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因而前世回到坪都时,谢如琢也是真的很累,十年时间,他从十七岁到二十七岁,人生最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就耗费在了复国大业上,从乐州走回坪都,一路跌跌撞撞,身边的人背叛,死去,疏离,最后与他同坐明堂的寥寥无几,后半生又在那样的煎熬中度过,也难怪他死前会身心俱疲,这辈子只想撂挑子。
但也要感谢前世的辛苦,才能让这一世的进度缩短了一半,只要五年,他们就可以回到坪都,完成前世走得最艰难的一段路。
朝中因为青州的僵持有了些不安,兵部甚至建议暂时歇战,不然消耗过大,怕国库支撑不起,但谢如琢并不忧虑,只在信中让沈辞注意安全,至于朝中,他亲自批复了兵部的奏本,直言不出半个月,青州必破。
这半个月自然是谢如琢自己猜的,不过他觉得也差不多了,他们都担心要银子不够,更何况许自慎,对方恐怕已经要吃不上饭了。
果不其然,带着太子撤去江北的卢靳亲自写了信给许自慎,虽然语气趾高气扬,但诚意还是很足,表示愿意帮他撤离池州,来江北安营,继续拥他做皇帝,原因约摸是卢靳带走的军队实在无人领兵,若大虞攻下了池州,下个目标就是来江北清扫,他们照样无力抵抗。
无奈去年的许自慎不做理会,今年的许自慎还是不做理会,越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许自慎坚守的道义越是执着,谢如琢也在想,或许对许自慎来说,这一生也活够了,他就如同前世的自己,身心俱疲,没有一件事能称心如意,旧年一腔热血也在残酷的争斗里消磨殆尽,只留下无尽的疲累,他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五年前他意气风发地挥师北上,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可是仅仅五年而已,就能这样轻易地摧毁一个人的坚持与信念。
帝业真是一条有去无回的血路,能走到最后的就屈指可数,能真正安稳坐上数十年的又是少之又少,史书上那些皇帝,有几个是寿终正寝的,仔细数一数,恐怕多半都死在了这条路上,或者成为了别人君临天下的脚下白骨。
许自慎本不适合这条路,却无知无觉地走了上来,这里不是战场,却比战场更可怕,他可以去打下所有他想去的地方,却不知道该怎么守住自己的领地,也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帝王。
走到这一步,他想必已经累极了,所以他最后还是选择做一个将军,回到从前自己最怀念的时候,这一次没有了这样那样的顾虑与枷锁,唯有放手一搏,输赢生死皆抛下,像一匹追逐欢腾烈焰的野马,烈焰烧到哪里,野马的马蹄就踏到哪里,自由自在,酣畅淋漓。
也许,这已是最好的归宿。
谢如琢批复的奏本传回乐州,还没等兵部的人再反驳一下,青州在今夏的第一场雨中被攻破了,前后确实未到半月。
六月末的北方,下过雨后也有南方的闷湿感,夜间雨水蒸腾掉土地上的热气,送来一阵清凉,谢如琢骑在马上,目光所及的尽头,隐隐有亮光闪烁,微光勾勒之下能望见城楼的轮廓那是五年未见的坪都。
许自慎败于青州也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已经支撑不起战场的消耗,他的江北军这一年也撑得太辛苦了,战力大打折扣,退守坪都后也无力回天。
战旗猎猎,所有人肃穆地望着故都,谁都没有说话,有人热泪盈眶,有人欣喜若狂,唯有谢如琢眼中平淡,甚至含着淡淡的悲悯。
沈辞策马到他身边,与他并立,静静等待着天光破晓,半晌,轻声问道:你看到了吗?
看到了。谢如琢扯出一个笑,是坪都,那是我的家。
沈辞也笑了一下:嗯,你回家了。
他们站在山丘之上,占据了此处的最高点,可以望得最远,其他人退居身后,隔着有一段距离,并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谢如琢感怀道:前世我们也曾站在这里看过坪都,你还记得吗?
沈辞点头:记得,也是在回坪都的前一天。
谢如琢又道:前世我死前还看到了这一天,我们站在这里,你对我说
明君贤主,中兴盛世,百年后你的庙号定是圣宗。我护着你,你身前身后都是圣君。沈辞自然地接过了未说完的话,侧头看他一眼,低声道,这一世,也是如此。
这句话像是又勾起了许多前世的回忆,痛苦的怀念的,悉数涌来,谢如琢眼眶濡湿,嗓音微哑:我不想当圣君,青史上留下的是一个庙号,却不是谢如琢,真正的谢如琢只属于沈辞。
夜色寂静,沈辞握住谢如琢伸出的手,温暖粗糙的手掌蹭着他柔嫩的皮肤,道:前半生我护你做圣君,后半生我陪你做谢如琢。
天空清朗,不会再落雨,也许天明时会有阳光穿透云层,谢如琢又看了眼坪都城楼,道:许自慎如果你能见到他,让他走吧,以后隐姓埋名,不问世事,我不杀他。
他不会走的。沈辞摇头叹道,他生于战场,也要死于战场。
谢如琢也不再说话,大昭到了现在就像一场笑话,也总要有人站出来为这个王朝而死,这个人不会是别人,只会是他们的皇帝自己。
他这一生,纵横沙场,功成名遂,昔年壮志,浩歌酒一钟。
他为了理想征伐四方,却也被理想伤得千疮百孔,意气磋磨,走到最后,回首忘却,这一生的追寻都是浮光泡影,从未真正拥有过,也永远不可能会拥有。
到头来,不过英雄老尽,望断送孤鸿。
天色渐亮,谢如琢目送沈辞领兵向着坪都而去,天地间俱是喊杀声,前世他日日遥望远方故都,铁马金戈也曾这般频频入梦,催人霜雪。
这一世,他还是回来了,他依然是最后的胜利者,会踏着九龙戏珠的丹陛走上皇极殿,做坪都的王,做天下的圣君。
坪都的宫城隐隐有金光璀璨,像在召唤谁的归来,谢如琢催马向前奔去,跑过洒满阳光的山丘,踏过折戟沉沙的战场,风声如无数过往岁月从耳边呼啸飞掠,天上的飞鸟也为他指引前行的方向,与骏马的清啸呼应成一曲祝歌。
他从背后取下弓箭,拉弦满月,一箭穿云,射断了坪都城楼上属于大昭的战旗。
城门大开,五年前他从这里仓皇北上,五年后他带着千军万马从这里得胜归来,城门内外的将士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高喊:恭迎吾皇回京!
禧宁二十三年九月初三,大虞亡国都,许自慎入京称帝,惠宗第六子北上乐州。
隆兴五年六月廿九,大虞镇国将军沈辞破坪都,迎帝回京,大虞重回故都。
昭元帝许自慎撤离坪都,行至衡川边界,拒不渡江,不至江北,自刎于灵江。
作者有话要说: 我个人是很喜欢许自慎这个角色的,乱世中不仅有人重开盛世,也注定会有人是失败者,但在我心里,这样的失败者虽败犹荣,乱世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而精彩。很多年前,第一个动容我的失败者是西楚霸王,现在我把楚霸王的结局也留给了老许,我想,这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结局,既死在了自己钟爱一生的战场上,也是为了自己追求的理想和自由而殉道,来生希望他做一个自由的人。
感谢在20210809 18:00:14~20210810 18:00: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aya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5章 万劫不复
坪都在五年后再一次易主, 六月廿九当日,封闭的宫城重开, 谢如琢着盛装重登汉白玉砌成的丹陛与丹墀,走进阔别五年的皇极殿。
在攻破青州时,乐州的朝臣就接到了消息,开始分批前往坪都,更有激动的人,早早准备好了行李, 打算马上搬回坪都居住,听说来坪都的队伍,与当初北上一样浩浩荡荡,甚至还比当年更为壮观,毕竟那会顾着逃命,大家都是带上轻便的家当, 如今回来, 自然是要把在乐州积蓄的家当都搬过来。
三大营先护送了四品以上的官员来坪都, 至少要赶上攻下坪都那一天,亲眼见证谢如琢入主坪都。
因而谢如琢当天重登皇极殿时,场面还是颇为声势浩大, 比之当初的即位典礼都要盛大, 谢如琢先祭太庙,告慰谢家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再在锦衣卫的仪仗护卫下过金水桥, 于皇极殿前敬告皇天后土, 以三杯酒祭五年中死于战场上的将士亡魂,最后才缓缓步入皇极殿,受百官跪拜。
百官献贺诗祝词, 谢如琢颁旨昭告天下,大虞都城重新迁回旧都坪都,嘉奖了当初愿意跟随北上的所有官员,筚路蓝缕,不离不弃,还嘉奖了为大虞浴血奋战的将士,他们或青山埋骨,或落下伤病,谢如琢亲自从内库中拨出一笔银子抚恤伤亡将士及其亲属。
重回坪都总是要论功行赏的,谢如琢先升了一批文官的官职,给内阁几位阁臣赠了荣禄大夫、资善大夫的勋阶,但众人都心知肚明,这样的嘉奖对于重回坪都的大事来说还是单薄了些,皇帝的重头戏一定都是留给武将的。
复国与开国一样,这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江山,提一提武将的地位也是应该的,不然太让人寒心,这也是为什么开国时显赫的世族总是将门的原因,毕竟在乱世之中,名垂千古的文官凤毛麟角,乱世之后重开盛世才是文官一展抱负的时候。
果不其然,谢如琢下一份圣旨便大肆嘉奖了一批武将,封宋青阁为宁远侯,吴显荣为武安侯,世袭罔替,封沈辞为镇国侯,升授定国将军,授岳亭川上护军,日后再承袭其父舒国公的爵位,就连没出什么力的齐峻茂也因为帮助重建三大营,封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授护军,三大营下面各级将官军士都一一得到了受封与授勋。
论功行赏完,谢如琢在皇极殿设宴,在离开乐州前众臣因壮志豪情而大醉一场,今日重回故都,那股豪情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不少人又哭又笑,不管平日在朝堂上有没有仇怨,都举着酒杯互相敬酒,宴会上又是一场放肆的狂欢。
今日谢如琢收敛了许多,知道自己酒量差,让内臣往酒里兑了水,看起来喝了不少,事实上可能还没一杯的量,但还要装出自己已经醉了的样子,免得这些疯了的大臣一个接一个跑来敬酒,这般喝下去,兑了水的酒也是要真喝醉的。
宫宴从午饭时分一直闹到了临近黄昏,内臣看谢如琢待在皇极殿不回乾清宫,再看殿内还有一个沈辞,极有眼色地快速收拾完了杯盘碗碟,撤去了殿中所有桌案,复原了皇极殿内的空旷。
内臣退出去时想关上殿门,谢如琢却摆手制止,内臣只得敞着殿门,沉默地退远了。
黄昏的最后几缕斜阳从殿外照进来,刷了桐油的金砖地上现出一道道橙黄色的光条,又有无数光条从殿门上的格纹间射进来,在金砖上相互交错,成为杂乱的一张网,地上的光斑也和殿中的立柱和摆设一样静谧,只等着斜阳慢慢被夜色吞没,它们也渐渐淡去。
谢如琢还穿着金色团龙纹的盛装龙袍,坐在龙椅上时,十二根冕旒轻轻晃动,五彩玉撞击出清脆的响声,他无声地看着坐在龙椅前台阶上的沈辞,这一幕是那般熟悉,一样的黄昏时分,一样的地方,两人坐在同样的地方。
上一次你坐在这里,天很阴,有雷声,你走之后就下了大雨,但是现在没有。谢如琢噙着笑,声音放得很轻,像是怕打破这分黄昏的静谧,这一次没有衍王了,也没有别的人,你不会再走了。
谢如琢出于私心,把侯爵的衮服改成了白色,原因当然是沈辞喜欢白色,只能委屈宋青阁和吴显荣也跟着一起穿白了。
在谢如琢的印象里,沈辞就没有穿过白色以外的颜色,不过沈辞穿白色很好看,那样简单的颜色在沈辞身上会有张扬的少年意气,干净又练达,这套衮服几乎是他亲自盯着做的,从用料到纹饰都是他千挑万选出来的,这般想想,宋青阁和吴显荣还占了便宜呢。
产自江南的云锦轻滑精美,沈辞不喜欢繁复的纹饰,他就只让人绣了淡雅的流云与水波纹,有明有暗,配的长靴也是白色的云锦所制,沈辞坐在台阶上时,长腿从衮服下伸出,他特意让人将靴口收束得很紧,月白色的流云纹又被闪着光的银线绣了一层,贴合地勾勒出沈辞小腿肌肉的线条,他盯着看了许久,想起了沈辞胸膛上的每一寸肌肉,也是这样匀称紧实,多一分少一分都似有瑕疵。
谢如琢咽了口唾沫,忽然挪开了眼,耳朵和脸颊都红了。
沈辞背对着谢如琢还恍然未觉,那番话也让他忆起了前世的回到坪都的这一天,他们坐在这里争吵,他去摸谢如琢的眉眼,再提着刀冲出坪都,那天下了很大的雨,还伴着轰隆隆的惊雷,不像现在,夕阳正好,是庆贺重回坪都该有的景象。
不会走了。沈辞也淡淡笑了一下,除了你身边,现在我哪里也不想去。
谢如琢的嗓子有一点哑:那你来我身边。
沈辞站起身,一步步走过去,前世他也曾这样走到谢如琢身边去,最后一次去抚那双漂亮的眉眼,他这样想,也这样做了,撩起冕旒,结茧的手指温柔地蹭过谢如琢的每一寸眉眼,问出了和前世一模一样的那句话:臣心悦陛下,想与陛下私定终身,陛下答应吗?
前世他得到了谢如琢流着泪的一句太晚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终究与那天的大雨和惊雷一样破碎在了诀别之中,这一世谢如琢仰头看他,眼尾被蹭得微微发红,清湛的桃花眼添了一分诱人的媚态,嗓子哑得更厉害,喉中似是被滚烫的欲念烧灼,快要发不出声音:沈将军,朕恨不得今日就与你成亲。
沈辞低声笑了,眼中也烧出了一团欲/火,隐隐变作暗沉的狠色,用力扯掉了谢如琢龙袍上的玉带,道:那我们就成亲。
夕阳逐渐消逝在天际,殿中没有点烛火,只有幽暗的最后一点光线,高高的龙椅上明暗相间,隐秘地勾画出两道相缠的身影,静谧中有愈来愈急促的喘息,还有缀着十二旒的冠冕啪嗒一声掉落在地的轻响。
黑色的龙袍与白色的衮服从龙椅上滑下来,随意地铺展在台阶上,大虞的国都,国都最威严的皇极殿,皇极殿中的龙椅上,世人都说,这里属于权力的巅峰。
几个时辰前,皇帝坐在这里接受百官朝拜,睥睨着他的山河与臣民,像不可亵渎的神祇。
几个时辰后,皇帝坐在这里和他的将军亲吻、交颈、云雨,让自己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全都被弄脏在情/欲的淤泥中,万劫不复。
*
等到乐州的官员基本都来了坪都,朝堂也就重新在坪都运作了起来,谢如琢又恢复了寻常的生活。
按照惯例,升官受封都是要设宴请客的,纵然沈辞不情不愿,但这次论功行赏,他才是受嘉奖最大的那个,宋青阁、吴显荣和岳亭川怎么说都是本来就有家世的人,他却是一路被皇帝一手提拔上来的,可谓是当朝第一人了,这宴席是不办也得办。
恋耽美
但也要感谢前世的辛苦,才能让这一世的进度缩短了一半,只要五年,他们就可以回到坪都,完成前世走得最艰难的一段路。
朝中因为青州的僵持有了些不安,兵部甚至建议暂时歇战,不然消耗过大,怕国库支撑不起,但谢如琢并不忧虑,只在信中让沈辞注意安全,至于朝中,他亲自批复了兵部的奏本,直言不出半个月,青州必破。
这半个月自然是谢如琢自己猜的,不过他觉得也差不多了,他们都担心要银子不够,更何况许自慎,对方恐怕已经要吃不上饭了。
果不其然,带着太子撤去江北的卢靳亲自写了信给许自慎,虽然语气趾高气扬,但诚意还是很足,表示愿意帮他撤离池州,来江北安营,继续拥他做皇帝,原因约摸是卢靳带走的军队实在无人领兵,若大虞攻下了池州,下个目标就是来江北清扫,他们照样无力抵抗。
无奈去年的许自慎不做理会,今年的许自慎还是不做理会,越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许自慎坚守的道义越是执着,谢如琢也在想,或许对许自慎来说,这一生也活够了,他就如同前世的自己,身心俱疲,没有一件事能称心如意,旧年一腔热血也在残酷的争斗里消磨殆尽,只留下无尽的疲累,他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五年前他意气风发地挥师北上,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可是仅仅五年而已,就能这样轻易地摧毁一个人的坚持与信念。
帝业真是一条有去无回的血路,能走到最后的就屈指可数,能真正安稳坐上数十年的又是少之又少,史书上那些皇帝,有几个是寿终正寝的,仔细数一数,恐怕多半都死在了这条路上,或者成为了别人君临天下的脚下白骨。
许自慎本不适合这条路,却无知无觉地走了上来,这里不是战场,却比战场更可怕,他可以去打下所有他想去的地方,却不知道该怎么守住自己的领地,也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帝王。
走到这一步,他想必已经累极了,所以他最后还是选择做一个将军,回到从前自己最怀念的时候,这一次没有了这样那样的顾虑与枷锁,唯有放手一搏,输赢生死皆抛下,像一匹追逐欢腾烈焰的野马,烈焰烧到哪里,野马的马蹄就踏到哪里,自由自在,酣畅淋漓。
也许,这已是最好的归宿。
谢如琢批复的奏本传回乐州,还没等兵部的人再反驳一下,青州在今夏的第一场雨中被攻破了,前后确实未到半月。
六月末的北方,下过雨后也有南方的闷湿感,夜间雨水蒸腾掉土地上的热气,送来一阵清凉,谢如琢骑在马上,目光所及的尽头,隐隐有亮光闪烁,微光勾勒之下能望见城楼的轮廓那是五年未见的坪都。
许自慎败于青州也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已经支撑不起战场的消耗,他的江北军这一年也撑得太辛苦了,战力大打折扣,退守坪都后也无力回天。
战旗猎猎,所有人肃穆地望着故都,谁都没有说话,有人热泪盈眶,有人欣喜若狂,唯有谢如琢眼中平淡,甚至含着淡淡的悲悯。
沈辞策马到他身边,与他并立,静静等待着天光破晓,半晌,轻声问道:你看到了吗?
看到了。谢如琢扯出一个笑,是坪都,那是我的家。
沈辞也笑了一下:嗯,你回家了。
他们站在山丘之上,占据了此处的最高点,可以望得最远,其他人退居身后,隔着有一段距离,并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谢如琢感怀道:前世我们也曾站在这里看过坪都,你还记得吗?
沈辞点头:记得,也是在回坪都的前一天。
谢如琢又道:前世我死前还看到了这一天,我们站在这里,你对我说
明君贤主,中兴盛世,百年后你的庙号定是圣宗。我护着你,你身前身后都是圣君。沈辞自然地接过了未说完的话,侧头看他一眼,低声道,这一世,也是如此。
这句话像是又勾起了许多前世的回忆,痛苦的怀念的,悉数涌来,谢如琢眼眶濡湿,嗓音微哑:我不想当圣君,青史上留下的是一个庙号,却不是谢如琢,真正的谢如琢只属于沈辞。
夜色寂静,沈辞握住谢如琢伸出的手,温暖粗糙的手掌蹭着他柔嫩的皮肤,道:前半生我护你做圣君,后半生我陪你做谢如琢。
天空清朗,不会再落雨,也许天明时会有阳光穿透云层,谢如琢又看了眼坪都城楼,道:许自慎如果你能见到他,让他走吧,以后隐姓埋名,不问世事,我不杀他。
他不会走的。沈辞摇头叹道,他生于战场,也要死于战场。
谢如琢也不再说话,大昭到了现在就像一场笑话,也总要有人站出来为这个王朝而死,这个人不会是别人,只会是他们的皇帝自己。
他这一生,纵横沙场,功成名遂,昔年壮志,浩歌酒一钟。
他为了理想征伐四方,却也被理想伤得千疮百孔,意气磋磨,走到最后,回首忘却,这一生的追寻都是浮光泡影,从未真正拥有过,也永远不可能会拥有。
到头来,不过英雄老尽,望断送孤鸿。
天色渐亮,谢如琢目送沈辞领兵向着坪都而去,天地间俱是喊杀声,前世他日日遥望远方故都,铁马金戈也曾这般频频入梦,催人霜雪。
这一世,他还是回来了,他依然是最后的胜利者,会踏着九龙戏珠的丹陛走上皇极殿,做坪都的王,做天下的圣君。
坪都的宫城隐隐有金光璀璨,像在召唤谁的归来,谢如琢催马向前奔去,跑过洒满阳光的山丘,踏过折戟沉沙的战场,风声如无数过往岁月从耳边呼啸飞掠,天上的飞鸟也为他指引前行的方向,与骏马的清啸呼应成一曲祝歌。
他从背后取下弓箭,拉弦满月,一箭穿云,射断了坪都城楼上属于大昭的战旗。
城门大开,五年前他从这里仓皇北上,五年后他带着千军万马从这里得胜归来,城门内外的将士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高喊:恭迎吾皇回京!
禧宁二十三年九月初三,大虞亡国都,许自慎入京称帝,惠宗第六子北上乐州。
隆兴五年六月廿九,大虞镇国将军沈辞破坪都,迎帝回京,大虞重回故都。
昭元帝许自慎撤离坪都,行至衡川边界,拒不渡江,不至江北,自刎于灵江。
作者有话要说: 我个人是很喜欢许自慎这个角色的,乱世中不仅有人重开盛世,也注定会有人是失败者,但在我心里,这样的失败者虽败犹荣,乱世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而精彩。很多年前,第一个动容我的失败者是西楚霸王,现在我把楚霸王的结局也留给了老许,我想,这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结局,既死在了自己钟爱一生的战场上,也是为了自己追求的理想和自由而殉道,来生希望他做一个自由的人。
感谢在20210809 18:00:14~20210810 18:00: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aya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5章 万劫不复
坪都在五年后再一次易主, 六月廿九当日,封闭的宫城重开, 谢如琢着盛装重登汉白玉砌成的丹陛与丹墀,走进阔别五年的皇极殿。
在攻破青州时,乐州的朝臣就接到了消息,开始分批前往坪都,更有激动的人,早早准备好了行李, 打算马上搬回坪都居住,听说来坪都的队伍,与当初北上一样浩浩荡荡,甚至还比当年更为壮观,毕竟那会顾着逃命,大家都是带上轻便的家当, 如今回来, 自然是要把在乐州积蓄的家当都搬过来。
三大营先护送了四品以上的官员来坪都, 至少要赶上攻下坪都那一天,亲眼见证谢如琢入主坪都。
因而谢如琢当天重登皇极殿时,场面还是颇为声势浩大, 比之当初的即位典礼都要盛大, 谢如琢先祭太庙,告慰谢家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再在锦衣卫的仪仗护卫下过金水桥, 于皇极殿前敬告皇天后土, 以三杯酒祭五年中死于战场上的将士亡魂,最后才缓缓步入皇极殿,受百官跪拜。
百官献贺诗祝词, 谢如琢颁旨昭告天下,大虞都城重新迁回旧都坪都,嘉奖了当初愿意跟随北上的所有官员,筚路蓝缕,不离不弃,还嘉奖了为大虞浴血奋战的将士,他们或青山埋骨,或落下伤病,谢如琢亲自从内库中拨出一笔银子抚恤伤亡将士及其亲属。
重回坪都总是要论功行赏的,谢如琢先升了一批文官的官职,给内阁几位阁臣赠了荣禄大夫、资善大夫的勋阶,但众人都心知肚明,这样的嘉奖对于重回坪都的大事来说还是单薄了些,皇帝的重头戏一定都是留给武将的。
复国与开国一样,这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江山,提一提武将的地位也是应该的,不然太让人寒心,这也是为什么开国时显赫的世族总是将门的原因,毕竟在乱世之中,名垂千古的文官凤毛麟角,乱世之后重开盛世才是文官一展抱负的时候。
果不其然,谢如琢下一份圣旨便大肆嘉奖了一批武将,封宋青阁为宁远侯,吴显荣为武安侯,世袭罔替,封沈辞为镇国侯,升授定国将军,授岳亭川上护军,日后再承袭其父舒国公的爵位,就连没出什么力的齐峻茂也因为帮助重建三大营,封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授护军,三大营下面各级将官军士都一一得到了受封与授勋。
论功行赏完,谢如琢在皇极殿设宴,在离开乐州前众臣因壮志豪情而大醉一场,今日重回故都,那股豪情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不少人又哭又笑,不管平日在朝堂上有没有仇怨,都举着酒杯互相敬酒,宴会上又是一场放肆的狂欢。
今日谢如琢收敛了许多,知道自己酒量差,让内臣往酒里兑了水,看起来喝了不少,事实上可能还没一杯的量,但还要装出自己已经醉了的样子,免得这些疯了的大臣一个接一个跑来敬酒,这般喝下去,兑了水的酒也是要真喝醉的。
宫宴从午饭时分一直闹到了临近黄昏,内臣看谢如琢待在皇极殿不回乾清宫,再看殿内还有一个沈辞,极有眼色地快速收拾完了杯盘碗碟,撤去了殿中所有桌案,复原了皇极殿内的空旷。
内臣退出去时想关上殿门,谢如琢却摆手制止,内臣只得敞着殿门,沉默地退远了。
黄昏的最后几缕斜阳从殿外照进来,刷了桐油的金砖地上现出一道道橙黄色的光条,又有无数光条从殿门上的格纹间射进来,在金砖上相互交错,成为杂乱的一张网,地上的光斑也和殿中的立柱和摆设一样静谧,只等着斜阳慢慢被夜色吞没,它们也渐渐淡去。
谢如琢还穿着金色团龙纹的盛装龙袍,坐在龙椅上时,十二根冕旒轻轻晃动,五彩玉撞击出清脆的响声,他无声地看着坐在龙椅前台阶上的沈辞,这一幕是那般熟悉,一样的黄昏时分,一样的地方,两人坐在同样的地方。
上一次你坐在这里,天很阴,有雷声,你走之后就下了大雨,但是现在没有。谢如琢噙着笑,声音放得很轻,像是怕打破这分黄昏的静谧,这一次没有衍王了,也没有别的人,你不会再走了。
谢如琢出于私心,把侯爵的衮服改成了白色,原因当然是沈辞喜欢白色,只能委屈宋青阁和吴显荣也跟着一起穿白了。
在谢如琢的印象里,沈辞就没有穿过白色以外的颜色,不过沈辞穿白色很好看,那样简单的颜色在沈辞身上会有张扬的少年意气,干净又练达,这套衮服几乎是他亲自盯着做的,从用料到纹饰都是他千挑万选出来的,这般想想,宋青阁和吴显荣还占了便宜呢。
产自江南的云锦轻滑精美,沈辞不喜欢繁复的纹饰,他就只让人绣了淡雅的流云与水波纹,有明有暗,配的长靴也是白色的云锦所制,沈辞坐在台阶上时,长腿从衮服下伸出,他特意让人将靴口收束得很紧,月白色的流云纹又被闪着光的银线绣了一层,贴合地勾勒出沈辞小腿肌肉的线条,他盯着看了许久,想起了沈辞胸膛上的每一寸肌肉,也是这样匀称紧实,多一分少一分都似有瑕疵。
谢如琢咽了口唾沫,忽然挪开了眼,耳朵和脸颊都红了。
沈辞背对着谢如琢还恍然未觉,那番话也让他忆起了前世的回到坪都的这一天,他们坐在这里争吵,他去摸谢如琢的眉眼,再提着刀冲出坪都,那天下了很大的雨,还伴着轰隆隆的惊雷,不像现在,夕阳正好,是庆贺重回坪都该有的景象。
不会走了。沈辞也淡淡笑了一下,除了你身边,现在我哪里也不想去。
谢如琢的嗓子有一点哑:那你来我身边。
沈辞站起身,一步步走过去,前世他也曾这样走到谢如琢身边去,最后一次去抚那双漂亮的眉眼,他这样想,也这样做了,撩起冕旒,结茧的手指温柔地蹭过谢如琢的每一寸眉眼,问出了和前世一模一样的那句话:臣心悦陛下,想与陛下私定终身,陛下答应吗?
前世他得到了谢如琢流着泪的一句太晚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终究与那天的大雨和惊雷一样破碎在了诀别之中,这一世谢如琢仰头看他,眼尾被蹭得微微发红,清湛的桃花眼添了一分诱人的媚态,嗓子哑得更厉害,喉中似是被滚烫的欲念烧灼,快要发不出声音:沈将军,朕恨不得今日就与你成亲。
沈辞低声笑了,眼中也烧出了一团欲/火,隐隐变作暗沉的狠色,用力扯掉了谢如琢龙袍上的玉带,道:那我们就成亲。
夕阳逐渐消逝在天际,殿中没有点烛火,只有幽暗的最后一点光线,高高的龙椅上明暗相间,隐秘地勾画出两道相缠的身影,静谧中有愈来愈急促的喘息,还有缀着十二旒的冠冕啪嗒一声掉落在地的轻响。
黑色的龙袍与白色的衮服从龙椅上滑下来,随意地铺展在台阶上,大虞的国都,国都最威严的皇极殿,皇极殿中的龙椅上,世人都说,这里属于权力的巅峰。
几个时辰前,皇帝坐在这里接受百官朝拜,睥睨着他的山河与臣民,像不可亵渎的神祇。
几个时辰后,皇帝坐在这里和他的将军亲吻、交颈、云雨,让自己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全都被弄脏在情/欲的淤泥中,万劫不复。
*
等到乐州的官员基本都来了坪都,朝堂也就重新在坪都运作了起来,谢如琢又恢复了寻常的生活。
按照惯例,升官受封都是要设宴请客的,纵然沈辞不情不愿,但这次论功行赏,他才是受嘉奖最大的那个,宋青阁、吴显荣和岳亭川怎么说都是本来就有家世的人,他却是一路被皇帝一手提拔上来的,可谓是当朝第一人了,这宴席是不办也得办。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