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免费阅读-了仲未饮茶(43)
大理寺丞在寺中姑且还算个要职,但在朝中不过就是个六品小官,甚至连进殿面圣的资格都没有。以常璋之才,本不该如此,但他性情刚直,轴得令人叹为观止,饶是林颖芝再想提拔也没办法。
今日这一出过后,常璋不要说晋升艰难,以后再有有官路可走都尚未可知。林颖芝毕竟是他老师,实在是不忍心看他白白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更不愿这个好门生白费了一条命。
几个评事面面相觑,缩着脖子静如鹌鹑,
可是
常璋还要嚷嚷,但想起家中妻儿,还有那嗷嗷待哺的幼子,终究英雄气短。林颖芝将他那些嘟囔一并按下,生拉硬拽硬是把人给拖走了,几个评事灰溜溜地缀在二人身后,个个垂头丧气。
热闹瞧到一半戛然而止,看众们反而不干了。
崔家的还没出来,大人们怎么走了?
不是要捉拿人犯嘛,怎么自己先跑了!
装装样子罢了,难不成还真指望他去抓崔家人啊,说不定晚上还得给人磕头谢罪呢。
没用!真没用!
好事者躲在人群中,什么污糟话也说得出来,大理寺的人夹着尾巴在嘲讽声中离开,有如丧家之犬。等大理寺的人都离开了,围观的百姓们渐渐散去,朱红色的大门这才打开。
崔府家丁个个生得人高马大,拿着棍子左右挥打,留恋不去的闲汉们惊呼一阵,也再不敢停留。
雨过之后天色短暂晴朗起来,只是时辰太晚,日头已然西斜,湛蓝天色中总还带着一丝灰暗。
崔府仍旧屹立在原地,仿佛永远也无法被撼动。
大理寺的造访不过是一段短暂的小插曲,所有人都知道常璋已经偃旗息鼓,又或者正如看客所言,他本来就只是做做样子,走个过场,搏个清名,崔家很快恢复往日的模样。
一夜过后,天才刚蒙蒙亮,百十来个仆婢便忙碌起来,朱红色的大门早早敞开,五架的马车正等在门前。
崔氏父子衣冠严整,先后登上马车,车夫一声高喝,滚滚车轮飞速转动,将尘土高高扬起。
钟声响,大朝开始,崔敬晖站在文官之首,领着众人走进明德殿。
陛下,皇后澹台氏德行不端,实难担当中宫之责。崔甫出列下拜,还请陛下废澹台氏,遴选贤德贵女充填后宫,绵延血脉!
他身后数个官员附议下拜:臣等共请,望陛下纳谏!
竖子之言扰乱视听,陛下切不可听从!澹台阔秋急急出列,朝褚霖行礼,此为陛下家事,外人何足道也?中宫素来恪守礼仪,谨慎恭顺,竖子何敢诋毁!
高坐在龙椅上的褚霖面无表情,喜怒难辨。
崔甫不为所动:陛下是天下人的陛下,皇后也该承担其责,为天下之表率。如今澹台氏无德,中宫缺位,阴阳混乱,以致天下不安呐!先前江南道大雨连绵,河岸决堤,以致毁伤农田屋舍,或许正是有所预兆
放肆,我看你是糊涂了吧!澹台阔秋大惊之下连忙打断他,陛下,崔谏议胡言乱语,实是神志不清,还请陛下将他驱逐出去,回家好好养病吧!
也难怪崔甫又拿江南说事,褚霖登基以来几年风调雨顺,今岁最大的事情也就是江南一道之水患,除了这个,还真没什么大祸患可佐证中宫之失德。
然而这一句话还有另几重意思。
水患之所以发生,乃是天道降罚,警戒世人。失德之人,极有可能是澹台雁,也有可能是褚霖。若不肯依了崔甫所说废了澹台雁,那么失德之人必是褚霖,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澹台雁和崔家,褚霖只能选一个。
再有则是快要入冬,江南粮税之时已是再拖不得,否则便会影响粮种贮存,更会影响江南道来年收成。如今各道粮税已然收归邸阁,江南道粮税一案,是时候该有个结果了。
崔甫提及此事,便是代表世家有意向寒门示好,他们可以在江南一事上让步,以求换取寒门一派支持,促成废除扰乱天下的皇后。
与寒门相争的不过是眼前小利,后位,妃位,留有家族血脉的皇嗣,以及将来的外戚之权,才是世家真正命脉所在。
然而世家屹立太久,尊贵太久,江南之事拖到入冬还未议定,已是可笑至极,如今崔氏为了废后,不得不做了自以为天大的退让,殊不知在裴是非等人的眼里,他们的嘴脸实在傲慢。
两三个寒门官员象征性地跟着喊了喊,但裴是非却仍是老神在在地闭目养神,弯起的唇角泄露一丝轻嗤。
底下朝臣左一言右一语,真恨不得将澹台雁说成这世间最大的祸患,仿佛只要褚霖不肯废后,便是鬼迷心窍,为虎作伥,置大衍臣民于不顾。
崔卿好口舌,区区一个谏议大夫当真是屈才。依朕浅见,崔卿若去茶馆说书论本,说不得还能挣个千古流芳的好名声,也不必如此忧心区区内帷之事。褚霖被气得笑了,撑着额头,极不耐烦地挥挥手,你们呢?难道满朝文武,都只知忧心朕的家事吗!
陛下!臣字字句句皆出自肺腑,皆是为了大衍天下啊!
崔甫何尝不知纠缠内帷之事有伤体统,然而事已至此,饶是已经羞臊得面颊通红,他仍是以身抢地,做出一番死谏众臣的模样来。
崔敬晖也上前半步:陛下,老臣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崔敬晖为相多年,也是多年未被人抢白过了。他惊诧地回头,发现打断自己的是大理寺卿林颖芝。
林颖芝正屈身下拜,不知为何,借着袖子的遮掩悄悄朝崔敬晖看了一眼,两人正巧对上了目光。
说实话,近来崔敬晖对大理寺很不满意,崔家何等门庭,崔府内除了一位当朝中书令,一位右谏议大夫之外,更有衣朱着紫的高官无数。常璋一个区区大理寺丞,无章法,无圣旨,就敢在崔家门口生生堵了三天的路,堵得物议沸然。
若非崔敬晖约束着下人,若非林颖芝来得及时,崔家多的是法子让常璋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九成山脚。
常璋虽然鲁莽无礼,但林颖芝还算知道轻重,且林颖芝不仅与常璋有师徒名分,还是裴是非的关门弟子
电光火石间崔敬晖忽而顿了一瞬,让了半步。
褚霖的眼神在两人之间转了一圈,意味不明地笑了笑,抬手示意林颖芝上言。
启禀陛下,臣斗胆,参右谏议大夫崔甫治家不严,教女不严之过。大理寺已查实,崔甫嫡女崔氏与外族勾结,意图刺杀陛下、皇后,威胁我大衍江山!林颖芝屈膝下拜,额头重重磕在地上,请陛下严惩崔氏,以儆效尤!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
常璋在崔家门前那一闹动静并不小,在场官员多多少少都听到过一些消息,只是既然人没让常璋带走,那就说明事情未成定案,崔家还是那个崔家。
然而林颖芝既然敢在上朝时当堂说出此事,且言辞激越要严惩崔氏,必然有所倚仗。
先前众人声援崔甫,大多还是为自家子女着想,为各姓家族着想皇后善妒,澹台氏在位一日,家中适龄女子就一日别无出路,崔氏所倡废后之言乃是有利无弊,众望所归。
但是,若崔家曾经谋刺皇后,甚至谋刺过皇帝呢?
那么崔甫今日请求废后,岂不是在杀人灭口?他们声援崔氏,岂不是协同谋反?
崔敬晖冷不防林颖芝临阵变卦,当即大怒。
放肆!这里是什么地方,岂容你胡言乱语!
崔甫也从地上爬起来,指着林颖芝骂道:奸竖尔敢!陛下,臣崔氏一门诗礼传家,小女更是自幼蒙闻祖训,克己修身,修佛数载。女子清誉为重,小女尚未婚配,大理寺却先有寺丞堵门污蔑,再有寺卿当堂妄言传谣,尔等为一己私欲,沆瀣一气,羞辱无辜女子,何其可耻!
朝堂上议论国事,既涉国事,令嫒的清誉,也不得不拿出来辩一辩了。林颖芝不慌不忙,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句句有大理寺所查证据佐证。胡人莫乎珞珈阳奉阴违,降而复叛,大理寺受命查抄其私宅,发现其中有大量文书未经带走,其中既有莫乎珞珈与东西突厥旧臣联络的线索,还有与一女子崔氏,上从下筠的往来文书。
经查实,崔氏为右谏议大夫崔甫之女,为中书令崔敬晖之孙。三月,崔氏以替先祖祝祷为名,先后多次前往太安寺上香,后受太皇太后垂爱,得以随驾陪侍,有女官衔。后胡人莫乎珞珈去往太安寺请香,结识崔氏,两人便暗中往来
住口!你这竖子!崔甫脸色惨白,陛下,此人无凭无证,胡言乱语,侮辱小女清白
莫乎珞珈私宅遗留书信,上有莫乎珞珈私印,还有崔氏回信;太安寺亦有寺僧可证二人曾有往来,人证物证俱全
书信可以伪造,寺僧可以被收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崔甫跪地大拜,陛下明鉴,此人扰乱视听,意在构陷忠臣!
林颖芝冷笑:忠与不忠难说得很呐。崔谏议,崔相。他朝二人各行了一礼,崔氏门庭何其严谨,崔氏乃高门嫡女,若无勾连,外人如何得其手书
崔敬晖也同他冷笑:既无原本对证,林寺卿如何知晓所谓证据是崔氏手书?怕不是牵强附会,以此构陷!
手书难得,并不是不能得,崔氏于太安寺修行日久,总有佛经手迹留存
怎不知是莫乎珞珈收买寺僧盗取手迹,以此模仿文书,构陷崔氏?崔敬晖摇头,反而镇定下来,林寺卿能买到的东西,那胡人也能买到,不足为奇。
手迹尚可模仿,那家徽玉佩呢?
崔敬晖忽而一怔。
林颖芝道:崔氏累积数代,富可敌国,家中私藏美玉何止千万,这一方,亦是世间难见的珍品。
他从袖中掏出一块美玉,果然洁白无瑕,玲珑透光,刻有崔氏家徽印记,精巧非常。
如此美玉,即便是宫中所藏,也未必有可与此玉媲美者,如此财力,必非崔氏莫属。
林颖芝将玉双手奉上,玉内官看了一眼褚霖,过去接过美玉递给皇帝。
众目睽睽之下,所有人都看清了,那美玉是何等的洁白无瑕。
崔家确实是藏宝万千,崔甫也记不清崔从筠到底又没有这块玉,他只觉得无比荒谬。
崔家徽记并非是秘密,京城中但凡有曾为崔家打造饰物的铺子都知晓
崔敬晖却拦住了他,面沉如水地盯着林颖芝。
崔家生意好,赏钱多,京城的手艺人都爱同崔家做生意,所以崔氏徽记在外流传一二并不出奇。林颖芝淡笑着替崔甫补全了话,只是崔家何其富贵,何其势大?知晓崔家之人,无不知晓这徽记背后的秘密,又怎敢轻易使用?
崔甫悚然而惊,下意识回头看向身后。
原先同他站在一处的世家子弟们,都遥遥望着上首端坐的皇帝,都望着他手中把玩的美玉。
这样的美玉,宫中库藏都难寻其一,那么他们的家族呢?他们能否像崔氏那样,将这样的美玉雕刻成玉佩,供给闺中嫡女随手把玩?
即便就像崔甫说的,美玉是莫乎珞珈花费重金寻来,另外找人摹刻仿制,可是所有人都知道,崔氏族内,一定也藏着千千万万块这样的美玉。
文书或许可以伪造,僧众或许可以收买,玉佩或许也可以仿冒。
但崔氏这半朝亲族,一等一的富贵呢?又是其他世家可以比拟的吗?
美玉的真假已经不再重要,崔氏富贵至极已经是事实,而今天,所有人都直观地看到了这个事实。
崔家已然成为众矢之的。
而崔甫那理所当然的态度,更是将崔氏狠狠地扎在靶心上。
目的已然达到,林颖芝不必再做戏,躬身下拜,深深俯在地上,跪拜座上君王。
崔氏身份特殊,亲族广连,且事涉两国,罪及谋反,干涉天下涉及,大理寺不敢擅专。
犯妇崔氏已经归案,请陛下下旨,令崔氏及其亲族回避嫌疑,三司会审此案,以示公正!
前朝闹得沸沸扬扬,澹台雁待在梧桐殿内却是难得的清净。
她不得不清净,因为褚霖将她软禁起来了。
说是软禁也不尽然,澹台雁还能够在殿内自由行走,还能去御花园逛逛,甚至还能往前朝那头走两步。
然而每一步都有人亦步亦趋地跟在后头,在后宫时是宫人和宫女,在前廷时则是一圈又一圈的龙武卫,几乎半个行宫的人都随着澹台雁的动作而动作,如影随形,比空气还要无处不在。
是以,澹台雁单方面认为,她被褚霖软禁了。
那日她同褚霖吵了一架,事后回想起来,确实自己也有种种不对,可是褚霖的不对之处更多,他如今这般行为,不也正印证了她心内的种种隐忧吗?
我不过是说得重了些,他却还当真把我给关在这里不让见人。澹台雁越想越不对,越想越气,说什么不会让我落到那样的地步,说什么是我的倚仗我呸!
言天冬叹了口气:娘娘,平息静气,切莫动怒,您这样会影响臣号脉的。
言天冬是被褚霖召进宫给澹台雁号脉的,他进宫之后,澹台雁就像是憋闷了许多天,终于找到个出口,对着他那是一通抱怨,说了半个时辰都不带停的。
虽然早知道皇后失忆,心智回到了十年之前,但这么久了,言天冬还是头回这样深刻地认识到,那个肆意骄纵的小妹妹回来了。
他身心俱疲。
澹台雁表面上收敛了些,瞪着他号脉的手没说话,只是心绪仍然未定。
这样还怎么号脉?言天冬无奈地收起手,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
娘娘,心绪要定,气急伤肝。
谁生气了?我才没有生气,我哪有那么小气。澹台雁扁着嘴,默默一会儿又不忿道,凭什么呀,他生气了就能把我关起来,我同阿娘隔得那么远,真是死在宫里头都不知道我怕死,又有什么错?他有什么资格来生我的气还关着我,说什么我去哪里都不勉强,都是假的
言天冬默默收拾东西,充耳不闻。
澹台雁那头却想起什么:对了,阿娘!那天我给阿娘递了张条子,阿娘不会
国公夫人?娘娘忘了,先前夫人同家母相约要去上山踏青言天冬道,母亲临行前告诉臣,说夫人受娘娘之命,要好好挑选些枫叶带回来。
想来是褚霖拿走了纸条,又按澹台雁的笔迹仿写,改成请许松蓝带些枫叶回来聊作纪念。
也就是许松蓝晕晕乎乎的,才没能发觉其中不对。
澹台雁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又气恼起来。
要不是他,我早就出宫了说不定现在都能亲眼看见枫叶了。
从梧桐殿里能望见九成山一角,山上的枫叶早就红成一片,就像天边时时刻刻挂着一片橙红的云霞。
许松蓝尚且能上山观景,澹台雁却只能在这儿望山兴叹。
孟海尽力扬起头:娘娘,九成山的枫叶年年都红,多看两眼也就没意思了。或许等过两日陛下气消了,娘娘就能同陛下一起去赏枫了。
恋耽美
今日这一出过后,常璋不要说晋升艰难,以后再有有官路可走都尚未可知。林颖芝毕竟是他老师,实在是不忍心看他白白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更不愿这个好门生白费了一条命。
几个评事面面相觑,缩着脖子静如鹌鹑,
可是
常璋还要嚷嚷,但想起家中妻儿,还有那嗷嗷待哺的幼子,终究英雄气短。林颖芝将他那些嘟囔一并按下,生拉硬拽硬是把人给拖走了,几个评事灰溜溜地缀在二人身后,个个垂头丧气。
热闹瞧到一半戛然而止,看众们反而不干了。
崔家的还没出来,大人们怎么走了?
不是要捉拿人犯嘛,怎么自己先跑了!
装装样子罢了,难不成还真指望他去抓崔家人啊,说不定晚上还得给人磕头谢罪呢。
没用!真没用!
好事者躲在人群中,什么污糟话也说得出来,大理寺的人夹着尾巴在嘲讽声中离开,有如丧家之犬。等大理寺的人都离开了,围观的百姓们渐渐散去,朱红色的大门这才打开。
崔府家丁个个生得人高马大,拿着棍子左右挥打,留恋不去的闲汉们惊呼一阵,也再不敢停留。
雨过之后天色短暂晴朗起来,只是时辰太晚,日头已然西斜,湛蓝天色中总还带着一丝灰暗。
崔府仍旧屹立在原地,仿佛永远也无法被撼动。
大理寺的造访不过是一段短暂的小插曲,所有人都知道常璋已经偃旗息鼓,又或者正如看客所言,他本来就只是做做样子,走个过场,搏个清名,崔家很快恢复往日的模样。
一夜过后,天才刚蒙蒙亮,百十来个仆婢便忙碌起来,朱红色的大门早早敞开,五架的马车正等在门前。
崔氏父子衣冠严整,先后登上马车,车夫一声高喝,滚滚车轮飞速转动,将尘土高高扬起。
钟声响,大朝开始,崔敬晖站在文官之首,领着众人走进明德殿。
陛下,皇后澹台氏德行不端,实难担当中宫之责。崔甫出列下拜,还请陛下废澹台氏,遴选贤德贵女充填后宫,绵延血脉!
他身后数个官员附议下拜:臣等共请,望陛下纳谏!
竖子之言扰乱视听,陛下切不可听从!澹台阔秋急急出列,朝褚霖行礼,此为陛下家事,外人何足道也?中宫素来恪守礼仪,谨慎恭顺,竖子何敢诋毁!
高坐在龙椅上的褚霖面无表情,喜怒难辨。
崔甫不为所动:陛下是天下人的陛下,皇后也该承担其责,为天下之表率。如今澹台氏无德,中宫缺位,阴阳混乱,以致天下不安呐!先前江南道大雨连绵,河岸决堤,以致毁伤农田屋舍,或许正是有所预兆
放肆,我看你是糊涂了吧!澹台阔秋大惊之下连忙打断他,陛下,崔谏议胡言乱语,实是神志不清,还请陛下将他驱逐出去,回家好好养病吧!
也难怪崔甫又拿江南说事,褚霖登基以来几年风调雨顺,今岁最大的事情也就是江南一道之水患,除了这个,还真没什么大祸患可佐证中宫之失德。
然而这一句话还有另几重意思。
水患之所以发生,乃是天道降罚,警戒世人。失德之人,极有可能是澹台雁,也有可能是褚霖。若不肯依了崔甫所说废了澹台雁,那么失德之人必是褚霖,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澹台雁和崔家,褚霖只能选一个。
再有则是快要入冬,江南粮税之时已是再拖不得,否则便会影响粮种贮存,更会影响江南道来年收成。如今各道粮税已然收归邸阁,江南道粮税一案,是时候该有个结果了。
崔甫提及此事,便是代表世家有意向寒门示好,他们可以在江南一事上让步,以求换取寒门一派支持,促成废除扰乱天下的皇后。
与寒门相争的不过是眼前小利,后位,妃位,留有家族血脉的皇嗣,以及将来的外戚之权,才是世家真正命脉所在。
然而世家屹立太久,尊贵太久,江南之事拖到入冬还未议定,已是可笑至极,如今崔氏为了废后,不得不做了自以为天大的退让,殊不知在裴是非等人的眼里,他们的嘴脸实在傲慢。
两三个寒门官员象征性地跟着喊了喊,但裴是非却仍是老神在在地闭目养神,弯起的唇角泄露一丝轻嗤。
底下朝臣左一言右一语,真恨不得将澹台雁说成这世间最大的祸患,仿佛只要褚霖不肯废后,便是鬼迷心窍,为虎作伥,置大衍臣民于不顾。
崔卿好口舌,区区一个谏议大夫当真是屈才。依朕浅见,崔卿若去茶馆说书论本,说不得还能挣个千古流芳的好名声,也不必如此忧心区区内帷之事。褚霖被气得笑了,撑着额头,极不耐烦地挥挥手,你们呢?难道满朝文武,都只知忧心朕的家事吗!
陛下!臣字字句句皆出自肺腑,皆是为了大衍天下啊!
崔甫何尝不知纠缠内帷之事有伤体统,然而事已至此,饶是已经羞臊得面颊通红,他仍是以身抢地,做出一番死谏众臣的模样来。
崔敬晖也上前半步:陛下,老臣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崔敬晖为相多年,也是多年未被人抢白过了。他惊诧地回头,发现打断自己的是大理寺卿林颖芝。
林颖芝正屈身下拜,不知为何,借着袖子的遮掩悄悄朝崔敬晖看了一眼,两人正巧对上了目光。
说实话,近来崔敬晖对大理寺很不满意,崔家何等门庭,崔府内除了一位当朝中书令,一位右谏议大夫之外,更有衣朱着紫的高官无数。常璋一个区区大理寺丞,无章法,无圣旨,就敢在崔家门口生生堵了三天的路,堵得物议沸然。
若非崔敬晖约束着下人,若非林颖芝来得及时,崔家多的是法子让常璋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九成山脚。
常璋虽然鲁莽无礼,但林颖芝还算知道轻重,且林颖芝不仅与常璋有师徒名分,还是裴是非的关门弟子
电光火石间崔敬晖忽而顿了一瞬,让了半步。
褚霖的眼神在两人之间转了一圈,意味不明地笑了笑,抬手示意林颖芝上言。
启禀陛下,臣斗胆,参右谏议大夫崔甫治家不严,教女不严之过。大理寺已查实,崔甫嫡女崔氏与外族勾结,意图刺杀陛下、皇后,威胁我大衍江山!林颖芝屈膝下拜,额头重重磕在地上,请陛下严惩崔氏,以儆效尤!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
常璋在崔家门前那一闹动静并不小,在场官员多多少少都听到过一些消息,只是既然人没让常璋带走,那就说明事情未成定案,崔家还是那个崔家。
然而林颖芝既然敢在上朝时当堂说出此事,且言辞激越要严惩崔氏,必然有所倚仗。
先前众人声援崔甫,大多还是为自家子女着想,为各姓家族着想皇后善妒,澹台氏在位一日,家中适龄女子就一日别无出路,崔氏所倡废后之言乃是有利无弊,众望所归。
但是,若崔家曾经谋刺皇后,甚至谋刺过皇帝呢?
那么崔甫今日请求废后,岂不是在杀人灭口?他们声援崔氏,岂不是协同谋反?
崔敬晖冷不防林颖芝临阵变卦,当即大怒。
放肆!这里是什么地方,岂容你胡言乱语!
崔甫也从地上爬起来,指着林颖芝骂道:奸竖尔敢!陛下,臣崔氏一门诗礼传家,小女更是自幼蒙闻祖训,克己修身,修佛数载。女子清誉为重,小女尚未婚配,大理寺却先有寺丞堵门污蔑,再有寺卿当堂妄言传谣,尔等为一己私欲,沆瀣一气,羞辱无辜女子,何其可耻!
朝堂上议论国事,既涉国事,令嫒的清誉,也不得不拿出来辩一辩了。林颖芝不慌不忙,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句句有大理寺所查证据佐证。胡人莫乎珞珈阳奉阴违,降而复叛,大理寺受命查抄其私宅,发现其中有大量文书未经带走,其中既有莫乎珞珈与东西突厥旧臣联络的线索,还有与一女子崔氏,上从下筠的往来文书。
经查实,崔氏为右谏议大夫崔甫之女,为中书令崔敬晖之孙。三月,崔氏以替先祖祝祷为名,先后多次前往太安寺上香,后受太皇太后垂爱,得以随驾陪侍,有女官衔。后胡人莫乎珞珈去往太安寺请香,结识崔氏,两人便暗中往来
住口!你这竖子!崔甫脸色惨白,陛下,此人无凭无证,胡言乱语,侮辱小女清白
莫乎珞珈私宅遗留书信,上有莫乎珞珈私印,还有崔氏回信;太安寺亦有寺僧可证二人曾有往来,人证物证俱全
书信可以伪造,寺僧可以被收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崔甫跪地大拜,陛下明鉴,此人扰乱视听,意在构陷忠臣!
林颖芝冷笑:忠与不忠难说得很呐。崔谏议,崔相。他朝二人各行了一礼,崔氏门庭何其严谨,崔氏乃高门嫡女,若无勾连,外人如何得其手书
崔敬晖也同他冷笑:既无原本对证,林寺卿如何知晓所谓证据是崔氏手书?怕不是牵强附会,以此构陷!
手书难得,并不是不能得,崔氏于太安寺修行日久,总有佛经手迹留存
怎不知是莫乎珞珈收买寺僧盗取手迹,以此模仿文书,构陷崔氏?崔敬晖摇头,反而镇定下来,林寺卿能买到的东西,那胡人也能买到,不足为奇。
手迹尚可模仿,那家徽玉佩呢?
崔敬晖忽而一怔。
林颖芝道:崔氏累积数代,富可敌国,家中私藏美玉何止千万,这一方,亦是世间难见的珍品。
他从袖中掏出一块美玉,果然洁白无瑕,玲珑透光,刻有崔氏家徽印记,精巧非常。
如此美玉,即便是宫中所藏,也未必有可与此玉媲美者,如此财力,必非崔氏莫属。
林颖芝将玉双手奉上,玉内官看了一眼褚霖,过去接过美玉递给皇帝。
众目睽睽之下,所有人都看清了,那美玉是何等的洁白无瑕。
崔家确实是藏宝万千,崔甫也记不清崔从筠到底又没有这块玉,他只觉得无比荒谬。
崔家徽记并非是秘密,京城中但凡有曾为崔家打造饰物的铺子都知晓
崔敬晖却拦住了他,面沉如水地盯着林颖芝。
崔家生意好,赏钱多,京城的手艺人都爱同崔家做生意,所以崔氏徽记在外流传一二并不出奇。林颖芝淡笑着替崔甫补全了话,只是崔家何其富贵,何其势大?知晓崔家之人,无不知晓这徽记背后的秘密,又怎敢轻易使用?
崔甫悚然而惊,下意识回头看向身后。
原先同他站在一处的世家子弟们,都遥遥望着上首端坐的皇帝,都望着他手中把玩的美玉。
这样的美玉,宫中库藏都难寻其一,那么他们的家族呢?他们能否像崔氏那样,将这样的美玉雕刻成玉佩,供给闺中嫡女随手把玩?
即便就像崔甫说的,美玉是莫乎珞珈花费重金寻来,另外找人摹刻仿制,可是所有人都知道,崔氏族内,一定也藏着千千万万块这样的美玉。
文书或许可以伪造,僧众或许可以收买,玉佩或许也可以仿冒。
但崔氏这半朝亲族,一等一的富贵呢?又是其他世家可以比拟的吗?
美玉的真假已经不再重要,崔氏富贵至极已经是事实,而今天,所有人都直观地看到了这个事实。
崔家已然成为众矢之的。
而崔甫那理所当然的态度,更是将崔氏狠狠地扎在靶心上。
目的已然达到,林颖芝不必再做戏,躬身下拜,深深俯在地上,跪拜座上君王。
崔氏身份特殊,亲族广连,且事涉两国,罪及谋反,干涉天下涉及,大理寺不敢擅专。
犯妇崔氏已经归案,请陛下下旨,令崔氏及其亲族回避嫌疑,三司会审此案,以示公正!
前朝闹得沸沸扬扬,澹台雁待在梧桐殿内却是难得的清净。
她不得不清净,因为褚霖将她软禁起来了。
说是软禁也不尽然,澹台雁还能够在殿内自由行走,还能去御花园逛逛,甚至还能往前朝那头走两步。
然而每一步都有人亦步亦趋地跟在后头,在后宫时是宫人和宫女,在前廷时则是一圈又一圈的龙武卫,几乎半个行宫的人都随着澹台雁的动作而动作,如影随形,比空气还要无处不在。
是以,澹台雁单方面认为,她被褚霖软禁了。
那日她同褚霖吵了一架,事后回想起来,确实自己也有种种不对,可是褚霖的不对之处更多,他如今这般行为,不也正印证了她心内的种种隐忧吗?
我不过是说得重了些,他却还当真把我给关在这里不让见人。澹台雁越想越不对,越想越气,说什么不会让我落到那样的地步,说什么是我的倚仗我呸!
言天冬叹了口气:娘娘,平息静气,切莫动怒,您这样会影响臣号脉的。
言天冬是被褚霖召进宫给澹台雁号脉的,他进宫之后,澹台雁就像是憋闷了许多天,终于找到个出口,对着他那是一通抱怨,说了半个时辰都不带停的。
虽然早知道皇后失忆,心智回到了十年之前,但这么久了,言天冬还是头回这样深刻地认识到,那个肆意骄纵的小妹妹回来了。
他身心俱疲。
澹台雁表面上收敛了些,瞪着他号脉的手没说话,只是心绪仍然未定。
这样还怎么号脉?言天冬无奈地收起手,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
娘娘,心绪要定,气急伤肝。
谁生气了?我才没有生气,我哪有那么小气。澹台雁扁着嘴,默默一会儿又不忿道,凭什么呀,他生气了就能把我关起来,我同阿娘隔得那么远,真是死在宫里头都不知道我怕死,又有什么错?他有什么资格来生我的气还关着我,说什么我去哪里都不勉强,都是假的
言天冬默默收拾东西,充耳不闻。
澹台雁那头却想起什么:对了,阿娘!那天我给阿娘递了张条子,阿娘不会
国公夫人?娘娘忘了,先前夫人同家母相约要去上山踏青言天冬道,母亲临行前告诉臣,说夫人受娘娘之命,要好好挑选些枫叶带回来。
想来是褚霖拿走了纸条,又按澹台雁的笔迹仿写,改成请许松蓝带些枫叶回来聊作纪念。
也就是许松蓝晕晕乎乎的,才没能发觉其中不对。
澹台雁松了一口气,紧接着又气恼起来。
要不是他,我早就出宫了说不定现在都能亲眼看见枫叶了。
从梧桐殿里能望见九成山一角,山上的枫叶早就红成一片,就像天边时时刻刻挂着一片橙红的云霞。
许松蓝尚且能上山观景,澹台雁却只能在这儿望山兴叹。
孟海尽力扬起头:娘娘,九成山的枫叶年年都红,多看两眼也就没意思了。或许等过两日陛下气消了,娘娘就能同陛下一起去赏枫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