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 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错误举报

-词酒格格党(95)

    合着蒋芸刚刚夸她写的字好只是客气客气啊!
    她想想自个儿还大包大揽地要给蒋芸写对联,这不就是关公面前舞大刀?都要笑死行家了!
    孟嫂子没好气地同蒋芸说,你写的字这么好,你咋能昧着良心夸我写的比你好?我也不知道咋想的,刚刚还真就信了你的话。
    有多余的福字吗?给我两张。
    蒋芸提笔现场写了两张给孟嫂子,孟嫂子端详着蒋芸的字,发出了一声包含复杂情绪的啧。
    蒋芸愣是没品出孟嫂子的那个啧究竟是什么意思。
    不过她向来心宽,品不出来就品不出来呗,又不会对她的生活产生啥影响,就当孟嫂子的那一声啧里有三分欣赏、三分羡慕,四分自叹不如好了。
    接下来几天里,整个家属院里的人都在被三楼屋子里传出来的香味儿所支配。
    不过好在去年就已经被支配过一次了,今年一整年都没少闻,年末只是频繁了些、次数和花样多了些,与去年比起来,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高了不少。
    楼下的谢嫂子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打孩子缓解,每天都鸡飞狗跳地闹个不停。
    蒋芸担心楼下闹出来的动静会吵到俩兔崽子睡觉,直接在育婴模块给给俩兔崽子安排了一个世外桃源的模拟生长环境,不仅一件隔绝了噪音,俩兔崽子仿佛置身于桃花流水中,听到的,闻到的,是鸟语与花香。
    孟嫂子同蒋芸打了一整年的交道,也算时熟的不能再熟了。
    她把养了大半年的老母鸡杀了之后,给了蒋芸一只,顺带着把自家留的那只也拎了过来,拜托蒋芸炖鸡汤的时候一并给炖了。
    可蒋芸这回不想炖鸡汤,她想换个花样,便征求了一下孟嫂子的意见。
    孟嫂子只问了蒋芸两个问题,味道怎么样?和炖鸡汤比起来,哪个更好吃?
    味道要是不好吃,我会馋着想做这个吃?这个的味道要比炖鸡汤稍微重一些,没法儿比,能说是各有千秋。
    孟嫂子得了蒋芸的这话,心里立马就踏实了,能让你都跟着馋的东西,味道肯定不会差。做吧,需要嫂子做些什么?
    你帮我把一只鸡剁成鸡块吧,余下的我来收拾。剁成鸡块后得先腌制入味。
    孟嫂子问,那另外一只呢?
    另外一只做成炸鸡吃,味道也香得很。对了,嫂子,你帮我留意一下,看哪家有没有卖鸡的?我打算买几只正月里吃。
    云厨的菜谱里,关于鸡的吃法有很多,凑出一百零八种吃法不成问题。
    孟嫂子心里想,能让蒋芸都想多买几只鸡做来吃的肉菜,那该有多好吃?
    她提议道:要不咱俩再合作合作?老孟明天就开始修年假了,让老孟去市里买,这会儿市里的黑市上卖家养走地鸡的人多得很,不愁买。咱多买几只养在楼下,反正鸡也不怕冻,吃不了多少东西,哪天想吃了就杀两只,按照你的做法来,你想咋做就咋做。
    蒋芸心说,避难所里养的鸡到了肉质最好的时候,就算还会产蛋,也会被畜牧模块盯上,弹窗给蒋芸看。
    如果要保证鸡肉的鲜嫩,那就会直接咔嚓掉;如果要选择产蛋量,那鸡还能再苟且一段时间,以蛋续命。
    她避难所里的冷冻锁鲜鸡肉都有好多,实在是没必要买,可孟嫂子分给她的这一只鸡是万万不能拿来当一个月的幌子的,只能同孟嫂子说,嫂子,让孟大哥帮我也买个四五只□□,正月里吃。
    孟嫂子点点头,那我家也买个四五只□□,咱两家凑一下,直接买十只得了。
    蒋芸这回打算做的是避难所提供的一道特色菜烧饼炒鸡。
    先烤出口感酥脆的烧饼来,再将腌制去腥的鸡肉放到锅里炒熟,临近出锅的时候,把烤好的烧饼切成碎块加进去,快速翻炒几下,使得烧饼粘上炒鸡的汤汁,便可以出锅了。
    为了炒两只鸡,蒋芸用的是孟嫂子家的大铁锅,烧饼也是孟嫂子烤的,虽然技术不算特别好,但也不拉垮。
    配合上炒鸡的调料吃,味道那叫一个绝。
    蒋芸给孟嫂子盛了一半,留下的是她和白川吃的。
    孟嫂子喜滋滋地端着这一锅香喷喷的烧饼炒鸡回去了。
    自己明明就是干了那么点粗浅的活儿,就换了一锅做熟做好吃,连主食都不用再单做的饭菜,孟嫂子觉得自己实在是占了蒋芸的大便宜,她有些不好意思,拿了个兜,里面装了十五六个大苹果,给蒋芸拎了过来。
    小蒋,这是老孟家里给寄来的苹果,你和白川都尝尝!喜欢就再找我拿。
    蒋芸看了一眼那苹果,个头怪大的,便要了下来,行,回头我买点橘子给嫂子送!
    别别别别别!橘子可不兴送啊!你没看过朱自清老先生的《背影》吗?你们中学课本上应该有啊!
    蒋芸看着孟嫂子仓皇跑走的样子,仔细回想了一下朱自清老先生的《背影》,里面讲啥了?
    她怎么想不明白?
    孟有为把老母鸡买了回来后,孟嫂子养在了前半年搭的鸡窝里,每天都抓一把玉米碎去喂,蒋芸则是负责时不时去挑两只鸡出来,物理超度一下,希望它们来世不要再做.鸡,要投胎做个好人,免得受这剥皮拆骨的屠宰之苦。
    在献祭了几只鸡后,一眨眼就来到了岁末。
    蒋芸和白川约定好守着两个奶娃娃守岁。
    在床上支一张桌子,给白川倒了三两他心心念念了很久的白酒,蒋芸给自己倒了一杯云厨新酿的苹果酒,再把提前准备好的几个小菜端上来。
    聊聊这一年,聊聊141基地,聊聊自己赚的钱,再聊聊未来的规划,新的一年悄然到来。
    家属院里的那些皮孩子守着钟跑了下去,在新年到来的第一秒就点燃了炮仗。
    蒋芸端起苹果酒来,满面微醺,白团长,孩她爸,咱俩喝一个!
    白川笑着,眉眼弯弯,蒋老师,孩他妈,新年快乐!
    作者有话说:
    要去开瓶小酒睡觉啦~
    148.跳起来 [V]
    七四年第一个季度里,高胜努了努力,空军日化厂一举登上了《百姓日报》。
    《百姓日报》用不短的篇幅宣传了白梅霜、雏菊霜等的功效,高度赞扬了空军日化厂为全国人民做的贡献。
    空军日化厂也很努力地把货铺到了各省的省城。
    至于省城以下的那些市与县,实在是心有余而产能不足,空军日化厂压根生产不出那么多的擦脸油出来。
    白梅霜凭借其物美价廉的特性一举征服了全国人民。
    在白敏给蒋芸写来的信中,白敏都特意提到赶海县黑市里已经能买到白梅霜了,她看着白梅霜的产地与蒋芸住的地方不远,特地过来求证一下,这个白梅霜是不是蒋芸的手笔?
    其实白敏还想问一下蒋芸,大家都是女知青,我还是自带金手指的天命主角,怎么我还在乡下养娃,你就变成了女企业家?咱俩到底谁才是自带金手指的天命主角?
    只不过这话不能问,她都不敢同任何人说起。
    白敏还在心中说,她从赶海县的黑市上买到了白梅霜,感觉和之前蒋芸给她的还是有一些差异的,效果没有之前那么好。
    知青点里的不少女知青也咬牙买了白梅霜,没有她当初白的那么快,那么明显。
    蒋芸收到信以后,原本打算同白敏说一下真实原因,可她这会儿代表的就是空军日化厂,要是直说批量生产的白梅霜效果达不到她手作的,万一被白敏给传出去,那不是给自个儿添乱?
    她只能找了个理由,说是每一批药材都是有差异的,药性有差别,只要坚持使用,最终的效果差不了多少。
    这话说的没什么问题。
    人脸上的黑素细胞与黑色素的关系,就和鸡笼里养的下蛋母鸡与鸡蛋的关系一样。只要你从鸡笼里取蛋的速度超过了母鸡下蛋的速度,那就算鸡笼里还有多余的库存蛋,只要坚持一段时间,迟早会有取完的那天。
    唯一的区别就是时间的长短。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水池这边注水那边排水的数学问题。
    空军日化厂批量生产的白梅霜的见效时间,是蒋芸手作的三倍左右。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万紫千红润肤膏就好像被历史的车轮碾碎了。蒋芸正月里去市中心百货大楼的时候,还看到货架上有卖,三月初再去的时候,却是一盒万紫千红润肤膏都见不到了。
    据高胜说,万紫千红润肤膏已经从城市的市场下沉到了乡镇市场中去,打算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了。
    而野心勃勃的高胜怎么可能会让万紫千红润肤膏卷土重来?他找蒋芸申请到了那三成利润的使用权,全部用来投入到生产线建设中去,像滚雪球一样,把赚来的利润悉数投入到生产成本中去,飞快地抢占市场。
    从省城到市,再从市到县。
    至于把白梅霜等销售到乡镇,凭现如今的空军日化厂还很难做到,而且县城与乡镇的联系那么紧密,白梅霜再进入到县城供销商店之后,乡镇供销社是能从县城供销商店拿到货的。
    蒋芸人在家中坐,钱从厂里来,看高胜的目光就如同看财神爷一样,连带着答应高胜的事情也被她排在了待办清单靠前的位置。
    四月初的时候,蒋芸总算是把任昌明让人送来的资料都给看完了。
    她休息了一周,给自己的大脑放空了一些,再度拿起之前初步设计好的第三代发动机的设计图来。
    原先她只是觉得这个第三代发动机的设计图里存在缺陷,可至于是哪里有缺陷,该怎么弥补缺陷,她没想明白。
    感觉像是只做到了完成,距离完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可是在学完那些资料,再把AI科研模块里的研究成果理顺之后,蒋芸知道接下来的一段路该怎么走,原先那设计图里的缺陷该怎么修改弥补了。
    时光一晃就到了五月,渠州这边的天气又热了起来。
    两个兔崽子已经学会了爬。
    蒋芸担心自个儿忙得出神时会忽略俩兔崽子,万一从床上掉下来,给嗑个包,那该有多心疼?
    她让白川去了趟渠州市的家具市场,买了写光滑的木板来,在床的四周钉了一圈围栏出来,将近五十公分高,这样俩兔崽子就能在床上可劲儿爬了。
    起先修改第三代战斗机的发动机设计时,蒋芸还有一种猫吃刺猬无处下嘴的无助感,只能强迫自己从千头万绪中理出一个头来,一点一点摸索着去改。
    改的时间长了,思路自然就明确了,再修改时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了许多。
    饶是有育婴模块帮着,蒋芸的进度都被拖慢了不少,第三代设计图是在七月初完工的。
    任昌明带着警卫员连夜赶了过来,找蒋芸拿走了完整的设计稿,接下来就靠他们的努力了。
    这种大型的攻关项目,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难以计数的人的接力赛。
    每一个大型攻关项目的实现,都是无数默默无闻的人呕心沥血的成果。
    蒋芸所负责的,只是最难最无助的一个技术。
    攻破这个技术之后,还有很多普难技术等着其它研究人员攻克。
    蒋芸给自己放了个假,瞅着白川在家休息的时间,骑着自己的三轮侉子去县城买了两辆结构简单的学步车回来,早晨天不热的时候,就把俩娃抱到楼下去,让坐着学步车在家属院里跑一跑,练一练腿上的力气。
    她也在家属院里活动活动胳膊腿儿,尽快把身材和体能都恢复到巅峰状态。
    因为蒋芸这大半年里,多数时间都是深居简出的状态,哪怕是住在同一栋楼的人,都没见过她几面,只是根据三轮侉子的突突声来判断蒋芸是不是出门了。
    这会儿蒋芸突然放松下来,每天都在家属院里晃,住在家属院里的人总算见到了俩娃的真容。
    嚯,都长这么大了?
    蒋老师,你闺女长得可真好看啊!
    何止是闺女好看,你没发现蒋老师家儿子也很好看吗?
    真是两个机灵娃,净会挑着蒋老师和白团长的优点长。
    我还是觉得闺女好看,蒋老师,你看我家兔崽子咋样?要不咱给定个娃娃亲?
    蒋芸认识说话这嫂子,她儿子都快小学毕业了,当场就毫不犹豫地拒绝,理由还特冠冕堂皇,怎么能定娃娃亲?现在讲究个婚恋自由,我才不干涉娃儿们的往后。他们看上谁,喜欢谁,就由着他们喜欢去。我不瞎指挥他们兄妹俩的人生。
    啧,蒋老师,你是真的开明。孟嫂子的月份看着也不短了,你知道她这一胎怀的是什么吗?有人忍不住打听。
    蒋芸笑着说,怀的能是啥?是娃啊!
    那人被蒋芸这回答给气得跳脚,你别揣着明白装糊涂,我是想问问,孟嫂子怀的是男娃子还是女娃子?
    蒋芸才不会回答这种问题,她自己怀孕的时候,都没关注自己怀的是什么性别的娃,只关注孩子是否健康。
    这我哪儿会知道啊,我就是学了点医,又不是庙里的菩萨,哪能透过肚皮看到娃的性别?
    蒋芸站起来,把腿架在单杠上拉了拉筋,突然有些想念前年冬天为唱响元宵排练的日子了,她同旁边那个嫂子说,你帮我看一下娃,我上楼去拿个东西。
    拿啥啊?
    收音机!
    蒋芸特地把自己买的那台收音机带了过来,又翻出了之前录好的磁带。
    原本她只带了收音机过来,没带磁带,这些磁带是白川回家给他爸妈做第三个周年祭后带到浙南省的东西。
    前年排练的时候,蒋芸天天都听自己写的歌谱的曲,都快听吐了,而且她想唱的时候随时都能唱,因此就没带,是白川觉得这些磁带里有独特的记忆,特意找白敏要的。
    白川父母的周年祭是白川一个人回去做的,那会儿的娃还小,抱着娃赶火车不仅不方便,还折腾。
    白川和蒋芸商量着等过几年,两个娃都稍微大一些之后,挑个清明节带娃回去,给两位老人看一看孙子和孙女,也好让两位老人在九泉之下安心。
    稍微大一点是多大?蒋芸不知道,白川也不知道,这只是二人留在心里的一个念想。
    录音机拿到楼下,摆在水泥台阶上,插上磁带,按钮一按,熟悉的感觉立马就来了。
    蒋芸招呼楼下的大娘和老嫂子,闲着也是闲着,大家来活动活动筋骨吧!
    她招呼一声,自己就动了起来。
    动作没那么复杂,多数都是一些拉伸的轻缓动作,适合缓解人常年劳动积累下来的肌肉僵硬与酸痛。
    蒋芸穿着自己去年做的碎花小裙子,听着音乐慢慢地舒缓筋骨,那些大娘和老嫂子从蒋芸身上看到了自己之前俏丽的年岁,也跟着跳了起来。
    至于实在跳不动的大娘,就坐在一旁的石凳上,一边看人家跳,一边帮着蒋芸看娃,一边怀念自己年轻时的时光。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