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 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错误举报

-词酒格格党(84)

    蒋芸脸一红,她这算是摸鱼被人抓包了吗?明明在卫生队上班,却偷学别的东西。
    任昌明也问他,我看这笔记本上面的东西,不像是和医学沾边儿的啊,倒像是在研究发动机?你在学这个?
    蒋芸心中陡然生出一道急智的光来,整个人都被这道急智给照亮了,心思清透一片。
    她说,确实是发动机,不过简陋得很。来到这边之后,我觉得无聊,就让我爱人帮我去图书室借点书,翻译着看,不管是什么东西,拿来学一学,总比闲着强。结果我爱人给我从图书室借了一些老毛子的书。
    我这本书机械设计的书就是我爱人借出来给我看的,我一边翻译一边琢磨,琢磨出来的东西不知道是对是错,就自己先写下来,等之后学的东西多了,或许就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了。
    任昌明心思一动,把蒋芸给的那三张药方放到一边,问蒋芸,能把你的这个笔记本给我看看吗?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蒋芸当下就把那本笔记本递了过来。
    任昌明细细地从第一页开始往后翻,这本子上的字共两个颜色,一个是黑色,一个是墨蓝色。
    他看得出来,黑色的更像是从书里做的摘记,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而墨蓝色的笔记则像是蒋芸自己写的批注。
    任昌明看重的就是蒋芸写的那些批注。
    明明与摘记的内容很贴近,可就是三言两语,甚至是一句奇思妙想的话,就把整个批注都给升华了。
    在任昌明看来,每一个批注的背后,都暗藏着玄机。打开那道玄机之门,就是无穷无尽难以计数的宝藏。
    蒋,蒋同志!你这个本子上的东西,有多么重要,你知道吗?任昌明的声音都在微微发抖。
    蒋芸自然是知道的,这里面可是农业机械设计研究到满级之后的成果,虽然只是她摘出来的一些片段,可也足够眼下的科研人员好好挖掘了。
    很多东西的价值并不是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些价值,而是深藏在其表象内部的魂儿。
    但这些事能说吗?
    蒋芸还得给装出一脸不明白的样子来,疑问道:啊?这就是我学习的时候偶尔冒出来的灵感,还有价值呢?
    任昌明听着蒋芸这话,心里像是干了一瓶老陈醋一样,酸溜溜的,看来你自己都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你看这样可以吗?这个本子借我看几天,我保证不会让这个本子有丁点儿的损毁。
    还有,老褚,你不是能给我安排一个住的地方吗?麻烦你了,尽快安排。我回一趟东海,带一些资料和两个人过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就得麻烦你们141基地了。
    这些资料很重要!有些地方啊,说不定我还得找小蒋同志讨论讨论。
    他一扭头,问蒋芸,小蒋同志,你懂俄语是吧,能不能帮我们翻译一些技术类的材料?我们也有懂俄语的人,可他不懂力学和机械,翻译出来的东西狗屁不通。
    我看你刚刚做的笔记翻译得挺好的,起码不影响阅读和理解,你能不能帮我们一个忙?这个很重要,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蒋芸胳膊上的鸡皮疙瘩都在瞬间起来了。
    她隐隐约约能够猜到,自己好像要加入到什么了不得的研究计划中去。
    虽然她只负责给翻译材料,但有这个机会就够了。
    有了机会,她就能夹带一些私货给专业人士了。
    行,没问题,您到时候把材料拿过来就好。对了,我家里还有一些,都是我之前看书的时候记的笔记,和这个本子差不多,但内容不太一样,您看需不需要?需要的话我给您拿过来。
    瞧瞧蒋芸这觉悟,任昌明都被感动到了。
    小蒋同志,需要!需要!十分需要!不过麻烦你走一趟的事情就算了,我跟着你去拿。你是孕妇,大着个肚子,不能让你费力。
    褚老看着任昌明的这反应,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感觉像是脑袋上顶了一片疑云一样。
    不会真是他想的那样吧
    同李登科说了一声,蒋芸锁上研究室的门就领着这两位咳嗽一声都相当有分量的大领导往家属院赶。
    褚老在路上悄悄地问任昌明,老任,那些东西价值有多高?
    任昌明仔细斟酌过后,才给了褚老一个四字答复,价值连城。
    虽说那个发动机的设计看起来略微有些简陋,可粗略地看下来,那是一个简陋但完整的设计思路,跨越了从0到1的天堑。
    这个天堑一旦跨过去,国产的发动机设计思路就有了体系,最先应用到的是农用机车的效率,其次就是民用车与重量型装甲车,最后是对发动机要求极高的航空飞机与航空母舰。
    跨越了从0到1的天堑,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可不就是价值连城?
    作者有话说:
    131.北疆乳粉 [V]
    蒋芸把褚老和任昌明带回了家中,从次卧里拿出自己写完的那几个笔记本,交到了任昌明手中,任老,只有这么多了,怀孕之后精力有点差,所以看书的时候略微慢了些。
    任昌明拿着那一摞笔记本,眼睛却看向别处,哪里那里,这已经很多了。
    他指着蒋芸放在墙柜上的那艘航母泥塑,问,那个是从哪儿来的?
    蒋芸看了一眼,道:我自己捏的。隔壁孟团长家儿子就爱玩这个,我同他一起捏的。
    这个造型,看着有点眼熟啊任昌明一时间还有些拿不定主意。
    蒋芸提醒说,是瓦良格号。我爱人从图书室借来的一本书的封面上画的就是这个,里面讲到力学性质的时候,还拿这艘航母上的一些特征拆开讲过。我就是根据那本书捏出来的,您看看,像不像?
    像,太像了,这简直就是完整地等比缩小。小蒋同志,我有个不情之请你这个模型,能不能卖给我?多少钱你开个价。任昌明满脸诚恳地说。
    褚老的表情里也带上了凝重。
    被任昌明这么看重的东西,背后的价值一定不小。
    蒋芸摆摆手,把那个模型从窗台上拿了下来,这还要什么钱啊,送您了。回头有时间了,我再去捏一个就行,一上午就做完了。
    任昌明说什么都不肯依,最后强行给蒋芸留下了五十块钱。
    用五十块钱买一个泥塑这价格开的可不低了。
    褚老喊来了警卫员,帮着任昌明把书搬到住的地方去,当天晚上,东海编队那边派的人就到了。
    任昌明是个讲究人,还让来的人给蒋芸带来了东海的特产,各种各样的海鲜干。
    东海编队来的人敲门时,是白川给开门的,他满脸客气地收下那些人拎来的将近四五十斤的东西,问蒋芸,刚刚那人你认识?咋还指名道姓说要给你送点特产呢?我看着身上的气质,是战友啊。
    蒋芸就把自己白天给任昌明看病,连带着还有任昌明找她要走了那些笔记本的事都同白川说了说,白川听过之后才明白。
    他是认识任老的,一脸板正地叮嘱蒋芸,可得给任老好好治,我们建造的那艘不用下水的旱航母就是任老给设计的图纸方案。有朝一日,能不能摸得着真正的航母,大半的希望都压在了任老的肩膀上。
    我听说,上面可能要指派一位航母编队的总设计师,多半就是在任老和魏老之间二选一,魏老之前是连滨造船厂的,建国前在老美留学,在那边就闯出了很高的名气。五十年代回国的,据说回国时历经九死一生,好多人都想把他拦在路上,最终还是回来了。就是瘦了很重的伤,一直都在首都养病。
    论水平的话,魏老应该要比任老高上一些,可魏老的身体实在不允许,所以航母编队总设计师的身份,多半还是任老来担任。当然,任老被下放前,就已经是上海造船厂的总工了,水平比魏老也差不了多少的,关键是他比魏老要年轻十大几岁,将近二十岁了。
    蒋芸想了想,回屋翻出那本封面上印着瓦良格号结构图的书来,同白川说,你和我一起做饭,咱俩速战速决,做完之后我把这张图放大了誊抄一遍,然后拆一下,看能不能帮到任老。
    有机会的话,蒋芸是想亲自去看一看瓦良格号的。
    最好是能把老美、老毛子、还有高卢和英短的航母都看一下,取长补短。
    借着避难所去偷师,到了之后直接来一个精细扫描,记住每一个细节。
    遗憾的是,避难所升级的采集功能又重量限制,不然她直接就下手采集了,人为制造一个悬案出来。
    又是一个等有时间了就,蒋芸内心都惆怅的很。
    摸一摸肚皮,还有五个月才到预产期。
    把东海编队的人送来的海鲜拿到水里冲洗一下,洗去表面的浮灰后,用海鲜干炒一盆油麦菜,再用韭菜炒一盆鸡蛋,最后熬点粥,摊十张鸡蛋饼,夫妻俩的晚饭就做好了。
    这夫妻俩都是名副其实的干饭人,吃饭不能用盘,得用盆。
    吃过饭后,白川主动承包了洗碗的工作,蒋芸进次卧去拆解那本书封面上的图。
    那张图已经牢牢记在了她的脑海中,哪怕不看封面,蒋芸也能画出来。
    可画出来不等于能够拆开,如何利用三维的空间几何感觉,从那么多复杂的线条中一一拆解出属于每个模块的线条,这个才是需要真本事的地方。
    蒋芸这一拆,就拆到了十一点半。
    白川也陪她熬到了十一点半。
    现在给任老他们送过去?他们就在后面的四号栋家属楼上住着。白川问蒋芸。
    他们俩住的家属楼是二号家属楼,前面还有一栋,里面住的也是随军的家属。
    蒋芸想了想,说,明早给送过去吧,任老说是打算住到看好病才走。老人家上了年纪,睡眠质量本来就不好,要是看到这些图,怕是一晚上都睡不着。睡不着更影响身体,让他先睡着吧,明早起来我给送过去。
    蒋芸预料地没错,她第二天给任昌明送过去之后,任昌明的兴奋溢于言表,哪怕高兴了一整天,当天晚上他还是失眠了。
    睡不着,索性就起来通宵干活。
    总得给活跃的大脑皮层找点事做,等大脑皮层什么时候累了,自然就能睡得着了。
    五月初二的时候,卫生队排好了值班表,医护人员就放假了,初三、初四、初五休息,只需要有排班的人来就行。
    至于蒋芸,营养与复杂疾病研究室就时她管的,而且就她一个光杆司令,她连班都没有排,直接给自己放了三天的假。
    可把排班排到端午节那天的两个小护士给羡慕坏了,苗二妹赫然就是端午节那天需要值班的两位护士之一,另外一个护士叫师娟,人称无情师太,原因是她日常负责的就是挂水和扎针,而她的手艺有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准很多看病的士兵或者是家属,一看到是师娟在值班,心里就开始发憷了,更有甚者,扭头就走。
    其实师娟的秉性挺好的,性格略微泼辣了些,但只要有她在的地方,大家都不会闷,永远都是热热闹闹的。
    蒋芸下班时看到这两人满脸可怜巴巴地样子,有点心疼这俩过节还要留守值班的妹子,便道:我明天去市里一趟,买点粽叶和软米,包好粽子之后给你们送过一些来。
    苗二妹和师娟连忙道:不用不用,哪能麻烦蒋老师?我们一年到头都在基地里,其实放不放假无所谓的。就是看别人都休息了,王菊老师他们还商量着要一起去爬后山登高去,我们也想出去完。粽子的话,食堂就有卖的,我们直接去买就行,想吃多少买多少。
    我听白川说,食堂卖的粽子一直都是肉粽。白川和我都是北方人,从小吃的是甜粽,我看白川想吃甜口的,打算包一些,你们确定不要?
    苗二妹和师娟都是南方人,从小到大都没吃过甜口的粽子,这会儿被蒋芸一说,也有点嘴馋了,只能嘿嘿笑着说,那就麻烦蒋老师了,蒋老师回头有什么活儿尽管招呼我们!
    蒋芸摆摆手,几个粽子,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师娟看着蒋芸穿着那把显怀的肚子遮了一半的碎花长裙走远,道:蒋老师真好啊,一点架子都没有。
    苗二妹说,平时确实好,性格看着冷了些,但对谁都和和气气的。但蒋老师的脾气可不小,之前都同李队长拍桌子了。你看看蒋老师接触的人,是褚首长。能同褚首长有说有笑的走在一块儿,我这辈子都追不上人家的高度。
    那也是蒋老师有真本事。白营长年轻有为,长得好看,多少人心里偷偷摸摸地喜欢?我可听不少人骂他是个不解风情的木头,前一阵儿不还每天都买了冰镇西瓜拎过来给蒋老师吃?说是怕蒋老师在这边太热了,担心蒋老师会中暑。
    苗二妹总结了一句,所以说啊,哪有什么不解风情的木头?分明就是人家看不上,所以就算懂了风情也懒得回应,装作不知道。遇到喜欢的心动的,哪个是傻的?真傻的人会像是屁.股上坐了窜天猴一样一路高歌猛进得升职?
    师娟满脸看破世俗的模样,我都不知道该羡慕白营长能娶到蒋老师,还是该羡慕蒋老师能嫁给白营长了。
    反正都是是两口子,一块儿羡慕就是了。
    路过基地供销商店的时候,蒋芸进去买了一些日常要用的,见供销商店里新上了一款名叫北疆乳粉的桶装奶粉,蒋芸买了一桶。
    用医疗模块化验了一下这北疆乳粉的品质,意外发现这奶粉是她在市面上买过的奶粉里面最好的。
    虽然品质比不上避难所内畜牧模块里产出来的奶粉,可生产条件不一样,现实中的牧场里能产出这种高质量的奶粉已经相当厉害了。
    仔细看了一下包装,上面写的是产自北疆生产建设兵团。
    北疆那边的牛羊乳制品一直都很发达,课本里都提过,蒋芸挖了两大勺奶粉,给自己冲了一碗,奶香四溢,都不用额外加糖,这碗冲泡的牛奶本身就具有甜味儿。
    她决定往后每天都给自己冲泡上几碗喝,白川也喝上。
    牛奶本身就是一种很有营养的物质,多喝牛奶对身体的好处很多。在白家庄插队的时候,蒋芸知道赶海县里面就有奶站,专门给县城里的人家送牛奶,可惜不给乡村里送,她也不缺牛奶,便没动过买牛奶的心思。
    这会儿到了浙南省之后,渠州市有没有奶站她不知道,她只知道在这家属院里没见过哪家喝鲜牛奶的。
    也可能是部队里没有养殖奶牛,一般的奶站人员也进不到141基地来。
    不管原因是什么,这个北疆乳粉的包装桶被她给征用了,等喝完之后就用来装畜牧模块里产出的那些奶粉,当成是自己买来的,给白川也安排上。
    132.三麻袋 [V]
    端午节期间,白川的执勤安排是在初三白天全天,中午都在食堂解决。
    蒋芸想着白川难得中午不回来吃饭,自个儿可以去市中心浪一浪,说不准还能去黑市上碰碰运气。
    可是一想到自个儿如今挺着个肚子,避难所能给提供伪装马甲,让别人分辨不出她的真面目来,但不可能把肚子的娃暂时放到一边去,等卸下马甲之后再怀上,只能作罢。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