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君-竹笋君格格党(112)
老族长立时就想起小高的大徒弟鱼姐儿来,既然是高家的徒弟,那也就是高家的事,老族长又是个惯爱操心的,便不得不放下卤鸡爪,喊来两个回家一月的人仔细询问。
高仁高轩从小被当做族长培养,品行自然端正,让他们躲着可以,骗人就不成了,只好如实说了答案。
果然就见老族长如两人预料的那样白眼都翻上天了!
两人赶紧解释:上当的还不止我们。
看看人秦家,把方子都交出去了。虽说最后没用方子只是用了一味药,但难说张家是不是打了小抄。
一时又说衙门如何,保和堂如何。
老族长默默听着,他老人家可不是个傻的。见两猢狲还沾沾自喜,便问:你们的意思是,自个儿只出了劳力?
两人点头。
老族长脸色有些不好了,道:可曾拿了银子?
两人道:我们是去打下手的,何曾有过什么银子。
老族长气得吐血,吹胡子瞪眼道:看看你们这不值钱的样子!
外头洗盘子一日也能赚个三文,一月的工分文没有不说,还赔进去自己的手艺,还乐得跟发了财似的。
两人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安慰老族长道:至少我们得到了好名声不是?
名声比起本事算个蹴鞠!
老族长叹口气,道:原当你们是头狼,结果是盘菜。
高大夫哈哈大笑,心道,是菜也是你捧着送上去的!
转头想到外头的传闻,问他们:你们是不是亲眼看到鱼姐儿吃药了?
两人回来得早,再也没去过妇舍和保和堂,如何得见,便回:不曾见过,但每日鱼姐儿吃药都会在妇舍吃给大家看。
若是个心眼子多的,说不得就要怀疑张知鱼是故弄玄虚。
老族长想想便道:这事准是真的。
若是假的,吃死了人对她有什么好?
高大夫本来是站着看乐子,见火烧到自己徒弟身上来,便赶紧插嘴:我亲眼见的,她瞒得了别人难不成还能瞒了我?
老族长叹一口气,看他道:你收的这个徒弟心性倒还不错,能以女子之身做到这等地步,可见前程无量。
就是妇舍不让男的去,不然让张知鱼将家里两个猴儿收成弟子,到时候想学她什么都名正言顺,尤其是剖腹产子术,听过的大夫就没有不想学的。
高仁和高轩愣住了,道:剖腹术,我们学了也没什么用。
不说婆家,恐怕就是娘子们自己也不能接受外男剖开自己的肚皮。
人都要死了还分什么男女,本事学到手和能不能用是两码事。老族长真不是吃素的,道:做不了师徒,做师弟也可以。说完,拿眼看高大夫:你不会介意多两个徒弟吧?
高大夫没敢说鱼姐儿没打算把剖腹术教给别人,又因一连拒绝了这老头儿太多次,此时难免答应下来。
这头张知鱼还不是老族长心头算盘打得飞快,补身丸供不应求,她忙得焦头烂额,且今年吃了,大家明年就得自己买,到时候吃得起的又有几个?
娘是最会委屈自己的人,张知鱼时常想起小时候的鸡蛋羹,她娘分遍了所有人,也不曾给自己一口。
当日的李兰娘绝不是一个人,大周可能有千千万万个勒紧肚皮省吃俭用的李兰娘。
她想让她们都吃得起,这很难,但也不是没希望。
大周并不是一个苛刻的朝廷,看他们能有妇舍和成药坊就知道了。
这里头本来就有许多免费的药材,这些药材都是可以提供给百姓用的。
既然有先例,为何补身丸不可以?这其实跟现代的医保差不多,能免费的成药坊会发,若超过了他们就要收钱。
年年月月让每个怀孕的女儿都能吃,这事儿暂且做不到,但她相信只要上头看到药效,一定会同意,大周人并不算多,边疆还常有战事,人口对皇帝来说太重要了。
再说人口也是政绩,哪个官儿会嫌政绩少?
这事儿在张知鱼脑子中一转便溜走了,很快她又撸起袖子埋头做药,心道要是有两个熟手过来帮忙就好了。
殊不知她两个师弟已经在来的路上喽。
第二天,高仁和高轩就被老族长以拜见师姐的理由踹到了张家,手上还提着东西,顾慈道:怎么跟收徒似的?
两位仁兄没好意思说本来就是拜师未遂,高大夫咳了两声拉过大徒弟说:师姐要照顾师弟,为师年事已高,不好再操劳了。
张知鱼点头:没问题师父,师弟就交给我了,保准不让他们偷懒。
说完就带着将人去捣药,下午还去妇舍继续教人扎针。
两人捧着饭,看着熟悉的妇舍,道:起码伙食还不错。
做药的事儿有两个师弟帮忙看着,张知鱼便开始想着如何宣传叶酸和什么酸菜叶子不搭边儿。
县里有沈老娘在,她老人家正恨生不逢时,幸好三寸不烂之舌尚在,当即在南水县开了一场又一场街巷茶话会,将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那头范大人也安排手下下乡一个一个宣传,里正丢了好大一个老脸,在家哼哼唧唧底看着儿子就不舒坦,不让他吃酸菜了,改吃芦笋,一天三顿补补脑子罢,不孝的东西!
章大郎着实冤枉,这事儿可不是他捣鼓出去的!
大桃早脚底抹油溜了,等张大伯上门说这事儿时,张知鱼便感慨,原来阿公折腾爹是她们大桃乡的优良传统!
天气渐渐冷了,县里被张知鱼治过的妇人,又打算备孕的活着怀孕的娘子,已经吃了小两个月的补身丸,因为不能彻底提纯的问题,这丸子足有小拇指大,还得一天吃三颗。
做这丸子成本可不低,又要鸡肝和猪肝的。
诡异的是,南水县的肝脏竟然一直不缺。
主簿看着账本,转眼就想起早五年多前张知鱼便安排人大量骟猪的事儿,如今大周哪里还缺猪肉,都有往别国卖的了,猪肝儿要说多,确实不多,但要说缺,那也是绝对不缺的。
要做成补身丸的事,其中环节缺一不可。
如果没有先骟猪,如今哪里来的猪肉,就算做了药,大家也得等好些年才能吃到。
主簿咬牙惊道难不成小张大夫竟然在五年前就开始做这打算了?当时她还是几岁的小孩子。
老天爷,张家究竟出了个什么怪物。
张大郎也面色古怪,听了够回家就问女儿:你在五年前就算到今日了?
张知鱼立即转身去了厨房,给她爹做了副药膳猪脑道:多吃猪脑少脑补。
她就是随便做做的,只能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当日骟猪,何曾想过周围的娘子们会把猪肝拿来过来送她,虽然未遂,可也省了好些亲自收购的功夫。
猪肝鸡肝如流水一般进了南水县妇人们的肚皮,范安月月都要跑马四处巡逻。
这会子的小孩儿天生体弱就不说了,越是穷的地方身子便越不好,生出傻子都是常事,畸形的孩子往往都没有活过三天的机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灾星。
但范安惊奇地发现,怀孕的娘子们身体好了不少,病孩子也没有那么多了,活下来的女人和小孩,肉眼可见地多了不少。
第二年春天,范安看着衙役挨家挨户统计出来的最新人口,心中无比震惊。
县衙鸦雀无声,都盯着这份薄薄的册子。
今年南水县比去年多活了十分之一的孩子。这还只是给少部分妇人调养身子而已,如果所有的乡都这样严格执行呢?
如果整个大周都能这样呢?
范安坐不住了。
作者有话说:
肝脏是开了金手指,靠延寿草解决了寄生虫,而且让小鱼自己试吃了,没有问题才会用。生活中当然是不可能的。
先发,等会儿修修。
感谢在20220609 21:18:10~20220610 21:38: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玲娜贝儿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离 50瓶;huanhuan要努力 40瓶;周丹溪 20瓶;一只胖狸花、烯、Justsoso、沫儿、轩 10瓶;阿边、绝不混吃等死 5瓶;狮子 3瓶;helen0408123、52703334、雨革月、南又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2章 、挖墙角
巷子里没有秘密, 官场上同样也没有秘密,南水县要用一整年来为待孕和怀孕的女子调养身体,别县的官员不说没有看笑话的, 但觉得范安居心不良的也大有人在,都觉得他是在收买民心。
但南水县如今手握紫茉莉和香猪, 衙门可以留存自用的税银足以支付得起这笔钱,大家也就歇了火, 只心里对范安多少有点儿看不上。
毕竟马上就要离任, 这事做得不要不晚的,也太谄媚。
但不管范安做的事有没有用,张知鱼这几年确实在苏州府混得风生水起,所以这件事竟然一直稳稳当当地进行到了现在。
主簿心里头也多少有些疑惑, 若非张知鱼坚持要衙门出钱买肝,这药他估计除了废人都用不着花别的钱。
范安坐在李记的大船上, 看着面如娇花的船娘道:李记的鱼虾便是这湖上最鲜的, 除非生嚼河中鱼,不然再没有比得过她家的。
李记的菜肴也名动南水县,甚至还有金陵人坐了船来吃,自从来了望月湖,李氏就不再做贱价菜了。
岁岁年年在这处揽得好大一笔银子,怎么说也算南水县税收大户,主簿自然了解,光凭一个鲜字, 李记就远胜它店,这事儿说来也奇。
只是主簿也是不是什么大官儿, 除了年节上他很少上李记吃饭, 当然就是来了也不一定能吃得到, 所以也不怎么清楚里头的弯弯绕绕。
范安却是李记的常客,怎么说他也是张大郎的上司,南水县最大的官,这点插队的特权还是有的。
虽然主簿有些不齿知县大人威胁百姓,但范安不仅不以为耻,甚至过得还很快活,这么几年在南水县人都养胖了,回家他爹喜得直说他返老还童,老树逢春,还眼疾手快地给他娶了房媳妇儿,如今儿子都要两岁了。
不再是老光棍儿的范安脾气好了不少,甚有闲心地对外一指。
主簿顺着视线望去,就见诸多湖上唱小曲的娘子们划船到李记后厨,从小船上摆出一个瓮放在船边儿,已成人妇的柳儿很快就出来将东西拿走。
不过喝口茶的功夫,便从里头又将瓮递了出来,笑道:今日鱼虾已是够了,娘子们快别送来。
说着又往外递出一碟子小菜,道:里头放了鱼姐儿做的祛湿药,娘子无事吃了耍,也不碍什么。
那船娘手拿琵琶,用干荷叶将小菜裹了装进荷包里,也笑:等小张大夫过来,柳娘子必得叫我,上次她给我特意调过的粉用着倒好,姊妹们都想叫她调一调。
柳儿笑着应声,谈话间外头又划船来了几个娘子,都被先头的挡了回去,主簿总算知道何以李记船菜这么些年从没闹出过事,原是有湖上的娘子们撑腰。
娘子们盘在湖上,日久年深石榴裙下也有不少有权有势的人,得罪李记就是得罪湖上所有的娘子,一个娘子不要紧,所有的娘子一齐出手,便难说能不能保得自身了。
娘子们知道李记不收了后,便靠在水边开了盖,将黑瓮里的东西往水下倒,里头有鱼虾也有黄鳝,都还活蹦乱跳的。
只娘子们在水上日日吃这个,得空时钓着玩儿,李记不收,这三瓜两枣的她们也没得功夫卖,所以也就放归龙宫去了。
主簿心中滋味难言,道:李家最大的官儿也就是一个九品巡检而已,却这样备受喜爱。
他来了南水县三年多,范安就是他见过顶顶好的官儿了,就这样也不见衙门有来送东西的百姓,但张家竟然可以。
这可不是什么人都有的。起码张大郎就没有,范安难得多言,实在是他在神京也不曾见过这等景象,颇为赞赏道:李娘子的菜鲜,实则是她们人鲜。
不发霉的人在哪都受欢迎,更何况被小张大夫治过的娘子何止保和堂和妇舍。
湖上这些浮萍一般的船娘,自小便如游鱼一般在河中沉浮,大一点儿的浪都能卷得这些小鱼虾窒息而亡,
她们受生活摧残,还要忍受铅毒,江南女儿香,说好听点是温柔乡,但实际上却与人鱼烛一般,需要用人鱼自己的油脂点燃,女儿家从自己身上刮下的油脂越多,燃出来的香就越好闻。
风流才子们爱闻味儿,他们闻一点儿,花就萎一点。
廉价的紫茉莉虽然不能让浮萍成为大树,至少,也能帮助她们成为水草,在水底扎下一点根,不那么轻易地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浮萍消失了,会有人记得吗?
但浮萍记得。
河上的船娘日日用着十几文一盒的紫茉莉花膏,她们和张知鱼素未谋面,却自有一股情意流转心头。
这些情意让她们彼此即使隔着无数山水,却已经见过比一万次还要多。
张家的女孩子和这些五湖四海的娘子们,用一碟子菜,一尾活鱼来维持一丝微弱的联系。
范安夹起一筷子红烧肉,道:但丝也可以杀人。
不知不觉间,张知鱼已经名满江南,她没有扬名的手段,但她的病人口耳相传,你身上不舒服?我听说南水县有一个小张大夫。可以治咱们女子身上的病,叫你家夫君带你去瞧瞧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年瞧不起张知鱼学医的人,此刻恐怕已经寝食难安。
这根柔软的丝已经要把他们勒死了。
主簿看着这些泥地里的娘子,道:可惜了,是个女娘。
若为男子,便能为官为民造福,女娘多少都有些不便。
范安却觉得离这一天已经不远了,大周有过女将,当今天子膝下能力最为出众,还手握兵权将太子哥哥打压得抬不起头的,不就是一个女娘么?
女人为官也并不是稀罕事,往前数两百年还有女皇呢。
吃完饭,范安将筷子一撂,打了马一个人扬鞭奔向张家。
这头鱼姐儿几个也凑在一起叽咕。
成昭看鱼姐儿道:我早逝的爹和哥哥听说在家已经好几日不曾睡觉,瘦得跟痨病鬼似的,还来求我娘再成婚。
只可惜狄夫人如今有钱,儿子又长大了,每日过得好不快活,成昭还打算给娘找第二春看看,他娘比他爹小那么些年岁,再找一个更好的完全不是问题嘛。
狄夫人这几年养得比从前年轻了十岁似的,老来伴儿她也不是没心思,只是不想成婚,便是在外头养个面皮俊的小郎君又有何难,只可恨成昭至今还是个榆木脑袋不见开窍,儿子不成婚,狄夫人还不敢放开手脚快活后半生,想到这个狄夫人看儿子就有些不顺眼,孩子么,一日香三日臭。
成昭靠着他娘过了五年,早不是香饽饽了,今儿他也是被打出来的,据说是家里地上老扫出头发,他娘嫌弃他头发多。
可怜见的,成昭自己的头发可不曾有那么长,但成昭不敢跟娘挺腰子,只得放了账本来张家串门子,他也很好奇鱼姐儿如何做得这事的,那么多钱,衙门说给就给?
且因着此事,张知鱼都快把病患全招到保和堂和妇舍去了。
急得几条街外的两个瘟丧日日垮着脸。
其他药铺子素来吃惯了保和堂和仁安堂的残粮,早已经习以为常,大家还盼着这药赶紧公布药方,让大伙儿一起跟着受惠,只有人嫌狗厌本就人气低迷的仁安堂快被挤兑得开不下去。
成昭已经盘算着开始给保和堂供货,他种的药材可比以前他哥任人唯亲种出来的东西好用不少,只是八卦性子不改,还问鱼姐儿:你难不成私下自己出银子补贴了?何以这么多肝儿都给了你,饭馆里都一肝难求了,听说再多的钱也买不来。
恋耽美
高仁高轩从小被当做族长培养,品行自然端正,让他们躲着可以,骗人就不成了,只好如实说了答案。
果然就见老族长如两人预料的那样白眼都翻上天了!
两人赶紧解释:上当的还不止我们。
看看人秦家,把方子都交出去了。虽说最后没用方子只是用了一味药,但难说张家是不是打了小抄。
一时又说衙门如何,保和堂如何。
老族长默默听着,他老人家可不是个傻的。见两猢狲还沾沾自喜,便问:你们的意思是,自个儿只出了劳力?
两人点头。
老族长脸色有些不好了,道:可曾拿了银子?
两人道:我们是去打下手的,何曾有过什么银子。
老族长气得吐血,吹胡子瞪眼道:看看你们这不值钱的样子!
外头洗盘子一日也能赚个三文,一月的工分文没有不说,还赔进去自己的手艺,还乐得跟发了财似的。
两人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安慰老族长道:至少我们得到了好名声不是?
名声比起本事算个蹴鞠!
老族长叹口气,道:原当你们是头狼,结果是盘菜。
高大夫哈哈大笑,心道,是菜也是你捧着送上去的!
转头想到外头的传闻,问他们:你们是不是亲眼看到鱼姐儿吃药了?
两人回来得早,再也没去过妇舍和保和堂,如何得见,便回:不曾见过,但每日鱼姐儿吃药都会在妇舍吃给大家看。
若是个心眼子多的,说不得就要怀疑张知鱼是故弄玄虚。
老族长想想便道:这事准是真的。
若是假的,吃死了人对她有什么好?
高大夫本来是站着看乐子,见火烧到自己徒弟身上来,便赶紧插嘴:我亲眼见的,她瞒得了别人难不成还能瞒了我?
老族长叹一口气,看他道:你收的这个徒弟心性倒还不错,能以女子之身做到这等地步,可见前程无量。
就是妇舍不让男的去,不然让张知鱼将家里两个猴儿收成弟子,到时候想学她什么都名正言顺,尤其是剖腹产子术,听过的大夫就没有不想学的。
高仁和高轩愣住了,道:剖腹术,我们学了也没什么用。
不说婆家,恐怕就是娘子们自己也不能接受外男剖开自己的肚皮。
人都要死了还分什么男女,本事学到手和能不能用是两码事。老族长真不是吃素的,道:做不了师徒,做师弟也可以。说完,拿眼看高大夫:你不会介意多两个徒弟吧?
高大夫没敢说鱼姐儿没打算把剖腹术教给别人,又因一连拒绝了这老头儿太多次,此时难免答应下来。
这头张知鱼还不是老族长心头算盘打得飞快,补身丸供不应求,她忙得焦头烂额,且今年吃了,大家明年就得自己买,到时候吃得起的又有几个?
娘是最会委屈自己的人,张知鱼时常想起小时候的鸡蛋羹,她娘分遍了所有人,也不曾给自己一口。
当日的李兰娘绝不是一个人,大周可能有千千万万个勒紧肚皮省吃俭用的李兰娘。
她想让她们都吃得起,这很难,但也不是没希望。
大周并不是一个苛刻的朝廷,看他们能有妇舍和成药坊就知道了。
这里头本来就有许多免费的药材,这些药材都是可以提供给百姓用的。
既然有先例,为何补身丸不可以?这其实跟现代的医保差不多,能免费的成药坊会发,若超过了他们就要收钱。
年年月月让每个怀孕的女儿都能吃,这事儿暂且做不到,但她相信只要上头看到药效,一定会同意,大周人并不算多,边疆还常有战事,人口对皇帝来说太重要了。
再说人口也是政绩,哪个官儿会嫌政绩少?
这事儿在张知鱼脑子中一转便溜走了,很快她又撸起袖子埋头做药,心道要是有两个熟手过来帮忙就好了。
殊不知她两个师弟已经在来的路上喽。
第二天,高仁和高轩就被老族长以拜见师姐的理由踹到了张家,手上还提着东西,顾慈道:怎么跟收徒似的?
两位仁兄没好意思说本来就是拜师未遂,高大夫咳了两声拉过大徒弟说:师姐要照顾师弟,为师年事已高,不好再操劳了。
张知鱼点头:没问题师父,师弟就交给我了,保准不让他们偷懒。
说完就带着将人去捣药,下午还去妇舍继续教人扎针。
两人捧着饭,看着熟悉的妇舍,道:起码伙食还不错。
做药的事儿有两个师弟帮忙看着,张知鱼便开始想着如何宣传叶酸和什么酸菜叶子不搭边儿。
县里有沈老娘在,她老人家正恨生不逢时,幸好三寸不烂之舌尚在,当即在南水县开了一场又一场街巷茶话会,将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那头范大人也安排手下下乡一个一个宣传,里正丢了好大一个老脸,在家哼哼唧唧底看着儿子就不舒坦,不让他吃酸菜了,改吃芦笋,一天三顿补补脑子罢,不孝的东西!
章大郎着实冤枉,这事儿可不是他捣鼓出去的!
大桃早脚底抹油溜了,等张大伯上门说这事儿时,张知鱼便感慨,原来阿公折腾爹是她们大桃乡的优良传统!
天气渐渐冷了,县里被张知鱼治过的妇人,又打算备孕的活着怀孕的娘子,已经吃了小两个月的补身丸,因为不能彻底提纯的问题,这丸子足有小拇指大,还得一天吃三颗。
做这丸子成本可不低,又要鸡肝和猪肝的。
诡异的是,南水县的肝脏竟然一直不缺。
主簿看着账本,转眼就想起早五年多前张知鱼便安排人大量骟猪的事儿,如今大周哪里还缺猪肉,都有往别国卖的了,猪肝儿要说多,确实不多,但要说缺,那也是绝对不缺的。
要做成补身丸的事,其中环节缺一不可。
如果没有先骟猪,如今哪里来的猪肉,就算做了药,大家也得等好些年才能吃到。
主簿咬牙惊道难不成小张大夫竟然在五年前就开始做这打算了?当时她还是几岁的小孩子。
老天爷,张家究竟出了个什么怪物。
张大郎也面色古怪,听了够回家就问女儿:你在五年前就算到今日了?
张知鱼立即转身去了厨房,给她爹做了副药膳猪脑道:多吃猪脑少脑补。
她就是随便做做的,只能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当日骟猪,何曾想过周围的娘子们会把猪肝拿来过来送她,虽然未遂,可也省了好些亲自收购的功夫。
猪肝鸡肝如流水一般进了南水县妇人们的肚皮,范安月月都要跑马四处巡逻。
这会子的小孩儿天生体弱就不说了,越是穷的地方身子便越不好,生出傻子都是常事,畸形的孩子往往都没有活过三天的机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灾星。
但范安惊奇地发现,怀孕的娘子们身体好了不少,病孩子也没有那么多了,活下来的女人和小孩,肉眼可见地多了不少。
第二年春天,范安看着衙役挨家挨户统计出来的最新人口,心中无比震惊。
县衙鸦雀无声,都盯着这份薄薄的册子。
今年南水县比去年多活了十分之一的孩子。这还只是给少部分妇人调养身子而已,如果所有的乡都这样严格执行呢?
如果整个大周都能这样呢?
范安坐不住了。
作者有话说:
肝脏是开了金手指,靠延寿草解决了寄生虫,而且让小鱼自己试吃了,没有问题才会用。生活中当然是不可能的。
先发,等会儿修修。
感谢在20220609 21:18:10~20220610 21:38: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玲娜贝儿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离 50瓶;huanhuan要努力 40瓶;周丹溪 20瓶;一只胖狸花、烯、Justsoso、沫儿、轩 10瓶;阿边、绝不混吃等死 5瓶;狮子 3瓶;helen0408123、52703334、雨革月、南又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2章 、挖墙角
巷子里没有秘密, 官场上同样也没有秘密,南水县要用一整年来为待孕和怀孕的女子调养身体,别县的官员不说没有看笑话的, 但觉得范安居心不良的也大有人在,都觉得他是在收买民心。
但南水县如今手握紫茉莉和香猪, 衙门可以留存自用的税银足以支付得起这笔钱,大家也就歇了火, 只心里对范安多少有点儿看不上。
毕竟马上就要离任, 这事做得不要不晚的,也太谄媚。
但不管范安做的事有没有用,张知鱼这几年确实在苏州府混得风生水起,所以这件事竟然一直稳稳当当地进行到了现在。
主簿心里头也多少有些疑惑, 若非张知鱼坚持要衙门出钱买肝,这药他估计除了废人都用不着花别的钱。
范安坐在李记的大船上, 看着面如娇花的船娘道:李记的鱼虾便是这湖上最鲜的, 除非生嚼河中鱼,不然再没有比得过她家的。
李记的菜肴也名动南水县,甚至还有金陵人坐了船来吃,自从来了望月湖,李氏就不再做贱价菜了。
岁岁年年在这处揽得好大一笔银子,怎么说也算南水县税收大户,主簿自然了解,光凭一个鲜字, 李记就远胜它店,这事儿说来也奇。
只是主簿也是不是什么大官儿, 除了年节上他很少上李记吃饭, 当然就是来了也不一定能吃得到, 所以也不怎么清楚里头的弯弯绕绕。
范安却是李记的常客,怎么说他也是张大郎的上司,南水县最大的官,这点插队的特权还是有的。
虽然主簿有些不齿知县大人威胁百姓,但范安不仅不以为耻,甚至过得还很快活,这么几年在南水县人都养胖了,回家他爹喜得直说他返老还童,老树逢春,还眼疾手快地给他娶了房媳妇儿,如今儿子都要两岁了。
不再是老光棍儿的范安脾气好了不少,甚有闲心地对外一指。
主簿顺着视线望去,就见诸多湖上唱小曲的娘子们划船到李记后厨,从小船上摆出一个瓮放在船边儿,已成人妇的柳儿很快就出来将东西拿走。
不过喝口茶的功夫,便从里头又将瓮递了出来,笑道:今日鱼虾已是够了,娘子们快别送来。
说着又往外递出一碟子小菜,道:里头放了鱼姐儿做的祛湿药,娘子无事吃了耍,也不碍什么。
那船娘手拿琵琶,用干荷叶将小菜裹了装进荷包里,也笑:等小张大夫过来,柳娘子必得叫我,上次她给我特意调过的粉用着倒好,姊妹们都想叫她调一调。
柳儿笑着应声,谈话间外头又划船来了几个娘子,都被先头的挡了回去,主簿总算知道何以李记船菜这么些年从没闹出过事,原是有湖上的娘子们撑腰。
娘子们盘在湖上,日久年深石榴裙下也有不少有权有势的人,得罪李记就是得罪湖上所有的娘子,一个娘子不要紧,所有的娘子一齐出手,便难说能不能保得自身了。
娘子们知道李记不收了后,便靠在水边开了盖,将黑瓮里的东西往水下倒,里头有鱼虾也有黄鳝,都还活蹦乱跳的。
只娘子们在水上日日吃这个,得空时钓着玩儿,李记不收,这三瓜两枣的她们也没得功夫卖,所以也就放归龙宫去了。
主簿心中滋味难言,道:李家最大的官儿也就是一个九品巡检而已,却这样备受喜爱。
他来了南水县三年多,范安就是他见过顶顶好的官儿了,就这样也不见衙门有来送东西的百姓,但张家竟然可以。
这可不是什么人都有的。起码张大郎就没有,范安难得多言,实在是他在神京也不曾见过这等景象,颇为赞赏道:李娘子的菜鲜,实则是她们人鲜。
不发霉的人在哪都受欢迎,更何况被小张大夫治过的娘子何止保和堂和妇舍。
湖上这些浮萍一般的船娘,自小便如游鱼一般在河中沉浮,大一点儿的浪都能卷得这些小鱼虾窒息而亡,
她们受生活摧残,还要忍受铅毒,江南女儿香,说好听点是温柔乡,但实际上却与人鱼烛一般,需要用人鱼自己的油脂点燃,女儿家从自己身上刮下的油脂越多,燃出来的香就越好闻。
风流才子们爱闻味儿,他们闻一点儿,花就萎一点。
廉价的紫茉莉虽然不能让浮萍成为大树,至少,也能帮助她们成为水草,在水底扎下一点根,不那么轻易地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浮萍消失了,会有人记得吗?
但浮萍记得。
河上的船娘日日用着十几文一盒的紫茉莉花膏,她们和张知鱼素未谋面,却自有一股情意流转心头。
这些情意让她们彼此即使隔着无数山水,却已经见过比一万次还要多。
张家的女孩子和这些五湖四海的娘子们,用一碟子菜,一尾活鱼来维持一丝微弱的联系。
范安夹起一筷子红烧肉,道:但丝也可以杀人。
不知不觉间,张知鱼已经名满江南,她没有扬名的手段,但她的病人口耳相传,你身上不舒服?我听说南水县有一个小张大夫。可以治咱们女子身上的病,叫你家夫君带你去瞧瞧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年瞧不起张知鱼学医的人,此刻恐怕已经寝食难安。
这根柔软的丝已经要把他们勒死了。
主簿看着这些泥地里的娘子,道:可惜了,是个女娘。
若为男子,便能为官为民造福,女娘多少都有些不便。
范安却觉得离这一天已经不远了,大周有过女将,当今天子膝下能力最为出众,还手握兵权将太子哥哥打压得抬不起头的,不就是一个女娘么?
女人为官也并不是稀罕事,往前数两百年还有女皇呢。
吃完饭,范安将筷子一撂,打了马一个人扬鞭奔向张家。
这头鱼姐儿几个也凑在一起叽咕。
成昭看鱼姐儿道:我早逝的爹和哥哥听说在家已经好几日不曾睡觉,瘦得跟痨病鬼似的,还来求我娘再成婚。
只可惜狄夫人如今有钱,儿子又长大了,每日过得好不快活,成昭还打算给娘找第二春看看,他娘比他爹小那么些年岁,再找一个更好的完全不是问题嘛。
狄夫人这几年养得比从前年轻了十岁似的,老来伴儿她也不是没心思,只是不想成婚,便是在外头养个面皮俊的小郎君又有何难,只可恨成昭至今还是个榆木脑袋不见开窍,儿子不成婚,狄夫人还不敢放开手脚快活后半生,想到这个狄夫人看儿子就有些不顺眼,孩子么,一日香三日臭。
成昭靠着他娘过了五年,早不是香饽饽了,今儿他也是被打出来的,据说是家里地上老扫出头发,他娘嫌弃他头发多。
可怜见的,成昭自己的头发可不曾有那么长,但成昭不敢跟娘挺腰子,只得放了账本来张家串门子,他也很好奇鱼姐儿如何做得这事的,那么多钱,衙门说给就给?
且因着此事,张知鱼都快把病患全招到保和堂和妇舍去了。
急得几条街外的两个瘟丧日日垮着脸。
其他药铺子素来吃惯了保和堂和仁安堂的残粮,早已经习以为常,大家还盼着这药赶紧公布药方,让大伙儿一起跟着受惠,只有人嫌狗厌本就人气低迷的仁安堂快被挤兑得开不下去。
成昭已经盘算着开始给保和堂供货,他种的药材可比以前他哥任人唯亲种出来的东西好用不少,只是八卦性子不改,还问鱼姐儿:你难不成私下自己出银子补贴了?何以这么多肝儿都给了你,饭馆里都一肝难求了,听说再多的钱也买不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