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六零大厂职工独生女 > 六零大厂职工独生女
错误举报

六零大厂职工独生女免费阅读(54)

    这可说不准。再说不学习也是一天,学习也是一天,怎么过都是一天,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万一哪天真能考大学了,我和沈子清还能复习复习直接去考试。包惜惜心里清楚,很快了,一切就要结束了,明年就能恢复高考,但这一切她不能这么张口就说出来。她能做的无非是说过吴小丽一起学习,对方不喜欢,甚至抗拒。
    吴小丽知道她说的在理,特别是那句怎么过都是一天。她懂的,回过头看自己,不就浑浑噩噩过了十八年。回想这十八年,好像确实是上学的日子充实一些,虽然那时候会因为功课和考试烦恼。
    三人的聊天再次陷入沉默,好在没多久,谢翠芝那边都弄好了。
    自从吴大志腿受伤后,三人好久没一起在谢翠芝家吃过饭了,这不免让她想起沈子清刚把包惜惜接上岛的那天。
    谢翠芝想起自酿的葡萄酒还有一点,便去拿了出来。
    虽然让你们喝酒很不成样子,不过这样坐在一起吃饭的次数,是吃一顿少一顿,不如就尽兴些吧。
    吴小丽接过谢翠芝倒的酒,嘟嘴说道:怎么会呢,我们住的那么近,想一起吃饭还不容易。
    这句话说的,又像以前那个吴小丽了。
    谢翠芝笑了,对她说:你这孩子,该不该说你傻呢,难道你以为能一辈子住这么近不成?
    这话直接把吴小丽问住了,在她看来,如果没出什么事,应该就是如此的。
    可是,老师的话让她后知后觉记起来,沈子清和包惜惜他们原先不是住在岛上的。总有一天,他们是要离开的。想到这里,吴小丽有些伤感,便问起他们二人日后有何打算。
    说起以后,两人都充满憧憬,可吴小丽不是谢翠芝,自然不能对她说局势会有变,他们也许很快就会离开。只得假设去说,以后怎样的话,他们会怎样。
    吴小丽越听越茫然,若说问自己这话不过是随口一问,那他们两人把未来假设的如此有条理,则是完全出乎意料。她甚至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年纪,他们就如此清楚自己想干什么呢?
    因为这份茫然,吴小丽回家后没忍住和父亲说了,末了还借着几分酒意问父亲:是不是生活在外边的孩子,真的比较清楚明白自己想干什么?
    不像他们这些从小在岛上生活的,世界仿佛也就只有这个岛这么大。
    我以后的人生,是不是也如其他婶婶们一样,嫁给一个军人,生几个孩子,干干家务,没事再晒晒咸鱼。
    这时候的吴小丽还不知道,自己说完这番话后昏昏睡去,却对父亲产生怎样的影响,甚至让他在后来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夏日的余温在一日一日退散,沈家这边也仿也重新被老天眷顾,传来一个又一个暖人心的好消息。
    首先是沈子清父亲的事有了转机,紧接着傅卫国从老同学那听到,□□层那边有了重大变动,似乎都在宣告着,这一切即将结束。
    到了十月,沈子清父亲基本可以确定没事,这即意味着他们即将要一家团圆,也意味着沈子清他们要离岛。
    这他们,在傅卫国看来是包括沈倩瑶的。
    只是想,还没到真正离开呢,离别的伤感就在他心里悄然漫然。
    这夜,他搂着妻子,心里万分不舍。可再不舍,他也没说出让她留下的话。
    他心里清楚,沈倩瑶是人群里明媚夺目的存在,自私的将她拘禁在这小岛,夺其光芒,太自私了。
    虽说已入秋,天凉了不少,可这样搂着睡也是热的人发慌。
    沈倩瑶拍了拍丈夫硬邦邦的手臂,问他还让不让人睡。
    已经折腾了她半宿了,逼得她偷偷摸摸又洗了个澡,现在又这样箍着人,肯定又弄出一身汗。一个晚上洗三次澡,那就太不像话了。只是想象,沈倩瑶都脸红了。
    傅卫国,我警告你,再不松开手,你今晚就给我打地铺。
    傅卫国听出妻子认真了,不情不愿松开她,安安分分躺好。
    黑暗中,他对妻子说:倩瑶,爸妈应该快要回去了吧。
    沈倩瑶嗯了声,说: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嘛,家里的事什么时候避过你去办了。
    傅卫国嘿嘿笑了笑,下意识又想伸手去搂妻子,好在及时收了回来。他想问妻子,是不是会跟着岳父岳母一起走。但还没说他又再心里嘀咕道,这问出来不是难为她嘛。
    于是话到嘴边又变成:你和他们回城里后,可记得多给我写信。
    沈倩瑶被傅卫国折腾的很疲惫,已经困的眼睛都睁不开了,意识已经模模糊糊,根本没听清傅卫国说什么,咕哝道:快睡吧,明天还要早起。
    说完这句话很快就陈沉谁去,可怜傅卫国精力过剩,到了下半夜才有睡意。
    1976年11月,沈子清收到父母的来信,他们已确定可以离开农场。
    对沈家来说,这无疑是这几年来最好的消息。
    沈倩瑶以为哥哥嫂嫂要回来了,父母应该会带着两个侄子回城,不料却又再次收到哥哥的来信,说今年春节他们想到这边过。她知道这是哥哥嫂嫂想当面和傅卫国表达感谢。
    这对傅卫国来说,无疑是喜上加喜。
    不仅可以一大家子团圆,也意味着妻子可以在岛上住到年后。
    想到这些日子以来,以为夫妻即将分别,自己可没少欺负她,傅卫国心里就生出几分心疼。早知还要待到春节之后,就悠着点了。看看倩瑶,累的人都瘦了一圈。
    为了给妻子补回点肉,这日晨跑结束后傅卫国特意去了趟码头,选了几条肥大的鱼,带回家让岳母给妻子炖鱼汤。
    赵巧香看到女婿如此慎重,初始还以为女儿怀孕了。
    傅问过赶忙红着脸否认:不是不是,就是觉得她最近好像瘦了。
    赵巧香失望哦了声,等女婿去部队后,把女儿拉到房间,问他们两人到底怎么打算的,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生孩子。
    说到这个问题,沈倩瑶也是眉头一皱,对母亲说:妈,你说我是不是身体有毛病?前面几年倒是因为我要到处演出,和卫国长期分居两地,两人也没打算要孩子。可这大半年我都住岛上了,却还是一直没消息。
    天地良心,一起住的日子傅卫国可没半点怜惜她。
    这下轮到赵巧香反过来安慰她:这事也得看缘分,你别急,实在不行,等过完这个春节,去你嫂子以前工作的医院好好检查一下。
    沈倩瑶点了点头。
    在众人的期盼中,在临近春节之际沈子清的父母终于登岛。
    太久没见,在码头重逢的那一瞬,一家人差点泪洒码头。
    回到家,再无外人看着,赵巧香终于可以好啊后打量几年没间过的儿子和儿媳妇。
    她看着他们,三年多的辛苦劳作,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台中的痕迹。
    粗糙长茧的手,两鬓的白头发,额间的皱眉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她,这两年他们过的有多辛苦。
    一时悲从中来,本来约好不哭的她,终于还是忍不住落下了眼泪,抱住他们,一遍又一遍重复:你们吃苦了。
    在场的人本就强忍着情绪,赵巧香一哭,好多人都忍不住跟着掉泪的掉泪,眼红的眼红。
    待积压了三年多的情绪宣泄的差不多后,一家人才记起上桌吃饭。
    这可是几年来的第一顿团圆饭,全家人卯足了劲准备,可不是一般的丰盛。
    饭桌上,大家轮流劝沈斌夫妻多吃一点,弄得他们都快怀疑自己是不是饿了三年。
    放下筷子,沈斌朝傅卫国举起酒杯,但还没开口就被对方按住了。
    只听傅卫国说道:大哥,我可拿你当亲大哥,拿咱爸妈当亲爸妈,客套的话千万别说。今天就吃饭,喝酒,聊天。说完,拿起自己的酒杯和他碰了碰,自己先干了。
    沈倩瑶在一旁看的感动的想掉泪,再一次深深觉得自己没有嫁错人。
    饭吃到一半,要聊的话题也聊的差不多。
    沈斌看向坐在一起的沈子清和包惜惜,问:你们呢?回城后有什么打算。
    包惜惜想说读书,还好及时想起,现在大家还不知道高中在明年会复学。
    看到包惜惜刚想开口又闭上,沈斌误以为她也是不知道,叹了口气道:要你们这时候去想清楚有什么打算也是太为难你们了。
    这样的年纪,本应该好好上学的。而且两个孩子在岛上还自学高中课程,可见也是喜欢学习的。真是可惜了,沈斌打从心里觉得惋惜。
    不过自己这次没事后,大概率可以官复原职。如果两个孩子确实迷茫自己的未来,干脆就让两个人结婚吧,他拉下老脸给他们在省城求份工作。
    若放在以前,沈斌肯定不会想这么干。但这三年多的经历改变了他很多,他现在觉得,在不触犯原则底线的情况下,把家人照顾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听到沈斌说干脆结婚,包惜惜那捧在手里的碗差点没拿住。
    结、结、结婚?她傻了,愣愣看着大家半响,随后羞红了脸。
    她和沈子清一起的事除了谢老师看出来以为,其他人应该不知道的呀。不是他们刻意隐瞒,而是嗐,每个孩子刚谈恋爱应该都会害怕被家长知道的吧。
    沈子清看上去比包惜惜好一点,实则也是懵了。
    懵过后脸红了,没想到大人们眼光这么犀利,父母只是到了半天就看出来了。
    沈子清母亲看着两个孩子都被吓傻了,推了推丈夫,笑骂道:哪有人像你说的这么直白的,把两个孩子都吓到了。再说两个孩子才多大,你就催着人结婚了?
    沈斌笑了笑,解释道:也不是催,就是既然都喜欢几年了,早点结婚也没什么不好,方便搬来省城住。
    几年?
    几、几年?
    第一声几年是沈倩瑶和傅卫国夫妻异口同声的感慨,第二声磕磕巴巴话都没说完整的,是出自紧张道脑子已经不会转的包惜惜之口。
    包惜惜人是彻底傻了,两人谈恋爱明明一年都还没有后,怎么成几年了。
    等等,莫不是大人们以为她和沈子清早读书那会就早恋了?
    天啊,她好想捂住脸,不敢去想此时自己的脸到底有多红。
    偏此时沈斌还火上浇油补充了句:当然,我绝对没有让你们早点生孩子的意思。
    生孩子呜呜,包惜惜心都要跳到嗓子口了。
    她的恋爱进度是不是跳跃的太快了,明明还没告诉家人们,却被误会他们已经谈了几年,都可以讨论结婚生子了。
    那藏在桌子下的手偷偷扯了扯沈子清衣服,用意念问他该怎么办。
    这顿饭到底是为沈爸爸沈妈妈接风洗尘,还是她丑媳见公婆啊。
    作者有话说:
    查了下资料,我国婚姻法是在1980年才提出男女结婚年龄规定的。
    感觉已经写了很多内容了,一看字数,竟然还不到三十万字。
    咳咳,写到这里,我们来捋个时间表。
    1959年,包惜惜和沈子清出生
    1968年秋,10岁,穿越,包惜惜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初识沈子清
    1968年冬,11岁,包惜惜回到亲身父母身边后的生活步入正规,和沈子清同一个班
    1972年,14岁,初一,两人依旧同班
    1973年,15岁,包惜惜初潮,男主家出事,沈家一家投靠姑父
    1974年,16岁,两人靠通信怜惜
    1975年7月,17岁,包惜惜和沈子清初中毕业
    1975年冬,17岁,包惜惜不堪各种活动及王树苗骚扰,投奔沈子清
    1976年初,18岁,过年,暧昧,表白
    1976年10月,18岁,沈子清父亲没事
    1976年年底,18岁,沈子清父母来海岛看望他们
    第62章
    沈子清也知道, 再这么说下去包惜惜怕是害羞到恨不能原地挖个地洞钻了。虽然他自己也差不多如此,也急忙站出来制止父亲再往下说:爸,你说什么呢, 什么几年,什么结婚,我们没有。
    沈斌听到儿子这话,却是拧起眉头, 严肃开口道:沈子清,平时爸爸怎么教你的?男人得有担待。你几年前就会去有意商店买润肤乳送人家小姑娘, 怎么现在反口不承认了。还说什么结婚?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就是耍流氓,明不明白?你想耍流氓不成?
    他一口气说了一大段话,期间沈子清急得数次想开口, 偏插不进去,急的他饭都吃不下了。
    好不容易等到父亲说完,连忙解释:不是,怎么可能, 我的意思是我们现在还小。还有那时候买护肤品不过是、不过是,刚好惜惜需要,妈妈又刚好在买。
    沈子清都快语无伦次了, 也不知道大家有没听懂。
    好在赵巧香看两个年轻人害羞的说话都磕巴了,适时开口对儿子说:好了好了,你看你一回来就把孩子说的急成什么样子了, 我们两个天天看着两个孩子的老人说什么了吗?
    沈立强担心自己儿子把惜惜这么好的姑娘吓到, 也是急的忙开口附和:可不就是,子清是男孩子没什么, 皮糙肉厚不要脸, 可人家惜惜是女孩子, 你再说下去她就要把自己烤熟了。
    爷爷!沈子清也要傻掉了,什么叫他是男孩子不要脸。今天晚上怎么回事,大人们说的都是什么话,难不成都高兴过头了?
    包惜惜本窘困到不行,却被沈立强这出其不意的不要脸逗的噗呲笑出声。
    沈立强也反应过来自己一时心急说错话了,解释道:说错了说错了,是脸皮厚。
    脸皮厚和不要脸有什么区别,包惜惜控制不住自己,笑得停不下来,其他人亦然。
    沈立强这一句口误,也算误打误撞化解了两个小年轻的尴尬。
    最后沈子清母亲再次及时出手,可算转移了沈斌的注意力,将话题的中心转移到小儿子身上。
    沈斌一开口就是灵魂发问,问他学习成绩如何,明年转回城里上初中成绩跟不跟得上之类的。
    沈子恒本正趁着大人们都在关注大哥和惜惜姐,准备闷头苦吃一年吃不到两次的鸡肉,谁料目标还没达成,父亲就转而说自己。
    好在他的学习成绩还可以,说出来后沈斌欣慰点了点头,看着他说:男孩子不要太嘴馋,瞧你吃成什么样。
    得了喂,不要一见面就跟领导检查工作一样。
    妻子开口,沈斌只得再次闭嘴。
    沈子恒感动的给母亲夹了一块很靓的鸡腿肉。呜呜,果然世上只有妈妈好。
    吃过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烤炉前聊天,直到墙上的挂钟差不多指向九点。
    因为时间也不早了,加上体谅沈斌夫妻一路舟车劳顿,赵巧香率先起身,让大伙各自洗漱完回房睡觉。
    临回房间前,她看了眼儿子,眼角泛起泪光。
    总归是回来了,有什么话想说的也来日方长。
    第二天,在部队起床号准时响起时,傅卫国和沈子清两兄弟亦准时起床出门锻炼。
    谁也没想到沈斌也这个点醒了,听到他们要去晨跑,立刻开心说一起。
    傅卫国有些意外:没想到大哥你也有锻炼的习惯。
    沈斌笑了笑说:刚到农场的时候干活体力跟不上,为了锻炼身体,只好逼着自己每天早点起来跑步,跑着跑着就习惯了。
    一句话,没半个字说苦,却听得一大二小三人心疼不已。
    四人正准备出门,却又看到赵巧香从房间出来。
    沈斌忙把灯开了,问:妈,天这么冷,你怎么起这么早?
    赵巧香走到客厅的一个柜子前,从抽屉里拿出一叠肉票,边数边说:准备去副食品店买点肉和菜。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