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 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错误举报

-词酒格格党(96)

    她们打心眼里羡慕蒋芸,生来就是和平年代,不像她们年轻那会儿,炮火连天,吃了上顿没下顿。吃了太多太多的苦,才有了现如今的日子。
    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一时间竟然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觉。
    只记得,自己这条命是从同胞的尸山血海中捡起来的,没有同胞用命填出来的血路,她们活不到今天。
    149.后续 [V]
    欢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
    蒋芸带着楼上楼下、楼前楼后的大娘与老嫂子们一起欢乐起舞,在音乐的节奏中享受生命的律动,就连大着肚子不能跳的孟嫂子都搬了个小马扎下来坐着看了。
    直到在外面执勤的人回来,这些人才想到,完犊子了,开心过头了,中午饭还没做呢!
    蒋老师,你教我们的这个舞跳着舒服,不觉得累,身上还有劲儿!咱下午接着跳啊!
    蒋芸和白川一人抱着一个孩子,行,不过下午太热了,等太阳快落山那会儿吧!咱学个新的!
    上午跳的舞是升发阳气的,下午跳的舞就应当是梳理气血的。
    两者加在一起,能把跳舞的好处放大,实现1+1>2的效果。
    白川对蒋芸这突然跳舞的事啧啧称奇,你咋想起来跳舞了?还带着家属院里的嫂子大娘们一起跳,今天中午保不齐就会有嫂子大娘受埋怨,原先回到家就能直接吃饭,现在倒好,至少得等半个钟头。
    至于么?蒋芸拿出前几天卤好的卤肉来,把整好的馒头放到锅里馏一下,切了一盘的水果,再炒一盘菜,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把饭摆在了饭桌上,这不也很快吗?有荤有素还有水果。
    白川无话可说。
    他给蒋芸带回来一个消息,你给东海基地的那个设计书,应该是挺被上头看重的。奉天飞机厂、蓉城飞机厂都已经派人去了东海基地,上海造船厂、清岛造船厂和连滨造船厂也都去了,还有首钢、太钢和包钢、鞍钢、宝钢的人,全国的重工业头儿都集中在了东海基地。
    蒋芸心想,第三代发动机的设计差不多已经登上了化石能源发动机的研究顶峰,只要是用常规能源的装备,这第三代发动机就是个金饽饽。
    第三代发动机的生产任务一旦确定之后,钢铁产业的五大巨无霸立马就被调动起相应的技术人员来,把技术匹配的特种钢给搞定,总不能发动机已经是钻石级别了,用的钢材还是废铁级别吧。
    五大巨无霸哪敢在这种环节上掉链子?
    他们不仅不会掉链子,还会争相把想要的蛋糕都给圈出来,争取能给自家多记几个功。
    对于在任领导来说,自家厂子里记的功,那可不就等于是自己履历上的漂亮一笔?这种机会可遇而不可求,要是抓不住,死后的棺材板都盖不稳。
    上海造船厂、清岛造船厂和连滨造船厂是造大船的地方,清岛造船厂更偏向于民用与货运的邮轮,是国内排行第三的大厂,虽然比不上连滨造船厂与上海造船厂的话语权重,但也是很有分量的,这种规格的会议绝对少不了他们。
    而奉天飞机厂和蓉城飞机厂都是军用民用一起搞,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多少年的发动机技术,多少技术人员看到老毛子的战机就羡慕得晚上睡不着觉,哪怕睡着了,梦里还是无比羡慕这会儿陡然得知自家的研究人员也搞出了三代发动机技术,可不得过来紧跟风向,争取做那第一个吃到蛋糕的人?
    蒋芸知道三代发动机有多么强,所以对于这么多巨无霸齐聚东海基地,并不觉得诧异。
    白川却是不知道的,他找蒋芸试探地问,你说这个第三代发动机如果真搞出来,我们的战机是不是就能追一下老毛子的水平了?
    蒋芸一眼就看出了白川的那点想法,当场就给白川吃了一颗定心丸,目标不妨定的大一些,眼界不妨再开阔宽广一些。咱的目的可不是向他们看齐,而是要超过他们。不知要超过老毛子,还要超过老美呢。
    第三代发动机,差不多站在了常规能源动力的山顶了,要是想进一步发展能源动力,只能去看核能。而核能的研究,我们国.家在裂变和聚变上都做的不差,第一颗蘑.菇.云已经种了刚好十年,第二颗蘑.菇.云都成功种植七年了,欠缺的就是把核能利用起来,做成能源动力模块。
    把核能做成能源动力模块,还是得看老美和老毛子。咱建国前,老美就已经搞出了核反应堆发电。咱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的时候,老毛子搞出了第一座为电网发电的核电站,之后日不落又搞出了全规模发电站这都是快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要是把核能做成能源动力模块,装到飞机了、船舰里,那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六十年代,咱闹□□的时候,老美就已经造出了核.动.力航母,叫企业号。老毛子的电台里经常说这些,还说老美正在造第二艘,也不知道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
    白川听得心驰神往。
    他问蒋芸,那把核能做成能源动力模块的发动机,算是几代?
    裂变算三点五代,聚变算四代,目前老美他们最尖端的技术就是三点五代。咱要是真把三代技术壁垒全都攻克掉,那在这方面,就快能追平老美了。不过我觉得应该得等几年。
    AI科研模块里就有现成的核.动.力技术研究报告,蒋芸想拿随时都得拿出来,只是她该怎么自圆其说?
    还是先得找任昌明收集一堆的资料回来,然后再用几年的时间去琢磨,再试着联系科学院和工程院那边,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技术上、原料上、设备上的支持。
    而且这事也急不得。
    在蒋芸看来,花国想要把第三代发动机技术的全线都搞明白、搞出来,至少需要一个五年计划。
    要是研究不出配套的技术来,单有发动机技术又有什么用?
    这个事情急不得。
    赵红梅回家过了个年,正月里要来,被蒋芸给劝回去了,蒋芸说自己能带好孩子,不需要帮忙,恰好那段时间蒋苗家孩子天天发高烧,她便留在原城帮蒋苗带娃。
    进了四月之后,赵红梅看着蒋苗忙得焦头烂额,想想蒋芸一个人带娃,有心想来帮蒋芸一阵子,可蒋芸没开口,她又不忍心看着蒋苗整天忙得脚打后脑勺还得带娃,只能按下心思来。
    等到七月的时候,蒋苗不知道做了什么招惹主管不高兴的事,被调去了没油水的闲职上,虽然赚得少了点,但有时间带齐旺了,赵红梅便买了车票,直奔渠州来。
    她给蒋芸打电话的时候,语气相当的坚决,蒋芸也就没再劝。有赵红梅来帮着带娃,她肯定是要轻松一些的,只是原先觉得既然家里也走不开,就没必要非得让赵红梅来回跑。
    蒋芸现在生了娃之后,渐渐有些明白赵红梅的心思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都不舍的让遭罪。可世事弄人,总得有个舍得与不舍得。
    两个孩子同时哭的时候,她总得先给一个哄好蒋芸想做一个端水大师,只能这次先哄这个,下次先哄那个,其实哄的是她自己的心。
    都是她怀胎十月养出来的娃,她不想做偏心的家长。
    把俩孩子拜托孟嫂子带一会儿,蒋芸骑上自己的三轮侉子就去渠州火车站接人了。
    赵红梅见到蒋芸时,可被震惊了个不轻。
    二丫头,你咋,咋骑了个鬼.子骑的东西?
    蒋芸这会儿已经能良好接受别人对她这座驾的任何评价了,都没回答赵红梅的疑问,直接问赵红梅,妈,你是坐车斗里?还是坐后座?
    赵红梅有些害怕蒋芸的车技,思来想去,还是坐车斗里稳妥一些。
    蒋芸一蹬离合,拧着油门,三轮侉子歘地一下就冲了出去,留下一路突突突的声音。
    赵红梅感觉自己活了一辈子过的坎都没今天过的坎多。
    等见到两个娃之后,赵红梅挨个儿亲香了一遍,这才去行李收拾,把从家里带来的东西都交代给了蒋芸。
    蒋芸问赵红梅,我姐和蒋正怎么样?
    她这话一出口就捅了马蜂窝。
    赵红梅的心情原本挺好的,已经暂时性地把蒋苗身上的那摊事给撇在脑后了,这会儿蒋芸一问,她的心又开始堵了起来。
    那老齐家不是个东西!你爸和你姐夫没的时候,他们承诺了一堆,结果没到三个月就变了卦!他们就是觉得死无对证了,才那么的不要脸。当时说的那一堆,就是哄着你姐给他老齐家留个根儿的!
    那齐志狗改不了吃.屎,说是会同你姐好好过,会赔钱赔工资,结果呢?半年不到就变了卦!自己在外面有了相好的,嫌弃你姐年纪大,嫌弃你姐生过娃,反正老齐家的承诺他都当成是放屁!
    你姐一直都在咱家住着,给正子做饭呢!娃也是你姐带,正子多少能帮上她一些哎,你说妈当初怎么就瞎了眼,给你姐选了这么个亲事。
    蒋芸语气凉凉地说,瞎了眼的不是你,你别自己瞎背锅,瞎了眼的人已经埋了一年半多了。
    赵红梅:
    虽然蒋芸说的这话她不爱听,可心里却陡然一松,好像舒服了不少。
    确实,都是你爸识人不清昏了头,信了那人面兽心的一家子!赵红梅恨恨地咒骂着。
    蒋芸再次泼了一盆凉水过去,我爸当时给我姐相中齐家的时候,不就是看中了人家既要给钱,还答应给我姐介绍工作吗?我把真是看上了我那姐夫的人品、相貌和学识了?
    这下赵红梅彻底哑口无言了。
    蒋芸想着蒋苗自己都过的水深火热了,还时不时想着接济她一点。面对蒋苗,蒋芸心里的想法也是复杂得很。
    150.领导 [V]
    蒋苗这事儿给蒋芸带来的刺激不小,她琢磨了两天,终于想出个或许能帮到蒋苗的办法来,妈,回头给我姐写个信,问她愿不愿意搬到渠州市这边来,我能帮她想想办法。
    也离那老齐家的人都远一点,他们不是坑我姐给老齐家留后么?什么叫留后?娃生下来就算留后吗?娃要是不认她们,这个后留着只会添堵!
    赵红梅问她,你能给你姐想个啥办法?
    蒋芸想让自家姐姐操起她的旧业了去过水街的黑市上做点小买卖。拿不到货源不要紧,学着卖点鸡蛋糕、肉包子这些,只要味道做得好,总是能赚到钱的。
    如果蒋苗不愿意去黑市上混,那就把蒋苗安排到空军日化厂去,管一下库房也不错,赚的钱绝对够他们母子俩花。
    浙南省这边的黑市管得松一些,有那两条街,基本上已经放开了。我教我姐一些做吃食的菜谱方法,我姐去黑市上做点吃食买卖,赚的钱绝对够过日子。
    要么就是想办法把她安插到空军日化厂去,做一个库房保管或者是出纳,不算太累,活儿也算干净,工资待遇也还行。
    赵红梅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她自从伺候蒋芸坐月子的时候见到那么多的大人物之后,就知道自家闺女和女婿有多么厉害了。
    要不问一下你姐?看她愿不愿意过来?她愿意过来的话,愿意干什么工作?
    蒋芸听了赵红梅的话,给蒋苗写了一封信。
    再收到信时,已经是九月了。
    蒋苗说孩子才一岁出头,还有点小,等再过个年就来渠州市。她还说自己这个做姐姐的没本事,到头来非但帮不上自家妹子,还得让妹子反过来帮自己。至于做什么,她不想进厂子里,黑市虽然风险大一点,但有时间看娃,她想的是先把娃给养大,暂时不想管别的。
    蒋苗的想法同蒋芸一致,可与赵红梅的想法是正好相反的。
    赵红梅想,城里的工作就是铁饭碗,为啥放着铁饭碗不端,非要去黑市上赚风险那么高的钱?只可惜蒋芸也支持蒋苗的决定,她到嘴边的话只能咽回去。
    要是蒋芸与她一样的想法,她肯定就去力劝蒋苗选择空军日化厂的工作了。可蒋芸也想让蒋苗去闯黑市,赵红梅对于蒋芸的决定又是百分之九十的信任,只能把不解埋进了心里。
    哪怕是赵红梅来了,蒋芸也不能和没生娃之前那样天天去卫生队,她这会儿只能在急需要去的时候抽身出来,不至于完全被两个娃给捆绑住。
    她终于有时间给高胜解决头秃的问题了。
    遗传性脱发是需要吃药来内调,让已经萎缩的毛囊重新焕发出生机,这样才能长出新的头发。
    可对于那些眼下已经一把一把掉头发的人来说,稳住脑袋上的头发不再像是下雨一样狂脱不止,那才是首要任务。
    蒋芸在家属院里相中了好几个头发稀疏的人,偷摸给这些人做了全身体检扫描,求出了解决脱发的通解方。
    避难所升级出采集和进化的功能后,蒋芸多数时间里都是在找一些珍贵的中药材,采集回来之后种在种植模块里面,这一轮种这种药材,下一轮种那种药材,因为药材的用量不像是粮食那么消耗大,所以药材基本上都是种植一茬就封存好种子,不再种植的。
    配制防脱药丸和防脱头皮精华液的药材,蒋芸手里有七八成,她去卫生队的药房把缺的药都买了回来,交给医疗模块去批量制作。
    等上一刻钟的时间,口服与外用的防脱药物就都制成了。
    口服的药丸黑豆大小,一天吃一次,一次吃三粒,连着吃上60天,便能将体内的有效药物浓度积攒到巅峰,足以持续四十到六十年的时间。
    人这一生,有几个四十年?最多不超过三个。
    因此,这种口服药最多服用两次就够了,多数人都是二三十岁的时候发现有脱发的征兆,用上一次就能撑到六七十岁之后。
    到了那个年龄,也应当看开了,头皮秃不秃应该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对于那些非遗传性脱发的人来说,没有必要服用口服药物,只用防脱精华即可,每次都是用在洗完头发之后,挤上一些,在头皮上慢慢揉搓,直到精华液完全吸收。
    这种防脱生发精华液能够使那些没有完全萎缩的毛囊再度焕发活力,有助于生发,但想要看到效果的话,需要长期坚持使用。
    口服药装在普通药瓶里就可以,防脱生发精华液得用到蒋芸利用制造系统新打版的真空泵瓶,防止使用过程中空气灌进去之后,导致的精华液氧化变质。
    为了给高胜送去不秃的希望,蒋芸特地骑着三轮侉子往空军日化厂走了一趟,亲手把这两样东西交到了高胜手上。
    高胜受宠若惊,蒋老师,您真的给我做了啊!我这个是遗传,我爸他们看过好多医生,吃了好多的药,都不管用,后来我们家都认命了。您不用替我忙活这个,秃就秃了,不就是难看点吗?反正我有头发的时候也没咋好看过。
    蒋芸:好有道理。
    这就是与自己的秃头和解过后的真实心理写照吗?
    可她还指望从这些脱发药物中薅两个避难所的批量升级呢,只能劝起了高胜,不要那么悲观,之前没看好,可能是给你们看的医生不擅长这方面,也可能是他的水平比较一般。我查了不少资料才定下这两种药方来,你试着用一用,说不定就有效果了呢?万紫千红润肤膏卖了这么多年,谁用着就白了?白梅霜一出,有几个人用了没白的?高胜,你得对我做出来的东西有点信心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