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想活命,快结婚 > 想活命,快结婚
错误举报

-亭亭而立(53)

    便问小厮道:这是什么汤品?
    回小姐,柳姑娘说这叫四红汤,是她今早特地在火房给您煲的,她嘱咐小的告诉小姐一定要喝了,她说您最近虚耗大,需要补补身子。
    听了这话,何青青明白过来什么意思,面上是白一阵红一阵的,只能硬着头皮把这些汤汤水水都灌进肚里。
    第七十章 踏青
    时光荏苒,不觉冬去春来,清明已至。
    这半载时光,何青青有了柳烟寒的相伴,生活少了沉闷冷寂,多了些活泼生气,何府上上下下甚感欣慰。
    一日,何青青在卧房案几前端坐,面前放着些针头线脑的物件,左手执绣框,右手拿针,正在一针一线地细细绣着什么。
    只见她眉头紧锁,深情专注,像是做着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容不得半点闪失似的。
    小燕正拿着鸡毛掸子在一旁拂尘掸土,见了她这幅专注模样,心下十分好奇,以前自家小姐总是对这些女红刺绣之类的毫无兴趣。
    这两天倒是破天荒地窝在闺房足不出户,天天侍弄起这些绣花绣草的活计。
    甚至都不缠着柳姑娘带她出门玩耍了,真是好生反常啊!小燕心中如是想着。
    便忍不住好奇地问:小姐啊,这两天你怎么也不央求夫人放你出府玩乐了?也不见你去寻柳姑娘,倒是成天窝在房里,足不出户的。
    突然被人这么一说,何青青倒是一时间有些疑惑,心下只想,前后区别有这么明显吗?
    忽然想起前些日子,自己经历的那场荒唐狼狈的乱梦,心里陡然一阵羞赧。
    现在只要面对柳烟寒,心里就有点忐忑难安,哪里还好意思再央着人家带自己出府。
    停下手中针线,想了想,怔怔道:毕竟毕竟柳姑娘白天还要行医义诊,我我哪能厚着脸皮一直劳烦于她。
    嗯哼
    说着不自在地咳嗽一声,以掩饰心下失落。
    哦!这样啊
    小燕一边忙着用鸡毛掸子清理花瓶上的浮土,一边继续闲聊:小姐,我瞧你整天绣来绣去的,你这忙着绣什么呢?
    一听小燕这么问,何青青忙停下手里针线,将绣框端正,举到小燕面前。
    一脸期待地询问:你快帮我看看,这枝辛夷花绣得怎么样?像不像?
    啥?
    小燕被问得一脸茫然,她努力睁大眼睛,想从何青青手中的绣品上找到一丝一毫花啊朵啊的影子。
    可惜瞧了半天,她只看见那绣面上是一坨毛渣渣的乱线,走线随心所欲,配色狂放不羁,和辛夷花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无关系。
    但是又不忍心打消自家小姐初次做女红的热忱,只好勉强挑起大拇指,干巴巴地笑了笑。
    说:好,绣得真好,小姐你第一次就绣成这样,说明相当有天赋,假以时日,必将成为个中高手,即便是南阳城名媛闺秀里的头把女红,也不是你的对手。
    是吗?真的绣得这么好?
    一席话,把何青青是夸得飘飘然。
    她拿起绣剪将余线剪断,高兴地拿起自己的绣品放在眼前是左看看,右端详。
    好像看起来还真不错的样子,柳姑娘应该会喜欢吧!她在心下暗想。
    正端详着,突然一块小石子跃窗而入,咔啦一声砸在地上,清脆悦耳之声划破室内的安静。
    何青青抬眸看着落在地上的小石子,嘴角扯出一丝若不可见的隐笑,心里是一阵雀跃。
    不用想也知道是谁,她立起身走到窗户边,越过窗棱向下一望。
    果不其然,柳烟寒站在绣楼下,立于一簇绽放至抽丝吐蕊的金色迎春花旁,手拿一沓绒纸、竹篾朝她挥手大喊。
    何小姐,今天阳光明媚,别在屋里憋着了,出来院子里透透气,我给你弄个新鲜玩意儿。
    何青青临窗浅浅一笑,回喊:等我。
    随后,掩窗,转身下楼,寻柳烟寒而去。
    果然,今天天气大好,连后院湖面上吹来的拂面风都是和煦的,院子里早已是春色满园。
    各色早开的花卉在这几天渐暖的阳光催促下,各个争宠似地竞相绽放,看起来楚楚动人。
    柳烟寒拉起何青青就向后院的湖心亭小跑,何青青亦步亦趋地跟着,一路问。
    柳姑娘,你这是要做什么新鲜玩意?
    别问了,一会儿你看了就知道。
    二人穿过湖心回环曲折的栈道,越过一座斗拱石桥,来的了石亭内。
    此时,那石亭内的石桌上已经放上了笔墨丹青、五颜六色的绒纸、剪刀、浆糊各种用于手作的工具物件。
    何青青见眼前的情况,问:你你这是要做手工活吗?没想到,堂堂柳神医还有这般喜好,怎么,今天你不用坐堂义诊吗?
    不是我喜欢手工活,而是何小姐你忘了今儿是什么日子了!
    柳烟寒在对面笑眯眯的说着。
    这一问倒是让何青青稍有些迷惑,什么日子是需要做手工、还不用出诊的,一时间她还真是想不出来。
    柳烟寒见何青青无解,笑了笑,按着她在石桌旁坐定。
    好了,快坐下吧
    自己也在对面石桌前坐下了:不和你卖关子了,今儿可是清明,在我家乡川蜀一带,清明有踏青放风筝的习俗,我是想邀你一起做盏风筝,一会儿央求李管家带我俩出去赏春踏青,不知何小姐可否赏脸陪我一同出游?
    何青青此刻方恍然大悟,不觉今天已是清明,若不是柳烟寒提点,她几乎都忘记了。
    这日子过得可真快,不觉已经清明了,真快
    说着此话,何青青想起自己的身体状况,又想着柳烟寒不知还能这样在何府呆到几时,自己同她又能无忧无虑地相处多久,整个人有些落寂,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神情。
    柳烟寒见何青青突然一副伤感失落的表情,连忙打岔说。
    喂,你干什么露出这个表情,只是清明而已,我又没说让你哀思先祖,你倒是自己配合着先郁闷上了,川蜀一带的清明节不是这样过的,我们可是过得欢乐的很呢!
    何青青收了收自己丧气的神情,问:是吗?那边都怎么过的?
    柳烟寒回答:嗨好玩的可多了,我就不冗言做解释了,一会儿做成了风筝,咱们出门去踏青,我再细细说与你听,岂不更好。
    何青青点头认可,二人并肩而坐,开始着手做风筝。
    柳烟寒先行用竹篾子去扎风筝的骨架,何青青在侧用刀裁纸。
    二人手里一边忙活,一边闲聊着,柳烟寒问道。
    哎,何小姐,你会画画吗?
    何青青裁纸裁得异常缓慢而仔细,横平竖直,切口笔挺,连一丝毛刺都没有,真是难得的认真与谨慎,只见她头也不抬地回答。
    略懂一二吧。
    那正好,一会儿风筝扎好了,有劳你画个风筝纸面吧,我画得太难看,上不了台面。柳烟寒提议。
    行,画什么呢?何青青询求她的意见。
    柳烟寒停手略一沉思,拿手在空中比划着说道。
    不如画个鹞子吧,鹞子你知道不,就是一种像鹰一样的鸟,挺凶猛的
    不待柳烟寒把说完,何青青就插过话茬。
    鹞子,我知道的,南阳城管这个叫鸢,你总觉得我与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闺阁小姐一般无知,也实在是太小瞧我了吧。
    柳烟寒被何青青没来由的一通怼,给弄得有点懵,不知又拌动这位大小姐哪根筋了,只能无奈地点头认同。
    好、好、好你最厉害,天上地下无所不知,行了吧!这点小事儿也要拿来争,还说你不是小孩儿心性。
    我我不是小孩,你别总强调这个你肖兔,我肖马,你也就比我长上三岁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柳烟寒连连做投降状,顺着她说。
    是、是、是不说了,以后绝对不提了
    不知出于何故,柳烟寒总觉得何青青似乎不太喜欢自己把她当小姑娘看待,尤其是不能当面说她小。
    见她这幅一本正经的模样,也懒得同她强行辩解,打个岔模糊过去作罢。
    我这边骨架扎得差不多了,你那边纸准备得如何了?
    也差不多了。
    我看看。
    柳烟寒把何青青裁剪的纸面拿过来仔细看了看,果然是平整又利索。
    嗯,挺好,我俩一会儿把这纸面用浆糊糊在骨架上,就大功告成了,你先把那碗浆糊调和一下,我这边马上就好。
    就这样,一盏鹞子形状的风筝就诞生在了二人手下。
    柳烟寒于一旁缠着风筝线,剩下的工序就是何青青的活了,她需要在这风筝上画出鹞子的形态。
    只见她轻拂敞袖,提笔汲墨在这盏素白的风筝面上,用流畅灵动的墨线三两下就勾勒出了一个鹞子的大形。
    其势矫健,其态神勇,好一只一飞冲天的大鸟。
    换笔蘸取了赭石、朱砂、藤黄、靛蓝、松绿
    平涂晕染间,就把这只素白的鹞子风筝装饰得栩栩如生,加之鹞子身上那些卷草藻井纹路的装点,漂亮极了。
    啧、啧、啧柳烟寒啧啧咂舌,将刚刚画好的风筝拿在手中仔细端详了一番。
    感叹道:乖乖,何小姐你这门手艺真的可以啊,画得真漂亮。
    她真心觉得何青青画得好,比她在集市上看过的任何一盏风筝都神气,她却说自己于笔墨丹青略懂一二,怕是过谦了些。
    春季乍暖还寒,何夫人担心何青青身体经不住这样的冷热起伏,最近看她看得很紧,本是不愿意让她出去门踏青的。
    可何员外却认为既然宿疾状况大好,趁着身体无恙可以多出门散心,有益健康。
    经过协商,何夫人终是同意了,决定备办车马,让李管家、柳烟寒一道陪着何青青出门。
    好不容易出门,还得带上李管家。
    有这么个半大老头子跟在身边,要多不方便就有多不方便。
    起初,何青青,心里是老大不乐意,但是,没有更好的办法,她也只能暂时妥协。
    作者有话要说:
    风筝:古时,南方叫鹞子,北方称纸鸢。
    第七十一章 赛秋千
    南阳城东南角有一片空旷的田野,距此处两三里处的山上是一片集中的坟茔,城中百姓逝去的先人大都埋骨于此。
    于是,清明时,城中百姓多喜欢祭祖后,于此处再盘桓片刻,踏青游玩。
    马车载着一行人,在山间小道上徐徐而行,李管家亲自在前执鞭引辔,柳烟寒在车里陪何青青同塌而坐。
    果然是清明时节,这平日里寂静无声的山间林地此刻也热闹起来。
    山路上三三两两并行着挑包提担、祭祀扫墓的行人,他们有的刚刚拾级而上,有的则是要从山里下来。
    何青青嫌车里憋闷无趣,掀开一侧车窗,一帘携着和煦春风的葱翠山景就透过窗棱投映进来,满山的翠色迎着马车的前行,如流水般向后倒退。
    顺着山势向下望去,隐隐约约有些五彩斑斓的风筝盘旋在远方苍穹之上,像是湛蓝的天空中盛开了朵朵烟花,甚是好看。
    柳姑娘,你快瞧,山下空旷地儿有人放风筝呢,好多啊。
    何青青向车窗外指去。
    闻言,柳烟寒也挪步到窗边,探头向远方张望。
    哇好漂亮啊!
    柳烟寒看着何青青仰望天空,眼神里透出的那丝期待,不由自主地跟着感叹。
    等一会儿,我同你一起放风筝,定放得比这些都要高、都要远。何青青抬手指着天上的这些风筝,开口宣称道。
    看着她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柳烟寒低头抿嘴,露出一丝浅笑说。
    何小姐,你倒是自信得毫不客气啊。
    哎,柳姑娘,我说了你还别不相信,在南阳城这些闺秀当中,本姑娘放风筝的技艺说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好,那一会儿期待你的表现。
    柳烟寒笑得一脸温柔地说。
    走着走着,马车就来到那片空旷田野的附近,不过中间隔着一道林子,已经没有路能供马车前进,只能下车徒步而行。
    柳烟寒率先跳下车,回首接引何青青下来,她开口说。
    李管家,前面已经不能行车了,我们得走过去。
    李管家在马车前扭回头,对车后喊话。
    依我看啊,不如把马车停驻于此,雇个人看管,老仆陪同二位姑娘一同走过去吧。
    还不待柳烟寒同意,何青青开口回绝说。
    不必了,李管家,随意雇个外人看马车,长短地是不安全,不如您老留下亲自照看更为稳妥,此地只需柳姑娘一个人陪我即可,您老无需担心。
    这好吧!
    自家小姐都发话了,李管家也没有什么可反驳的,只能如此行事。
    临行前,他收拾妥当包袱,里面装得都是出行踏青必备的物品,什么帕子、水袋、雨伞、小吃食应有尽有。
    将包袱交给柳烟寒保管,并语重心长地嘱咐道。
    这里面的东西,踏青都用得到,路上好生照拂我家小姐,别玩太过了,记得早点回还。
    柳烟寒笑言:放心吧,李管家,我都记下了。
    如此,二人挥手辞别李管家,踏着一山春色,朝前方原野出发。
    一路上,柳烟寒、何青青并肩而行,郊外迷人的景色和新鲜自由的空气,让何青青觉得心情舒畅,不觉眉头都舒展开来。
    林间树木繁茂,耀目的阳光透过树冠上的枝杈投射到地面,留下斑驳的光影,行走其间让人好不惬意。
    突然,前方树林传来一阵阵女子银铃般的嬉笑声,吸引了何青青的注意。
    她连忙加快脚步,跑到一颗大树下,用双手在眉头上搭起凉棚,挡住刺目的光线,踮起脚尖,奋力向前张望。
    何处传来的嬉笑?
    柳烟寒跟在她身后问着。
    是一群城里出门踏青的女子,结伴在这林间戏耍,看
    何青青指着前方说:前面那片密林间搭起了好多秋千架我猜她们一定在玩南阳城闺阁女子间非常时兴的游戏赛秋千。
    赛秋千?柳烟寒低语。
    何青青见她对此事不是很熟悉,连忙解释说。
    哦,就是比赛看谁荡秋千荡得俊、荡得高、荡得险,最后以最优者为胜,这活动在南阳一带时兴得很,不知川蜀一带可有吗?何青青问。
    有,川蜀一带的女子清明时节也荡秋千,只是这赛秋千却未曾听说过。柳烟寒回答。
    何青青回眸道:你没看过赛秋千啊,那正好,今儿既然我俩赶巧行至此处,不如前去凑个热闹,你看如何?
    嗯。柳烟寒点头允诺。
    俩人就奔着前方林间嬉笑声而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