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节
嫡子归来 作者:黄大侠
第7节
郭湛安伸手刮了刮霍玉挺翘的鼻子,笑着说:“官场上就是这样,总会交给你一些办不到的事情。若是你办不到,那就是你无能,往后的升迁就别想了。霍玉,这是我给你出的第一个难题,我给你三天的时间。”
霍玉急了,说道:“哥哥你太过分了,分明是你想不出来,才找我的。”
郭湛安却说:“谁说我想不出来的?我已经想到法子了。三天后,若是你想不出更好的法子,我就按照我的办法交代下去了。”
霍玉这才勉强同意:“那,这几天我能不写大字了么?我要想出办法来。”
郭湛安笑着答应了。
霍玉离开书房,愁眉苦脸地回了自己房间,取了挎包背上,和前面的孙老招呼了一句,就跑到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起来。
这是他缓解压力的一个办法,这段时间以来,除了在书房读书练字,霍玉没少去桐花县大大小小的街道上瞎逛,结果还结交了一两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
“霍玉,你怎么今天那么早就出来啦!”其中一个玩伴老远就看到霍玉,大声招呼着,“来一起玩啊!”
霍玉慢吞吞地走了过去,本来一张稚嫩的脸怂拉下来,活像隔壁60岁的老大爷,“唉,今天不玩了,我哥哥给我出了一个难题,我答不上来呢。”
玩伴问他:“什么难题?说出来我们帮你想。”
霍玉想了想,隐去水车沟渠一事,只把人手不够这件事说了。一时间,几个玩伴都陷入了苦思当中。
老半天,一个玩伴才开口说:“要不然,就多给点工钱呗,算算他们以前每年种庄稼能得多少钱,赔给他们一年的收入,不就成了么?”
霍玉摇摇头,说道:“如果多给他们钱,那其他人怎么办?不成,这个不成。”
玩伴就问霍玉:“可是除了这个办法,还有谁愿意来帮忙呢?”
霍玉一时也理不出头绪,只好说:“让我再想想吧。”
可这哪能是说想出来就想出来的呢?眼看着三天的期限就要过了,霍玉心中还是一团乱麻,一点头绪都没有。
他在纸上胡乱的写下“工钱”、“四十”等等字样,心里头隐隐同意当初玩伴所提的意见。
如果要赶在入夏前完工,必然要增添人手,这是毋庸置疑的。桐花县中的人穷苦怕了,自然不会抛下手中赖以生存的活计去修建水车沟渠。
但如果只是半个多月的时间呢?
霍玉突然开窍了,他细细算过,桐花县中务农的人家有七八十户,如果这么多人一齐上阵,也不需要。
如果将这么多户人家分成若干几组,每组抽出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用来搭建水车沟渠,这半个月的工钱照给,不就成了么?
想通了,霍玉一颗心砰砰砰跳得飞快,他大喊一声,便拿着纸跑去书房找郭湛安。
郭湛安听完霍玉的想法,眉毛一挑:“想法倒是不错,不过那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农田里的庄稼没人照料,怎么办?”
霍玉想了想,回答道:“让别人帮忙?”
郭湛安又问他:“那时候大家都忙着耕作自家的农田,会有时间和耐心照顾别人家的农田么?”
霍玉摇摇头,诚实地回答:“我不知道。”
郭湛安将霍玉带来的纸放在书桌上,又把霍玉拉进自己身边,带着他一点点分析:“的确是要让别人帮忙,但是你要知道,世上最牢固的关系,除了‘情’,便是‘利’。‘利’这个东西,能够牢牢拴住一群人,让他们不得不为你做事。”
霍玉心思敏捷,听郭湛安这么说,大概就明白了:“哥哥的意思是,用‘利’把那些农户绑在一块,互相帮忙照看对方的农田?”
郭湛安对霍玉举一反三的表现很是满意,点头赞道:“正是。让他们两两结对,相互帮助,不敢不用心。剩下的,就按你说的,没半个月轮换,银钱照发。”
霍玉愣了一下,随后醒悟过来:“哥哥曾说自己想到法子了,难道也是这个法子么?所以才会把我想到的法子中的漏洞都一一补全了。”
郭湛安点头说道:“就是这个法子,想不到我们兄弟二人心有灵犀。”
霍玉抿嘴一笑:“都是哥哥教得好,我都是和哥哥学的。”
这话郭湛安十分受用,眼看着时间不早了,他催促霍玉先回屋休息,自己则继续留在书房里,把这个方法具体的细节一一补全。
第二日,陈撷浩从郭湛安处听到了这个方法,还有些犹豫:“若是有人不肯,那该怎么办?”
这水车和沟渠早晚都是要建成的,这些农户当中定然会有反对的声音,若是这样,到时候该如何收场?
郭湛安却不怕:“这项水利本来就是给他们带来好处,只要有人肯来,就不怕没人不愿意来。”
这话有些绕,但陈撷浩想了一会儿,就明白郭湛安为何如此自信了——如果入夏前完工,那么今年桐花县的收成就能涨上好几番,一定会有人肯的。这项工程获益的是所有农户,不怕当中有人会冒着得罪其他人家的风险而不答应。
而且,银钱照发,农田有其他人照顾,农户的后顾之忧都得到了解决,还能额外赚钱补贴家用,何乐而不为呢?
或许这事在现在看来劳民伤财,但从长远看来,对桐花县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陈撷浩不再多言,按照这个法子把桐花县的农户都召集起来,按照每户的人数、农田的亩数等等把农户们两两结对,又订好了每一轮开工的时间,谈好价格,就等着开春后破土动工了。
开春之后,众人在郭湛安和疏浚郎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开始动工。或许是被这股热火朝天的干劲感染了,又或许是希望这条沟渠能够给他们桐花县带来新的希望,不光是农户们,连桐花县其他人家只要有空,都会自告奋勇来帮忙。
郭湛安来者不拒,他让孙老和陈撷浩指派的一个账房先生共同管账,这些来帮忙的人按照一天来结算工钱。这个消息一传出去,有更多的人愿意来帮忙了。
孙老对此却忧心忡忡:“郭大人,这次修建水车沟渠的钱都是你自己的,这么花下去,不多时就没钱了。”
郭湛安心中有数,可是桐花县前一个县令因为私藏官银被捕入京,朝廷新一年的拨款还没有下来,这工程却是不能等的。无奈之下,郭湛安只好把自己的钱拿出来,缓解这燃眉之急。
好在木料石料在不归山中都有现成的,给郭湛安省了一笔花销,但每天三十多个人的工钱发下去,特别是到了后来一天最多要发六十七人的工钱,郭湛安给出的钱无异于杯水车薪了。
而另一边,陈撷浩请来的账房先生,也在和陈撷浩谈论这件事情。
“是真的?”陈撷浩惊讶着问,“郭大人当真把自己的钱拿出来给我们修建水车沟渠?”
“是真的,”账房先生老实回答,话语中不乏对郭湛安的推崇,“一开始我还不知道呢,后来发现支出越来越多,钱越来越少。本来想和郭大人再多要些,结果孙老私下和我说,这钱根本不是朝廷给的!今年朝廷的拨款还没有来,之前县衙里的余钱和前任县令一起被带走了,这钱啊,都是郭大人自己的私房钱。”
陈撷浩感动万分,若说之前郭湛安的种种作为只是让他放下对郭湛安的戒备,那么这次的事情就让陈撷浩彻底折服于郭湛安了。
“这件事毕竟是为了我们桐花县好,朝廷的拨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我们不能让郭大人一个人承担所有的花销,咱们桐花县也要有所表示才行。”
于是,陈撷浩私底下召集了几家农户,将郭湛安自己出钱用于修建水车沟渠的事情说了,这几户人家回去之后再与街坊邻居一说。没过几天,桐花县的人都知道这次新来的县令是个顶顶好的清官,非但没有作威作福,还主动拿出钱来为桐花县修建水利。
郭湛安身在县衙,也有所耳闻。他自然不会装模作样说一下客套话,让桐花县人不必如此感激自己——做好事自然要留名,要不然谁知道是你做的?
在郭湛安看来,他与桐花县也是由“利”绑在一块的。桐花县人改变对他敌视的态度,这给了郭湛安许多便利。
不光如此,十天之后,就有人主动捐出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在桐花县里算是一笔数额不菲的巨款了,那人几乎是把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才凑齐这银子。
郭湛安只要了一两银子,让孙老记入帐中,等朝廷拨款一下来,就原额奉还。
这个消息一传出,桐花县众人都自告奋勇,把家中的现银收拢在一起,跑到县衙主动捐了出来。
如此一来,修建水利的燃眉之急得到了解决,郭湛安又在桐花县众人当中获得了一个好名声,当真是一石二鸟。
☆、第26章 大雨
如此过了一个多月,水车已经搭建完毕,沟渠则修建了一半多,眼看着就要完工的时候,桐花县却突降暴雨,一连数天也不见放晴。
修建沟渠一事只能暂时停止,大雨磅礴,就连下地耕种的农夫都只能呆在家中,等着早日放晴,好下地把落下的农活赶紧追上。
霍玉也没法出去玩了,每天规规矩矩地呆在书房里练字、看书。
这一日,霍玉用过早饭,照常去书房练字,却发现往常一向来比自己早到的郭湛安并不在书房里。
霍玉只当郭湛安起晚了,或是有其他事情耽搁了,不疑有他。毕竟开春之后,特别是桐花县众人改变对郭湛安的态度以后,郭湛安的公务越来越多,来书房的时间也不是那么规律了。
虽然往常这时候郭湛安都在书房里,但或许是有什么要事需要他立刻处理呢?
一直到中午,霍玉看到一身的郭湛安,吓了一跳:“哥哥,你怎么变成这样子了?”
大雨磅礴,饶是郭湛安出门前做足了准备,照旧还是被大雨淋得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他打了个寒颤,说道:“没什么,我不放心修了一半的沟渠,特地去看看。”
霍玉喊人去准备姜汤,自己则把门关上,在房间里生火盆,把郭湛安连推带拉带到火盆边上,催促着这人赶紧把湿透的衣服脱下来,又取来一块干巾交给郭湛安,让他自己把头发擦一擦。
霍玉自己则从柜子里拿出一套干净的中衣来,放在火盆旁烤了一会,拿给郭湛安换上。
郭湛安见霍玉做得如此顺手,又看他小小年纪抿紧了一张嘴,一脸严肃的样子倒是和孙老学了个七八成,笑着说:“行了,别老气横秋的,我不过就是淋了雨而已,你别再给我脸色看了。”
霍玉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他察觉到郭湛安声音略带着沙哑,不放心地说道:“哥哥等着,我去给你叫个郎中来看看。”
郭湛安笑着说:“不用那么麻烦,不过就是一场雨,不碍事的。”
霍玉却坚持要去请郎中:“哥哥你别嫌麻烦,反正啊,是我去请郎中。你就在这暖暖身子,等会姜汤好了,趁热喝一碗,我很快回来的。”
郭湛安这回干脆伸手抓住霍玉的肩膀,皱着眉说:“外头雨那么大,你别去了。”
霍玉嬉皮笑脸地说:“不过就是淋雨而已,不碍事的。”
郭湛安眉头一紧,瞪了霍玉一眼:“你这段时间学识没长进多少,胆子倒是大了不少,居然还学起我的话来堵我了?”
霍玉见郭湛安这样子,心中打鼓,一张笑脸登时纠结起来,他犹豫了片刻,还是坚持要去请郎中:“哥哥,让我去吧,不过就是请个郎中,很快就回来的。”
郭湛安不放:“这么大的雨,有郎中肯和你来?”
霍玉自然有他的办法:“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我就不信我出多一点的诊金,会有郎中不愿意来。”
郭湛安好气又好笑:“哦?你有钱了?”
霍玉笑嘻嘻地说:“爷爷把每个月我的那份钱都给我了,除去买零嘴的,我现在也攒了两贯钱了呢。”
郭湛安还是不愿意让霍玉去,外头雨多大,他亲身经历过,自然清楚。他淋一场雨不要紧,可霍玉小时候在雪地里受寒了那么长时间,从小就有不足之症,他可淋不得这场雨。
这时候有人在外头敲门,原来是姜汤煮好了,趁热送过来。
霍玉趁机挣脱开,跑去开门,叮嘱小厮伺候郭湛安喝完姜汤,自己则捡起郭湛安脱在门口的箬笠蓑衣,冒着大雨便出去了。
郭湛安没料到霍玉居然会不听自己的,就这么跑了,气急之下手都在发抖,看得一旁的小厮胆战心惊,哆哆嗦嗦地奉上姜汤:“少爷,这是二少爷的心意,少爷趁热喝了吧。”
郭湛安无奈,只能喝了。他自小就不爱这味道,一碗姜汤下肚,眉头皱得更紧了,暗暗下定决心等霍玉回来了,非要教训教训这目无尊长的家伙!
可话虽如此,想到霍玉冒着大雨出去给自己请郎中,他还是忍不住吩咐道:“让厨房再多煮一些姜汤,等二少爷回来了,看着二少爷喝,喝一大盆才行!”
霍玉回来得要比郭湛安预料中快得多,一个年逾不惑的郎中小心翼翼地护着自己的箱子,跟着霍玉来到了后院。
“哥哥,哥哥我回来了。”霍玉拉着郎中紧赶慢赶,可等打开门看到坐在凳子上等着自己的郭湛安,还是吓了一跳。
“还知道回来。”郭湛安此时声音已经彻底沙哑了,“去,给二少爷拿姜汤来,我要看着他喝一盆。”
霍玉这时候哪里还来得及理会郭湛安的“惩罚”,跑到郭湛安身边,双手抓住他的胳膊,把郭湛安往床那边拽:“哥哥你别说笑了,怎么还坐在这?快去床上躺着,都没看自己都烧成什么样子了么?”
霍玉不说才好,他一说,郭湛安才发觉自己浑身当真热得厉害,原本还以为是姜汤下肚后的效果,难道自己真的发烧了?
郎中这时候缓过气来,看到郭湛安这样子,就知道不好,赶紧让人在床上躺好:“这么大的雨,大人怎么出门了?”
霍玉在一旁焦急地说:“大夫,别问别的了,快看看我哥哥怎么了吧!”
郎中一边给郭湛安诊脉,一边说:“这还用问?不用望闻问切,一看便知,大人这是受了风寒,有他好受的了。”
霍玉紧张地问:“到底怎么样了?”
郎中又让郭湛安张开嘴,看了看他的舌苔,说道:“大人这段时间过度劳累,原本身子骨就不好,今天淋了一场雨,把他身上藏着的各种毛病都激发出来了。得了,这病啊,一时半会也好不了,得慢慢养。我写个方子,找个人和我去抓药,今天晚上郭大人会发高烧,一定要有人守着,一时半刻都不能离开。若是大人明天醒来烧退了,那便好了,剩下的就是慢慢调理身子。若是明天还是高烧不退,那就要用点刚猛的药了。”
霍玉听完郎中这一番话,心惊胆战:“那、那要不然,现在就用刚猛的药?万一明天还高烧不退,再配药的话,岂不是晚了么?”
“无知小儿!”郎中怒道,“是药三分毒,他现在身子太虚,用刚猛的药本就是下下策,哪能一开始就用的?我先配一副退烧药,用大火煎煮,每次五大碗水,熬制成一小碗,让大人吃下。这退烧药每个时辰都要吃一次,记住了,是每个时辰。”
霍玉点点头,一一记在心里,等大夫把药方写好交给他,他小心收好,又从衣服里头的暗袋里拿出自己的小钱袋,把里头的铜板全倒了出来:“大夫要多少钱,不够我再去拿。”
郎中摇摇头:“郭大人对我们桐花县有大恩,这钱我不能收。倒是小公子,你派个人随我去抓药吧。”
霍玉这段时间对钱财总算是有所了解了,听到郎中说不要钱,摇摇头说:“不行的,钱一定要给的。以后我们有头疼脑热还要找大夫,若是这次大夫不收,下次我们就不敢找你了。”
郭湛安躺在床上,也跟着说:“大夫,我弟弟说得对,诊金必须收。”
郎中无奈,只好把桌子上那些铜板扫了一些到自己手中:“这些就够了。”
霍玉无心再劝,一心只想着赶紧抓药来熬给郭湛安喝,而郭湛安此时已经是昏昏沉沉的了。
郭湛安情况不好,霍玉只好让小厮跟着郎中去抓药,又让小厮去和孙老说一声,今天自己就不回屋睡了,留在郭湛安这边守着他。
霍玉搬了张凳子,坐在床边,看着郭湛安昏睡的样子,心疼得厉害:“哥哥真是的,这么大的雨,便是天大的事也该留在家里呀。”
郭湛安本是假寐,这时候也没力气睁眼,沙哑地回答:“小孩子脾气,就算是再大的雨,也有人在外头讨生活。工程还没完,我不放心。也幸好我去看了一眼,这雨实在是太厉害了,遮住木料石料的油布没压紧,吹走了好多。”
“那哥哥也能找别人去做呀,何必自己去呢?”霍玉急了,“县长呢?疏浚郎呢?那些修沟渠的人呢?”
“不放心,”郭湛安咳嗽了几声,继续说,“我现在身边有用的、能信任的人太少了,这些事都得自己来做。”
霍玉心中一酸:“都是我不好,要是我有用,我就能替哥哥分忧了。”
郭湛安察觉到霍玉话中隐隐的哭腔,努力睁开眼一看,发现霍玉眼角含泪,显然是隐忍许久了。
“好端端的,怎么哭了?”
霍玉听到郭湛安这么问,更是难受,哇啦一声哭了出来:“都是我不好,要是我有用,哥哥就不会受风寒发高烧了。”
霍玉在和郭湛安来桐花县之前,在山寨中顶着霍大山之子的身份,小时候又体弱多病,没人敢支使他做事。可以说,他从懂事开始到现在,从来都是无忧无虑地过日子,想做什么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以前霍大山教他武艺,霍玉年纪小,吃不起苦,不想蹲马步,霍大山就教他一些花样好看的刀法和枪法。霍大山死后,孙老大也曾想教授霍玉武艺,结果霍玉还是不喜欢蹲马步,依旧只是学着花哨无用的刀法,更不用提每天早起练基本功了。就算是孙老这个老古板,也要想方设法哄着霍玉读书习字。
时至今日,霍玉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无能的一个人。
霍玉这么一哭,郭湛安也顾不得自己还在病重,从床上坐起来,想安慰霍玉。可他从来都是一个冷心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人,好好一个探花郎,居然变成一个张口结舌的拙口之人了。
不知道是福灵心至,还是有感而发,郭湛安伸手把霍玉搂进怀里:“好了,别哭了,男子汉大丈夫,总是哭鼻子有用么?”
霍玉脸颊碰到郭湛安滚烫的皮肤,意识到郭湛安还是个病人,赶紧止住哭声,一边打嗝一边挣脱开郭湛安的怀抱,伸手把人按回被窝里:“哥哥快躺下,着凉就不好了。”
说起这个,郭湛安想起霍玉还没喝姜汤呢,说道:“你去把桌子上的姜汤喝了,去柜子里拿一身衣服换上。”
霍玉这才觉得自己身上黏糊糊地难受,他不放心把郭湛安一个人留在屋中,就从柜子里拿了一身郭湛安的衣服换上。大是大了点,不过把腰带系紧了,袖子卷子来,勉强还能穿。
屋中火盆生得足,霍玉无需再披袍子或是大氅,喝了一碗姜汤,又重新守在郭湛安床前。
郭湛安昏昏欲睡之际,听到霍玉的声音忽远忽近地传来:“哥哥,你等等我,我会变成有用的人的。”
☆、第27章 高烧
孙老身子骨一日比一日不好,他不去郭湛安房中沾染病气,便去厨房看看情况。
现在还未到晌午,厨房里的厨子厨娘都在,其中一个正专心致志地看着灶台上的砂锅,里头混着热气冒出来的是一股难为的药味。显然,这是郭湛安的药。
抓药回来的小厮换了一身衣裳进来,看到孙老,便把事情细细和孙老说了。后者听说这药每隔一个时辰就要吃一次,干脆把厨房里干活的几个都安排了晚上熬药的时间,免得大晚上的这药不能及时端过去。
五大碗的水在大火的煎煮下,渐渐成了一小碗浓浓的药,小厮小心翼翼地捧着,送到郭湛安房里。
霍玉把药放在一边,伸手去摇郭湛安:“哥哥醒醒,吃药了。”
郭湛安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霍玉嘴唇都裂开了,刚开口想说话,却发现自己嗓子痒得厉害,竟然说不出一个字。
霍玉这时候正扭头去拿药么,没见到郭湛安这模样,等他转回来,郭湛安已经接受自己暂时不能说话的事实,披上外衣坐了起来,后背靠着枕头,伸手想去接药。
霍玉却躲开了,说道:“这药烫,哥哥你放着,我来。”
说着,他舀起一匙药,先凑到自己嘴边小心翼翼地吹了两下,才送到郭湛安嘴边,还不忘哄着人家:“哥哥,来,应该不烫了。”
郭湛安见他这小大人模样实在难得,加上他想起来自己睡前霍玉那可怜兮兮的哭腔和发愤图强的话语,也就任由他照顾了。他稍稍低头,喝了一口,觉得的确不烫了,可是一股子苦腥的味道实在是不好受。
见郭湛安皱眉头喝药的样子,霍玉反而轻笑了两声,又哄了一句:“这药是苦,我问过大夫了,说喝完药吃一颗松子糖不碍事的。哥哥怕苦,吃完了我分你松子糖吃。”
郭湛安瞧他这得意样子,就跟小时候见到的大肥猫一样,可惜他说不出话来,只是斜眼看了霍玉一眼。
霍玉被这眼神一瞧,一时间脑子空荡荡的,什么都忘了;脸蛋红扑扑的,比手中这碗药都要烫上三分。
郭湛安看着心中发笑,都说少年慕艾,这小子倒是厉害,连男女都不分了?
好在霍玉手中那热热的一碗药把霍玉给烫醒了,他反应过来自己竟然被自家哥哥一个眼神给看呆了,羞愧得很,连带着手头喂药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喝完药,霍玉从衣服里头的暗袋里拿出一包松子糖里,拿出一颗递给郭湛安。
这纸包还带着自己的体温呢!
这么一想,霍玉一直红着的脸就更红了。
偏偏郭湛安前头被霍玉当小孩哄,心中有心逗他,给自己扳回一城。见他这涨红脸的模样,干脆低头就着霍玉的手心把糖给吃了。
霍玉“呀”了一声,慌忙伸手,巴巴结结地找理由说:“我、我去把碗还给厨房,哥哥你再睡一会。”
说完,就再也不敢多看郭湛安一样,低着头一溜烟就跑没了影。
郭湛安躺回被窝里,他刚刚喝完药,发了一身汗,现在脑子清醒了许多。想到刚才自己的作为,郭湛安在心里给了自己一巴掌。
这都什么跟什么!居然拿这个逗霍玉!
一定是自己生病生糊涂了!
另一边,霍玉跑出门外,靠着墙壁,胸膛快速起伏了好几下,才算平息。
他突然想起山寨里头那次最终没办成的喜宴,想起了刘老大说的话——“男人呢,就是要把他的东西给女人。比如皇宫里的皇帝,有三千个装酒的碗,可你听说过他有三千个酒坛么?酒坛互相倒来倒去,那还要不要喝酒啦?”
可霍玉是什么人?一个从小就在一群土匪里头长大的孩子,就算有孙老严盯死守一般护着他,不让他和刘老大他们有太多的接触,可这十一年的耳濡目染,霍玉或多或少都养成了点蛮不讲理的脾气。
比如这时候,这点子小脾气就冒出来了。
男人怎么了?男子汉大丈夫,喝酒用什么碗?直接用酒坛子喝!
想到这,霍玉理直气壮地端着碗往厨房走。
一天下来,霍玉几乎一直呆在郭湛安床边,连中午送饭过来,也是霍玉先看着郭湛安吃完,再吃自己的——郭湛安病了,只能喝粥,厨房特地做了青菜粥,只加了盐和一点点的猪油调味。
这还是郭湛安头一次在霍玉面前如此虚弱狼狈,霍玉除了一开始被吓到以外,之后也是胆战心惊,一动不动守在床边,连水都不敢多喝——万一喝胀了肚子,还要出去方便,他可放心不下房里的郭湛安。
不怪霍玉胆小,实在是郎中说的话太厉害了——若是到了明天早上,郭湛安的烧还没退,他该怎么办?
霍玉发现,不知不觉间,他已经离不开郭湛安了。
到了夜里,一直忙着在厨房和郭湛安房间来回送药的小厮福全也撑不住了,换了个小厮吴佳顶班。他看霍玉依旧跟没事人一样守在郭湛安床前,和自己一比,难免有些羞愧,忍不住劝道:“二少爷,您也休息一会吧,再换个人来守着少爷。”
自从沈放被郭湛安一句话打回到自己奶奶身边重新学规矩之后,县衙里上上下下的人都明白,霍玉这二少爷的名头是坐实了的,谁也别想有异议!
霍玉摇摇头,他一整天就没喝几口水,声音里头带着点沙哑,坚持道:“不行,我放心不下。你去休息吧,记得让吴佳别忘了送药过来。雨天夜里冷得厉害,我不方便去厨房催他们。”
福全无奈,不过在心里也替自家少爷开心——这霍玉不是个白眼狼,自己少爷对他那么好,还认他做义弟,这霍玉好歹还是知恩图报的。
不过福全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这身体可撑不下去了。贾欢带来的人没几个,各司其职,眼下他可不能倒下,得赶紧去休息,明天一早再来替吴佳。
一入夜,郭湛安的情况就变得糟糕起来。
他浑身烫得厉害,身上的汗止不住地往外冒。霍玉把郭湛安柜子里头的里衣都拿了出来,一件件轮流在火盆边上烤,再替郭湛安换下身上湿漉漉的那一件。
当中郭湛安醒过几次,都是被霍玉喊醒的,喝下那苦涩的药后,又陷入沉睡当中。有一次,因为霍玉连喊了十几声郭湛安才醒来,等郭湛安又睡下,霍玉只能靠着床沿呜呜哭着,又不敢发出太大的响动,免得惊扰到郭湛安的休息。
到现在,霍玉才发现,自家哥哥也是个普通人。虽然看着风光,好像什么难事到了他手上,都能轻描淡写地解决,但这只是其他人看到的假象而已。
事实上,郭湛安付出的远比其他人更多。
故事里头的县令多威风呀,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一个命令下去,自然有师爷、衙役去办。
可自己哥哥呢?头一天来桐花县的时候,还要自己打扫屋子;被人误会了,又要在大雪天进山里头找人,为的就是还自己一个公道;现在修建水车沟渠,大雨天也没个人帮忙,只能自己冒雨出去检查那些石料木料是否被雨淋湿了。
要是自己过去在山寨里头稍微用点功,现在就能帮上忙了,也不至于让郭湛安一个人累得躺在床上,高烧不退。
过了子时,郭湛安的烧退了。
可没等霍玉开心多久,躺在床上的郭湛安又在睡梦中喊冷。
霍玉把火盆挪近了一些,又从柜子里头拿了床被子,铺在郭湛安身上,再让吴佳整了个汤婆子过来,用棉布细细包好,塞到郭湛安脚下。
可郭湛安还是觉得冷,不住地用沙哑的声音喊着:“娘,我冷。娘,娘你在哪里?你不要我了么?”
霍玉实在是没办法,把双手凑到火盆旁边,感觉足够热了,又朝着掌心呼一口气,这才把双手贴到郭湛安冰冷的脸颊上。
郭湛安在睡梦当中,只觉得浑身发冷,仿佛置身在一汪深潭之中。这深潭像是凝固了一样,没有一丝波澜。郭湛安身在其中,费力地想四周探寻方向,放眼望去却都是无穷无尽的黑暗。
深潭之下,生出无数双手,扯住他的身体,不停地把他向下拉。郭湛安挣脱不得,只能顺着不停下沉。
就在这绝望之中,他感觉到脸颊上传来一丝温热,这股温热以星火燎原之势传遍全身。原本束缚住他身体的压力全都消失了,郭湛安忍不住向温暖传来的方向再靠近了一些。
霍玉看到郭湛安原本紧紧皱着的眉头有些松动,知道自己这法子奏效了。他赶紧缩回手,打算再去火盆旁烘一会,结果半路被郭湛安给抓住了。
郭湛安侧过身,没有睁开眼,霍玉却知道他在渴望温暖。
霍玉咬咬牙,干脆把身上衣裳脱了,只剩下里头的单衣,然后小心翼翼地掀开被子一角,快速钻了进去,再把杯子掖好,不让夜里的寒风透进来。
他把头贴在郭湛安的胸膛上,双手从郭湛安腋下穿过,勉强能抱住郭湛安。霍玉的双脚则搭在郭湛安的腿上,脚丫子直接踩在郭湛安的腿上,一股寒意就顺着脚掌心传遍了全身。
霍玉打了个哆嗦,并没有退缩,因为郭湛安被他这么一贴,原本一直难受到反复折腾的人渐渐就安分下来,复而又睡了过去。
被在乎的人这么抱着,前不久才情窦初开的霍玉又高兴,又羞涩,心里头还带着点小激动,心头仿佛生出了一只百灵鸟,替他欢呼雀跃着。
被窝里有了一个霍玉在,总算有了好转,暖洋洋的被窝让坚持了一整天的霍玉有些犯困。
睡意阵阵袭来,霍玉却不敢睡,他算着钟头呢,要是错过了喝药的时间可不好!
等送药的吴佳过来,一开始没见着霍玉,再仔细一看,被窝里隆起了一大团,显然是多了一个人。
吴佳把药放下,大起胆子凑近一些看,就看剑被窝外面露出半个脑袋,不是霍玉又是谁?
“二少爷,药送来了。”
原本正犯迷糊的霍玉一听药送来了,一个激灵,睡意登时全无。
“什么时辰了?”霍玉担心自己错过了时辰,多问了一句。
“卯时了,药煮好了我就送来了,二少爷,您睡着,要不我来喂少爷?”
霍玉一看自己的处境,的确,郭湛安死死地抱着他不撒手,他随便一动,郭湛安就抱得更紧了。
霍玉不免有些害臊,自己都十三岁了,还被哥哥抱着睡,还被其他人给看见了。他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这说出去多丢人啊!
好在吴佳是个没眼见的,没看出霍玉的害臊,听到霍玉闷闷地“嗯”了一声,把郭湛安叫醒,自己就转身去捧药碗。
郭湛安迷迷糊糊醒来,就感觉自己怀里抱着一个巨大的汤婆子,再仔细一瞧,居然是霍玉!
“你怎么跑这来了?万一传染了病气怎么办?”休息了一整天,郭湛安的声音没有那么沙哑了。
霍玉低下头,小声回答:“我看哥哥浑身发冷,就想着给你取暖。”
郭湛安不知该说他什么才好,虽然知道霍玉这么做是为了自己,可怎么就不替自己考虑考虑呢?
吴佳这时候正好把碗捧过来,递到郭湛安面前,恭敬地说道:“少爷,您该喝药了。”
郭湛安接过碗,仰头把药全喝了,又吩咐吴佳:“去把昨天的郎中找来,给二少爷看看。”
吴佳收了碗,应道:“是。”
等吴佳走了,霍玉才开口问:“哥哥,你没事了么?”
“没事了,发了身汗,烧全退了。”郭湛安说着,便要起身。
霍玉忙拦住他:“还是等大夫看过再说吧。”
郭湛安却执意起身:“你睡着,我不睡了。”
霍玉一愣,抬起头来,牢牢看着郭湛安,问道:“哥哥是嫌弃我睡在这里么?”
郭湛安笑着捏了捏他的脸颊:“你小家伙说什么呢?我不习惯有人睡在我旁边而已。你继续躺着,等大夫过来看看。”
霍玉却起身了,低着头,闷声不响地把自己衣服穿好,又双手趴着床沿下了床,穿上鞋子。
他低着头朝郭湛安行礼说:“哥哥病刚好,我做弟弟的不敢打扰,我回屋去了。”
郭湛安奇怪于霍玉态度的突然转变,问道:“你怎么了?不开心了?”
霍玉依旧没抬起头,回答道:“困了,哥哥,我先回去睡一觉。”
郭湛安不疑有他,又想起这床上指不定还有自己留下的病气,便嘱咐霍玉回去好好休息。
霍玉就这么低着头离开了郭湛安的房间,就怕有人看见自己通红的双眼,和脸上那两道泪痕。
直到钻进自己被窝里,霍玉才死死抓着被角,放声痛哭。
☆、第28章 来信
郭湛安病好后,发现霍玉变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他和自己生疏了。
贾欢带来的人里头有三个护院的,其中领头的叫武鑫,据说以前是少林寺里的武僧,后来还俗,到了郭家当一个护院,又娶了个老婆。武鑫在郭家因为一件事而成了郭湛安的心腹,这次武鑫来桐花县,把老婆也带来了,在厨房干活。
听到霍玉想和自己学武,武鑫愣了一下:“二少爷,这武艺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成的。练武可苦了,每天天一亮就得起床扎马步,打一套长拳,更不用说其他的了。您还太小,乖乖读书就成了。”
霍玉摇摇头,说道:“不小了,我都十三了!武大叔你几岁开始学武的?”
“我四岁去的少林寺,”想到自己刚才说的话,武鑫又补充了一句,“二少爷您学武做什么?我是家里穷,养不活我,只能去少林寺。”
霍玉不愿意说:“哪有那么多理由,我就是想学。我不是二少爷么?你不应该听我的么?我今天开始就天天扎马步,你什么时辰起床练功,我就什么时辰起床练功!”
这二少爷要学武可是件大事!
武鑫是个实诚人,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霍玉既然成了二少爷,他当然只能应下了。不过他也知道,这县衙里真正做主的是郭湛安,所以等到了下午,郭湛安处理完公务,武鑫便把这件事告诉给郭湛安。
郭湛安一时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要学武?”
“可不是。”武鑫回答道,“这二少爷看着有肉,不过我看他身子骨还是虚,练功多苦。少爷,不如您帮忙劝劝?”
郭湛安想到今天霍玉今天上午在书房读书时那模样,摇摇头,说道:“既然想学,你看着他点。”
武鑫无奈,这一个两个主子都发话了,他只好应下。
等武鑫走了,郭湛安让吴佳去把霍玉叫来。霍玉虽然不愿意面对郭湛安,但他还是整了整衣服,低着头过来了。
郭湛安见霍玉低着头的模样,心中不知怎的生出一股气来。他挥挥手让吴佳退下,这才问道:“怎么,都不想抬头看我了?”
霍玉还是低着头:“不是的。”
“不是?”郭湛安冷笑一声,“不是怎么不敢抬头?”
霍玉这才不情不愿地抬起头。
这一抬头可把郭湛安给吓了一跳!
“你咬嘴唇做什么?”
“没什么。”霍玉下意识又咬了一下嘴唇,“哥哥不用担心。”
郭湛安有些烦躁,又有些无奈,他伸手按了按眉心,耐下性子问道:“霍玉,你到底是怎么了?有不顺心的事情么?”
霍玉摇摇头:“没有。”
郭湛安追问道:“那为什么今天在书房的时候,我教你写字,你把我推倒了?”
霍玉迟疑了一下,没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随便找了个借口:“哥哥你突然靠近,把我吓到了。我就是那么一顺手,你别往心里去。”
郭湛安又问他:“那你突然想跟武鑫学武,是为什么?”
霍玉哑声回答:“我想当一个有用的人。”
“然后就能离开我,出去闯荡了?”
霍玉一惊,赶紧摇头说道:“不是的,我、我不想离开哥哥!”
郭湛安叹了口气:“霍玉,你到底是怎么了?我们兄弟之间有什么话不能说么?你对我有恩,你想要什么,便说出来。”
你!
霍玉闭紧嘴巴,他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会不小心把这个答案说出来。
霍玉无法想象,当郭湛安知道自己那点龌龊的心思以后,会怎么样。
他怕极了,他怕郭湛安讨厌他,他怕郭湛安觉得他恶心,他怕郭湛安会逼迫自己离开,再也不见自己。
十三岁的霍玉,已经知道他与郭湛安之间是永远都不可能的。
什么酒坛酒杯,不说别的,自己什么身份,郭湛安又是什么身份?能被郭湛安认做义弟已经是自己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不能再奢求什么了。
也罢,既然是兄弟,那便永远做兄弟吧。
郭湛安那句话,如醍醐灌顶,让霍玉茅塞顿开。
他握紧拳头,等心情勉强平复下来,才回答说:“哥哥,我真的没什么。只不过看到哥哥遭了这么大的罪,我心里难受,想快点能帮上哥哥的忙。”
这话说得合情合理,就算是郭湛安,也抓不出里面的错来。
他走到霍玉面前,一手搭在霍玉的肩上:“好弟弟,你放心,将来我们兄弟一定能出人头地。”
霍玉点点头,强颜欢笑道:“哥哥要是没事,我就回去了。明天开始就要和武大叔学武,还有好些事情要准备呢。”
郭湛安点点头,放他回去。
等离开书房,霍玉见四下无人,便带着点窃喜和难过,一手搭到肩膀上。
那是郭湛安搭过的地方,现在摸上去还能感觉到上头的温度。
霍玉突然想起那个雪夜,郭湛安牵着自己的手,宽大的掌心温温的,干干的,给了自己无穷的勇气。
霍玉现在每天早起,先跟着武鑫扎马步,打一遍长拳,再练基本功。然后回屋换好衣服,和孙老一起用早饭。上午还要练字、看书,等午睡起来,再去院子里打拳。
下午也不能松懈,除了上午没看完的书,霍玉还要和孙老一起学打算盘,看账本。当然了,郭湛安的账本霍玉不能看,他看的都是孙老特地给他准备的。说白了,就是孙老瞎编出来的。
郭湛安在一旁瞧了几天,看霍玉的确没有异样了,这才放心,继续监督沟渠的建设去了。
就在沟渠建好前的几天,去西北送信的贾欢回来了。
贾欢一路风尘仆仆,顾不得回屋洗去身上的尘土,换一身衣服,就急匆匆让吴佳去找郭湛安,自己则赶紧就着温水吃了三个馒头。
郭湛安回来,带着贾欢去了书房,只留下他们两个人,又让福全守在外头,这才问道:“三皇子怎么说?”
他信任贾欢,要不然也不可能把这么重要的消息让贾欢带过去。如今贾欢从西北回来了,说明三皇子必然是收到了自己那封信。所以,他干脆开门见山,直接问李绍钧有什么想法。
贾欢说道:“三皇子说,他在军营多有不便,您的那封信他已经烧了。让我给您带句话,您信上说的事,可以是大功,也可以是大过。所以,千万不能交给其他人!您看准了,是时候就直接上报给陛下。还有,您说的那几个名字,有几个是老四外祖家提拔的,他那边也会做准备,最好用这件事让老四吃吃苦头。”
李绍钧所说的老四,自然是他的四弟,当今的四皇子李绍锦了。
李绍钧和姜言年被派去西北牧马,他郭湛安从翰林院到了桐花县,这些事情里头有李绍锦的影子。
李绍钧和李绍锦二人已经势成水火,就差搬到台面上来了!
郭湛安是李绍钧的伴读,自然是李绍钧一派的,这些事情不用李绍钧交代,他也会这么做。
不过既然李绍钧都传话了,说明西北那边也准备用这件事情当引子,把火烧到李绍锦身上!
李绍钧话中提到几个名字,郭湛安稍一细想,就明白了。
华贵妃得宠后,柳家顺势成了朝中新贵,柳翩翩的父亲曾经主持了两次科举,招揽了不少门生。
“那几个名字,你还有印象么?”
贾欢忙道:“有,三皇子口述给我,我不敢忘,每天都在心里默念。如今啊,都刻在脑子里,忘都忘不了了。”
郭湛安拿出名单,说道:“你报。”
贾欢接连报了七个名字,又说:“三皇子还交代,这几个人只是他知道的,里头说不定还有他也不知道的,要少爷小心为上。还有,西北那边最近也隐隐有异状,似乎和少爷信中提起的那件事有关。三皇子说,少爷若是能快刀斩乱麻,那是再好不过了。”
郭湛安点点头:“我明白了,你这几天好好休息,不用忙别的,去外头挑两个可靠的小厮回来,照顾二少爷起居。”
“二少爷?”贾欢奇怪了,“京城来人了?”
郭湛安旋即想起自己认霍玉做义弟的时候,贾欢已经去西北了。
再想起京城里自己那个所谓的弟弟,郭湛安冷笑一声:“不是京城里头那个,是霍玉。如今他是我的义弟,你以后见了,记得放尊重些。”
贾欢向来会看脸色,当下应承道:“是,那我先去问问二少爷,看他喜欢什么性子的,话多还是话少的。免得话多的嫌烦,话少的嫌闷。”
“你去吧,只有一点,要懂规矩的,别跟沈放一样。”
贾欢心中一凛,自下去忙活不提。
等贾欢离开,郭湛安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中,看着桌案上的白纸黑墨,思索着接下来的对策。
按照本朝的规矩,县令若有奏上报朝廷,要先交给本县所在的府,又府衙里专门人士看过之后,再上交给州,最后才能送交吏部。若有急奏,便给绕过这些,直接上交吏部,免得拖延时间。
这功劳自己得独吞,所以必须绕开州府。只是吏部里头也有好几个人在这名单上,其中一个还是吏部侍郎!
所以,吏部这条路只能算下下策。
第7节
恋耽美
第7节
郭湛安伸手刮了刮霍玉挺翘的鼻子,笑着说:“官场上就是这样,总会交给你一些办不到的事情。若是你办不到,那就是你无能,往后的升迁就别想了。霍玉,这是我给你出的第一个难题,我给你三天的时间。”
霍玉急了,说道:“哥哥你太过分了,分明是你想不出来,才找我的。”
郭湛安却说:“谁说我想不出来的?我已经想到法子了。三天后,若是你想不出更好的法子,我就按照我的办法交代下去了。”
霍玉这才勉强同意:“那,这几天我能不写大字了么?我要想出办法来。”
郭湛安笑着答应了。
霍玉离开书房,愁眉苦脸地回了自己房间,取了挎包背上,和前面的孙老招呼了一句,就跑到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起来。
这是他缓解压力的一个办法,这段时间以来,除了在书房读书练字,霍玉没少去桐花县大大小小的街道上瞎逛,结果还结交了一两个年龄相仿的小伙伴。
“霍玉,你怎么今天那么早就出来啦!”其中一个玩伴老远就看到霍玉,大声招呼着,“来一起玩啊!”
霍玉慢吞吞地走了过去,本来一张稚嫩的脸怂拉下来,活像隔壁60岁的老大爷,“唉,今天不玩了,我哥哥给我出了一个难题,我答不上来呢。”
玩伴问他:“什么难题?说出来我们帮你想。”
霍玉想了想,隐去水车沟渠一事,只把人手不够这件事说了。一时间,几个玩伴都陷入了苦思当中。
老半天,一个玩伴才开口说:“要不然,就多给点工钱呗,算算他们以前每年种庄稼能得多少钱,赔给他们一年的收入,不就成了么?”
霍玉摇摇头,说道:“如果多给他们钱,那其他人怎么办?不成,这个不成。”
玩伴就问霍玉:“可是除了这个办法,还有谁愿意来帮忙呢?”
霍玉一时也理不出头绪,只好说:“让我再想想吧。”
可这哪能是说想出来就想出来的呢?眼看着三天的期限就要过了,霍玉心中还是一团乱麻,一点头绪都没有。
他在纸上胡乱的写下“工钱”、“四十”等等字样,心里头隐隐同意当初玩伴所提的意见。
如果要赶在入夏前完工,必然要增添人手,这是毋庸置疑的。桐花县中的人穷苦怕了,自然不会抛下手中赖以生存的活计去修建水车沟渠。
但如果只是半个多月的时间呢?
霍玉突然开窍了,他细细算过,桐花县中务农的人家有七八十户,如果这么多人一齐上阵,也不需要。
如果将这么多户人家分成若干几组,每组抽出半个月左右的时间,用来搭建水车沟渠,这半个月的工钱照给,不就成了么?
想通了,霍玉一颗心砰砰砰跳得飞快,他大喊一声,便拿着纸跑去书房找郭湛安。
郭湛安听完霍玉的想法,眉毛一挑:“想法倒是不错,不过那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农田里的庄稼没人照料,怎么办?”
霍玉想了想,回答道:“让别人帮忙?”
郭湛安又问他:“那时候大家都忙着耕作自家的农田,会有时间和耐心照顾别人家的农田么?”
霍玉摇摇头,诚实地回答:“我不知道。”
郭湛安将霍玉带来的纸放在书桌上,又把霍玉拉进自己身边,带着他一点点分析:“的确是要让别人帮忙,但是你要知道,世上最牢固的关系,除了‘情’,便是‘利’。‘利’这个东西,能够牢牢拴住一群人,让他们不得不为你做事。”
霍玉心思敏捷,听郭湛安这么说,大概就明白了:“哥哥的意思是,用‘利’把那些农户绑在一块,互相帮忙照看对方的农田?”
郭湛安对霍玉举一反三的表现很是满意,点头赞道:“正是。让他们两两结对,相互帮助,不敢不用心。剩下的,就按你说的,没半个月轮换,银钱照发。”
霍玉愣了一下,随后醒悟过来:“哥哥曾说自己想到法子了,难道也是这个法子么?所以才会把我想到的法子中的漏洞都一一补全了。”
郭湛安点头说道:“就是这个法子,想不到我们兄弟二人心有灵犀。”
霍玉抿嘴一笑:“都是哥哥教得好,我都是和哥哥学的。”
这话郭湛安十分受用,眼看着时间不早了,他催促霍玉先回屋休息,自己则继续留在书房里,把这个方法具体的细节一一补全。
第二日,陈撷浩从郭湛安处听到了这个方法,还有些犹豫:“若是有人不肯,那该怎么办?”
这水车和沟渠早晚都是要建成的,这些农户当中定然会有反对的声音,若是这样,到时候该如何收场?
郭湛安却不怕:“这项水利本来就是给他们带来好处,只要有人肯来,就不怕没人不愿意来。”
这话有些绕,但陈撷浩想了一会儿,就明白郭湛安为何如此自信了——如果入夏前完工,那么今年桐花县的收成就能涨上好几番,一定会有人肯的。这项工程获益的是所有农户,不怕当中有人会冒着得罪其他人家的风险而不答应。
而且,银钱照发,农田有其他人照顾,农户的后顾之忧都得到了解决,还能额外赚钱补贴家用,何乐而不为呢?
或许这事在现在看来劳民伤财,但从长远看来,对桐花县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陈撷浩不再多言,按照这个法子把桐花县的农户都召集起来,按照每户的人数、农田的亩数等等把农户们两两结对,又订好了每一轮开工的时间,谈好价格,就等着开春后破土动工了。
开春之后,众人在郭湛安和疏浚郎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开始动工。或许是被这股热火朝天的干劲感染了,又或许是希望这条沟渠能够给他们桐花县带来新的希望,不光是农户们,连桐花县其他人家只要有空,都会自告奋勇来帮忙。
郭湛安来者不拒,他让孙老和陈撷浩指派的一个账房先生共同管账,这些来帮忙的人按照一天来结算工钱。这个消息一传出去,有更多的人愿意来帮忙了。
孙老对此却忧心忡忡:“郭大人,这次修建水车沟渠的钱都是你自己的,这么花下去,不多时就没钱了。”
郭湛安心中有数,可是桐花县前一个县令因为私藏官银被捕入京,朝廷新一年的拨款还没有下来,这工程却是不能等的。无奈之下,郭湛安只好把自己的钱拿出来,缓解这燃眉之急。
好在木料石料在不归山中都有现成的,给郭湛安省了一笔花销,但每天三十多个人的工钱发下去,特别是到了后来一天最多要发六十七人的工钱,郭湛安给出的钱无异于杯水车薪了。
而另一边,陈撷浩请来的账房先生,也在和陈撷浩谈论这件事情。
“是真的?”陈撷浩惊讶着问,“郭大人当真把自己的钱拿出来给我们修建水车沟渠?”
“是真的,”账房先生老实回答,话语中不乏对郭湛安的推崇,“一开始我还不知道呢,后来发现支出越来越多,钱越来越少。本来想和郭大人再多要些,结果孙老私下和我说,这钱根本不是朝廷给的!今年朝廷的拨款还没有来,之前县衙里的余钱和前任县令一起被带走了,这钱啊,都是郭大人自己的私房钱。”
陈撷浩感动万分,若说之前郭湛安的种种作为只是让他放下对郭湛安的戒备,那么这次的事情就让陈撷浩彻底折服于郭湛安了。
“这件事毕竟是为了我们桐花县好,朝廷的拨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我们不能让郭大人一个人承担所有的花销,咱们桐花县也要有所表示才行。”
于是,陈撷浩私底下召集了几家农户,将郭湛安自己出钱用于修建水车沟渠的事情说了,这几户人家回去之后再与街坊邻居一说。没过几天,桐花县的人都知道这次新来的县令是个顶顶好的清官,非但没有作威作福,还主动拿出钱来为桐花县修建水利。
郭湛安身在县衙,也有所耳闻。他自然不会装模作样说一下客套话,让桐花县人不必如此感激自己——做好事自然要留名,要不然谁知道是你做的?
在郭湛安看来,他与桐花县也是由“利”绑在一块的。桐花县人改变对他敌视的态度,这给了郭湛安许多便利。
不光如此,十天之后,就有人主动捐出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在桐花县里算是一笔数额不菲的巨款了,那人几乎是把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变卖了才凑齐这银子。
郭湛安只要了一两银子,让孙老记入帐中,等朝廷拨款一下来,就原额奉还。
这个消息一传出,桐花县众人都自告奋勇,把家中的现银收拢在一起,跑到县衙主动捐了出来。
如此一来,修建水利的燃眉之急得到了解决,郭湛安又在桐花县众人当中获得了一个好名声,当真是一石二鸟。
☆、第26章 大雨
如此过了一个多月,水车已经搭建完毕,沟渠则修建了一半多,眼看着就要完工的时候,桐花县却突降暴雨,一连数天也不见放晴。
修建沟渠一事只能暂时停止,大雨磅礴,就连下地耕种的农夫都只能呆在家中,等着早日放晴,好下地把落下的农活赶紧追上。
霍玉也没法出去玩了,每天规规矩矩地呆在书房里练字、看书。
这一日,霍玉用过早饭,照常去书房练字,却发现往常一向来比自己早到的郭湛安并不在书房里。
霍玉只当郭湛安起晚了,或是有其他事情耽搁了,不疑有他。毕竟开春之后,特别是桐花县众人改变对郭湛安的态度以后,郭湛安的公务越来越多,来书房的时间也不是那么规律了。
虽然往常这时候郭湛安都在书房里,但或许是有什么要事需要他立刻处理呢?
一直到中午,霍玉看到一身的郭湛安,吓了一跳:“哥哥,你怎么变成这样子了?”
大雨磅礴,饶是郭湛安出门前做足了准备,照旧还是被大雨淋得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他打了个寒颤,说道:“没什么,我不放心修了一半的沟渠,特地去看看。”
霍玉喊人去准备姜汤,自己则把门关上,在房间里生火盆,把郭湛安连推带拉带到火盆边上,催促着这人赶紧把湿透的衣服脱下来,又取来一块干巾交给郭湛安,让他自己把头发擦一擦。
霍玉自己则从柜子里拿出一套干净的中衣来,放在火盆旁烤了一会,拿给郭湛安换上。
郭湛安见霍玉做得如此顺手,又看他小小年纪抿紧了一张嘴,一脸严肃的样子倒是和孙老学了个七八成,笑着说:“行了,别老气横秋的,我不过就是淋了雨而已,你别再给我脸色看了。”
霍玉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他察觉到郭湛安声音略带着沙哑,不放心地说道:“哥哥等着,我去给你叫个郎中来看看。”
郭湛安笑着说:“不用那么麻烦,不过就是一场雨,不碍事的。”
霍玉却坚持要去请郎中:“哥哥你别嫌麻烦,反正啊,是我去请郎中。你就在这暖暖身子,等会姜汤好了,趁热喝一碗,我很快回来的。”
郭湛安这回干脆伸手抓住霍玉的肩膀,皱着眉说:“外头雨那么大,你别去了。”
霍玉嬉皮笑脸地说:“不过就是淋雨而已,不碍事的。”
郭湛安眉头一紧,瞪了霍玉一眼:“你这段时间学识没长进多少,胆子倒是大了不少,居然还学起我的话来堵我了?”
霍玉见郭湛安这样子,心中打鼓,一张笑脸登时纠结起来,他犹豫了片刻,还是坚持要去请郎中:“哥哥,让我去吧,不过就是请个郎中,很快就回来的。”
郭湛安不放:“这么大的雨,有郎中肯和你来?”
霍玉自然有他的办法:“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我就不信我出多一点的诊金,会有郎中不愿意来。”
郭湛安好气又好笑:“哦?你有钱了?”
霍玉笑嘻嘻地说:“爷爷把每个月我的那份钱都给我了,除去买零嘴的,我现在也攒了两贯钱了呢。”
郭湛安还是不愿意让霍玉去,外头雨多大,他亲身经历过,自然清楚。他淋一场雨不要紧,可霍玉小时候在雪地里受寒了那么长时间,从小就有不足之症,他可淋不得这场雨。
这时候有人在外头敲门,原来是姜汤煮好了,趁热送过来。
霍玉趁机挣脱开,跑去开门,叮嘱小厮伺候郭湛安喝完姜汤,自己则捡起郭湛安脱在门口的箬笠蓑衣,冒着大雨便出去了。
郭湛安没料到霍玉居然会不听自己的,就这么跑了,气急之下手都在发抖,看得一旁的小厮胆战心惊,哆哆嗦嗦地奉上姜汤:“少爷,这是二少爷的心意,少爷趁热喝了吧。”
郭湛安无奈,只能喝了。他自小就不爱这味道,一碗姜汤下肚,眉头皱得更紧了,暗暗下定决心等霍玉回来了,非要教训教训这目无尊长的家伙!
可话虽如此,想到霍玉冒着大雨出去给自己请郎中,他还是忍不住吩咐道:“让厨房再多煮一些姜汤,等二少爷回来了,看着二少爷喝,喝一大盆才行!”
霍玉回来得要比郭湛安预料中快得多,一个年逾不惑的郎中小心翼翼地护着自己的箱子,跟着霍玉来到了后院。
“哥哥,哥哥我回来了。”霍玉拉着郎中紧赶慢赶,可等打开门看到坐在凳子上等着自己的郭湛安,还是吓了一跳。
“还知道回来。”郭湛安此时声音已经彻底沙哑了,“去,给二少爷拿姜汤来,我要看着他喝一盆。”
霍玉这时候哪里还来得及理会郭湛安的“惩罚”,跑到郭湛安身边,双手抓住他的胳膊,把郭湛安往床那边拽:“哥哥你别说笑了,怎么还坐在这?快去床上躺着,都没看自己都烧成什么样子了么?”
霍玉不说才好,他一说,郭湛安才发觉自己浑身当真热得厉害,原本还以为是姜汤下肚后的效果,难道自己真的发烧了?
郎中这时候缓过气来,看到郭湛安这样子,就知道不好,赶紧让人在床上躺好:“这么大的雨,大人怎么出门了?”
霍玉在一旁焦急地说:“大夫,别问别的了,快看看我哥哥怎么了吧!”
郎中一边给郭湛安诊脉,一边说:“这还用问?不用望闻问切,一看便知,大人这是受了风寒,有他好受的了。”
霍玉紧张地问:“到底怎么样了?”
郎中又让郭湛安张开嘴,看了看他的舌苔,说道:“大人这段时间过度劳累,原本身子骨就不好,今天淋了一场雨,把他身上藏着的各种毛病都激发出来了。得了,这病啊,一时半会也好不了,得慢慢养。我写个方子,找个人和我去抓药,今天晚上郭大人会发高烧,一定要有人守着,一时半刻都不能离开。若是大人明天醒来烧退了,那便好了,剩下的就是慢慢调理身子。若是明天还是高烧不退,那就要用点刚猛的药了。”
霍玉听完郎中这一番话,心惊胆战:“那、那要不然,现在就用刚猛的药?万一明天还高烧不退,再配药的话,岂不是晚了么?”
“无知小儿!”郎中怒道,“是药三分毒,他现在身子太虚,用刚猛的药本就是下下策,哪能一开始就用的?我先配一副退烧药,用大火煎煮,每次五大碗水,熬制成一小碗,让大人吃下。这退烧药每个时辰都要吃一次,记住了,是每个时辰。”
霍玉点点头,一一记在心里,等大夫把药方写好交给他,他小心收好,又从衣服里头的暗袋里拿出自己的小钱袋,把里头的铜板全倒了出来:“大夫要多少钱,不够我再去拿。”
郎中摇摇头:“郭大人对我们桐花县有大恩,这钱我不能收。倒是小公子,你派个人随我去抓药吧。”
霍玉这段时间对钱财总算是有所了解了,听到郎中说不要钱,摇摇头说:“不行的,钱一定要给的。以后我们有头疼脑热还要找大夫,若是这次大夫不收,下次我们就不敢找你了。”
郭湛安躺在床上,也跟着说:“大夫,我弟弟说得对,诊金必须收。”
郎中无奈,只好把桌子上那些铜板扫了一些到自己手中:“这些就够了。”
霍玉无心再劝,一心只想着赶紧抓药来熬给郭湛安喝,而郭湛安此时已经是昏昏沉沉的了。
郭湛安情况不好,霍玉只好让小厮跟着郎中去抓药,又让小厮去和孙老说一声,今天自己就不回屋睡了,留在郭湛安这边守着他。
霍玉搬了张凳子,坐在床边,看着郭湛安昏睡的样子,心疼得厉害:“哥哥真是的,这么大的雨,便是天大的事也该留在家里呀。”
郭湛安本是假寐,这时候也没力气睁眼,沙哑地回答:“小孩子脾气,就算是再大的雨,也有人在外头讨生活。工程还没完,我不放心。也幸好我去看了一眼,这雨实在是太厉害了,遮住木料石料的油布没压紧,吹走了好多。”
“那哥哥也能找别人去做呀,何必自己去呢?”霍玉急了,“县长呢?疏浚郎呢?那些修沟渠的人呢?”
“不放心,”郭湛安咳嗽了几声,继续说,“我现在身边有用的、能信任的人太少了,这些事都得自己来做。”
霍玉心中一酸:“都是我不好,要是我有用,我就能替哥哥分忧了。”
郭湛安察觉到霍玉话中隐隐的哭腔,努力睁开眼一看,发现霍玉眼角含泪,显然是隐忍许久了。
“好端端的,怎么哭了?”
霍玉听到郭湛安这么问,更是难受,哇啦一声哭了出来:“都是我不好,要是我有用,哥哥就不会受风寒发高烧了。”
霍玉在和郭湛安来桐花县之前,在山寨中顶着霍大山之子的身份,小时候又体弱多病,没人敢支使他做事。可以说,他从懂事开始到现在,从来都是无忧无虑地过日子,想做什么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以前霍大山教他武艺,霍玉年纪小,吃不起苦,不想蹲马步,霍大山就教他一些花样好看的刀法和枪法。霍大山死后,孙老大也曾想教授霍玉武艺,结果霍玉还是不喜欢蹲马步,依旧只是学着花哨无用的刀法,更不用提每天早起练基本功了。就算是孙老这个老古板,也要想方设法哄着霍玉读书习字。
时至今日,霍玉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无能的一个人。
霍玉这么一哭,郭湛安也顾不得自己还在病重,从床上坐起来,想安慰霍玉。可他从来都是一个冷心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人,好好一个探花郎,居然变成一个张口结舌的拙口之人了。
不知道是福灵心至,还是有感而发,郭湛安伸手把霍玉搂进怀里:“好了,别哭了,男子汉大丈夫,总是哭鼻子有用么?”
霍玉脸颊碰到郭湛安滚烫的皮肤,意识到郭湛安还是个病人,赶紧止住哭声,一边打嗝一边挣脱开郭湛安的怀抱,伸手把人按回被窝里:“哥哥快躺下,着凉就不好了。”
说起这个,郭湛安想起霍玉还没喝姜汤呢,说道:“你去把桌子上的姜汤喝了,去柜子里拿一身衣服换上。”
霍玉这才觉得自己身上黏糊糊地难受,他不放心把郭湛安一个人留在屋中,就从柜子里拿了一身郭湛安的衣服换上。大是大了点,不过把腰带系紧了,袖子卷子来,勉强还能穿。
屋中火盆生得足,霍玉无需再披袍子或是大氅,喝了一碗姜汤,又重新守在郭湛安床前。
郭湛安昏昏欲睡之际,听到霍玉的声音忽远忽近地传来:“哥哥,你等等我,我会变成有用的人的。”
☆、第27章 高烧
孙老身子骨一日比一日不好,他不去郭湛安房中沾染病气,便去厨房看看情况。
现在还未到晌午,厨房里的厨子厨娘都在,其中一个正专心致志地看着灶台上的砂锅,里头混着热气冒出来的是一股难为的药味。显然,这是郭湛安的药。
抓药回来的小厮换了一身衣裳进来,看到孙老,便把事情细细和孙老说了。后者听说这药每隔一个时辰就要吃一次,干脆把厨房里干活的几个都安排了晚上熬药的时间,免得大晚上的这药不能及时端过去。
五大碗的水在大火的煎煮下,渐渐成了一小碗浓浓的药,小厮小心翼翼地捧着,送到郭湛安房里。
霍玉把药放在一边,伸手去摇郭湛安:“哥哥醒醒,吃药了。”
郭湛安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霍玉嘴唇都裂开了,刚开口想说话,却发现自己嗓子痒得厉害,竟然说不出一个字。
霍玉这时候正扭头去拿药么,没见到郭湛安这模样,等他转回来,郭湛安已经接受自己暂时不能说话的事实,披上外衣坐了起来,后背靠着枕头,伸手想去接药。
霍玉却躲开了,说道:“这药烫,哥哥你放着,我来。”
说着,他舀起一匙药,先凑到自己嘴边小心翼翼地吹了两下,才送到郭湛安嘴边,还不忘哄着人家:“哥哥,来,应该不烫了。”
郭湛安见他这小大人模样实在难得,加上他想起来自己睡前霍玉那可怜兮兮的哭腔和发愤图强的话语,也就任由他照顾了。他稍稍低头,喝了一口,觉得的确不烫了,可是一股子苦腥的味道实在是不好受。
见郭湛安皱眉头喝药的样子,霍玉反而轻笑了两声,又哄了一句:“这药是苦,我问过大夫了,说喝完药吃一颗松子糖不碍事的。哥哥怕苦,吃完了我分你松子糖吃。”
郭湛安瞧他这得意样子,就跟小时候见到的大肥猫一样,可惜他说不出话来,只是斜眼看了霍玉一眼。
霍玉被这眼神一瞧,一时间脑子空荡荡的,什么都忘了;脸蛋红扑扑的,比手中这碗药都要烫上三分。
郭湛安看着心中发笑,都说少年慕艾,这小子倒是厉害,连男女都不分了?
好在霍玉手中那热热的一碗药把霍玉给烫醒了,他反应过来自己竟然被自家哥哥一个眼神给看呆了,羞愧得很,连带着手头喂药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喝完药,霍玉从衣服里头的暗袋里拿出一包松子糖里,拿出一颗递给郭湛安。
这纸包还带着自己的体温呢!
这么一想,霍玉一直红着的脸就更红了。
偏偏郭湛安前头被霍玉当小孩哄,心中有心逗他,给自己扳回一城。见他这涨红脸的模样,干脆低头就着霍玉的手心把糖给吃了。
霍玉“呀”了一声,慌忙伸手,巴巴结结地找理由说:“我、我去把碗还给厨房,哥哥你再睡一会。”
说完,就再也不敢多看郭湛安一样,低着头一溜烟就跑没了影。
郭湛安躺回被窝里,他刚刚喝完药,发了一身汗,现在脑子清醒了许多。想到刚才自己的作为,郭湛安在心里给了自己一巴掌。
这都什么跟什么!居然拿这个逗霍玉!
一定是自己生病生糊涂了!
另一边,霍玉跑出门外,靠着墙壁,胸膛快速起伏了好几下,才算平息。
他突然想起山寨里头那次最终没办成的喜宴,想起了刘老大说的话——“男人呢,就是要把他的东西给女人。比如皇宫里的皇帝,有三千个装酒的碗,可你听说过他有三千个酒坛么?酒坛互相倒来倒去,那还要不要喝酒啦?”
可霍玉是什么人?一个从小就在一群土匪里头长大的孩子,就算有孙老严盯死守一般护着他,不让他和刘老大他们有太多的接触,可这十一年的耳濡目染,霍玉或多或少都养成了点蛮不讲理的脾气。
比如这时候,这点子小脾气就冒出来了。
男人怎么了?男子汉大丈夫,喝酒用什么碗?直接用酒坛子喝!
想到这,霍玉理直气壮地端着碗往厨房走。
一天下来,霍玉几乎一直呆在郭湛安床边,连中午送饭过来,也是霍玉先看着郭湛安吃完,再吃自己的——郭湛安病了,只能喝粥,厨房特地做了青菜粥,只加了盐和一点点的猪油调味。
这还是郭湛安头一次在霍玉面前如此虚弱狼狈,霍玉除了一开始被吓到以外,之后也是胆战心惊,一动不动守在床边,连水都不敢多喝——万一喝胀了肚子,还要出去方便,他可放心不下房里的郭湛安。
不怪霍玉胆小,实在是郎中说的话太厉害了——若是到了明天早上,郭湛安的烧还没退,他该怎么办?
霍玉发现,不知不觉间,他已经离不开郭湛安了。
到了夜里,一直忙着在厨房和郭湛安房间来回送药的小厮福全也撑不住了,换了个小厮吴佳顶班。他看霍玉依旧跟没事人一样守在郭湛安床前,和自己一比,难免有些羞愧,忍不住劝道:“二少爷,您也休息一会吧,再换个人来守着少爷。”
自从沈放被郭湛安一句话打回到自己奶奶身边重新学规矩之后,县衙里上上下下的人都明白,霍玉这二少爷的名头是坐实了的,谁也别想有异议!
霍玉摇摇头,他一整天就没喝几口水,声音里头带着点沙哑,坚持道:“不行,我放心不下。你去休息吧,记得让吴佳别忘了送药过来。雨天夜里冷得厉害,我不方便去厨房催他们。”
福全无奈,不过在心里也替自家少爷开心——这霍玉不是个白眼狼,自己少爷对他那么好,还认他做义弟,这霍玉好歹还是知恩图报的。
不过福全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这身体可撑不下去了。贾欢带来的人没几个,各司其职,眼下他可不能倒下,得赶紧去休息,明天一早再来替吴佳。
一入夜,郭湛安的情况就变得糟糕起来。
他浑身烫得厉害,身上的汗止不住地往外冒。霍玉把郭湛安柜子里头的里衣都拿了出来,一件件轮流在火盆边上烤,再替郭湛安换下身上湿漉漉的那一件。
当中郭湛安醒过几次,都是被霍玉喊醒的,喝下那苦涩的药后,又陷入沉睡当中。有一次,因为霍玉连喊了十几声郭湛安才醒来,等郭湛安又睡下,霍玉只能靠着床沿呜呜哭着,又不敢发出太大的响动,免得惊扰到郭湛安的休息。
到现在,霍玉才发现,自家哥哥也是个普通人。虽然看着风光,好像什么难事到了他手上,都能轻描淡写地解决,但这只是其他人看到的假象而已。
事实上,郭湛安付出的远比其他人更多。
故事里头的县令多威风呀,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一个命令下去,自然有师爷、衙役去办。
可自己哥哥呢?头一天来桐花县的时候,还要自己打扫屋子;被人误会了,又要在大雪天进山里头找人,为的就是还自己一个公道;现在修建水车沟渠,大雨天也没个人帮忙,只能自己冒雨出去检查那些石料木料是否被雨淋湿了。
要是自己过去在山寨里头稍微用点功,现在就能帮上忙了,也不至于让郭湛安一个人累得躺在床上,高烧不退。
过了子时,郭湛安的烧退了。
可没等霍玉开心多久,躺在床上的郭湛安又在睡梦中喊冷。
霍玉把火盆挪近了一些,又从柜子里头拿了床被子,铺在郭湛安身上,再让吴佳整了个汤婆子过来,用棉布细细包好,塞到郭湛安脚下。
可郭湛安还是觉得冷,不住地用沙哑的声音喊着:“娘,我冷。娘,娘你在哪里?你不要我了么?”
霍玉实在是没办法,把双手凑到火盆旁边,感觉足够热了,又朝着掌心呼一口气,这才把双手贴到郭湛安冰冷的脸颊上。
郭湛安在睡梦当中,只觉得浑身发冷,仿佛置身在一汪深潭之中。这深潭像是凝固了一样,没有一丝波澜。郭湛安身在其中,费力地想四周探寻方向,放眼望去却都是无穷无尽的黑暗。
深潭之下,生出无数双手,扯住他的身体,不停地把他向下拉。郭湛安挣脱不得,只能顺着不停下沉。
就在这绝望之中,他感觉到脸颊上传来一丝温热,这股温热以星火燎原之势传遍全身。原本束缚住他身体的压力全都消失了,郭湛安忍不住向温暖传来的方向再靠近了一些。
霍玉看到郭湛安原本紧紧皱着的眉头有些松动,知道自己这法子奏效了。他赶紧缩回手,打算再去火盆旁烘一会,结果半路被郭湛安给抓住了。
郭湛安侧过身,没有睁开眼,霍玉却知道他在渴望温暖。
霍玉咬咬牙,干脆把身上衣裳脱了,只剩下里头的单衣,然后小心翼翼地掀开被子一角,快速钻了进去,再把杯子掖好,不让夜里的寒风透进来。
他把头贴在郭湛安的胸膛上,双手从郭湛安腋下穿过,勉强能抱住郭湛安。霍玉的双脚则搭在郭湛安的腿上,脚丫子直接踩在郭湛安的腿上,一股寒意就顺着脚掌心传遍了全身。
霍玉打了个哆嗦,并没有退缩,因为郭湛安被他这么一贴,原本一直难受到反复折腾的人渐渐就安分下来,复而又睡了过去。
被在乎的人这么抱着,前不久才情窦初开的霍玉又高兴,又羞涩,心里头还带着点小激动,心头仿佛生出了一只百灵鸟,替他欢呼雀跃着。
被窝里有了一个霍玉在,总算有了好转,暖洋洋的被窝让坚持了一整天的霍玉有些犯困。
睡意阵阵袭来,霍玉却不敢睡,他算着钟头呢,要是错过了喝药的时间可不好!
等送药的吴佳过来,一开始没见着霍玉,再仔细一看,被窝里隆起了一大团,显然是多了一个人。
吴佳把药放下,大起胆子凑近一些看,就看剑被窝外面露出半个脑袋,不是霍玉又是谁?
“二少爷,药送来了。”
原本正犯迷糊的霍玉一听药送来了,一个激灵,睡意登时全无。
“什么时辰了?”霍玉担心自己错过了时辰,多问了一句。
“卯时了,药煮好了我就送来了,二少爷,您睡着,要不我来喂少爷?”
霍玉一看自己的处境,的确,郭湛安死死地抱着他不撒手,他随便一动,郭湛安就抱得更紧了。
霍玉不免有些害臊,自己都十三岁了,还被哥哥抱着睡,还被其他人给看见了。他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这说出去多丢人啊!
好在吴佳是个没眼见的,没看出霍玉的害臊,听到霍玉闷闷地“嗯”了一声,把郭湛安叫醒,自己就转身去捧药碗。
郭湛安迷迷糊糊醒来,就感觉自己怀里抱着一个巨大的汤婆子,再仔细一瞧,居然是霍玉!
“你怎么跑这来了?万一传染了病气怎么办?”休息了一整天,郭湛安的声音没有那么沙哑了。
霍玉低下头,小声回答:“我看哥哥浑身发冷,就想着给你取暖。”
郭湛安不知该说他什么才好,虽然知道霍玉这么做是为了自己,可怎么就不替自己考虑考虑呢?
吴佳这时候正好把碗捧过来,递到郭湛安面前,恭敬地说道:“少爷,您该喝药了。”
郭湛安接过碗,仰头把药全喝了,又吩咐吴佳:“去把昨天的郎中找来,给二少爷看看。”
吴佳收了碗,应道:“是。”
等吴佳走了,霍玉才开口问:“哥哥,你没事了么?”
“没事了,发了身汗,烧全退了。”郭湛安说着,便要起身。
霍玉忙拦住他:“还是等大夫看过再说吧。”
郭湛安却执意起身:“你睡着,我不睡了。”
霍玉一愣,抬起头来,牢牢看着郭湛安,问道:“哥哥是嫌弃我睡在这里么?”
郭湛安笑着捏了捏他的脸颊:“你小家伙说什么呢?我不习惯有人睡在我旁边而已。你继续躺着,等大夫过来看看。”
霍玉却起身了,低着头,闷声不响地把自己衣服穿好,又双手趴着床沿下了床,穿上鞋子。
他低着头朝郭湛安行礼说:“哥哥病刚好,我做弟弟的不敢打扰,我回屋去了。”
郭湛安奇怪于霍玉态度的突然转变,问道:“你怎么了?不开心了?”
霍玉依旧没抬起头,回答道:“困了,哥哥,我先回去睡一觉。”
郭湛安不疑有他,又想起这床上指不定还有自己留下的病气,便嘱咐霍玉回去好好休息。
霍玉就这么低着头离开了郭湛安的房间,就怕有人看见自己通红的双眼,和脸上那两道泪痕。
直到钻进自己被窝里,霍玉才死死抓着被角,放声痛哭。
☆、第28章 来信
郭湛安病好后,发现霍玉变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他和自己生疏了。
贾欢带来的人里头有三个护院的,其中领头的叫武鑫,据说以前是少林寺里的武僧,后来还俗,到了郭家当一个护院,又娶了个老婆。武鑫在郭家因为一件事而成了郭湛安的心腹,这次武鑫来桐花县,把老婆也带来了,在厨房干活。
听到霍玉想和自己学武,武鑫愣了一下:“二少爷,这武艺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成的。练武可苦了,每天天一亮就得起床扎马步,打一套长拳,更不用说其他的了。您还太小,乖乖读书就成了。”
霍玉摇摇头,说道:“不小了,我都十三了!武大叔你几岁开始学武的?”
“我四岁去的少林寺,”想到自己刚才说的话,武鑫又补充了一句,“二少爷您学武做什么?我是家里穷,养不活我,只能去少林寺。”
霍玉不愿意说:“哪有那么多理由,我就是想学。我不是二少爷么?你不应该听我的么?我今天开始就天天扎马步,你什么时辰起床练功,我就什么时辰起床练功!”
这二少爷要学武可是件大事!
武鑫是个实诚人,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霍玉既然成了二少爷,他当然只能应下了。不过他也知道,这县衙里真正做主的是郭湛安,所以等到了下午,郭湛安处理完公务,武鑫便把这件事告诉给郭湛安。
郭湛安一时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他要学武?”
“可不是。”武鑫回答道,“这二少爷看着有肉,不过我看他身子骨还是虚,练功多苦。少爷,不如您帮忙劝劝?”
郭湛安想到今天霍玉今天上午在书房读书时那模样,摇摇头,说道:“既然想学,你看着他点。”
武鑫无奈,这一个两个主子都发话了,他只好应下。
等武鑫走了,郭湛安让吴佳去把霍玉叫来。霍玉虽然不愿意面对郭湛安,但他还是整了整衣服,低着头过来了。
郭湛安见霍玉低着头的模样,心中不知怎的生出一股气来。他挥挥手让吴佳退下,这才问道:“怎么,都不想抬头看我了?”
霍玉还是低着头:“不是的。”
“不是?”郭湛安冷笑一声,“不是怎么不敢抬头?”
霍玉这才不情不愿地抬起头。
这一抬头可把郭湛安给吓了一跳!
“你咬嘴唇做什么?”
“没什么。”霍玉下意识又咬了一下嘴唇,“哥哥不用担心。”
郭湛安有些烦躁,又有些无奈,他伸手按了按眉心,耐下性子问道:“霍玉,你到底是怎么了?有不顺心的事情么?”
霍玉摇摇头:“没有。”
郭湛安追问道:“那为什么今天在书房的时候,我教你写字,你把我推倒了?”
霍玉迟疑了一下,没敢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随便找了个借口:“哥哥你突然靠近,把我吓到了。我就是那么一顺手,你别往心里去。”
郭湛安又问他:“那你突然想跟武鑫学武,是为什么?”
霍玉哑声回答:“我想当一个有用的人。”
“然后就能离开我,出去闯荡了?”
霍玉一惊,赶紧摇头说道:“不是的,我、我不想离开哥哥!”
郭湛安叹了口气:“霍玉,你到底是怎么了?我们兄弟之间有什么话不能说么?你对我有恩,你想要什么,便说出来。”
你!
霍玉闭紧嘴巴,他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会不小心把这个答案说出来。
霍玉无法想象,当郭湛安知道自己那点龌龊的心思以后,会怎么样。
他怕极了,他怕郭湛安讨厌他,他怕郭湛安觉得他恶心,他怕郭湛安会逼迫自己离开,再也不见自己。
十三岁的霍玉,已经知道他与郭湛安之间是永远都不可能的。
什么酒坛酒杯,不说别的,自己什么身份,郭湛安又是什么身份?能被郭湛安认做义弟已经是自己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不能再奢求什么了。
也罢,既然是兄弟,那便永远做兄弟吧。
郭湛安那句话,如醍醐灌顶,让霍玉茅塞顿开。
他握紧拳头,等心情勉强平复下来,才回答说:“哥哥,我真的没什么。只不过看到哥哥遭了这么大的罪,我心里难受,想快点能帮上哥哥的忙。”
这话说得合情合理,就算是郭湛安,也抓不出里面的错来。
他走到霍玉面前,一手搭在霍玉的肩上:“好弟弟,你放心,将来我们兄弟一定能出人头地。”
霍玉点点头,强颜欢笑道:“哥哥要是没事,我就回去了。明天开始就要和武大叔学武,还有好些事情要准备呢。”
郭湛安点点头,放他回去。
等离开书房,霍玉见四下无人,便带着点窃喜和难过,一手搭到肩膀上。
那是郭湛安搭过的地方,现在摸上去还能感觉到上头的温度。
霍玉突然想起那个雪夜,郭湛安牵着自己的手,宽大的掌心温温的,干干的,给了自己无穷的勇气。
霍玉现在每天早起,先跟着武鑫扎马步,打一遍长拳,再练基本功。然后回屋换好衣服,和孙老一起用早饭。上午还要练字、看书,等午睡起来,再去院子里打拳。
下午也不能松懈,除了上午没看完的书,霍玉还要和孙老一起学打算盘,看账本。当然了,郭湛安的账本霍玉不能看,他看的都是孙老特地给他准备的。说白了,就是孙老瞎编出来的。
郭湛安在一旁瞧了几天,看霍玉的确没有异样了,这才放心,继续监督沟渠的建设去了。
就在沟渠建好前的几天,去西北送信的贾欢回来了。
贾欢一路风尘仆仆,顾不得回屋洗去身上的尘土,换一身衣服,就急匆匆让吴佳去找郭湛安,自己则赶紧就着温水吃了三个馒头。
郭湛安回来,带着贾欢去了书房,只留下他们两个人,又让福全守在外头,这才问道:“三皇子怎么说?”
他信任贾欢,要不然也不可能把这么重要的消息让贾欢带过去。如今贾欢从西北回来了,说明三皇子必然是收到了自己那封信。所以,他干脆开门见山,直接问李绍钧有什么想法。
贾欢说道:“三皇子说,他在军营多有不便,您的那封信他已经烧了。让我给您带句话,您信上说的事,可以是大功,也可以是大过。所以,千万不能交给其他人!您看准了,是时候就直接上报给陛下。还有,您说的那几个名字,有几个是老四外祖家提拔的,他那边也会做准备,最好用这件事让老四吃吃苦头。”
李绍钧所说的老四,自然是他的四弟,当今的四皇子李绍锦了。
李绍钧和姜言年被派去西北牧马,他郭湛安从翰林院到了桐花县,这些事情里头有李绍锦的影子。
李绍钧和李绍锦二人已经势成水火,就差搬到台面上来了!
郭湛安是李绍钧的伴读,自然是李绍钧一派的,这些事情不用李绍钧交代,他也会这么做。
不过既然李绍钧都传话了,说明西北那边也准备用这件事情当引子,把火烧到李绍锦身上!
李绍钧话中提到几个名字,郭湛安稍一细想,就明白了。
华贵妃得宠后,柳家顺势成了朝中新贵,柳翩翩的父亲曾经主持了两次科举,招揽了不少门生。
“那几个名字,你还有印象么?”
贾欢忙道:“有,三皇子口述给我,我不敢忘,每天都在心里默念。如今啊,都刻在脑子里,忘都忘不了了。”
郭湛安拿出名单,说道:“你报。”
贾欢接连报了七个名字,又说:“三皇子还交代,这几个人只是他知道的,里头说不定还有他也不知道的,要少爷小心为上。还有,西北那边最近也隐隐有异状,似乎和少爷信中提起的那件事有关。三皇子说,少爷若是能快刀斩乱麻,那是再好不过了。”
郭湛安点点头:“我明白了,你这几天好好休息,不用忙别的,去外头挑两个可靠的小厮回来,照顾二少爷起居。”
“二少爷?”贾欢奇怪了,“京城来人了?”
郭湛安旋即想起自己认霍玉做义弟的时候,贾欢已经去西北了。
再想起京城里自己那个所谓的弟弟,郭湛安冷笑一声:“不是京城里头那个,是霍玉。如今他是我的义弟,你以后见了,记得放尊重些。”
贾欢向来会看脸色,当下应承道:“是,那我先去问问二少爷,看他喜欢什么性子的,话多还是话少的。免得话多的嫌烦,话少的嫌闷。”
“你去吧,只有一点,要懂规矩的,别跟沈放一样。”
贾欢心中一凛,自下去忙活不提。
等贾欢离开,郭湛安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中,看着桌案上的白纸黑墨,思索着接下来的对策。
按照本朝的规矩,县令若有奏上报朝廷,要先交给本县所在的府,又府衙里专门人士看过之后,再上交给州,最后才能送交吏部。若有急奏,便给绕过这些,直接上交吏部,免得拖延时间。
这功劳自己得独吞,所以必须绕开州府。只是吏部里头也有好几个人在这名单上,其中一个还是吏部侍郎!
所以,吏部这条路只能算下下策。
第7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