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言外之意[末世] > 言外之意[末世]
错误举报

言外之意[末世]——六梨(37)

    方才艾伯特说到内部问题时,往魏局长的方向看了一眼。魏局长脸上登时有些挂不住了,等到艾伯特发言完毕,他摆事实讲道理,将近期二环内灾民与原住民的冲突和解决简单描述了一通,并强调了警卫局的不容易以及每位领导干部的无私奉献精神,由此来感叹现状的安稳和谐、井然有序。
    娄越面上点头肯定警卫局近期的辛苦,心里对老魏的话却不全信,认为其有粉饰太平的嫌疑。魏局长也知道这种话不能在娄越和艾伯特面前蒙混过关,但他依旧会说。人们在正式场合说的很多话都是正确且无用,却非说不可的。这就像用破网兜子下海捞鱼,话语虽然漏洞百出,但能捞到几条傻鱼就是赚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但绝不会轻易用语言表达出来。即使要集中注意分辩真假与对错,忍受无数琐碎,人类还是要依靠语言来交流,来协作。有几个瞬间,娄越确实有些羡慕言艾等人提到过的海鬼的连结方式既包括非语言形式的双向交流,也包括直接借用身体方便行事。
    等到会议结束,娄越照例想去一线了解情况。近期他瞄上了丁台泰何荣晟等人新成立的行动队,常跟着他们队伍去安置区巡查居民情况。新成立的特别行动队不再单独隶属于警卫局或城防军,而是直接对安全委员会负责,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娄越的下属。
    娄越联系到何荣晟时,后者的行动队正在一处废墟前封锁现场。
    据称,这处废墟原本是二环某重要人物的墓碑和祠堂所在处,几年前因避雷设施老旧而在雷雨天损毁。因该名人生前就极其提倡一切从简,不许立碑建祠,把一切资源拿来发展二环,因此二环居民心中敬畏,并将此处废墟保留。被安置在附近的三环灾民不懂这层历史渊源,在居住和食物资源都很紧张的情况下,一些人擅闯废墟并盗走了贡品,甚至在里头搭帐篷睡觉,引发了二环原住民的强烈不满除了文化隔阂,资源和生活上的其他矛盾也越来越多,最后发展成了一场大规模火并。
    这场火并伤亡惨重,看得出双方都是有备而来,积怨已久。很多横陈在地上的尸体都已经在火并中被破坏得面目全非,甚至比海鬼过境还要可怕。
    如果发现并处理这事的是警卫局的队员而非特别行动队,这事很可能被压下,然后隐没在魏局长和平安定现状之类的说辞之下,很难被督察队的人发现即使现在应该是一致对外抵御海鬼的特殊时期。
    娄越赶到现场时正是傍晚,他不经意间抬头,看见晚霞漫天,雀鱼拖着长长的尾羽在二环高墙边缘悠哉游哉地盘桓。
    那种鬼东西什么时候出现的?娄越问。
    娄队是说雀鱼吗?何荣晟说,应该就是这一会儿刚有的吧,我也没注意过。城外很常见,但城内好像很多人都没见过,都挺惊讶的。
    它们属于变异物种,有一定危险性,生态环境部怎么会有这种疏忽娄越说着,去一边联系生态环境部的负责人去了。
    新成立的特别行动十队依然以丁台泰为队长,塔哥和詹一烨是副队长。此次何荣晟和黎树修等人参与了任务。多数队员都忙着记录调查、联系技术部、安置伤员和处理尸体,只有头次见这种场景的黎树修呆在原地,显得格格不入极了。
    作为副城主的独子,黎树修虽然被丢到基层历练,但行动任务能躲就躲,没真正见过多少死人。上次三环沦陷时,他在优先撤离名单里,且因为能力不足且会拖后腿,没有被派去救援。
    直到他今天被强拉硬拽着执行任务前,他都吊儿郎当认为这一定不是什么大事没有什么矛盾冲突是一起吃顿饭喝喝酒解决不了的,如果没解决,那就二三四五顿。他甚至一度觉得二环也丢了也没事,一起和和睦睦住一环也挺好。
    现在,他似乎终于触摸到了末世里残酷的真实世界的一角。
    黎树修看着满目焦土,遍地死尸,喃喃道:为什么
    废墟上方风声呜咽,残阳如血,没有人能回答他。
    第52章
    何荣晟拍了拍黎树修的肩,示意他跟上队伍。
    新改制的十队现在的主要职责有两项,其一是在海鬼出现异动时随时奔赴前线,其二则是处理安置区的暴力冲突,排除安全隐患。
    现场处理得差不多后,丁队长接到消息,又火速带着队伍赶往下一个任务地点。那是离这片废墟不远的一所社区学校,因靠近二三环交界处而被征用来安置灾民和物资。
    何荣晟和黎树修并排走着,他见后者面容颓丧,便询问原因。黎树修此时还惊魂未定,没多想就如实告知。
    这太难以置信了,就为了一块破地和一点贡品,死了这么多人。黎树修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极端呢?
    何荣晟沉默了一会儿,说:说实话,我觉得你的想法更难以置信好吧,我以前也有很多不能理解的事情,我那时的想法现在连自己也难以想象。
    走在前头的詹一烨不小心听了一耳朵,回头问:你是说暴动平息后有人补枪骗分的事情吗?
    何荣晟愣了一下,有些尴尬地咧咧嘴:对,这件事是其中一件,我当时还说自己也可能这样做来着。
    那现在呢?黎树修问。
    现在不会了,也许。何荣晟说。
    顿了顿,他又说:也许吧。
    可问题是这些二环原住民的排外也太严重了,咱们难道就一直要处理这些没必要的冲突?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詹一烨这次倒是没翻白眼,语气平和地说:各个环区都会排外。我跟着领导去一二环开过会,你知道被问起是哪里人时,各环居民的反应都是不同的么?像我们三环居民一般会说自己是主城人,二环居民会说自己是内环人因为一二环统称内环,三环也叫外环。而一环居民会说自己是一环人。每个环区间都有高墙和哨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惯,所以误会和摩擦会很多,我也犯过不少蠢。至于解决办法,现在可不是你在学校里学理论应试的时候。
    哪会分这么仔细,大家不都在主城里生活
    詹一烨突然打断他:你是哪儿人?
    一环啊黎树修猛地闭上嘴。
    詹一烨没再接话,十队的队员们已经悄悄潜入了案发的二环哨卡路社区学校。丁队长带领他们依照地图进入教学楼,沿着七拐八绕的楼道最终来到了顶层拐角处一间隐蔽的小会议室。隔着厚厚的木门,里头的祷告声模模糊糊地传来,如同阵阵深夜里的海浪。
    唯有打破边界,方能永生共存。
    神从海底上升,挽救人之下坠。人向海神献祭,因而获得新生。
    痛苦源于他者。若他即我,则万恶休,众苦灭,此为大同。
    黎树修离门不近,但也隐约听到了内容。他悄声问旁边的何荣晟:他们说的海神不会是
    是海鬼。何荣晟低声说,近期一些人在非法聚集传教,他们在奉海鬼为神,想为神献祭贡品。
    难以想象,难以置信,难以词汇匮乏的黎树修瞪大眼睛嘟囔着,海鬼不是吃人的吗?这些人怎么想的?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人?
    嘘,别聊了。前头的詹一烨从腰后掏出绳索手铐等,催促道,准备行动了。
    三环沦陷后不久,这些传教者便陆续在安置区出现,他们自制各种小册子,宣扬海鬼其实是拯救世人的神明。海神降世是为了给人类指引全新的方向,他们比人类强健百倍,是更优质更强大的物种,更有资格成为地球的主宰。而信奉海神者将会得到照拂,在大同中获得永恒的自由和安宁。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此类扰乱民心的言行自然会被严打,但这伙人行踪不定,这次聚集是一直潜伏其中的线人许佩儿老师提供的情报,也是新十队成立以来第一次把这伙人连锅端走。
    根据许佩儿的线报,丁台泰队长怀疑这些传教者与之前三环银杏路的互助协会有关,因为其中的理念太像了。这些传教者里也确实有人提过贡老师的名字,但这个神秘的贡老师却从来没有出现过。
    十队此次行动很顺利,或被忽悠或自愿聚集的信教者们都被抓走,但领头的几人在十队破门而入的那一刻就跳窗自尽了。当时就站在窗边的许佩儿想去阻拦,未果,反倒被其中一人狠踹了一脚,趴在地上久久不能起身。
    丁台泰招呼着队员收队,自己则慌张地背起许佩儿往就近的医疗点跑,但他又不敢跑快,生怕颠疼了背上的许老师。于是他在军校训练多年的下盘力量终于派上了用场。只见丁队长的一双长腿小陀螺一样飞速摆动,上身却纹丝不动,好像许佩儿在上面端杯倒满的茶都不会洒出来一样。
    当然,许佩儿是不可能倒茶的。她只是趴在丁台泰宽阔有力的后背上,把下巴轻轻靠在他的肩膀上。
    啧,有情况。塔哥押着两名犯事者说,啥时候开始的?
    挺久了吧,两个都是那种热心肠又真诚的人,挺配的。詹一烨说,但这不重要,少八卦,多干活。
    丁队长暂时不在,副队长詹一烨盯着队员们处理完一切备忘录上的事宜并打勾核对后,才大发慈悲地放大家解散。其中何荣晟获得了提前一个小时离队的特批,去邮局等电报,三环沦陷后城内外的通信物流全断,原本较为原始的电报则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队里只有何荣晟一个以前住在城外,他联系不到家里,便给以前其他同事发电报询问家里的情况,这天是约定回电的时候。不同于人口密集的原三环,城外分散的居民们遭受的海鬼侵害似乎轻些,忙碌至今无法停下的何荣晟不敢细想自己能不能收到回电。
    二环哨卡旁的邮局离这所社区学校不远。去邮局的路上,何荣晟紧张地手心直冒汗。他试图转移焦虑,细细去看路边茂密的杨树和树上层叠攀附的海藻。有雀鱼停在树上,滑腻细长的尾羽隐没在树叶间,直愣愣地打量着过往的行人。
    何荣晟条件反射地想离这种会飞的变异鱼远一些。以前在城外时,公认最难对付的不是狼蛇虎豹,而是这种体型不大却异常凶悍的食肉飞鱼。因此,城外居住的散户们多半会在自家院子里装上防护网,有的更谨慎些还会通上电,比如冉喻家。
    何荣晟进城后的一段时间对主城空中没有雀鱼一事感到震惊,后来才知道是生态环境部研制的几台大功率空中干扰仪的功劳。经过这些天的动乱,他知道各部门顾此失彼是可以理解的。况且,路边的这几只雀鱼似乎没有显出攻击性,就只是蹲在树梢上兴许没有造成很大伤亡是它们能够被忽略至今的关键。
    只不过,何荣晟皱起眉头仔细看了看,只不过藏在这些树上的雀鱼,未免有些太多了吧。
    娄越在与生态环境部的负责人通话之后,接到了言艾的来电。
    事实上,言艾在联系娄越之前,已经和新成立的课题组讨论过这个问题。这个课题组集结了主城科研院目前最知名的语言学、心理学、情报学等各学科的专家,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认为首先应该关注冉喻要糖的这个行为。
    我们目前没有头绪,我觉得冉喻给出的线索指向的是你。言艾说,他要的那种糖在一环紫藤路一家零食店,听香香说,你以前经常去那?我觉得你和冉喻的关系不太简单。
    没时间解释这个,先告诉我他怎么了。
    好吧。言艾将冉喻今天的言行简要概述了一遍。
    他说想放风筝?娄越问,还有别的吗?神态和动作呢?
    没什么别的表情,他拿起纸风筝上下晃了几下,然后给了我,语气也平常
    娄越已经听不到后面言艾在说什么了,他飞速在脑海中检索着冉喻的来信中关于风筝的一切。
    很快,他想起了一幅简笔画。
    那时娄越在一封信中提到附近公园里常常有孩子在放风筝,还寄了一只小风筝过去。他的笔友就带着些得意地在回信中写道:这里虽然不能放风筝,但是有很多长得像它的东西在天上飞。
    简笔画画的正是娄越今天无意间见过的那种雀鱼,长长的尾羽飘扬在空中。画的背面是冉喻那时还歪扭幼稚的字体
    你看,它像不像风筝?
    第53章
    雀鱼,脊索动物门,原硬骨鱼纲,但变异后形态约可划入鸟纲。在海鬼时代前,陆生与海生动植物界限分明时,它们常见于太平洋西部底层水域。
    单群点击遥控器的按钮,投影上显示着未变异前雀鱼的形态。这是一种身体圆鼓鼓的鱼,背鳍和尾鳍很长,在海水里漂摇着像一面面小旗子。幻灯片切换到下一张,雀鱼的背鳍大幅度拉长变成了鸟类一样的翅膀,旁边还附有解剖图,显示着它的呼吸系统的变异过程,并注释着其他信息:攻击性强,血液为绿色,与许多陆地变异哺乳动物一样以人为食,但饥饿难耐时也会以其他肉类替代。
    课题组里有资历很高的科研主任提问:你刚才说变异动物中,绿色血液的具有与海鬼一样的感染性,但主城外有这么多散户和变异动物,为什么这几十年来从来没有海鬼出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以至于我们忽视了这个潜在的巨大危险?
    关于这点我有个大胆猜测。被感染后新变异的海鬼也许接到了其群体内部的指示,故意隐藏了起来以目前它们的智力和组织的紧密程度来看,这完全有可能。尽管城外范围广阔可能有漏网之鱼,但它们却没有被主城发现,所以我们认为它们早已消失。
    主任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城外从高原到沿海有很多防卫所驻扎,有情况一定会上报。况且海鬼在城外潜伏躲藏是没有价值的,人类最顶尖的科技和生产力都集中在城内,海鬼在城外的活动多数是无用功,效率不高,不符合它们一直以来的行事作风。
    这位主任能力不错,但总爱以自己多年的资历和地位摆摆架子来获取些权威感,不信任年轻人的新成果。何况单群现在表面上只是一个刚入职科研院不久的小助理,突然被委以重任本身就很难服众。
    言艾不动声色地接话道:于主任,现在不是宣扬主城中心论的时候。我们没见过不代表它就不存在,我们先听听各组员的研究成果再做讨论吧。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