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瞒着系统泡男主(穿越) > 瞒着系统泡男主(穿越)
错误举报

瞒着系统泡男主(穿越)——顾希努(53)

    至于是不是宫里的水都有问题,那完全不在他们考虑方面,宫内所用之水皆要通过层层工序,便是往外排出的污水都有一定的规矩。总之,陛下再宠信栾子钰,也不会为了他让阖宫无水可用。
    两碗清水盛来,鲜血坠入,万次辅眉头紧锁,不安的看着碗内的情况,额间冷汗都已然流到了下颚,滴在官袍上,隐去了行踪,那两滴血还是天南地北的分散着。
    栾子钰估量着时间差不多了,抬眼一瞧,嗤笑道:多谢万大人让下官深刻认识了富在深山有远亲这话。
    他说话时并没有压低嗓音,朝中大臣们听了,看向万次辅的眼神就多有鄙夷不屑。
    如今局势,确实对蔡万两人不利,可没想到他为了扭转局面,竟然连亲子都能随意挑个人当。
    亲近段非、栾公一派的大臣或有失望,但更多的是气愤万道然欺骗他们的感情。
    十日前万大人曾指责御史言官闻风而奏,不核实情况,乃是渎职之罪,如今万大人凭着这些所谓的证据便想认一个儿子,是否也是为人父亲的渎职?
    若是今日不曾滴血验亲,栾大人是否就此改姓,随了万大人的心?只是不知道万大人这般费尽心思的拉拢朝中要员,可是存了结党营私的念头!
    微臣久居京城,从未听过万府寻找长子,如今倒是冒出来了,怕真应了栾大人的话,也真叫人不齿与万次辅同朝为官。
    痛打落水狗不外乎此,蔡首辅碍于双方的绑定,遗憾出列,陛下容秉,微臣与万大人一处共事,也算有些了解。万大人这些年确实念子心切,一时魔怔误认,也是有可能的。
    万次辅并不感激蔡首辅的出言相助,绑定就这好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利落的跪地扣头,口中呜咽,微臣,微臣实在想念长子,久不能眠,当日一见栾大人,实在,实在是太像了
    侧耳细听,仿佛还有抽噎声,栾子钰毫不怀疑凭着他坐唱念打俱佳的演技,起身时地板上会留下几滴鳄鱼的眼泪。
    兴顺懒怠的摆摆手,朕虽无子嗣,也知父母之心。万大人也是忧思过虑才有今天这出戏码,朕理解。记得,万大人家的二公子,还没娶亲吧,朕给你指个婚,就定工部员外郎钱大人的嫡长女。
    陛下不可。李次辅虽然不明白兴顺怎么突然给这两家订婚,可这钱大人的女儿现今已入宫门,就差最后一关,便有正经位份了,钱秀女以入宫闱,实在不应当赐婚,还望陛下三思。
    兴顺也是听劝的,点点头,李相公所言有理,此事压后再议。
    再议,而不是听从。
    李次辅心有不甘,奈何动摇不了日渐坐稳皇位的兴顺,浅叹一声,退回了位置。
    跪在地上的万次辅却是知道兴顺的意思,胆寒不已,他前两日方才拉拢过来的人,就连他们队伍的人都没能知道,兴顺却在今日给他们两家指婚了,此中深意,实在让人害怕。
    即便站在队伍中,被兴顺点名的钱大人还是两股战站,从蔡相公的队列中跳槽到万相公处,本就让他战战兢兢,小心掩盖,没想到今日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公开处刑。
    若是万次辅为求两方和睦,彻底抛开了自己,任由蔡首辅的攻击,他女儿断然不会入选,而钱家很快就会消失在京城,家族子嗣能活下来都算是好的。
    第79章
    一场认子风波就这么结束了,栾子钰在同僚好奇、敬佩、反感等等眼神下,正式恢复上班。
    回顾养病的二十多天,朝堂内外除了蔡万的党派之争,还有两件相对较大的事发生。
    能排在第一位的必定是,太后身边的那位薛公公受不住严刑,死在了内狱,死前供出了宫内所有和荣王有关的内侍。
    饶是谨慎细心的段掌印也不得不被这一份名单吓住了,一直以为牢固的像铁桶一样的乾清宫,竟然混进了一个小黄门。若不是赵弓同这人有些过节在,私底下折腾人,段掌印都要安排他入内伺候兴顺了。
    失职的段掌印狠狠地责罚了自己,同身边的手下,又去给兴顺请罪。重温完功课的兴顺不曾再罚他,反而好言好语的宽宥对方,惹得段掌印又是磕头,又是咬牙,势要报答兴顺的恩情。
    后来,栾子钰入宫时正巧撞见了段掌印,闲聊了几句后赫然发现他对小皇帝的态度又多了些真情实意的忠诚,回去同宁仇说的时候,言语间不免带了些夸耀的成分。
    人人都盼着皇帝不要太过精明,唯有栾子钰盼着兴顺早早成长起来,宁仇对着自家傻乐的栾郎,也只是浅笑的看着,即使在他心里并不看好兴顺与栾子钰的关系。
    在此之后的便是,趁着蔡、万混战进入高.潮,兴顺大刀落下,直接把栾子钰所抄的那些富户所在的县令全抄家斩首,还牵连了一批官员。
    这些人是蔡、万共同埋下的钉子,一朝被拔,都心疼不已,然而走私这事本就是大罪,既然兴顺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他们自然不会替那些人抱不平。
    当务之急,是快速补齐缺失的官位。
    当初扶人上位,是两人合力,蔡借着自己在中央的势力提名,万凭着地方的人脉选择合适人选。
    如今两人闹掰,哪有合作的道理,两边的能力都有欠缺的方面,也不想被对方的人坐上去,遂便宜了栾子钰和兴顺。
    栾子钰与兴顺研究着宁仇提供的名单,拟定了些人选,又找了颜旭、薛煜康一起决定。
    最开始兴顺是不想带上薛煜康的,奈何栾子钰在旁边劝着,说,叫他来就是多个人多个想法,要是殿下不喜欢他的建议,就当他没说话。
    只是,你也想想,颜旭言官世家的公子,对文官了解深刻,恐怕再适合的官员,他都能挑出毛病来。
    宁郎出身勋贵,对文官要求偏高,估计也是挑不出人的。我又是打小听从先帝、师父的教诲,对那些官员难免有些先入为主的偏见。
    要是不找一个门外汉来,这些位置真不好决定。
    兴顺最听栾子钰的话,闹别扭也都是为了他,外头传自己宠信薛煜康超过了他,自己在这憋足了力气要给他扳回一城,偏他大度,活像有了宁仇就不管自己的昏头样子,气得人心疼。
    这事因此僵持不下,栾子钰回家时同宁仇提起此事,反被问了句,九戈同我,谁在你心里的位置更多些?
    栾子钰当即瞠目结舌,伤口血肉模糊的时候,自己天天躺在床上,宁郎就陪在床边。
    伤口结痂后,自己忙着朝政,多与宁郎同处一室,教导徒弟的任务都被丢给了师父,还被戳着太阳穴训了几句,每日接送又是澜院的车夫担起了重责。
    与徒弟最多最多的相处,就是晚饭和晚饭后的半个时辰,两相对比,这还看不出吗?
    对上宁仇略有被冷落的伤心表情后,他那也是立刻举手投降,哄着哄着两人就缠绵悱恻,等栾子钰智商在线后,早已是第二日清晨,宁仇出门后了。
    经此一战,栾子钰想通了小皇帝别扭的点,破天荒没有接着睡,而是等着送徒弟去了段府,而后直奔宫门,给兴顺好好的顺顺毛,说服了他,把薛煜康加进了讨论队伍。
    不久之后,那些空缺迅速的添补完毕。
    兴顺发了密信,让调任泉州等沿海地区的官员听从栾子钰的安排。
    栾子钰也手写了一封信,嘱托吕四前往泉州造船,并附带了从系统君那里低价购买的图纸,以及当世现存的造船大家们所在之地,要求吕四必须集齐这些人。
    收到信的吕四不知道栾子钰有系统君的帮忙,还以为是手眼通天的锦衣卫,更是敬畏不已,不敢不照着栾子钰的话去做,生怕自己一族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锦衣卫处置了。
    如今,栾子钰不安分的又打起了藩王的主意,比起史书记载的那些野心勃勃的藩王们,这本小说里的荣王不能算是一个热衷于篡位的乱臣贼子。
    故此,栾子钰决定先发制人,小说后期会发生的造反,能不发生,还是不发生的好。
    毕竟,北边的鞑靼入侵,苦的是边疆的百姓;内部皇权争斗,苦的是天下的百姓。
    栾子钰不想看到大宓因为外战内乱再被重创元气,所以把这念头和宁仇提了一提,两人商量着写了一封奏折。
    由他私下.和兴顺提议,给荣王世子赐婚,在朝中选一个世子妃出来,借故让荣王进京。
    兴顺诧异的看向身着大红官袍的栾子钰,该不是经过浙江一案,子钰心思大变,皱眉道: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栾子钰弹了弹衣袖,再怎么说,陛下同荣王也是血脉相连,这大宓的百姓终究是朱家的子民,不起战事,对大家都好。
    坐在栾子钰右手下方的颜旭听了这话不免提心吊胆,细微的转动身子,拉了拉他的衣角,又及其小心的摇了摇头。
    和他们泾渭分明的薛煜康却是对栾子钰侧目相对,敢在皇帝面前替藩王,还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藩王说话,真是不知死活。
    悄无声息的放下手中茶杯,也忽视了自己对栾子钰的敬佩。
    上边坐着的兴顺却不像这两人一般,狠狠松了心,笑道:吓朕一跳,还以为你南下回来,心就狠了。
    你们关注的重点,难道就是这个?
    栾子钰黑眸一转,收下全场的神情,无奈的笑着,好歹说说,微臣的这个主意好不好?
    颜旭的眉头仍旧拧着,这主意对百姓而言自然是好,但要是荣王不甘心,此策不外乎是放虎归山。
    不对,陛下同子钰都不是在大事上心软的人,若是荣王在京城的这些时日里表现出了造反的趋势,定不能活着回到封地。
    那到时候,他的那些部下,是否会死忠于他?
    又或者,荣王干脆不进京了,直接造反?
    兴顺没有颜旭的顾忌,想到什么就问什么,他一定会进京吗?
    会。栾子钰虽然学了这么多年的儒家文化,但怎么说也是心理系的高材生,分析人物性格的专业能力是一点没丢,微臣在浙江处理公务的时候,荣王明明有机会把事情闹得更大,但他没有,足矣证明这人不算太坏。
    而现如今,他在天下大义方面没有优势,且又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打赢,选择这个时候动手,是很不理智的。如果荣王是个这样心急的人,那陛下更不用担心了,只要他敢起兵,咱的军队就能压下去。
    栾子钰这真不是盲目自信,大宓的儿郎确实在先帝任性妄为时期,消耗巨多。
    不过在这之后,栾公开始修养军队,即使君臣离心,这方面的政策也未曾变更。细细算来,一直到今日,虽抵不上开国时候的虎狼之师,但比藩地的私.兵还是高出一筹。
    至于荣王将手伸到边疆驻军的事。
    在小说里,那位荣王的心腹将军只不过在鞑靼犯边之时英勇作战,后续的造反完全插不上手,否则男主带领的武将勋贵们,也不会那么快就拨乱反正。
    他们没有栾子钰的上帝视角,因此都觉得栾子钰有些天真了,兴顺和颜旭倒还好些,毕竟清楚栾子钰的性格。
    相较之下,与栾子钰不甚熟悉,又视为政敌对手的薛煜康,着实诧异,这位在朝堂上得寸进尺的栾大人,竟还有这么天真的一面。
    那栾大人可是有了十足的把握?
    栾子钰正面看去,和气的笑着,也算有吧,左不过就这两个结果。
    内政既稳,吏治又干净了不少,这内敌确实也要动手处置,才能一致对外,重振国威。
    子钰所言,确实也有些道理,若是要请荣王进京,少不得还要李相公出面襄助。颜旭顺着栾子钰的思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补全了漏洞。
    薛煜康一心向上爬,冷眼看着兴顺的表情,揣测他的想法,自然不会突兀,栾大人的章程严谨可靠,微臣才疏学浅,暂且瞧不出什么。
    听到这话的颜旭不由皱了眉,被阴阳怪气的栾子钰心里却不起波澜,道不同,却殊途同归。
    兴顺根本没注意薛煜康说了什么,低眸琢磨了一会儿,终于还是下了决心,朕知道了。
    三人一齐起身,拱手弯腰,齐道:陛下英明。
    待到他们从御书房出去后,正面遇上了被传召的李次辅,三人先是行礼,后是让路,都有礼有貌着。
    而后又迅速鲜明的分成了两拨,薛煜康昂首挺胸的走在前头,大步离开,颜旭则是拉着栾子钰慢条斯理的走着。
    我说,你这走得也太慢了吧。栾子钰眉眼微展,不自觉间便流露出了一丝有别于先前的风.情,嘴里打趣,该不是从现在就开始练习陪嫂子逛街?
    颜旭始终记着这是在外头,四周都是宫人,绷着自己的规矩体统,只暗暗掐了一下栾子钰的手臂,咬牙道:还不是你家宁郎,守你跟守什么似得,一出宫门就得被他接走,连话都说不上几句。
    嘶~你轻点掐,回头被宁郎看见了,我这不好哄他。栾子钰搓了两下手臂,这甜蜜的苦恼让颜旭瞧了,更想用力掐上一会儿。
    第80章
    想法终究是想法,就宁仇那脾气,平时看见他们勾肩搭背,就能醋的人牙酸,真要是留下什么印子在栾子钰身上,颜旭是真的别想和栾子钰再单独在一块了。
    颜旭心思转动间,嫌弃的离栾子钰远了一些,压着嗓子问道:你先闭嘴,别又把话题给带偏了。我问你,今天的事,你是什么时候有的打算,怎么不和我说一声?
    像这样的事情,颜旭是断然不会在外提起,但他不仅问了,还是在宫里问的,栾子钰刚想回答,脑海里的系统君就发出了警报,前方三十米处,有人!
    宫里头自然有人,能被警报的当然不会是寻常内侍。
    只不过阖宫的正经主子只有两位,刘太后是个只顾自己的自私性子,断然不会因为薛公公的事情嫉恨他,特意派人盯着自己;小皇帝又不是多疑的性格,并不会为着自己的提议,便起了疑心。
    那么还能有谁呢?
    栾子钰勾起嘴角,左顾而又言它,上次听你说,城里的状元楼新出的女儿红别有一番风味,可惜那时我身上不利索,不能前去捧场。今日你若没有实在要紧的事,可不许逃,必得陪我走一遭!
    他哪里是会喝能喝的人,颜旭一听便明白了他的意思,顿时机灵起来了,轻叹可惜道:宁大人才是真正好酒懂酒之人,你不去请他,怎么逼着我去?
    他呀,整天管东管西的,要是去了,我还能尽兴吗?栾子钰并不压着自己的嗓门,只管拿出闲聊的架子。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