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王妃他富可敌国(穿越) > 王妃他富可敌国(穿越)
错误举报

——(168)

    两人几乎可以说是一拍即合,直接让止戈将的队伍行进的速度慢了下来。
    这一路上可谓是走走停停,看到了什么好看的风光,便停下来好好欣赏一番。
    路过了什么有意思,或是恰逢正在过节的城镇,便停下来参与一番。
    一路走来,顾砚书与秦戮可以说是看星星看月亮,看云起云落,看朝阳看夕阳看了不少平日里来不及看的风光景象。
    又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简直是不亦乐乎,就连感情也在急速升温。
    短短不到十日的路程,硬生生让他们走了将近一个月。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顾砚书与秦戮夫夫二人是心情舒畅了,可怜了朝堂中的那些朝臣。
    如同一朵朵娇花一般,每日里的都要迎接来自皇帝的狂风骤雨。
    特别是时间一日日过去,皇帝的心情不仅没有好转,还一日比一日更加恶劣,短短几日的功夫,朝中便被发落了不少人。
    一时间,满朝文武提心吊胆风声鹤唳,就怕那头顶的铡刀下一刻便会落在自己头上。
    别说是朝臣了,就是王公公,也觉得皇帝现在的模样让人有些受不住。
    就在王公公心中想着是否要想办法,让人给厉王发一封信,说明一下情况,顺便催促一下厉王殿下的归期时,被皇帝派去城门处驻守的人终于有消息传回:
    厉王殿下回京了!
    听闻这个消息,王公公着实是在心里松了口气,也顾不上其他,忙不迭地便将这个消息送到了皇帝的案前。
    他倒是还知道回来!
    皇帝直接冷哼一声,直接啪地一下,将手中的奏折给丢了出去:
    让他直接滚过来见朕,朕倒要看看,他是不是腿也瘸了,从溢州到京都也能走上一个月的时日!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朕倒要看看,他这一个月都做了些什么!
    软软:不,你不想知道。
    皇帝:说!
    小鹿:好吧,其实也没做什么,就是顺便度了个假,父皇你知道吧,和自己喜欢的人看星星看月亮
    皇帝:闭嘴,我不想知道了!
    172、第一百七十二章
    此时刚到城门处的顾砚书与秦戮完全不知道皇帝此刻心中的想法。
    与上次大皇子回京时大张旗鼓的动作不同,这次秦戮回京几乎没有惊动任何人。
    甚至因为一行人队伍过于庞大,怕引起旁人的注意,顾砚书甚至还直接将队伍拆分成了两部分。
    御医以及御林军等从宫中派出来的队伍先行一步,另外一部分厉王府的人跟着他们一起。
    这样的安排,的确在很大程度上给顾砚书等人减少了麻烦。
    至少除了城门处的守卫以及在城门处为数不多百姓外,没有惊动任何人。
    不过此时,秦戮并顾不上旁人的想法,他的全副心神,都被此刻京都的变化吸引去了。
    秦戮看似在溢州停留了不少时日,但认真算起来,其实也不过寥寥数月而已。
    几个人月的时间,看似不短,其实并不长,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罢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眨眼的功夫,却给京都带来了惊天巨变。
    若不是道路两旁熟悉的商铺布局,若不是进城之前的确看到了高高悬挂在城门之上,京城两个大字,秦戮甚至快要怀疑他是走错了地方。
    与其他城池只有要紧的干道铺上的水泥路不同,京都现如今只要是秦戮目光所能及的地方,几乎都被铺上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
    也不知是否是这水泥路的作用,秦戮甚至觉得京都似乎比他离开的时候,要热闹了不少。
    就在秦戮心中如此思索之时,便听到了马车外,传来了百姓们的议论声:
    王老五?你昨儿个不是才进了城吗?今儿个怎么又来了?
    害!那不是我家婆娘说家里酱快用完了,让我进城来买吗?
    你也是惯着你家婆娘!有什么事她也不知道一道说,还累的你单独再跑一趟!
    这有什么累的?现在这水泥路铺好了,从我家到城里一个来回这才一个时辰不到,现如今地里也不忙,就算是每日都来一趟,也不耽误什么功夫,更何况我家最近地里菜出苗了,我也可以顺便带些地里的菜来城里卖,还能贴补点家用。
    这话倒说的也是,要我说,这水泥路还真的方便,就我家那块儿,你知道吧?也给铺上了!现在我们村的人到城里一个来回,也就一个半时辰的功夫,这以前不乐意来的,现在都三天两头地往城里跑。
    可不是怎么的?
    这两人说话的声音并不小,不一会儿,便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没多久,便有人出声附和着,同这两人一起,说起了这水泥路的种种好处。
    什么自从水泥路修建好了,村里的人来城里也频繁了。
    往年那些只能在村里和其它同村的人交换的农产品,现在也能拿到城里来卖了,现如今收入高了,连带着日子也好过了不少。
    说完之后,众人便不可避免地说到了铺设水泥路的厉王府。
    先是说顾砚书大义,愿意免费给京都铺设水泥路。
    也是因为顾砚书如此大气,他们才能免费使用水泥路,而不用为了过路费而发愁。
    没见与京都相隔不远的盐都,他们村里的百姓,每日进城要用这水泥路,都需要给上五个铜板吗?
    与进城之后能够获取的收入相比,这五个铜板虽然不多,但这经年累月下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听到这里,秦戮便忍不住看了自家王妃一眼。
    当初在提出水泥路的设想之时,顾砚书便说到过交通舒畅之后,对于经济发展的种种益处。
    当初朝中还有人批评顾砚书这是异想天开,修个路就能拉动经济发展了,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只不过这样的声音太小,并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
    再加上后来户部修建水泥路,根本没有动用国库中的一分钱,这样的声音,便直接消失殆尽。
    然而现在看来,到底还是自家王妃有远见。
    注意到秦戮的视线,顾砚书想也不想便回了一个理所当然中又带着一点得意的小眼神回去。
    那嘚瑟的小模样,就像是一只刚刚从主人手中偷了小鱼干,在阳光下得意洋洋舔**的小猫,让人忍不住想要上手揉搓一把。
    然而还不等秦戮有所动作,马车外百姓们议论的事儿又换了一遭。
    其议论的主角,直接从顾砚书换到了秦戮身上。
    秦戮感染天花的消息,当初果然是没有瞒住旁人。
    甚至顾砚书前脚出京,后脚这件事便被传了个满城风雨。
    当时还有不少人利用此事来做文章,说与秦戮一同去的不少人都没出事,偏偏这厉王遭了灾,全都是老天给的报应。
    这是因为厉王曾经造下的杀孽太多,让老天看不下去了,这次啊降下了惩罚。
    这要是放在以往,说不定还真能让这造谣之人得逞。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现如今的厉王府,并不是一年前那个对京都**完全没有掌控之力的厉王府。
    这些流言不过是刚在京都起了个头,便已经被厉王府的人察觉到了异样。
    随后温清霄便丝毫也不客气地直接亲自提笔写了一篇文章,刊登在了日报之上,将那些胡乱传话的人狠批了一顿。
    说什么厉王造下的杀孽太多,厉王殿下造下杀孽是因为什么?
    还不是为了护佑天齐百姓安康?
    现如今边界安宁,百姓安居乐业,你转头就说这立了头功的功臣造孽太多?
    人家都说过河拆桥,你河都还没过,你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拆桥了?
    文人一张嘴,完全可以做到口不露脏兵不血刃,便将人骂的无地自容。
    更别墅温清霄本就在文人之中拥有极高的声望,自从负责报社的一干事宜后,温清霄的名声渐长,甚至还有一骑绝尘之像。
    这一篇文章一出来,便在诸多学子以及百姓之中广为流传。
    不过两三天的功夫,那些想要趁乱给秦戮抹黑的人就直接熄了火。
    原本大皇子一脉还想在温清霄擅自利用日报之事做文章。
    朝堂上谁不知道,这《京都日报》明面上说是厉王府负责,实际上背后的人是皇帝?
    以前这《京都日报》还能做到不偏不倚,任何皇子也不偏帮,现在却直接站出来帮厉王说话,这是否说明,厉王府有假公济私的嫌疑?
    这以小见大,为防万一,当即便有人提出让皇帝将这报社的权利收回来。
    此话一出,便直接撞到了温家几父子的**口之上。
    报社是他家小六负责,因为这报社之事,他家小六是眼见着因为这报社之事越来越开朗,这人便要跳出来捣乱?
    说什么报社假公济私,这和指着他家小六鼻子骂有什么区别?
    几个儿控和弟控当即便忍不住了,直接站出来阴阳怪气地讽刺了说话的人一通。
    先是说那人是想要借题发挥党同伐异,又说那人做人不要太双标。
    大皇子去绍城赈灾之时,报社可没少在里面出力。
    当初你们怎么不说这报社有偏私的嫌疑?
    现如今他家小六不过是出来说了一句实话,便就有偏私的嫌疑了?
    几个人一通话说下来,直接大皇子一脉的人堵得大气儿都不敢出一个,再也不敢在这件事上做文章了。
    随后温清霄直接将京都的**风口给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又抛出了其他几个比较有意思的八卦,直接将秦戮感染上天花的事儿,在京都降下了热度。
    也就只有前些日子秦戮痊愈的消息传回京都之后,温清霄才渐渐松了口风。
    但同时也没忘记引导百姓的言论。
    现如今百姓一提及厉王,便说这是吉人自有天相,即便是感染上了天花,老天也不愿意就这样将他收走。
    此时马车外的百姓们正在说的,便是此事。
    这些话,听得此刻还在马车上的顾砚书是一愣一愣的。
    但好歹是经历过了后世信息大**时期的人,几乎没多久,顾砚书便想清楚了其中的关窍:
    看来清霄做的比我想象中的更好。
    嗯?秦戮向顾砚书投去了一个疑惑的目光。
    临走之前,我将监督京中**风口的事儿,交给了清霄负责。
    顾砚书没有用隐瞒,直接告诉了秦戮答案。
    如今看来,温清霄比他想象中的更适合这件事,甚至在他没有提醒的情况下,都已经将后世用一个更大的八卦来掩盖前一个八卦的公关套路给摸索了出来。
    若是这样,那是不是说明,以后在这一块儿,他是不是就可以直接交给温清霄来负责,他自己来做甩手掌柜了?
    就在顾砚书心中的算盘打得震天响的时候,秦戮却被马车外另外一个物件给吸引住了目光:
    那是何物?
    看着那有些像马车,又不是马车的物件,秦戮的眼中不由出现了一丝疑惑的神情。
    别说是秦戮了,就是止戈,也从未见过这物件。
    在一个多月以前,他从京城离开之前,京都中可从未出现过此物啊?
    顾砚书顺着秦戮的目光望去,几乎是一瞬间的功夫,便知道秦戮问的是什么了。
    想也不想便给出了答案:
    那是黄包车,也可以叫做人力车?
    人力车?
    秦戮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陌生的名字,再抬眼看了看车窗外的那黄包车,而后便微微点了点头:
    这名字倒是的贴切,这物件,也是王妃的主意?
    是的。
    顾砚书想也不想便点了点,低声同秦戮解释了一番:
    这马车在城内并不能全速前进,还有些占地方,用这人力车,在速度上与马车不相上下不说,也能节省不少空间。
    当初在铺设水泥路之前,顾砚书便想将这黄包车给拿出来了。
    只不过彼时京中的道路并不十分平整,这黄包车的舒适度不如马车,便只能暂时搁浅。
    等到水泥路铺设完成后,顾砚书便将这个计划给提上了议程。
    恰巧当初给温清霄改良轮椅的时候,顾砚书曾经命人寻找到了可以用以制作车轮的橡胶。
    有原材料,顾砚书也能拿出大致的原理以及图纸,按照厉王府内工匠们的能力,做出这黄包车,可以说是迟早的事儿。
    只不过那边工匠才刚做出成品,还未投入使用,顾砚书便收到了秦戮感染天花的消息。
    无奈只能将普及黄包车之事交给手底下的掌柜负责。
    现如今
    顾砚书抬眼看了看,发现抬眼望去,就他眼前的这条路上,便有不下于三辆黄包车,便知道这件事手底下的掌柜做的不错。
    说完后,顾砚书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又补充了一句:
    其实除了这黄包车之外,还有一种,名为自行车,只不过在我离开的时候,府内的工匠还未做出成品,就是不知道现如今如何了。
    没错。
    除了黄包车之外,顾砚书还想在京都内普及自行车。
    但黄包车可以在马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自行车却不行。
    那自行车的车龙头,以及连接踏板以及车轮的链条,都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顾砚书虽然提出了可以使用齿轮来代替链条的设想,但做出来的第一版成品并不如人意。
    只是与黄包车一样,还不等顾砚书相出比较完善的改良方法,便匆匆忙忙地离京了。
    现在顾砚书在街上也没能看到这自行车的影子,想来应该是改善的进展并不乐观。
    自行车?秦戮果然被这个陌生的词汇给吸引了注意力,将目光从街上的黄包车上抽离了回来,看向了坐在自己身旁的王妃。
    是一种可以在城内替代马的工具,走路时比较省力,也能让不会功夫的普通人加快一些脚程。
    顾砚书略微思索片刻,寻找出了一种比较能够让人听懂的解释。
    然而在看到自家小鹿似懂非懂的眼神,便发现这东西光靠描述好像不太行,便直接转口:
    我离开之时府内的工匠已经做出了第一版实物,不若回府后,王爷与我一同去看看?
    好。秦戮想也不想便点了点头,显然,他对自家王妃口中的自行车,颇为感兴趣。
    然而顾砚书与秦戮前脚刚商议着回府之后的事宜,后脚便听到了马车外止戈的通传声: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