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节
等我为皇 作者:三千世
第8节
“你也没必要老是见云氏,代郡其他官员的夫人你也可以见见。”谢长风笑呵呵的,“你自小在代郡长大,想必有很多手帕交吧,都邀请来见见,透个口风,就说雁门关大火那夜我之所以离开,全因你听了云氏之言,你心下愧疚难安,近日来总是睡不着,梦中总有哀嚎声,问问你的好友该怎么办。”
林氏张大了嘴巴,这一招太毒了,这样一来,云夫人就成替死鬼了!
“将军,有必要做这么绝吗?毕竟云大公子还在你麾下……”
“呵呵,没关系,别小看云家。”
谢长风笑眯眯的想,背了这个黑锅,再加上守孝,皇后还会想要这个云家女做王妃吗?
若是云家女做不成王妃,皇后就和云家有了隔阂,韩国公虽然憎恶云家嫡支,可真有人对云家下黑手,他能坐视不理吗?若是云家女继续做王妃也无所谓,他倒是可以借此机会好好看看皇后的手段。
毕竟他答应过林氏要报仇的。
不过是个皇后罢了。
他冷笑,史书上被废的皇后还少了?
时间如流水般过去,很快就出了正月,诸事重归正规。
定国公尚在正月就和李福一起启程进京,他走后一个月,林氏开始发动了。
谢长风被青萍强横的撵出门外,只看着一盆盆血水端出去,以及林氏凄惨的哀嚎,他不由自主的缩了缩脖子,内心也紧张起来。
说实话,这种场景,无论是上辈子还是上上辈子,他都未曾经历过。
林氏挣扎了整整一天一夜,到后来谢长风还是忍不住冲了进去,他握着林氏的手,将内力缓缓渡过去,不断鼓励着林氏。
第二天,晨光初起,朝露待晞时,林氏诞下一子。
看着哇哇大哭的孩子,谢长风头一次觉得,生命是那么脆弱,又是那么顽强。
他不由自主的微笑起来。
第25章 有缘
宣明帝看着身前的定国公林靖城,心下感慨万千。
在他还是代王之时,曾无数次对林靖城咬牙切齿,觉得这家伙就是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无论他怎样示好,这林靖城就像是瞎眼了一样没看到。
这定国公就这么不待见他?!他堂堂皇室藩王总是被一国公漠视,连小儿子的亲事都被嫌弃,这定国公也太过藐视王室皇权了吧?
可当他登基为帝,在处理楚太祖留下的密折时,他发现了一份定国公的奏折,宣明帝看完奏折后感慨良多。
看着奏折上那句‘代王就藩后谨言慎行,藩国内民心安定,雁门无后顾之忧’时,宣明帝不禁恍然大悟,身为藩王本就是除帝王外最尊贵之人,藩国内更是无人可比,已经如此尊荣了还妄想掌握军权,自然不妥。
当时定国公对他的漠视,也许是一种试探,而自己虽然的确想要军权,可自始至终也未曾真正下手,也许正因为如此,定国公才会暗中上奏密折,为自己说话吧。
而且之前太子深陷雁代,据说当晚匈奴纵火烧杀抢劫,还是定国公女婿谢长风冲进火海,将太子救了出来,还率领众多将士努力抗敌,才将来犯匈奴全部围剿,又怎可能真的不尊皇室,藐视皇家?
由此可见,这定国公满门竟是只忠于皇帝之人啊!!
定国公林靖城,不结交朝臣,不纳妾贪乐,不收受贿赂,在代郡十年戍边,也没见他与何人交好,而常年征战,他的长子次子皆死于战场,膝下荒凉,晚年甚至无人奉养。
想到这里,宣明帝心下平添了几分愧疚和赞叹。
先皇有此忠心耿耿的大将军,真是让人既羡慕又感慨啊。
他又想到刚才林靖城的恳求,宣明帝长长叹息。
让外嫁女之子过继,并继承爵位,此举虽有不妥,可看着满头白发,一脸风霜的林靖城,宣明帝又于心不忍。
“林卿请起,你之所求朕知道了。”宣明帝抬手让定国公起来,“若是果然林氏诞子,那朕就答应你,只是别的就不用了。”
林靖城摇头,又拜下,“陛下,老臣随先帝一生戎马,早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了,这些年戍边,每逢冬日,两腿关节处都痛不欲生,再加上家中凄凉,老臣也心下惨然,只求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即可。”
“如今陛下准了老臣的心愿,老臣心下愧疚感激,更不愿以老迈残破之躯占据镇南大将军之位,尸位素餐,还恳请陛下,就让老臣归家吧!”
一朝天子一朝臣,林靖城心下也明白,他早先对代王不怎么待见,与其等宣明帝将他调离,还不如他自己请辞,大家脸上都好看。
再说了,他打了一辈子的仗,杀了一辈子人,妻子儿子都死绝了,如今好不容易要有孙子了,他可不想再继续造孽了,还想多活几年,好好看护子孙呢!
宣明帝听后更是心下满意,不禁道,“既然林卿执意如此,那朕就准尔所奏。”
说到这里,他又顿了顿,和颜悦色的道,“不知林卿有何后继人选可推荐?”
唔,若是林靖城推荐他那位救了太子的女婿,即便这谢长风的资历有些不够,但他还是打算应下来,权当封赏。
哪知林靖城很光棍的道,“老臣常年戍边,从未归朝,并不太了解新晋将士,雁门关为我大楚门户,镇守边关的大将军需要细细选择,老臣愚钝,并无任何可荐人选,还请陛下赎罪。”
“……”宣明帝愣住了,他试探道,“哦?可朕听太子曾言,林卿的女婿谢长风也是一员悍将,太子可是对朕说,若是边关有此子,雁门无忧呢!”
林靖城心下一乐,啊呀这可是太子殿下提起的,可不算是老子我自己推荐的哦!
他慌张道,“太子殿下过誉了,长风不过一愣头青,怎值太子赞誉?这人选究竟是何人,还要陛下裁定才是。”
宣明帝哈哈一笑,深觉这定国公不简单,以前寡言少语还不觉得,如今看看说出的话多有水准?镇南将军一职极为重要,他虽然有咨询之意,可决定人选的终究是他这位皇帝!!
怪不得这林靖城戍边十年不归朝,先皇还是那么看重他。
宣明帝大笔一挥,“既然如此,那就让我看看那谢长风吧,召他回京觐见!”
“……”这回轮到林靖城傻眼了,说好的女婿替代岳父成为镇南大将军呢?
“谢长风?”祁渊眨眨眼,“父皇怎么突然问起他来了?”
宣明帝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的长子,“你不是很欣赏他吗?朕打算亲自看一看,已经下令让他回京了。”
祁渊扯扯嘴角,没接话。
想起之前看到雁门关递上来的奏折,他气的直接摔碎了案几上的青玉雕花笔洗。
什么叫做带兵回援拼死于火中救回太子?
尼玛啊!!若不是他机智的跑了,他早就烧死在大火里了好吗?
这谢长风当真不要脸,居然还敢如此颠倒是非黑白,写到奏折上上报?
看到这份奏折,最开始祁渊是真心想直接驳斥回去的。
不过在他想要生撕奏折的一瞬间,他开始产生怀疑。
自己知道真相,谢长风上折的时候不可能没考虑到这一点,那为什么谢长风还敢这样写?
谢长风就那么笃定,他祁渊不会落井下石?
然后他又细细的读了一遍奏折,在最后看到一行字。
“臣倾于世族之绝然,特耗资重建边寺,供奉香火,还请陛下怜惜,多多嘉奖。”
奏折后面附上了一份名录,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死于大火的代郡世族,他甚至还看到了曾经故意关城门将谢长风丢城门外的连勇的名字。
祁渊深吸了一口气,由衷的佩服起来。
谢长风好气魄,如此一来,他日若有人想要翻案,就要细细思考了,若是谢长风真的陷代郡世族于大火,那为何还要事后给予如此殊荣和嘉奖?而且他这位太子殿下也还活的好好的,雁门关那夜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他这位太子没死?那么大火那夜,太子去哪了?为什么会离开边关?
祁渊想了又想,发现如果真的拆穿谢长风,最终倒霉的可能不止是谢长风,还有他自己。
紧接着又过了半月,定国公随着太监总管李福归京,来拜见他的时候,定国公如此说道。
“长风听闻殿下被册封为太子后,言道想起之前畅谈岁月,意气风发时的约定,不仅感慨万千。”
畅谈岁月?是讨论皇帝的生与死吧?
约定?等等,周围都是人,难道林老头要直接说出他和谢长风之间封狼居胥的约定吗?
就在祁渊面色僵硬之际,就听林靖城继续道,“长风特意在广武堡外的杏树下埋了烧刀子,若是他日归京觐见,定会让您尝尝,您亲手收割的麦子酿成的酒味。”
……这是什么约定?
祁渊脸上的笑容更僵硬了,一方面他佩服于定国公的胡扯八道,另一方面也心下叹息,林靖城此举无疑是来和他叙旧情的,若是他撕破脸的话,无疑会彻底得罪定国公。
又是半个月,后宫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皇贵妃身边多了一个年仅十四岁,明眸善睐的女孩。
这女孩姓陈,她的父亲正是镇守杭州,掌管东南水师的英国公陈澈的小女儿。
然后祁渊就欣赏了一出云家和陈家暗中博弈你坑我我黑你的大戏。
刚开始他心下还奇怪呢,上辈子没这么一出啊!
再半月,边关消息传来,谢长风之妻林氏无意中泄露,之所以那夜谢长风出关,一是探查到了敌情,另一原因则是为了给妻子寻找良药,而寻药的起因却是云郡守嫡妻撺掇林氏调养身体。
祁渊看着这条消息,沉默了很久很久。
这件事再一次推翻了谢长风在他心中的印象。
他以为他生性狂妄恣意、粗暴狠厉,可实际上呢?
如此细腻狠辣的手笔,竟是让人心中无端生寒。
祁渊想起谢长风那迥异于常人的三观和远超常人的实力,头一次自我怀疑起来。
这么一把犀利的刀,他真的能握住吗?他最初跑到边关招揽的举动,难不成是败笔?
不等他思考清楚,宣明帝就告诉他,那个土匪要来京觐见了!
“父皇,边关战事稍定,如今定国公归朝,若是再将守边大将召回……”
他试图让谢长风呆在边关别回来祸害人。
哪知道宣明帝却笑眯眯的,“皇儿,你为太子,总要了解一些兵事,再说了,这谢长风于火海中将你救出,可见你们有缘。”
祁渊听到有缘二字,差点腿一软跪倒在宣明帝前。
有缘个鬼啊!!
“先皇去世前,曾让朕好好看护广汉堂叔,堂叔这些年一直执掌京郊驻军,于兵事上知之甚详,想必堂叔也愿意驰骋沙场,所以朕打算让广汉堂叔镇守雁门关。”
宣明帝说的轻巧,祁渊却明白京郊大营兵马必须掌握在皇帝手中,广汉郡王终归是宗室,此前先皇信任广汉郡王,将兵权交于他手中,可不代表宣明帝乐意自己堂叔掌控自己的安危。
换人是必须的。
“父皇说的是,想必叔祖父也必定是高兴的。”
“皇儿,你为太子,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无论做什么,自身安危最重要,你要切记这一点。”宣明帝又谆谆教育自己儿子,他为了自身安危调走广汉,自己儿子的安危也很重要。
“既然那谢长风有经验有实力,又与你有缘,我打算让他担任东宫禁卫统领,你觉得如何?”
“……”祁渊傻眼了。
作者有话要说:遍观史书,其实大部分皇帝在最开始册立太子时,都对自己的孩子抱着不小的期望,希望太子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帝王。
宣明帝也很看重自己的长子,自然要考虑他的安全问题。
第26章 天与不取
新年过后,宣明帝改元长平,是为长平元年。
林氏产下长子林晞没多久,谢长风就收到了定国公的来信。
定国公在信中详细述说了京城的局势,包括宣明帝和太子对他的态度,以及自己已然辞去镇南大将军一职的事情。
定国公本是希望谢长风能继承他的位置继续守在边关,不过看那天御前奏对的情形,恐怕宣明帝有别的打算,再加上得知自己的嫡孙子出生,林靖城心里痒的不行,就在信中催促他赶快回京。
谢长风看完了信,跑去和林氏商量。
林氏已经出了月子,林晞也变得白玉可爱起来,这孩子继承了谢长风的眼睛,眼角略微上挑,只要笑起来,就显得特别喜庆。
当然谢长风挑眉根本没有喜庆之感,倒是会凭空增添几分桀骜和讥讽。
“回京城?”林氏的神色愣愣的,“据说我是在京城出生的,五岁前也在京城居住,只可惜现在都不记得了。”
谢长风笑道,“那这次正好回去看看。”顿了顿,他的神色微妙起来,“我本来以为陛下会让我镇守边关,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这样……”
林氏微微蹙眉,“按照惯例,即便爹爹卸甲归田,陛下也会看在爹爹面上让你留下的,难道出了什么意外?要不我们还是暂时留在雁门关吧,也许这其中还有内情……”
谢长风摇摇头,“岳父既然在信里这么说了,恐怕是在陛下那里察觉到了什么,算了,你加紧时间收拾东西,估计不久就有调令下来。”
“可现在刚开春,有些地方还冻着呢,路上不好走啊。”林氏为难的道,“再说了,孩子那么小,刚满月就赶路,路上出事了怎么办?而且你忘记后院的白露了?她也快生了。”
“……”谢长风一脸茫然,白露,那是谁?
看到谢长风空白的神色,林氏心道果然,自家将军大哥恐怕已经将白露忘记了吧。
林氏叹了口气,“你忘记……夫君当初因何被打了吗?”
谢长风想了许久,才想到那个当初在自家大门口哭着求收留的清倌人。
他一脸诧异,“她还活着啊?”
林氏嘴角抽搐,“她怀着孩子呢!”
“……是吗?我还以为你会直接一碗药了事呢!”谢长风上下打量着林氏,似笑非笑,“真难为你还留着她。”
林氏闻言神色淡淡,“当初我也不知道自己怀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若万一是个女孩……”
若她当真诞下嫡长女,即便再厌恶白露,可白露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的话……那这个孩子就是自家夫君唯一的后代了,她当然不能放弃。
那时她还考虑着将白露丢给如今的谢长风当小妾,不过现在嘛……
她已有了晞哥儿,白露是死是活自是与她无关。
只是想起谢长风那把火以及自家人丁绝尽的样子,林氏喟叹不已。
“现如今白露已然怀胎九月,马上要生了,我就当为哥儿、为家人积福,就先养着吧!等她生了,女孩顶多一副嫁妆了事,男孩的话……你若有意就好好教导,若你无意,就让他给大哥儿当个伴吧。”
谢长风耸肩,“你自己处理吧。”
在家事上,他还是很信任林氏的。
没几天,后院的白露就发动了,她熬了两天一夜,生了个女孩。
林氏听到青萍来报后,笑了笑,“女孩也不错。”她对谢长风道,“大姐儿的乳母与丫鬟都找好了,因恐不日上京,我就将那乳母一家子都买下来了。”
谢长风逗弄着林晞,没搭理林氏,林氏也不以为意,又道,“只是后院那白露……将军打算怎么办?上京的话也要带着她吗?”
谢长风想了想,“要么杀了,要么养着。”
林氏一呆,她抿唇,“将军之前不是说直接卖了吗?”
谢长风语气平淡,“她是大姐的母亲。”
在外人眼里,这女孩终归是他谢长风的长女,也是唯一的孩子,就像他曾对定国公说的那样,一个侯伯之位他还是能赚到的,待他日长女出嫁,堂堂侯伯长女的母亲是个平民的妾,说出去多丢人啊。
如果白露生的是男孩,将白露卖了倒无所谓,男儿有本事自能挣得前程,可女孩却不一样。
林氏深深的看着谢长风,半响才道,“将军说的是。”
看样子,她这位便宜兄长还是很看重孩子的,既然如此,白露倒是需要活着了,将来大姐性情温厚仁善也就算了,若不是也有弱点好拿捏。
“那就带着白露吧,也不过是多一副碗筷而已。”
林氏将大姐从白露那里抱了过来,权当做嫡女教养,看着软榻上两个白白胖胖的孩子咯咯的笑,饶是谢长风心如铁石,也会不自禁露出笑容。
没多久,谢长风果然接到了宣明帝的圣旨,要求他回京述职。
小伙伴们听后都非常不解。
宁武疑惑道,“有定国公在,怎轮到你回去述职?你有什么可述职的?”
宁武是谢长风的挚友,话说的很直白,王壮在一旁听的直接笑了出来。
坐在另一边的云阳倒是若有所思,“也许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宁武不解,“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招你入京?大哥,你和太子殿下的关系很好?”
……呵呵,一点也不好。
全程直观那场交锋的云阳连忙咳嗽了一下,“也许将军回去是高升入兵部。”
新年结束后没多久,雁代有功将士皆得到了晋升,唯有谢长风依旧没动,这一次皇帝陛下让谢长风进京,所以大家都猜测谢长风回京后定会升职。
谢长风走了,雁门关就只能交给王壮,宁武回到代郡成为了代郡兵马的都尉,而代郡郡守的任命也下来了,新任代郡郡守是太子妃的父亲傅伦。
谢长风见过这位傅郡守,许是他救了太子一命,这位傅郡守对他的态度温和亲近,双方倒是合作良好。
如今谢长风要回京,傅伦还派人送了不少东西,还问要不要办个送行宴给他,结果被谢长风死命推辞了。
谢长风心里其实略忐忑,别人都有为他进京是去升官了,但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如果真是太子祁渊将他调回京,那就不好说了。
而且他之前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祁渊了,哪想刚分别两个月就再见面,这速度……略快啊!
犹记得上一次祁渊被气走时的情景,如今对方成了太子,真要给他穿小鞋,难道在皇帝陛下的眼皮子底下,他还能报复回去?
京城,可是祁渊的地盘呢!
最重要的是,他刚收拾好失恋的心情,老天爷就给他开了复合的后门,这这这……
他摇头晃脑,一脸深沉,“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
——谢长风为自己舔着脸追汉纸找了一个非常高大上的理由。
既然下定决心要将祁渊当情缘,自然要好好筹谋一番,毕竟祁渊现在是太子,将来也许是皇帝,若是一个不好,谢长风这条命就搭进去了。
摆在谢长风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直接粗暴的将祁渊的太子之位撸掉,想必齐王会很开心与他合作,致力于将他的太子大哥送到床上。
另一条就比较麻烦了,两情相悦然后一起共同奋斗,唯一的缺点是等祁渊真的当了皇帝,他谢长风的小命就有些危险了。
谢长风叹了口气,找情缘有风险,要慎重啊。
收拾了一下心情,他决定等到京城见了祁渊再说。
也许……他摸摸下巴,也许祁渊并非表面上那么生气呢?
唔,希望如此。
生活有了盼头,谢长风的精神面貌就陡然一变。
林氏最先发现了这一点。
天天赶路这么累,谢长风还有兴致天天带着云阳出去转圈,似乎哪里不太对。
她想起了谢长风对她说的话。
他·好·龙·阳啊!!
“……”林氏心里一万头草泥马疯狂碾过,之前她还以为他在敷衍她,可看这样子,难道是真的?
林氏纠结极了。
这一次上京,不仅仅是谢长风一家,同行的还有云夫人和云家小女儿,至于云阳……如今他是谢长风的亲卫,自然要跟着上司回京城。
云夫人本就打算带着儿子女儿回家守孝,哪怕儿子投笔从戎了,可现如今战事平息,云阳总要为父守孝啊!
拖的时间久了,也许三年后云阳又打算参加科考了呢?
再加上小女儿与齐王的婚事波折,云夫人听闻谢家要回京后,立刻上门商量能否同行。
看在云阳的份上,谢长风无所谓的同意了。
当时林氏还觉得谢长风虽然心黑手黑,但对自己人还算照顾。
现在看来这纯粹是她想的太多了,谢长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时间就在林氏整日纠结谢长风到底啃了窝边草没有中度过,从雁门关回京的路很漫长,再加上谢长风带着大量钱财以及两个孩子,等两家真的赶到京城,春天都快过去了。
看着郊外带人接应的王叔,林氏长出一口气。
她担心了一路,终于到家了,她决定一回去就彻底给父亲交底,以后就不用管了!!
林氏扬起明媚的笑容,看着不远处的京城,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事实证明,林氏太天真了。
未来林氏无数次懊恼郁闷,她当初虽猜对了谢长风变化的原因,却猜错了那个人。
千金难买早知道啊!
第二卷 风花雪月
第27章 上岗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站在巍峨城门前,谢长风深吸一口气,长安,他又回来了。
大楚王朝的国都定在了长安,定国公曾私下给他说过,当初楚太祖之所以以长安为国都,其实是因为长安有自唐以来现成的宫殿,楚朝新立,他们没钱= =
不过抛开财政因素,长安还是史书中评价最高的秦、汉、唐三朝古都,尤其是前唐王朝,称万国来朝,四夷俱服,楚太祖定都长安,其中深意一目了然。
各朝代更迭交替,千余年的积累沉淀以及战乱中烟硝烽火的磨砺,使得眼前的长安更显厚重深沉,如渊似海。
谢长风心中感慨万千,他也曾是三百年前唐王朝中的一员悍将,只是世事莫测,哪想到他竟来到了楚朝。
发完感慨,谢长风收敛心思,由王叔带路入城。
王叔带着他们从延兴门入城,一路向北,途中经过最繁华的东市,各色店铺林立,四方奇珍,皆所积聚,看得人目不暇接。
王叔笑眯眯的道,“咱们家宅邸就在东市北的胜业坊,要是将军想逛东市,待安置妥当后随时都能来逛逛。”
谢长风笑了笑,“真要找适合的东西,还是去西市比较好。”
王叔闻言点点头,“将军说的不错,东市里的东西虽然珍奇,价格却也贵的离谱,真要居家,还是西市比较合适。”顿了顿,他又笑了,“说起珍奇,我看将军的车队里似乎放了不少好东西吧?”
“当然,去年可是个丰收年。”
发战争财这种事向来心照不宣,谢长风和王叔对视了一眼,同时笑而不语。
过东市,来到胜业坊,刚入坊门,东侧就是定国公宅邸。
门房早就接到来报,正门大开,不少奴仆都伸着脖子往外看,在看到王叔等一行人后,一个穿戴颇为体面的中年人忙不迭往里面报,“小姐姑爷回来了!!”
谢长风扶着林氏从马车里出来,一行人走进国公府,穿过回廊,来到正厅,定国公林靖城坐在上首,早就等的不耐烦了,在看到林氏和谢长风的一瞬间,他立刻起身,哈哈大笑起来。
“回来了就好啊!!”
他拍拍谢长风的肩膀,然后冲着女儿点点头,就……伸手将林氏身边乳母怀里的林晞抱在怀中= =
谢长风嗤笑,林氏叹了口气,“爹爹,且让我们梳洗休息一番,大哥儿还小……”
“你当我没抱过你?”林靖城微微一笑,“你娘走的早,那时我和你二哥轮流看护你,锦儿又年纪小,大部分事情都是我亲手做的。”
林氏震惊的看着自己父亲,“爹爹?!那丫鬟仆妇呢?”
“哦,只有你的乳母以及你娘的旧仆留下,不过……你是你娘拼死留下的孩子,交给下人,我不放心。”
林氏闻言顿时眼眶一红,“爹爹……”
林靖城笑着,苍老面容上的皱纹都渐渐疏朗开来,他逗弄着小孙子,“如今我退下来,整日在家也无事,你就将大哥儿放我这里吧。”
若是其他人家,哪有外祖父亲自护养孙子的道理,偏生定国公府没有女主人,林晞既然已经过继给林家,自然要由林家照看,林氏终归是外嫁女谢家妇,如今一家子住在定国公府倒还没什么,待谢长风入宫觐见升职后,再住在定国公府就不太合适了。
“大哥儿还小,若是岳父想念,不妨让青娘常来看望,待孩子满三岁再放到您身边吧。”谢长风倒是不太同意,主要是定国公府太没人气了,除了林靖城,竟再无主人,再说了,林靖城的年纪也不小了,万一祖孙俩同时病倒,麻烦就大了。
林氏也念着孩子,想多留两年,是以听后连连点头,“是啊,爹爹好不容易退下来,还是好好休养,待大哥儿年纪大了,再来您身边尽孝。”
林靖城眼巴巴的看着孩子,瘪瘪嘴,“那好吧。”
他心下打着主意,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不就得了,难道女婿还能将他打出门?
因去岁雁门关大战,谢长风着实弄了好多宝贝,王叔和何管事开了两个大库房,才堪堪将东西放下,等一家子安置妥当,天色也晚了。
吃完晚饭,定国公和谢长风呆在书房里说话。
“明天你进宫觐见陛下,切勿多言,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就直接说不知道即可。”林靖城开始向谢长风传授怎么忽悠皇帝这一神技,“而且一定要记住,做决定的始终是陛下,他向你问意见,其实是在判断衡量你是否可用,所以千万别耍小聪明,也别将自己的想法说的那么清楚。”
谢长风听着连连点头,岳父大人能忽悠先皇那么多年,又在宣明帝身前全身而退,所言自然不虚,他一直没说话,直到林靖城说的口干,端起杯子喝水时,谢长风才道,“那太子呢?”
林靖城沉吟道,“太子……长风,太子是太子,还不是陛下,我们要忠于陛下,这就足够了。”
谢长风慢慢点头,“听说齐王殿下还未就藩?”
“皇后说她不愿孩子那么小就远赴藩地,再加上齐王还未成亲,就始终留在京城。”
在先皇出殡后,皇贵妃终于成为了皇后,可即便如此,李皇后对后宫的掌控终究比不上以前对代王府的掌控,毕竟现如今大家都知道了一件事,她是继后,非元后,再加上宫里还有傅氏这个太子妃,即便太子妃依旧如以前一般隔三差五到朝凤宫请安,李皇后还是觉得傅氏对她不恭敬。
“齐王十七岁了吧,难道还住在宫里?”
“虽然皇后不想让齐王出宫,但齐王毕竟不小了,陛下让内务府给齐王建了齐王府,如今齐王就住在王府里……”林靖城微微眯眼,“你是说齐王有别的心思?”
他嗤笑,“哪一个皇子没有这种想法?不过现如今还不是时候,最起码也要等齐王取了王妃再说。”
只有成亲娶妻后,齐王在朝臣眼中才算是一个真正成年的皇子,是以林靖城对此不以为意。
“等齐王娶妻,并想办法留在京城,也要三年后了,这期间……只要太子不是蠢货,他的地位就牢不可破。”
谢长风听后心里很微妙,看起来祁渊的地位很稳固,那他怎么办?
情缘位高权重,难道真的只能拉下马才能啪啪啪吗?
可真要这么做了,估计祁渊就恨死他了,他谢长风就等着步上小伙伴的老路,最终死情缘吧!
不等他再想办法,第二天宫里就来了旨意,让他入宫觐见。
这算是谢长风第一次见到宣明帝。
宣明帝的年纪不小了,不过穿着一身黄袍,看上去倒很威严,他在御书房召见了谢长风,旁边站着太子,可见谢长风来之前,宣明帝正在教导祁渊处理朝政。
亲眼目睹这父慈子孝的一幕,谢长风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不过现在不是他胡思乱想的时候,他跪拜下去后,就听宣明帝道,“平身。”
谢长风低着脑袋,看似恭谨的站在下面。
宣明帝打量了一下谢长风,发现谢长风虽然举止恭谨,行动间却沉稳大方,眉间更是英气勃勃,再加上谢长风面容刚毅疏阔,一身大将风范,顿时宣明帝心下就是一喜。
“谢卿今年二十有五了吧?”
宣明帝没有问军情,倒是先问起别的来。
谢长风连忙道,“陛下说的是。”
“听说谢卿刚喜得麟儿?”宣明帝饶有兴趣的道,“定国公上奏,想将你的嫡长子过继,此事你可知晓?”
“自然知晓,还是末将提出来的。”谢长风叹息道,“那日林家二舅哥阵亡的消息传来,夫人胎位不稳,有流产的征兆,末将担忧妻儿,再加上往昔二舅哥对末将颇多照顾,此番骤然逝去,实在悲痛,就做此决定。”
谢长风抬头看了一直在旁边当壁花的祁渊,冷不丁道,“此事发生时太子殿下也在场,有太子殿下作证,末将不敢欺瞒陛下。”
祁渊抬眼,看到宣明帝看自己,才慢吞吞的道,“谢将军说的没错,当时谢夫人情况紧急,若非如此,恐怕就要流产了。”
宣明帝微笑起来,有决断,重情义,本事强,还忠心,并与太子有救命之恩,同时身家清白,无世族干扰,可用!
他笑眯眯的道,“我看了你的奏折,雁门关如今怎样了?关外的匈奴呢?”
谢长风提起精神,详细的将雁门关大战的细节又说了一遍,又将他离去前的布置解释清楚,最后道,“如今匈奴大败,最近两年应该不会再有战事了,再加上如今守关大将王壮虽然年轻,却也从军十载,熟知边事,当无大碍。”
宣明帝点点头,他道,“下去吧。”
第二天,宣明帝下旨,命谢长风为东宫禁卫统领,统领东宫八卫两万兵马。
他还贴心的给谢长风赐了宅子,就在皇城外延喜门旁的永兴坊之东,隔壁就是拱卫京城的左金吾卫的办公大院= =
而出了统领府,进入延喜门,左边就是东宫左右卫的办公衙门,右边就是东宫大门重明门。
谢长风感动的泪流满面,什么叫做近水楼台先得月?
这皇帝陛下太可心了,不仅给他升官赐宅,还让他住在距离东宫仅仅千米的地方,这这这……
呵呵。
谢长风眉飞色舞的带着林氏住了进去,第二天就精神抖擞的上岗了。
第28章 不同
京城兵马共有三支,其一就是此前广汉郡王统领的京郊大营,其二就是守护皇宫的禁卫,其三就是拱卫京城的金吾卫。
这三支兵马里,广汉郡王已然卸去了京郊大营的统领之位,如今担任此位的是宣明帝以前的代王府侍卫长赵川;守护皇城的禁卫统领依旧是诸葛震担任,不过东宫禁卫统领变成了谢长风,两方兵马相差不大,可以说诸葛震在禁卫的影响力骤然大减;最后左右金吾卫的统领分别掌管在另外两位勋贵手中,鉴于先皇刚走没多久,宣明帝体恤老臣,就没动他们。
即便如此,短短几个月宣明帝就掌控了京畿地区大半军权,如此干脆果决的作风让朝臣们都谨慎起来,生怕被皇帝陛下抓住小辫子。
谢长风作为新晋的东宫禁卫统领,在大部分人眼中已然变成了皇帝陛下的心腹,毕竟不是心腹怎么可能成为太子身边的重臣?也幸好谢长风的履历干净厚重,十年戍边,百战之功足以证明自身实力。
再加上他是定国公的女婿,有背景有实力,谢长风刚上任,自然没人傻乎乎的出来找麻烦。
东宫禁卫分左右卫,左卫卫长正是老熟人严侍卫,他一路护送祁渊回京,自然也高升了,右卫卫长姓叶,叫叶安,是城阳侯叶宁的嫡亲弟弟,刚二十有一,看上去一表人才,性格爽朗大方。
至于云阳?呵呵,他被他老娘压着回家守孝了=v=
第一天上任,熟悉了一下手下后,谢长风就带着卫兵施施然的从东宫侧门永春门进了东宫,拜见顶头上司,太子殿下祁渊。
严左卫跟在谢长风身边,一边指路,一边低声道,“殿下每日卯时洗漱,会到崇文殿读书并处理政务,辰时参加朝会或是在陛下处学习,然后殿下可能回来用早膳,不过大部分时间殿下都随着陛下一起用膳。”
他看了看日头,道,“今日无朝会,殿下应该还在崇文殿。”
谢长风点点头,暗自记在心里,东宫禁卫自然是护卫太子的,严左卫和叶右卫此前是一人一天轮流入宫值守,另一人就在宫外府衙办公,如今他来了……呵呵,身为长官,更要日日值守呢!
想到这里,他道,“你们入宫轮值一般宿在哪里?”
“殿下大部分都宿在崇文殿东的立政殿,我们自然跟着殿下,住在立政殿侧角门里,那有一排厢房,房间不大,足够轮值的禁卫休息。”
谢长风听后笑容更灿烂了,他连连点头,“我明白了,此前你们天天轮值,倒是麻烦你们了,如今我来了,不如今后我轮值宫中,你和叶右卫自行轮换即可。”
他意味深长的道,“如此一来咱们三人值守,若有紧急之事,也可通融一下。”
言外之意,三人轮两岗,想要请假就容易的多了。
严左卫听后脸上顿时露出微笑,他抬手作揖,“大人客气了,今后还要大人多多担待。”
“你我之间还客气什么?!”谢长风大包大揽的道,“我刚来,对一些事物还不熟悉,也希望严右卫多多助我啊!”
严左卫自忖和谢长风也是老熟人了,都在雁门关一起抗过匈奴,自然要多亲近亲近。
“这是属下分内之事,您放心!”
两人都有心拉进关系,等到崇文殿时,已然开口称兄道弟了。
祁渊正在认真读书。
他虽然成为太子,可他此前从未接受过太子教育,太傅王琮对他报以极大期望,每天都会过来给他讲课,祁渊也认真学习,每日研习经义,不懂就问,言谈谦和温雅,倒是让一些大儒另眼相待。
至于政务方面……哪怕他极为精通,此刻也不能展现出来,相反还经常在宣明帝前表露出自己对政务的无知和茫然,尽管宣明帝总是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瞪他,祁渊依旧如故。
毕竟一个没有攻击性,性格温和的太子才能让帝王放心,若他擅长政务,又颇受朝臣喜爱,那才是麻烦。
听到外面来报,说是新任东宫统领来拜见,祁渊顿觉额头青筋直跳。
他放下笔,示意旁边的太监收拾一下,起身站到殿门口,“让他进来。”
话音落下没几秒,他就看到了谢长风。
今日谢长风穿着一身玄色长衣,外披银色盔甲,腰悬长刀,他站在殿外,日光落下,映着他一身光亮。
似乎看到了他,谢长风的表情先示一愣,随即唇角上挑,露出一个不知是讥讽还是嘲笑的表情,然后翻身拜下,“末将参见太子殿下。”
祁渊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谢将军快快请起。”
他上前一步,扶起谢长风,“许久不见将军,不知今日可好?”
谢长风顺势起身,同时翻手握住了祁渊的手,手指刻意摩挲了一下,眼中满是笑意。
果然祁渊浑身一震,眼中闪过一丝怒气,他想抽回手,可谢长风的手劲一如既往的大,他还是抽不出来!
第8节
恋耽美
第8节
“你也没必要老是见云氏,代郡其他官员的夫人你也可以见见。”谢长风笑呵呵的,“你自小在代郡长大,想必有很多手帕交吧,都邀请来见见,透个口风,就说雁门关大火那夜我之所以离开,全因你听了云氏之言,你心下愧疚难安,近日来总是睡不着,梦中总有哀嚎声,问问你的好友该怎么办。”
林氏张大了嘴巴,这一招太毒了,这样一来,云夫人就成替死鬼了!
“将军,有必要做这么绝吗?毕竟云大公子还在你麾下……”
“呵呵,没关系,别小看云家。”
谢长风笑眯眯的想,背了这个黑锅,再加上守孝,皇后还会想要这个云家女做王妃吗?
若是云家女做不成王妃,皇后就和云家有了隔阂,韩国公虽然憎恶云家嫡支,可真有人对云家下黑手,他能坐视不理吗?若是云家女继续做王妃也无所谓,他倒是可以借此机会好好看看皇后的手段。
毕竟他答应过林氏要报仇的。
不过是个皇后罢了。
他冷笑,史书上被废的皇后还少了?
时间如流水般过去,很快就出了正月,诸事重归正规。
定国公尚在正月就和李福一起启程进京,他走后一个月,林氏开始发动了。
谢长风被青萍强横的撵出门外,只看着一盆盆血水端出去,以及林氏凄惨的哀嚎,他不由自主的缩了缩脖子,内心也紧张起来。
说实话,这种场景,无论是上辈子还是上上辈子,他都未曾经历过。
林氏挣扎了整整一天一夜,到后来谢长风还是忍不住冲了进去,他握着林氏的手,将内力缓缓渡过去,不断鼓励着林氏。
第二天,晨光初起,朝露待晞时,林氏诞下一子。
看着哇哇大哭的孩子,谢长风头一次觉得,生命是那么脆弱,又是那么顽强。
他不由自主的微笑起来。
第25章 有缘
宣明帝看着身前的定国公林靖城,心下感慨万千。
在他还是代王之时,曾无数次对林靖城咬牙切齿,觉得这家伙就是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无论他怎样示好,这林靖城就像是瞎眼了一样没看到。
这定国公就这么不待见他?!他堂堂皇室藩王总是被一国公漠视,连小儿子的亲事都被嫌弃,这定国公也太过藐视王室皇权了吧?
可当他登基为帝,在处理楚太祖留下的密折时,他发现了一份定国公的奏折,宣明帝看完奏折后感慨良多。
看着奏折上那句‘代王就藩后谨言慎行,藩国内民心安定,雁门无后顾之忧’时,宣明帝不禁恍然大悟,身为藩王本就是除帝王外最尊贵之人,藩国内更是无人可比,已经如此尊荣了还妄想掌握军权,自然不妥。
当时定国公对他的漠视,也许是一种试探,而自己虽然的确想要军权,可自始至终也未曾真正下手,也许正因为如此,定国公才会暗中上奏密折,为自己说话吧。
而且之前太子深陷雁代,据说当晚匈奴纵火烧杀抢劫,还是定国公女婿谢长风冲进火海,将太子救了出来,还率领众多将士努力抗敌,才将来犯匈奴全部围剿,又怎可能真的不尊皇室,藐视皇家?
由此可见,这定国公满门竟是只忠于皇帝之人啊!!
定国公林靖城,不结交朝臣,不纳妾贪乐,不收受贿赂,在代郡十年戍边,也没见他与何人交好,而常年征战,他的长子次子皆死于战场,膝下荒凉,晚年甚至无人奉养。
想到这里,宣明帝心下平添了几分愧疚和赞叹。
先皇有此忠心耿耿的大将军,真是让人既羡慕又感慨啊。
他又想到刚才林靖城的恳求,宣明帝长长叹息。
让外嫁女之子过继,并继承爵位,此举虽有不妥,可看着满头白发,一脸风霜的林靖城,宣明帝又于心不忍。
“林卿请起,你之所求朕知道了。”宣明帝抬手让定国公起来,“若是果然林氏诞子,那朕就答应你,只是别的就不用了。”
林靖城摇头,又拜下,“陛下,老臣随先帝一生戎马,早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了,这些年戍边,每逢冬日,两腿关节处都痛不欲生,再加上家中凄凉,老臣也心下惨然,只求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即可。”
“如今陛下准了老臣的心愿,老臣心下愧疚感激,更不愿以老迈残破之躯占据镇南大将军之位,尸位素餐,还恳请陛下,就让老臣归家吧!”
一朝天子一朝臣,林靖城心下也明白,他早先对代王不怎么待见,与其等宣明帝将他调离,还不如他自己请辞,大家脸上都好看。
再说了,他打了一辈子的仗,杀了一辈子人,妻子儿子都死绝了,如今好不容易要有孙子了,他可不想再继续造孽了,还想多活几年,好好看护子孙呢!
宣明帝听后更是心下满意,不禁道,“既然林卿执意如此,那朕就准尔所奏。”
说到这里,他又顿了顿,和颜悦色的道,“不知林卿有何后继人选可推荐?”
唔,若是林靖城推荐他那位救了太子的女婿,即便这谢长风的资历有些不够,但他还是打算应下来,权当封赏。
哪知林靖城很光棍的道,“老臣常年戍边,从未归朝,并不太了解新晋将士,雁门关为我大楚门户,镇守边关的大将军需要细细选择,老臣愚钝,并无任何可荐人选,还请陛下赎罪。”
“……”宣明帝愣住了,他试探道,“哦?可朕听太子曾言,林卿的女婿谢长风也是一员悍将,太子可是对朕说,若是边关有此子,雁门无忧呢!”
林靖城心下一乐,啊呀这可是太子殿下提起的,可不算是老子我自己推荐的哦!
他慌张道,“太子殿下过誉了,长风不过一愣头青,怎值太子赞誉?这人选究竟是何人,还要陛下裁定才是。”
宣明帝哈哈一笑,深觉这定国公不简单,以前寡言少语还不觉得,如今看看说出的话多有水准?镇南将军一职极为重要,他虽然有咨询之意,可决定人选的终究是他这位皇帝!!
怪不得这林靖城戍边十年不归朝,先皇还是那么看重他。
宣明帝大笔一挥,“既然如此,那就让我看看那谢长风吧,召他回京觐见!”
“……”这回轮到林靖城傻眼了,说好的女婿替代岳父成为镇南大将军呢?
“谢长风?”祁渊眨眨眼,“父皇怎么突然问起他来了?”
宣明帝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的长子,“你不是很欣赏他吗?朕打算亲自看一看,已经下令让他回京了。”
祁渊扯扯嘴角,没接话。
想起之前看到雁门关递上来的奏折,他气的直接摔碎了案几上的青玉雕花笔洗。
什么叫做带兵回援拼死于火中救回太子?
尼玛啊!!若不是他机智的跑了,他早就烧死在大火里了好吗?
这谢长风当真不要脸,居然还敢如此颠倒是非黑白,写到奏折上上报?
看到这份奏折,最开始祁渊是真心想直接驳斥回去的。
不过在他想要生撕奏折的一瞬间,他开始产生怀疑。
自己知道真相,谢长风上折的时候不可能没考虑到这一点,那为什么谢长风还敢这样写?
谢长风就那么笃定,他祁渊不会落井下石?
然后他又细细的读了一遍奏折,在最后看到一行字。
“臣倾于世族之绝然,特耗资重建边寺,供奉香火,还请陛下怜惜,多多嘉奖。”
奏折后面附上了一份名录,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死于大火的代郡世族,他甚至还看到了曾经故意关城门将谢长风丢城门外的连勇的名字。
祁渊深吸了一口气,由衷的佩服起来。
谢长风好气魄,如此一来,他日若有人想要翻案,就要细细思考了,若是谢长风真的陷代郡世族于大火,那为何还要事后给予如此殊荣和嘉奖?而且他这位太子殿下也还活的好好的,雁门关那夜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他这位太子没死?那么大火那夜,太子去哪了?为什么会离开边关?
祁渊想了又想,发现如果真的拆穿谢长风,最终倒霉的可能不止是谢长风,还有他自己。
紧接着又过了半月,定国公随着太监总管李福归京,来拜见他的时候,定国公如此说道。
“长风听闻殿下被册封为太子后,言道想起之前畅谈岁月,意气风发时的约定,不仅感慨万千。”
畅谈岁月?是讨论皇帝的生与死吧?
约定?等等,周围都是人,难道林老头要直接说出他和谢长风之间封狼居胥的约定吗?
就在祁渊面色僵硬之际,就听林靖城继续道,“长风特意在广武堡外的杏树下埋了烧刀子,若是他日归京觐见,定会让您尝尝,您亲手收割的麦子酿成的酒味。”
……这是什么约定?
祁渊脸上的笑容更僵硬了,一方面他佩服于定国公的胡扯八道,另一方面也心下叹息,林靖城此举无疑是来和他叙旧情的,若是他撕破脸的话,无疑会彻底得罪定国公。
又是半个月,后宫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皇贵妃身边多了一个年仅十四岁,明眸善睐的女孩。
这女孩姓陈,她的父亲正是镇守杭州,掌管东南水师的英国公陈澈的小女儿。
然后祁渊就欣赏了一出云家和陈家暗中博弈你坑我我黑你的大戏。
刚开始他心下还奇怪呢,上辈子没这么一出啊!
再半月,边关消息传来,谢长风之妻林氏无意中泄露,之所以那夜谢长风出关,一是探查到了敌情,另一原因则是为了给妻子寻找良药,而寻药的起因却是云郡守嫡妻撺掇林氏调养身体。
祁渊看着这条消息,沉默了很久很久。
这件事再一次推翻了谢长风在他心中的印象。
他以为他生性狂妄恣意、粗暴狠厉,可实际上呢?
如此细腻狠辣的手笔,竟是让人心中无端生寒。
祁渊想起谢长风那迥异于常人的三观和远超常人的实力,头一次自我怀疑起来。
这么一把犀利的刀,他真的能握住吗?他最初跑到边关招揽的举动,难不成是败笔?
不等他思考清楚,宣明帝就告诉他,那个土匪要来京觐见了!
“父皇,边关战事稍定,如今定国公归朝,若是再将守边大将召回……”
他试图让谢长风呆在边关别回来祸害人。
哪知道宣明帝却笑眯眯的,“皇儿,你为太子,总要了解一些兵事,再说了,这谢长风于火海中将你救出,可见你们有缘。”
祁渊听到有缘二字,差点腿一软跪倒在宣明帝前。
有缘个鬼啊!!
“先皇去世前,曾让朕好好看护广汉堂叔,堂叔这些年一直执掌京郊驻军,于兵事上知之甚详,想必堂叔也愿意驰骋沙场,所以朕打算让广汉堂叔镇守雁门关。”
宣明帝说的轻巧,祁渊却明白京郊大营兵马必须掌握在皇帝手中,广汉郡王终归是宗室,此前先皇信任广汉郡王,将兵权交于他手中,可不代表宣明帝乐意自己堂叔掌控自己的安危。
换人是必须的。
“父皇说的是,想必叔祖父也必定是高兴的。”
“皇儿,你为太子,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无论做什么,自身安危最重要,你要切记这一点。”宣明帝又谆谆教育自己儿子,他为了自身安危调走广汉,自己儿子的安危也很重要。
“既然那谢长风有经验有实力,又与你有缘,我打算让他担任东宫禁卫统领,你觉得如何?”
“……”祁渊傻眼了。
作者有话要说:遍观史书,其实大部分皇帝在最开始册立太子时,都对自己的孩子抱着不小的期望,希望太子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帝王。
宣明帝也很看重自己的长子,自然要考虑他的安全问题。
第26章 天与不取
新年过后,宣明帝改元长平,是为长平元年。
林氏产下长子林晞没多久,谢长风就收到了定国公的来信。
定国公在信中详细述说了京城的局势,包括宣明帝和太子对他的态度,以及自己已然辞去镇南大将军一职的事情。
定国公本是希望谢长风能继承他的位置继续守在边关,不过看那天御前奏对的情形,恐怕宣明帝有别的打算,再加上得知自己的嫡孙子出生,林靖城心里痒的不行,就在信中催促他赶快回京。
谢长风看完了信,跑去和林氏商量。
林氏已经出了月子,林晞也变得白玉可爱起来,这孩子继承了谢长风的眼睛,眼角略微上挑,只要笑起来,就显得特别喜庆。
当然谢长风挑眉根本没有喜庆之感,倒是会凭空增添几分桀骜和讥讽。
“回京城?”林氏的神色愣愣的,“据说我是在京城出生的,五岁前也在京城居住,只可惜现在都不记得了。”
谢长风笑道,“那这次正好回去看看。”顿了顿,他的神色微妙起来,“我本来以为陛下会让我镇守边关,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这样……”
林氏微微蹙眉,“按照惯例,即便爹爹卸甲归田,陛下也会看在爹爹面上让你留下的,难道出了什么意外?要不我们还是暂时留在雁门关吧,也许这其中还有内情……”
谢长风摇摇头,“岳父既然在信里这么说了,恐怕是在陛下那里察觉到了什么,算了,你加紧时间收拾东西,估计不久就有调令下来。”
“可现在刚开春,有些地方还冻着呢,路上不好走啊。”林氏为难的道,“再说了,孩子那么小,刚满月就赶路,路上出事了怎么办?而且你忘记后院的白露了?她也快生了。”
“……”谢长风一脸茫然,白露,那是谁?
看到谢长风空白的神色,林氏心道果然,自家将军大哥恐怕已经将白露忘记了吧。
林氏叹了口气,“你忘记……夫君当初因何被打了吗?”
谢长风想了许久,才想到那个当初在自家大门口哭着求收留的清倌人。
他一脸诧异,“她还活着啊?”
林氏嘴角抽搐,“她怀着孩子呢!”
“……是吗?我还以为你会直接一碗药了事呢!”谢长风上下打量着林氏,似笑非笑,“真难为你还留着她。”
林氏闻言神色淡淡,“当初我也不知道自己怀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若万一是个女孩……”
若她当真诞下嫡长女,即便再厌恶白露,可白露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的话……那这个孩子就是自家夫君唯一的后代了,她当然不能放弃。
那时她还考虑着将白露丢给如今的谢长风当小妾,不过现在嘛……
她已有了晞哥儿,白露是死是活自是与她无关。
只是想起谢长风那把火以及自家人丁绝尽的样子,林氏喟叹不已。
“现如今白露已然怀胎九月,马上要生了,我就当为哥儿、为家人积福,就先养着吧!等她生了,女孩顶多一副嫁妆了事,男孩的话……你若有意就好好教导,若你无意,就让他给大哥儿当个伴吧。”
谢长风耸肩,“你自己处理吧。”
在家事上,他还是很信任林氏的。
没几天,后院的白露就发动了,她熬了两天一夜,生了个女孩。
林氏听到青萍来报后,笑了笑,“女孩也不错。”她对谢长风道,“大姐儿的乳母与丫鬟都找好了,因恐不日上京,我就将那乳母一家子都买下来了。”
谢长风逗弄着林晞,没搭理林氏,林氏也不以为意,又道,“只是后院那白露……将军打算怎么办?上京的话也要带着她吗?”
谢长风想了想,“要么杀了,要么养着。”
林氏一呆,她抿唇,“将军之前不是说直接卖了吗?”
谢长风语气平淡,“她是大姐的母亲。”
在外人眼里,这女孩终归是他谢长风的长女,也是唯一的孩子,就像他曾对定国公说的那样,一个侯伯之位他还是能赚到的,待他日长女出嫁,堂堂侯伯长女的母亲是个平民的妾,说出去多丢人啊。
如果白露生的是男孩,将白露卖了倒无所谓,男儿有本事自能挣得前程,可女孩却不一样。
林氏深深的看着谢长风,半响才道,“将军说的是。”
看样子,她这位便宜兄长还是很看重孩子的,既然如此,白露倒是需要活着了,将来大姐性情温厚仁善也就算了,若不是也有弱点好拿捏。
“那就带着白露吧,也不过是多一副碗筷而已。”
林氏将大姐从白露那里抱了过来,权当做嫡女教养,看着软榻上两个白白胖胖的孩子咯咯的笑,饶是谢长风心如铁石,也会不自禁露出笑容。
没多久,谢长风果然接到了宣明帝的圣旨,要求他回京述职。
小伙伴们听后都非常不解。
宁武疑惑道,“有定国公在,怎轮到你回去述职?你有什么可述职的?”
宁武是谢长风的挚友,话说的很直白,王壮在一旁听的直接笑了出来。
坐在另一边的云阳倒是若有所思,“也许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宁武不解,“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招你入京?大哥,你和太子殿下的关系很好?”
……呵呵,一点也不好。
全程直观那场交锋的云阳连忙咳嗽了一下,“也许将军回去是高升入兵部。”
新年结束后没多久,雁代有功将士皆得到了晋升,唯有谢长风依旧没动,这一次皇帝陛下让谢长风进京,所以大家都猜测谢长风回京后定会升职。
谢长风走了,雁门关就只能交给王壮,宁武回到代郡成为了代郡兵马的都尉,而代郡郡守的任命也下来了,新任代郡郡守是太子妃的父亲傅伦。
谢长风见过这位傅郡守,许是他救了太子一命,这位傅郡守对他的态度温和亲近,双方倒是合作良好。
如今谢长风要回京,傅伦还派人送了不少东西,还问要不要办个送行宴给他,结果被谢长风死命推辞了。
谢长风心里其实略忐忑,别人都有为他进京是去升官了,但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如果真是太子祁渊将他调回京,那就不好说了。
而且他之前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祁渊了,哪想刚分别两个月就再见面,这速度……略快啊!
犹记得上一次祁渊被气走时的情景,如今对方成了太子,真要给他穿小鞋,难道在皇帝陛下的眼皮子底下,他还能报复回去?
京城,可是祁渊的地盘呢!
最重要的是,他刚收拾好失恋的心情,老天爷就给他开了复合的后门,这这这……
他摇头晃脑,一脸深沉,“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
——谢长风为自己舔着脸追汉纸找了一个非常高大上的理由。
既然下定决心要将祁渊当情缘,自然要好好筹谋一番,毕竟祁渊现在是太子,将来也许是皇帝,若是一个不好,谢长风这条命就搭进去了。
摆在谢长风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直接粗暴的将祁渊的太子之位撸掉,想必齐王会很开心与他合作,致力于将他的太子大哥送到床上。
另一条就比较麻烦了,两情相悦然后一起共同奋斗,唯一的缺点是等祁渊真的当了皇帝,他谢长风的小命就有些危险了。
谢长风叹了口气,找情缘有风险,要慎重啊。
收拾了一下心情,他决定等到京城见了祁渊再说。
也许……他摸摸下巴,也许祁渊并非表面上那么生气呢?
唔,希望如此。
生活有了盼头,谢长风的精神面貌就陡然一变。
林氏最先发现了这一点。
天天赶路这么累,谢长风还有兴致天天带着云阳出去转圈,似乎哪里不太对。
她想起了谢长风对她说的话。
他·好·龙·阳啊!!
“……”林氏心里一万头草泥马疯狂碾过,之前她还以为他在敷衍她,可看这样子,难道是真的?
林氏纠结极了。
这一次上京,不仅仅是谢长风一家,同行的还有云夫人和云家小女儿,至于云阳……如今他是谢长风的亲卫,自然要跟着上司回京城。
云夫人本就打算带着儿子女儿回家守孝,哪怕儿子投笔从戎了,可现如今战事平息,云阳总要为父守孝啊!
拖的时间久了,也许三年后云阳又打算参加科考了呢?
再加上小女儿与齐王的婚事波折,云夫人听闻谢家要回京后,立刻上门商量能否同行。
看在云阳的份上,谢长风无所谓的同意了。
当时林氏还觉得谢长风虽然心黑手黑,但对自己人还算照顾。
现在看来这纯粹是她想的太多了,谢长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时间就在林氏整日纠结谢长风到底啃了窝边草没有中度过,从雁门关回京的路很漫长,再加上谢长风带着大量钱财以及两个孩子,等两家真的赶到京城,春天都快过去了。
看着郊外带人接应的王叔,林氏长出一口气。
她担心了一路,终于到家了,她决定一回去就彻底给父亲交底,以后就不用管了!!
林氏扬起明媚的笑容,看着不远处的京城,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事实证明,林氏太天真了。
未来林氏无数次懊恼郁闷,她当初虽猜对了谢长风变化的原因,却猜错了那个人。
千金难买早知道啊!
第二卷 风花雪月
第27章 上岗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站在巍峨城门前,谢长风深吸一口气,长安,他又回来了。
大楚王朝的国都定在了长安,定国公曾私下给他说过,当初楚太祖之所以以长安为国都,其实是因为长安有自唐以来现成的宫殿,楚朝新立,他们没钱= =
不过抛开财政因素,长安还是史书中评价最高的秦、汉、唐三朝古都,尤其是前唐王朝,称万国来朝,四夷俱服,楚太祖定都长安,其中深意一目了然。
各朝代更迭交替,千余年的积累沉淀以及战乱中烟硝烽火的磨砺,使得眼前的长安更显厚重深沉,如渊似海。
谢长风心中感慨万千,他也曾是三百年前唐王朝中的一员悍将,只是世事莫测,哪想到他竟来到了楚朝。
发完感慨,谢长风收敛心思,由王叔带路入城。
王叔带着他们从延兴门入城,一路向北,途中经过最繁华的东市,各色店铺林立,四方奇珍,皆所积聚,看得人目不暇接。
王叔笑眯眯的道,“咱们家宅邸就在东市北的胜业坊,要是将军想逛东市,待安置妥当后随时都能来逛逛。”
谢长风笑了笑,“真要找适合的东西,还是去西市比较好。”
王叔闻言点点头,“将军说的不错,东市里的东西虽然珍奇,价格却也贵的离谱,真要居家,还是西市比较合适。”顿了顿,他又笑了,“说起珍奇,我看将军的车队里似乎放了不少好东西吧?”
“当然,去年可是个丰收年。”
发战争财这种事向来心照不宣,谢长风和王叔对视了一眼,同时笑而不语。
过东市,来到胜业坊,刚入坊门,东侧就是定国公宅邸。
门房早就接到来报,正门大开,不少奴仆都伸着脖子往外看,在看到王叔等一行人后,一个穿戴颇为体面的中年人忙不迭往里面报,“小姐姑爷回来了!!”
谢长风扶着林氏从马车里出来,一行人走进国公府,穿过回廊,来到正厅,定国公林靖城坐在上首,早就等的不耐烦了,在看到林氏和谢长风的一瞬间,他立刻起身,哈哈大笑起来。
“回来了就好啊!!”
他拍拍谢长风的肩膀,然后冲着女儿点点头,就……伸手将林氏身边乳母怀里的林晞抱在怀中= =
谢长风嗤笑,林氏叹了口气,“爹爹,且让我们梳洗休息一番,大哥儿还小……”
“你当我没抱过你?”林靖城微微一笑,“你娘走的早,那时我和你二哥轮流看护你,锦儿又年纪小,大部分事情都是我亲手做的。”
林氏震惊的看着自己父亲,“爹爹?!那丫鬟仆妇呢?”
“哦,只有你的乳母以及你娘的旧仆留下,不过……你是你娘拼死留下的孩子,交给下人,我不放心。”
林氏闻言顿时眼眶一红,“爹爹……”
林靖城笑着,苍老面容上的皱纹都渐渐疏朗开来,他逗弄着小孙子,“如今我退下来,整日在家也无事,你就将大哥儿放我这里吧。”
若是其他人家,哪有外祖父亲自护养孙子的道理,偏生定国公府没有女主人,林晞既然已经过继给林家,自然要由林家照看,林氏终归是外嫁女谢家妇,如今一家子住在定国公府倒还没什么,待谢长风入宫觐见升职后,再住在定国公府就不太合适了。
“大哥儿还小,若是岳父想念,不妨让青娘常来看望,待孩子满三岁再放到您身边吧。”谢长风倒是不太同意,主要是定国公府太没人气了,除了林靖城,竟再无主人,再说了,林靖城的年纪也不小了,万一祖孙俩同时病倒,麻烦就大了。
林氏也念着孩子,想多留两年,是以听后连连点头,“是啊,爹爹好不容易退下来,还是好好休养,待大哥儿年纪大了,再来您身边尽孝。”
林靖城眼巴巴的看着孩子,瘪瘪嘴,“那好吧。”
他心下打着主意,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不就得了,难道女婿还能将他打出门?
因去岁雁门关大战,谢长风着实弄了好多宝贝,王叔和何管事开了两个大库房,才堪堪将东西放下,等一家子安置妥当,天色也晚了。
吃完晚饭,定国公和谢长风呆在书房里说话。
“明天你进宫觐见陛下,切勿多言,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就直接说不知道即可。”林靖城开始向谢长风传授怎么忽悠皇帝这一神技,“而且一定要记住,做决定的始终是陛下,他向你问意见,其实是在判断衡量你是否可用,所以千万别耍小聪明,也别将自己的想法说的那么清楚。”
谢长风听着连连点头,岳父大人能忽悠先皇那么多年,又在宣明帝身前全身而退,所言自然不虚,他一直没说话,直到林靖城说的口干,端起杯子喝水时,谢长风才道,“那太子呢?”
林靖城沉吟道,“太子……长风,太子是太子,还不是陛下,我们要忠于陛下,这就足够了。”
谢长风慢慢点头,“听说齐王殿下还未就藩?”
“皇后说她不愿孩子那么小就远赴藩地,再加上齐王还未成亲,就始终留在京城。”
在先皇出殡后,皇贵妃终于成为了皇后,可即便如此,李皇后对后宫的掌控终究比不上以前对代王府的掌控,毕竟现如今大家都知道了一件事,她是继后,非元后,再加上宫里还有傅氏这个太子妃,即便太子妃依旧如以前一般隔三差五到朝凤宫请安,李皇后还是觉得傅氏对她不恭敬。
“齐王十七岁了吧,难道还住在宫里?”
“虽然皇后不想让齐王出宫,但齐王毕竟不小了,陛下让内务府给齐王建了齐王府,如今齐王就住在王府里……”林靖城微微眯眼,“你是说齐王有别的心思?”
他嗤笑,“哪一个皇子没有这种想法?不过现如今还不是时候,最起码也要等齐王取了王妃再说。”
只有成亲娶妻后,齐王在朝臣眼中才算是一个真正成年的皇子,是以林靖城对此不以为意。
“等齐王娶妻,并想办法留在京城,也要三年后了,这期间……只要太子不是蠢货,他的地位就牢不可破。”
谢长风听后心里很微妙,看起来祁渊的地位很稳固,那他怎么办?
情缘位高权重,难道真的只能拉下马才能啪啪啪吗?
可真要这么做了,估计祁渊就恨死他了,他谢长风就等着步上小伙伴的老路,最终死情缘吧!
不等他再想办法,第二天宫里就来了旨意,让他入宫觐见。
这算是谢长风第一次见到宣明帝。
宣明帝的年纪不小了,不过穿着一身黄袍,看上去倒很威严,他在御书房召见了谢长风,旁边站着太子,可见谢长风来之前,宣明帝正在教导祁渊处理朝政。
亲眼目睹这父慈子孝的一幕,谢长风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不过现在不是他胡思乱想的时候,他跪拜下去后,就听宣明帝道,“平身。”
谢长风低着脑袋,看似恭谨的站在下面。
宣明帝打量了一下谢长风,发现谢长风虽然举止恭谨,行动间却沉稳大方,眉间更是英气勃勃,再加上谢长风面容刚毅疏阔,一身大将风范,顿时宣明帝心下就是一喜。
“谢卿今年二十有五了吧?”
宣明帝没有问军情,倒是先问起别的来。
谢长风连忙道,“陛下说的是。”
“听说谢卿刚喜得麟儿?”宣明帝饶有兴趣的道,“定国公上奏,想将你的嫡长子过继,此事你可知晓?”
“自然知晓,还是末将提出来的。”谢长风叹息道,“那日林家二舅哥阵亡的消息传来,夫人胎位不稳,有流产的征兆,末将担忧妻儿,再加上往昔二舅哥对末将颇多照顾,此番骤然逝去,实在悲痛,就做此决定。”
谢长风抬头看了一直在旁边当壁花的祁渊,冷不丁道,“此事发生时太子殿下也在场,有太子殿下作证,末将不敢欺瞒陛下。”
祁渊抬眼,看到宣明帝看自己,才慢吞吞的道,“谢将军说的没错,当时谢夫人情况紧急,若非如此,恐怕就要流产了。”
宣明帝微笑起来,有决断,重情义,本事强,还忠心,并与太子有救命之恩,同时身家清白,无世族干扰,可用!
他笑眯眯的道,“我看了你的奏折,雁门关如今怎样了?关外的匈奴呢?”
谢长风提起精神,详细的将雁门关大战的细节又说了一遍,又将他离去前的布置解释清楚,最后道,“如今匈奴大败,最近两年应该不会再有战事了,再加上如今守关大将王壮虽然年轻,却也从军十载,熟知边事,当无大碍。”
宣明帝点点头,他道,“下去吧。”
第二天,宣明帝下旨,命谢长风为东宫禁卫统领,统领东宫八卫两万兵马。
他还贴心的给谢长风赐了宅子,就在皇城外延喜门旁的永兴坊之东,隔壁就是拱卫京城的左金吾卫的办公大院= =
而出了统领府,进入延喜门,左边就是东宫左右卫的办公衙门,右边就是东宫大门重明门。
谢长风感动的泪流满面,什么叫做近水楼台先得月?
这皇帝陛下太可心了,不仅给他升官赐宅,还让他住在距离东宫仅仅千米的地方,这这这……
呵呵。
谢长风眉飞色舞的带着林氏住了进去,第二天就精神抖擞的上岗了。
第28章 不同
京城兵马共有三支,其一就是此前广汉郡王统领的京郊大营,其二就是守护皇宫的禁卫,其三就是拱卫京城的金吾卫。
这三支兵马里,广汉郡王已然卸去了京郊大营的统领之位,如今担任此位的是宣明帝以前的代王府侍卫长赵川;守护皇城的禁卫统领依旧是诸葛震担任,不过东宫禁卫统领变成了谢长风,两方兵马相差不大,可以说诸葛震在禁卫的影响力骤然大减;最后左右金吾卫的统领分别掌管在另外两位勋贵手中,鉴于先皇刚走没多久,宣明帝体恤老臣,就没动他们。
即便如此,短短几个月宣明帝就掌控了京畿地区大半军权,如此干脆果决的作风让朝臣们都谨慎起来,生怕被皇帝陛下抓住小辫子。
谢长风作为新晋的东宫禁卫统领,在大部分人眼中已然变成了皇帝陛下的心腹,毕竟不是心腹怎么可能成为太子身边的重臣?也幸好谢长风的履历干净厚重,十年戍边,百战之功足以证明自身实力。
再加上他是定国公的女婿,有背景有实力,谢长风刚上任,自然没人傻乎乎的出来找麻烦。
东宫禁卫分左右卫,左卫卫长正是老熟人严侍卫,他一路护送祁渊回京,自然也高升了,右卫卫长姓叶,叫叶安,是城阳侯叶宁的嫡亲弟弟,刚二十有一,看上去一表人才,性格爽朗大方。
至于云阳?呵呵,他被他老娘压着回家守孝了=v=
第一天上任,熟悉了一下手下后,谢长风就带着卫兵施施然的从东宫侧门永春门进了东宫,拜见顶头上司,太子殿下祁渊。
严左卫跟在谢长风身边,一边指路,一边低声道,“殿下每日卯时洗漱,会到崇文殿读书并处理政务,辰时参加朝会或是在陛下处学习,然后殿下可能回来用早膳,不过大部分时间殿下都随着陛下一起用膳。”
他看了看日头,道,“今日无朝会,殿下应该还在崇文殿。”
谢长风点点头,暗自记在心里,东宫禁卫自然是护卫太子的,严左卫和叶右卫此前是一人一天轮流入宫值守,另一人就在宫外府衙办公,如今他来了……呵呵,身为长官,更要日日值守呢!
想到这里,他道,“你们入宫轮值一般宿在哪里?”
“殿下大部分都宿在崇文殿东的立政殿,我们自然跟着殿下,住在立政殿侧角门里,那有一排厢房,房间不大,足够轮值的禁卫休息。”
谢长风听后笑容更灿烂了,他连连点头,“我明白了,此前你们天天轮值,倒是麻烦你们了,如今我来了,不如今后我轮值宫中,你和叶右卫自行轮换即可。”
他意味深长的道,“如此一来咱们三人值守,若有紧急之事,也可通融一下。”
言外之意,三人轮两岗,想要请假就容易的多了。
严左卫听后脸上顿时露出微笑,他抬手作揖,“大人客气了,今后还要大人多多担待。”
“你我之间还客气什么?!”谢长风大包大揽的道,“我刚来,对一些事物还不熟悉,也希望严右卫多多助我啊!”
严左卫自忖和谢长风也是老熟人了,都在雁门关一起抗过匈奴,自然要多亲近亲近。
“这是属下分内之事,您放心!”
两人都有心拉进关系,等到崇文殿时,已然开口称兄道弟了。
祁渊正在认真读书。
他虽然成为太子,可他此前从未接受过太子教育,太傅王琮对他报以极大期望,每天都会过来给他讲课,祁渊也认真学习,每日研习经义,不懂就问,言谈谦和温雅,倒是让一些大儒另眼相待。
至于政务方面……哪怕他极为精通,此刻也不能展现出来,相反还经常在宣明帝前表露出自己对政务的无知和茫然,尽管宣明帝总是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瞪他,祁渊依旧如故。
毕竟一个没有攻击性,性格温和的太子才能让帝王放心,若他擅长政务,又颇受朝臣喜爱,那才是麻烦。
听到外面来报,说是新任东宫统领来拜见,祁渊顿觉额头青筋直跳。
他放下笔,示意旁边的太监收拾一下,起身站到殿门口,“让他进来。”
话音落下没几秒,他就看到了谢长风。
今日谢长风穿着一身玄色长衣,外披银色盔甲,腰悬长刀,他站在殿外,日光落下,映着他一身光亮。
似乎看到了他,谢长风的表情先示一愣,随即唇角上挑,露出一个不知是讥讽还是嘲笑的表情,然后翻身拜下,“末将参见太子殿下。”
祁渊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谢将军快快请起。”
他上前一步,扶起谢长风,“许久不见将军,不知今日可好?”
谢长风顺势起身,同时翻手握住了祁渊的手,手指刻意摩挲了一下,眼中满是笑意。
果然祁渊浑身一震,眼中闪过一丝怒气,他想抽回手,可谢长风的手劲一如既往的大,他还是抽不出来!
第8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