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想活命,快结婚 > 想活命,快结婚
错误举报

-亭亭而立(48)

    看着眼前孩子一本正经的样子,就查指天跪地的发毒誓了。
    何青青故意一脸严肃的说着:成本姑娘可不是什么大善人,记得到时候连本带利一块还回来啊!闹得跟真的一样。
    这话把六儿一下说楞了。
    他颤巍巍地问:何姑娘,这个利息是多少?不会太多吧!
    看六儿一脸傻愣愣的样子,噗嗤何青青忍不住笑了出来,弄得孩子不知何故,一瞬间慌了神。
    何姑娘,你这是
    好了,何大小姐,别逗孩子玩了柳烟寒从中打着圆场,缓和气氛说:我俩出来已经两天了,功夫实在是拖得太久,我怕何夫人,何员外会担心的,该打道回府了。
    一听两位要走。
    六儿起身抢着说:两位姑娘,我送送二位吧!
    不必了柳烟寒推却道:你师父有伤在身,病榻前需人照料,我俩自行离去就可,从今往后若是遇见什么难处,大可来南阳城寻我们,我们一定尽力照拂。
    那六儿就此别过二位姑娘,一路好走。
    于是,六儿略一施拜别柳烟寒同何青青。
    告辞!
    如此这般,柳烟寒同何青青赶车驾马离了杏岗镇,径直回返南阳城而去。
    第六十三章 小年 扁食
    何柳二人回返南阳城,又过了半月有余,便是小年,天气是越发寒冷。
    家家户户都忙着做宴庆祝。
    可柳烟寒就没这么好命了,此次出山历练,在江湖上行医义诊,直到年根底儿了也不能回返辛夷谷,同师长、同门相聚。
    今儿一大早就有个急诊,城外有个猎户从山上不慎坠落,摔断了腿脚,伤情危急得很。
    她早早地被叫出了门,忙活了大半天,才将那人的伤情稳定住。
    估摸着今天是阖家团聚的日子,天气又挺冷,城隍庙应该没几个人看诊,柳烟寒决定下午不出诊了,早些回返何府。
    柳姑娘,回来了!何府门口的扫叶开径的小丫鬟见了,殷勤地朝她打招呼。
    在何府暂住的这些时日,她与府里上上下下相处甚欢,因为她脾气好、为人和善,何府上下没有人不喜欢她的。
    哎!回了!她笑容和煦地回应那小丫鬟。
    才踏进门槛,迎头就遇上了何府的大丫鬟小燕,平时她都是寸步不离地陪伴着自家小姐何青青,今儿却只见她一人忙前忙后。
    于是柳烟寒随意开口打听:小燕姑娘,怎么就你一人,你家小姐呢?
    小燕闻声抬眸一瞧,见柳烟寒回来了,于是笑眼盈盈地招呼:哟柳姑娘回了!我们小姐这会子正在后厨帮忙呢!
    见柳烟寒肩上还背着行医的褡裢,她忙放下手里的活计,起身上前相迎,帮手将肩上的重物卸下,伶俐地说道:挺沉的,姑娘快放下,我帮你拿进去。
    不打紧,就是一点随身物件罢了。
    哎哟,柳姑娘还客气什么,你在何府呆了这么些日子,府里上上下下早都拿你当自己人了!
    不管柳烟寒乐意不乐意,小燕执意接过她肩头的褡裢。
    语气真诚且热情:再说了,你待我家小姐亲如姐妹,她这次病程危急,能救回来全仰赖柳姑娘的功劳,您啊就是我们何府的恩人,我们若是再连这点眼力劲儿都没有,回头我家小姐瞧见了,又该不高兴了。
    这些日子何府里的人待柳烟寒都非常大方热情,如同亲人一般,这多少让她这个漂泊在外的旅人,心头倍感亲切。
    即便快到年根底儿了,也没有因为离乡遥远,而心生愁绪。
    姑娘今儿还挺早的,我家小姐方才还念叨来着,说今儿小年,担心你在外奔波得太晚了,正准备遣李管家去城隍庙寻你早些回府呢!
    小燕随着柳烟寒从何府正门往里院走着,二人一路同行一路闲聊。
    对了,方才听说你家小姐在后厨帮忙呢?她最近怎么总是往后厨钻,忙什么呢?
    嗨说到此处,小燕感慨地笑了。
    今儿是小年,家里张罗着包扁食,小姐她无论如何都要帮忙,也不知打哪儿听了一嘴话,说什么姑娘家的,往后要照顾家人,不会做面食可不行,得赶紧学起来才行!
    听小燕这么说,柳烟寒突然想起杏岗镇之行,只能无可奈何地笑了笑。
    我们家小姐还一直说,柳姑娘你这么聪明能干,自己跟你比起来,简直是什么都不会,就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米虫,说自己若是再不勤快点啊!怕是让柳姑娘都看不过眼,笑话了去。
    万没想到,何青青那小脑瓜子里会这么想。
    柳烟寒忍俊不禁地笑了,她摇了摇头对小燕笑言:你家小姐也太能往我脸上贴金了,再说了我是川蜀人,这做面食我可是一窍不通哇!何小姐无论如何都是比我这个异乡客要强上百倍吧!
    不过说来也都是柳姑娘的功劳啊!自打你来了府上之后,小姐每天都是眉开眼笑的,人看着都活泼了不少,自己开始学着做面食做女红了,以前她可是对这些一点也不感兴趣,从来都没有的事情。
    如此说着,柳烟寒也兴趣大作,想去后厨一道帮帮忙,顺便看看这何大小姐的扁食是怎么做的。
    于是开口道:小燕姑娘,我去后厨看看她!你不用管我了,忙你的吧!
    哎呀!后厨的事儿,哪儿能劳烦你啊!突然听着府里的贵客要下厨,小燕自然是不肯的。
    不打紧,不打紧柳烟寒转身朝何府后厨方向走去。
    笑着同小燕说:我师父常说,习医者先修身,世间种种皆是修行,他要求门下弟子一粥一饭自力更生,我在辛夷谷的时候,什么活儿都做过,这点事情难不倒我的,再说了,我一个川蜀人,的确不会做面食,正好借这个机会偷师学艺一下,也不错。
    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后厨门前,只听得里面人声阵阵。
    不对不对,小姐,你这馅料塞得太多了,一会子合不上的!
    李管家焦急地叫喊着。
    女儿喂!你看为娘这个弄得巧不巧啊!
    何夫人居然也在。
    哎呦,娘,你这个怎么弄得,我弄得怎么这么丑啊!差太多了吧!怎回事?
    只听得里面聊天说笑,气氛热络得很。
    呦好热闹啊!大家都忙什么呢?柳烟寒挑开门帘,穿门而入。
    何青青闻声抬眸一看,赫然瞧见柳烟寒立在门口,整个人带着一脸和煦如春的笑颜。
    这一笑,让这天寒地冻的腊月天,都暖上了三分,没想到她这个时候回府里了,何青青陡然间有点恍神。
    还是何夫人先声打了招呼:哎呀!柳姑娘回了!怎么不回厢房先行歇息,跑到后厨来了。
    尾随而至的小燕,忙在一旁回自家主母话:夫人,是柳姑娘听说今儿小年,小姐同大家都在后厨包扁食,无论如何也要过来看看,说是要搭把手,帮个忙。
    柳烟寒是何府的贵客,何夫人当然是不敢劳烦于她。
    她笑说:那怎么好意思呢!这小年包扁食是我们何府的家俗,就是府里上下凑凑热闹,图个好玩罢了,其实也没多少事,柳姑娘还是先行回房歇息吧!这边一会儿就好了,到时候开席吃饭就成。
    倒是柳烟寒不甚在意地说:何夫人客气了,我一个川蜀人初来南阳城,对做面食可是一窍不通,况且我听过有这么个说法,姑娘家的,往后要照顾家人,不会做面食可不行,得赶紧学起来才行!这不是想来偷师学艺一下吗!还请夫人给我这个机会。
    何夫人被柳烟寒一番俏皮话给逗乐了,一脸慈爱的笑容,说:行、行、行只要柳姑娘有兴趣,不嫌麻烦,就一起来做做看吧!
    如此,柳烟寒同丫鬟小燕也一起加入了何府的扁食大军。
    李管家伙同家里的两个伙计,自大案板上负责擀面皮儿,何夫人领着何青青和一众大小丫鬟负责包馅。
    她们就着擀出的扁食皮儿,挑着肉馅儿捏扁食,面前的篦帘上已经满满当当放了一大排,鼓囊囊地像一个个小元宝。
    柳烟寒非常自然地站到了何青青身边,倒是要亲眼瞅瞅这位何家大小姐亲手做的扁食是个什么模样。
    只见她面前的案几上东倒西歪地放置了大小不一的几只扁食物,有立着的、有躺着的、有瘫着的,还有合不拢嘴露馅儿的,总之千奇百怪,同何夫人与一众丫鬟们面前的截然不同。
    叫柳烟寒看得是心里一阵咋舌。
    而此刻的何青青正非常努力地和自己手里的一只扁食较劲,浑然不觉自己的鼻翼上沾了一团白面,配上她此刻专注的神情,整个人看起来娇憨而滑稽。
    柳烟寒见了,心下憋着笑,有意逗弄她,于是在她身旁开口小声问道:何小姐今年芳龄了?
    被这么突然没来由一问,何青青整个愣住了,抬眸疑惑不解地对上柳烟寒:怎么了吗?干嘛突然这么问?
    柳烟寒无奈地伸出手,抬指蹭了蹭她的鼻翼,将那些白面擦拭干净。
    继而摇了摇头笑着说:我看怕不是只有三岁吧!不然怎么就一副大花脸的样子。
    说着还将手上沾着的白面在她面前晃了晃。
    这下子,弄得何青青好一阵脸红,她慌乱地抬袖擦了擦脸颊,希望此刻自己看起来不至于太狼狈。
    她不好意思地笑说:你在外面义诊半天了,休息一下吧,有兴趣学,在一旁看看就好,不用亲自下手。
    那可不行,做事情哪能看就看会了的,要亲力亲为方可柳烟寒执意要动手:我一个打小生活在川蜀之地的人,真的对这包扁食是一窍不通,还有劳何姑娘多多指教了。
    成那我教你吧!也不知道何青青是哪儿来的信心和勇气,只是听柳烟寒这么一说,就真的满口应承下来。
    于是,她掸干净了手上的扑面,先带着柳烟寒掬了清水净手。
    接着状若老师傅一般,站在柳烟寒身后,一手拿着扁食皮儿,一手握着人家的手是一个褶一个褶,手把手地带着捏皮儿。
    看到没就像我这样,一点点慢慢捏
    把皮儿一定、一定捏严实了
    千万不要露馅,这些扁食是要下水煮熟的,如果没有捏严实,一会儿全煮漏了,变成一锅面片汤!
    哦原来这样啊!还真有点难度啊!柳烟寒感慨着。
    其实,何青青感觉自己这样手把手教的特别好,甚至觉得教人包扁食比自己包扁食要有趣得多,总之她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开心极了,脸上一直挂着从来没有过的开心神情。
    对于这位何家大小姐来说,一簇小院,一家子亲眷齐活儿的干着一件事儿,还能一边热热闹闹的聊会儿天,这种惬意的感觉是她从未经历过的,她不禁开始想,早知道是这样,以前何府小年做扁食的时候,自己就应该跟着娘亲多学学手艺。
    小燕在旁边瞧见了,不禁摇了摇头,心想:果真是一个敢教,一个敢学啊!但愿今天的扁食不会变成一锅片儿汤。
    不知是何青青真的教得好,还是柳烟寒对做扁食有着天赋异禀的能力,不大一会儿,柳烟寒就已经能够自己独立地包出像模像样的扁食了。
    当她把手里刚刚捏好的一枚扁食,端端正正地放在案几上的时候。
    连一旁的小燕见了,都忍不住夸赞:哎呀柳姑娘的手可真是巧啊!才这三两下的功夫已经做的像模像样了,与我这打小盘弄面食的人都不相上下,照我说啊!
    若是以后谁娶了柳姑娘这等心灵手巧的姑娘,真是三世修来的好福气呢!
    一番夸赞倒是让柳烟寒都不好意思了。
    她羞赧地表示:小燕姑娘别开玩笑了,你这弄得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两人之间的一段无心之谈,让本来满脸笑容的何青青,表情瞬间凝固下来,她没来由地觉得有点不太高兴,甚至自己也说不上来为什么。
    于是闷头继续跟自己手里的扁食较劲,不再多言。
    终于,在大伙的齐心协力下,包好了所有的扁食。
    柳烟寒在何府,同何家人热热闹闹,没出什么纰漏地吃了一顿扁食,也算是开心地过了个小年。
    饭罢,柳烟寒陪着何员外、何夫人、何青青正在暖阁喝茶叙家常。
    突然李管家进门来报,他直言:外面有个年轻男人,说是要找柳姑娘,德景镇人,姓高名承。
    高承!
    第六十四章 登门道谢
    柳烟寒一听,立马站起身来,惊喜道:是高公子,快请他进来。
    是!姑娘。李管家得令,出门去接人。
    同在场的何夫人不知原由,便开口问道:这高承是何人?
    娘啊你忘了吗!何青青见母亲不知。
    亲自同她解释:上次我同柳姑娘一道去了杏岗镇拜访马郎中,就是为了给这位高公子的父亲求取救命药方啊!为此我们还在那儿盘桓了两天呢!
    哦!是了,我想起来了何夫人思忖一番。
    确实有这事儿,不过今日过小年,阖家团聚的日子,不知他拜访柳姑娘所为何事?
    柳烟寒直言:说不定是为了他爹的病情!掐指一算,我们从杏岗镇回返已经半月有余了,不知高老伯的蛇信子疮是否痊愈!
    我想没问题吧!何青青估摸着说。
    高家父子为人大度诚实,父子俩都是良善之辈,好人自有好报!再说了,马前辈不是将救命的良方都尽数相赠了吗!放心吧!人肯定早好利索了。
    须臾,李管家带着高承,还有手中提着一只硕大木匣子的高家伙计,登门而入。
    高承见不只柳烟寒一人,何府众人尽在,于是礼数周全地向在场人一一拜过。
    众人有礼地回了,这才上座看茶。
    落定之后,柳烟寒关切地问:高公子,自杏岗镇匆匆一别已有半月,不知高老伯现下情况如何?
    高承抱拳一逞,直言:多谢柳姑娘挂念,如今家父已经痊愈,甚至可以开始做工了,这还得感激姑娘的求药之恩,若不是柳姑娘不辞辛劳亲赴杏岗镇,拜会马郎中,经过多番周折,才从他手中拿到了救命药方,此刻我那老父亲,怕是已经遭受断手之痛了!
    高公子严重了!救治病患乃为我行医者的本分,无足挂齿!柳烟寒笑着推脱。
    再说了,此一行,并不是我一己之力,若说功劳,何小姐出力并不啻于我啊!
    话说到这儿,高承忙不迭地起身,对着一旁端坐的何青青抱拳略一施礼。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