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节
借贾修真 作者:木天道境
第46节
☆、第247章 悯己
且说众人一日劳作,正是饥肠辘辘时候,李纨就整了这么一出在跟前。都是大家公子姑娘,寻常宴席虽多,也是一桌一席,一盘一碗的,那里见过这样阵势?若说粗陋,若说豪放,若说新雅,若说巧思,总都不恰,只觉眼前这场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浑不知该如何是好。呆愣了半日,忽然都嬉笑欢呼起来。
李纨从里头出来,手里捧了个瓷坛子,见众人眼睛都亮了,笑道:“还愣着做什么!赶紧洗洗去!”又对贾兰道,“你晓得祭秋宴的规矩,同她们说说,今日可没人伺候了。要吃什么自己拿去!”
说了把那酒坛子抱到一旁的四方木桌上放了,眼见着上头已经瓶瓶罐罐地放着不少东西。见那几个还愣神,李纨一指桌子:“这靠墙的两排都是酒,酒名儿在笺子底下写着呢。靠外头的这些都是果子水,蜜水子,紫苏姜汤之类,也都有名牌,你们自己看着办,爱喝什么喝什么。”
一时又见人端了一摞一尺见宽的大冰盘来,往一旁的空桌上放了。这庭院当中除了他们吃早饭时用的那个大长木桌子,远远的还有几个小些的方桌、圆桌,都配着宽面条凳,一张椅子没见着。
贾兰伸手一指那盘子:“待会儿就拿了那个四处转去,爱吃那个就拿哪个,取了来咱们就围在那桌子上吃喝,又得说话,又宽敞。唉哟,太美了!”
惜春赶紧拽他:“废什么话啊!赶紧洗去!”
一群人往里头去了,半日出来,只就宝玉换回了早上来时穿的衣裳,余者仍是下午干活时一样的一身。宝玉见了自觉没趣,又回头去也换了一样的来。
就见惜春同贾兰已经在那里坐着了,正拿了个木锤子敲那泥巴团。宝玉顾不得自己取用,先凑过去看热闹。
三两下那胶泥壳子就裂了,惜春心急,顾不得烫,紧着去扒那泥块子。贾兰赶紧拦着,自己快手拨开了,嗖一下抽出一雪亮的薄刃小刀来,二话不说,照着里头层层荷叶就是横竖两刀。刀尖一挑,一股鸡肉鲜香气混着荷叶香冲将出来,热气蒙蒙里,露出酥白微黄一块嫩肉。
惜春紧着吸气,贾兰早惯熟了的,手里不停,三两下就把那只嫩鸡卸开了。挑一块连腿的放得到惜春跟前盘子里,又回头问宝玉:“宝二叔,你来一块儿?”
宝玉赶紧点头,贾兰见他跟前也没个盘子,又只他素来胃纳浅,恐怕吃多了存食,便撕了个翅膀给他道:“你盘子呢?”
宝玉嘻嘻笑着接手里,长嘴咬一口道:“你看我今儿这打扮,要什么盘子!”
贾兰未料宝玉还有这样时候,也不禁笑了起来。自己从里头撕下一块鸡胸肉,搁嘴里大嚼,边吃便点头道:“好功夫,四姑姑你看,这鸡肉若是连鸡胸都不柴不老那就错不了了。准定整只都嫩。”
他四姑姑正埋头苦吃,哼哼两声算收到此道饮□□义。
宝玉坐那里低头啃鸡翅膀时,另外几个都各自取了些吃食嘻嘻哈哈地回来了,见着他这样子,都笑个不住:“快来看看,这也是外头人称‘国公府雏凤公子’的宝二爷呢。”
宝玉刚吃完,咽到肚里,看探春一眼,笑道:“咄那妮子,才放下锄头就来捣乱,这里哪有什么‘公子’,只有一个‘饿肚子’罢了!”
湘云笑的打跌:“疯了疯了,一个个都疯了。这还没开始喝酒呢,就都兴头成这样,待会子还不晓得要如何呢。”
黛玉同迎春两个坐在贾兰对面,一脸艳羡看着他双手不停,仪态潇洒地吃个不住。惜春刚吃了贾兰撕给她的那块腿肉,又转过去看贾兰。
贾兰把那只叫花鸡一翻,从后背底下拿刀尖挑出指头大小一块肉放在惜春盘子里道:“四姑姑,这块‘四不靠’的腰眼肉最嫩口儿了。你尝尝。”
一口的事儿,惜春又看着他了,贾兰把手里刀子一放,说道:“别看了,再多吃一口你待会儿都得后悔。信我的没错。这个这会子不烫了,吃这个。”
说了把一只刚炸出来的芙蓉蟹斗推到惜春跟前,又从一边挑了种透亮薄褐的酱汁,舀了一勺淋上头。
惜春拿了个弯柄小银勺破开上头那层焦黄的酥壳儿,连着里头蟹肉舀了一勺搁嘴里,“唔……”眯起了眼睛,腮帮子鼓鼓嚼得开心。
吃两口这个,就被贾兰接手了,另拿了两串小串给她,还有半截儿滴着热烫鲜汁的虾子。惜春只一个劲儿往嘴里塞,不时唔唔两声,表示满意。
探春正同宝钗分一个脆壳饼儿,看了叹道:“我如今算知道了,这搭伴儿才是顶顶要紧的事儿。二哥哥,你实在比不上兰儿。”
黛玉却道:“三丫头不用丧气。那福气咱们也求不来的,就算咱们上赶着,兰儿也不会同我们搭伴。他自来嫌我们俗气,比不得他四姑姑真名士风流。”
迎春忍了笑道:“他们那交情,可不是白来的。前阵子天刚凉快时候,她奶娘找我那里去了,说转个身就不见了人,我们那周围又都是水面,吓得脸都白了。我想着再不能的,就同司棋几个出去寻。还是绣橘说的,‘什么味儿这么香’!顺着味道过去,后头黄杨矮丛底下,两个人不晓得哪里弄来几块炭,正在那儿燎鸽雏儿吃!”
湘云听了惊讶得合不拢嘴,“往常老祖宗只说我同二哥哥小时候如何淘气,却是没看见眼前的呢。”
惜春趁着口闲回一句:“咱们都不往跟前凑,自然不易暴露。”
那边惜春奶娘正同李纨常嬷嬷几个站一起说话,听迎春提她,又看看惜春同贾兰的样子,笑着道:“我只担心一个,碰着个哥儿这样又有本事又细心周到的侄儿,我们姑娘往后可就难嫁了。哪里寻一个能抵得上一点半点的相公去!”
众人听了都笑,贾兰耳朵尖也听到了,忽然对惜春说:“姑姑,往后若是姑父待你不好,你就告诉我,我给你撑腰。”
黛玉几个方才没听着惜春奶娘的话,忽听贾兰冒出来这么一句,都又吃惊又好笑,指着他俩不知道说个什么好。惜春一块稻香鹅噎住了,好容易咽下去,长出一口气,才对贾兰道:“放心,兰儿看着不好我就不嫁。有什么要紧。”
众人听了大笑,惜春奶娘也哭笑不得道:“真是,叫我说什么好!姑娘家家的,这样话也随口说的。”
李纨笑道:“他们两个才多大,知道个什么!我们兰儿还说娶个媳妇左右都是伺候我的,让我看着办就成了呢!”说着话,她又让人片了一盘子烧鸭子,搭着玫瑰梅子酱给让他们吃去。
这时候方才遣去给贾母、王夫人并凤姐送菜点的回来了,“老太太说了,今日奶奶哥儿姐儿们兴致高,恐怕要放宽了多饮几杯。老太太那里刚应酬了几位诰命,要早些歇着,就明日再见吧。”王夫人那里无话,凤姐倒让人又送两样鲜果子来。李纨便吩咐洗切了,一会子同备好的果品一同上来。
悠悠余晖,萧萧晚风,一阵卷来吹散了眼前的珍馐浓味,带着阵稻谷晒后的香嚓嚓气息,忽然大觉秋意。黛玉眯了眼睛深吸口气,迎春微扬了下头,两人对视一笑,轻轻碰了碰手。
一时方才在底下带着他们劳作的媳妇婆子们也上来了,李纨便让人把她们往边上桌上引。湘云看了笑道:“我正发愁,这许多东西,咱们都够了,可要怎么办呢。这下可好了!”
眼见着众人各自拿了竹制的大盘,来往穿梭地取这个尝那个,言语喧嚣。宝钗悄悄看一眼宝玉,只见他正自斟了酒,饮一口,四下张望,见那些人吃得欢实,嘴角便微勾起来。宝钗心叹:想他这人,从来最烦婆子媳妇子这些,总说她们沾了男人的腌臜味儿,连着自己也不清爽了。这会子这许多左右前后的走动,却不见他烦厌。大嫂子这番心思却是用着了。
李纨近前笑道:“如何?吃足了对着这些倒嫌气闷,不如咱们往院子外头去,正好作诗。”
众人都笑了点头,李纨引着出了院门,外头坡上如今仅剩一丝余晖,两张大案上笔墨纸砚俱全。围着点了七八盏灯,或羊角,或琉璃,倒也透亮。
素云带着碧月几个新沏了茶上来,李纨道:“这是陈年的橘皮金瓜普洱,不碍觉的,刚好消食。你们来尝尝。”
贾兰却道:“娘,还不如把那羔儿饧饴酒温一壶来,那个消食不好?”
李纨道:“那个虽消食,却上头呢。一个个喝的晕头转向的,还作什么诗。”话虽如此,到底还让人拿暖壶装了一壶过来,又取来整副高脚月影杯供用。
黛玉先饮了口茶,听那酒名字古怪,便又斟了杯酒来喝。见色如琥珀,尝一口香浓味厚,点头道:“难得这酒温了也无回酸味,倒适口。”
贾兰笑道:“林姑姑如今竟于酒上有所得了,实在让人难信。”
黛玉笑:“怎么?只许你四姑姑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我们喝一口都使不得了?”
贾兰笑道:“林姑姑在我心里,大概真该吸风饮露,再晚间用些星月精华就够了。”
黛玉点头道:“原是姑姑我在兰儿心里该是个妖精!”
贾兰笑倒:“姑姑怎么不说是神仙?!”
黛玉也掌不住笑:“你见过哪个神仙大半夜在外头吸日月之精华的?那不都是书里说妖精修炼的招数?”忽然想起自己修习青冥还真是在晚间的,更乐了。
正这个时候,却听宝玉在那里喊一声:“这回你们可都比不得我了!我这已经有了,快来看。”
众人听得他竟然已经吟成了一律,都惊讶围上来细看。宝钗读罢叹道:“若你常日里能作这般口吻,还怕姨丈骂你?!只怕赞你都来不及。”
探春同湘云也都赞:“很有些实感在内了,果然难得。”
只黛玉一笑道:“又有什么的,你们看他字句写出来的是悯农,实则却是悯己呢!”
大家再对景一想还果然如此,又笑开去。只宝钗道:“虽有根起,能由己及人,也是虑及民生再生怜意的意思,很有为民父母的资格了。”
李纨笑道:“原不是说我是评定的?如今你们一个个吃饱了喝足了,正事不做,却抢起我的活儿来,又是怎么说的?”
众人一笑,这才各自吟咏起来。也不必详述,只最后断得头名竟是宝玉的两首,却是大出众人意料之外,只宝钗笑言实乃情理之中。
直至亥正,才尽兴别过,各自踏了月色回去。
☆、第248章 自谋
转日连城书院里,贾兰兴冲冲跑去寻他先生,却没见着人。问了外门的小厮,道是一早出去没回来。贾兰便掉头去寻墨延松。
墨延松的小院子在顶后头的小山头上,平日里素来少见人迹。贾兰几个跃身就到了院门口,也不待敲,直推了门进去。见东厢书房的门开着,便往里头张望。
就听墨延松声音:“鬼鬼祟祟的作甚么?”
贾兰便进了屋子,见了礼。不待墨延松再问,就打开后背上背着的牛皮大背包,开始往外掏东西。叫花鸡、烧鹅、老酱牛肉、燎蹄、蒜烤羊扇子……一行往外拿,一行嘴里道:“家里也祭了场秋,我特让留了些给先生同师伯。都还热乎着呢。”
摆了半桌,又掏出一个硕大的皮囊来,捧着道:“师伯这儿可有空的酒坛子?拿这个放时候长了不好。”
墨延松一指窗前案下,整整一排的瓷瓮陶坛,贾兰过去随便扒拉了两个空的出来,拎起来嗅一嗅,“原是装烧酒的,倒干净。”说了把那皮囊口子打开,开始咕嘟咕嘟往坛子里倒酒。别看那皮囊大小有限,却足装了两个二斤半的小瓷坛。
墨延松不知从哪里摸了个宽口酒盏出来,贾兰赶紧给倒上一杯。喝了一口,点点头:“不错,还算有点良心。”又一指对坐:“得了,你也坐下吧。”
贾兰嘿嘿笑着,自撕了块牛肉吃。又说些家里的事。
正这时候,祝鹤年来了,急急推门进来,见着这番场景。看他师兄一眼,道:“我还怕你罚他罚狠了呢,却还有这时候!”
墨延松笑笑道:“嗐,多大点事儿啊。有道是,酒杯一举,转怒为喜;酒杯一撞,旧仇全忘。何况还带了酒菜的?你也来一盅儿?”
贾兰一听,知道恐怕是那日痛揍吴家兄弟的事儿发了,却不晓得到底如何。便回头看他先生。
祝鹤年也坐下了,寻了个杯子出来,贾兰赶紧给满上一杯。祝鹤年饮了一口,点点头道:“怪道放过你了。”又说,“嗯,你倒是好能耐,听说在下学的当口儿把人上上下下都揍趴下了,还口舌如刀把人自里到外剔了个透,可有此事?”
贾兰挑挑眉毛:“是。他们几次三番寻事,这回正好我着急,不耐烦了,就想着一了百了,大家说说清楚。”
祝鹤年道:“呵,你倒是简单。却累得我同你师伯挨了一通训。”
贾兰讶异:“是哪个?不会是大师伯吧?那也太没理了!合着只许他们欺负人,还不许人还手了?那日也亏是我,若换了旁人,他家那许多恶奴家丁,还上头拦着,底下埋伏着,一个弄不好就得去了半条性命呢!咱们书院怎么如今也像外头似的只看家世权位论理了?”
墨延松冲祝鹤年道:“啧啧,你听听,你听听这口角,怪道把那两个说得都不来上学了。真是刀刀见骨啊。”
贾兰这才回过神来:“啊?不来上学了?”
祝鹤年道:“是啊,这下如你意了!昨儿人家里遣了管事来取了学籍回去,听说要转去旁的书院里念了。”
贾兰却一皱眉道:“这下麻烦了!”
那两个对视一眼笑而不语,贾兰叹气道:“他们在书院里时,还不敢如何。这下算是猢狲解了脖套儿了,定会寻我麻烦!”
墨延松笑道:“你也知道怕?”
贾兰摇头:“怕什么的。只是我身边的人得换换才成了。若不然,我倒没事,别误伤了他们。”
墨延松苦笑:“好,好,没想到你还是个有打算的。”
贾兰还不解:“师伯,那两又不是什么真本事的人,去了就去了,大师伯干嘛骂你们?”
墨延松给他一筷头道:“你说呢!干嘛骂我们!还不是因为你?!臭小子,让我们被骂‘两个大人看一个小屁孩儿都看不住’!”
贾兰一摸脑袋:“看我干嘛,我从不惹事……只是也不怕事罢了。”
墨延松晃晃脑袋,看看手里的酒,才叹了口气道:“你拿了咱们两个的牌子在手里,总知道有个叫通璧阁的东西吧?”
贾兰点头,墨延松接着道:“到底是什么也同你一时说不清。总之就是咱们几个师兄弟,除了教书育人,还得帮着攒些银子。”
贾兰不解,祝鹤年接了话头道:“看着隔壁技师府了不?”见贾兰一脸迷惑的点着头,便笑道,“我们那里一堆这样的东西。一时做这个一时做那个的,弄出来的东西还不准定好用。好不好用的一年半载也不一定就能做成个什么。这许多人,都得吃,都得养着,更别提还有那么多材料器具要配。这些不都得要银子?
咱们书院里,一些是真传弟子,真是指望着往后继承师门的。也有一些是来专门学某一路本事,完了就回里头去继续搞七捻三的。剩下还有一群,也不指望他们真学会什么,却是要靠这些人捐资助学呢!
你这一闹,一年得少出去万把两银子,你还怨山长生气,嗤……他要牙口还好,生吃了你都不难。”
贾兰咋舌:“两个人万把两?咦……我没交那许多束脩啊。”
墨延松一敲他脑袋:“所以才让人生气啊!你没看你旁的师兄弟们都不惹他们?躲着走。就你个二愣子,嘿!”
贾兰心道:“不就是钱嚒……”嘴上却不能这么说了,皱着眉头想一阵子,决然道:“这事我去跟大师伯请罪,不能连累了师伯同先生。”
墨延松道:“得了,骂也骂了。你这回再去请了罪又如何?他还肯让我骂回去不成?咱们不就亏了嘛。只当没这回事,揭过去得了。”
数日后,一个青衣小厮携了贾府的拜帖求见连城书院的山长,只道府中子弟在书院里长受照顾,因他年幼行事常不知轻重还需师长严加督导云云。临走时遗下一只砗磲匣儿,说是些许添资,供书院修条甬道小路。
管事接待了,回头禀报给山长,并交上所赠之物。山长听说是贾府来人,心知是为了贾兰此前的事了。也不甚以为意,随手打开那匣儿,手一抖差点没捧牢。只见里头满满一匣子指头大小幽光莹莹的珠子。不由苦笑——怪道如此纨绔不驯,原来后头好大依仗!
贾兰半夜又跑去后山,一小小童子正在那里侯着,见了他忙道:“主子,东西都送过去了,拜帖也还回去了,没人知道。”
贾兰点点头:“这就好。你们再分个人看着点吴家那里,有什么事儿就告诉我一声。”
那童子赶紧答应了,又行一礼,往半空里一跃,就不见了踪影。
贾府里,许嬷嬷送些秋鲜进来,正同李纨说话:“奶奶给的赏我都让人拿过去了,如意说给奶奶磕头请安,问哥儿好。”
李纨摇头道:“嬷嬷,还改不了这口气。她们如今都有诰命在身了,还什么赏。就是个亲戚来往的礼吧。往后也别再说磕头请安的话,她们原是伺候我娘的,我本也不该拿那个大,更可况如今。”
许嬷嬷一笑也不放在心上,却想起一事道:“他们都好着呢,倒是如心那里有件事要求奶奶。”
李纨忙问是什么,许嬷嬷便道:“就是他家大儿的事了。如今年岁也不小了,人也归在内工部里头。奶奶知道,段高那头的事儿,就他同他家大小子最熟知,如今南边的也起来了,恐怕这两父子得各管一处。
偏偏如今有了身份,也不是光闷头干活的事,还得学着应付些人情往来。他们愣小子一个,哪里能懂这个?!如心就想问咱们府里求个知事的大丫头当媳妇,到时候她跟着段高往南边去,这里也好有个能掌家管事的。”
李纨道:“怎么想求到我这里来?正说要远着些才好呢。”
许嬷嬷道:“这娶媳妇看人,最要紧是人性如何。他家如今的势头,旁处想搭上线的多了去了,只是都不晓得根底里打算的,哪里敢随便联姻?若是求个小官家小姐,恐怕还不如府上管事姑娘们经见的多呢。
奶奶想想,他家虽才五六品的衔儿,可打交道的都是些什么人!要寻个能应对从容的媳妇,还真不容易的。想来想去,还是奶奶这里靠谱些。常日里在一处来往的,性子人品都知道,若能有合适的,不是顶好?
至于说远不远的话,嗐!要远还不是一眨眼的事儿?何况如今计良家显眼,段高家里不知根底的还真看不出什么眼见的好处来。倒也不怕什么。”
待得许嬷嬷走了,李纨就同屋里几个人说起这事,她道:“素云同碧月跟着我也没经管过什么大事,性子也不合适,旁的还能求哪个来?总不能把妙儿许了吧。”
几个听了都笑,常嬷嬷却道:“奶奶何故只尽着咱们院里挑!这府里能耐人多了去了。”
李纨笑道:“段高家里如今也不过是归在内工部里的‘伎官’,恐怕入不得我们这里人的眼。要我跟前的人合适还好说,要别处要去,只怕打脸。”
常嬷嬷摇头:“奶奶这话说的!太太陪房的女儿,一早放出去的,也不过嫁了个古董商人罢了。老太太跟前的伺候人,有多少也不过随便配了个小厮、管事!伎官怎么了,好歹也是个官儿啊!六品七品就不是衔儿了?说起来我们老爷还在五品位置上呆了多少年呢!”
李纨点头道:“话虽如此。只也没得合适的人呢!姑娘们跟前的往后都得带着跟了去的,余下的,宝玉屋里的人倒是多,可不敢打那个主意。若是心在这里的,死活弄了出去也没趣,段高家也非就那么寻不着人了。我看平儿倒好……可这也不能够啊!”
闫嬷嬷笑道:“奶奶连平姑娘都想到了,这顶顶合适的一个却看不着?”
李纨一抿嘴:“鸳鸯?喔哟哟,我可不敢!问老太太要鸳鸯,那是挖老人家心头肉呢,还不让一顿打了出来!”
闫嬷嬷道:“这又怎么了。鸳鸯是好,也没有留一辈子的道理。老太太既疼她,总想她有个好归宿的。段高家原先也是放出去的,不比那些假正经世家,还看不起婢女的出身也未可知。奶奶就去提一提,怕什么的。成不成再说,老太太调理的人受人惦记,那是好事,不正是说老太太手段好,会调理人?”
李纨想了又想,越想越觉得鸳鸯合适。连贾母的家,恨不得都由她当了一半,再去料理段高家里那样的门户事宜,不是手到擒来?且这人伶俐却不尖蹿,又很有两分怜贫惜弱的心肠,还擅揣摩人心;跟着老太太久了,对官面上来往的隐语暗规都门儿清。——真是再合适没有的人选。
遂道:“那我就去试试,成不成的得看天了。就是不成了回过他们话去,我也算问心无愧,尽到力了。”
果然转天就同贾母说起了这事,贾母倒没说准还是不准,却问了一套段家的情形并段家老大的姓名年纪官衔儿职务。到了却同李纨来了句:“唔,再看看吧。”
李纨回来叹道:“我说不成吧!”
嬷嬷们听了她说完当时情形,却笑道:“未必不成呢!‘嫌货才是买货人’,老太太那性子,若是一早看不上,第二句话都不会让奶奶说出来的。哪里还会问这问那这许多?只怕是要自己寻人打探了才说后话呢。”
闫嬷嬷又摇头:“便是寻常对自家几位姑娘们,也没见老太太这般上心过。前日里不是说史大姑娘定了人家了?这二姑娘还丁点动静没听着呢。”
常嬷嬷却道:“二姑娘人虽在这里住着,人正经爹妈都在呢,哪里轮得到老太太来插手这些事儿?再说了,薛家还没动静呢,这边大张旗鼓起来,不是让那边不好看?”
闫嬷嬷道:“宝姑娘总要等她那哥哥先成了家才好提事,没有长兄没个着落先张罗幺妹的道理。这一下子,就不晓得要拖到何年何月去了。”
常嬷嬷也叹息:“这样人才,偏被自家人耽误了!”
听了这话,众人叹息不已。
☆、第249章 截胡
湘云在府里住了几日,这日史侯府里派了人来接她,贾母道天色已晚,便又多留了一日,让转天一早再走。
偏这日起早那天便阴戚戚的,临近晚边,暮云叆叇风声细密,眼见着要飘雨。果然,用过晚饭,刚回到园子里不久,就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湘云此番都同宝钗住一起,大概收拾了东西,又道:“宝姐姐,明日我一早就走,恐怕到时候未必见得全人。不如趁这会子去辞一辞。”
宝钗知道湘云在家里日子过的不畅,却也是人各有命,无可奈何之事。这会儿听她这么说了,知道是心里不安稳,想四处走走的意思。便起身道:“如此也好,正好我也想出去透透气,便陪你一起去吧。”
两人出来,翠缕同莺儿撑了伞跟着,前头婆子们提着灯笼引路。辞过李纨,又往怡红院去,袭人却道宝玉人还没回来。便只好作罢,又出来去辞迎春几个。
深秋夜雨本就下得如泣如诉,花叶飘零更添凄清。湘云又怀着一腔离情别意,这一路走走停停,连着整个心里都被这秋寒浸透了一般。又看一旁宝钗面色温雅如常,分毫不受这外间之染,心下感佩。
往潇湘馆去时,见前头隐现翠竹森森,因叹道:“这秋风秋雨最助伤情的,林姐姐由来心重,这会子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原来见她诗作,虽感慨她才华,也觉着到底太悲了些。不是保养之道。”
宝钗笑道:“素日里就你们两个对上了同针尖麦芒一般,哪个嘴上也没有相让的,倒难得你这番话来。”
湘云笑道:“她那嘴自小招人恨,凡是人想不出来的比方、料不及的心思,她都能随手拈来,有时候又是好笑又是气急。只是如今人慢慢大了,经见的多了,想想她这样好坏喜恶都摆在面上,一眼看得穿的,也算一宗好处。”
宝钗一笑不语。
两人说着话就进了潇湘馆,刚进院子门就有看门小丫头迎上来了,另一个行了礼就回身往里头传话。湘云笑着对宝钗道:“看看宝玉那里,再看看这里,离得几步远的两处,这规矩行事倒像两家人。”
宝钗笑道:“可不是让你说着了,不正是两家人?”
湘云想了想道:“听说林姐姐这里的嬷嬷们厉害,若是二哥哥肯多看重一分他那里的管事嬷嬷们,也不至于到如今的田地。只指着袭人一个,哪里管得过来那许多?”
转过回廊,就听得里头有嬉笑声,宝钗看湘云一眼,笑道:“你还担心你林姐姐在那里听着秋声满耳抹眼泪儿呢!听听,不晓得多少开心热闹。”
说着进了屋,紫鹃笑着出来将人迎了进去。原来她们主仆几个这会子都聚在黛玉平日待客的书房里,正说笑,见宝钗同湘云来了,忙起身相迎。又吩咐墨鸽儿倒茶上来。
湘云四下看来,几处窗户都关上了,垂着淡黄的双绉绫子帘儿,只留着上头一横气窗通风透气。几处桌椅上,铺垫的也都是些姜黄、蜜柑色的袱搭。加之屋子中间天顶上一盏蘑菇样的灯,照得一室煌煌。——哪里还得半分凄惶之意?!
黛玉听湘云说明来意,嗔怪道:“你也太多礼了。又是今天这样天气,你只走一处也不好,这一圈逛下来,再吹个风,或者明日就不用走了!”
湘云一笑,问道:“方才在外头听着很是热闹,你们做什么呢?”
黛玉指着桌上散堆着的几样东西给她们看,又道:“就是这两个鬼丫头琢磨出来的东西,跟打双陆有些像,只是这两个促狭鬼儿,加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规矩。紫鹃同雪雁两个在牌上玩不过她们两,正合起伙来要弃了牌直接上手收拾她们呢!幸好你们来了,要不然一会儿我这里非鸡飞狗跳不可。”
湘云见了有趣,倒有心问问玩法,忽而想到自己明日就要回去了,便把拿到手上的骰子又放下了。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黛玉那边转身从架子上取了个匣子下来,递给她道:“今儿家里刚送来的,你先拿一个玩去。玩法里头都写成册子了,你回去慢慢看。我们刚才试了,还有几处不通的。恰好我明日也要家去,还得再同她们说说,等改了新的,我再让人给你送去。”
湘云谢了她接过那匣子递给一旁的翠缕,正待说话,外头小丫头喊一声“宝二爷来了!”
就看宝玉穿了一身蓑衣进来,一行脱斗笠,一行对湘云几个道:“我一看外头廊檐下的屐子,就知道有人来了。刚袭人还说让我过去蘅芜苑看看呢,倒在这里碰头了。”
那边紫鹃沏了茶上来递给宝玉,湘云便问宝玉:“这早晚,你又跑哪里去了?”
宝玉笑道:“这回可是正事。老祖宗说这两年天气越发冷了,火盆子点多了又燥气,听说如今有做热水暖阁的,想做一个试试看。我就领了这个差使,几处打听了一回。今儿已经定下了,过两日就来人给造。”
余者听了都不明所以,只宝钗笑道:“先前听说有几家王府做了这个,是以铜管绕屋,中间常日里热水流动不歇。以此取暖,整室生春而毫无烟气,可是这个?”
宝玉点头道:“果然宝姐姐无所不知的,正是这个。”
宝钗笑道:“我哪里就能知道这些了?还不是我哥哥,前两日不知道哪里听了一耳朵来,就来家里说要弄一个这个。结果让我妈骂‘常日里不着家的没笼子的马,还要这个那个起来’!这才罢了。如今听你这么一说,倒是个好东西。”
宝玉道:“我倒是见着了几个,只如今都还没用上,不知道真用起来是何模样。北静王家去年就做了两个极大的,今年听说还要加做几个。”
宝钗便道:“如此,若到时候看着果然好的,明年我哥再提这个时,我就让妈答应他算了。”
果然过不得两日,就有内工部的官员带了五六个匠师上门来测定地方,开建暖阁。前后忙了三四日。贾母寻常万事不理的,这回却似对这暖阁颇为上心。三番两次把那领头的官员叫去问些细处事宜,又问及这当中道理。
幸好这官员本就对这工巧器械之事在行,听贾母如此问了,非但没有心怯,反而详详细细有根有据地一一答来。贾母何等人物,来回间,把这傻小子里外诸事都打听了个明白,只那小子自己还稀里糊涂罢了。还当是遇着了个积年同好呢!
这里李纨也得了信,不由笑道:“我常说我们这一家子里里外外,再没有一个能赶上老太太的能耐。都如今这年岁了,心里有了打算,三两下就办出来,不带丁点犹豫的。实在是果决干脆。凤丫头虽伶俐,只行事爆辣在外,尚缺沉淀,却还离着老太太好远呢。”
常嬷嬷笑道:“若如此,过不得几日,怕老太太就要寻奶奶说话了。”
正说着,外头他们姐妹几个来了,便住了话头。却道是带了事儿来的,探春道:“我们想着,虽起社,老那么随作随扔的也不是个事。竟该认真编纂起来,附上年月时候,并当日情形,以为序。往后过了一二年,再拿出来看,只怕更有趣味。”
李纨一拍手:“好个主意!”又道,“这又寻我来作甚?头一个字好的自出了主意,便好好誊写去。再一个要为序的,有潇蘅两位在呢,别说序,哪怕你要个骈赋怕也不难。”
探春笑道:“你不是舍监?自然该事实禀与你知道才是道理。”又道,“还有上回还画过画呢,可也要附在其中?”
李纨想了想摆手道:“这个可难了!上回兰儿回来,听说这个,就把那些画都拿了看去。如今恐怕被她携去书院了,你们等等,我让人找找去。”
说了把樱草青葙叫来,又如此这般吩咐了。那两个过去了,片刻回来,手里捧了一个原根雕的筒子,里头插着些画轴。对李纨道:“奶奶,我们寻着的都在这里了。”
众人上前抽出打开了看,还真是几人的手作。如今都裱好了。探春笑道:“兰儿好细的心思。”
只一圈下来,旁人的都有,只迎春同惜春的没有。
李纨正要让人再去找时,惜春却道:“大嫂子不用找了,兰儿恐怕是带去书院了。上回他拿了我的画来同我论过一回,只说一时还看不明白,要再看看。大概是随身带去了吧。”迎春听了也跟着点头。
李纨想到她两个的画上有符阵之意,还真保不齐贾兰拿去参详了。便也点头放过。
正这时候凤姐又来了,见众人都在,笑道:“可是来巧了,省了我几趟的路。”一边让人把一个匣子交给宝钗,嘴里道:“这是你同宝玉要的当日盖这园子的时候他们外头画的图,并矾好的绢子。还有些颜料,太太今日特地吩咐我去后头楼上寻了来的。说是你们如今要先画个什么农时秋祭的什么图。让我给你送来。”宝钗忙让人接过去。
凤姐又一回身从丰儿手上取过一个盒子放李纨跟前道:“喏,给你的。”
李纨笑道:“唉哟,佛祖显灵了?今日等到你给我送起东西来!”
凤姐已龇牙:“你少喷粪!我往日里还少往你这里送东西了?!”
李纨笑道:“那该当的做不得数,如今这不年不节又不是发月钱的时候,你巴巴地送一匣子过来,那可不是常见的。”
揭了看时,却是两锭银锭子,不由狐疑。
凤姐一笑道:“想不明白了?还不是老太太疼你!说你带着他们姐妹们玩,本就是投心用力的,不好让你再多饶进去东西!这会子起了这个什么劳什子的诗社,听说一个月要会两回,这不都是钱?她们几个的月钱恐怕是不够花的,总不能让你贴补着。特让我给你取一百两来搁着慢慢花。往后你们耍子,只从这里头出,用完了告诉我一声,我再送来。”
李纨咋舌道:“哪想到你也有这么大方的一日。”
凤姐道:“老太太发话了,我还敢抠唆着么?就是眼睛里要伸出手来,也得狠命闭上啊。”
又说笑两句,她身上事忙,赶紧又走了。
大家散了,各自回去时,黛玉自言自语:“上一回说的画还且着呢,这回又要画什么新的画了?还真是画上瘾了!”
墨鸽儿嘻嘻笑道:“姑娘不知道吧!咱们那回在大奶奶这里不是又种地,又作诗的?听说宝二爷的那两首,宝姑娘给太太出主意,让拿进宫给宫里娘娘看了。娘娘都说宝二爷长进了。回来宝姑娘就又出一主意,让宝二爷把那日的田间劳作也作出画来,再题上那两首诗,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呢!”
黛玉叹道:“她为了宝玉也算殚精竭虑了。可惜多少心思,放到一处不生芽的地方。宝玉只怕不会念她的好,长此以往,反倒容易生怨。”
妫柳在一旁笑道:“姑娘这可料错了。宝二爷这人最是孝顺的,只要前头有太太顶着,再怎么样也怪不到宝姑娘身上。想想当年金钏儿,太太要打就打,要撵就撵,宝二爷可曾有过一句话来?!我们二爷是大孝子呢!”
黛玉看她一眼:“多嘴!”
妫柳也嘻嘻一笑:“不多呀,就一张嘴。”说了还嘟给黛玉看。
黛玉恼也不是笑也不是,恨恨看了她一眼,顾自走路,不搭理她。
☆、第250章 宝刀未老
又说这日贾赦去给贾母请安,出来时恰好碰着鸳鸯捧了贾母临睡前要用的安神汤进来,没留神打了个照面,吓得赶紧在一旁避开立了。贾赦过她跟前时,转头细看她两眼,呵呵一笑顾自去了。鸳鸯只觉一阵寒意,忍不住从脚底下打个哆嗦上来。
贾赦回了自己院子,想起方才照面的丫头。看那装扮行止,定是鸳鸯无疑。想着数年前贾母曾遣她来问询过碧莲的事,那时候还不过是个枯干寿的黄毛丫头。没想到如今张开了,倒很有几分姿色。尤其那面上还有浅浅几点雀斑,有道是“十个麻子九个俏”,这星星几点更曾风情。
一时饮着酒,唤来几个姬妾胡闹了半日,只心里却总放不下方才那个人儿来。晚上睡着时,竟是连夜春梦,里头辗辗转转都是那妮子,却比外头的真人美色更引人几分。如此越发上了心了。
连着几日去贾母处请安问事,特地又注意了几回鸳鸯。果然是越看越心痒。偏这日鸳鸯无事,正坐在贾母侯芳窗前往外看着几丛秋菊出神,那贾赦自那边来回来去走了两趟,见鸳鸯定定得瞧过来,还当是瞧他呢!心里越发火热起来。
当晚就把邢夫人叫了来,吩咐她道:“你不是常怨我这院子里竟是些妖妖乔乔的,惹是生非的多,能依靠助力的竟是没有?如今我瞧好了一个人,若能收了来,不止我有好处,连你也有好处。”
邢夫人一听这话是又想要纳人的意思,也早就惯了的,只问他看上了哪个。
贾赦摸摸胡子笑道:“你不是长说老太太偏疼二房?那是没有知心人在跟前替我们说话的缘故。到底老二那一家子住在一个院子里,离得近,自然更偏些儿。我若是纳了老太太身边的第一得意人儿,老太太的喜忌她自然都告诉你,往后你去请安时也只带了她去,自然老太太待你也亲近起来。你说可是这理?”
邢夫人一听老太太跟前第一得意人,先想到的是凤姐儿,自吓出一身冷汗。忙把这荒唐念头赶跑了,才想起贾赦说的该是鸳鸯。便笑道:“照理说老爷看上她,是她的福分。只是她们这些得脸的丫头们,都心大,还不定乐不乐意呢。”
贾赦听了面色一凛,冷声道:“怎么?在你眼里,我就这么不像样?连个丫头也瞧不上我?”
邢夫人吓得腿软,哪里还敢说旁的,只道:“哪有那样话!只是你知道,一则老太太素来不待见我,我开口她未必能乐意,再一个我又口拙,不能讨老太太喜欢。若是在老太太高兴的时候提了,不是更有十足把握?”
贾赦鼻子里冷哼一声:“要你有什么用?!这样,你明儿就先去寻琏儿媳妇说这个事儿,她素来机变,又在老太太跟前得脸。有她帮着,自然好上许多。再一个,你怕老太太不答应,大可先去问鸳鸯,她不过一个丫头,如今老爷我愿意纳了她,那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气!难道她还宁可过两年拉去配个小厮不成?!这都明打明的事儿,只让你去办,就多出许多话来!”
邢夫人听了诺诺,再不敢有旁的言语,只心里记下了,便道转日就去办这事,只让贾赦放心。贾赦这才罢了,自往后头寻乐子去。
邢夫人想着贾赦或者一时兴起,未必就真那么看重鸳鸯了。到底后头那一院子的夭桃娇柳,哪个不比那鸳鸯动人几分?便有心拖上两日,贾赦若是不提,过些日子再含糊说上两句难处,也就过去了。
却是不知道贾赦这样人的心思了。他自小在祖母跟前长大,又是嫡长孙,什么好的不先紧着他来?莫说一个丫头,就是好人家的女儿,纳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了。这顺心遂意惯了的,如此越是不能立刻到手的倒越惦记在心。
待了两日,一个指望着能混过去,一个已忍得快要暴跳,两相一对上,邢夫人好险没挂彩。这下再不敢耽误,次日一早就让人去请凤姐过来说话。
又说那边贾母设计把段高家大儿段若栩弄来家里做活,前后几日冷眼看下来,倒是个极不错的。还道:“果然珠儿媳妇做事向来靠得住,能说到我跟前来想必不差。这番看了,可算放了心了。”
几个嬷嬷都道:“有几个主子像老太太这样的?一个小丫头身上还花这样心思,实在是慈心太过了。”
贾母笑道:“我这话也不瞒你们。别说她只是个丫头,在我心里,同孙儿孙女也不差了。这屋里若没她,我还不晓得要多费多少心思,说不得少活上两年,也是有的。”
众人都连连啐过,贾母却一笑混不放在心上。这才让人叫了李纨来,只道:“人我看过了,确是不错,也是这丫头的福气。只是有一个,我如今舍不得她,还要留她在身边待上二三年,那边可等得?”
李纨想着那边还不知道段高到底何时南下,还不晓得能不能等。只这事儿到眼前了,也没有别的言辞道理,遂说道:“老太太的人,自是按着老太太的规矩来。他们是来求人的,还能一劲儿催逼不成?”
贾母听了高兴,让人把鸳鸯叫来。鸳鸯一见李纨也在,面上就透出两分红晕来,原是贾母昨日夜间同她说了此事。只道那人她也见过了,自己又如何考校的,那家里又如何,细细说了。鸳鸯感贾母对自己之心,红着眼睛道要伺候贾母到头才罢。贾母却笑“哪有我越喜欢你却越要耽误你的道理?那也不是爱重你了,倒是只顾着我自己的意思”。遂算议定,只等今日同李纨说过,就往南边给她父母捎信。
如今把鸳鸯叫了出来,也是让她知道事情已定。鸳鸯到底心气足,虽害羞,也不十分忸怩,李纨看在眼里更是暗自点头。
正这时候,邢夫人来了,刚坐定,王夫人带着凤姐也过来了。见贾母面有喜色,连着素日得她看重的几个老嬷嬷也在,因笑问:“老太太今儿可是有什么喜事?这般高兴。”
贾母牵了鸳鸯的手拍着道:“可让你说着了,可不是喜事?”鸳鸯垂了脸,眼看着耳朵尖都红了。
邢夫人那里看一眼凤姐,凤姐也回一个不明其因的眼色。才听贾母道:“我们鸳鸯也大了,该寻个小女婿了。这回整好有个合适的人,跟我求她来了。我还不放心,特地打听了,见真是不错的。方才应允了此事。”
邢夫人心中大急,若是前两日,只怕她还要高兴自己这“拖”字诀使的高明。这会子经了昨日一役,听了贾母这话,直觉着浑身上下都疼起来。也顾不得了,直开口问道:“不知道老太太把鸳鸯姑娘许给什么人了?”
贾母见她这般模样,不似往日,倒一时也没留心,笑道:“说起来还是个有出息的,是如今内工部的小主事,领着个七品的衔儿。”
凤姐笑道:“喔哟哟,到底我们老祖宗福泽深厚,连着身边久待的人都沾染上许多。鸳鸯姐姐这往后就是官夫人了,想来那小姑爷年岁也不大的,再过些年,岂不是不可限量?说不得我们再见时,还得给你行礼呢!”
鸳鸯羞红了面,指着凤姐道:“你就打趣!我同老太太说了,我不嫁的,还要伺候老太太呢。你等着,往后你看我还帮你不帮!”
贾母笑道:“你这丫头!就为了同她个破落户斗气,连女婿都不要了,可不是亏大了!”
鸳鸯这下实在立不住了,一甩手,扭头往后堂里跑了。
凤姐道:“各位都看清了,人可不是我羞走的,实在是老太太打趣得太过厉害。到底人家小姑娘家家的,面皮薄嚒。”
众人都笑起来,指着她不晓得说什么好。却不知如今凤姐心里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若是邢夫人那话说出来,不晓得要把贾母惹恼到何种田地。她们或者都要跟着吃瓜落儿,如今这样实在是最妙最好,再也想不到的结果。
这里邢夫人也坐不住了,想着回去要如何交代,便绕到后头丫头们住的房子,寻几个正在那里闲坐着的婆子们打听消息。得知那是多日前李纨做媒,说给从前自己陪嫁的。这点子来历她倒不放在眼里,只如今是贾母亲口答应了的,却是无法了。为着把自己摘出来,好不好的,也只能尽量往旁人身上推去了。
果然贾赦听了这事大怒,先是骂邢夫人此前一直拖拉,眼见着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又骂贾琏夫妇吃里扒外,什么忙都帮不上;再骂李纨寡妇多事,自己死了男人就忙着帮旁人寻男人过干瘾……直骂的口焦舌燥气喘难续,才砸了一个茶盅子收场。
待得平气,骂邢夫人一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自往书房去了,又叫了贾琏来问鸳鸯家中事宜,得知鸳鸯亲爹在南边已染了重病,娘又不济事,只一个兄弟在老太太那里领着采买的活计。便让贾琏去把鸳鸯的个个金文翔叫来。
那金文翔一听贾赦叫他,不知事从何起是福是祸,正心里不安。耳听得竟是看上了自家妹子的意思,不由大喜。贾赦道:“如今老太太有旁的打算,只口头一言,也未作准数。且她去了外头,又与你们有何好处?若来了我这里,则大不一样。你去说与她,让她自己想清楚了,去回了老太太的话。那头的事,我自会遣人去了断。莫要心痴,只当能嫁的外头去,我就没法子了?总不成她明日后日就嫁出去!还在这里头待着呢!再一个,就算她嫁了出去,又有哪处不在我手心里?趁早依了我的意思,好多着呢!”
金文翔也来不及同他媳妇说话,就直让人去唤鸳鸯出来。偏鸳鸯以为贾母同她哥说了什么了,羞得不成,便不理他。金文翔无奈,只好一□□转告她媳妇,让她媳妇寻了鸳鸯好生说去。
这一张床上出不来两样人,这金文翔媳妇同他乃是一路的,听了贾赦这样话来,也是喜不自禁。赶紧进去寻鸳鸯要说此事。也是事有凑巧,她正滔滔不绝时候,琥珀得了贾母之命来请鸳鸯前头去,听了个正着。当下也不犹豫,回去一五一十都说给了贾母听。
贾母气了个倒仰,也不顾了,让人扶了她直往后头去,又让人去把邢夫人叫来。到得跟前,正听鸳鸯嫂子道:“……姑娘,你也好歹替我们想想。那大老爷什么样人儿?就是寻常良家子,他看上了也不放手的,到不了口里弄也给你弄死了!你这么犟着,又得什么好处?要说老太太那里,也只有偏儿子的道理,还能因了你一个小丫头逆了这老儿子的心意?
你只是不肯,话又厉害,你且放刁,却要害了三处人。你这一处自不必说,就是当即定了亲,你也不得立时出去,只在人眼皮子底下。说句难听的,要真把你怎么了,你又能如何?大老爷这样的事儿也不是没做过!
再一个,眼看着大老爷把你哥叫到跟前这样说了,我们却没有办成这事,恐怕你哥也得不着好!你忘了上回王六儿了?因拦着他媳妇,活活被抠去了一个眼珠子!最后怎么样?还不是得由着大老爷!
还一个,大老爷说了,那头他遣人去了结。你这里要撒手了也罢了。你只拧着,那个同你没缘分的恐怕要吃苦头。上回平安州那家子,为了一对子古董象牙瓶儿,全被大老爷使法子掇弄到牢里吃了多半年牢饭,能怎么样呢?你这就要害了人了,你还做梦呢!”
她这里还刚说得尽兴,忽听得外头一群人声响:“老太太!老太太!快来人!快来人!老太太厥过去了!”
☆、第251章 鸿鹄斩志
待贾母悠悠醒转,屋子里已插遍了人,邢夫人从丫头婆子那里知道事情始末,更增羞惭。因当时事发,周围无一能主事之人,自也无人明令禁言,其中事务早已传得人尽皆知了。贾赦得邢夫人传回的消息,恨得要吐血,直嚷嚷要让贾琏把金文翔拿了来打死。又赶紧让人拿了帖子去请太医。
连隔壁贾珍都得着消息了,赶紧带了尤氏同贾蓉过来。如今贾政时在任上,外头的人就不易使唤,唯有一个跑腿的贾琏,却还要受贾赦的辖制。贾母今日听那媳妇子说的桩桩件件,不过随口举说,可见贾赦常日里不少这样的事。心里忧急愧怒交加,一口气没上来,才晕了过去。此时醒转,先想着不能让他再造孽,有心派个人去打听外头的事,却发觉竟无可用之人。贾赦辈分在那里,这里除了自己,竟没人能治得住他。
遂也不管寻医问药的事,只让人都下去,独把贾赦同邢夫人留下了。众人既知端的,便都往外头厅里侯着。好半晌,才听里头唤人伺候,门一开时,就见贾赦同邢夫人夫妇二人皆老脸通红地往外走来。也不及与众人细说,出了门上了车自去了。
恰这时候所请太医也来了,女眷又回避一回,贾珍同贾琏两个在旁应候。开了疏肝解郁的方子,贾琏又陪着往外宽坐喝茶。贾母却让人把李纨叫了进去,对她道:“你同那家说了,这事我已应允,就早日下定吧。婚期再议。还有,若近日果有人上门为难他们,让他们不要慌,只遣人告诉我来,自有我给他们做主!”
李纨那里由来消息不灵通,近日也知道竟是为了鸳鸯的事,大老爷气着了老太太。如今听贾母这口吻,莫不是贾赦怒气难消,还要往外迁怒的意思?心里暗叹,这保媒拉纤的活儿,果然没有积足了德是做不来的!讨个媳妇竟讨出这么大麻烦来!只当了贾母的面到底不好说什么,只一味低头答应了。
回了院子,同身边人说起来,也有两分薄怒:“这大老爷真是越老越不像样儿了!这头都定了的事,他还有脸来闹!都这么大年纪了,已经聚了一屋子姬妾,还不知足。如今听这话头,竟是还要为难男方的意思。往常戏文里见多了‘太岁恶霸’,没想到咱们府里这头发都花白了的还有一个!”
常嬷嬷叹道:“这又有什么稀奇?老太太今儿是乍一听那些事儿,急怒攻心才晕倒了。可这说出来的才有多少?咱们都不知道的又有多少?只说天道循环,不知道往后要怎么报应呢。”
闫嬷嬷道:“如今这一府里头,仗势欺人、强占民女、草菅人命……竟都齐全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不知道那祖宗祠堂里,年年受着这么群人的供奉,还能不能受用得住了。”
因着贾赦这一出,李纨同许嬷嬷说起的时候,为防他们不接头,遭了无妄之灾。索性把事情前后都同她交代了,又嘱咐她:“如今老太太既开了口,鸳鸯也确实是个难得的,且这事儿也怪不到她头上。你同如心那头好好说说。一则这头尽早下定,二则也让他们防着些。若真有人与他们为难,也不用留手,给点厉害瞧瞧才好呢。”
许嬷嬷自然将话带到了。却是没料到,当年贾兰看钟表有趣时曾想拆了看,李纨道是待他长大了寻人教他这个,说的就是段家老大;后来段高还罢了,他大儿却三天两头得要往技师府跑的;许嬷嬷是他干姥姥,自然要过来瞧瞧,一来二去的,就同贾兰混熟了。贾兰见他在器械机关上极有天分,更乐不得地把从通璧阁那里得来的东西与他参详。今次,他家里问李纨讨人的事贾兰并不知晓,如今闹出这样的事来,却让他听着了两句。
贾兰心下愕然。要知道,如今他跟着他先生同师伯学这仕途之事,多因了此前那些世家盛衰的书,想着若自己这代无人能担起担子来,恐怕贾府也躲不过衰败的命。贾蓉虽年长,却是东府的,且如今看着也不算长进。这边贾琏只得了大姐儿一个,宝玉还早,自己确是这一代里的老大,没道理担子留给后来的弟妹们挑。因此才把这番心思同他先生师伯述过,又拟了欲中兴一府时他该当走的路,也算个志向。
只如今听说自家府里还有这样事情,全同他自小从李纨、闫嬷嬷、常嬷嬷等处听得的教导不同。这还是长辈!还是袭了爵的长辈!又想到底只听了一句半句的,未必为真。好在如今他手下什么人手,便遣了一个让去探查探查。
引灵傀哪知什么轻重,自然把事情原原本本都摊给他看了。要知道,这娃子素习存了“除暴安良、降妖伏魔”的暗志的。如今一看,好嚒,合着这“暴”这“魔”都在自己家待着呢。又让他如何是好?尤其那小童,连贾赦当日迁怒李纨时骂的话也给打听了来了,这贾兰听了可真是……
晚上便去寻他先生同师伯,那俩以为这小子又闯了什么祸,送好酒平事来了。正想着到底是罚还是不罚。这将功抵过,抵回数太多了未免也不甚好。贾兰却捧了一堆书来,整齐码放好了,对着那两个一揖道:“先生、师伯,我不学这劳什子了。”
若是换个平常学生,不免想到“畏难惧苦,半途而废”的话来。这贾兰他两个却是知道的,这点子功课对他来说真是三个指头捏田螺的事。既如此轻易之事,还不愿再为,定是事出有因了。遂让他慢慢道来。
贾兰也不避讳,遂把贾赦这回的事说了,因叹道:“我想着,原先说为天下兴亡,我说我实在不晓得天下于我算个什么。如今想来,这‘举业兴家’还不是一个道理?又哪里有‘家’这个东西?不过是一个个人罢了。他们各有各的作为,各有各的报应,我缠在里头做个什么。
世上总没有这样事,只因我生在这府里头,就要这府里长盛不衰富贵逼人。世上这许多人这许多人家,怎么旁人都活该挨贫受苦的,独我家这些人非得长享荣华?再说这荣华富贵也享了这许多年了,也不见生出什么好处。如此一事无成无益于人,也仍该常保他们富贵绵长才是正理?我实在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行事不会来问我的意思,我又为何要去担待他们的命途?
且如今看来,自作自业自受果报,我拦不住,也不想拦。就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事,有朝一日恶贯满盈不得善终,才让人唾一口骂一句‘罪有应得’,赞一声‘老天有眼,报应不爽’吧!让我去求取功名地位,以权势庇护这样人事,我又与这些人何异?或有人欲以家族血缘劝我,那被残害欺压的人,他们的血亲之情就如此不值一钱?我虽自负,也不曾自负到这般田地。
是以,我竟是作罢了。虽如此我又不知我‘究竟该做什么’了,只眼前,我心里清清楚楚,那‘兴家立业’的勾当,我是不愿做的。这样的家也实在没什么值得兴的地方。你们若还要问我立志的事,实在不成,我把不该做的都去掉了,想来剩下的也就是该做的了。这样也不错。”
一番话说的墨延松同祝鹤年面面相觑,虽早知道高门大户里从来不缺这些烂污糟的事,只没想到贾兰竟是这么一个态度。墨延松想着,他自小由寡居的娘带大,在那么个捧高踩低习以为常的地方,恐怕也没少受白眼。且他性子特异,凡事好往自己个人身上揽,于家世出身上依仗甚少,故此才能有眼下这番说辞。
遂笑道:“你们府里又不是只有这样人等,你平日里不是还常说起你的几个姑姑?你为着一粒老鼠屎,却要弃了整锅汤,不也太过了些?”
贾兰却早想过此时,遂正色道:“不用这世间权势,我也自有法子护得姑姑们周全。而若我沾了这权势地位,必如腐肉之于蝇蚋,想不让沾光都不能够。事实上,越是这样人,才越会懂得依仗这些东西的好处和法子。索性我一无所为,一无所成,也不差什么,却省了助纣为虐之罪。”
墨延松一愣,苦笑道:“你倒看得懂人心。”
祝鹤年却道:“我观你以来,把那功名富贵却也实不放在心上。既如此,到底这一辈子是你的一辈子,你既已有决断,我们也没有生拦着你的道理。却是,往后你又想从我们这里学些什么呢?”
贾兰抬头道:“学生想学分辨这人间真假善恶的心法慧眼。”
那两个都愣住了,对视半日,方长叹一声,把他扶了起来道:“好,如此,我们便勉力一教吧。”
贾兰大喜,又赶紧跪下磕头谢师。
又说贾赦,因自己让人传几句话,竟把贾母气到卧床,心下十分愧悔。之前的一腔恶气也消散了干净,倒不惦记着遣人为难段高家了。却是逃过了一劫,若是他真敢动作,后头不知道多少大小圈套等着他。那计良同段高两个自来万事通气的,他如今又同几处都走得近,还真未必就怕了贾赦。更何况还有个若隐若现的小小身影,倒挂在贾赦房间梁上。
贾母病时,贾赦不敢现身,只让邢夫人日日去榻前侍奉。待得贾母好转,才敢再去请安。贾母怒气渐平,虽恨他心地不正多造恶业,却到底是自己的骨肉,总没有杀了他去替旁人出气偿命的道理。
只同他说清楚鸳鸯的事,又得他保证必然再也不提此事,才道让他自去买个顺心的来,银子自己给他出。贾赦哪里有这个脸,到底还是自家花了八百两另买了个自小□□出来的尤物,名唤嫣红的,年方十七。惹得多少丫头暗地里啐他老不修,只贾琏一个深羡他老子的无边艳福,暗恨自己没个亲娘在身边,无人给自己撑腰。
☆、第252章 丝缕
赖嬷嬷在贾母跟前素来得脸,加上如今贾母原先用过的老人也没剩几个了,又有当着大管家的儿子们,越发地位尊崇。她孙子赖尚荣是落地就放了籍的,如今又托着贾府的脸面选了官出来。因此要好好摆上几日宴席,头一个自然就要请这府里的主子们。
赖嬷嬷特地亲跑来请人,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连着凤姐几个都说必到的,也是给她的脸面。只到了正日子,贾赦同邢夫人因前次事故,又闹得整府皆知的,再加上贾赦素来看不上赖大家巴结二房的嘴脸,故此并未前来。
倒是贾母高兴,把宝玉同姐妹几个都带了过去,李纨上次当面答应了赖大家的,自然也要一起过来。
赖大家也有个不小的园子,虽不能同大观园比,放在外头也很可观了。跟着逛了一回,细看了几处,心里暗想着:常人只道主仆有别,这奴盛主衰之下,往后主子的日子还不一定有奴才的好过了。又看看赖家的几个子弟,比比府里几个,心里更加摇头。
只说宝玉,跟贾母进来之后同赖家请来陪客的几个熟识的打过招呼,还跟着姐妹们一同在里头坐席。片刻,一个小厮进来传话,也不知说了什么,宝玉就悄悄往外头去了。
却是赖尚荣见柳湘莲要走,记得方才宝玉曾嘱咐过,特把宝玉请了出来让两人叙话。寻了个清静地方,问过两句秦钟的坟茔的事,又说起另一件事来。
宝玉期期艾艾地问道:“上回……托你打听的人,可有消息?”
柳湘莲一笑道:“我也奇怪,那不是你的丫头?虽说如今放出去了,怎么你要问问她的消息还得从我这里打听?倒跟见不得光似的。”
宝玉无奈叹气道:“当日原是我自己性子一上来,不顾头脑地撵了她出去,本是我有亏。只怕她在外头过不好,她那性子,总易得罪人的。”
柳湘莲道:“你既如此放她不下,何不再弄了回来?”
宝玉摇头:“若那么容易,我何苦还要找你来?”
柳湘莲想着他们高门大户里头关系繁杂,自己弄不明白也没心思去细想,遂笑道:“既是你托付我的,我自然尽力打听了。那姑娘也很有几分本事,如今已经在那书院里得了身份了。只是我那朋友也只在那书院里管些搬抬的粗活,要想递话进去却难。还不如让你房里的哪个去一趟,只说是探望旧友,要问什么问不来?”
宝玉想起此前提起两回晴雯,袭人就很不得劲的样子,想来或者她两个另有龃龉,自己也不好深问。更没得为了这么点子惦念一再犯她心烦的道理,遂摇头笑道:“罢了,既说都好我也放心了。原是怕我一时急躁撵了她,若她过得很不如意,我不是生了罪了?这才劳你打听一二。”
柳湘莲点头道:“要说你这情义也难得了,上年撵走的那个什么雪的,得了你递出去的安家银子,后来不也过得挺好?却也不用担心太过。”
两人说着话,忽听外头嚷嚷,原是薛蟠这日冲着柳湘莲来的,这会子不见了人,就到处寻起来。赖尚荣想他同宝玉乃姨表兄弟,也不该外道的,遂告知他柳湘莲正同宝玉说话呢。薛蟠便自往这边寻来。
柳湘莲心里早已焰起三丈,冲宝玉一笑道:“这回之后我恐怕要往外头去逛个一阵子,此间就算别过了。”
宝玉还待相留,那柳湘莲已回身自往外去了。宝玉想着他若要走时,总还会来相辞的,又不耐烦同薛蟠应酬,便回身还去贾母身边陪坐说笑。
段家得了李纨这边的消息,也没有犹豫,尚未入冬就放了定。李纨还担心这事起了波折让他们心里有疙瘩,哪知道如心却道:“不招人嫉是庸才,这姑娘有这许多人耍手段不肯放,可见是真有两分本事的。我们家虽不能同高门大户相比,护着自家一个儿媳妇,总没有什么太大难处。”
李纨听许嬷嬷传回这话,一边是欣慰,另一边也生出世间风水流转,此消彼长之叹。以段高手里的东西和如今的影响,贾赦还当自己是国公府的贵老爷,想要人家怎么样就要人家怎么样呢!实在是整日只在这么个圈里装着,浑不知外头的世道变迁。
想如今贾家满门,只说富贵,却又有几分实际依仗?不过是先祖的遗泽荣耀,只人去楼空人走茶凉,这点子余晖又能罩着他们多久?若是一门忠厚的,便是无甚长才,也易得庇护些。如今这样,只一味挥霍祖荫,行事多犯众怒,只待哪日上头稍露不满之意,只怕那弹章密告就能平地生风直达天听了,到时候还不是人家想怎么发落就怎么发落?
可是,自己又能做些什么来?到头来还不是各人因缘各人担!——果然,要不怎么你们俩是母子呢。
富贵人家想着自己的绵延富贵,却又有多少一样的人命肉身正挣扎着想多活一日两日而不能。
这年的春夏倒还好,入秋之后忽而多雨,几处大江大河中下游都赶上了秋汛,一时报灾求赈的摺子堆满案头。皇帝批一阵子,就要把户部的,内帑的交替着叫进来问账问粮,抽空仰着脖子看看窗外云淡高天:你究竟与我有何仇怨?!有一年安生的吗?有吗?!
信王自外头匆匆来了,做个样子似要跪拜,上头早一挥手免了。“皇兄,成远、渝口、九坝头、江湾子几处以工代赈都开始施行了,安置灾民共计八万余人,只是这几处水势来得急,有大半粮仓不保,如今以工代赈,却快要无粮可赈了。”
皇帝闷应一声,这些事何尝不在他心里?吩咐一边太监道:“宣九洲特使。”一会儿,一个面白如初成豆腐般的老太监颤巍巍进来磕头。
第46节
恋耽美
第46节
☆、第247章 悯己
且说众人一日劳作,正是饥肠辘辘时候,李纨就整了这么一出在跟前。都是大家公子姑娘,寻常宴席虽多,也是一桌一席,一盘一碗的,那里见过这样阵势?若说粗陋,若说豪放,若说新雅,若说巧思,总都不恰,只觉眼前这场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浑不知该如何是好。呆愣了半日,忽然都嬉笑欢呼起来。
李纨从里头出来,手里捧了个瓷坛子,见众人眼睛都亮了,笑道:“还愣着做什么!赶紧洗洗去!”又对贾兰道,“你晓得祭秋宴的规矩,同她们说说,今日可没人伺候了。要吃什么自己拿去!”
说了把那酒坛子抱到一旁的四方木桌上放了,眼见着上头已经瓶瓶罐罐地放着不少东西。见那几个还愣神,李纨一指桌子:“这靠墙的两排都是酒,酒名儿在笺子底下写着呢。靠外头的这些都是果子水,蜜水子,紫苏姜汤之类,也都有名牌,你们自己看着办,爱喝什么喝什么。”
一时又见人端了一摞一尺见宽的大冰盘来,往一旁的空桌上放了。这庭院当中除了他们吃早饭时用的那个大长木桌子,远远的还有几个小些的方桌、圆桌,都配着宽面条凳,一张椅子没见着。
贾兰伸手一指那盘子:“待会儿就拿了那个四处转去,爱吃那个就拿哪个,取了来咱们就围在那桌子上吃喝,又得说话,又宽敞。唉哟,太美了!”
惜春赶紧拽他:“废什么话啊!赶紧洗去!”
一群人往里头去了,半日出来,只就宝玉换回了早上来时穿的衣裳,余者仍是下午干活时一样的一身。宝玉见了自觉没趣,又回头去也换了一样的来。
就见惜春同贾兰已经在那里坐着了,正拿了个木锤子敲那泥巴团。宝玉顾不得自己取用,先凑过去看热闹。
三两下那胶泥壳子就裂了,惜春心急,顾不得烫,紧着去扒那泥块子。贾兰赶紧拦着,自己快手拨开了,嗖一下抽出一雪亮的薄刃小刀来,二话不说,照着里头层层荷叶就是横竖两刀。刀尖一挑,一股鸡肉鲜香气混着荷叶香冲将出来,热气蒙蒙里,露出酥白微黄一块嫩肉。
惜春紧着吸气,贾兰早惯熟了的,手里不停,三两下就把那只嫩鸡卸开了。挑一块连腿的放得到惜春跟前盘子里,又回头问宝玉:“宝二叔,你来一块儿?”
宝玉赶紧点头,贾兰见他跟前也没个盘子,又只他素来胃纳浅,恐怕吃多了存食,便撕了个翅膀给他道:“你盘子呢?”
宝玉嘻嘻笑着接手里,长嘴咬一口道:“你看我今儿这打扮,要什么盘子!”
贾兰未料宝玉还有这样时候,也不禁笑了起来。自己从里头撕下一块鸡胸肉,搁嘴里大嚼,边吃便点头道:“好功夫,四姑姑你看,这鸡肉若是连鸡胸都不柴不老那就错不了了。准定整只都嫩。”
他四姑姑正埋头苦吃,哼哼两声算收到此道饮□□义。
宝玉坐那里低头啃鸡翅膀时,另外几个都各自取了些吃食嘻嘻哈哈地回来了,见着他这样子,都笑个不住:“快来看看,这也是外头人称‘国公府雏凤公子’的宝二爷呢。”
宝玉刚吃完,咽到肚里,看探春一眼,笑道:“咄那妮子,才放下锄头就来捣乱,这里哪有什么‘公子’,只有一个‘饿肚子’罢了!”
湘云笑的打跌:“疯了疯了,一个个都疯了。这还没开始喝酒呢,就都兴头成这样,待会子还不晓得要如何呢。”
黛玉同迎春两个坐在贾兰对面,一脸艳羡看着他双手不停,仪态潇洒地吃个不住。惜春刚吃了贾兰撕给她的那块腿肉,又转过去看贾兰。
贾兰把那只叫花鸡一翻,从后背底下拿刀尖挑出指头大小一块肉放在惜春盘子里道:“四姑姑,这块‘四不靠’的腰眼肉最嫩口儿了。你尝尝。”
一口的事儿,惜春又看着他了,贾兰把手里刀子一放,说道:“别看了,再多吃一口你待会儿都得后悔。信我的没错。这个这会子不烫了,吃这个。”
说了把一只刚炸出来的芙蓉蟹斗推到惜春跟前,又从一边挑了种透亮薄褐的酱汁,舀了一勺淋上头。
惜春拿了个弯柄小银勺破开上头那层焦黄的酥壳儿,连着里头蟹肉舀了一勺搁嘴里,“唔……”眯起了眼睛,腮帮子鼓鼓嚼得开心。
吃两口这个,就被贾兰接手了,另拿了两串小串给她,还有半截儿滴着热烫鲜汁的虾子。惜春只一个劲儿往嘴里塞,不时唔唔两声,表示满意。
探春正同宝钗分一个脆壳饼儿,看了叹道:“我如今算知道了,这搭伴儿才是顶顶要紧的事儿。二哥哥,你实在比不上兰儿。”
黛玉却道:“三丫头不用丧气。那福气咱们也求不来的,就算咱们上赶着,兰儿也不会同我们搭伴。他自来嫌我们俗气,比不得他四姑姑真名士风流。”
迎春忍了笑道:“他们那交情,可不是白来的。前阵子天刚凉快时候,她奶娘找我那里去了,说转个身就不见了人,我们那周围又都是水面,吓得脸都白了。我想着再不能的,就同司棋几个出去寻。还是绣橘说的,‘什么味儿这么香’!顺着味道过去,后头黄杨矮丛底下,两个人不晓得哪里弄来几块炭,正在那儿燎鸽雏儿吃!”
湘云听了惊讶得合不拢嘴,“往常老祖宗只说我同二哥哥小时候如何淘气,却是没看见眼前的呢。”
惜春趁着口闲回一句:“咱们都不往跟前凑,自然不易暴露。”
那边惜春奶娘正同李纨常嬷嬷几个站一起说话,听迎春提她,又看看惜春同贾兰的样子,笑着道:“我只担心一个,碰着个哥儿这样又有本事又细心周到的侄儿,我们姑娘往后可就难嫁了。哪里寻一个能抵得上一点半点的相公去!”
众人听了都笑,贾兰耳朵尖也听到了,忽然对惜春说:“姑姑,往后若是姑父待你不好,你就告诉我,我给你撑腰。”
黛玉几个方才没听着惜春奶娘的话,忽听贾兰冒出来这么一句,都又吃惊又好笑,指着他俩不知道说个什么好。惜春一块稻香鹅噎住了,好容易咽下去,长出一口气,才对贾兰道:“放心,兰儿看着不好我就不嫁。有什么要紧。”
众人听了大笑,惜春奶娘也哭笑不得道:“真是,叫我说什么好!姑娘家家的,这样话也随口说的。”
李纨笑道:“他们两个才多大,知道个什么!我们兰儿还说娶个媳妇左右都是伺候我的,让我看着办就成了呢!”说着话,她又让人片了一盘子烧鸭子,搭着玫瑰梅子酱给让他们吃去。
这时候方才遣去给贾母、王夫人并凤姐送菜点的回来了,“老太太说了,今日奶奶哥儿姐儿们兴致高,恐怕要放宽了多饮几杯。老太太那里刚应酬了几位诰命,要早些歇着,就明日再见吧。”王夫人那里无话,凤姐倒让人又送两样鲜果子来。李纨便吩咐洗切了,一会子同备好的果品一同上来。
悠悠余晖,萧萧晚风,一阵卷来吹散了眼前的珍馐浓味,带着阵稻谷晒后的香嚓嚓气息,忽然大觉秋意。黛玉眯了眼睛深吸口气,迎春微扬了下头,两人对视一笑,轻轻碰了碰手。
一时方才在底下带着他们劳作的媳妇婆子们也上来了,李纨便让人把她们往边上桌上引。湘云看了笑道:“我正发愁,这许多东西,咱们都够了,可要怎么办呢。这下可好了!”
眼见着众人各自拿了竹制的大盘,来往穿梭地取这个尝那个,言语喧嚣。宝钗悄悄看一眼宝玉,只见他正自斟了酒,饮一口,四下张望,见那些人吃得欢实,嘴角便微勾起来。宝钗心叹:想他这人,从来最烦婆子媳妇子这些,总说她们沾了男人的腌臜味儿,连着自己也不清爽了。这会子这许多左右前后的走动,却不见他烦厌。大嫂子这番心思却是用着了。
李纨近前笑道:“如何?吃足了对着这些倒嫌气闷,不如咱们往院子外头去,正好作诗。”
众人都笑了点头,李纨引着出了院门,外头坡上如今仅剩一丝余晖,两张大案上笔墨纸砚俱全。围着点了七八盏灯,或羊角,或琉璃,倒也透亮。
素云带着碧月几个新沏了茶上来,李纨道:“这是陈年的橘皮金瓜普洱,不碍觉的,刚好消食。你们来尝尝。”
贾兰却道:“娘,还不如把那羔儿饧饴酒温一壶来,那个消食不好?”
李纨道:“那个虽消食,却上头呢。一个个喝的晕头转向的,还作什么诗。”话虽如此,到底还让人拿暖壶装了一壶过来,又取来整副高脚月影杯供用。
黛玉先饮了口茶,听那酒名字古怪,便又斟了杯酒来喝。见色如琥珀,尝一口香浓味厚,点头道:“难得这酒温了也无回酸味,倒适口。”
贾兰笑道:“林姑姑如今竟于酒上有所得了,实在让人难信。”
黛玉笑:“怎么?只许你四姑姑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我们喝一口都使不得了?”
贾兰笑道:“林姑姑在我心里,大概真该吸风饮露,再晚间用些星月精华就够了。”
黛玉点头道:“原是姑姑我在兰儿心里该是个妖精!”
贾兰笑倒:“姑姑怎么不说是神仙?!”
黛玉也掌不住笑:“你见过哪个神仙大半夜在外头吸日月之精华的?那不都是书里说妖精修炼的招数?”忽然想起自己修习青冥还真是在晚间的,更乐了。
正这个时候,却听宝玉在那里喊一声:“这回你们可都比不得我了!我这已经有了,快来看。”
众人听得他竟然已经吟成了一律,都惊讶围上来细看。宝钗读罢叹道:“若你常日里能作这般口吻,还怕姨丈骂你?!只怕赞你都来不及。”
探春同湘云也都赞:“很有些实感在内了,果然难得。”
只黛玉一笑道:“又有什么的,你们看他字句写出来的是悯农,实则却是悯己呢!”
大家再对景一想还果然如此,又笑开去。只宝钗道:“虽有根起,能由己及人,也是虑及民生再生怜意的意思,很有为民父母的资格了。”
李纨笑道:“原不是说我是评定的?如今你们一个个吃饱了喝足了,正事不做,却抢起我的活儿来,又是怎么说的?”
众人一笑,这才各自吟咏起来。也不必详述,只最后断得头名竟是宝玉的两首,却是大出众人意料之外,只宝钗笑言实乃情理之中。
直至亥正,才尽兴别过,各自踏了月色回去。
☆、第248章 自谋
转日连城书院里,贾兰兴冲冲跑去寻他先生,却没见着人。问了外门的小厮,道是一早出去没回来。贾兰便掉头去寻墨延松。
墨延松的小院子在顶后头的小山头上,平日里素来少见人迹。贾兰几个跃身就到了院门口,也不待敲,直推了门进去。见东厢书房的门开着,便往里头张望。
就听墨延松声音:“鬼鬼祟祟的作甚么?”
贾兰便进了屋子,见了礼。不待墨延松再问,就打开后背上背着的牛皮大背包,开始往外掏东西。叫花鸡、烧鹅、老酱牛肉、燎蹄、蒜烤羊扇子……一行往外拿,一行嘴里道:“家里也祭了场秋,我特让留了些给先生同师伯。都还热乎着呢。”
摆了半桌,又掏出一个硕大的皮囊来,捧着道:“师伯这儿可有空的酒坛子?拿这个放时候长了不好。”
墨延松一指窗前案下,整整一排的瓷瓮陶坛,贾兰过去随便扒拉了两个空的出来,拎起来嗅一嗅,“原是装烧酒的,倒干净。”说了把那皮囊口子打开,开始咕嘟咕嘟往坛子里倒酒。别看那皮囊大小有限,却足装了两个二斤半的小瓷坛。
墨延松不知从哪里摸了个宽口酒盏出来,贾兰赶紧给倒上一杯。喝了一口,点点头:“不错,还算有点良心。”又一指对坐:“得了,你也坐下吧。”
贾兰嘿嘿笑着,自撕了块牛肉吃。又说些家里的事。
正这时候,祝鹤年来了,急急推门进来,见着这番场景。看他师兄一眼,道:“我还怕你罚他罚狠了呢,却还有这时候!”
墨延松笑笑道:“嗐,多大点事儿啊。有道是,酒杯一举,转怒为喜;酒杯一撞,旧仇全忘。何况还带了酒菜的?你也来一盅儿?”
贾兰一听,知道恐怕是那日痛揍吴家兄弟的事儿发了,却不晓得到底如何。便回头看他先生。
祝鹤年也坐下了,寻了个杯子出来,贾兰赶紧给满上一杯。祝鹤年饮了一口,点点头道:“怪道放过你了。”又说,“嗯,你倒是好能耐,听说在下学的当口儿把人上上下下都揍趴下了,还口舌如刀把人自里到外剔了个透,可有此事?”
贾兰挑挑眉毛:“是。他们几次三番寻事,这回正好我着急,不耐烦了,就想着一了百了,大家说说清楚。”
祝鹤年道:“呵,你倒是简单。却累得我同你师伯挨了一通训。”
贾兰讶异:“是哪个?不会是大师伯吧?那也太没理了!合着只许他们欺负人,还不许人还手了?那日也亏是我,若换了旁人,他家那许多恶奴家丁,还上头拦着,底下埋伏着,一个弄不好就得去了半条性命呢!咱们书院怎么如今也像外头似的只看家世权位论理了?”
墨延松冲祝鹤年道:“啧啧,你听听,你听听这口角,怪道把那两个说得都不来上学了。真是刀刀见骨啊。”
贾兰这才回过神来:“啊?不来上学了?”
祝鹤年道:“是啊,这下如你意了!昨儿人家里遣了管事来取了学籍回去,听说要转去旁的书院里念了。”
贾兰却一皱眉道:“这下麻烦了!”
那两个对视一眼笑而不语,贾兰叹气道:“他们在书院里时,还不敢如何。这下算是猢狲解了脖套儿了,定会寻我麻烦!”
墨延松笑道:“你也知道怕?”
贾兰摇头:“怕什么的。只是我身边的人得换换才成了。若不然,我倒没事,别误伤了他们。”
墨延松苦笑:“好,好,没想到你还是个有打算的。”
贾兰还不解:“师伯,那两又不是什么真本事的人,去了就去了,大师伯干嘛骂你们?”
墨延松给他一筷头道:“你说呢!干嘛骂我们!还不是因为你?!臭小子,让我们被骂‘两个大人看一个小屁孩儿都看不住’!”
贾兰一摸脑袋:“看我干嘛,我从不惹事……只是也不怕事罢了。”
墨延松晃晃脑袋,看看手里的酒,才叹了口气道:“你拿了咱们两个的牌子在手里,总知道有个叫通璧阁的东西吧?”
贾兰点头,墨延松接着道:“到底是什么也同你一时说不清。总之就是咱们几个师兄弟,除了教书育人,还得帮着攒些银子。”
贾兰不解,祝鹤年接了话头道:“看着隔壁技师府了不?”见贾兰一脸迷惑的点着头,便笑道,“我们那里一堆这样的东西。一时做这个一时做那个的,弄出来的东西还不准定好用。好不好用的一年半载也不一定就能做成个什么。这许多人,都得吃,都得养着,更别提还有那么多材料器具要配。这些不都得要银子?
咱们书院里,一些是真传弟子,真是指望着往后继承师门的。也有一些是来专门学某一路本事,完了就回里头去继续搞七捻三的。剩下还有一群,也不指望他们真学会什么,却是要靠这些人捐资助学呢!
你这一闹,一年得少出去万把两银子,你还怨山长生气,嗤……他要牙口还好,生吃了你都不难。”
贾兰咋舌:“两个人万把两?咦……我没交那许多束脩啊。”
墨延松一敲他脑袋:“所以才让人生气啊!你没看你旁的师兄弟们都不惹他们?躲着走。就你个二愣子,嘿!”
贾兰心道:“不就是钱嚒……”嘴上却不能这么说了,皱着眉头想一阵子,决然道:“这事我去跟大师伯请罪,不能连累了师伯同先生。”
墨延松道:“得了,骂也骂了。你这回再去请了罪又如何?他还肯让我骂回去不成?咱们不就亏了嘛。只当没这回事,揭过去得了。”
数日后,一个青衣小厮携了贾府的拜帖求见连城书院的山长,只道府中子弟在书院里长受照顾,因他年幼行事常不知轻重还需师长严加督导云云。临走时遗下一只砗磲匣儿,说是些许添资,供书院修条甬道小路。
管事接待了,回头禀报给山长,并交上所赠之物。山长听说是贾府来人,心知是为了贾兰此前的事了。也不甚以为意,随手打开那匣儿,手一抖差点没捧牢。只见里头满满一匣子指头大小幽光莹莹的珠子。不由苦笑——怪道如此纨绔不驯,原来后头好大依仗!
贾兰半夜又跑去后山,一小小童子正在那里侯着,见了他忙道:“主子,东西都送过去了,拜帖也还回去了,没人知道。”
贾兰点点头:“这就好。你们再分个人看着点吴家那里,有什么事儿就告诉我一声。”
那童子赶紧答应了,又行一礼,往半空里一跃,就不见了踪影。
贾府里,许嬷嬷送些秋鲜进来,正同李纨说话:“奶奶给的赏我都让人拿过去了,如意说给奶奶磕头请安,问哥儿好。”
李纨摇头道:“嬷嬷,还改不了这口气。她们如今都有诰命在身了,还什么赏。就是个亲戚来往的礼吧。往后也别再说磕头请安的话,她们原是伺候我娘的,我本也不该拿那个大,更可况如今。”
许嬷嬷一笑也不放在心上,却想起一事道:“他们都好着呢,倒是如心那里有件事要求奶奶。”
李纨忙问是什么,许嬷嬷便道:“就是他家大儿的事了。如今年岁也不小了,人也归在内工部里头。奶奶知道,段高那头的事儿,就他同他家大小子最熟知,如今南边的也起来了,恐怕这两父子得各管一处。
偏偏如今有了身份,也不是光闷头干活的事,还得学着应付些人情往来。他们愣小子一个,哪里能懂这个?!如心就想问咱们府里求个知事的大丫头当媳妇,到时候她跟着段高往南边去,这里也好有个能掌家管事的。”
李纨道:“怎么想求到我这里来?正说要远着些才好呢。”
许嬷嬷道:“这娶媳妇看人,最要紧是人性如何。他家如今的势头,旁处想搭上线的多了去了,只是都不晓得根底里打算的,哪里敢随便联姻?若是求个小官家小姐,恐怕还不如府上管事姑娘们经见的多呢。
奶奶想想,他家虽才五六品的衔儿,可打交道的都是些什么人!要寻个能应对从容的媳妇,还真不容易的。想来想去,还是奶奶这里靠谱些。常日里在一处来往的,性子人品都知道,若能有合适的,不是顶好?
至于说远不远的话,嗐!要远还不是一眨眼的事儿?何况如今计良家显眼,段高家里不知根底的还真看不出什么眼见的好处来。倒也不怕什么。”
待得许嬷嬷走了,李纨就同屋里几个人说起这事,她道:“素云同碧月跟着我也没经管过什么大事,性子也不合适,旁的还能求哪个来?总不能把妙儿许了吧。”
几个听了都笑,常嬷嬷却道:“奶奶何故只尽着咱们院里挑!这府里能耐人多了去了。”
李纨笑道:“段高家里如今也不过是归在内工部里的‘伎官’,恐怕入不得我们这里人的眼。要我跟前的人合适还好说,要别处要去,只怕打脸。”
常嬷嬷摇头:“奶奶这话说的!太太陪房的女儿,一早放出去的,也不过嫁了个古董商人罢了。老太太跟前的伺候人,有多少也不过随便配了个小厮、管事!伎官怎么了,好歹也是个官儿啊!六品七品就不是衔儿了?说起来我们老爷还在五品位置上呆了多少年呢!”
李纨点头道:“话虽如此。只也没得合适的人呢!姑娘们跟前的往后都得带着跟了去的,余下的,宝玉屋里的人倒是多,可不敢打那个主意。若是心在这里的,死活弄了出去也没趣,段高家也非就那么寻不着人了。我看平儿倒好……可这也不能够啊!”
闫嬷嬷笑道:“奶奶连平姑娘都想到了,这顶顶合适的一个却看不着?”
李纨一抿嘴:“鸳鸯?喔哟哟,我可不敢!问老太太要鸳鸯,那是挖老人家心头肉呢,还不让一顿打了出来!”
闫嬷嬷道:“这又怎么了。鸳鸯是好,也没有留一辈子的道理。老太太既疼她,总想她有个好归宿的。段高家原先也是放出去的,不比那些假正经世家,还看不起婢女的出身也未可知。奶奶就去提一提,怕什么的。成不成再说,老太太调理的人受人惦记,那是好事,不正是说老太太手段好,会调理人?”
李纨想了又想,越想越觉得鸳鸯合适。连贾母的家,恨不得都由她当了一半,再去料理段高家里那样的门户事宜,不是手到擒来?且这人伶俐却不尖蹿,又很有两分怜贫惜弱的心肠,还擅揣摩人心;跟着老太太久了,对官面上来往的隐语暗规都门儿清。——真是再合适没有的人选。
遂道:“那我就去试试,成不成的得看天了。就是不成了回过他们话去,我也算问心无愧,尽到力了。”
果然转天就同贾母说起了这事,贾母倒没说准还是不准,却问了一套段家的情形并段家老大的姓名年纪官衔儿职务。到了却同李纨来了句:“唔,再看看吧。”
李纨回来叹道:“我说不成吧!”
嬷嬷们听了她说完当时情形,却笑道:“未必不成呢!‘嫌货才是买货人’,老太太那性子,若是一早看不上,第二句话都不会让奶奶说出来的。哪里还会问这问那这许多?只怕是要自己寻人打探了才说后话呢。”
闫嬷嬷又摇头:“便是寻常对自家几位姑娘们,也没见老太太这般上心过。前日里不是说史大姑娘定了人家了?这二姑娘还丁点动静没听着呢。”
常嬷嬷却道:“二姑娘人虽在这里住着,人正经爹妈都在呢,哪里轮得到老太太来插手这些事儿?再说了,薛家还没动静呢,这边大张旗鼓起来,不是让那边不好看?”
闫嬷嬷道:“宝姑娘总要等她那哥哥先成了家才好提事,没有长兄没个着落先张罗幺妹的道理。这一下子,就不晓得要拖到何年何月去了。”
常嬷嬷也叹息:“这样人才,偏被自家人耽误了!”
听了这话,众人叹息不已。
☆、第249章 截胡
湘云在府里住了几日,这日史侯府里派了人来接她,贾母道天色已晚,便又多留了一日,让转天一早再走。
偏这日起早那天便阴戚戚的,临近晚边,暮云叆叇风声细密,眼见着要飘雨。果然,用过晚饭,刚回到园子里不久,就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湘云此番都同宝钗住一起,大概收拾了东西,又道:“宝姐姐,明日我一早就走,恐怕到时候未必见得全人。不如趁这会子去辞一辞。”
宝钗知道湘云在家里日子过的不畅,却也是人各有命,无可奈何之事。这会儿听她这么说了,知道是心里不安稳,想四处走走的意思。便起身道:“如此也好,正好我也想出去透透气,便陪你一起去吧。”
两人出来,翠缕同莺儿撑了伞跟着,前头婆子们提着灯笼引路。辞过李纨,又往怡红院去,袭人却道宝玉人还没回来。便只好作罢,又出来去辞迎春几个。
深秋夜雨本就下得如泣如诉,花叶飘零更添凄清。湘云又怀着一腔离情别意,这一路走走停停,连着整个心里都被这秋寒浸透了一般。又看一旁宝钗面色温雅如常,分毫不受这外间之染,心下感佩。
往潇湘馆去时,见前头隐现翠竹森森,因叹道:“这秋风秋雨最助伤情的,林姐姐由来心重,这会子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原来见她诗作,虽感慨她才华,也觉着到底太悲了些。不是保养之道。”
宝钗笑道:“素日里就你们两个对上了同针尖麦芒一般,哪个嘴上也没有相让的,倒难得你这番话来。”
湘云笑道:“她那嘴自小招人恨,凡是人想不出来的比方、料不及的心思,她都能随手拈来,有时候又是好笑又是气急。只是如今人慢慢大了,经见的多了,想想她这样好坏喜恶都摆在面上,一眼看得穿的,也算一宗好处。”
宝钗一笑不语。
两人说着话就进了潇湘馆,刚进院子门就有看门小丫头迎上来了,另一个行了礼就回身往里头传话。湘云笑着对宝钗道:“看看宝玉那里,再看看这里,离得几步远的两处,这规矩行事倒像两家人。”
宝钗笑道:“可不是让你说着了,不正是两家人?”
湘云想了想道:“听说林姐姐这里的嬷嬷们厉害,若是二哥哥肯多看重一分他那里的管事嬷嬷们,也不至于到如今的田地。只指着袭人一个,哪里管得过来那许多?”
转过回廊,就听得里头有嬉笑声,宝钗看湘云一眼,笑道:“你还担心你林姐姐在那里听着秋声满耳抹眼泪儿呢!听听,不晓得多少开心热闹。”
说着进了屋,紫鹃笑着出来将人迎了进去。原来她们主仆几个这会子都聚在黛玉平日待客的书房里,正说笑,见宝钗同湘云来了,忙起身相迎。又吩咐墨鸽儿倒茶上来。
湘云四下看来,几处窗户都关上了,垂着淡黄的双绉绫子帘儿,只留着上头一横气窗通风透气。几处桌椅上,铺垫的也都是些姜黄、蜜柑色的袱搭。加之屋子中间天顶上一盏蘑菇样的灯,照得一室煌煌。——哪里还得半分凄惶之意?!
黛玉听湘云说明来意,嗔怪道:“你也太多礼了。又是今天这样天气,你只走一处也不好,这一圈逛下来,再吹个风,或者明日就不用走了!”
湘云一笑,问道:“方才在外头听着很是热闹,你们做什么呢?”
黛玉指着桌上散堆着的几样东西给她们看,又道:“就是这两个鬼丫头琢磨出来的东西,跟打双陆有些像,只是这两个促狭鬼儿,加了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规矩。紫鹃同雪雁两个在牌上玩不过她们两,正合起伙来要弃了牌直接上手收拾她们呢!幸好你们来了,要不然一会儿我这里非鸡飞狗跳不可。”
湘云见了有趣,倒有心问问玩法,忽而想到自己明日就要回去了,便把拿到手上的骰子又放下了。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黛玉那边转身从架子上取了个匣子下来,递给她道:“今儿家里刚送来的,你先拿一个玩去。玩法里头都写成册子了,你回去慢慢看。我们刚才试了,还有几处不通的。恰好我明日也要家去,还得再同她们说说,等改了新的,我再让人给你送去。”
湘云谢了她接过那匣子递给一旁的翠缕,正待说话,外头小丫头喊一声“宝二爷来了!”
就看宝玉穿了一身蓑衣进来,一行脱斗笠,一行对湘云几个道:“我一看外头廊檐下的屐子,就知道有人来了。刚袭人还说让我过去蘅芜苑看看呢,倒在这里碰头了。”
那边紫鹃沏了茶上来递给宝玉,湘云便问宝玉:“这早晚,你又跑哪里去了?”
宝玉笑道:“这回可是正事。老祖宗说这两年天气越发冷了,火盆子点多了又燥气,听说如今有做热水暖阁的,想做一个试试看。我就领了这个差使,几处打听了一回。今儿已经定下了,过两日就来人给造。”
余者听了都不明所以,只宝钗笑道:“先前听说有几家王府做了这个,是以铜管绕屋,中间常日里热水流动不歇。以此取暖,整室生春而毫无烟气,可是这个?”
宝玉点头道:“果然宝姐姐无所不知的,正是这个。”
宝钗笑道:“我哪里就能知道这些了?还不是我哥哥,前两日不知道哪里听了一耳朵来,就来家里说要弄一个这个。结果让我妈骂‘常日里不着家的没笼子的马,还要这个那个起来’!这才罢了。如今听你这么一说,倒是个好东西。”
宝玉道:“我倒是见着了几个,只如今都还没用上,不知道真用起来是何模样。北静王家去年就做了两个极大的,今年听说还要加做几个。”
宝钗便道:“如此,若到时候看着果然好的,明年我哥再提这个时,我就让妈答应他算了。”
果然过不得两日,就有内工部的官员带了五六个匠师上门来测定地方,开建暖阁。前后忙了三四日。贾母寻常万事不理的,这回却似对这暖阁颇为上心。三番两次把那领头的官员叫去问些细处事宜,又问及这当中道理。
幸好这官员本就对这工巧器械之事在行,听贾母如此问了,非但没有心怯,反而详详细细有根有据地一一答来。贾母何等人物,来回间,把这傻小子里外诸事都打听了个明白,只那小子自己还稀里糊涂罢了。还当是遇着了个积年同好呢!
这里李纨也得了信,不由笑道:“我常说我们这一家子里里外外,再没有一个能赶上老太太的能耐。都如今这年岁了,心里有了打算,三两下就办出来,不带丁点犹豫的。实在是果决干脆。凤丫头虽伶俐,只行事爆辣在外,尚缺沉淀,却还离着老太太好远呢。”
常嬷嬷笑道:“若如此,过不得几日,怕老太太就要寻奶奶说话了。”
正说着,外头他们姐妹几个来了,便住了话头。却道是带了事儿来的,探春道:“我们想着,虽起社,老那么随作随扔的也不是个事。竟该认真编纂起来,附上年月时候,并当日情形,以为序。往后过了一二年,再拿出来看,只怕更有趣味。”
李纨一拍手:“好个主意!”又道,“这又寻我来作甚?头一个字好的自出了主意,便好好誊写去。再一个要为序的,有潇蘅两位在呢,别说序,哪怕你要个骈赋怕也不难。”
探春笑道:“你不是舍监?自然该事实禀与你知道才是道理。”又道,“还有上回还画过画呢,可也要附在其中?”
李纨想了想摆手道:“这个可难了!上回兰儿回来,听说这个,就把那些画都拿了看去。如今恐怕被她携去书院了,你们等等,我让人找找去。”
说了把樱草青葙叫来,又如此这般吩咐了。那两个过去了,片刻回来,手里捧了一个原根雕的筒子,里头插着些画轴。对李纨道:“奶奶,我们寻着的都在这里了。”
众人上前抽出打开了看,还真是几人的手作。如今都裱好了。探春笑道:“兰儿好细的心思。”
只一圈下来,旁人的都有,只迎春同惜春的没有。
李纨正要让人再去找时,惜春却道:“大嫂子不用找了,兰儿恐怕是带去书院了。上回他拿了我的画来同我论过一回,只说一时还看不明白,要再看看。大概是随身带去了吧。”迎春听了也跟着点头。
李纨想到她两个的画上有符阵之意,还真保不齐贾兰拿去参详了。便也点头放过。
正这时候凤姐又来了,见众人都在,笑道:“可是来巧了,省了我几趟的路。”一边让人把一个匣子交给宝钗,嘴里道:“这是你同宝玉要的当日盖这园子的时候他们外头画的图,并矾好的绢子。还有些颜料,太太今日特地吩咐我去后头楼上寻了来的。说是你们如今要先画个什么农时秋祭的什么图。让我给你送来。”宝钗忙让人接过去。
凤姐又一回身从丰儿手上取过一个盒子放李纨跟前道:“喏,给你的。”
李纨笑道:“唉哟,佛祖显灵了?今日等到你给我送起东西来!”
凤姐已龇牙:“你少喷粪!我往日里还少往你这里送东西了?!”
李纨笑道:“那该当的做不得数,如今这不年不节又不是发月钱的时候,你巴巴地送一匣子过来,那可不是常见的。”
揭了看时,却是两锭银锭子,不由狐疑。
凤姐一笑道:“想不明白了?还不是老太太疼你!说你带着他们姐妹们玩,本就是投心用力的,不好让你再多饶进去东西!这会子起了这个什么劳什子的诗社,听说一个月要会两回,这不都是钱?她们几个的月钱恐怕是不够花的,总不能让你贴补着。特让我给你取一百两来搁着慢慢花。往后你们耍子,只从这里头出,用完了告诉我一声,我再送来。”
李纨咋舌道:“哪想到你也有这么大方的一日。”
凤姐道:“老太太发话了,我还敢抠唆着么?就是眼睛里要伸出手来,也得狠命闭上啊。”
又说笑两句,她身上事忙,赶紧又走了。
大家散了,各自回去时,黛玉自言自语:“上一回说的画还且着呢,这回又要画什么新的画了?还真是画上瘾了!”
墨鸽儿嘻嘻笑道:“姑娘不知道吧!咱们那回在大奶奶这里不是又种地,又作诗的?听说宝二爷的那两首,宝姑娘给太太出主意,让拿进宫给宫里娘娘看了。娘娘都说宝二爷长进了。回来宝姑娘就又出一主意,让宝二爷把那日的田间劳作也作出画来,再题上那两首诗,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呢!”
黛玉叹道:“她为了宝玉也算殚精竭虑了。可惜多少心思,放到一处不生芽的地方。宝玉只怕不会念她的好,长此以往,反倒容易生怨。”
妫柳在一旁笑道:“姑娘这可料错了。宝二爷这人最是孝顺的,只要前头有太太顶着,再怎么样也怪不到宝姑娘身上。想想当年金钏儿,太太要打就打,要撵就撵,宝二爷可曾有过一句话来?!我们二爷是大孝子呢!”
黛玉看她一眼:“多嘴!”
妫柳也嘻嘻一笑:“不多呀,就一张嘴。”说了还嘟给黛玉看。
黛玉恼也不是笑也不是,恨恨看了她一眼,顾自走路,不搭理她。
☆、第250章 宝刀未老
又说这日贾赦去给贾母请安,出来时恰好碰着鸳鸯捧了贾母临睡前要用的安神汤进来,没留神打了个照面,吓得赶紧在一旁避开立了。贾赦过她跟前时,转头细看她两眼,呵呵一笑顾自去了。鸳鸯只觉一阵寒意,忍不住从脚底下打个哆嗦上来。
贾赦回了自己院子,想起方才照面的丫头。看那装扮行止,定是鸳鸯无疑。想着数年前贾母曾遣她来问询过碧莲的事,那时候还不过是个枯干寿的黄毛丫头。没想到如今张开了,倒很有几分姿色。尤其那面上还有浅浅几点雀斑,有道是“十个麻子九个俏”,这星星几点更曾风情。
一时饮着酒,唤来几个姬妾胡闹了半日,只心里却总放不下方才那个人儿来。晚上睡着时,竟是连夜春梦,里头辗辗转转都是那妮子,却比外头的真人美色更引人几分。如此越发上了心了。
连着几日去贾母处请安问事,特地又注意了几回鸳鸯。果然是越看越心痒。偏这日鸳鸯无事,正坐在贾母侯芳窗前往外看着几丛秋菊出神,那贾赦自那边来回来去走了两趟,见鸳鸯定定得瞧过来,还当是瞧他呢!心里越发火热起来。
当晚就把邢夫人叫了来,吩咐她道:“你不是常怨我这院子里竟是些妖妖乔乔的,惹是生非的多,能依靠助力的竟是没有?如今我瞧好了一个人,若能收了来,不止我有好处,连你也有好处。”
邢夫人一听这话是又想要纳人的意思,也早就惯了的,只问他看上了哪个。
贾赦摸摸胡子笑道:“你不是长说老太太偏疼二房?那是没有知心人在跟前替我们说话的缘故。到底老二那一家子住在一个院子里,离得近,自然更偏些儿。我若是纳了老太太身边的第一得意人儿,老太太的喜忌她自然都告诉你,往后你去请安时也只带了她去,自然老太太待你也亲近起来。你说可是这理?”
邢夫人一听老太太跟前第一得意人,先想到的是凤姐儿,自吓出一身冷汗。忙把这荒唐念头赶跑了,才想起贾赦说的该是鸳鸯。便笑道:“照理说老爷看上她,是她的福分。只是她们这些得脸的丫头们,都心大,还不定乐不乐意呢。”
贾赦听了面色一凛,冷声道:“怎么?在你眼里,我就这么不像样?连个丫头也瞧不上我?”
邢夫人吓得腿软,哪里还敢说旁的,只道:“哪有那样话!只是你知道,一则老太太素来不待见我,我开口她未必能乐意,再一个我又口拙,不能讨老太太喜欢。若是在老太太高兴的时候提了,不是更有十足把握?”
贾赦鼻子里冷哼一声:“要你有什么用?!这样,你明儿就先去寻琏儿媳妇说这个事儿,她素来机变,又在老太太跟前得脸。有她帮着,自然好上许多。再一个,你怕老太太不答应,大可先去问鸳鸯,她不过一个丫头,如今老爷我愿意纳了她,那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气!难道她还宁可过两年拉去配个小厮不成?!这都明打明的事儿,只让你去办,就多出许多话来!”
邢夫人听了诺诺,再不敢有旁的言语,只心里记下了,便道转日就去办这事,只让贾赦放心。贾赦这才罢了,自往后头寻乐子去。
邢夫人想着贾赦或者一时兴起,未必就真那么看重鸳鸯了。到底后头那一院子的夭桃娇柳,哪个不比那鸳鸯动人几分?便有心拖上两日,贾赦若是不提,过些日子再含糊说上两句难处,也就过去了。
却是不知道贾赦这样人的心思了。他自小在祖母跟前长大,又是嫡长孙,什么好的不先紧着他来?莫说一个丫头,就是好人家的女儿,纳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了。这顺心遂意惯了的,如此越是不能立刻到手的倒越惦记在心。
待了两日,一个指望着能混过去,一个已忍得快要暴跳,两相一对上,邢夫人好险没挂彩。这下再不敢耽误,次日一早就让人去请凤姐过来说话。
又说那边贾母设计把段高家大儿段若栩弄来家里做活,前后几日冷眼看下来,倒是个极不错的。还道:“果然珠儿媳妇做事向来靠得住,能说到我跟前来想必不差。这番看了,可算放了心了。”
几个嬷嬷都道:“有几个主子像老太太这样的?一个小丫头身上还花这样心思,实在是慈心太过了。”
贾母笑道:“我这话也不瞒你们。别说她只是个丫头,在我心里,同孙儿孙女也不差了。这屋里若没她,我还不晓得要多费多少心思,说不得少活上两年,也是有的。”
众人都连连啐过,贾母却一笑混不放在心上。这才让人叫了李纨来,只道:“人我看过了,确是不错,也是这丫头的福气。只是有一个,我如今舍不得她,还要留她在身边待上二三年,那边可等得?”
李纨想着那边还不知道段高到底何时南下,还不晓得能不能等。只这事儿到眼前了,也没有别的言辞道理,遂说道:“老太太的人,自是按着老太太的规矩来。他们是来求人的,还能一劲儿催逼不成?”
贾母听了高兴,让人把鸳鸯叫来。鸳鸯一见李纨也在,面上就透出两分红晕来,原是贾母昨日夜间同她说了此事。只道那人她也见过了,自己又如何考校的,那家里又如何,细细说了。鸳鸯感贾母对自己之心,红着眼睛道要伺候贾母到头才罢。贾母却笑“哪有我越喜欢你却越要耽误你的道理?那也不是爱重你了,倒是只顾着我自己的意思”。遂算议定,只等今日同李纨说过,就往南边给她父母捎信。
如今把鸳鸯叫了出来,也是让她知道事情已定。鸳鸯到底心气足,虽害羞,也不十分忸怩,李纨看在眼里更是暗自点头。
正这时候,邢夫人来了,刚坐定,王夫人带着凤姐也过来了。见贾母面有喜色,连着素日得她看重的几个老嬷嬷也在,因笑问:“老太太今儿可是有什么喜事?这般高兴。”
贾母牵了鸳鸯的手拍着道:“可让你说着了,可不是喜事?”鸳鸯垂了脸,眼看着耳朵尖都红了。
邢夫人那里看一眼凤姐,凤姐也回一个不明其因的眼色。才听贾母道:“我们鸳鸯也大了,该寻个小女婿了。这回整好有个合适的人,跟我求她来了。我还不放心,特地打听了,见真是不错的。方才应允了此事。”
邢夫人心中大急,若是前两日,只怕她还要高兴自己这“拖”字诀使的高明。这会子经了昨日一役,听了贾母这话,直觉着浑身上下都疼起来。也顾不得了,直开口问道:“不知道老太太把鸳鸯姑娘许给什么人了?”
贾母见她这般模样,不似往日,倒一时也没留心,笑道:“说起来还是个有出息的,是如今内工部的小主事,领着个七品的衔儿。”
凤姐笑道:“喔哟哟,到底我们老祖宗福泽深厚,连着身边久待的人都沾染上许多。鸳鸯姐姐这往后就是官夫人了,想来那小姑爷年岁也不大的,再过些年,岂不是不可限量?说不得我们再见时,还得给你行礼呢!”
鸳鸯羞红了面,指着凤姐道:“你就打趣!我同老太太说了,我不嫁的,还要伺候老太太呢。你等着,往后你看我还帮你不帮!”
贾母笑道:“你这丫头!就为了同她个破落户斗气,连女婿都不要了,可不是亏大了!”
鸳鸯这下实在立不住了,一甩手,扭头往后堂里跑了。
凤姐道:“各位都看清了,人可不是我羞走的,实在是老太太打趣得太过厉害。到底人家小姑娘家家的,面皮薄嚒。”
众人都笑起来,指着她不晓得说什么好。却不知如今凤姐心里真是大大松了一口气,若是邢夫人那话说出来,不晓得要把贾母惹恼到何种田地。她们或者都要跟着吃瓜落儿,如今这样实在是最妙最好,再也想不到的结果。
这里邢夫人也坐不住了,想着回去要如何交代,便绕到后头丫头们住的房子,寻几个正在那里闲坐着的婆子们打听消息。得知那是多日前李纨做媒,说给从前自己陪嫁的。这点子来历她倒不放在眼里,只如今是贾母亲口答应了的,却是无法了。为着把自己摘出来,好不好的,也只能尽量往旁人身上推去了。
果然贾赦听了这事大怒,先是骂邢夫人此前一直拖拉,眼见着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又骂贾琏夫妇吃里扒外,什么忙都帮不上;再骂李纨寡妇多事,自己死了男人就忙着帮旁人寻男人过干瘾……直骂的口焦舌燥气喘难续,才砸了一个茶盅子收场。
待得平气,骂邢夫人一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自往书房去了,又叫了贾琏来问鸳鸯家中事宜,得知鸳鸯亲爹在南边已染了重病,娘又不济事,只一个兄弟在老太太那里领着采买的活计。便让贾琏去把鸳鸯的个个金文翔叫来。
那金文翔一听贾赦叫他,不知事从何起是福是祸,正心里不安。耳听得竟是看上了自家妹子的意思,不由大喜。贾赦道:“如今老太太有旁的打算,只口头一言,也未作准数。且她去了外头,又与你们有何好处?若来了我这里,则大不一样。你去说与她,让她自己想清楚了,去回了老太太的话。那头的事,我自会遣人去了断。莫要心痴,只当能嫁的外头去,我就没法子了?总不成她明日后日就嫁出去!还在这里头待着呢!再一个,就算她嫁了出去,又有哪处不在我手心里?趁早依了我的意思,好多着呢!”
金文翔也来不及同他媳妇说话,就直让人去唤鸳鸯出来。偏鸳鸯以为贾母同她哥说了什么了,羞得不成,便不理他。金文翔无奈,只好一□□转告她媳妇,让她媳妇寻了鸳鸯好生说去。
这一张床上出不来两样人,这金文翔媳妇同他乃是一路的,听了贾赦这样话来,也是喜不自禁。赶紧进去寻鸳鸯要说此事。也是事有凑巧,她正滔滔不绝时候,琥珀得了贾母之命来请鸳鸯前头去,听了个正着。当下也不犹豫,回去一五一十都说给了贾母听。
贾母气了个倒仰,也不顾了,让人扶了她直往后头去,又让人去把邢夫人叫来。到得跟前,正听鸳鸯嫂子道:“……姑娘,你也好歹替我们想想。那大老爷什么样人儿?就是寻常良家子,他看上了也不放手的,到不了口里弄也给你弄死了!你这么犟着,又得什么好处?要说老太太那里,也只有偏儿子的道理,还能因了你一个小丫头逆了这老儿子的心意?
你只是不肯,话又厉害,你且放刁,却要害了三处人。你这一处自不必说,就是当即定了亲,你也不得立时出去,只在人眼皮子底下。说句难听的,要真把你怎么了,你又能如何?大老爷这样的事儿也不是没做过!
再一个,眼看着大老爷把你哥叫到跟前这样说了,我们却没有办成这事,恐怕你哥也得不着好!你忘了上回王六儿了?因拦着他媳妇,活活被抠去了一个眼珠子!最后怎么样?还不是得由着大老爷!
还一个,大老爷说了,那头他遣人去了结。你这里要撒手了也罢了。你只拧着,那个同你没缘分的恐怕要吃苦头。上回平安州那家子,为了一对子古董象牙瓶儿,全被大老爷使法子掇弄到牢里吃了多半年牢饭,能怎么样呢?你这就要害了人了,你还做梦呢!”
她这里还刚说得尽兴,忽听得外头一群人声响:“老太太!老太太!快来人!快来人!老太太厥过去了!”
☆、第251章 鸿鹄斩志
待贾母悠悠醒转,屋子里已插遍了人,邢夫人从丫头婆子那里知道事情始末,更增羞惭。因当时事发,周围无一能主事之人,自也无人明令禁言,其中事务早已传得人尽皆知了。贾赦得邢夫人传回的消息,恨得要吐血,直嚷嚷要让贾琏把金文翔拿了来打死。又赶紧让人拿了帖子去请太医。
连隔壁贾珍都得着消息了,赶紧带了尤氏同贾蓉过来。如今贾政时在任上,外头的人就不易使唤,唯有一个跑腿的贾琏,却还要受贾赦的辖制。贾母今日听那媳妇子说的桩桩件件,不过随口举说,可见贾赦常日里不少这样的事。心里忧急愧怒交加,一口气没上来,才晕了过去。此时醒转,先想着不能让他再造孽,有心派个人去打听外头的事,却发觉竟无可用之人。贾赦辈分在那里,这里除了自己,竟没人能治得住他。
遂也不管寻医问药的事,只让人都下去,独把贾赦同邢夫人留下了。众人既知端的,便都往外头厅里侯着。好半晌,才听里头唤人伺候,门一开时,就见贾赦同邢夫人夫妇二人皆老脸通红地往外走来。也不及与众人细说,出了门上了车自去了。
恰这时候所请太医也来了,女眷又回避一回,贾珍同贾琏两个在旁应候。开了疏肝解郁的方子,贾琏又陪着往外宽坐喝茶。贾母却让人把李纨叫了进去,对她道:“你同那家说了,这事我已应允,就早日下定吧。婚期再议。还有,若近日果有人上门为难他们,让他们不要慌,只遣人告诉我来,自有我给他们做主!”
李纨那里由来消息不灵通,近日也知道竟是为了鸳鸯的事,大老爷气着了老太太。如今听贾母这口吻,莫不是贾赦怒气难消,还要往外迁怒的意思?心里暗叹,这保媒拉纤的活儿,果然没有积足了德是做不来的!讨个媳妇竟讨出这么大麻烦来!只当了贾母的面到底不好说什么,只一味低头答应了。
回了院子,同身边人说起来,也有两分薄怒:“这大老爷真是越老越不像样儿了!这头都定了的事,他还有脸来闹!都这么大年纪了,已经聚了一屋子姬妾,还不知足。如今听这话头,竟是还要为难男方的意思。往常戏文里见多了‘太岁恶霸’,没想到咱们府里这头发都花白了的还有一个!”
常嬷嬷叹道:“这又有什么稀奇?老太太今儿是乍一听那些事儿,急怒攻心才晕倒了。可这说出来的才有多少?咱们都不知道的又有多少?只说天道循环,不知道往后要怎么报应呢。”
闫嬷嬷道:“如今这一府里头,仗势欺人、强占民女、草菅人命……竟都齐全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不知道那祖宗祠堂里,年年受着这么群人的供奉,还能不能受用得住了。”
因着贾赦这一出,李纨同许嬷嬷说起的时候,为防他们不接头,遭了无妄之灾。索性把事情前后都同她交代了,又嘱咐她:“如今老太太既开了口,鸳鸯也确实是个难得的,且这事儿也怪不到她头上。你同如心那头好好说说。一则这头尽早下定,二则也让他们防着些。若真有人与他们为难,也不用留手,给点厉害瞧瞧才好呢。”
许嬷嬷自然将话带到了。却是没料到,当年贾兰看钟表有趣时曾想拆了看,李纨道是待他长大了寻人教他这个,说的就是段家老大;后来段高还罢了,他大儿却三天两头得要往技师府跑的;许嬷嬷是他干姥姥,自然要过来瞧瞧,一来二去的,就同贾兰混熟了。贾兰见他在器械机关上极有天分,更乐不得地把从通璧阁那里得来的东西与他参详。今次,他家里问李纨讨人的事贾兰并不知晓,如今闹出这样的事来,却让他听着了两句。
贾兰心下愕然。要知道,如今他跟着他先生同师伯学这仕途之事,多因了此前那些世家盛衰的书,想着若自己这代无人能担起担子来,恐怕贾府也躲不过衰败的命。贾蓉虽年长,却是东府的,且如今看着也不算长进。这边贾琏只得了大姐儿一个,宝玉还早,自己确是这一代里的老大,没道理担子留给后来的弟妹们挑。因此才把这番心思同他先生师伯述过,又拟了欲中兴一府时他该当走的路,也算个志向。
只如今听说自家府里还有这样事情,全同他自小从李纨、闫嬷嬷、常嬷嬷等处听得的教导不同。这还是长辈!还是袭了爵的长辈!又想到底只听了一句半句的,未必为真。好在如今他手下什么人手,便遣了一个让去探查探查。
引灵傀哪知什么轻重,自然把事情原原本本都摊给他看了。要知道,这娃子素习存了“除暴安良、降妖伏魔”的暗志的。如今一看,好嚒,合着这“暴”这“魔”都在自己家待着呢。又让他如何是好?尤其那小童,连贾赦当日迁怒李纨时骂的话也给打听了来了,这贾兰听了可真是……
晚上便去寻他先生同师伯,那俩以为这小子又闯了什么祸,送好酒平事来了。正想着到底是罚还是不罚。这将功抵过,抵回数太多了未免也不甚好。贾兰却捧了一堆书来,整齐码放好了,对着那两个一揖道:“先生、师伯,我不学这劳什子了。”
若是换个平常学生,不免想到“畏难惧苦,半途而废”的话来。这贾兰他两个却是知道的,这点子功课对他来说真是三个指头捏田螺的事。既如此轻易之事,还不愿再为,定是事出有因了。遂让他慢慢道来。
贾兰也不避讳,遂把贾赦这回的事说了,因叹道:“我想着,原先说为天下兴亡,我说我实在不晓得天下于我算个什么。如今想来,这‘举业兴家’还不是一个道理?又哪里有‘家’这个东西?不过是一个个人罢了。他们各有各的作为,各有各的报应,我缠在里头做个什么。
世上总没有这样事,只因我生在这府里头,就要这府里长盛不衰富贵逼人。世上这许多人这许多人家,怎么旁人都活该挨贫受苦的,独我家这些人非得长享荣华?再说这荣华富贵也享了这许多年了,也不见生出什么好处。如此一事无成无益于人,也仍该常保他们富贵绵长才是正理?我实在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行事不会来问我的意思,我又为何要去担待他们的命途?
且如今看来,自作自业自受果报,我拦不住,也不想拦。就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事,有朝一日恶贯满盈不得善终,才让人唾一口骂一句‘罪有应得’,赞一声‘老天有眼,报应不爽’吧!让我去求取功名地位,以权势庇护这样人事,我又与这些人何异?或有人欲以家族血缘劝我,那被残害欺压的人,他们的血亲之情就如此不值一钱?我虽自负,也不曾自负到这般田地。
是以,我竟是作罢了。虽如此我又不知我‘究竟该做什么’了,只眼前,我心里清清楚楚,那‘兴家立业’的勾当,我是不愿做的。这样的家也实在没什么值得兴的地方。你们若还要问我立志的事,实在不成,我把不该做的都去掉了,想来剩下的也就是该做的了。这样也不错。”
一番话说的墨延松同祝鹤年面面相觑,虽早知道高门大户里从来不缺这些烂污糟的事,只没想到贾兰竟是这么一个态度。墨延松想着,他自小由寡居的娘带大,在那么个捧高踩低习以为常的地方,恐怕也没少受白眼。且他性子特异,凡事好往自己个人身上揽,于家世出身上依仗甚少,故此才能有眼下这番说辞。
遂笑道:“你们府里又不是只有这样人等,你平日里不是还常说起你的几个姑姑?你为着一粒老鼠屎,却要弃了整锅汤,不也太过了些?”
贾兰却早想过此时,遂正色道:“不用这世间权势,我也自有法子护得姑姑们周全。而若我沾了这权势地位,必如腐肉之于蝇蚋,想不让沾光都不能够。事实上,越是这样人,才越会懂得依仗这些东西的好处和法子。索性我一无所为,一无所成,也不差什么,却省了助纣为虐之罪。”
墨延松一愣,苦笑道:“你倒看得懂人心。”
祝鹤年却道:“我观你以来,把那功名富贵却也实不放在心上。既如此,到底这一辈子是你的一辈子,你既已有决断,我们也没有生拦着你的道理。却是,往后你又想从我们这里学些什么呢?”
贾兰抬头道:“学生想学分辨这人间真假善恶的心法慧眼。”
那两个都愣住了,对视半日,方长叹一声,把他扶了起来道:“好,如此,我们便勉力一教吧。”
贾兰大喜,又赶紧跪下磕头谢师。
又说贾赦,因自己让人传几句话,竟把贾母气到卧床,心下十分愧悔。之前的一腔恶气也消散了干净,倒不惦记着遣人为难段高家了。却是逃过了一劫,若是他真敢动作,后头不知道多少大小圈套等着他。那计良同段高两个自来万事通气的,他如今又同几处都走得近,还真未必就怕了贾赦。更何况还有个若隐若现的小小身影,倒挂在贾赦房间梁上。
贾母病时,贾赦不敢现身,只让邢夫人日日去榻前侍奉。待得贾母好转,才敢再去请安。贾母怒气渐平,虽恨他心地不正多造恶业,却到底是自己的骨肉,总没有杀了他去替旁人出气偿命的道理。
只同他说清楚鸳鸯的事,又得他保证必然再也不提此事,才道让他自去买个顺心的来,银子自己给他出。贾赦哪里有这个脸,到底还是自家花了八百两另买了个自小□□出来的尤物,名唤嫣红的,年方十七。惹得多少丫头暗地里啐他老不修,只贾琏一个深羡他老子的无边艳福,暗恨自己没个亲娘在身边,无人给自己撑腰。
☆、第252章 丝缕
赖嬷嬷在贾母跟前素来得脸,加上如今贾母原先用过的老人也没剩几个了,又有当着大管家的儿子们,越发地位尊崇。她孙子赖尚荣是落地就放了籍的,如今又托着贾府的脸面选了官出来。因此要好好摆上几日宴席,头一个自然就要请这府里的主子们。
赖嬷嬷特地亲跑来请人,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连着凤姐几个都说必到的,也是给她的脸面。只到了正日子,贾赦同邢夫人因前次事故,又闹得整府皆知的,再加上贾赦素来看不上赖大家巴结二房的嘴脸,故此并未前来。
倒是贾母高兴,把宝玉同姐妹几个都带了过去,李纨上次当面答应了赖大家的,自然也要一起过来。
赖大家也有个不小的园子,虽不能同大观园比,放在外头也很可观了。跟着逛了一回,细看了几处,心里暗想着:常人只道主仆有别,这奴盛主衰之下,往后主子的日子还不一定有奴才的好过了。又看看赖家的几个子弟,比比府里几个,心里更加摇头。
只说宝玉,跟贾母进来之后同赖家请来陪客的几个熟识的打过招呼,还跟着姐妹们一同在里头坐席。片刻,一个小厮进来传话,也不知说了什么,宝玉就悄悄往外头去了。
却是赖尚荣见柳湘莲要走,记得方才宝玉曾嘱咐过,特把宝玉请了出来让两人叙话。寻了个清静地方,问过两句秦钟的坟茔的事,又说起另一件事来。
宝玉期期艾艾地问道:“上回……托你打听的人,可有消息?”
柳湘莲一笑道:“我也奇怪,那不是你的丫头?虽说如今放出去了,怎么你要问问她的消息还得从我这里打听?倒跟见不得光似的。”
宝玉无奈叹气道:“当日原是我自己性子一上来,不顾头脑地撵了她出去,本是我有亏。只怕她在外头过不好,她那性子,总易得罪人的。”
柳湘莲道:“你既如此放她不下,何不再弄了回来?”
宝玉摇头:“若那么容易,我何苦还要找你来?”
柳湘莲想着他们高门大户里头关系繁杂,自己弄不明白也没心思去细想,遂笑道:“既是你托付我的,我自然尽力打听了。那姑娘也很有几分本事,如今已经在那书院里得了身份了。只是我那朋友也只在那书院里管些搬抬的粗活,要想递话进去却难。还不如让你房里的哪个去一趟,只说是探望旧友,要问什么问不来?”
宝玉想起此前提起两回晴雯,袭人就很不得劲的样子,想来或者她两个另有龃龉,自己也不好深问。更没得为了这么点子惦念一再犯她心烦的道理,遂摇头笑道:“罢了,既说都好我也放心了。原是怕我一时急躁撵了她,若她过得很不如意,我不是生了罪了?这才劳你打听一二。”
柳湘莲点头道:“要说你这情义也难得了,上年撵走的那个什么雪的,得了你递出去的安家银子,后来不也过得挺好?却也不用担心太过。”
两人说着话,忽听外头嚷嚷,原是薛蟠这日冲着柳湘莲来的,这会子不见了人,就到处寻起来。赖尚荣想他同宝玉乃姨表兄弟,也不该外道的,遂告知他柳湘莲正同宝玉说话呢。薛蟠便自往这边寻来。
柳湘莲心里早已焰起三丈,冲宝玉一笑道:“这回之后我恐怕要往外头去逛个一阵子,此间就算别过了。”
宝玉还待相留,那柳湘莲已回身自往外去了。宝玉想着他若要走时,总还会来相辞的,又不耐烦同薛蟠应酬,便回身还去贾母身边陪坐说笑。
段家得了李纨这边的消息,也没有犹豫,尚未入冬就放了定。李纨还担心这事起了波折让他们心里有疙瘩,哪知道如心却道:“不招人嫉是庸才,这姑娘有这许多人耍手段不肯放,可见是真有两分本事的。我们家虽不能同高门大户相比,护着自家一个儿媳妇,总没有什么太大难处。”
李纨听许嬷嬷传回这话,一边是欣慰,另一边也生出世间风水流转,此消彼长之叹。以段高手里的东西和如今的影响,贾赦还当自己是国公府的贵老爷,想要人家怎么样就要人家怎么样呢!实在是整日只在这么个圈里装着,浑不知外头的世道变迁。
想如今贾家满门,只说富贵,却又有几分实际依仗?不过是先祖的遗泽荣耀,只人去楼空人走茶凉,这点子余晖又能罩着他们多久?若是一门忠厚的,便是无甚长才,也易得庇护些。如今这样,只一味挥霍祖荫,行事多犯众怒,只待哪日上头稍露不满之意,只怕那弹章密告就能平地生风直达天听了,到时候还不是人家想怎么发落就怎么发落?
可是,自己又能做些什么来?到头来还不是各人因缘各人担!——果然,要不怎么你们俩是母子呢。
富贵人家想着自己的绵延富贵,却又有多少一样的人命肉身正挣扎着想多活一日两日而不能。
这年的春夏倒还好,入秋之后忽而多雨,几处大江大河中下游都赶上了秋汛,一时报灾求赈的摺子堆满案头。皇帝批一阵子,就要把户部的,内帑的交替着叫进来问账问粮,抽空仰着脖子看看窗外云淡高天:你究竟与我有何仇怨?!有一年安生的吗?有吗?!
信王自外头匆匆来了,做个样子似要跪拜,上头早一挥手免了。“皇兄,成远、渝口、九坝头、江湾子几处以工代赈都开始施行了,安置灾民共计八万余人,只是这几处水势来得急,有大半粮仓不保,如今以工代赈,却快要无粮可赈了。”
皇帝闷应一声,这些事何尝不在他心里?吩咐一边太监道:“宣九洲特使。”一会儿,一个面白如初成豆腐般的老太监颤巍巍进来磕头。
第46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