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他后悔了免费阅读(12)
正所谓得一知音死不辞,永平很是高兴地拉着罗饴糖说了很久,直到后来,她都忘记自己去翠月庵,是要给她找堵,看摄政王反应的。
阿九在旁边一句话都插不上,只得静静等二人说得差不多了,这才提醒永平道:殿下啊,可别忘了,您答应仙姑的话啊。
永平这才恍然:糟糕,幸好你提醒,再不回去,那老婆子大概真敢告到皇叔那。
罗饴糖刚刚才征得永平的同意,得以碰一下九霄古琴,这下连一根弦还没来得及碰上,琴就被永平身后的宫婢用锦布包裹起来。
居士,真不好意思,本宫今日有事,要先走一步。明日吧,明日本宫再来,到时本宫教你弾,好不好?
罗饴糖笑了笑,没有关系的,殿下先去做自己的事吧。
永平急匆匆拽着裙摆出门,身后宫婢抱琴跟着。
罗饴糖收回那些跃跃欲试的手指,有些遗憾,轻轻叹了口气。
阿九回头望了她一眼,笑得没心眼道:居士啊,你真厉害,懂这么多!
罗饴糖朝她笑笑。
凤剑青在朝中一直冷着脸,比平日那副积雪千年的冰山脸,还要冷上至少千年。
于是,朝中便再无人敢提同南国议和的事情。
南国议和一事,是前些时日由荣安侯和靖国公共同提出的,因为大晋最近一直要顾忌同北疆大小诸国的局势,与南国的关系,两位向来不和的朝老便站同一阵线,要把永平公主送去南国和亲。
但此事遭摄政王一力反对。
凤剑青反对是有原因的,大晋虽说在富庶方面可能比不上南国,但战事上对决还是足够有余的。
要是南国胆敢撕破脸皮,硬取南境荣、桂二州,那么,他愿意为了大晋亲披战甲。
但这恰恰也是当朝两大勋贵的心头大患。
他们不质疑摄政王领兵打仗的能力,他们只担心此仗一旦胜利,摄政王手里拥有的权力大到即便集二人之力,都没法再抗衡。
荣安侯先前因为世子所犯下的事情,差点就这么没落下去,得亏荣安侯当机立断,立马同霍齐仲脱离父子关系,这才把霍氏保住下来,但已经元气受损了。
在此事上,太后自然也是站两元老的,主议和不开战的话,近乎半朝世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自身利益,当然也和两元老站同一阵线。
大概只有摄政王自己的人,和皇帝,乃及永平公主这个当事人,才会拒绝和亲议和。
只是涉及到开战,又有许多问题,皇帝自己其实也怕自己这位看似圣人的皇叔,会因此坐大,开战不是,不开也不是,左右为难。
与南国开战一事,容后再商议,暂时先看准情势吧,边关方面暂时关死防门,以防敌国探子进入。皇帝最后道。
下了朝,凤剑青腿长人高,一下子就从人群中淡去。
大家都看今天的摄政王话格外少,人格外冷,都在猜测他的下一步动作。
摄政王此人,必反。有人看了他今日的表现,得出结论道。
可却不料,他急着走远了之后,没多久,他就再也忍不住打出两个响嚏,惊到了一旁洒扫的宫婢!
大概是路过月季的花粉沾上朝服了,他从刚刚到现在就一直忍着,所以才会一言不发急着离开的。
新帝事后也很是忐忑,找人把他请来后殿,战战兢兢地问:皇叔可是对朕的决策有所不满?你我叔侄一场,万事大可开心见诚说开了。
谁知凤剑青并没把事情放在心上,陛下说的也对,打战一事,还需从长计议,暂时只要死守防门,还未到非打不可的情况。
皇帝一愣。
只是,陛下需得知道,倘若情况再骤下,我国势必要战,和亲绝无可能。
皇帝点头如捣,心头一松。
回到王府,凤剑青把手头的公务处理差不多了,把阿九喊来跟前,一边看文书,一边眼皮也不挑地问:今日有何事发生?
回主子,永平公主去禅堂奏曲一首,就回去了,二人相处融洽。阿九笑道。
凤剑青等了一会,盍上文书:还有呢?
还有?阿九挠了挠头,奴婢给翠月庵种上了一丛翠竹,青莲大师很是喜欢。
没了?
没了。
凤剑青眉头轻皱,下去吧。
等阿九下去以后,凤剑青又嘱人去立雪院把十七叫上来。
十七这个在王府属二等的大丫头,头一次直接被主子召唤,颇有些紧张,生怕出错。
你明日找借口留在翠月庵,同孤留意庵里一切情况,事无巨细。
十七一听就懂,先前青莲居士同主子的关系,她都看在眼里呢,自然知道主子想知道的是谁的情况,事无巨细。
奴婢谨记。她应道。
作者有话说:
新写了一个预收《渣了疯批竹马死对头后》,喜欢的欢迎先收藏喔~~O(_)O~
文案:
一朝宫变,苏汐惜家遭牵连,一时风光无两的国公府贵女,被贬为庶民。
苏汐惜笑着同侯府未婚夫说:我家垮啦,我们解除婚约吧。
未婚夫生气,你当我什么人了。
可转头,他却同她表妹有了首尾,还买凶要杀她。
苏汐惜悲痛绝望下,看着前来杀她的山匪竟有几分英俊,
她哀叹着自己年轻的生命中,还没做几件狂狷之事就结束了,到底可惜。
于是,她眉间娇媚横生,纤纤素臂主动揽上山匪的劲瘦腰身。
骨软筋酥道:郎君不妨就成全小女子这一死前心愿吧?
男子英眉一挑,食指勾起她细嫩的下颚,玩味:你当真记不得我了?
小时候,那个骑在她大将军爹肩膀上无所惧畏的小姑娘进宫赴宴,
当时小太子李祎刚没了母后,对谁都不搭理,眼神阴翳,谁也不敢凑前,
只有小汐惜眨着明亮的眼眸,抓着一条比她脸都大的烧鹅腿,笑嘻嘻地递去,
吃个烧鹅腿人就快活啦。
谁知李祎凶戾地一把将烧鹅腿打落地上,沾满泥污。
小汐惜看着自己被打红的小手,酝酿了几次情绪,没哭成。
等国公夫人跑去寻自家闺女时,才发现太子被她家小闺女骑着扯落头发打。
之后二人每回见面,也狗咬狗的,李祎晦暗无光的童年从此被填补起来。
后来,太子李祎平反归朝,
苏汐惜被山匪放下山,届时,昔日明珠蒙尘,贞洁受损,遭人鄙薄。
前未婚夫痛失过一次后,方知所爱,但此时国公府大不如前,决定暂且把她养作外室。
汐惜被前未婚夫胁迫入外院的那天,太子带上凤冠婚服率领东宫禁卫把外院围了个水泄不通。
李祎碾断世子指骨,红着眼逼近她:怎么,忘了人,连回家路也忘了吗?
第20章
隔天,永平公主果然又抱着古琴来找罗饴糖了,阿九陪着她来的。
这天,永平想让罗饴糖上手试弾一下琴的时候,阿九站在旁边笑道:殿下,您同居士交好,又怎么能陷她于不义呢?
本宫怎么陷她不义了?永平不悦道。
殿下难道不知,居士是陛下赐下金册的出家人吗?出家人清修,不能碰这些的。
永平自然知道。只是,当初皇帝让她进王府,无非是查探下这位居士同摄政王之间有否暧`昧关系,有自然最好,没有的话,她也要找机会查探摄政王到底对什么样的女子动心,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能让他栽到手里的女子。
她的皇兄压根就不在意那什么金册不金册的,所以她对青莲居士的逾越行为也是只眼开只眼闭,倘若她跟摄政王真有什么,便是他们半夜钻山洞,她和她皇兄也压根不会在意。
那又怎么样了?本宫不说出去,谁还能知道?永平冷道。
殿下话不能这么说,阿九还是笑,您知道咱们王爷为人,最是正直不阿的。
永平一窒。
她皇兄当初赐金册这种损招儿,为的是刺一刺摄政王,但摄政王为人她也领教过并且深受其害,她和她皇兄都不在意的事情,说不定她那位铁面无私、冷面无情的皇叔不是那么想呢?那不就真的害了居士了吗?
好...的吧,永平叹息一声,命人收起古琴。
对不住了,居士,总不好叫你落人口舌。永平歉疚道。
无事,殿下无需自责,本应如此。罗饴糖再次按住跃跃想试的指头,掩盖住失落的情绪,含笑道。
此时,十七手执扫帚,扫地扫到了禅堂门外,一眼看见了禅堂内的情况。
门外小尼姑惊道:十七姐姐,你管着立雪院都够忙了,怎么好意思让你帮我们扫地?
十七笑了笑,摸摸小尼滑不溜的头,最近事少闲得慌,过来同你两童子唠嗑唠嗑,顺便找事情干干,是不是这么不给面子?
不是不是!两小尼姑连忙道,既然姐姐想扫,那请继续!
居士,本宫想求姻缘,是不是本宫向佛诚心祷告,就能如愿了呢?
禅堂内,永平公主日日过来,已经受了罗饴糖影响,想要开始信佛。
罗饴糖笑道:殿下要相信心中所念,不管多难到达的地方,总有心念能到,有信仰者,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就像她以前孤身一人,在苍茫中飘摇,就是因为心中坚信一定能找到小凤哥,才有勇气支撑她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终于她真的见到他,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愿,但她依旧心怀感激,有他作为信念,不然当初她连一日都活不下去了。
接下来,她也有新的所念,那便是带着师父的东西,到南国去。
本宫愿意相信居士的话一试,永平于佛前双手合一,道:本宫以前所喜欢的人,宁愿违抗圣意,也要拒了与本宫的婚事,要不是他,本宫也不会被众臣盯着,想要把本宫送去南国和亲。
幸好计划暂时搁置,这事本宫倒要谢谢皇叔,只是,现在大晋和南国情势急转直下,城门关严,就怕来个什么变数,本宫可不要嫁南国那老头子,据说年纪都能当本宫爹了,性情乖戾,还会吃人眼睛。
永平一边祈祷,一边同罗饴糖碎碎念,罗饴糖抓住了关键字眼:
殿下说...通往南国的边防城门,现在关紧不许人出入了?
是啊,永平道,战事似乎要提上日程了,现阶段皇兄怕有敌国探子混入,所以下令,不许通关,暂时禁止两国一切商贸行为了。事情牵涉自己,所以永平时刻嘱人盯着。
那...什么时候才能恢复通关呢?罗饴糖问。
那就难说了,可能要战后,又可能一直都那样了,说不准。
罗饴糖怔怔的。
祈完了佛,有宫婢给永平呈上香茶,永平接过茶盏,以茶盖轻拂茶沫,她双腿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正,下颌微敛,袖半掩,小口品茗。
那仪态,那神情,是贵女独有的一份优雅姿态,映着室外淡淡的金光,和永平发间的珠光相辉映,罗饴糖都看呆了。
一丝一微的动作间都透着高雅气质,真好看。
难怪,她那身沾染青楼气息的妖媚姿态,要被他看不过眼亲自督促更正,难怪他不用旁人,要自己盯着呢。
想来是他不愿丢这个脸,才如此的吧?
罗饴糖不自在地调整了一下坐姿,满脸羞红,局促了起来。
十七姐姐!
门外目光都黏着里头的十七,正看得关键,身后被一小尼姑胖胖的手拍了一下。
只见小慧抱着一箩筐脏衣物,笑得露出兔牙,太好了!十七姐姐你还没走呀,还是很想做事吗?那要不要帮忙把这些衣裳洗了?
十七留在翠月庵帮那两个小尼姑把两大箩筐脏衣服洗干净,又顺便修剪了花草,天色昏暗才到邀月阁去禀告。
主子,早上奴婢去到的时候,看到居士气色挺好的,能吃大半碗斋饭了。
居士梳了个既精神又简单的高髻,去禅堂做课的时候,路过树下,还捡了只受伤的雏鸟,给包扎好伤后,一个人爬到树上把鸟放回窝里。
居士笑得很温柔,还夸小静的天青色衣裳好看,说这颜色看了精神,让人心情愉悦。
十七真的事无巨细把这些琐事完完整整说给凤剑青听,而且全都围绕罗饴糖一个人,关于翠月庵里别的一个没提。
但凤剑青看着手里文书,竟一直没有打断她的话,也没嫌她啰嗦。
最后十七还提了罗饴糖不能碰那架古琴时,脸上一闪而过流露出的失落,以及听了公主殿下提及南国一事中的反应,以及盯着公主喝茶看呆的细节都完整无漏禀报了。
禀报完之后,十七才恍然想起前院的前辈姐姐们同她提起过,主子最讨厌人说话不挑重点和啰嗦了,一句话能概括说完的事情,非要罗里吧嗦一大堆,铁定要被嫌弃,并且再不复用。
正当十七暗恼自个还是能力不够的时候,却听摄政王淡淡说了一句:下去领赏吧。
果然...十七心中失落,大概下回再不用到她了吧?
正当她要走,身后人突然补了一句:记得明天继续。
十七一怔,不敢置信。
翌日寅时,罗饴糖早早来到倚雪亭,见凤剑青早已提着一盏青灯,站在距离亭子不远处的廊道下等她。
殿下,对不起,贫道来晚了。罗饴糖羞赧道。
不,凤剑青淡淡道,孤今日来早罢了。
嗯,谢殿下。姑娘柔软地朝他笑了。
像一阵裹挟着粉嫩花瓣的微风,一阵又一阵地撩动心弦似的,凤剑青有些不适地轻咳了一声。
然后,就依旧一人在亭,一人在廊,隔空指导着。
凤剑青指指脖子,罗饴糖就笑着把脖子掰正了些,他指指胳膊,她就知道把胳膊摆正。
天色还尚早,院里除了他们,一个人都没有,四下昏暗,只有挂在凤剑青旁边的灯盏发出浅淡的光,他都得靠看轮廓去辨认她姿态是否正确。
罗饴糖总觉得,他今天的穿着...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好像...
嗯,是了,天青色和他真是相称,穿得人挺如修竹,格外俊美。
罗饴糖轻轻地笑了。
这天凤剑青没有只指点她几下就离开,直到彭州抱着一个用锦布包裹的长形状物过来,他还痛彭州一起来到亭子外。
彭州把手里的东西抱到亭里的石桌上,打开锦布,俨然是一架比九霄还好上许多的绿绮古琴。
都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四大名琴之后,再无名琴。
殿下,这...罗饴糖以前听小凤哥说床头故事的时候,听过绿绮古琴,一眼就认得了它通体黑色中隐隐泛着的幽绿。
孤以前同你讲过这些,考考你是否还记得。凤剑青表情又变得凶了起来。
罗饴糖不敢说话,静静地听着他提问题考她。
她全都回答了出来,凤剑青颇感满意地点了点头。
尔后,他终于头一次走进亭子中,是有彭州在的情况下。
恋耽美
阿九在旁边一句话都插不上,只得静静等二人说得差不多了,这才提醒永平道:殿下啊,可别忘了,您答应仙姑的话啊。
永平这才恍然:糟糕,幸好你提醒,再不回去,那老婆子大概真敢告到皇叔那。
罗饴糖刚刚才征得永平的同意,得以碰一下九霄古琴,这下连一根弦还没来得及碰上,琴就被永平身后的宫婢用锦布包裹起来。
居士,真不好意思,本宫今日有事,要先走一步。明日吧,明日本宫再来,到时本宫教你弾,好不好?
罗饴糖笑了笑,没有关系的,殿下先去做自己的事吧。
永平急匆匆拽着裙摆出门,身后宫婢抱琴跟着。
罗饴糖收回那些跃跃欲试的手指,有些遗憾,轻轻叹了口气。
阿九回头望了她一眼,笑得没心眼道:居士啊,你真厉害,懂这么多!
罗饴糖朝她笑笑。
凤剑青在朝中一直冷着脸,比平日那副积雪千年的冰山脸,还要冷上至少千年。
于是,朝中便再无人敢提同南国议和的事情。
南国议和一事,是前些时日由荣安侯和靖国公共同提出的,因为大晋最近一直要顾忌同北疆大小诸国的局势,与南国的关系,两位向来不和的朝老便站同一阵线,要把永平公主送去南国和亲。
但此事遭摄政王一力反对。
凤剑青反对是有原因的,大晋虽说在富庶方面可能比不上南国,但战事上对决还是足够有余的。
要是南国胆敢撕破脸皮,硬取南境荣、桂二州,那么,他愿意为了大晋亲披战甲。
但这恰恰也是当朝两大勋贵的心头大患。
他们不质疑摄政王领兵打仗的能力,他们只担心此仗一旦胜利,摄政王手里拥有的权力大到即便集二人之力,都没法再抗衡。
荣安侯先前因为世子所犯下的事情,差点就这么没落下去,得亏荣安侯当机立断,立马同霍齐仲脱离父子关系,这才把霍氏保住下来,但已经元气受损了。
在此事上,太后自然也是站两元老的,主议和不开战的话,近乎半朝世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自身利益,当然也和两元老站同一阵线。
大概只有摄政王自己的人,和皇帝,乃及永平公主这个当事人,才会拒绝和亲议和。
只是涉及到开战,又有许多问题,皇帝自己其实也怕自己这位看似圣人的皇叔,会因此坐大,开战不是,不开也不是,左右为难。
与南国开战一事,容后再商议,暂时先看准情势吧,边关方面暂时关死防门,以防敌国探子进入。皇帝最后道。
下了朝,凤剑青腿长人高,一下子就从人群中淡去。
大家都看今天的摄政王话格外少,人格外冷,都在猜测他的下一步动作。
摄政王此人,必反。有人看了他今日的表现,得出结论道。
可却不料,他急着走远了之后,没多久,他就再也忍不住打出两个响嚏,惊到了一旁洒扫的宫婢!
大概是路过月季的花粉沾上朝服了,他从刚刚到现在就一直忍着,所以才会一言不发急着离开的。
新帝事后也很是忐忑,找人把他请来后殿,战战兢兢地问:皇叔可是对朕的决策有所不满?你我叔侄一场,万事大可开心见诚说开了。
谁知凤剑青并没把事情放在心上,陛下说的也对,打战一事,还需从长计议,暂时只要死守防门,还未到非打不可的情况。
皇帝一愣。
只是,陛下需得知道,倘若情况再骤下,我国势必要战,和亲绝无可能。
皇帝点头如捣,心头一松。
回到王府,凤剑青把手头的公务处理差不多了,把阿九喊来跟前,一边看文书,一边眼皮也不挑地问:今日有何事发生?
回主子,永平公主去禅堂奏曲一首,就回去了,二人相处融洽。阿九笑道。
凤剑青等了一会,盍上文书:还有呢?
还有?阿九挠了挠头,奴婢给翠月庵种上了一丛翠竹,青莲大师很是喜欢。
没了?
没了。
凤剑青眉头轻皱,下去吧。
等阿九下去以后,凤剑青又嘱人去立雪院把十七叫上来。
十七这个在王府属二等的大丫头,头一次直接被主子召唤,颇有些紧张,生怕出错。
你明日找借口留在翠月庵,同孤留意庵里一切情况,事无巨细。
十七一听就懂,先前青莲居士同主子的关系,她都看在眼里呢,自然知道主子想知道的是谁的情况,事无巨细。
奴婢谨记。她应道。
作者有话说:
新写了一个预收《渣了疯批竹马死对头后》,喜欢的欢迎先收藏喔~~O(_)O~
文案:
一朝宫变,苏汐惜家遭牵连,一时风光无两的国公府贵女,被贬为庶民。
苏汐惜笑着同侯府未婚夫说:我家垮啦,我们解除婚约吧。
未婚夫生气,你当我什么人了。
可转头,他却同她表妹有了首尾,还买凶要杀她。
苏汐惜悲痛绝望下,看着前来杀她的山匪竟有几分英俊,
她哀叹着自己年轻的生命中,还没做几件狂狷之事就结束了,到底可惜。
于是,她眉间娇媚横生,纤纤素臂主动揽上山匪的劲瘦腰身。
骨软筋酥道:郎君不妨就成全小女子这一死前心愿吧?
男子英眉一挑,食指勾起她细嫩的下颚,玩味:你当真记不得我了?
小时候,那个骑在她大将军爹肩膀上无所惧畏的小姑娘进宫赴宴,
当时小太子李祎刚没了母后,对谁都不搭理,眼神阴翳,谁也不敢凑前,
只有小汐惜眨着明亮的眼眸,抓着一条比她脸都大的烧鹅腿,笑嘻嘻地递去,
吃个烧鹅腿人就快活啦。
谁知李祎凶戾地一把将烧鹅腿打落地上,沾满泥污。
小汐惜看着自己被打红的小手,酝酿了几次情绪,没哭成。
等国公夫人跑去寻自家闺女时,才发现太子被她家小闺女骑着扯落头发打。
之后二人每回见面,也狗咬狗的,李祎晦暗无光的童年从此被填补起来。
后来,太子李祎平反归朝,
苏汐惜被山匪放下山,届时,昔日明珠蒙尘,贞洁受损,遭人鄙薄。
前未婚夫痛失过一次后,方知所爱,但此时国公府大不如前,决定暂且把她养作外室。
汐惜被前未婚夫胁迫入外院的那天,太子带上凤冠婚服率领东宫禁卫把外院围了个水泄不通。
李祎碾断世子指骨,红着眼逼近她:怎么,忘了人,连回家路也忘了吗?
第20章
隔天,永平公主果然又抱着古琴来找罗饴糖了,阿九陪着她来的。
这天,永平想让罗饴糖上手试弾一下琴的时候,阿九站在旁边笑道:殿下,您同居士交好,又怎么能陷她于不义呢?
本宫怎么陷她不义了?永平不悦道。
殿下难道不知,居士是陛下赐下金册的出家人吗?出家人清修,不能碰这些的。
永平自然知道。只是,当初皇帝让她进王府,无非是查探下这位居士同摄政王之间有否暧`昧关系,有自然最好,没有的话,她也要找机会查探摄政王到底对什么样的女子动心,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能让他栽到手里的女子。
她的皇兄压根就不在意那什么金册不金册的,所以她对青莲居士的逾越行为也是只眼开只眼闭,倘若她跟摄政王真有什么,便是他们半夜钻山洞,她和她皇兄也压根不会在意。
那又怎么样了?本宫不说出去,谁还能知道?永平冷道。
殿下话不能这么说,阿九还是笑,您知道咱们王爷为人,最是正直不阿的。
永平一窒。
她皇兄当初赐金册这种损招儿,为的是刺一刺摄政王,但摄政王为人她也领教过并且深受其害,她和她皇兄都不在意的事情,说不定她那位铁面无私、冷面无情的皇叔不是那么想呢?那不就真的害了居士了吗?
好...的吧,永平叹息一声,命人收起古琴。
对不住了,居士,总不好叫你落人口舌。永平歉疚道。
无事,殿下无需自责,本应如此。罗饴糖再次按住跃跃想试的指头,掩盖住失落的情绪,含笑道。
此时,十七手执扫帚,扫地扫到了禅堂门外,一眼看见了禅堂内的情况。
门外小尼姑惊道:十七姐姐,你管着立雪院都够忙了,怎么好意思让你帮我们扫地?
十七笑了笑,摸摸小尼滑不溜的头,最近事少闲得慌,过来同你两童子唠嗑唠嗑,顺便找事情干干,是不是这么不给面子?
不是不是!两小尼姑连忙道,既然姐姐想扫,那请继续!
居士,本宫想求姻缘,是不是本宫向佛诚心祷告,就能如愿了呢?
禅堂内,永平公主日日过来,已经受了罗饴糖影响,想要开始信佛。
罗饴糖笑道:殿下要相信心中所念,不管多难到达的地方,总有心念能到,有信仰者,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就像她以前孤身一人,在苍茫中飘摇,就是因为心中坚信一定能找到小凤哥,才有勇气支撑她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终于她真的见到他,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愿,但她依旧心怀感激,有他作为信念,不然当初她连一日都活不下去了。
接下来,她也有新的所念,那便是带着师父的东西,到南国去。
本宫愿意相信居士的话一试,永平于佛前双手合一,道:本宫以前所喜欢的人,宁愿违抗圣意,也要拒了与本宫的婚事,要不是他,本宫也不会被众臣盯着,想要把本宫送去南国和亲。
幸好计划暂时搁置,这事本宫倒要谢谢皇叔,只是,现在大晋和南国情势急转直下,城门关严,就怕来个什么变数,本宫可不要嫁南国那老头子,据说年纪都能当本宫爹了,性情乖戾,还会吃人眼睛。
永平一边祈祷,一边同罗饴糖碎碎念,罗饴糖抓住了关键字眼:
殿下说...通往南国的边防城门,现在关紧不许人出入了?
是啊,永平道,战事似乎要提上日程了,现阶段皇兄怕有敌国探子混入,所以下令,不许通关,暂时禁止两国一切商贸行为了。事情牵涉自己,所以永平时刻嘱人盯着。
那...什么时候才能恢复通关呢?罗饴糖问。
那就难说了,可能要战后,又可能一直都那样了,说不准。
罗饴糖怔怔的。
祈完了佛,有宫婢给永平呈上香茶,永平接过茶盏,以茶盖轻拂茶沫,她双腿并拢,上身挺直,双肩放松,头正,下颌微敛,袖半掩,小口品茗。
那仪态,那神情,是贵女独有的一份优雅姿态,映着室外淡淡的金光,和永平发间的珠光相辉映,罗饴糖都看呆了。
一丝一微的动作间都透着高雅气质,真好看。
难怪,她那身沾染青楼气息的妖媚姿态,要被他看不过眼亲自督促更正,难怪他不用旁人,要自己盯着呢。
想来是他不愿丢这个脸,才如此的吧?
罗饴糖不自在地调整了一下坐姿,满脸羞红,局促了起来。
十七姐姐!
门外目光都黏着里头的十七,正看得关键,身后被一小尼姑胖胖的手拍了一下。
只见小慧抱着一箩筐脏衣物,笑得露出兔牙,太好了!十七姐姐你还没走呀,还是很想做事吗?那要不要帮忙把这些衣裳洗了?
十七留在翠月庵帮那两个小尼姑把两大箩筐脏衣服洗干净,又顺便修剪了花草,天色昏暗才到邀月阁去禀告。
主子,早上奴婢去到的时候,看到居士气色挺好的,能吃大半碗斋饭了。
居士梳了个既精神又简单的高髻,去禅堂做课的时候,路过树下,还捡了只受伤的雏鸟,给包扎好伤后,一个人爬到树上把鸟放回窝里。
居士笑得很温柔,还夸小静的天青色衣裳好看,说这颜色看了精神,让人心情愉悦。
十七真的事无巨细把这些琐事完完整整说给凤剑青听,而且全都围绕罗饴糖一个人,关于翠月庵里别的一个没提。
但凤剑青看着手里文书,竟一直没有打断她的话,也没嫌她啰嗦。
最后十七还提了罗饴糖不能碰那架古琴时,脸上一闪而过流露出的失落,以及听了公主殿下提及南国一事中的反应,以及盯着公主喝茶看呆的细节都完整无漏禀报了。
禀报完之后,十七才恍然想起前院的前辈姐姐们同她提起过,主子最讨厌人说话不挑重点和啰嗦了,一句话能概括说完的事情,非要罗里吧嗦一大堆,铁定要被嫌弃,并且再不复用。
正当十七暗恼自个还是能力不够的时候,却听摄政王淡淡说了一句:下去领赏吧。
果然...十七心中失落,大概下回再不用到她了吧?
正当她要走,身后人突然补了一句:记得明天继续。
十七一怔,不敢置信。
翌日寅时,罗饴糖早早来到倚雪亭,见凤剑青早已提着一盏青灯,站在距离亭子不远处的廊道下等她。
殿下,对不起,贫道来晚了。罗饴糖羞赧道。
不,凤剑青淡淡道,孤今日来早罢了。
嗯,谢殿下。姑娘柔软地朝他笑了。
像一阵裹挟着粉嫩花瓣的微风,一阵又一阵地撩动心弦似的,凤剑青有些不适地轻咳了一声。
然后,就依旧一人在亭,一人在廊,隔空指导着。
凤剑青指指脖子,罗饴糖就笑着把脖子掰正了些,他指指胳膊,她就知道把胳膊摆正。
天色还尚早,院里除了他们,一个人都没有,四下昏暗,只有挂在凤剑青旁边的灯盏发出浅淡的光,他都得靠看轮廓去辨认她姿态是否正确。
罗饴糖总觉得,他今天的穿着...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好像...
嗯,是了,天青色和他真是相称,穿得人挺如修竹,格外俊美。
罗饴糖轻轻地笑了。
这天凤剑青没有只指点她几下就离开,直到彭州抱着一个用锦布包裹的长形状物过来,他还痛彭州一起来到亭子外。
彭州把手里的东西抱到亭里的石桌上,打开锦布,俨然是一架比九霄还好上许多的绿绮古琴。
都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四大名琴之后,再无名琴。
殿下,这...罗饴糖以前听小凤哥说床头故事的时候,听过绿绮古琴,一眼就认得了它通体黑色中隐隐泛着的幽绿。
孤以前同你讲过这些,考考你是否还记得。凤剑青表情又变得凶了起来。
罗饴糖不敢说话,静静地听着他提问题考她。
她全都回答了出来,凤剑青颇感满意地点了点头。
尔后,他终于头一次走进亭子中,是有彭州在的情况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