨,你赶了一上午,肯定累了,剩下的我来试试!
你会嘛!
白宁自己不会,原主会啊!从京都到这里,之前是雇佣的车夫,后来车夫看他们一少一小,就动了别的心思,后来原主发现不对,甩掉了车夫,后来原主就自己动手了。
会,您就放心吧,不会给你赶路边去的。白宁小小的打趣了一下。
第22章
徐娘子以为白宁会赶驴车去开玩笑的,没想到小双儿上手后,居然似模似样,就像是老把式一样。
宁哥儿,你还真会。
你以为我开玩笑的呢,当初我们从北边来,当初请的马夫起初还好,后来想半路加价,我想着加价还不如买辆驴车自己赶,慢慢的竟然就会了。
徐娘子听了感慨,想着一个小双儿和一个孩童一路过来,路上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特别是眼看就要到了,居然还遇上了劫匪。
真是苦了你们俩了,你们胆子也是大,你们那边过来相距千里之遥,两个人也敢独自上路。
这不都过来了嘛!白宁宽慰道,幸好我们过来就遇上了二姨,不然还不知道要怎么样才找得到人。
徐娘子也觉得这简直就是庆幸了,要是那天当家的没有出去找人参,恰巧救了宁哥儿,说不定她这辈子就见不到姐姐的孩子,连她的消息都得不到。
真是菩萨保佑,赶明我得上寺里拜拜。
宁哥儿错了错了,走这边,走进去一直走,你姥姥她们就在这里。
白宁调转方向,朝着徐娘子指的方向过去,那是一条土路,有些窄小,不若大道好走。
幸好这天晴,要不然啊还要多费些功夫。
没走多久,就碰上两个人,徐娘子看了一眼,发现居然还是熟人,是隔壁堂哥家的婆娘,旁边的妇人是她儿媳妇,她叫了一声,英嫂子,你这是上了集市回去?
走在前面的两人停了下来,认出了徐娘子,这是二妞?你这是回来看你爹娘?
徐娘子在家排老二,大名就是徐二妞。
啊,明天我娘过寿,现在也不忙,我回去看看她。然后又往旁边让让,快上车,一道回去。
这就麻烦了。英嫂子道了一句,让儿媳妇上车,随后自己也上了去。
二妞,你这是驴车都买上了?日子可是真的越过越好了。英嫂子有些羡慕的说道。
哪啊,这是我侄子买的,这不回家,就牵出来用用。
英嫂子以为这侄子是刘老三那边的侄子,也没多想,那些小哥儿说谁啊?你儿媳?她心里犯了嘀咕,她怎么没有听说这二妞的儿子娶了媳妇啊!
嫂子可别乱说,这孩子是我大姐家的孩子,叫宁哥儿,去年才寻了过来,这不打算带他去见见他姥姥。
宁哥儿,这是你大舅家的,你该叫大舅母。
白宁乖乖叫人,大舅母。
哎,这孩子长的可真俊。
英嫂子表面淡定,心里却吃了一惊,二妞的大姐不就是大妞?她嫁过来后就没有见过大妞,听人叫徐娘子二妞,她还以为那孩子没站住,所以夭折了。后头才无意中中男人提起,当初大妞被三叔家给卖了。
她不动声色的看了白宁一眼,这孩子这是找过来了?她又把视线投到小宝身上,她上车就开始好奇起来了。
这孩子圆嘟嘟的小脸蛋,长长的睫毛下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穿得也齐整。此时正好奇的看着英嫂子,真是萌得不得了。
这是小宝,是我大姐的孙子,叫小宝。
小宝,这是舅婆,叫舅婆。
舅婆!
哎,真乖。英嫂子这时候也顾不得想东想西的了,捏了一把小宝的脸蛋,又从包里掏出一把糖,小宝,来吃糖。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