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瑜-格格党(15)
有时候她都得自嘲一番,家里真是防贼一般防着这个大儿媳,并且便是连防贼都没有这样时时刻刻盯着的。
周岁宴过后,家里恢复平静,陈如松继续出门给族人修缮房子或者建新房,这是没有银钱的,以后自家有事,族人也来帮忙,但是管饭,这样一来家里粮食的消耗也能少些。
杨稔照旧带儿子,绣帕子,只是还要多多注意的是家里怀孕的兔子,那日发现兔子有孕,陈如松就赶紧给公兔子再做了一个笼子,把公兔子抱走,将两只兔子分开,怀孕的兔子肯定比较脆弱,要小心照料。
听说兔子一般一月就会生产,那日她说兔子不对劲时,其实前几日已经有些预兆了,也就是说十月十九日之前就有孕了。
如今已经十一月十一日了,应该过不了几日,就能生小兔子,杨稔心里很期待,听说兔子一窝多的能有十一二只,少的也有五六只,也不知家里这只兔子能生几只呢。
一边期待着兔子生产,杨稔也体会到了儿子的难带。
一岁的孩子真的不太好带,好动,睡觉的时候也少了,便是小景一直以来都是乖巧懂事的,杨稔也总是感觉心力交瘁,做针线活的时候极少,回到了当初没分家那时候,一日下来做不了多久。
也亏得这是自己儿子,不然杨稔都想撂挑子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村里有些当婆婆的非要将孙子抢到自己手里带是图什么。
反正她想好了的,以后儿子长大,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她是不会主动要带的,除非儿媳带不过来,她帮下忙,抢孙子带是绝对不会的。
心情不太舒畅,杨稔就会通过吃自己喜爱的食物来治愈自己,免得发泄在别人身上,不管是自家男人或儿子,她都是舍不得的。
前些日子自家男人给她摘的豆梨和鸡爪子都还有一些,杨稔抱着儿子,一个一个的吃着豆梨,给儿子拿了块米糕消磨。
小景拿着吃的也不消停,动来动去要下地,杨稔叹息道:乖儿子,你可歇会吧,别动来动去了,等会娘再陪你。
儿子已经可以站立片刻了,能自己站起来之后,他就不想人抱,要自己走,可又还不会,东倒西歪的,看得她心惊胆战的。
以前带满两三岁的弟弟妹妹没这么累,原来满了一岁的孩子才是最磨人的,幸好她娘是将弟弟妹妹带到两岁多才让她帮忙照看的。
带了几日儿子,就在杨稔不太撑得住时,这日早饭过后,大头的媳妇惠娘来约杨稔去挖冬笋。
山上有一片自己生长的毛竹林,每年立冬之后就会长出冬笋,这个时候,笋子正是鲜嫩的时候。
杨稔想到炖汤那鲜嫩的冬笋,想到清炒后甘甜可口的笋子,很动心了。
还能将儿子放在一边自己玩,自己也当放松一下心情,实在极好,于是杨稔背着儿子拿上背篓提着锄头就与惠娘一起奔向竹林。
到了竹林,杨稔把儿子放进背篓里,靠着竹子不会栽倒,又给了一个前些时候自家男人给儿子做的玩具,安顿好儿子,她开始寻找藏在地下的冬笋。
杨稔找冬笋的技巧不多,看那些凸起来的地面,多半就有冬笋在下面。
找到不大不小的新竹,看它们四周的地面有无凸起来的地方。
新竹的笋子才是鲜嫩爽口,那些长了许多年的竹子有笋子的不多,即使有也是比较老的,不会好吃。
来挖冬笋的人不少,很多是经验丰富的老人,杨稔看着他们锄头一下去,基本就能显露出一个笋子的尖尖,有时能一下挖出几个笋子,很是羡慕,老人一般挖了一个时辰不到,就能挖满一背篓,他们不仅是自己吃,还会挖去卖,所以都是挖了一背篓又挖一麻袋再走。
杨稔不如他们,有时会挖空,不过大多数还是能挖到笋子。
冬笋能放十几日,杨稔放心地挖,准备挖满一整背篓,然后慢慢吃,到时候要是吃不完还能腌着。
虽然杨稔也想挖笋子卖,可有心无力,这几日兔子要生产了,得时刻看着,今早她看着兔子还是没什么动静才出来的,尽快挖好笋子就得回去盯着了。
与冬笋相比,还是兔子较为重要。
惠娘挖笋的速度与杨稔接近,花了一个半时辰,挖了接近一背篓笋子,杨稔将乖巧等着的儿子从背篓抱出来,把冬笋放进去。
一个接一个地将背篓填满,然后就收获了满满一背篓的冬笋,杨稔心情愉悦,丰收的感觉真是美妙。
此时惠娘也挖满了,背着背篓抱着儿子,杨稔与惠娘一起下山。
回到家,杨稔放下背篓,悄悄地去瞧了瞧随时可能生产的母兔,还在懒洋洋地,趴在给它垫好的温暖舒适的生产地。
看着没有生产的迹象,杨稔松了口气,希望等自家男人回来之后它再生,她自己不是一个很稳妥的人,怕一个人到时候手忙脚乱的,还是有个人一起商量着好些。
她对母兔这次生产是寄予厚望的,买回来的这两只兔子一共一百多文,要是能生上几只,两只就算只算一百文,四只便有两百文,六只三百文,是她辛辛苦苦做帕子荷包一个月的银钱了。
何况兔子养久一些,一只就能有三四斤,一只就能卖上一百文了,几只就是几百文呢。
最后也如杨稔的愿,在傍晚陈如松回来不久,兔子便有些异常,它似乎有些不安,还会抓地,一直注意着情况的杨稔觉得应该是要生产了,这几日都有些厌食。
不像之前吃得多,吃得狠,这些时日,杨稔了解了不少关于兔子生产要注意的事,最重要是兔子生产时,要安静。
于是在陈如松要说话时,杨稔赶紧拦住,将他拉到离兔子较远的地方小声解释:兔子要生了。
第28章 展望
原以为过一会就生了, 可一直到晚上,杨稔做好了晚饭,兔子也还没生产。
陈如松已经吃过饭, 就由他悄悄关注着兔子的动静, 杨稔带着儿子吃晚饭。
吃完晚饭,洗漱完,也还是一只兔子都没生出来。
杨稔悄悄地朝自家男人轻声道:你先看着,我哄小景睡着再过来。
陈如松摇头, 小声回复:你也睡吧, 我来看着就好。他明日不用去帮忙,晚些睡也没事。
丈夫心疼她, 杨稔便没坚持, 儿子现在有点闹人,上午挖了冬笋, 下午又带了一下午儿子,这时候她也有些累了。
哄完儿子,杨稔也直接睡了过去,这一觉直接睡到了第二日。
早上醒来,反应了片刻,杨稔想起昨晚兔子在她睡前还未生产,不由开始好奇母兔到底生了多少小兔子。
只是昨晚丈夫肯定熬到很晚, 杨稔就没有吵醒在旁边睡得正香的丈夫, 轻手轻脚起床, 悄悄在放兔子那屋的窗口看了一眼。
母兔酣睡在一侧,它面前放着一些食物和一碗水,还烧了炭火,自家男人还是很细心的, 另一侧则趴着一二三八,八只小兔子,杨稔捂嘴,怕自己发出惊呼。
太好了,养好这八只小兔子,以后就能有源源不断的兔子了。
满足了好奇,杨稔烧水洗漱,这天气,冷水洗脸实在太冷了,她不想冷到手上生冻疮,不仅洗脸,连洗菜都是用的温水。
在烧水的同时,也开始煮粥,这大冷天的,早上喝一碗热粥是非常温暖的事。
洗完脸,陈如松也抱着儿子出来了。
你今日不用去帮忙是吧?杨稔记得之前自家男人跟她说过,做到昨日就完工了。
陈如松点头,是,今日无事。
那咱们去镇上采买些东西吧,天已经彻底冷下来了,我想给咱们一家三口都做一套冬衣,还有一些冬日用的物品不太够,还得补上一些。
我想给小景做一床被子,他如今盖的过些时日怕是不够暖,还有咱们的棉衣要加厚一些。说得杨稔有些心疼,一床被子可不便宜,棉花一斤三十二文呢。
只是儿子重要,他们两个大人也不能让自己冻着,花钱买棉花,人冷不着,棉花也还在,而要是冻到生病了,是既费钱又难受,病好了钱也没了,还是买棉花划算。
好,我的不用了,穿着不冷,你那件加些棉花就行。陈如松自然也是知道棉花的价格的,既然并不感觉到冷,也就不必加了。
现在不冷,过些时日就冷了,都加一些,不然冷到生病就不好了。杨稔不同意自己男人说的,他们两个人都要穿够了衣裳,不能冻着。
行,听媳妇你的。想着不会加很多棉花,陈如松也就不再推脱,谁不想穿的暖和一点。
冬季镇上的集市也还是热闹,将必要的东西都买好,夫妻俩就回来,杨稔先给儿子制作小被子,现在盖的那床就垫着,这样的话,儿子整个冬季也不会冷。
冬季天寒地冻,基本没有什么事做,杨稔就待在家做针线活,除了给儿子做小被子,给自己和丈夫棉衣里加棉花,还有缝补衣服、纳鞋底,为明年自己和丈夫还有孩子的穿着做准备。
冬笋还能晒干保存,虽然天冷,太阳微弱,但每日烧火后,可以用余温烘干。
趁着冬笋还有不少,陈如松去挖冬笋了,日后家里菜地没菜时也好有个菜吃。
挖冬笋回来的第二日,就下雪了。
幸好是昨日去的,今日下雪可太冷了。杨稔庆幸,下了雪就不好挖冬笋了,要是没挖,她心里肯定觉得遗憾。
老天爷照顾我。陈如松玩笑道。
因为杨稔要给儿子做棉被、给夫妻俩的棉衣加棉花,还要纳鞋底、要缝制衣裳,事多的很,所以家里的一切杂活都交到陈如松手上。
他要喂养家里养的两头猪,七只鸡,还有一只母兔一只公兔和刚出生不久的几只小兔子,还有鱼塘也要割鱼草喂鱼。
分家时分到的那头猪仔现下已经有近两百斤了,等到十二月初或是十二月中旬就可以卖掉了。
分家后抓的猪仔小一些,一百六到一百八左右,过年前杀掉,请亲戚吃杀猪饭。
然后留一小半熏制成腊肉,一半还是卖掉,到时候能收不少银钱。
之所以两头猪能有这样的重量,可是跟自家精心喂养脱不了关系。
村里大多数是直接割猪草喂,自家不仅有猪草,还会将有油水的碗用米糠擦掉,家里的米糠也是都用来喂猪,家里老掉的菜叶也会喂给它,日日都会将猪草等煮熟喂,而且会喂饱,村里大多数是不会这样的。
家里的七只鸡是六只母鸡一只公鸡,因为喂饱了,每日都能捡五六个鸡蛋,除去她因为还要喂儿子,每日吃上一个鸡蛋,自家男人隔一日吃一个补一补,每日至少存上四个,一月一百二十个,卖去县城,一个一文,一月下来,光是这鸡也能有一百多文的收入。
不过等儿子再大一些,他也要每日一个鸡蛋了,收入就得少一些了。
至于为什么不多养,实在是到极限了,家里的粮食,田地产出都是不卖的,保证自家食用,再存一些备用,米糠供着两头猪和七只鸡,再多便养不了了,它们会吃不饱的,至于大米和玉米花生那些是人吃的粮食,是万万不能喂牲畜的,否则老天爷都看不下去。
针线活做完,到了十二月初,杨稔没急着绣帕子,针线活做多了很损眼睛,她可不想日后变成个瞎子,秋若娘就是做多了绣活,不仅眼睛不好,身体也差了,连女儿也没养好,差点就毁了终身。
不过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秋若了,上次秋若那样子之后,就一直没见过,还以为会有什么后续,结果一直没见到人了。
不想这个奇怪的旧友,想到自己已经好些日子没数家里的存银了,不知道确切数量,杨稔心里不踏实。
想到这时下着雪,也不会有什么人来,于是关紧院门,拉着自家男人到房间数银钱去了。
这银钱,用的是一个结实的木匣子,放在墙里,面前还有东西挡住,前面还有一个柜子拦着,就算是拿开柜子也看不出这墙哪里空了一小块,不是清楚知道银钱放哪的人是很难找到的。
木匣子不算多大,比小木凳还小一些,装了不少铜钱,以及几粒一两的银子。
银子只有五两,其余全是铜钱,一百文套一串,还有一些零散没串好的铜钱。
主要就是计算这些没串好的铜钱,杨稔拿出准备好的麻线,夫妻俩一起数铜钱,数出一百就串成一串。
等将零散的都串得差不多,只有几十文是单出来的,两人就开始算总数。
五两银子是不会变的,然后数串数,原本一千文成一贯钱,只是一千实在太为难人了,夫妻俩一致觉得就串一百文就行。
一串、两串、三串、、一百二十九串,有一百二十九串,就是十二两九钱,算上五两银子,六十六文铜钱,总共十七两九百六十六文,快十八两了。陈如松心情松快,算上年前两只猪出笼,就能有二十两存银了。
至于他们两人手里的一点散钱,是不算进去的,毕竟日常还是要花用,这个匣子里面的银钱,都是打算一直存着的。
竟不知咱们存的还不少,我总以为咱们会花很多,吃得比从前好,总是买吃的。杨稔感慨道。
是咱们那次卖板栗得了不少,还有媳妇你每月辛苦绣的帕子和荷包,再就是每月卖的鸡蛋了,咱们虽然吃的多,可挣的也不少。陈如松解释道。
家里自给自足,其实也没用到太多银钱,只是吃的比从前好一些而已,都是家里的粮食,除了一月买几次肉,一斤肉十五文,自家每次只买半斤,一月也用不了太多的,还有一月买媳妇爱吃的几份糕点,可媳妇不会要贵的糕点,都是便宜的分量多的,也不会花很多。
也就只有他们夫妻俩生辰花费多一些,儿子周岁宴要的银子也收了大家的礼钱,相抵下来,也没花几个钱办。
咱们分家后,建完房子是还有十二两左右,等年前卖了两头猪,应当存银有二十两,不到一年能存下八两。
院子里鱼塘的鱼还未卖过,后院的兔子明年也能有银子入手,十两银子应当能存到。
一年存上十两,到儿子念书时就有四十两,若是咱们运道好些,五十两也不是不能存到,儿子还是能读下去的,一直读下去也不是不行呢。杨稔开始展望未来。
陈如松很是赞同,是啊,今年还只是开始,鱼塘的鱼要是能长,明年就把另一半院子也挖了,扩大,在后院找块地种菜便是。
这鱼塘现在应当有一百多条鱼,时不时就能看到它们跳出水面,等明年几百条不在话下,明年就把今年养的鱼抓了,一百多条,卖便宜一文,九文便有九钱多了,后年这些明年生的小鱼长成,一两多银子怎么也能有。
还有兔子,一窝就八只,我打听过,兔子一年能生两窝,不过应当不会太多,五六只这样,那八只小兔子有五只是母兔,咱们养着,留着明年六月配种,七月生下来。
这次生下来的就养到开春卖,一只养到三斤多就有一百文,这么多只,都养活了,二三两银子是不会少的,总是会越过越好的。陈如松越说越有劲。
第29章 说道说道
杨稔听着自家男人说的, 心里也是很激动的,小时候过得那样艰难,一文钱都要想很久才敢花, 而现在, 她却是在跟一两银子打交道,动不动就一两一两的挣,这可真是,太令人高兴了。
心里开始期待着两头猪出栏, 存银突破二十两的感觉了。
猪栏里的两头猪:瑟瑟发抖。
天冷, 为了不让两头猪受寒掉肉(绝不是想早一点看到银子),十二月初, 夫妻俩一致决定将分家得的那一头猪卖掉。
至于另一头, 陈如松将猪栏围了一番,不让冷风肆意吹进来, 打算这几日多喂一些猪食,吃多了,身子自然就御寒一些,应当就不会掉肉了。
想跟母兔那样有炭火是不能的,若不是因着母兔刚生产,他也不会如此奢侈。
恋耽美
周岁宴过后,家里恢复平静,陈如松继续出门给族人修缮房子或者建新房,这是没有银钱的,以后自家有事,族人也来帮忙,但是管饭,这样一来家里粮食的消耗也能少些。
杨稔照旧带儿子,绣帕子,只是还要多多注意的是家里怀孕的兔子,那日发现兔子有孕,陈如松就赶紧给公兔子再做了一个笼子,把公兔子抱走,将两只兔子分开,怀孕的兔子肯定比较脆弱,要小心照料。
听说兔子一般一月就会生产,那日她说兔子不对劲时,其实前几日已经有些预兆了,也就是说十月十九日之前就有孕了。
如今已经十一月十一日了,应该过不了几日,就能生小兔子,杨稔心里很期待,听说兔子一窝多的能有十一二只,少的也有五六只,也不知家里这只兔子能生几只呢。
一边期待着兔子生产,杨稔也体会到了儿子的难带。
一岁的孩子真的不太好带,好动,睡觉的时候也少了,便是小景一直以来都是乖巧懂事的,杨稔也总是感觉心力交瘁,做针线活的时候极少,回到了当初没分家那时候,一日下来做不了多久。
也亏得这是自己儿子,不然杨稔都想撂挑子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村里有些当婆婆的非要将孙子抢到自己手里带是图什么。
反正她想好了的,以后儿子长大,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她是不会主动要带的,除非儿媳带不过来,她帮下忙,抢孙子带是绝对不会的。
心情不太舒畅,杨稔就会通过吃自己喜爱的食物来治愈自己,免得发泄在别人身上,不管是自家男人或儿子,她都是舍不得的。
前些日子自家男人给她摘的豆梨和鸡爪子都还有一些,杨稔抱着儿子,一个一个的吃着豆梨,给儿子拿了块米糕消磨。
小景拿着吃的也不消停,动来动去要下地,杨稔叹息道:乖儿子,你可歇会吧,别动来动去了,等会娘再陪你。
儿子已经可以站立片刻了,能自己站起来之后,他就不想人抱,要自己走,可又还不会,东倒西歪的,看得她心惊胆战的。
以前带满两三岁的弟弟妹妹没这么累,原来满了一岁的孩子才是最磨人的,幸好她娘是将弟弟妹妹带到两岁多才让她帮忙照看的。
带了几日儿子,就在杨稔不太撑得住时,这日早饭过后,大头的媳妇惠娘来约杨稔去挖冬笋。
山上有一片自己生长的毛竹林,每年立冬之后就会长出冬笋,这个时候,笋子正是鲜嫩的时候。
杨稔想到炖汤那鲜嫩的冬笋,想到清炒后甘甜可口的笋子,很动心了。
还能将儿子放在一边自己玩,自己也当放松一下心情,实在极好,于是杨稔背着儿子拿上背篓提着锄头就与惠娘一起奔向竹林。
到了竹林,杨稔把儿子放进背篓里,靠着竹子不会栽倒,又给了一个前些时候自家男人给儿子做的玩具,安顿好儿子,她开始寻找藏在地下的冬笋。
杨稔找冬笋的技巧不多,看那些凸起来的地面,多半就有冬笋在下面。
找到不大不小的新竹,看它们四周的地面有无凸起来的地方。
新竹的笋子才是鲜嫩爽口,那些长了许多年的竹子有笋子的不多,即使有也是比较老的,不会好吃。
来挖冬笋的人不少,很多是经验丰富的老人,杨稔看着他们锄头一下去,基本就能显露出一个笋子的尖尖,有时能一下挖出几个笋子,很是羡慕,老人一般挖了一个时辰不到,就能挖满一背篓,他们不仅是自己吃,还会挖去卖,所以都是挖了一背篓又挖一麻袋再走。
杨稔不如他们,有时会挖空,不过大多数还是能挖到笋子。
冬笋能放十几日,杨稔放心地挖,准备挖满一整背篓,然后慢慢吃,到时候要是吃不完还能腌着。
虽然杨稔也想挖笋子卖,可有心无力,这几日兔子要生产了,得时刻看着,今早她看着兔子还是没什么动静才出来的,尽快挖好笋子就得回去盯着了。
与冬笋相比,还是兔子较为重要。
惠娘挖笋的速度与杨稔接近,花了一个半时辰,挖了接近一背篓笋子,杨稔将乖巧等着的儿子从背篓抱出来,把冬笋放进去。
一个接一个地将背篓填满,然后就收获了满满一背篓的冬笋,杨稔心情愉悦,丰收的感觉真是美妙。
此时惠娘也挖满了,背着背篓抱着儿子,杨稔与惠娘一起下山。
回到家,杨稔放下背篓,悄悄地去瞧了瞧随时可能生产的母兔,还在懒洋洋地,趴在给它垫好的温暖舒适的生产地。
看着没有生产的迹象,杨稔松了口气,希望等自家男人回来之后它再生,她自己不是一个很稳妥的人,怕一个人到时候手忙脚乱的,还是有个人一起商量着好些。
她对母兔这次生产是寄予厚望的,买回来的这两只兔子一共一百多文,要是能生上几只,两只就算只算一百文,四只便有两百文,六只三百文,是她辛辛苦苦做帕子荷包一个月的银钱了。
何况兔子养久一些,一只就能有三四斤,一只就能卖上一百文了,几只就是几百文呢。
最后也如杨稔的愿,在傍晚陈如松回来不久,兔子便有些异常,它似乎有些不安,还会抓地,一直注意着情况的杨稔觉得应该是要生产了,这几日都有些厌食。
不像之前吃得多,吃得狠,这些时日,杨稔了解了不少关于兔子生产要注意的事,最重要是兔子生产时,要安静。
于是在陈如松要说话时,杨稔赶紧拦住,将他拉到离兔子较远的地方小声解释:兔子要生了。
第28章 展望
原以为过一会就生了, 可一直到晚上,杨稔做好了晚饭,兔子也还没生产。
陈如松已经吃过饭, 就由他悄悄关注着兔子的动静, 杨稔带着儿子吃晚饭。
吃完晚饭,洗漱完,也还是一只兔子都没生出来。
杨稔悄悄地朝自家男人轻声道:你先看着,我哄小景睡着再过来。
陈如松摇头, 小声回复:你也睡吧, 我来看着就好。他明日不用去帮忙,晚些睡也没事。
丈夫心疼她, 杨稔便没坚持, 儿子现在有点闹人,上午挖了冬笋, 下午又带了一下午儿子,这时候她也有些累了。
哄完儿子,杨稔也直接睡了过去,这一觉直接睡到了第二日。
早上醒来,反应了片刻,杨稔想起昨晚兔子在她睡前还未生产,不由开始好奇母兔到底生了多少小兔子。
只是昨晚丈夫肯定熬到很晚, 杨稔就没有吵醒在旁边睡得正香的丈夫, 轻手轻脚起床, 悄悄在放兔子那屋的窗口看了一眼。
母兔酣睡在一侧,它面前放着一些食物和一碗水,还烧了炭火,自家男人还是很细心的, 另一侧则趴着一二三八,八只小兔子,杨稔捂嘴,怕自己发出惊呼。
太好了,养好这八只小兔子,以后就能有源源不断的兔子了。
满足了好奇,杨稔烧水洗漱,这天气,冷水洗脸实在太冷了,她不想冷到手上生冻疮,不仅洗脸,连洗菜都是用的温水。
在烧水的同时,也开始煮粥,这大冷天的,早上喝一碗热粥是非常温暖的事。
洗完脸,陈如松也抱着儿子出来了。
你今日不用去帮忙是吧?杨稔记得之前自家男人跟她说过,做到昨日就完工了。
陈如松点头,是,今日无事。
那咱们去镇上采买些东西吧,天已经彻底冷下来了,我想给咱们一家三口都做一套冬衣,还有一些冬日用的物品不太够,还得补上一些。
我想给小景做一床被子,他如今盖的过些时日怕是不够暖,还有咱们的棉衣要加厚一些。说得杨稔有些心疼,一床被子可不便宜,棉花一斤三十二文呢。
只是儿子重要,他们两个大人也不能让自己冻着,花钱买棉花,人冷不着,棉花也还在,而要是冻到生病了,是既费钱又难受,病好了钱也没了,还是买棉花划算。
好,我的不用了,穿着不冷,你那件加些棉花就行。陈如松自然也是知道棉花的价格的,既然并不感觉到冷,也就不必加了。
现在不冷,过些时日就冷了,都加一些,不然冷到生病就不好了。杨稔不同意自己男人说的,他们两个人都要穿够了衣裳,不能冻着。
行,听媳妇你的。想着不会加很多棉花,陈如松也就不再推脱,谁不想穿的暖和一点。
冬季镇上的集市也还是热闹,将必要的东西都买好,夫妻俩就回来,杨稔先给儿子制作小被子,现在盖的那床就垫着,这样的话,儿子整个冬季也不会冷。
冬季天寒地冻,基本没有什么事做,杨稔就待在家做针线活,除了给儿子做小被子,给自己和丈夫棉衣里加棉花,还有缝补衣服、纳鞋底,为明年自己和丈夫还有孩子的穿着做准备。
冬笋还能晒干保存,虽然天冷,太阳微弱,但每日烧火后,可以用余温烘干。
趁着冬笋还有不少,陈如松去挖冬笋了,日后家里菜地没菜时也好有个菜吃。
挖冬笋回来的第二日,就下雪了。
幸好是昨日去的,今日下雪可太冷了。杨稔庆幸,下了雪就不好挖冬笋了,要是没挖,她心里肯定觉得遗憾。
老天爷照顾我。陈如松玩笑道。
因为杨稔要给儿子做棉被、给夫妻俩的棉衣加棉花,还要纳鞋底、要缝制衣裳,事多的很,所以家里的一切杂活都交到陈如松手上。
他要喂养家里养的两头猪,七只鸡,还有一只母兔一只公兔和刚出生不久的几只小兔子,还有鱼塘也要割鱼草喂鱼。
分家时分到的那头猪仔现下已经有近两百斤了,等到十二月初或是十二月中旬就可以卖掉了。
分家后抓的猪仔小一些,一百六到一百八左右,过年前杀掉,请亲戚吃杀猪饭。
然后留一小半熏制成腊肉,一半还是卖掉,到时候能收不少银钱。
之所以两头猪能有这样的重量,可是跟自家精心喂养脱不了关系。
村里大多数是直接割猪草喂,自家不仅有猪草,还会将有油水的碗用米糠擦掉,家里的米糠也是都用来喂猪,家里老掉的菜叶也会喂给它,日日都会将猪草等煮熟喂,而且会喂饱,村里大多数是不会这样的。
家里的七只鸡是六只母鸡一只公鸡,因为喂饱了,每日都能捡五六个鸡蛋,除去她因为还要喂儿子,每日吃上一个鸡蛋,自家男人隔一日吃一个补一补,每日至少存上四个,一月一百二十个,卖去县城,一个一文,一月下来,光是这鸡也能有一百多文的收入。
不过等儿子再大一些,他也要每日一个鸡蛋了,收入就得少一些了。
至于为什么不多养,实在是到极限了,家里的粮食,田地产出都是不卖的,保证自家食用,再存一些备用,米糠供着两头猪和七只鸡,再多便养不了了,它们会吃不饱的,至于大米和玉米花生那些是人吃的粮食,是万万不能喂牲畜的,否则老天爷都看不下去。
针线活做完,到了十二月初,杨稔没急着绣帕子,针线活做多了很损眼睛,她可不想日后变成个瞎子,秋若娘就是做多了绣活,不仅眼睛不好,身体也差了,连女儿也没养好,差点就毁了终身。
不过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秋若了,上次秋若那样子之后,就一直没见过,还以为会有什么后续,结果一直没见到人了。
不想这个奇怪的旧友,想到自己已经好些日子没数家里的存银了,不知道确切数量,杨稔心里不踏实。
想到这时下着雪,也不会有什么人来,于是关紧院门,拉着自家男人到房间数银钱去了。
这银钱,用的是一个结实的木匣子,放在墙里,面前还有东西挡住,前面还有一个柜子拦着,就算是拿开柜子也看不出这墙哪里空了一小块,不是清楚知道银钱放哪的人是很难找到的。
木匣子不算多大,比小木凳还小一些,装了不少铜钱,以及几粒一两的银子。
银子只有五两,其余全是铜钱,一百文套一串,还有一些零散没串好的铜钱。
主要就是计算这些没串好的铜钱,杨稔拿出准备好的麻线,夫妻俩一起数铜钱,数出一百就串成一串。
等将零散的都串得差不多,只有几十文是单出来的,两人就开始算总数。
五两银子是不会变的,然后数串数,原本一千文成一贯钱,只是一千实在太为难人了,夫妻俩一致觉得就串一百文就行。
一串、两串、三串、、一百二十九串,有一百二十九串,就是十二两九钱,算上五两银子,六十六文铜钱,总共十七两九百六十六文,快十八两了。陈如松心情松快,算上年前两只猪出笼,就能有二十两存银了。
至于他们两人手里的一点散钱,是不算进去的,毕竟日常还是要花用,这个匣子里面的银钱,都是打算一直存着的。
竟不知咱们存的还不少,我总以为咱们会花很多,吃得比从前好,总是买吃的。杨稔感慨道。
是咱们那次卖板栗得了不少,还有媳妇你每月辛苦绣的帕子和荷包,再就是每月卖的鸡蛋了,咱们虽然吃的多,可挣的也不少。陈如松解释道。
家里自给自足,其实也没用到太多银钱,只是吃的比从前好一些而已,都是家里的粮食,除了一月买几次肉,一斤肉十五文,自家每次只买半斤,一月也用不了太多的,还有一月买媳妇爱吃的几份糕点,可媳妇不会要贵的糕点,都是便宜的分量多的,也不会花很多。
也就只有他们夫妻俩生辰花费多一些,儿子周岁宴要的银子也收了大家的礼钱,相抵下来,也没花几个钱办。
咱们分家后,建完房子是还有十二两左右,等年前卖了两头猪,应当存银有二十两,不到一年能存下八两。
院子里鱼塘的鱼还未卖过,后院的兔子明年也能有银子入手,十两银子应当能存到。
一年存上十两,到儿子念书时就有四十两,若是咱们运道好些,五十两也不是不能存到,儿子还是能读下去的,一直读下去也不是不行呢。杨稔开始展望未来。
陈如松很是赞同,是啊,今年还只是开始,鱼塘的鱼要是能长,明年就把另一半院子也挖了,扩大,在后院找块地种菜便是。
这鱼塘现在应当有一百多条鱼,时不时就能看到它们跳出水面,等明年几百条不在话下,明年就把今年养的鱼抓了,一百多条,卖便宜一文,九文便有九钱多了,后年这些明年生的小鱼长成,一两多银子怎么也能有。
还有兔子,一窝就八只,我打听过,兔子一年能生两窝,不过应当不会太多,五六只这样,那八只小兔子有五只是母兔,咱们养着,留着明年六月配种,七月生下来。
这次生下来的就养到开春卖,一只养到三斤多就有一百文,这么多只,都养活了,二三两银子是不会少的,总是会越过越好的。陈如松越说越有劲。
第29章 说道说道
杨稔听着自家男人说的, 心里也是很激动的,小时候过得那样艰难,一文钱都要想很久才敢花, 而现在, 她却是在跟一两银子打交道,动不动就一两一两的挣,这可真是,太令人高兴了。
心里开始期待着两头猪出栏, 存银突破二十两的感觉了。
猪栏里的两头猪:瑟瑟发抖。
天冷, 为了不让两头猪受寒掉肉(绝不是想早一点看到银子),十二月初, 夫妻俩一致决定将分家得的那一头猪卖掉。
至于另一头, 陈如松将猪栏围了一番,不让冷风肆意吹进来, 打算这几日多喂一些猪食,吃多了,身子自然就御寒一些,应当就不会掉肉了。
想跟母兔那样有炭火是不能的,若不是因着母兔刚生产,他也不会如此奢侈。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