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屠户家的小厨子(穿越) > 屠户家的小厨子(穿越)
错误举报

屠户家的小厨子(穿越)——爱吃羊角蜜(59)

    看他还是不懂,悄悄凑近了小哥儿,悄声说了两句,白宁脸一红,他倒是没想到这羊原来是这么个作用。
    其实就是小哥儿虽然能够生娃娃,但是却不如女子那般能够哺乳,这时候只能想到生了羊羔的母羊了,等吃了两个月羊奶,再喂米糊糊。
    其实,可以请个奶娘的。
    谭明确是忘记有这回事儿,一直也按照着这边的老传统来做,完全忘记了可以请奶娘这回事了。
    第94章
    那怎么办?我去把羊退了?
    不用了, 就先这样。白宁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些,还是谭明说起来他才想得到。他以前没有想过有孩子,对于小孩子生出来还要喝奶这个事情就自动忽略了。
    谭明既然已经把事情解决了, 那就是圆满结果。再去请奶娘的话, 想想还是不太放心。
    这个等下再说, 今天我表弟过来了, 李婆做了腊肉,咱们之前腌制的腊肉, 今年第一次吃。想想就特别的期待。
    是嘛,那快点儿, 我记得你煮了红酒的,应该特别好吃的吧?
    李婆做了满满一桌子的菜, 把腊肉都做了一个遍, 什么烟熏腊肉风吹腊肉拼盘, 就是烟熏腊肉切一半,另外一半就是没有经过烟熏的。辣排骨拼盘,麻辣香肠、广味香肠、红酒喂的香肠,最后还用住腊肉的汤炖了个白萝卜。
    今天就没有另外炒菜了,要是晚上这些吃不完, 就用来炒蒜苗。
    白宁最是心水腊肠的, 三种口味的腊肠, 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麻辣香肠, 外表红润,咬一口鲜香麻辣,真是下饭的好食材。广味的没有加辣椒,颜色看起来就略显寡淡。这两种,白宁之前都是吃过的, 所以尝了一下就好了。但是那红酒味道的,他还是第一次做,颜色看起来更红一些,味道也更具有特别,他也分不清究竟是麻辣的好吃,还是这红酒味道的好吃。
    谭明尝了一口腊肠,接着吃了第二筷,原来腊肠是这个味道呀 !
    李婆不知道里面的故事,笑着问道,谭爷觉得该是什么味道。
    嘿,以前我吃过,没这个好吃。
    这个李婆就赞同了,的确,以前我们做的也没有东家做的好吃,我第一次知道做腊肠还可以放酒,放辣椒,以前我们那边还没有辣椒,就放点炒盐和香料,吃起来还不错,不过没有东家这个香。
    特别是这个腊肠,颜色上等,就是那些大老爷家里,可怕也是没有的。
    其他人不给评价,埋头吃就对了,这么好吃的东西,也不知道能够吃几次。
    东家,要不这腊肠就别卖了,都留着自己吃算了。小四一边大口的啃着腊排骨,一边说,丝毫形象都不要了。以前的大小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当个小厮来着有意思,她觉得再这样下去,她都快要放弃回去报仇了。
    小宝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爹,觉得这次师傅说得好好哦。
    白宁一看小宝这亮晶晶的眼神,顿时也乐了,这小吃货肯定是看上这批腊肉了。他算算,送完年礼过后,还剩下多少了,要不就不送去酒楼了?
    呵呵,我看小宝挺喜欢的,要不就留一半,今年就不拿去卖钱了!
    也行,今年就不卖了,我看看送了年礼还剩多少再说。
    把人数一算,徐家,大伯家,董师爷家,刘家,三姨家,这几家是需要的了。谭明外家早就没有人了,他外公就一个女儿,他母亲还没死之前,他外家的人就都不在了。
    你往年怎么送的?白宁问谭明。
    乱来的,去年送了一个后腿。
    哦,那这样,今年每家三斤腊肉再来三斤腊肠,再送一坛子酒过去,你看怎么样?
    可以,那我下午去买红纸回来。
    这边的风俗就是这样,送年礼的时候,年礼都需要一块红纸包起来,哪怕不能完全封起来,也要贴一圈。
    我跟你一起,我有事儿要跟李掌柜商量。
    谭明看了看天,这天虽然下了一点雪,但是并没有下大,路上只有一点湿,就是走上去也不粘泥巴。
    到底顾忌着白宁有了孩子,他抱了一床棉被铺到了牛车上面。心想应该让大伯做一个车厢,小哥儿在县里有产业,他总是要来回走动的,有个车厢也能给挡挡风雪。
    小四,捡二十斤的五花腊肉和腊肠,两种口味随意捡过来就是。
    东家,怎么带这么多?
    快去拿,我有用,放心,不会缺你吃的,赶明儿再沙两头猪就是了。
    小四闻言,跳着跑进屋了,对啊,这腊肉腊肠就是东家做的,不够吃的时候还可以再做。
    谭明进屋又找了一件披风给他披上,怎么拿这么多腊肉?
    给酒楼那边拿过去的,用处大着呢!白宁小心的坐上牛车,回头叮嘱小宝要听话,别瞎跑了。
    怎么说?
    你不记得上次的月饼了吗?
    一说这个,徐表弟就懂了,表哥,你还别说,上次中秋不是送了七日的月饼吗?过了中秋就没再送了,还有好多客人问起这月饼的事情。
    这事儿白宁听李掌柜提起过的,谭明也知道。
    难不成这腊肉也是白送的?
    白宁点头,正是如此。
    徐表弟上次听李掌柜说过这里面的道道,挺同意的,这腊肉腊肠这样好,那群人别天天来才是。
    见谭明不懂,白宁解释道,咱们这腊肉腊肠好吃,咱们有限定了时间和分量,别的地方也根本就没有这腊肉腊肠,若是想吃这腊肉腊肠,他们在别的地儿吃不着,就只能上咱们这儿来。还有,咱们这边是不是搞点特殊的东西,为了这特殊的东西,那县里口袋有银子的人自然就会常来。
    前面讲究的是饥饿营销,后面的就是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了。
    谭明点点头,明白了,但是这腊肉会不会太少了些?
    少是少了些,一桌不用太多,五两总是少不了的,一斤只够摆三桌,这带的四十斤,也只够送一百来桌。
    兴学,现在酒楼的生意如何?
    现在生意不算太好,一天也就二十来桌,城东开了一家锅子铺,做法与咱们相差不大,就是没有辣味,就是咱们做丸子的手艺也被他们学了去,没有特别超过他们的地方。
    这样啊,没关系,要有竞争才有进步。
    白宁想的是,明年辣椒就会被大规模种植起来了,那他们店铺唯一出彩的辣味也就没有了。
    不过现在一天二十来桌,这腊肉也够送五天的。
    五天过后就是二十六,二十七,家家户户都是团年过节,也不会有人想着外出吃饭。
    李掌柜有没有跟你说过,你们什么时候放年假?
    没有,他准备过来问你,表哥,咱们什么时候放假,大概放几天?提起年假,徐兴学有点期待,他都好久没有回家了,两个月了!最初能够来县里做工的时候,他是十分高兴的,但是这许久不回家,他也是想念的。
    倒不是说白宁是个周扒皮,与此相反,活计和大厨每月都有两天假,只是这小子不知道怎么的,这两个月都没回去,准备年底一道回去。
    徐娘子和白宁都在这里,徐舅舅他们也是放心,想他了冬天了,就过来看了一次。
    这个要跟李掌柜商量一下。他毕竟是第一次做这种生意,像年节时候放假还是要问问李掌柜的意思,他做过这个的,懂行。
    李掌柜拿到腊肉腊肠,就各自煮了一小块儿来尝尝。这个时候的腊肉才做了才刚二十天,颜色还没有达到传说中的极品,颜色也就只比一般的腌肉看起来好看一些,也就用柏枝和锯末熏制过的那几块够看。
    但是味道也还不赖。
    特别是腊肠,二十天的腊肠,已经有了火候了,正是好吃的时候。
    东家打算怎么做?
    还是如上次中秋那般。
    一桌上多少?
    五两,这腊肉和腊肠都分两种,每种都切上一些,拼一个盘。
    若是他们问起,我该怎么说?
    当初怎么说的,这次还怎么说,所有人要买,就说这是回馈老客户的,明年才会多做一些。
    我明白了。李掌柜不傻,从白宁的话中,他听出了来了,东家明天是打算做这个腊肉腊肠的生意。
    东家,放年假从何时放起?
    你们以前是放到时候时候?
    一般是腊月二十七,一直到正月初七。
    白宁明白了,相当于是放十日。
    大体就根据你们的来,从腊月二十六,一直放到正月初十。
    东家,这会不会太长了?
    差不多,大家总是要过年的,回头告诉他们,过年的时候,月薪不差一分,让他们在家安心多陪妻儿父母几日,回头每个人多给一月月钱,在酒楼置办几桌,所有人都吃上一顿,算是提前的年夜饭了。
    李掌柜连连点头,心里为东家的大方感叹,嘴里连连感谢,谢谢东家,我替他们多谢东家。
    白宁这里的伙计和大厨加起来,一共是二十二个,平均月钱是一两四钱银子,一月就要发三十两银子,多发一月就是六十两,这个月基本就不挣什么了。
    徐娘子这两天有点忙,不是别的,就是她儿子刘大山的事情。她和刘老三对桃哥儿的印象是很不错的,小哥儿长的不错,而且勤快,住的近,又是知根知底的,按理来说,徐娘子应该很是满意才是。
    就是因为知根知底的,所以徐娘子才不满意。
    但不是对桃哥儿,而是对桃哥儿的里面十分不满意。原因不大,就是家里老人偏心的问题。谭哥儿在家里算是第三代了,他爷和他嬷生了三儿一哥儿,桃哥儿他爹是老大。别人家的都是偏心儿子,但是他们几把不同,他嬷偏爱哥儿。明着暗着补贴他这个哥儿小叔。自己掏腰包不算,还掏儿子们的家里的腰包,桃哥儿家不算,就是分家出去的两个儿子也是一样的。
    如果只是这样,徐娘子倒不会反对这么厉害。关键桃哥儿他嬷厉害啊,就是嫁出去的孙女家,他都要去弄一手回来。
    徐娘子就是怕这个啊!
    但是刘大山喜欢啊,徐娘子自己的拧不过儿子的,只能上陶家走一趟了。
    白宁来的时候,她正在收拾东西。
    她打算好了,这生意也就做到腊月二十五就算了,明年再继续。
    徐娘子看见白宁来了倒是高兴,问一些他最近的情况,然后吃住什么的,要忌口什么的,叽里咕噜说了一串。
    这边说得,谭明差不多也回来了,他买的东西简单,就是红纸。
    远远的他就看见小哥儿等在酒楼门前,脚下的步子不由得加快几分,这么冷的天,怎么不等在酒楼里面?
    我事情好了,你东西买好了?
    谭明把红纸拿过来,好了。摸了摸小哥儿的手,还是温暖的,他放心一点,要不要去二姨那里?
    不用了,你过来的时候我就先过去,二姨那边在忙着大山的事情,没空招待我们,今天我们先回去,过两天再过来。
    第95章
    你今天碰到什么事情了吗?怎么回来这么晚?他先是安排酒楼的事情, 然后又跟着徐娘子说了半天,谭明才回来,若是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他肯定不信的。
    什么你都知道。谭明让他坐好, 你不是要喂猪, 给你问猪崽去了。
    哎, 我还没有跟你说,你都知道了。白宁心里高兴, 你问到了没有?哪里有猪?
    有的,今天恰好碰到一个喂猪的人, 他家有两个母猪,所以家里的猪是最多的, 如果有谁家里有小猪崽儿, 他家可能有。
    啊, 有多少?
    他家的母猪这月初二才生了小猪崽儿,两个一共生了十八个,他自己喂四个,还有两个订给了村里人,还有十二个。
    真是太好了, 谭哥, 咱们回去就修猪圈, 全部都养起来。
    全部?谭明看了一眼小哥儿, 发现他不像说笑,这么多,十二个要吃不少粮食呢!
    这个你就不操心了,全部交给我吧!
    谭明就是对小哥儿再有信心,这会儿也发完全放心, 宁哥儿,你究竟有什么办法?
    总之有办法就对了,你就看着吧,等着奇迹的发生。
    谭明看着信心十足的小哥儿,丝毫没有感觉压力的样子,不有的也相信起来。
    谭明回去就开始找人修猪圈,地方都圈出来的,家里还有以前修房子的砖瓦。
    东西不多,也就够修一间屋子的。
    白宁要喂十二个猪猪,这点砖瓦自然不够,依照着他的意思,这猪圈应该就是越多越好,就是底下还要铺石板。
    谭明就是个行动者,小哥儿一声令下,他就乖乖带着人给他运石板去了。
    好在,这猪猪圈不是修房子,不用多么的美观,就是只用能住下猪猪就可以了。
    明子,你怎么这么信你你夫郎的话,让你搬石板你就去,他一个城里哥儿咋就想着喂猪了。
    我不信他的信谁的,我家夫郎厉害着呢!谭明特别的自信,他们村,他家小哥儿是最厉害的那个。
    说这个我赞同,明子哥,我听说哥夫做的腊肉特别好,你说今天他会不会给咱们煮点尝尝。说着说着,话题就跑开了。
    当初白宁做腊肉腊肠的时候,没什么人看,倒是秦氏看着的,回去也依照他的方法做的,可是不少人都看见,那过程那么繁杂,做出来肯定好吃。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