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药膳手札(16)
难得叫他哑语。
两人交谈的时候,闲言碎语像冰雹似的砸在晏桑枝示人的后背上。
小娘子行医,莫不是个笑话,能摸得准脉在哪里吗?
人已经这般惨了,竟连死前都不给他一个安生。
菩萨心肠我没瞧到,要真是对他好,给他个体面。
更恶毒的言论都有,范大把药扔在地上,冲过去跟他们对骂,小娘子医术好着呢,你们别在这里嚼蛆,要嚼去嚼粪坑里的。
阿春也不示弱,她声音愤愤,哎呦,我还道谁在这里起毛,喷粪呐,瞧着你们的模样就晓得了,八怪里都找不出你们来。
她都已经开始撩袖子,想撕了那些人的嘴,这是晏桑枝曾经告诉她的,如今阿春也鼓起勇气维护她。
麦芽和麦冬很不服气,那些人气得面红耳赤,撺掇男人妻子,大婶子,你也不拦着点,要是她给大哥在这里治断气了,她拍拍屁股走了,谁能赔你?
我来赔。
谢行安站起来,长身直立,声音清越。刚才那些叫骂声全都停了下来,看向他。
他好似没看见,继续说:若是在这医死了,婶子你大可找菩萨桥谢家来赔,身后事以及旁的,谢家会给他办的体面。
说完顶着众人的目光,从袖笼中拿出一方帕子,不紧不慢挨个擦自己沾了泥和血的手指。
而后抬起头看向一人,漫不经心地道:陈郎中,看来最近日子过得不错,中气十足啊。
他浅笑一声,前头陈家医馆刚治死一人,伙计背了命案。陈郎中的尾巴都不收敛一些,怎么还翘得这般高,难不成,是想跟伙计去一样的地方。
陈郎中刚才喊得最响,骂得最难听,他这双糟污眼里,见不得女子做不合时宜的事情。如今却缩着脖子不敢出声。谢行安冷笑,手指翻转,那帕子卷起来窝在他的手心,直直扔出去,正中陈郎中那张嘴。
那就管好自己的嘴,少叫我听见你那些贻笑大方的污言秽语。
他说得轻巧,却听得陈郎中冷汗淋漓,知道他是真能送自己上路,连连点头,转身就想逃走。
被他叫住,且慢,别急着走。刚才骂的这么难听,怎么也得磕三个响头再走吧。
谢行安伸出手,又轻飘飘地指了几个人,还有你们几个,不磕也行,毕竟你们手上的事也不小。我正有闲心一个个抖落出来,好叫你们全待在一间牢里,毕竟狼狈为奸。
威胁到这个份上了,那些刚才叫嚣的最厉害的人,面露苦色,却一点都不敢耽误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嘴里直喊:是我说错了,都是胡言乱语。
再也不敢露出刚才那些轻蔑又恶心的表情。
三个响头磕完,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谢行安一点都不怕这些软骨头报复,最好别舞到他面前来,有的是招对付他们。
他说完后面前鸦雀无声,众人都拿敬畏的眼神看着他。谢行安又对谢十五道:去铺子拿我的针灸盒过来。
解决完这些人后,他蹲下来查看。晏桑枝在他刚才说话的时候手一直没停过,给那男人断掉的腿正骨,摆直弄好。
她不是没听到刚才的话,只是习以为常罢了,更难听的她都听过。但这却是第一次有那么多人肯替她出头,而不是在救治病人时打她一闷棍。
她打完最后一个结,吐出口气转过头问道:你就信我能医?可能我真跟他们说的一样呢。
很平常的语气,一点动怒都没有。
谢行安看不透她。
他拿到针灸盒,取出长针,低低地嗯了一声,是在表示信她能医。
缓缓从男子的百会穴刺入,他按尸蹶的法子治的,能吊住男子的一口气。
收回手才道:能治病的都是大夫,不分男女。
谢行安去探男子的气,平稳了些。眼睛去望山岳,山间的风落在他的眼里,叫他说话都跟风一样轻柔却有力量。
人贵自重,若是自轻自贱起来,那些叫人厌的蝼蚁都得踩上一脚。况且他们说的不过是诳话而已,要是往肚里去,那得酸臭反胃。
晏桑枝抬眸看他,她只见过这人几次,可好似每一次见面都在宽慰她。
我不会往心里去的。只是他们也最好别求到我手上。
她不是娇养的花,不至于因为这点话就觉得自个儿卑贱起来。
晏桑枝还在处理他的伤,高喊了一句,阿春,去挖五升多的黄土,只要黄土,再搬个炉子来。
这才是救命的开始,她要那些人,收起自己难看的嘴脸。
作者有话说:
本文星期四入v,所以星期三的更新并入星期四里,在凌晨十二点准时更新万字章节,求个订阅~,别养肥呀@_@
为了感谢大家支持,入v后三日发红包,并抽奖。
v后不压字数,感情线会有很多,剧情并线,药膳也会多很多,感谢大家地留言与支持,希望能越写越好,不辜负大家地订阅,爱你们@@
带个预收:
一场雪山之旅,喻织冬和穆九青这对刚结婚的夫妻,从现代身穿到某个不知名的朝代中。
汉安国疆域辽阔,海晏河清,君主开明,国内皆可往来。
喻织冬和穆九青便决定继续未尽的理想:游历四方,走遍山南海北。为此他们谋划了两年,造出两辆古代版房车,与几个好友一起踏上云游的路。
在江南玩竹马,观滚灯,听绯绿社唱戏,学做织扇,坐在画舫上尝桂花栗子羹。
从南蛮之地到高山之巅,从陆地平原到江河岛屿,从塞外江南到楚蜀大地。
所有地方的文化、美景、民俗,喻织冬他们用半生的时光将它编撰成册,取名《江山万里》。
并得以流芳百世,后人称为古代地理开山之作。
【本文指南】:
1.无金手指,这个故事很长,里面所有出现过的地方除了地名更改外,都有史书考证。
2.男主类似于男妈妈的类型,会洗衣做饭,绣花织布等等,不适的请点叉。
3.每个地方除了描写风俗、美食、景色、人文以外,均有很多的故事发生,或好或坏,也会有危险,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路程。
古代药市真有闻药气的说法,治百病,不过在成都药市,这里借用。参考《宋代文化研究》
傩(nuo)戏,又称香火戏,是古代扬州流行的,文中所有参考至扬州扬剧网。
胸如熟黄豆,骨气绝,一日内必死。《针灸大成》
从百会穴刺入治昏厥参考《针灸治病传奇:》
感谢在20220606 20:52:17~20220607 19:54: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乐微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3章 梨膏糖 ◇
◎知晓是前朝的燕飞到了今朝◎
黄土尽数被挖来, 有人腾了个药炉,虽不知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却热心肠地帮忙捡柴生火。
炉子底下噼里啪啦地响, 陶锅里的净黄土噗噗冒气,土腥味熏人。
晏桑枝徒手挖出最上面的土, 热却不烫人, 随即叫阿春撤了柴火。
左右手来回倒腾,在手心里揉搓这一堆黄土。刚才她处理断裂的骨肉时发现, 最要命的伤在男子肩肘间,皮肉里穿杂树木枝条,有一根直接对穿,才导致失血过多,脉搏微弱。
她费了好大的劲才将木刺全都挑出来, 血给止住。如此才好把黄土贴在肩肘处, 等到没了热气再换一包,切记不能一直放在上面。
这是个体力活,晏桑枝的身子不成, 换到后头喘得厉害,土腥气往她鼻嘴里钻,时不时咳嗽几声。
正待她换到第三包时,谢行安伸出手, 挽起袖子, 他说:只需要在骨肉断裂处用黄土熨烫的话,我已经明白了。腿骨三处、腰间一处、手肘两处,你不如歇会, 我帮你。
晏桑枝直接将黄土递给他, 自己则坐到地上, 她累得手都抬不起来,只能时不时指点谢行安。
陶锅里的土全都换完,两人便没有再动,谢行安摸索男子的脉搏,时不时跳动,僵硬的手指逐渐温热。
与初时他刚把过的脉全然不同,有生机。
他颇为惊疑,侧过头问:黄土救命,是何道理?
土本就奇妙,黄土有解毒的功效,甚至还能消肿止痛,你看到他那些断裂之处吗,黄土蒸过后再放到上面能促进裂处慢慢复原,致命伤稳住后,哪怕气绝都能捡一条命回来。
晏桑枝说完自己去探那男子的脉,长舒一口气,安抚边上一直惶惶的妻子,再过半个时辰,他会醒的。命我替你保住了,他不会死,也不会叫两个孩子没有爹。
这最后一句话,让谢行安看了她一眼,手下动作微停。
他妻子如同拜菩萨那样虔城地跪谢晏桑枝,这个苦命的女人一边磕头一边放声大哭,鼻涕和泪混在一起。
多谢小娘子。
她反反复复只会说这一句话。
婶子,别磕头了,现下天冷,你去拿件衣裳给他披上。命保住后,要喝挺久的药。且两三年内无法再做重活,不然还会断骨,那时候再想接上,不说痛苦,以后稍提点东西就会断。
晏桑枝把女人扶起来,温声细语交代她。其实能保住一条命是好事,可家里头失去了一个壮劳力,女人悲从中来,头跟没力气似的垂到地上,使劲拍打地,小声呜咽。
本来就难过的日子,以后更加难过。
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
谢行安和她秉持着同样的念头,两人对视一眼,他心领神会,问道:我接手?
对,方药见效快,我开方不在行,免得耽误了他的伤势,就得劳烦你接手。
晏桑枝直截了当,医道本就错枝横节,她只擅长一部分。
行。
在谢行安应下的时候,躺在地上的男子眼皮半睁,喉咙口咕哝着,水、水,
俨然从濒死中活了过来。
边上众人哗然,之前还有劝晏桑枝的郎中,此时却抚掌大赞,此法当真极妙!
那些药商目光炽热,想要上前搭话,旁的百姓则狂热,嘴里念菩萨,有的还大呼神医,纷纷围过来想叫晏桑枝把脉。
之前那点流于脸上的鄙夷与轻视,在此刻好像全都消失了,大家像看药王相那般神情敬畏。
可当有下个女子行医时,照旧还是这般。
晏桑枝她并不是来替自己抱屈的,全然无视这样的神情。
谢行安让人抬了木架来,众人小心把男子移上去,那妻子谢过之后紧紧跟在后面,有郎中随同一起上了船。
剩下还有想请晏桑枝看病的,她没应,甩掉手上的泥,神情清冷,我只会医这个,生病最好还是去菩萨桥为好。
她又添了句,谢家医馆看病还算良心,你们可以到那里去瞧。
说完自顾自地走到边上的山涧里净手,一排人跟了过来,谢行安蹲在她不远处,洗去手上的淤泥,河里的倒影飘摇,涟漪四起。
他看着淤泥越流越远,轻声问道:你既已知晓我是谢家医馆的,前头才刚在那里跌了跟头,为何还要给医馆说好话。
我是气愤行医开错药方的事,只因我觉得我的命无价,晏桑枝在水中使劲搓洗自己的手,泛红一片,她嘴上却不慌不忙接着道:但又不代表我一直耿耿于怀。
毕竟我所花的银钱,医馆全还给我了,后头买的药材也并没有收钱。再则,她抬起头,你们医馆不是说要来赔礼吗?所以我只是跟他们说,看病还算有良心。
之前我并不在江淮,所以赔礼之事才一直拖到现在,我深感歉意。不知小娘子你想要什么?只要是合情合理的,谢家都能赔。
谢行安说话很谨慎。
你怕我会狮子大开口?晏桑枝有话直说,站起身拍拍自己衣衫上的泥,她边走边道:是你赔得起的东西。
是什么?
我要天麻、生甘草、茯苓、麻黄、川贝母和款冬花,我要道地的,至于多少,全凭你谢郎君的良心了。
晏桑枝瞟了眼谢行安,眼眉上挑,慢悠悠走在山间的小道上,衣摆飘荡。
若凭我的良心,还得再加上半夏、前胡、百部、知母、柴胡。这样才对止咳平喘,阴虚低热有效。
谢行安于五色上精通,有些病症打眼一瞧就能看出来。晏桑枝的面色不好,不是喘症,倒像心脾两虚。他沉思。
你若肯多赔一点,我也不介意。只消别掺假货。
晏桑枝无所谓他后头给不给,又问道:何时能送来?
明日一早。
成,今日多谢你的帮忙,明日见。
晏桑枝匆匆收了话尾,她很想回去换件衣衫,还不忘拿上自个儿的药材,阿春几个赶忙跟上。
谢行安站定在原地,目光悠远。
一行人回程的时候,是坐渔船回去的。
阿春到现在还很激动,脸色红扑扑,小娘子,你真的把人救活了。
她前头和人对骂时,还心头惴惴,毕竟这真的是将死之人,现在却扬眉吐气,把那些人的脸打得噼啪响,想想就解气。
你日后也可以。
我?
阿春惊疑,她不知道其中意思。
对,很多病它不需要做药膳或是方药和针灸,只消用些常见的东西都能医。好比被犬咬伤时,拿水去洗伤口,血水全都洗出来不再流时就用布裹住,不日能愈。
晏桑枝将头靠在舱背上,随意举了个例子,又道:只是你现在还没摸到脉门,日后多学多练,救人不是问题。
她看到阿春面色凝重,坐起身来,你不想学?
不,不不,阿春连忙摇头,她只是没想到小娘子竟存了教她学医的念头。
她之前最多生出的想法,不过是让小娘子教她认点药材,知晓点药理,好叫自己不要总是哀怨过日子。
她心里头高兴又惶恐,只会说不,但让她正经把一句话给说完,又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口了。
晏桑枝拍拍她的手,把话揉碎了说给她听,你用不着害怕,这也并非我家学传承,你就把它当是偏门偏方罢了。我教你,你尽管学,多学点本事傍身,不用觉得到时候亏欠我什么,要这般想,那学起来便没意思。你就权当是帮我。
帮你?
对,我总有腾不出手的时候,不好叫我一人里外忙活。
阿春想明白其中关窍,忙不迭应下,悬着的心落下。手指还绞在一起,我是想学的,可我怕自个儿笨,还耽误小娘子的事情。
那你不用怕,到时候麦芽麦冬跟你一道学。
啊?
正在边上看戏的麦芽惊讶,怎么就要她一道学了,麦冬则难得有点兴奋,他半立起身来忙问,阿姐,是真的吗?
当然。等我把医书再详尽地看一遍后就教你们。
晏桑枝很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不一定能活很久,要是这世她比两个孩子先走一步呢,不能再护着他们。
那什么也不会,纵然日后有再多的银钱,也是坐吃山空。况且她这一世也不能叫晏家的根基断在她的手里。
所以她一早就打算好了,叫麦芽学药膳,麦冬学方药,阿春是临时才插进来的,她学的跟两个不一样,学急病处理偏方。
恋耽美
两人交谈的时候,闲言碎语像冰雹似的砸在晏桑枝示人的后背上。
小娘子行医,莫不是个笑话,能摸得准脉在哪里吗?
人已经这般惨了,竟连死前都不给他一个安生。
菩萨心肠我没瞧到,要真是对他好,给他个体面。
更恶毒的言论都有,范大把药扔在地上,冲过去跟他们对骂,小娘子医术好着呢,你们别在这里嚼蛆,要嚼去嚼粪坑里的。
阿春也不示弱,她声音愤愤,哎呦,我还道谁在这里起毛,喷粪呐,瞧着你们的模样就晓得了,八怪里都找不出你们来。
她都已经开始撩袖子,想撕了那些人的嘴,这是晏桑枝曾经告诉她的,如今阿春也鼓起勇气维护她。
麦芽和麦冬很不服气,那些人气得面红耳赤,撺掇男人妻子,大婶子,你也不拦着点,要是她给大哥在这里治断气了,她拍拍屁股走了,谁能赔你?
我来赔。
谢行安站起来,长身直立,声音清越。刚才那些叫骂声全都停了下来,看向他。
他好似没看见,继续说:若是在这医死了,婶子你大可找菩萨桥谢家来赔,身后事以及旁的,谢家会给他办的体面。
说完顶着众人的目光,从袖笼中拿出一方帕子,不紧不慢挨个擦自己沾了泥和血的手指。
而后抬起头看向一人,漫不经心地道:陈郎中,看来最近日子过得不错,中气十足啊。
他浅笑一声,前头陈家医馆刚治死一人,伙计背了命案。陈郎中的尾巴都不收敛一些,怎么还翘得这般高,难不成,是想跟伙计去一样的地方。
陈郎中刚才喊得最响,骂得最难听,他这双糟污眼里,见不得女子做不合时宜的事情。如今却缩着脖子不敢出声。谢行安冷笑,手指翻转,那帕子卷起来窝在他的手心,直直扔出去,正中陈郎中那张嘴。
那就管好自己的嘴,少叫我听见你那些贻笑大方的污言秽语。
他说得轻巧,却听得陈郎中冷汗淋漓,知道他是真能送自己上路,连连点头,转身就想逃走。
被他叫住,且慢,别急着走。刚才骂的这么难听,怎么也得磕三个响头再走吧。
谢行安伸出手,又轻飘飘地指了几个人,还有你们几个,不磕也行,毕竟你们手上的事也不小。我正有闲心一个个抖落出来,好叫你们全待在一间牢里,毕竟狼狈为奸。
威胁到这个份上了,那些刚才叫嚣的最厉害的人,面露苦色,却一点都不敢耽误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嘴里直喊:是我说错了,都是胡言乱语。
再也不敢露出刚才那些轻蔑又恶心的表情。
三个响头磕完,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谢行安一点都不怕这些软骨头报复,最好别舞到他面前来,有的是招对付他们。
他说完后面前鸦雀无声,众人都拿敬畏的眼神看着他。谢行安又对谢十五道:去铺子拿我的针灸盒过来。
解决完这些人后,他蹲下来查看。晏桑枝在他刚才说话的时候手一直没停过,给那男人断掉的腿正骨,摆直弄好。
她不是没听到刚才的话,只是习以为常罢了,更难听的她都听过。但这却是第一次有那么多人肯替她出头,而不是在救治病人时打她一闷棍。
她打完最后一个结,吐出口气转过头问道:你就信我能医?可能我真跟他们说的一样呢。
很平常的语气,一点动怒都没有。
谢行安看不透她。
他拿到针灸盒,取出长针,低低地嗯了一声,是在表示信她能医。
缓缓从男子的百会穴刺入,他按尸蹶的法子治的,能吊住男子的一口气。
收回手才道:能治病的都是大夫,不分男女。
谢行安去探男子的气,平稳了些。眼睛去望山岳,山间的风落在他的眼里,叫他说话都跟风一样轻柔却有力量。
人贵自重,若是自轻自贱起来,那些叫人厌的蝼蚁都得踩上一脚。况且他们说的不过是诳话而已,要是往肚里去,那得酸臭反胃。
晏桑枝抬眸看他,她只见过这人几次,可好似每一次见面都在宽慰她。
我不会往心里去的。只是他们也最好别求到我手上。
她不是娇养的花,不至于因为这点话就觉得自个儿卑贱起来。
晏桑枝还在处理他的伤,高喊了一句,阿春,去挖五升多的黄土,只要黄土,再搬个炉子来。
这才是救命的开始,她要那些人,收起自己难看的嘴脸。
作者有话说:
本文星期四入v,所以星期三的更新并入星期四里,在凌晨十二点准时更新万字章节,求个订阅~,别养肥呀@_@
为了感谢大家支持,入v后三日发红包,并抽奖。
v后不压字数,感情线会有很多,剧情并线,药膳也会多很多,感谢大家地留言与支持,希望能越写越好,不辜负大家地订阅,爱你们@@
带个预收:
一场雪山之旅,喻织冬和穆九青这对刚结婚的夫妻,从现代身穿到某个不知名的朝代中。
汉安国疆域辽阔,海晏河清,君主开明,国内皆可往来。
喻织冬和穆九青便决定继续未尽的理想:游历四方,走遍山南海北。为此他们谋划了两年,造出两辆古代版房车,与几个好友一起踏上云游的路。
在江南玩竹马,观滚灯,听绯绿社唱戏,学做织扇,坐在画舫上尝桂花栗子羹。
从南蛮之地到高山之巅,从陆地平原到江河岛屿,从塞外江南到楚蜀大地。
所有地方的文化、美景、民俗,喻织冬他们用半生的时光将它编撰成册,取名《江山万里》。
并得以流芳百世,后人称为古代地理开山之作。
【本文指南】:
1.无金手指,这个故事很长,里面所有出现过的地方除了地名更改外,都有史书考证。
2.男主类似于男妈妈的类型,会洗衣做饭,绣花织布等等,不适的请点叉。
3.每个地方除了描写风俗、美食、景色、人文以外,均有很多的故事发生,或好或坏,也会有危险,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路程。
古代药市真有闻药气的说法,治百病,不过在成都药市,这里借用。参考《宋代文化研究》
傩(nuo)戏,又称香火戏,是古代扬州流行的,文中所有参考至扬州扬剧网。
胸如熟黄豆,骨气绝,一日内必死。《针灸大成》
从百会穴刺入治昏厥参考《针灸治病传奇:》
感谢在20220606 20:52:17~20220607 19:54: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乐微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3章 梨膏糖 ◇
◎知晓是前朝的燕飞到了今朝◎
黄土尽数被挖来, 有人腾了个药炉,虽不知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却热心肠地帮忙捡柴生火。
炉子底下噼里啪啦地响, 陶锅里的净黄土噗噗冒气,土腥味熏人。
晏桑枝徒手挖出最上面的土, 热却不烫人, 随即叫阿春撤了柴火。
左右手来回倒腾,在手心里揉搓这一堆黄土。刚才她处理断裂的骨肉时发现, 最要命的伤在男子肩肘间,皮肉里穿杂树木枝条,有一根直接对穿,才导致失血过多,脉搏微弱。
她费了好大的劲才将木刺全都挑出来, 血给止住。如此才好把黄土贴在肩肘处, 等到没了热气再换一包,切记不能一直放在上面。
这是个体力活,晏桑枝的身子不成, 换到后头喘得厉害,土腥气往她鼻嘴里钻,时不时咳嗽几声。
正待她换到第三包时,谢行安伸出手, 挽起袖子, 他说:只需要在骨肉断裂处用黄土熨烫的话,我已经明白了。腿骨三处、腰间一处、手肘两处,你不如歇会, 我帮你。
晏桑枝直接将黄土递给他, 自己则坐到地上, 她累得手都抬不起来,只能时不时指点谢行安。
陶锅里的土全都换完,两人便没有再动,谢行安摸索男子的脉搏,时不时跳动,僵硬的手指逐渐温热。
与初时他刚把过的脉全然不同,有生机。
他颇为惊疑,侧过头问:黄土救命,是何道理?
土本就奇妙,黄土有解毒的功效,甚至还能消肿止痛,你看到他那些断裂之处吗,黄土蒸过后再放到上面能促进裂处慢慢复原,致命伤稳住后,哪怕气绝都能捡一条命回来。
晏桑枝说完自己去探那男子的脉,长舒一口气,安抚边上一直惶惶的妻子,再过半个时辰,他会醒的。命我替你保住了,他不会死,也不会叫两个孩子没有爹。
这最后一句话,让谢行安看了她一眼,手下动作微停。
他妻子如同拜菩萨那样虔城地跪谢晏桑枝,这个苦命的女人一边磕头一边放声大哭,鼻涕和泪混在一起。
多谢小娘子。
她反反复复只会说这一句话。
婶子,别磕头了,现下天冷,你去拿件衣裳给他披上。命保住后,要喝挺久的药。且两三年内无法再做重活,不然还会断骨,那时候再想接上,不说痛苦,以后稍提点东西就会断。
晏桑枝把女人扶起来,温声细语交代她。其实能保住一条命是好事,可家里头失去了一个壮劳力,女人悲从中来,头跟没力气似的垂到地上,使劲拍打地,小声呜咽。
本来就难过的日子,以后更加难过。
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
谢行安和她秉持着同样的念头,两人对视一眼,他心领神会,问道:我接手?
对,方药见效快,我开方不在行,免得耽误了他的伤势,就得劳烦你接手。
晏桑枝直截了当,医道本就错枝横节,她只擅长一部分。
行。
在谢行安应下的时候,躺在地上的男子眼皮半睁,喉咙口咕哝着,水、水,
俨然从濒死中活了过来。
边上众人哗然,之前还有劝晏桑枝的郎中,此时却抚掌大赞,此法当真极妙!
那些药商目光炽热,想要上前搭话,旁的百姓则狂热,嘴里念菩萨,有的还大呼神医,纷纷围过来想叫晏桑枝把脉。
之前那点流于脸上的鄙夷与轻视,在此刻好像全都消失了,大家像看药王相那般神情敬畏。
可当有下个女子行医时,照旧还是这般。
晏桑枝她并不是来替自己抱屈的,全然无视这样的神情。
谢行安让人抬了木架来,众人小心把男子移上去,那妻子谢过之后紧紧跟在后面,有郎中随同一起上了船。
剩下还有想请晏桑枝看病的,她没应,甩掉手上的泥,神情清冷,我只会医这个,生病最好还是去菩萨桥为好。
她又添了句,谢家医馆看病还算良心,你们可以到那里去瞧。
说完自顾自地走到边上的山涧里净手,一排人跟了过来,谢行安蹲在她不远处,洗去手上的淤泥,河里的倒影飘摇,涟漪四起。
他看着淤泥越流越远,轻声问道:你既已知晓我是谢家医馆的,前头才刚在那里跌了跟头,为何还要给医馆说好话。
我是气愤行医开错药方的事,只因我觉得我的命无价,晏桑枝在水中使劲搓洗自己的手,泛红一片,她嘴上却不慌不忙接着道:但又不代表我一直耿耿于怀。
毕竟我所花的银钱,医馆全还给我了,后头买的药材也并没有收钱。再则,她抬起头,你们医馆不是说要来赔礼吗?所以我只是跟他们说,看病还算有良心。
之前我并不在江淮,所以赔礼之事才一直拖到现在,我深感歉意。不知小娘子你想要什么?只要是合情合理的,谢家都能赔。
谢行安说话很谨慎。
你怕我会狮子大开口?晏桑枝有话直说,站起身拍拍自己衣衫上的泥,她边走边道:是你赔得起的东西。
是什么?
我要天麻、生甘草、茯苓、麻黄、川贝母和款冬花,我要道地的,至于多少,全凭你谢郎君的良心了。
晏桑枝瞟了眼谢行安,眼眉上挑,慢悠悠走在山间的小道上,衣摆飘荡。
若凭我的良心,还得再加上半夏、前胡、百部、知母、柴胡。这样才对止咳平喘,阴虚低热有效。
谢行安于五色上精通,有些病症打眼一瞧就能看出来。晏桑枝的面色不好,不是喘症,倒像心脾两虚。他沉思。
你若肯多赔一点,我也不介意。只消别掺假货。
晏桑枝无所谓他后头给不给,又问道:何时能送来?
明日一早。
成,今日多谢你的帮忙,明日见。
晏桑枝匆匆收了话尾,她很想回去换件衣衫,还不忘拿上自个儿的药材,阿春几个赶忙跟上。
谢行安站定在原地,目光悠远。
一行人回程的时候,是坐渔船回去的。
阿春到现在还很激动,脸色红扑扑,小娘子,你真的把人救活了。
她前头和人对骂时,还心头惴惴,毕竟这真的是将死之人,现在却扬眉吐气,把那些人的脸打得噼啪响,想想就解气。
你日后也可以。
我?
阿春惊疑,她不知道其中意思。
对,很多病它不需要做药膳或是方药和针灸,只消用些常见的东西都能医。好比被犬咬伤时,拿水去洗伤口,血水全都洗出来不再流时就用布裹住,不日能愈。
晏桑枝将头靠在舱背上,随意举了个例子,又道:只是你现在还没摸到脉门,日后多学多练,救人不是问题。
她看到阿春面色凝重,坐起身来,你不想学?
不,不不,阿春连忙摇头,她只是没想到小娘子竟存了教她学医的念头。
她之前最多生出的想法,不过是让小娘子教她认点药材,知晓点药理,好叫自己不要总是哀怨过日子。
她心里头高兴又惶恐,只会说不,但让她正经把一句话给说完,又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口了。
晏桑枝拍拍她的手,把话揉碎了说给她听,你用不着害怕,这也并非我家学传承,你就把它当是偏门偏方罢了。我教你,你尽管学,多学点本事傍身,不用觉得到时候亏欠我什么,要这般想,那学起来便没意思。你就权当是帮我。
帮你?
对,我总有腾不出手的时候,不好叫我一人里外忙活。
阿春想明白其中关窍,忙不迭应下,悬着的心落下。手指还绞在一起,我是想学的,可我怕自个儿笨,还耽误小娘子的事情。
那你不用怕,到时候麦芽麦冬跟你一道学。
啊?
正在边上看戏的麦芽惊讶,怎么就要她一道学了,麦冬则难得有点兴奋,他半立起身来忙问,阿姐,是真的吗?
当然。等我把医书再详尽地看一遍后就教你们。
晏桑枝很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不一定能活很久,要是这世她比两个孩子先走一步呢,不能再护着他们。
那什么也不会,纵然日后有再多的银钱,也是坐吃山空。况且她这一世也不能叫晏家的根基断在她的手里。
所以她一早就打算好了,叫麦芽学药膳,麦冬学方药,阿春是临时才插进来的,她学的跟两个不一样,学急病处理偏方。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