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不倦免费阅读-格格党(22)
裴折总结道:也就是说,他清不清白,林统领并没有证据,只是臆断。
臆断又如何?林惊空反问。
云无恙听明白了,腾地一下站起来,对着他哼了声:只有昏官才会臆断,凡事都要讲求证据,即使是圣上,也没权力只照着自己的想法结案,林大统领就那么笃定,自己永远不会出错吗?也许你会认为出一次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林惊空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一个差错,有可能放任杀人凶手逍遥法外,也有可能毁掉一个清白的人的一生。
林惊空在淮州城说一不二,鲜少接触案子,他有着武将的敏锐和不拘小节,缺乏文官断案时的细心和实事求是,没有经历过云无恙说的情况,也想不通裴折在坚持着什么。
外头有人敲门:统领,吃饭了。
云无恙没有继续数落,林惊空也罕见的没有反驳,裴折放下手中的东西,看了看沉默不语的两个人:都不饿?
三人先后走出起身,林惊空在最后面,关门的时候,他叫住了云无恙:你方才说的有道理,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言罢,他便跟着来叫他们吃饭的官兵先离开了。
云无恙不敢置信地看着裴折:公子,我是不是耳朵出问题了?
裴折好笑地给了他一个爆栗:差不多得了,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见人识人,不能一概而论,林惊空不像你想象中那般不堪。
云无恙瞧不上林惊空,以往听到这种话必定要反驳,今日却撇了撇嘴,没作声,裴折知道他听进去了,也没有继续赘言。
加上从统领军中调过来的人,一件屋子坐不下,林惊空从衙门的空屋子中挑了两间,一并作为饭堂。
裴折和云无恙到的时候,饭堂里已经坐满了人,小马扎和矮凳子一应俱全,所有人都捧着自带的碗筷,里头装着衙门特色萝卜白菜,以及林惊空命人从外面定的肉菜。
林惊空在盛饭,盛了满满一勺肉,他私下里和这帮人称兄道弟,没架子,端着碗在他们中间坐下:裴大人,自便。
统领军和衙门的人想起来见礼,被裴折阻止了:都辛苦了,好好吃饭吧。
林惊空吞了筷子肉,饶有兴致地看着裴折和云无恙,探花郎细皮嫩肉,一看就是精细的人,他有些好奇,这主仆俩怎么看待他们这不拘小节的行为,会不会嫌弃得不行,看一眼饭菜就掉头离开。
没两秒就有结果了,且事情发展出乎他的意料。
云无恙饿得不轻,闻着饭香就两眼放光,直接一嗓子嚎了出来:公子,有肉!
林惊空:?
被吓了一跳的众人:?
公款吃喝,林惊空没有委屈自己和手下的人,订的肉菜虽然是大锅菜,但色香味俱不错,老板开店好多年,手艺是淮州城内数一数二的。
蹭饭蹭到好吃的,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裴折心情也不错,环视四周,又转头去看林惊空:林统领,来副碗筷。
没想到这两人如此接地气,林惊空心情复杂,指了指灶台一旁:我们用的碗筷都是自己带来的,橱里有衙门置办的,很久没人用了,不介意可以用。
云无恙麻溜拿了碗筷去洗。
盛完饭,裴折和云无恙搬着凳子坐下,一点也没架子,比林惊空还不拘小节,看得其他人惊诧不已。
一群大老爷们凑在一起吃饭,免不得闲聊几句,林惊空不拘着他们,偶尔还搭个话茬,今日碍于裴折在场,大家都闷头吃饭,没人先开口。
林惊空喜欢吃菜,吃完碗里的肉又起身去盛,回来时路过裴折和云无恙,发现他俩吃得还挺快,半碗饭下去了:裴大人,可还合胃口?
裴折忙着吃饭,没空搭理他,用胳膊肘推了推云无恙,云无恙会意,咽下饭菜回道:合胃口,挺好吃的。
林惊空:
还有工作要做,大家吃完后就陆陆续续离开了。
裴折饭量小,一碗就饱了,吃完饭后没离开,盛了碗汤慢慢喝。
等林惊空放下碗筷,裴折也起了身:吃饱喝足了,走吧林统领,咱们去看看王振福。
他之前一直是依照卷宗和林惊空口述来推断案件的,还没有亲自见见目前孙六案的最大嫌疑人,有些问题,只靠听是听不明白的,还得自己亲眼去看,亲自去问。
目前没有洗清嫌疑,王振福被关押在大牢里。
裴折吩咐云无恙去取那沓沿途百姓的供词,之前为了给这两个人讲案子,他还没翻完那供词。
大牢和吃饭的地方有一段距离,裴折和林惊空步伐不算快,权当是饭后消食,顺便也等一等云无恙。
裴大人,你说从孙六的死法上可以推断出很多事,除了之前提到的,还有哪些方面?
裴折竖起一根手指:第一点,孙六是窒息死,被闷死的,凶手杀他是临时起意,他们之间应该是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不具有通常情况下的可致死性,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以至于凶手在杀死孙六之前并没有考虑太多,又或者孙六的死也不在他的计划之中,不然凶手不可能没想到淹死是最佳死法。
林惊空听他话里的意思,就知道不止这一点,从善如流道:还有呢?
裴折又竖起一根手指:第二点,凶手心思敏捷,且消息灵通,从我们发现假尸体,到他杀害孙六,期间不过几个时辰,他却能知晓朱砂一事,并进行这样的安排,足见其心智。
林惊空听得一愣一愣的:原来如此。
然而这还不算完,裴折又竖起一根手指:第三点,是进行反向推断得来的结果,凶手之所以在孙六的脚上写下杀人凶手的字样,为的就是孙六和知府大人的死联系到一起。假设我们以这个目的为前提,进行反向思考,则可以很轻松的推断出另一件事,凶手为什么会将孙六的尸体运送到你府上,而不是随便找个地方丢弃。
林惊空:为什么?
裴折:因为他要保证孙六的尸体能在最短时间内被发现,同时尽可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试问有什么地方比林统领你的府上更合适?
林惊空攥紧了拳头:凶手是在挑衅我。
从他所做的一系列事情来看,可能是有这样的嫌疑,不过我更偏向于,他挑衅的不是你。裴折没有继续说下去,另外换了个话题,其实在我看来,这三点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可以确定,杀害孙六的人和杀害知府大人的人不是同一个,且两件案子不存在一丁点联系。
裴折顿了顿,换了种更贴切的说法:这已经不仅仅是两条人命那么简单了,不论两桩命案的凶手,淮州城里,背地里最起码有两股力量参与其中。
林惊空没有继续问为什么,裴折能从简单的一点钟分析出这么多,他只是听着就觉得头疼,另外他有预感,关于最后这句话,即使他问了,裴折也不会解释。
云无恙回来的时候,裴折和林惊空正好走到大牢,气氛和刚才不一样,云无恙觉出不对劲,狐疑地看了看沉默的两个人。
林惊空去让人开门,云无恙趁此机会和裴折咬耳朵:公子,刚才我不在,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裴折拿着那沓供词,敲了敲他的脑袋:能发生什么事?
云无恙小声嘀咕:能发生的事多了去了,比如林惊空那厮打你骂你要挟你!
裴折:整天别想些有的没的。
林惊空招了招手,两人遂掐断了话头。
王振福是添香楼里打杂的,林惊空查封添香楼的时候,收押了一群人,他就是其中之一。
总共审了他两次,头一次审问的时候,他说自己喝了酒,睡得不省人事,一问三不知,过了不到半天,他又主动提出了请求,这才有了第二次审问。
第二次审问的时候,他全程拉着脸啜泣不停,没等衙门的人提问,就竹筒倒豆子一般,倒了个干干净净。
说是上元夜的时候,他正好轮休,也没出去,就在楼里喝了酒,谁知一不小心喝大了,迷迷糊糊记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醒来时发现自己在添香楼的房间里,手上拿着一块脏兮兮的抹布,衣服上全都是血,他吓得不轻,趁着天还没亮,偷偷跑回家里,直到林惊空派人查封了添香楼,他才知道那他夜里死了人。
王振福和孙六的死有没有关系,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林惊空心里虽有推断,但也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并没有对王振福提过其他的事。
如林惊空所言,王振福是个胆子很小的人,见着血就害怕,从上元夜到现在,心里一直惶恐惊惧,一想到自己可能酒醉后杀了人,就吃不下睡不下,生怕一合上眼就看到孙六的冤魂来找他索命。
这些日子下来,他饿瘦了不少,看上去比添香楼里的姑娘家都要憔悴几分。
林惊空让人将王振福带上来,裴折一边翻着那沓供词,一边问道:知道为什么叫你过来吗?
王振福哆嗦不停:我,我杀了人。
裴折:怎么杀的?
王振福抠着自己的手,不住地摇头:我不记得了,大人,我喝醉了,什么都不记得。
裴折猛地一拍桌子,冷声道:别说这些废话,给我好好想想,那天晚上都发生了什么事?
王振福被吓得一抖,忙不迭告饶:我,我想,那天晚上我喝了酒,去了添香楼后院,不对,是回了住处,回了住处我看见很多人,有男有女,其中有个公子,穿得好,一看就有钱。
云无恙暗暗翻了个白眼,问你案子呢,谁让你说这个了!还公子,还穿得好,还有钱,真要像你说的那样,至于去低等勾栏里逛吗?
裴折微蹙了眉头,不知在思索什么,等王振福乱七八糟的叙述停下来的时候,他才问出下一个问题:除了这些,你还记不记得其他的事,比如是怎么杀死孙六的。
我真的不记得,大人,我王振福呜咽出声,孙六是皮影楼里的,皮影楼离添香楼不远,我俩做完工总能遇见,还一块吃过饭,大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杀了孙六,我怎么会杀了孙六,我怎么会杀了他
裴折揉了揉眉心:他一直这样?
林惊空点点头:第一次审问结束就变成这样了,知道自己可能杀了人后,一直疯疯癫癫的,时间越长,情况越差。
这种状态下,王振福的精神已经混乱了,问起来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裴折叹了口气,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来见见他:王振福,第二天你是什么时候醒来的?
王振福迟疑了一下:大概是卯时,那时候天还没亮。
裴折问道:你醒来之后,身上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抑或是反常的情况?
王振福抓了抓头发,声音里满是痛苦:我醒来后发现自己衣服上全是血,那血都干了,我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没杀人,我没杀人啊。
裴折看着之前对他的审问记录,问道:证词上说,你还拿着一块抹布?
王振福连连点头:对对对。
裴折沉吟片刻,突然抬起头,问道:那块抹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是之前审问时没有问过的问题,王振福反应了一下,才慢慢答道:是普通的抹布,就是楼里常用的。
裴折快速问道:是干的还是湿的?洗干净的还是脏的?上面沾没沾血迹?
干的,是干的!他搓了搓手,顺着裴折的问话,开始回忆当初醒过来后的事,那抹布很脏,一股怪味,很久没洗过了,但是上面没有血迹,我当时慌得不得了,就把它拿回去了,直到回了住处才发现,手上沾了一股味。
裴折心一紧,沉声道:你确定吗?
王振福举起手:我确定,我发誓!
原来如此。
裴折摆摆手,让人将王振福带回去,然后看向林惊空:马上让人去王振福家里一趟,把那块抹布找出来。
林惊空:不用去了,之前审问的时候,去王振福家里找了他说的那件带血的衣服,那块抹布和血衣放在一起,我们的人一块拿了回来,我记得看到过。
在哪里?裴折急道。
林惊空表情僵硬:扔了。
裴折:???
*
早春,天黑得早,一般是太阳落山的时候吃晚饭。
很难想象,究竟是何种大病,才会将一顿便饭约到夜里。
金陵九接到从衙门送来的消息时,脑海中有两个想法:裴折和林惊空是不是有病?裴折这么晚约他想做什么?
左屏看着自家主子凝眉不语,又想到刚才衙门的人来传的话,暗自在心里叹了口气,一遇上裴折,金陵九就会变得和平常不一样,难不成是聪明人交往有什么特殊之处,是他们凡俗人等无法理解的?
九爷,您要去吗?
在知府大人府邸分别时,虽答应了吃饭的事,但这一推再推,都快到半夜了,怎么看都不像是简单的吃顿饭。
金陵九没立刻作出决定,捻着手里的纸条,问道:事情查得怎么样了?
左屏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他:从知府府上遣散的妾室都查过了一遍,除了一个找不到下落的,其他人的出身和家庭情况都在这里了。
找不到下落?是失踪了还是迁居了?金陵九接过那张纸,问道。
左屏:是失踪,知府大人一共有八方妾室,夫人给每一房都发了一笔遣散费,她们离开知府府以后,大多在淮州城及其附近落脚,失踪的那位在城郊的村落里住了几日,我们的人去调查过,她是突然不见的,邻居说,和她闲谈的时候听她提起过攒了不少钱,想在淮州城内买个栖身之所,并没有迁居的打算。
金陵九嗯了声,一眼扫过那张纸,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失踪的妾室叫什么,关于她的事情查到了多少?
提起这个,左屏有些为难:只能查到她叫田七,是知府大人所有妾室中年纪最小的,去年被抬进门时才二八年华,家中没有其他亲眷,是个孤女。
你说什么?金陵九抬起头,眉心微拧。
左屏:不算知府夫人,知府大人有八房妾室,这八房妾室里有三房都是莫名其妙来的,没见过礼,入门前也没传出任何消息,田七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也有传言,说她是自愿的。这种事在官宦权贵中常发生,细说不清楚,总之就是用不怎么光彩的手段纳妾,上不得台面。
他语焉不详,金陵九心里已经有了数:什么纳妾,强抢民女罢了。
知府大人以权欺人,鱼肉百姓,横行乡里,强娶民女是他能做出来的事。
左屏颇为唏嘘,叹道:他在淮州城内一手遮天,说句不好听的,娶一娶二与娶七娶八没什么区别,大家伙知道了,也只是感慨两句,没人敢跳出来说什么。生米煮成熟饭后,再找个纳妾的名头,那些女子们除了同意他的安排,根本活不下去,时间一久,半推半就,便也算不得强抢了。
恋耽美
臆断又如何?林惊空反问。
云无恙听明白了,腾地一下站起来,对着他哼了声:只有昏官才会臆断,凡事都要讲求证据,即使是圣上,也没权力只照着自己的想法结案,林大统领就那么笃定,自己永远不会出错吗?也许你会认为出一次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林惊空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一个差错,有可能放任杀人凶手逍遥法外,也有可能毁掉一个清白的人的一生。
林惊空在淮州城说一不二,鲜少接触案子,他有着武将的敏锐和不拘小节,缺乏文官断案时的细心和实事求是,没有经历过云无恙说的情况,也想不通裴折在坚持着什么。
外头有人敲门:统领,吃饭了。
云无恙没有继续数落,林惊空也罕见的没有反驳,裴折放下手中的东西,看了看沉默不语的两个人:都不饿?
三人先后走出起身,林惊空在最后面,关门的时候,他叫住了云无恙:你方才说的有道理,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言罢,他便跟着来叫他们吃饭的官兵先离开了。
云无恙不敢置信地看着裴折:公子,我是不是耳朵出问题了?
裴折好笑地给了他一个爆栗:差不多得了,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见人识人,不能一概而论,林惊空不像你想象中那般不堪。
云无恙瞧不上林惊空,以往听到这种话必定要反驳,今日却撇了撇嘴,没作声,裴折知道他听进去了,也没有继续赘言。
加上从统领军中调过来的人,一件屋子坐不下,林惊空从衙门的空屋子中挑了两间,一并作为饭堂。
裴折和云无恙到的时候,饭堂里已经坐满了人,小马扎和矮凳子一应俱全,所有人都捧着自带的碗筷,里头装着衙门特色萝卜白菜,以及林惊空命人从外面定的肉菜。
林惊空在盛饭,盛了满满一勺肉,他私下里和这帮人称兄道弟,没架子,端着碗在他们中间坐下:裴大人,自便。
统领军和衙门的人想起来见礼,被裴折阻止了:都辛苦了,好好吃饭吧。
林惊空吞了筷子肉,饶有兴致地看着裴折和云无恙,探花郎细皮嫩肉,一看就是精细的人,他有些好奇,这主仆俩怎么看待他们这不拘小节的行为,会不会嫌弃得不行,看一眼饭菜就掉头离开。
没两秒就有结果了,且事情发展出乎他的意料。
云无恙饿得不轻,闻着饭香就两眼放光,直接一嗓子嚎了出来:公子,有肉!
林惊空:?
被吓了一跳的众人:?
公款吃喝,林惊空没有委屈自己和手下的人,订的肉菜虽然是大锅菜,但色香味俱不错,老板开店好多年,手艺是淮州城内数一数二的。
蹭饭蹭到好吃的,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裴折心情也不错,环视四周,又转头去看林惊空:林统领,来副碗筷。
没想到这两人如此接地气,林惊空心情复杂,指了指灶台一旁:我们用的碗筷都是自己带来的,橱里有衙门置办的,很久没人用了,不介意可以用。
云无恙麻溜拿了碗筷去洗。
盛完饭,裴折和云无恙搬着凳子坐下,一点也没架子,比林惊空还不拘小节,看得其他人惊诧不已。
一群大老爷们凑在一起吃饭,免不得闲聊几句,林惊空不拘着他们,偶尔还搭个话茬,今日碍于裴折在场,大家都闷头吃饭,没人先开口。
林惊空喜欢吃菜,吃完碗里的肉又起身去盛,回来时路过裴折和云无恙,发现他俩吃得还挺快,半碗饭下去了:裴大人,可还合胃口?
裴折忙着吃饭,没空搭理他,用胳膊肘推了推云无恙,云无恙会意,咽下饭菜回道:合胃口,挺好吃的。
林惊空:
还有工作要做,大家吃完后就陆陆续续离开了。
裴折饭量小,一碗就饱了,吃完饭后没离开,盛了碗汤慢慢喝。
等林惊空放下碗筷,裴折也起了身:吃饱喝足了,走吧林统领,咱们去看看王振福。
他之前一直是依照卷宗和林惊空口述来推断案件的,还没有亲自见见目前孙六案的最大嫌疑人,有些问题,只靠听是听不明白的,还得自己亲眼去看,亲自去问。
目前没有洗清嫌疑,王振福被关押在大牢里。
裴折吩咐云无恙去取那沓沿途百姓的供词,之前为了给这两个人讲案子,他还没翻完那供词。
大牢和吃饭的地方有一段距离,裴折和林惊空步伐不算快,权当是饭后消食,顺便也等一等云无恙。
裴大人,你说从孙六的死法上可以推断出很多事,除了之前提到的,还有哪些方面?
裴折竖起一根手指:第一点,孙六是窒息死,被闷死的,凶手杀他是临时起意,他们之间应该是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不具有通常情况下的可致死性,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以至于凶手在杀死孙六之前并没有考虑太多,又或者孙六的死也不在他的计划之中,不然凶手不可能没想到淹死是最佳死法。
林惊空听他话里的意思,就知道不止这一点,从善如流道:还有呢?
裴折又竖起一根手指:第二点,凶手心思敏捷,且消息灵通,从我们发现假尸体,到他杀害孙六,期间不过几个时辰,他却能知晓朱砂一事,并进行这样的安排,足见其心智。
林惊空听得一愣一愣的:原来如此。
然而这还不算完,裴折又竖起一根手指:第三点,是进行反向推断得来的结果,凶手之所以在孙六的脚上写下杀人凶手的字样,为的就是孙六和知府大人的死联系到一起。假设我们以这个目的为前提,进行反向思考,则可以很轻松的推断出另一件事,凶手为什么会将孙六的尸体运送到你府上,而不是随便找个地方丢弃。
林惊空:为什么?
裴折:因为他要保证孙六的尸体能在最短时间内被发现,同时尽可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试问有什么地方比林统领你的府上更合适?
林惊空攥紧了拳头:凶手是在挑衅我。
从他所做的一系列事情来看,可能是有这样的嫌疑,不过我更偏向于,他挑衅的不是你。裴折没有继续说下去,另外换了个话题,其实在我看来,这三点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可以确定,杀害孙六的人和杀害知府大人的人不是同一个,且两件案子不存在一丁点联系。
裴折顿了顿,换了种更贴切的说法:这已经不仅仅是两条人命那么简单了,不论两桩命案的凶手,淮州城里,背地里最起码有两股力量参与其中。
林惊空没有继续问为什么,裴折能从简单的一点钟分析出这么多,他只是听着就觉得头疼,另外他有预感,关于最后这句话,即使他问了,裴折也不会解释。
云无恙回来的时候,裴折和林惊空正好走到大牢,气氛和刚才不一样,云无恙觉出不对劲,狐疑地看了看沉默的两个人。
林惊空去让人开门,云无恙趁此机会和裴折咬耳朵:公子,刚才我不在,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裴折拿着那沓供词,敲了敲他的脑袋:能发生什么事?
云无恙小声嘀咕:能发生的事多了去了,比如林惊空那厮打你骂你要挟你!
裴折:整天别想些有的没的。
林惊空招了招手,两人遂掐断了话头。
王振福是添香楼里打杂的,林惊空查封添香楼的时候,收押了一群人,他就是其中之一。
总共审了他两次,头一次审问的时候,他说自己喝了酒,睡得不省人事,一问三不知,过了不到半天,他又主动提出了请求,这才有了第二次审问。
第二次审问的时候,他全程拉着脸啜泣不停,没等衙门的人提问,就竹筒倒豆子一般,倒了个干干净净。
说是上元夜的时候,他正好轮休,也没出去,就在楼里喝了酒,谁知一不小心喝大了,迷迷糊糊记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醒来时发现自己在添香楼的房间里,手上拿着一块脏兮兮的抹布,衣服上全都是血,他吓得不轻,趁着天还没亮,偷偷跑回家里,直到林惊空派人查封了添香楼,他才知道那他夜里死了人。
王振福和孙六的死有没有关系,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林惊空心里虽有推断,但也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并没有对王振福提过其他的事。
如林惊空所言,王振福是个胆子很小的人,见着血就害怕,从上元夜到现在,心里一直惶恐惊惧,一想到自己可能酒醉后杀了人,就吃不下睡不下,生怕一合上眼就看到孙六的冤魂来找他索命。
这些日子下来,他饿瘦了不少,看上去比添香楼里的姑娘家都要憔悴几分。
林惊空让人将王振福带上来,裴折一边翻着那沓供词,一边问道:知道为什么叫你过来吗?
王振福哆嗦不停:我,我杀了人。
裴折:怎么杀的?
王振福抠着自己的手,不住地摇头:我不记得了,大人,我喝醉了,什么都不记得。
裴折猛地一拍桌子,冷声道:别说这些废话,给我好好想想,那天晚上都发生了什么事?
王振福被吓得一抖,忙不迭告饶:我,我想,那天晚上我喝了酒,去了添香楼后院,不对,是回了住处,回了住处我看见很多人,有男有女,其中有个公子,穿得好,一看就有钱。
云无恙暗暗翻了个白眼,问你案子呢,谁让你说这个了!还公子,还穿得好,还有钱,真要像你说的那样,至于去低等勾栏里逛吗?
裴折微蹙了眉头,不知在思索什么,等王振福乱七八糟的叙述停下来的时候,他才问出下一个问题:除了这些,你还记不记得其他的事,比如是怎么杀死孙六的。
我真的不记得,大人,我王振福呜咽出声,孙六是皮影楼里的,皮影楼离添香楼不远,我俩做完工总能遇见,还一块吃过饭,大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杀了孙六,我怎么会杀了孙六,我怎么会杀了他
裴折揉了揉眉心:他一直这样?
林惊空点点头:第一次审问结束就变成这样了,知道自己可能杀了人后,一直疯疯癫癫的,时间越长,情况越差。
这种状态下,王振福的精神已经混乱了,问起来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裴折叹了口气,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来见见他:王振福,第二天你是什么时候醒来的?
王振福迟疑了一下:大概是卯时,那时候天还没亮。
裴折问道:你醒来之后,身上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抑或是反常的情况?
王振福抓了抓头发,声音里满是痛苦:我醒来后发现自己衣服上全是血,那血都干了,我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没杀人,我没杀人啊。
裴折看着之前对他的审问记录,问道:证词上说,你还拿着一块抹布?
王振福连连点头:对对对。
裴折沉吟片刻,突然抬起头,问道:那块抹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是之前审问时没有问过的问题,王振福反应了一下,才慢慢答道:是普通的抹布,就是楼里常用的。
裴折快速问道:是干的还是湿的?洗干净的还是脏的?上面沾没沾血迹?
干的,是干的!他搓了搓手,顺着裴折的问话,开始回忆当初醒过来后的事,那抹布很脏,一股怪味,很久没洗过了,但是上面没有血迹,我当时慌得不得了,就把它拿回去了,直到回了住处才发现,手上沾了一股味。
裴折心一紧,沉声道:你确定吗?
王振福举起手:我确定,我发誓!
原来如此。
裴折摆摆手,让人将王振福带回去,然后看向林惊空:马上让人去王振福家里一趟,把那块抹布找出来。
林惊空:不用去了,之前审问的时候,去王振福家里找了他说的那件带血的衣服,那块抹布和血衣放在一起,我们的人一块拿了回来,我记得看到过。
在哪里?裴折急道。
林惊空表情僵硬:扔了。
裴折:???
*
早春,天黑得早,一般是太阳落山的时候吃晚饭。
很难想象,究竟是何种大病,才会将一顿便饭约到夜里。
金陵九接到从衙门送来的消息时,脑海中有两个想法:裴折和林惊空是不是有病?裴折这么晚约他想做什么?
左屏看着自家主子凝眉不语,又想到刚才衙门的人来传的话,暗自在心里叹了口气,一遇上裴折,金陵九就会变得和平常不一样,难不成是聪明人交往有什么特殊之处,是他们凡俗人等无法理解的?
九爷,您要去吗?
在知府大人府邸分别时,虽答应了吃饭的事,但这一推再推,都快到半夜了,怎么看都不像是简单的吃顿饭。
金陵九没立刻作出决定,捻着手里的纸条,问道:事情查得怎么样了?
左屏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他:从知府府上遣散的妾室都查过了一遍,除了一个找不到下落的,其他人的出身和家庭情况都在这里了。
找不到下落?是失踪了还是迁居了?金陵九接过那张纸,问道。
左屏:是失踪,知府大人一共有八方妾室,夫人给每一房都发了一笔遣散费,她们离开知府府以后,大多在淮州城及其附近落脚,失踪的那位在城郊的村落里住了几日,我们的人去调查过,她是突然不见的,邻居说,和她闲谈的时候听她提起过攒了不少钱,想在淮州城内买个栖身之所,并没有迁居的打算。
金陵九嗯了声,一眼扫过那张纸,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失踪的妾室叫什么,关于她的事情查到了多少?
提起这个,左屏有些为难:只能查到她叫田七,是知府大人所有妾室中年纪最小的,去年被抬进门时才二八年华,家中没有其他亲眷,是个孤女。
你说什么?金陵九抬起头,眉心微拧。
左屏:不算知府夫人,知府大人有八房妾室,这八房妾室里有三房都是莫名其妙来的,没见过礼,入门前也没传出任何消息,田七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也有传言,说她是自愿的。这种事在官宦权贵中常发生,细说不清楚,总之就是用不怎么光彩的手段纳妾,上不得台面。
他语焉不详,金陵九心里已经有了数:什么纳妾,强抢民女罢了。
知府大人以权欺人,鱼肉百姓,横行乡里,强娶民女是他能做出来的事。
左屏颇为唏嘘,叹道:他在淮州城内一手遮天,说句不好听的,娶一娶二与娶七娶八没什么区别,大家伙知道了,也只是感慨两句,没人敢跳出来说什么。生米煮成熟饭后,再找个纳妾的名头,那些女子们除了同意他的安排,根本活不下去,时间一久,半推半就,便也算不得强抢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