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节
嫡子归来 作者:黄大侠
第24节
李崇浩再无能昏庸,也是皇帝,手中人才济济,派人调查谣言的来源不在话下。
李绍锦还是气不过,问道:“那我该怎么办?”
几个下属面有难色,当中一个建议道:“不如,殿下给秦王送些礼去,就当是恭贺秦王的封王之喜。等府邸建成了,再送乔迁之喜。这样一来,殿下与秦王不合的谣言自然不攻而破了。”
李绍锦啐了一口:“我呸!给李绍钧送礼?那就得是丧礼!”
下属们别无他法,一起劝道:“殿下,如今先忍一时,将来才能东山再起啊!如今陛下对殿下并不是太满意,如果让陛下听说了这个谣言,按照陛下的脾气,肯定是要派人追查的。不如我们先把这个谣言平息了,免得给柳大人添麻烦。”
李绍锦也知道这几个下属的话没错,李崇浩最要面子,虽然他自己对儿子们有亲疏之分,但绝对不允许其他人说他儿子之间不和睦。要是这谣言让李崇浩知道了,李崇浩一定会派人查清楚,那柳文华可就难逃一劫了。
李绍锦咬牙切齿地说道:“来人,替我准备一份厚礼!”
李绍锦送礼的举动,很快就获得了李崇浩的嘉奖。京城众人见风使舵,也纷纷下帖子求见这新出炉的秦王。
李绍钧自然不会愚笨到在这时候耀武扬威,他只见了外祖姜家,和与姜家关系向来不错的几户世家,再有就是几个寒门学子,其余的全都不见。
他这番作为,虽然多少会引来一些流言蜚语,但却是情理之中,没有人能够指责他什么。
但有人就是这么自以为是。
郭显通听说自己的帖子被拒了,也不想想自己什么身份,开口就责怪远在许州的郭湛安:“这臭小子离京之后也不知道和秦王殿下通个信,现在可好,秦王殿下压根就不愿见我。”
柳菲菲在一旁阴阳怪气地帮腔:“可不是嘛,往日见他是秦王殿下的伴读,还以为能在秦王殿下面前多替老爷美言两句,没成想是这么个不成器的小子。”
郭显通有些醒悟了,瞪了柳菲菲一眼,说道:“你闭嘴,要不是你,我会被秦王殿下拒见么?”
柳菲菲不满道:“怎么又是我的错了?我一个妇道人家,只懂在家相夫教子,哪里能和秦王殿下扯上关系?”
郭显通骂道:“你当我不知道?要不是你进门之后没好好对待我儿,他把气都撒在我身上,他如何会不替我多多美言?”
柳菲菲冷笑一声,说道:“老爷,您可说错了,我哪里有虐待过你的好儿子了?衣食住行哪有一样是差了他的?老爷,错在你自己啊。”
郭显通不悦道:“妇道人家!”
柳菲菲不怕,继续说道:“老爷您自己偏爱小儿子,下人们见风使舵,自然都去奉承老爷宠爱的那个了。再说了,老爷娶了我,还以为自己能攀上秦王么?”
“你什么意思!”
柳菲菲优雅地托了托发髻,说道:“老爷,您可是柳家的女婿,现如今后宫里当家做主的,就是柳家的女儿。姜家有皇子,柳家也有。”
郭显通一愣,随后叹了口气:“家门不幸。”
而无辜被自己父亲一通骂的郭湛安此时可没空管京城的动向,原因无他,桐花县吴佳来信,孙老快不行了。
☆、第91章 上坟
霍玉看了吴佳的来信,急得不得了,恨不得有遁地的本事,立刻赶回到孙老身边。郭湛安也没有多劝,他知道吴佳从来不是一个做事毛毛躁躁的人,桐花县与西北相距颇远,如果孙老只是小毛病,吴佳必定不会在信中写得那么严重。
郭湛安看霍玉急得团团转,发话道:“玉儿,让福全收拾好行囊,你和他,再带几个人,明天一早出发回桐花县看望你爷爷。我的身份不能随意离开许州地界,不能与你一同去看望孙老,你过去之后替我向老人家赔个不是。”
霍玉这才冷静下来,点头道:“多谢哥哥,但是我想今天就走。”
郭湛安劝道:“从许州到桐花县,就算是快马加鞭不眠不休都要花上十天的功夫,你这些天的干粮不带上?还有,回桐花县的文牒我还要去准备,你现在带着人快马加鞭赶回去,身上不带着证明身份的文书,万一有人把你当成逃窜的囚犯该怎么办?”
霍玉闷声道:“是我轻狂了,我现在就去收拾东西。”
郭湛安担心霍玉闷坏身体,忍不住多说两句:“你放心,吴佳做事细致,有他在,孙老肯定不会有事的。”
霍玉点点头,郭湛安见他心情好了些,这才放他走。
不必细说这一路是如何日夜兼程,等霍玉等人赶到桐花县的时候,孙老已经昏迷不醒多日了。
霍玉见自己爷爷躺在床上病重的模样,忍不住和吴佳说了重话:“爷爷都病成这样了,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吴佳叫苦连连:“二少爷,不是我不想告诉您,是孙老他老人家拦着我不让我说!他老人家自从冬天里小毛病就接连不断地来,我说干脆写信告诉二少爷吧,可老人家说了,您在许州是跟着少爷做大事的,不能因为他的一些琐事就跑回来。”
霍玉又气又恨,气的是孙老居然一直瞒着自己,恨的则是他自己居然直到孙老病重才赶回来。
吴佳见霍玉沉默不语,只是紧咬着下唇,几乎要咬出血来,直到霍玉自责,忙说道:“二少爷放心,我已经请了大夫过来,这几日按照大夫开的方子熬了药给孙老吃,已经好了不少了。”
霍玉大惊:“如此就算好了不少?那之前要有多严重?”
吴佳无奈,只能以实情相告:“一个多月前,我趁着孙老睡着的时候出门采购,没想到当中孙老醒来,自己出门了。结果孙老走到一半,突然就倒下了。幸好旁边有人经过,他看孙老昏迷不醒,赶紧喊人来帮忙,就近把孙老抬到自己家里,又请了郎中来给孙老瞧。帮忙的人里有认识孙老的,就来通知我了。大夫说孙老是年纪到了,眼睛越来越不好使,只怕是要失明了。”
“失明?”霍玉惊道,“怎么会这样?什么叫年纪到了眼睛会失明?县里面有好几个高寿的老人家,一个个的眼睛都好好的,为什么到我爷爷这边就成年纪到了?”
吴佳回答道:“大夫说,孙老年轻的时候眼睛受过伤,虽然那时候看上去没什么事情,但因此落下了病根。以前那是年纪轻,所以并没有什么大碍,如今年纪上去了,身上大大小小的毛病好几个,眼睛的旧伤就被带出来了。”
霍玉这才勉强接受这个事实,又问道:“那其他的呢?如果只是失明,为何一直昏迷不醒?”
吴佳又说道:“那一跤摔得实在是厉害,脑袋侧边好大一个伤口,幸亏止血及时,否则只怕伤势更加严重。大夫说,孙老现在的样子只能静养,因为年纪大,不少药都不能随便用。不过,二少爷你请放心,孙老每天都会醒来一两个时辰,我这药啊粥啊都备着,孙老什么时候醒来就什么时候吃。”
霍玉也是别无他法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忙吧,我守着爷爷。”
吴佳见霍玉风尘仆仆的样子,说道:“二少爷,不如我先去替你准备洗澡水。您一路颠簸,还是赶紧洗漱一番吧。”
霍玉摇头道:“爷爷现在什么时候醒来都不知道,万一是我洗澡那会儿呢?我就守着爷爷,等爷爷醒来再说。”
吴佳劝不动霍玉,只能让霍玉守在孙老边上,自己下去让厨娘替福全等人张罗一桌酒菜,又送了点清淡的给霍玉。
一直守了四个多时辰,孙老才悠悠地醒转过来。他目不能视,不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霍玉就在他身边,睁着一双浑浊的双眼,慢吞吞地伸手去够床边的绳子,而绳子的另一头则挂着几个铃铛,方便吴佳等人听到。
霍玉正打着瞌睡,突然听到旁边传来一阵铃铛声,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走水了或者是进贼了,赶紧醒来。
等他见到这铃声竟然是床上的孙老费力地拉扯着绳子发出的,霍玉登时睡意全无,喊了一声:“爷爷!”
孙老浑身一震,几乎不可置信地问了一句:“玉儿?”
霍玉跪在床前,重重地向孙老磕头:“霍玉不孝,现在才回来看您。”
孙老听到这响声,心疼得不得了,可惜他浑身都使不上力气,特别是后背和双腿,疼痛正一阵阵地在发作。
他只能颤抖着声音说道:“快起来,快起来。”
霍玉起身,重新坐到床边,他见孙老双手胡乱地挥舞着,赶紧伸手抓住,说道:“爷爷,我在这呢。”
孙老这才定身,问起他来:“你怎么回来了?”
霍玉老实回答:“吴佳传信给我,我才知道爷爷你生病了。”说起这个,霍玉免不了多埋怨几句,“爷爷是不要见我了么?为什么总是让吴佳帮你瞒着我,不让我知道你的病情?”
孙老咳嗽了几声,说道:“哪里是不要你了,就是怕你因为我而分心,才让吴佳瞒着你的。我年纪大了,毛病总是容易找上来,养养就好了。要是每次都告诉你,你这一年多就都花在桐花县和许州之间来回奔波上吧。”
霍玉早就知道孙老的心思了,只是如今亲耳听见,仍旧感动不已,几乎要哭出来:“爷爷真是的,我照顾你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以后可不许瞒着我了。”
孙老笑了两声,说道:“那你是打算一辈子陪着我这个糟老头子,在我死前都不回许州了不成?”
霍玉一愣,一时竟回答不上来,片刻后才说道:“爷爷别老咒自己,你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孙老眼睛失明,看不见霍玉此刻患得患失的表情,只当他是男儿志在四方,跟着郭湛安一起见识到了天下之大,不愿意再龟缩在桐花县一角。
他一直都想让霍玉出人头地,自然不会责怪霍玉这时候的犹豫,反而深感欣慰,说道:“玉儿到底是长大了,我看郭大人写来的书信里对你夸赞不绝,有意要好好栽培你。要我说,我的病也就这样了,你明日去你父亲坟上祭拜一番,就回许州吧。”
“不行,”霍玉摇头道,“没亲眼见到爷爷身体康复我不放心,这段时间我就陪着爷爷。父亲那,明天我带上香烛纸钱去上坟,爷爷放心。”
孙老也想和霍玉多一些时光,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他只恨自己现在双目失明,不能亲眼看看霍玉到底成长了多少。
第二日,孙老还在昏迷的时候,霍玉提着篮子离开桐花县,去桐花县附近的一处山中扫墓。
霍大山当年去世后,老虎寨里没有人知道霍家祖坟在哪,他们甚至从来没听霍大山说过自己老家在哪。这群土匪又担心有霍大山的仇人寻上门,特地在桐花县附近山中寻了一处隐秘的地方给霍大山修了一座坟,每年都会带着霍玉去扫墓。
霍玉对这条路十分熟悉,山中马匹不便,他便把马系在山脚的树上,拎着篮子徒步上山。
只是霍玉并没有料到,他竟然在霍大山坟前见到了一位故人——刘老大。
霍玉来的时候,刘老大站在霍大山坟前,低着头喃喃自语,但因为相距太远,刘老大的声音又轻,所以霍玉并不能听清他在说什么。
刘老大听到声响,转头瞧见霍玉,十分惊慌:“你、你怎么来了!”
霍玉说道:“我昨天回的桐花县,今天给爹上坟。”
刘老大试探着问他:“郭大人跟着你回来没有?他现在在许州,还是在桐花县?”
霍玉皱着眉,思考着刘老大这么问的目的。
他现在已经不比当年,如今细细想来,刘老大当年其实隐约对自己有些敌意的,只不过是看在自己亡父的份上,才没有表现得太明显。
但霍玉转念一想,如今老虎寨都已经没了,刘老大对自己的敌意的根源已经消了,就算现在自己老实回答,他也没胆子伤害自己。
于是,霍玉老实回答道:“哥哥在许州呢,他是许州的通判,许州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他过目,哪里有空和我一起回来。”
刘老大长长地松了口气,说道:“我就是回来祭拜一下老大的,没其他意思。你、你别和郭大人说我回来过。”
霍玉心中生疑,拦住刘老大的去路:“为什么不能说?”
刘老大又急又怒:“不让你说你就别说,走开,别挡我的路!”
霍玉偏偏不让,他意识到刘老大如此怕郭湛安是有自己不知道的隐情。而一旦事关郭湛安,霍玉就显得格外不近人情。
“你不说,我就告诉哥哥你来过这里。”虽然不知道刘老大为什么不让自己告诉郭湛安,但既然刘老大有这次顾虑,那霍玉就毫不客气地拿来威胁他了。
刘老大气得半死,可他偏偏拿霍玉没办法,只能避重就轻地说道:“郭大人曾经给我一笔路费,让我带着我婆娘去西南。但是最后我们没去,就在永安府旁边的一个小县城里用这笔钱做起了买卖。我怕郭大人知道这件事,会怪我言而无信。”
霍玉信以为真,笑着替郭湛安说好话:“你放心,我哥哥不是那种人。既然你们把这笔钱用在正途上,就算哥哥知道了,也不会责怪你们的。”
刘老大干脆朝着霍玉深深一拜:“霍少爷,算我求您了,千万别让郭大人知道这件事。”
霍玉不愿为难刘老大,说道:“你放心,我会替你保守秘密的。”
刘老大这才放心,一路小跑着离开,就怕霍玉又拦住自己问东问西,把他和郭湛安当日说的真相让霍玉知道了。
等刘老大离开后,霍玉这才走到霍大山坟前。
或许是之前刘老大的作为,霍大山坟前并没有什么野草一类的,十分干净。
这替霍玉省了不少时间,他拿出篮子里的香烛纸钱,摆在霍大山坟前,又拿出火折子将香烛点燃,继而把纸钱烧了。
“爹,一年多没来看你。我上次和你说过的那个义兄,他带我去了西北,虽然遇到不少坏人恶事,但都撑过去了。我、我现在和他在一起了,我觉得挺好的,就是对不住你,让咱们霍家在我这一代断子绝孙了。”
霍玉坐在霍大山坟前,絮絮叨叨地把这一年的经历说了一通,几乎可以说是事无巨细。这样的后果就是等他下山的时候,西边的火烧云烧得正浓。
在霍大山坟前的一番剖白,让霍玉心里头畅快了不少,照顾起病床上的孙老更加手脚麻利了。
跟着来的福全等人在出发前就被郭湛安一个个交代过了,绝对不能催促霍玉早日回许州。他虽然想念霍玉,担心霍玉,但不愿在这件事让和霍玉有矛盾,免得影响两人的感情。更何况,他早早把人拐到手,心中对孙老有一些愧疚,既然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打扰孙老和霍玉相处的时光。而且,他比孙老年轻太多,日后霍玉陪伴他的时光还很漫长,不必要争这一朝一夕。
有了郭湛安的交代,福全几个人对许州和郭湛安绝口不提,每日要么是听从霍玉的吩咐替他跑腿,要么就是帮吴佳处理一些杂事。
在霍玉悉心照料下,孙老的病情迟迟不见好。他心里头焦急,让福全和吴佳去永安府请了好几个出名的郎中来替孙老诊断。
这些郎中诊断之后,都只是摇摇头,直说自己无能为力——孙老年纪摆在那,冬天之后大病小病没有断过,这么一摔又让孙老旧伤复发,几番叠加下来,除非华佗在世,否则就只能这么拖着了——建议霍玉可以开始准备后事了。
霍玉不信,又请了几个郎中来,可给出的答复都是同一个。
霍玉这才接受这个残忍的事实,他只觉得自己如同坠入一汪千年寒潭,从心底里生出一股寒意,浑身发抖。
他低着头,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强打起精神进屋陪孙老。
如是浑浑噩噩般过了四五天,孙老大限已至,躺在床上急促地喘着气。
霍玉守在床前,寸步不离,见他如此痛苦的模样,手中的一碗续命汤说什么都喂不下去了。
孙老知道霍玉在床前,他闻到了那股熟悉的药味,费力说道:“不喝了,玉儿,我昨日梦见你养父了。”
“养父?”霍玉不解地问道,“我养父是谁?”
孙老咳嗽了几声,觉得舒服多了,回答道:“就是霍大山。玉儿,你并非霍大山亲子。”
霍玉闻言大惊,手一松,盛着药的碗就落到了地上,药汁扫了一地,霍玉小腿上也沾上了一些。
守在门口的福全听见了,连忙进来,见到这样的场面,忍不住说道:“怎么了这是?二少爷,来,您坐这边,我来收拾。”
霍玉只觉得胸口有一股气堵得慌,一颗心则像是要从嘴巴里蹦出来了一般,满脑子都是往日与霍大山相处的场景。
他任由福全把自己扶到另一张凳子上,眼睛则直勾勾地盯着孙老看。
孙老虽然看不见,但他知道霍玉是被吓到了。他有心安慰霍玉,可又知道自己时间不多,只能长话短说:“你是霍大山雪天里捡回来的,你挂着的锦囊里的玉佩和字条,怕是你亲生父母留给你的。若是你有心去寻的话,可以根据玉佩和字来寻找。”
霍玉一个劲摇头:“不会的,爷爷,你别骗我了!你别骗我了!”
孙老又是一阵咳嗽,难受地吐出一口痰,又说:“我、我本想、瞒着你的,但是昨夜梦见你父亲,他、他说,咳咳咳。”
福全没想到自己会听到这样的秘密,真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他见孙老咳嗽得难受,上前替孙老轻轻拍着后背,对霍玉说道:“二少爷,孙老这、这怕是,回光返照。您、您抓紧时间。”
霍玉突然一笑,说道:“我知道,爷爷是在骗我的,就像小时候骗我晚上外头有吃小孩的妖怪一样。福全,你先下去,我陪着爷爷。”
福全不敢多说什么,只能退下。
霍玉似乎是没听见孙老先前说的话一般,拿出帕子把孙老嘴边的痰擦掉,又替孙老顺气:“爷爷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爷爷的期盼,会闯出一番事业的。”
孙老听出霍玉话中的决绝,两行热泪留了下来,他费尽全身的力气,最后吐出几个字:“爷爷、没、骗你。”
说完这几个字,孙老长出一口气,满足地闭上了眼睛。
霍玉再也忍不住,扑在孙老的遗体上嚎嚎大哭起来。
☆、第92章 回家
霍玉好歹也是郭湛安培养起来的,虽然伤心不已,但还是抹了把眼泪强打起精神料理孙老的后事。吴佳和福全等人自知劝不动他,只能在一旁尽可能多替霍玉多做点事,注意着霍玉的精神状态,免得老的才去世不久小的就倒下了,让郭湛安知道了,倒霉的可就是他们了。
过了头七,霍玉大病一场,吴佳等人更是焦急得不得了,从永安府请来了最好的郎中给霍玉看病。
郎中仔细诊断过后,走到屋外小声和吴佳等人说道:“公子这几日郁结于心,又劳累过度,这才倒下的。我这里开几副安神的药,晚间的时候让公子喝下,好好睡一觉就好。不过,这位公子小时候应该是被风寒侵入骨子里了,虽然近几年有所调理,但身子骨比同龄人来说还是要差一些。平时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可一旦生病,就要比其他人多遭罪。几位还是多劝劝你家公子,正所谓人死不能复生,早日走出来才好。”
福全等人应下,又拿出不菲的诊金,吴佳拿着郎中开的方子,亲自去桐花县里的药房抓药,留下福全照看霍玉。
霍玉醒来后,听了福全转达的郎中的话,沉默许久,叹了口气,说道:“我明白了,这几日辛苦你们了,你们放心,我、我不会再这样了。”
接下来的四十多天里,霍玉的确没有再因为连夜哀悼、不眠不休——他忙着处理不少琐事。
孙老去世后,吴佳和其他留下来照顾孙老的自然不必再留在桐花县了,到底是全都带去西北,还是送去郭湛安名下的庄子,又或者是回京城郭家,这是摆在霍玉面前的问题。
有像吴佳这样真把霍玉当成二少爷对待的,也有依旧把霍玉看成是土匪头子的。后者不服霍玉,嚷嚷着要立刻去西北投奔郭湛安,这当中喊得最大声的,就属沈婆婆的孙子沈放。
当年郭湛安曾让沈放做霍玉的贴身小厮,但沈放偏偏不把霍玉放在眼里,后来郭湛安就暂时歇了这心思,让沈婆婆重新教沈放规矩,等规矩学好了再说。
这世上机会从来都是一瞬间的事,虽然当时郭湛安想的是等沈放学好了规矩再放到霍玉身边,主仆二人年龄相仿,多多少少能让霍玉自在一些。但后来郭湛安做县令不到一年就去了西北,沈放那时候的规矩还没学好,郭湛安就把人留下来。等到了西北,贾欢成了郭府的管家,福全则跟着霍玉,慢慢成了霍玉的小厮,郭湛安就彻底把沈放给忘了。
沈放自从重新跟着自家奶奶学规矩,自觉脸上无光,就恨起了霍玉。他从来都是不服霍玉的,在他眼里,霍玉不过就是一个土匪头子,只是运气好,得到郭湛安的赏识,摇身一变成自家少爷的义弟。
沈放坚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别说什么郭湛安的义弟了,就算霍玉成了皇子,那也是一个土匪!
沈婆婆年纪大了,自家孙子这么闹,她看在眼中,却阻拦不得,只能自己替沈放向霍玉赔罪。
霍玉自然不会因为孙儿的作为而责怪他奶奶,好言相劝了几句,就让沈婆婆下去休息了。
沈婆婆年事已高,禁不起长途跋涉,而且西北那边天气恶劣。霍玉体贴她,就把沈婆婆放到送回郭湛安名下庄子养老的名单里。至于沈放,这种脾气霍玉当然不会放他去西北给郭湛安添乱,正好沈婆婆放心不下自己孙子,霍玉顺手就把沈放也写在了这名单上。
没想到沈放铁了心要去许州,知道霍玉竟然要送他去庄子上,立刻就不干了。大半夜知道了消息,披着一件外衣就想冲进霍玉屋里找霍玉理论。
今天正好轮到福全和另一个人守夜,看沈放气势汹汹地过来,立刻拦在门外,呵斥道:“大半夜的不睡觉来这做什么?”
沈放气冲冲地说道:“让那个姓霍的起来!凭什么把我送到庄子上去!我要去西北许州找少爷!”
福全冷笑一声:“就你这规矩还想去许州?快点回去,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沈放非但没回去,嘴巴上愈发不把门了:“不就是一个土匪出身的兔儿爷,运气好被少爷看上了。呵呵,看他年纪不大,心思倒挺多的,非拦着我不让我去许州,是怕自己失宠么?可惜了,我不是他,我还没不要脸到和男人搞到一块!”
福全大怒:“你背后议论主子,是不想活了是不是?把他给我绑起来!”
福全身边的人听了,连忙冲上去抓住沈放。沈放哪里肯束手就擒,仗着自己身手灵活,和这人打斗在一块儿。
福全正准备抄家伙呢,门突然开了,霍玉从里面走出来,问道:“怎么了?”
福全连忙说道:“沈放这人失心疯了,少爷放心,明儿个就送到偏远的庄子里。”
沈放这时候一口咬在抓他的人的手上,趁着那人吃痛松手的时候,挣脱出来,对着霍玉叫嚣道:“我才没失心疯!我就是要拆穿你这个兔儿爷!仗着少爷不在桐花县就作威作福,还瞒着少爷遣散他的仆人!”
福全听了,连忙对霍玉说道:“二少爷别理他,这人就是疯了!夜里风大,少爷快些回屋吧,这里有我处理,保证不让沈放再惊扰到二少爷您。”
霍玉摇摇头,说道:“你把他关进柴房里,别动他,明天我来处理。”
福全领命,先送霍玉回屋休息,又喊来人把沈放抓起来,关到柴房里头。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都被喊到一块。
只见霍玉端坐在一张师爷椅上,左右站着福全吴佳二人,鲜有地板起了一张脸,面无表情地看着众人。
“我知道你们有些人不服我,但是我是郭家大公子郭湛安认下的义弟,你们不尊重我,就是不尊重我哥哥。”
底下人都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生怕抬头和霍玉对视。一个声音传了出来,满是不屑:“狐假虎威。”
院子里其他人都没说话,因此这个声音虽然轻,但在场所有人都听清楚了。
霍玉也不恼,继续说道:“狐假虎威也好,耀武扬威也罢,我既然是哥哥认下的义弟,是你们口中的二少爷,我说的话,你们就不能不听。你们的去向我都有安排,要是还有不服的,闭上嘴,别让我听见。要不然,把自己的卖身契赎回去,免得让我看着心烦。”
众人迅速交换了眼神,最终没人说话了。
等众人散去,吴佳笑着说道:“还从没见过二少爷这样子呢。”
霍玉恢复成往日里的模样,抿了抿嘴,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是哥哥认下的,他们不服我没关系,但是不能说哥哥的坏话。”
福全想到昨日夜里沈放那“兔儿爷”的称呼,有所感悟,又不由自主看了一眼吴佳——许州郭府的人不少都知道了郭湛安与霍玉的关系,以吴佳的身份地位去了西北,早晚是要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那时候吴佳会是个什么态度了。
不过福全转念一想,又暗自嘲笑自己过于担心了——他们都是做下人的,哪里能嘴碎主子的事情?难道两位少爷会因为他们的想法而改变么?
不管福全怎么想的,霍玉之后写了一封信,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告诉给了郭湛安。
不到一个月,霍玉收到郭湛安的回信。郭湛安在信中简洁明了地写明了桐花县中郭家的仆人去向由霍玉全权做主,若是有不服气的,直接喊人牙子过来,又花了大篇幅安慰霍玉。
霍玉来来回回看这封信不下十次,原本因为孙老去世而冰冷的心重新热了起来。
未免沈放再闹出什么事情来,霍玉让吴佳带着沈婆婆和沈放等人回京城郊外的一处庄子上,并且让吴佳交代庄子上的壮丁们,务必看住沈放,免得他又闯祸。
至于剩下的几个,没一个想回京城的郭府,都求着霍玉让他带自己去许州。
霍玉看这几个人都能干,嘴巴也牢靠,和福全商议了一会儿,就都同意了。
过了七七,霍玉拜托桐花县猎户李虎替自己每年去霍大山和孙老的坟头祭拜,宅子也交给李虎打理。至于牌位,霍大山当了一辈子的土匪,没有人知道他老家在哪,是否有祠堂;而孙老是被老虎寨的人抢回寨子里的,除了知道他以前当过账房先生以外,之前的经历无人知晓。
霍玉干脆捧着两人的牌位,福全和吴佳驾车,领着众人一路去往许州。
郭湛安散衙回来,贾欢迎上来说道:“少爷,二少爷回来了,刚睡下。”
郭湛安一喜,顾不得其他的,大步流星就往后院走。
贾欢紧跟在后头,又说道:“二少爷把孙老和他父亲的牌位带过来了,暂时放在空着的屋里,少爷有什么安排么?”
郭湛安一愣,收住脚,说道:“他刚睡下,我先去祭拜孙老。”
贾欢随即领着郭湛安去放牌位的屋子,路上又说道:“少爷,福全那说有要事要告诉少爷,少爷打算什么时候见他?”
郭湛安看了贾欢一眼,说道:“下次说话一次说清楚了,你让福全等我,我祭拜完便找他。”
贾欢领命去了。
郭湛安进了屋里,只见桌子上放着两个牌位,牌位前还放着贡品。
郭湛安取了香,用烛火点燃后对着牌位三拜,说道:“二位放心,只要有我郭湛安在的一天,就绝对不会让玉儿受欺负。”
他平常能言善辩,但现如今却是搜尽肚子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不停地重复着这几句话,一个劲保证自己会保护好霍玉。
当郭湛安把三支香插好,见香既没有灭,也没有倒,松了口气,再次对着牌位长拜道:“多谢二位成全。”
等郭湛安出来,福全早就候在一旁了。郭湛安带他去书房,坐下后问道:“有什么要紧事?”
福全不敢隐瞒,连忙说道:“孙老生前的时候,告诉二少爷,说二少爷是霍大山捡回来的,霍大山并不是二少爷的生父。”
郭湛安心头一紧:“你没听错?”
福全摇头道:“我原先一直守在外头,突然听到里面有东西破裂的声音,赶紧进去查看,发现是二少爷把碗摔碎了。我看二少爷魂不守舍的样子,怕二少爷受伤,就赶紧收拾碎碗,这才听到孙老说二少爷是霍大山捡回来的。”
郭湛安有些恍惚,又问道:“除了你,还有谁听到了?”
福全想了想,说道:“当时房间里只有孙老、二少爷和我,没有其他人,我也没敢和其他人说。”
郭湛安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直保守的秘密就这么让霍玉知道了。
要告诉霍玉真相么?
就在郭湛安举棋不定的时候,有小厮过来求见:“少爷,二少爷醒了。”
郭湛安下定决心,起身去找霍玉。
霍玉刚睡醒,散着头发迷糊的样子正戳郭湛安的心。后者摆了摆手,示意其他人都退下,自己则走到霍玉身后,亲自替霍玉束发。
“玉儿,我听说了,”郭湛安一边替霍玉整理碎发,一边说道,“你、你想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么?”
他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将选择的权利交给霍玉。
霍玉一愣,随后露出一个自嘲的笑容:“哥哥听说了啊,也是,福全听到了,哥哥怎么会不知道呢?”
郭湛安察觉到霍玉的口气不对,伸手从背后将霍玉搂进怀里,弯下腰,头贴着霍玉的脸颊,说道:“生气了?”
“怎么会生哥哥的气呢?”霍玉说道,“我、我也不知道。我这四十多天里每天都在想,在想他们为什么要扔下我?是不是被人追杀,或者是家里遭了灾,过不下去了。我怎么会不想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么?可是我怕啊,万一找到了,万一他们还活着,那他们为什么不来找我?是不要我了么?所以我想,索性就当他们都死了吧,这样的话,我还可以说服自己他们不是故意不要我的。哥哥,你说我是不是很坏?”
霍玉说到最后,已经是泣不成声。郭湛安觉得自己的脸颊上有冰凉的泪水划过,又疼又辣,憋屈得很。
他只能紧紧抱着霍玉:“别怕,还有我,还有我在。我们不去找他们好不好?从今往后,我们两个好好过日子。”
霍玉转身,将头埋在郭湛安的颈间,整个人拼命往郭湛安怀里钻,如同一只受伤的小兽一般,不管郭湛安说什么都不回答,只是不停地哭着。
这几十天来的悲伤、委屈、彷徨、害怕,都在这一刻宣泄而出。
☆、第93章 宽慰
霍玉这么一通发泄,第二天总算是恢复原本活泼的样子。他前一日旅途劳累,回到郭府就睡了一觉,醒来之后已经是傍晚,被郭湛安哄着吃了晚饭,又早早去休息了。所以,一直到第二天,他才注意到郭府众人的装扮都十分素净,连平日里挂着的灯笼也换成了青色的。
贾欢在一旁瞧着,见霍玉下意识咬住下唇,便笑着说道:“少爷说了,虽然咱们府上不能披麻戴孝,但大家穿得素净点倒是可以做到的。这些灯笼也是少爷接到您的信之后让我派人去采办的,不知道是否合二少爷的心意。”
霍玉深吸了口气,这才没在贾欢面前失态,略带着哽咽说道:“哥哥、哥哥其实不必替我做这些,若是有客人到访,让他们瞧见了可不太好。”
贾欢一本正经说道:“少爷说了,二少爷的事才是最重要的。更何况家中有长辈去世,本来就不宜多招待客人,二少爷放心吧。”
霍玉点点头,收下了郭湛安的这份心意。他抬手按了按胸口,微微皱眉,说道:“你去忙吧,我先回屋。若是有什么事,就去书房找我。”
贾欢见霍玉面色如常,便放心走了。
霍玉回到房中,小心地解下自己一直带着的锦囊,将锦囊放在手心打量。
他跟着郭湛安的这两年,长了不少见识,自然能瞧出这锦囊的材质和做工都不是一个土匪可以拥有的。
霍玉小心翼翼把锦囊打开——这还是他自己头一次对锦囊里的东西产生了好奇心——他把玉佩放到一旁,打开纸条,对着上面的“钰”字出神。
所以,自己的名字其实是“钰”?
但很快,霍玉回过神来,把玉佩和字条都放回锦囊里,打开抽屉里的一个盒子,把锦囊扔到里面,又把抽屉锁好。
不管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不管自己原本的名字是什么,这些对他来说已经都不重要了。
他是霍玉,是霍大山的儿子,是郭湛安的义弟。
等到了晚间,霍玉身着亵衣躺在被窝里,冷不丁被郭湛安瞧见了,后者问道:“玉儿,你一直挂着的锦囊呢?”
霍玉老实回答:“锁在抽屉里了,那东西、那东西是我亲生父母留给我的,我觉得戴着也没什么意思。”
郭湛安明白霍玉这是强装出来的不在乎,要不然何必多此一举把锦囊放进抽屉里好好保管?大可以随便一扔就了事。
虽然霍玉不愿意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害怕面对父母抛弃自己的事实,但从心底里依旧存着一丝侥幸,希望父母是身不由己,不得不抛弃自己;又或者当时事态紧急,只是想把他藏好,之后返回来寻找时,自己已经被养父霍大山抱走了。
郭湛安不欲拆穿霍玉,只是伸手揉了揉霍玉的头发,说道:“不戴就不戴吧,今天都做了些什么?”
霍玉这才有了些精神,掰着手指将自己今天做的事一桩桩说给郭湛安听,末了又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琢磨了一天的话说了出来:“哥哥,我要替爷爷守一年的孝,要不然我先搬去别的地方,免得给哥哥你添麻烦。”
郭湛安转头去看霍玉:“怎么好端端的说这些?是府上有谁冲撞你了,还是有人说什么了?”
霍玉连连摇头:“是我自己想的,毕竟我还在孝期,冲撞了哥哥就不好了。”
郭湛安伸手捏着霍玉的下巴,问他:“那你现在还跟我一张床,是不是冲撞了?”
霍玉脸涨得通红,慌慌张张地从郭湛安怀里挣脱开,说道:“那、那我先去旁边屋子过一夜,明天就去找个僻静的宅子。”
郭湛安忍不住笑出声来,重新把霍玉揽进怀中,说道:“你我之间还要分得这么清楚么?要是你我之间有一个是女子,那倒是能一起光明正大守孝了。”察觉到怀中人的不安分,郭湛安亲了亲霍玉的额头,又说道:“你放心,都为男子又如何?只要我们彼此真心相待,又比这世上任一一对恩爱夫妻少了什么?”
霍玉闷闷的声音从郭湛安胸口处传来:“我、我到底不是女子,不能替哥哥你传宗接代,等将来回到京城,哥哥的父母免不了要替哥哥相看妻子。要是那样,不如现在断了罢了。”
“胡闹!”郭湛安忍不住在霍玉后背上打了一下,“看来是我平日里太惯着你了!让你去一趟桐花县,你都生出离开我的心思了?”
霍玉不敢抬头去看郭湛安,只是低着头说:“反正连亲生父母都可以不要自己的儿子,这个世界上的感情还有什么是可靠的?”
郭湛安一手捏住霍玉的下巴,迫使后者抬起头和自己对视,看见霍玉不知何时流下来的眼泪,郭湛安又是生气又是心疼——说是不在乎,可哪个有血有肉的人会不在乎自己亲生父母抛弃自己的呢?
郭湛安不由想起自己母亲离世时的场景,他还记得那时候的自己年纪虽小,却在那一天长大了不少,心也冷了。原本被母亲一手营造出来的温馨的家变得冷漠无比,特别是柳菲菲进门后,那些以前围着自己转、绞尽脑汁讨好自己的仆人转头就去讨好新的郭家夫人,好像郭家没有他这个人一样。
比起那时候的自己,现在的霍玉一定更不好受。
这么一想,郭湛安原本的那半肚子火气都转为了怜惜,柔声哄着:“玉儿,我知道你心里头不好受,你现在谁也不信。但是我们的日子还很长,你就呆在我身边,瞧着我是怎么疼你宠你的,好不好?”
霍玉再也忍不住了,紧紧抱住郭湛安,恳求道:“哥哥,我真的好怕,我的亲生父母不要我了,现在爷爷也不在了,我就只有哥哥你了。哥哥,要是你有一天嫌弃我了,你也别告诉我,就给我指派些事情,把我打发得远远的。我去了那,会给哥哥写信,哥哥可以不看,也可以不给我回信,但是就别告诉我你讨厌我了。”
郭湛安知道霍玉这时候什么安慰的话都听不见去,只能不停地抚摸着霍玉的后背,说道:“好,都听你的。只是我现在还没厌烦你,你若是再这般下去,我还担心是你厌烦我了。”
“不会的,我才不会讨厌哥哥。”霍玉急急剖白,“哥哥要相信我。”
这小东西,怎么就这么缠人呢!
郭湛安哭笑不得,干脆手掌下移,在霍玉屁股上拍了两下:“相信你,但是你要是再说今天这些话,那我可就要怀疑你不喜欢我了。”
霍玉不好意思,更不敢去看郭湛安,只好缩在郭湛安怀里点点头,小声说道:“怎么会不喜欢。”
郭湛安捏了捏霍玉的耳垂,又说道:“好了,闹腾了大半夜,现在可安心了?”
霍玉不说话了,只是抱着郭湛安。
郭湛安又亲了亲霍玉的发漩,二人一同沉沉睡去。
第二天,郭湛安早起去府衙应卯,结果刚起身,一旁的霍玉跟着醒来了。
郭湛安好脾气地把霍玉露在外头的手臂放回被窝里,又捏了捏霍玉的脸,说道:“还早着,再睡一会儿。”
霍玉摇摇头:“睡不着了,好久没伺候哥哥更衣了,我来吧。”
原本一直守在外头的侍女和小厮倒是对这样的局面很习惯了,有霍玉在,他们就只有打下手的份。
郭湛安知道霍玉这是心里头空荡荡的,非要找点事情做不可。他犹豫了一会儿,便把之前收到的消息告诉霍玉:“今年咱们回京城过年,我们要提前一个月启程。我等会让贾欢把平日里来往的人家名单给你,你替我准备好贺礼。”
霍玉果然吓了一跳:“一州大员无诏不得出,皇上宣哥哥回京是有什么事么?”
郭湛安解释道:“通判是皇帝亲自认命,监督一州知州的官职,皇帝宣我入京,就是想了解许州的动向。正好京城中有我父亲,陛下便允许我今年除夕前回京,刚好能和我父亲他们过除夕。”
霍玉想了想,说道:“我明白了,哥哥放心,你把这差事交给我,我一定不会搞砸了的。”
要不是碍于有其他人在场,郭湛安早就探头去亲这招人疼的小家伙了。他捏了捏霍玉的脸蛋,说道:“那就有劳二少爷了。”
霍玉抿嘴一笑,接过一旁侍女递过来的热毛巾,交给郭湛安。
贾欢办事利落,等霍玉用过午饭,送礼的名单就列好送到霍玉手上。
“二少爷,这是我按亲疏来排的,”贾欢在一旁解释道,“您看最上面,是老爷和继夫人。说句大不敬的,这两位和少爷的关系实在是称不上好,若是让少爷自己准备,恐怕又要惹老爷生气了,少爷您就多担待一些,准备一些好点的,免得让人说闲话。”
霍玉点头道:“我明白的,当今圣上讲究孝道,我不会让哥哥在这件事上落人口实。除了这两位以外,我记得郭家的继夫人还有一子二女,这三个人的喜好你了解么?”
贾欢回答道:“两位小姐的我不清楚,身为少爷的小厮,我也不好打听。不过我想女眷多被拘束在家中,二少爷不妨准备一些带有西北风情的小玩意儿。至于那位少爷,是京城出了名的纨绔子弟,二少爷不用太费心,只要准备的能够让那位少爷带出去炫耀的就好。”
贾欢话中那浓浓的嫌弃让霍玉忍不住笑出声来:“我明白了。三皇子这边,送太贵重的我怕会被人借题发挥,反而给哥哥和三皇子添麻烦,不如送些西北风味的吃食,既与众不同,又不会遭人非议。”
贾欢有些犹豫:“可是,毕竟是三皇子,若是只送一些不值钱的吃食过去,岂不是对三皇子的不敬?”
霍玉有自己的想法:“三皇子和哥哥自幼相识,两个人的交情不会因为送礼的原因和削减。我见过三皇子,此人胸藏沟壑,不是你送礼就能打动他的。而且,如果给三皇子送太贵重的东西,陛下那边又要送什么呢?更何况,京城里还有个四皇子在,如果只送三皇子,不送四皇子,只怕会有人说哥哥趋炎附势。”
贾欢有所醒悟:“虽然少爷和四皇子不对盘,但还不能摆到明面上来。”
霍玉点头道:“没错,大家都心知肚明,没必要为了送年礼而让皇帝猜忌。送些西北特色的吃食过去,也免得被人说什么传递消息。”
贾欢感叹道:“还好有二少爷在,要是少爷交给我来做,肯定要捅出大篓子来。”
霍玉摇摇头,说道:“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我被哥哥教了那么久,要是这些都做不好,那就是辜负哥哥的期望了。”
贾欢笑着说道:“二少爷谦虚了。”
霍玉笑了笑,没有再说话,又低头去看那名单。
☆、第94章 拜见
西北早早就落雪了。
这一日,清晨扫雪的中年人才扫了这条街的一半,街旁边郭府的大门就打开了。里头出来两个年轻公子,为首的一个正是许州通判郭湛安。身后跟着的那个身形较之郭湛安略微矮小了一些,通身上下被一件青色袍子包裹住,看不清长相。
此人自然就是霍玉了。
霍玉还是有些不放心:“哥哥,要不我还是留下来吧。如果冲撞了长辈,岂不是给哥哥你添麻烦么?”
郭湛安在霍玉鼻尖上捏了一把,说道:“既然让你去,你就去,哪有这么多顾虑的?我们不是说好了么,等到了京城,你就一开始拜见一下他们就行了。之后你一直住在我的院子里,有什么需要的都和贾欢与福全说,想出门了就和我说一声,领着福全出去就成,不用在意他们。”
霍玉仔细想了想,觉得郭湛安这方法不错,只要避着京城郭府众人,总不至于还能给郭湛安添什么麻烦。而且他心底里一点都不想和郭湛安分开,只是担心自己身上还背着孝,和郭湛安回去会惹来郭家长辈不满罢了。
第24节
恋耽美
第24节
李崇浩再无能昏庸,也是皇帝,手中人才济济,派人调查谣言的来源不在话下。
李绍锦还是气不过,问道:“那我该怎么办?”
几个下属面有难色,当中一个建议道:“不如,殿下给秦王送些礼去,就当是恭贺秦王的封王之喜。等府邸建成了,再送乔迁之喜。这样一来,殿下与秦王不合的谣言自然不攻而破了。”
李绍锦啐了一口:“我呸!给李绍钧送礼?那就得是丧礼!”
下属们别无他法,一起劝道:“殿下,如今先忍一时,将来才能东山再起啊!如今陛下对殿下并不是太满意,如果让陛下听说了这个谣言,按照陛下的脾气,肯定是要派人追查的。不如我们先把这个谣言平息了,免得给柳大人添麻烦。”
李绍锦也知道这几个下属的话没错,李崇浩最要面子,虽然他自己对儿子们有亲疏之分,但绝对不允许其他人说他儿子之间不和睦。要是这谣言让李崇浩知道了,李崇浩一定会派人查清楚,那柳文华可就难逃一劫了。
李绍锦咬牙切齿地说道:“来人,替我准备一份厚礼!”
李绍锦送礼的举动,很快就获得了李崇浩的嘉奖。京城众人见风使舵,也纷纷下帖子求见这新出炉的秦王。
李绍钧自然不会愚笨到在这时候耀武扬威,他只见了外祖姜家,和与姜家关系向来不错的几户世家,再有就是几个寒门学子,其余的全都不见。
他这番作为,虽然多少会引来一些流言蜚语,但却是情理之中,没有人能够指责他什么。
但有人就是这么自以为是。
郭显通听说自己的帖子被拒了,也不想想自己什么身份,开口就责怪远在许州的郭湛安:“这臭小子离京之后也不知道和秦王殿下通个信,现在可好,秦王殿下压根就不愿见我。”
柳菲菲在一旁阴阳怪气地帮腔:“可不是嘛,往日见他是秦王殿下的伴读,还以为能在秦王殿下面前多替老爷美言两句,没成想是这么个不成器的小子。”
郭显通有些醒悟了,瞪了柳菲菲一眼,说道:“你闭嘴,要不是你,我会被秦王殿下拒见么?”
柳菲菲不满道:“怎么又是我的错了?我一个妇道人家,只懂在家相夫教子,哪里能和秦王殿下扯上关系?”
郭显通骂道:“你当我不知道?要不是你进门之后没好好对待我儿,他把气都撒在我身上,他如何会不替我多多美言?”
柳菲菲冷笑一声,说道:“老爷,您可说错了,我哪里有虐待过你的好儿子了?衣食住行哪有一样是差了他的?老爷,错在你自己啊。”
郭显通不悦道:“妇道人家!”
柳菲菲不怕,继续说道:“老爷您自己偏爱小儿子,下人们见风使舵,自然都去奉承老爷宠爱的那个了。再说了,老爷娶了我,还以为自己能攀上秦王么?”
“你什么意思!”
柳菲菲优雅地托了托发髻,说道:“老爷,您可是柳家的女婿,现如今后宫里当家做主的,就是柳家的女儿。姜家有皇子,柳家也有。”
郭显通一愣,随后叹了口气:“家门不幸。”
而无辜被自己父亲一通骂的郭湛安此时可没空管京城的动向,原因无他,桐花县吴佳来信,孙老快不行了。
☆、第91章 上坟
霍玉看了吴佳的来信,急得不得了,恨不得有遁地的本事,立刻赶回到孙老身边。郭湛安也没有多劝,他知道吴佳从来不是一个做事毛毛躁躁的人,桐花县与西北相距颇远,如果孙老只是小毛病,吴佳必定不会在信中写得那么严重。
郭湛安看霍玉急得团团转,发话道:“玉儿,让福全收拾好行囊,你和他,再带几个人,明天一早出发回桐花县看望你爷爷。我的身份不能随意离开许州地界,不能与你一同去看望孙老,你过去之后替我向老人家赔个不是。”
霍玉这才冷静下来,点头道:“多谢哥哥,但是我想今天就走。”
郭湛安劝道:“从许州到桐花县,就算是快马加鞭不眠不休都要花上十天的功夫,你这些天的干粮不带上?还有,回桐花县的文牒我还要去准备,你现在带着人快马加鞭赶回去,身上不带着证明身份的文书,万一有人把你当成逃窜的囚犯该怎么办?”
霍玉闷声道:“是我轻狂了,我现在就去收拾东西。”
郭湛安担心霍玉闷坏身体,忍不住多说两句:“你放心,吴佳做事细致,有他在,孙老肯定不会有事的。”
霍玉点点头,郭湛安见他心情好了些,这才放他走。
不必细说这一路是如何日夜兼程,等霍玉等人赶到桐花县的时候,孙老已经昏迷不醒多日了。
霍玉见自己爷爷躺在床上病重的模样,忍不住和吴佳说了重话:“爷爷都病成这样了,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吴佳叫苦连连:“二少爷,不是我不想告诉您,是孙老他老人家拦着我不让我说!他老人家自从冬天里小毛病就接连不断地来,我说干脆写信告诉二少爷吧,可老人家说了,您在许州是跟着少爷做大事的,不能因为他的一些琐事就跑回来。”
霍玉又气又恨,气的是孙老居然一直瞒着自己,恨的则是他自己居然直到孙老病重才赶回来。
吴佳见霍玉沉默不语,只是紧咬着下唇,几乎要咬出血来,直到霍玉自责,忙说道:“二少爷放心,我已经请了大夫过来,这几日按照大夫开的方子熬了药给孙老吃,已经好了不少了。”
霍玉大惊:“如此就算好了不少?那之前要有多严重?”
吴佳无奈,只能以实情相告:“一个多月前,我趁着孙老睡着的时候出门采购,没想到当中孙老醒来,自己出门了。结果孙老走到一半,突然就倒下了。幸好旁边有人经过,他看孙老昏迷不醒,赶紧喊人来帮忙,就近把孙老抬到自己家里,又请了郎中来给孙老瞧。帮忙的人里有认识孙老的,就来通知我了。大夫说孙老是年纪到了,眼睛越来越不好使,只怕是要失明了。”
“失明?”霍玉惊道,“怎么会这样?什么叫年纪到了眼睛会失明?县里面有好几个高寿的老人家,一个个的眼睛都好好的,为什么到我爷爷这边就成年纪到了?”
吴佳回答道:“大夫说,孙老年轻的时候眼睛受过伤,虽然那时候看上去没什么事情,但因此落下了病根。以前那是年纪轻,所以并没有什么大碍,如今年纪上去了,身上大大小小的毛病好几个,眼睛的旧伤就被带出来了。”
霍玉这才勉强接受这个事实,又问道:“那其他的呢?如果只是失明,为何一直昏迷不醒?”
吴佳又说道:“那一跤摔得实在是厉害,脑袋侧边好大一个伤口,幸亏止血及时,否则只怕伤势更加严重。大夫说,孙老现在的样子只能静养,因为年纪大,不少药都不能随便用。不过,二少爷你请放心,孙老每天都会醒来一两个时辰,我这药啊粥啊都备着,孙老什么时候醒来就什么时候吃。”
霍玉也是别无他法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忙吧,我守着爷爷。”
吴佳见霍玉风尘仆仆的样子,说道:“二少爷,不如我先去替你准备洗澡水。您一路颠簸,还是赶紧洗漱一番吧。”
霍玉摇头道:“爷爷现在什么时候醒来都不知道,万一是我洗澡那会儿呢?我就守着爷爷,等爷爷醒来再说。”
吴佳劝不动霍玉,只能让霍玉守在孙老边上,自己下去让厨娘替福全等人张罗一桌酒菜,又送了点清淡的给霍玉。
一直守了四个多时辰,孙老才悠悠地醒转过来。他目不能视,不知道自己心心念念的霍玉就在他身边,睁着一双浑浊的双眼,慢吞吞地伸手去够床边的绳子,而绳子的另一头则挂着几个铃铛,方便吴佳等人听到。
霍玉正打着瞌睡,突然听到旁边传来一阵铃铛声,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走水了或者是进贼了,赶紧醒来。
等他见到这铃声竟然是床上的孙老费力地拉扯着绳子发出的,霍玉登时睡意全无,喊了一声:“爷爷!”
孙老浑身一震,几乎不可置信地问了一句:“玉儿?”
霍玉跪在床前,重重地向孙老磕头:“霍玉不孝,现在才回来看您。”
孙老听到这响声,心疼得不得了,可惜他浑身都使不上力气,特别是后背和双腿,疼痛正一阵阵地在发作。
他只能颤抖着声音说道:“快起来,快起来。”
霍玉起身,重新坐到床边,他见孙老双手胡乱地挥舞着,赶紧伸手抓住,说道:“爷爷,我在这呢。”
孙老这才定身,问起他来:“你怎么回来了?”
霍玉老实回答:“吴佳传信给我,我才知道爷爷你生病了。”说起这个,霍玉免不了多埋怨几句,“爷爷是不要见我了么?为什么总是让吴佳帮你瞒着我,不让我知道你的病情?”
孙老咳嗽了几声,说道:“哪里是不要你了,就是怕你因为我而分心,才让吴佳瞒着你的。我年纪大了,毛病总是容易找上来,养养就好了。要是每次都告诉你,你这一年多就都花在桐花县和许州之间来回奔波上吧。”
霍玉早就知道孙老的心思了,只是如今亲耳听见,仍旧感动不已,几乎要哭出来:“爷爷真是的,我照顾你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以后可不许瞒着我了。”
孙老笑了两声,说道:“那你是打算一辈子陪着我这个糟老头子,在我死前都不回许州了不成?”
霍玉一愣,一时竟回答不上来,片刻后才说道:“爷爷别老咒自己,你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孙老眼睛失明,看不见霍玉此刻患得患失的表情,只当他是男儿志在四方,跟着郭湛安一起见识到了天下之大,不愿意再龟缩在桐花县一角。
他一直都想让霍玉出人头地,自然不会责怪霍玉这时候的犹豫,反而深感欣慰,说道:“玉儿到底是长大了,我看郭大人写来的书信里对你夸赞不绝,有意要好好栽培你。要我说,我的病也就这样了,你明日去你父亲坟上祭拜一番,就回许州吧。”
“不行,”霍玉摇头道,“没亲眼见到爷爷身体康复我不放心,这段时间我就陪着爷爷。父亲那,明天我带上香烛纸钱去上坟,爷爷放心。”
孙老也想和霍玉多一些时光,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他只恨自己现在双目失明,不能亲眼看看霍玉到底成长了多少。
第二日,孙老还在昏迷的时候,霍玉提着篮子离开桐花县,去桐花县附近的一处山中扫墓。
霍大山当年去世后,老虎寨里没有人知道霍家祖坟在哪,他们甚至从来没听霍大山说过自己老家在哪。这群土匪又担心有霍大山的仇人寻上门,特地在桐花县附近山中寻了一处隐秘的地方给霍大山修了一座坟,每年都会带着霍玉去扫墓。
霍玉对这条路十分熟悉,山中马匹不便,他便把马系在山脚的树上,拎着篮子徒步上山。
只是霍玉并没有料到,他竟然在霍大山坟前见到了一位故人——刘老大。
霍玉来的时候,刘老大站在霍大山坟前,低着头喃喃自语,但因为相距太远,刘老大的声音又轻,所以霍玉并不能听清他在说什么。
刘老大听到声响,转头瞧见霍玉,十分惊慌:“你、你怎么来了!”
霍玉说道:“我昨天回的桐花县,今天给爹上坟。”
刘老大试探着问他:“郭大人跟着你回来没有?他现在在许州,还是在桐花县?”
霍玉皱着眉,思考着刘老大这么问的目的。
他现在已经不比当年,如今细细想来,刘老大当年其实隐约对自己有些敌意的,只不过是看在自己亡父的份上,才没有表现得太明显。
但霍玉转念一想,如今老虎寨都已经没了,刘老大对自己的敌意的根源已经消了,就算现在自己老实回答,他也没胆子伤害自己。
于是,霍玉老实回答道:“哥哥在许州呢,他是许州的通判,许州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他过目,哪里有空和我一起回来。”
刘老大长长地松了口气,说道:“我就是回来祭拜一下老大的,没其他意思。你、你别和郭大人说我回来过。”
霍玉心中生疑,拦住刘老大的去路:“为什么不能说?”
刘老大又急又怒:“不让你说你就别说,走开,别挡我的路!”
霍玉偏偏不让,他意识到刘老大如此怕郭湛安是有自己不知道的隐情。而一旦事关郭湛安,霍玉就显得格外不近人情。
“你不说,我就告诉哥哥你来过这里。”虽然不知道刘老大为什么不让自己告诉郭湛安,但既然刘老大有这次顾虑,那霍玉就毫不客气地拿来威胁他了。
刘老大气得半死,可他偏偏拿霍玉没办法,只能避重就轻地说道:“郭大人曾经给我一笔路费,让我带着我婆娘去西南。但是最后我们没去,就在永安府旁边的一个小县城里用这笔钱做起了买卖。我怕郭大人知道这件事,会怪我言而无信。”
霍玉信以为真,笑着替郭湛安说好话:“你放心,我哥哥不是那种人。既然你们把这笔钱用在正途上,就算哥哥知道了,也不会责怪你们的。”
刘老大干脆朝着霍玉深深一拜:“霍少爷,算我求您了,千万别让郭大人知道这件事。”
霍玉不愿为难刘老大,说道:“你放心,我会替你保守秘密的。”
刘老大这才放心,一路小跑着离开,就怕霍玉又拦住自己问东问西,把他和郭湛安当日说的真相让霍玉知道了。
等刘老大离开后,霍玉这才走到霍大山坟前。
或许是之前刘老大的作为,霍大山坟前并没有什么野草一类的,十分干净。
这替霍玉省了不少时间,他拿出篮子里的香烛纸钱,摆在霍大山坟前,又拿出火折子将香烛点燃,继而把纸钱烧了。
“爹,一年多没来看你。我上次和你说过的那个义兄,他带我去了西北,虽然遇到不少坏人恶事,但都撑过去了。我、我现在和他在一起了,我觉得挺好的,就是对不住你,让咱们霍家在我这一代断子绝孙了。”
霍玉坐在霍大山坟前,絮絮叨叨地把这一年的经历说了一通,几乎可以说是事无巨细。这样的后果就是等他下山的时候,西边的火烧云烧得正浓。
在霍大山坟前的一番剖白,让霍玉心里头畅快了不少,照顾起病床上的孙老更加手脚麻利了。
跟着来的福全等人在出发前就被郭湛安一个个交代过了,绝对不能催促霍玉早日回许州。他虽然想念霍玉,担心霍玉,但不愿在这件事让和霍玉有矛盾,免得影响两人的感情。更何况,他早早把人拐到手,心中对孙老有一些愧疚,既然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打扰孙老和霍玉相处的时光。而且,他比孙老年轻太多,日后霍玉陪伴他的时光还很漫长,不必要争这一朝一夕。
有了郭湛安的交代,福全几个人对许州和郭湛安绝口不提,每日要么是听从霍玉的吩咐替他跑腿,要么就是帮吴佳处理一些杂事。
在霍玉悉心照料下,孙老的病情迟迟不见好。他心里头焦急,让福全和吴佳去永安府请了好几个出名的郎中来替孙老诊断。
这些郎中诊断之后,都只是摇摇头,直说自己无能为力——孙老年纪摆在那,冬天之后大病小病没有断过,这么一摔又让孙老旧伤复发,几番叠加下来,除非华佗在世,否则就只能这么拖着了——建议霍玉可以开始准备后事了。
霍玉不信,又请了几个郎中来,可给出的答复都是同一个。
霍玉这才接受这个残忍的事实,他只觉得自己如同坠入一汪千年寒潭,从心底里生出一股寒意,浑身发抖。
他低着头,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强打起精神进屋陪孙老。
如是浑浑噩噩般过了四五天,孙老大限已至,躺在床上急促地喘着气。
霍玉守在床前,寸步不离,见他如此痛苦的模样,手中的一碗续命汤说什么都喂不下去了。
孙老知道霍玉在床前,他闻到了那股熟悉的药味,费力说道:“不喝了,玉儿,我昨日梦见你养父了。”
“养父?”霍玉不解地问道,“我养父是谁?”
孙老咳嗽了几声,觉得舒服多了,回答道:“就是霍大山。玉儿,你并非霍大山亲子。”
霍玉闻言大惊,手一松,盛着药的碗就落到了地上,药汁扫了一地,霍玉小腿上也沾上了一些。
守在门口的福全听见了,连忙进来,见到这样的场面,忍不住说道:“怎么了这是?二少爷,来,您坐这边,我来收拾。”
霍玉只觉得胸口有一股气堵得慌,一颗心则像是要从嘴巴里蹦出来了一般,满脑子都是往日与霍大山相处的场景。
他任由福全把自己扶到另一张凳子上,眼睛则直勾勾地盯着孙老看。
孙老虽然看不见,但他知道霍玉是被吓到了。他有心安慰霍玉,可又知道自己时间不多,只能长话短说:“你是霍大山雪天里捡回来的,你挂着的锦囊里的玉佩和字条,怕是你亲生父母留给你的。若是你有心去寻的话,可以根据玉佩和字来寻找。”
霍玉一个劲摇头:“不会的,爷爷,你别骗我了!你别骗我了!”
孙老又是一阵咳嗽,难受地吐出一口痰,又说:“我、我本想、瞒着你的,但是昨夜梦见你父亲,他、他说,咳咳咳。”
福全没想到自己会听到这样的秘密,真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他见孙老咳嗽得难受,上前替孙老轻轻拍着后背,对霍玉说道:“二少爷,孙老这、这怕是,回光返照。您、您抓紧时间。”
霍玉突然一笑,说道:“我知道,爷爷是在骗我的,就像小时候骗我晚上外头有吃小孩的妖怪一样。福全,你先下去,我陪着爷爷。”
福全不敢多说什么,只能退下。
霍玉似乎是没听见孙老先前说的话一般,拿出帕子把孙老嘴边的痰擦掉,又替孙老顺气:“爷爷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爷爷的期盼,会闯出一番事业的。”
孙老听出霍玉话中的决绝,两行热泪留了下来,他费尽全身的力气,最后吐出几个字:“爷爷、没、骗你。”
说完这几个字,孙老长出一口气,满足地闭上了眼睛。
霍玉再也忍不住,扑在孙老的遗体上嚎嚎大哭起来。
☆、第92章 回家
霍玉好歹也是郭湛安培养起来的,虽然伤心不已,但还是抹了把眼泪强打起精神料理孙老的后事。吴佳和福全等人自知劝不动他,只能在一旁尽可能多替霍玉多做点事,注意着霍玉的精神状态,免得老的才去世不久小的就倒下了,让郭湛安知道了,倒霉的可就是他们了。
过了头七,霍玉大病一场,吴佳等人更是焦急得不得了,从永安府请来了最好的郎中给霍玉看病。
郎中仔细诊断过后,走到屋外小声和吴佳等人说道:“公子这几日郁结于心,又劳累过度,这才倒下的。我这里开几副安神的药,晚间的时候让公子喝下,好好睡一觉就好。不过,这位公子小时候应该是被风寒侵入骨子里了,虽然近几年有所调理,但身子骨比同龄人来说还是要差一些。平时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可一旦生病,就要比其他人多遭罪。几位还是多劝劝你家公子,正所谓人死不能复生,早日走出来才好。”
福全等人应下,又拿出不菲的诊金,吴佳拿着郎中开的方子,亲自去桐花县里的药房抓药,留下福全照看霍玉。
霍玉醒来后,听了福全转达的郎中的话,沉默许久,叹了口气,说道:“我明白了,这几日辛苦你们了,你们放心,我、我不会再这样了。”
接下来的四十多天里,霍玉的确没有再因为连夜哀悼、不眠不休——他忙着处理不少琐事。
孙老去世后,吴佳和其他留下来照顾孙老的自然不必再留在桐花县了,到底是全都带去西北,还是送去郭湛安名下的庄子,又或者是回京城郭家,这是摆在霍玉面前的问题。
有像吴佳这样真把霍玉当成二少爷对待的,也有依旧把霍玉看成是土匪头子的。后者不服霍玉,嚷嚷着要立刻去西北投奔郭湛安,这当中喊得最大声的,就属沈婆婆的孙子沈放。
当年郭湛安曾让沈放做霍玉的贴身小厮,但沈放偏偏不把霍玉放在眼里,后来郭湛安就暂时歇了这心思,让沈婆婆重新教沈放规矩,等规矩学好了再说。
这世上机会从来都是一瞬间的事,虽然当时郭湛安想的是等沈放学好了规矩再放到霍玉身边,主仆二人年龄相仿,多多少少能让霍玉自在一些。但后来郭湛安做县令不到一年就去了西北,沈放那时候的规矩还没学好,郭湛安就把人留下来。等到了西北,贾欢成了郭府的管家,福全则跟着霍玉,慢慢成了霍玉的小厮,郭湛安就彻底把沈放给忘了。
沈放自从重新跟着自家奶奶学规矩,自觉脸上无光,就恨起了霍玉。他从来都是不服霍玉的,在他眼里,霍玉不过就是一个土匪头子,只是运气好,得到郭湛安的赏识,摇身一变成自家少爷的义弟。
沈放坚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别说什么郭湛安的义弟了,就算霍玉成了皇子,那也是一个土匪!
沈婆婆年纪大了,自家孙子这么闹,她看在眼中,却阻拦不得,只能自己替沈放向霍玉赔罪。
霍玉自然不会因为孙儿的作为而责怪他奶奶,好言相劝了几句,就让沈婆婆下去休息了。
沈婆婆年事已高,禁不起长途跋涉,而且西北那边天气恶劣。霍玉体贴她,就把沈婆婆放到送回郭湛安名下庄子养老的名单里。至于沈放,这种脾气霍玉当然不会放他去西北给郭湛安添乱,正好沈婆婆放心不下自己孙子,霍玉顺手就把沈放也写在了这名单上。
没想到沈放铁了心要去许州,知道霍玉竟然要送他去庄子上,立刻就不干了。大半夜知道了消息,披着一件外衣就想冲进霍玉屋里找霍玉理论。
今天正好轮到福全和另一个人守夜,看沈放气势汹汹地过来,立刻拦在门外,呵斥道:“大半夜的不睡觉来这做什么?”
沈放气冲冲地说道:“让那个姓霍的起来!凭什么把我送到庄子上去!我要去西北许州找少爷!”
福全冷笑一声:“就你这规矩还想去许州?快点回去,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沈放非但没回去,嘴巴上愈发不把门了:“不就是一个土匪出身的兔儿爷,运气好被少爷看上了。呵呵,看他年纪不大,心思倒挺多的,非拦着我不让我去许州,是怕自己失宠么?可惜了,我不是他,我还没不要脸到和男人搞到一块!”
福全大怒:“你背后议论主子,是不想活了是不是?把他给我绑起来!”
福全身边的人听了,连忙冲上去抓住沈放。沈放哪里肯束手就擒,仗着自己身手灵活,和这人打斗在一块儿。
福全正准备抄家伙呢,门突然开了,霍玉从里面走出来,问道:“怎么了?”
福全连忙说道:“沈放这人失心疯了,少爷放心,明儿个就送到偏远的庄子里。”
沈放这时候一口咬在抓他的人的手上,趁着那人吃痛松手的时候,挣脱出来,对着霍玉叫嚣道:“我才没失心疯!我就是要拆穿你这个兔儿爷!仗着少爷不在桐花县就作威作福,还瞒着少爷遣散他的仆人!”
福全听了,连忙对霍玉说道:“二少爷别理他,这人就是疯了!夜里风大,少爷快些回屋吧,这里有我处理,保证不让沈放再惊扰到二少爷您。”
霍玉摇摇头,说道:“你把他关进柴房里,别动他,明天我来处理。”
福全领命,先送霍玉回屋休息,又喊来人把沈放抓起来,关到柴房里头。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都被喊到一块。
只见霍玉端坐在一张师爷椅上,左右站着福全吴佳二人,鲜有地板起了一张脸,面无表情地看着众人。
“我知道你们有些人不服我,但是我是郭家大公子郭湛安认下的义弟,你们不尊重我,就是不尊重我哥哥。”
底下人都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生怕抬头和霍玉对视。一个声音传了出来,满是不屑:“狐假虎威。”
院子里其他人都没说话,因此这个声音虽然轻,但在场所有人都听清楚了。
霍玉也不恼,继续说道:“狐假虎威也好,耀武扬威也罢,我既然是哥哥认下的义弟,是你们口中的二少爷,我说的话,你们就不能不听。你们的去向我都有安排,要是还有不服的,闭上嘴,别让我听见。要不然,把自己的卖身契赎回去,免得让我看着心烦。”
众人迅速交换了眼神,最终没人说话了。
等众人散去,吴佳笑着说道:“还从没见过二少爷这样子呢。”
霍玉恢复成往日里的模样,抿了抿嘴,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是哥哥认下的,他们不服我没关系,但是不能说哥哥的坏话。”
福全想到昨日夜里沈放那“兔儿爷”的称呼,有所感悟,又不由自主看了一眼吴佳——许州郭府的人不少都知道了郭湛安与霍玉的关系,以吴佳的身份地位去了西北,早晚是要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那时候吴佳会是个什么态度了。
不过福全转念一想,又暗自嘲笑自己过于担心了——他们都是做下人的,哪里能嘴碎主子的事情?难道两位少爷会因为他们的想法而改变么?
不管福全怎么想的,霍玉之后写了一封信,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告诉给了郭湛安。
不到一个月,霍玉收到郭湛安的回信。郭湛安在信中简洁明了地写明了桐花县中郭家的仆人去向由霍玉全权做主,若是有不服气的,直接喊人牙子过来,又花了大篇幅安慰霍玉。
霍玉来来回回看这封信不下十次,原本因为孙老去世而冰冷的心重新热了起来。
未免沈放再闹出什么事情来,霍玉让吴佳带着沈婆婆和沈放等人回京城郊外的一处庄子上,并且让吴佳交代庄子上的壮丁们,务必看住沈放,免得他又闯祸。
至于剩下的几个,没一个想回京城的郭府,都求着霍玉让他带自己去许州。
霍玉看这几个人都能干,嘴巴也牢靠,和福全商议了一会儿,就都同意了。
过了七七,霍玉拜托桐花县猎户李虎替自己每年去霍大山和孙老的坟头祭拜,宅子也交给李虎打理。至于牌位,霍大山当了一辈子的土匪,没有人知道他老家在哪,是否有祠堂;而孙老是被老虎寨的人抢回寨子里的,除了知道他以前当过账房先生以外,之前的经历无人知晓。
霍玉干脆捧着两人的牌位,福全和吴佳驾车,领着众人一路去往许州。
郭湛安散衙回来,贾欢迎上来说道:“少爷,二少爷回来了,刚睡下。”
郭湛安一喜,顾不得其他的,大步流星就往后院走。
贾欢紧跟在后头,又说道:“二少爷把孙老和他父亲的牌位带过来了,暂时放在空着的屋里,少爷有什么安排么?”
郭湛安一愣,收住脚,说道:“他刚睡下,我先去祭拜孙老。”
贾欢随即领着郭湛安去放牌位的屋子,路上又说道:“少爷,福全那说有要事要告诉少爷,少爷打算什么时候见他?”
郭湛安看了贾欢一眼,说道:“下次说话一次说清楚了,你让福全等我,我祭拜完便找他。”
贾欢领命去了。
郭湛安进了屋里,只见桌子上放着两个牌位,牌位前还放着贡品。
郭湛安取了香,用烛火点燃后对着牌位三拜,说道:“二位放心,只要有我郭湛安在的一天,就绝对不会让玉儿受欺负。”
他平常能言善辩,但现如今却是搜尽肚子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不停地重复着这几句话,一个劲保证自己会保护好霍玉。
当郭湛安把三支香插好,见香既没有灭,也没有倒,松了口气,再次对着牌位长拜道:“多谢二位成全。”
等郭湛安出来,福全早就候在一旁了。郭湛安带他去书房,坐下后问道:“有什么要紧事?”
福全不敢隐瞒,连忙说道:“孙老生前的时候,告诉二少爷,说二少爷是霍大山捡回来的,霍大山并不是二少爷的生父。”
郭湛安心头一紧:“你没听错?”
福全摇头道:“我原先一直守在外头,突然听到里面有东西破裂的声音,赶紧进去查看,发现是二少爷把碗摔碎了。我看二少爷魂不守舍的样子,怕二少爷受伤,就赶紧收拾碎碗,这才听到孙老说二少爷是霍大山捡回来的。”
郭湛安有些恍惚,又问道:“除了你,还有谁听到了?”
福全想了想,说道:“当时房间里只有孙老、二少爷和我,没有其他人,我也没敢和其他人说。”
郭湛安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直保守的秘密就这么让霍玉知道了。
要告诉霍玉真相么?
就在郭湛安举棋不定的时候,有小厮过来求见:“少爷,二少爷醒了。”
郭湛安下定决心,起身去找霍玉。
霍玉刚睡醒,散着头发迷糊的样子正戳郭湛安的心。后者摆了摆手,示意其他人都退下,自己则走到霍玉身后,亲自替霍玉束发。
“玉儿,我听说了,”郭湛安一边替霍玉整理碎发,一边说道,“你、你想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么?”
他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将选择的权利交给霍玉。
霍玉一愣,随后露出一个自嘲的笑容:“哥哥听说了啊,也是,福全听到了,哥哥怎么会不知道呢?”
郭湛安察觉到霍玉的口气不对,伸手从背后将霍玉搂进怀里,弯下腰,头贴着霍玉的脸颊,说道:“生气了?”
“怎么会生哥哥的气呢?”霍玉说道,“我、我也不知道。我这四十多天里每天都在想,在想他们为什么要扔下我?是不是被人追杀,或者是家里遭了灾,过不下去了。我怎么会不想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么?可是我怕啊,万一找到了,万一他们还活着,那他们为什么不来找我?是不要我了么?所以我想,索性就当他们都死了吧,这样的话,我还可以说服自己他们不是故意不要我的。哥哥,你说我是不是很坏?”
霍玉说到最后,已经是泣不成声。郭湛安觉得自己的脸颊上有冰凉的泪水划过,又疼又辣,憋屈得很。
他只能紧紧抱着霍玉:“别怕,还有我,还有我在。我们不去找他们好不好?从今往后,我们两个好好过日子。”
霍玉转身,将头埋在郭湛安的颈间,整个人拼命往郭湛安怀里钻,如同一只受伤的小兽一般,不管郭湛安说什么都不回答,只是不停地哭着。
这几十天来的悲伤、委屈、彷徨、害怕,都在这一刻宣泄而出。
☆、第93章 宽慰
霍玉这么一通发泄,第二天总算是恢复原本活泼的样子。他前一日旅途劳累,回到郭府就睡了一觉,醒来之后已经是傍晚,被郭湛安哄着吃了晚饭,又早早去休息了。所以,一直到第二天,他才注意到郭府众人的装扮都十分素净,连平日里挂着的灯笼也换成了青色的。
贾欢在一旁瞧着,见霍玉下意识咬住下唇,便笑着说道:“少爷说了,虽然咱们府上不能披麻戴孝,但大家穿得素净点倒是可以做到的。这些灯笼也是少爷接到您的信之后让我派人去采办的,不知道是否合二少爷的心意。”
霍玉深吸了口气,这才没在贾欢面前失态,略带着哽咽说道:“哥哥、哥哥其实不必替我做这些,若是有客人到访,让他们瞧见了可不太好。”
贾欢一本正经说道:“少爷说了,二少爷的事才是最重要的。更何况家中有长辈去世,本来就不宜多招待客人,二少爷放心吧。”
霍玉点点头,收下了郭湛安的这份心意。他抬手按了按胸口,微微皱眉,说道:“你去忙吧,我先回屋。若是有什么事,就去书房找我。”
贾欢见霍玉面色如常,便放心走了。
霍玉回到房中,小心地解下自己一直带着的锦囊,将锦囊放在手心打量。
他跟着郭湛安的这两年,长了不少见识,自然能瞧出这锦囊的材质和做工都不是一个土匪可以拥有的。
霍玉小心翼翼把锦囊打开——这还是他自己头一次对锦囊里的东西产生了好奇心——他把玉佩放到一旁,打开纸条,对着上面的“钰”字出神。
所以,自己的名字其实是“钰”?
但很快,霍玉回过神来,把玉佩和字条都放回锦囊里,打开抽屉里的一个盒子,把锦囊扔到里面,又把抽屉锁好。
不管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不管自己原本的名字是什么,这些对他来说已经都不重要了。
他是霍玉,是霍大山的儿子,是郭湛安的义弟。
等到了晚间,霍玉身着亵衣躺在被窝里,冷不丁被郭湛安瞧见了,后者问道:“玉儿,你一直挂着的锦囊呢?”
霍玉老实回答:“锁在抽屉里了,那东西、那东西是我亲生父母留给我的,我觉得戴着也没什么意思。”
郭湛安明白霍玉这是强装出来的不在乎,要不然何必多此一举把锦囊放进抽屉里好好保管?大可以随便一扔就了事。
虽然霍玉不愿意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害怕面对父母抛弃自己的事实,但从心底里依旧存着一丝侥幸,希望父母是身不由己,不得不抛弃自己;又或者当时事态紧急,只是想把他藏好,之后返回来寻找时,自己已经被养父霍大山抱走了。
郭湛安不欲拆穿霍玉,只是伸手揉了揉霍玉的头发,说道:“不戴就不戴吧,今天都做了些什么?”
霍玉这才有了些精神,掰着手指将自己今天做的事一桩桩说给郭湛安听,末了又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琢磨了一天的话说了出来:“哥哥,我要替爷爷守一年的孝,要不然我先搬去别的地方,免得给哥哥你添麻烦。”
郭湛安转头去看霍玉:“怎么好端端的说这些?是府上有谁冲撞你了,还是有人说什么了?”
霍玉连连摇头:“是我自己想的,毕竟我还在孝期,冲撞了哥哥就不好了。”
郭湛安伸手捏着霍玉的下巴,问他:“那你现在还跟我一张床,是不是冲撞了?”
霍玉脸涨得通红,慌慌张张地从郭湛安怀里挣脱开,说道:“那、那我先去旁边屋子过一夜,明天就去找个僻静的宅子。”
郭湛安忍不住笑出声来,重新把霍玉揽进怀中,说道:“你我之间还要分得这么清楚么?要是你我之间有一个是女子,那倒是能一起光明正大守孝了。”察觉到怀中人的不安分,郭湛安亲了亲霍玉的额头,又说道:“你放心,都为男子又如何?只要我们彼此真心相待,又比这世上任一一对恩爱夫妻少了什么?”
霍玉闷闷的声音从郭湛安胸口处传来:“我、我到底不是女子,不能替哥哥你传宗接代,等将来回到京城,哥哥的父母免不了要替哥哥相看妻子。要是那样,不如现在断了罢了。”
“胡闹!”郭湛安忍不住在霍玉后背上打了一下,“看来是我平日里太惯着你了!让你去一趟桐花县,你都生出离开我的心思了?”
霍玉不敢抬头去看郭湛安,只是低着头说:“反正连亲生父母都可以不要自己的儿子,这个世界上的感情还有什么是可靠的?”
郭湛安一手捏住霍玉的下巴,迫使后者抬起头和自己对视,看见霍玉不知何时流下来的眼泪,郭湛安又是生气又是心疼——说是不在乎,可哪个有血有肉的人会不在乎自己亲生父母抛弃自己的呢?
郭湛安不由想起自己母亲离世时的场景,他还记得那时候的自己年纪虽小,却在那一天长大了不少,心也冷了。原本被母亲一手营造出来的温馨的家变得冷漠无比,特别是柳菲菲进门后,那些以前围着自己转、绞尽脑汁讨好自己的仆人转头就去讨好新的郭家夫人,好像郭家没有他这个人一样。
比起那时候的自己,现在的霍玉一定更不好受。
这么一想,郭湛安原本的那半肚子火气都转为了怜惜,柔声哄着:“玉儿,我知道你心里头不好受,你现在谁也不信。但是我们的日子还很长,你就呆在我身边,瞧着我是怎么疼你宠你的,好不好?”
霍玉再也忍不住了,紧紧抱住郭湛安,恳求道:“哥哥,我真的好怕,我的亲生父母不要我了,现在爷爷也不在了,我就只有哥哥你了。哥哥,要是你有一天嫌弃我了,你也别告诉我,就给我指派些事情,把我打发得远远的。我去了那,会给哥哥写信,哥哥可以不看,也可以不给我回信,但是就别告诉我你讨厌我了。”
郭湛安知道霍玉这时候什么安慰的话都听不见去,只能不停地抚摸着霍玉的后背,说道:“好,都听你的。只是我现在还没厌烦你,你若是再这般下去,我还担心是你厌烦我了。”
“不会的,我才不会讨厌哥哥。”霍玉急急剖白,“哥哥要相信我。”
这小东西,怎么就这么缠人呢!
郭湛安哭笑不得,干脆手掌下移,在霍玉屁股上拍了两下:“相信你,但是你要是再说今天这些话,那我可就要怀疑你不喜欢我了。”
霍玉不好意思,更不敢去看郭湛安,只好缩在郭湛安怀里点点头,小声说道:“怎么会不喜欢。”
郭湛安捏了捏霍玉的耳垂,又说道:“好了,闹腾了大半夜,现在可安心了?”
霍玉不说话了,只是抱着郭湛安。
郭湛安又亲了亲霍玉的发漩,二人一同沉沉睡去。
第二天,郭湛安早起去府衙应卯,结果刚起身,一旁的霍玉跟着醒来了。
郭湛安好脾气地把霍玉露在外头的手臂放回被窝里,又捏了捏霍玉的脸,说道:“还早着,再睡一会儿。”
霍玉摇摇头:“睡不着了,好久没伺候哥哥更衣了,我来吧。”
原本一直守在外头的侍女和小厮倒是对这样的局面很习惯了,有霍玉在,他们就只有打下手的份。
郭湛安知道霍玉这是心里头空荡荡的,非要找点事情做不可。他犹豫了一会儿,便把之前收到的消息告诉霍玉:“今年咱们回京城过年,我们要提前一个月启程。我等会让贾欢把平日里来往的人家名单给你,你替我准备好贺礼。”
霍玉果然吓了一跳:“一州大员无诏不得出,皇上宣哥哥回京是有什么事么?”
郭湛安解释道:“通判是皇帝亲自认命,监督一州知州的官职,皇帝宣我入京,就是想了解许州的动向。正好京城中有我父亲,陛下便允许我今年除夕前回京,刚好能和我父亲他们过除夕。”
霍玉想了想,说道:“我明白了,哥哥放心,你把这差事交给我,我一定不会搞砸了的。”
要不是碍于有其他人在场,郭湛安早就探头去亲这招人疼的小家伙了。他捏了捏霍玉的脸蛋,说道:“那就有劳二少爷了。”
霍玉抿嘴一笑,接过一旁侍女递过来的热毛巾,交给郭湛安。
贾欢办事利落,等霍玉用过午饭,送礼的名单就列好送到霍玉手上。
“二少爷,这是我按亲疏来排的,”贾欢在一旁解释道,“您看最上面,是老爷和继夫人。说句大不敬的,这两位和少爷的关系实在是称不上好,若是让少爷自己准备,恐怕又要惹老爷生气了,少爷您就多担待一些,准备一些好点的,免得让人说闲话。”
霍玉点头道:“我明白的,当今圣上讲究孝道,我不会让哥哥在这件事上落人口实。除了这两位以外,我记得郭家的继夫人还有一子二女,这三个人的喜好你了解么?”
贾欢回答道:“两位小姐的我不清楚,身为少爷的小厮,我也不好打听。不过我想女眷多被拘束在家中,二少爷不妨准备一些带有西北风情的小玩意儿。至于那位少爷,是京城出了名的纨绔子弟,二少爷不用太费心,只要准备的能够让那位少爷带出去炫耀的就好。”
贾欢话中那浓浓的嫌弃让霍玉忍不住笑出声来:“我明白了。三皇子这边,送太贵重的我怕会被人借题发挥,反而给哥哥和三皇子添麻烦,不如送些西北风味的吃食,既与众不同,又不会遭人非议。”
贾欢有些犹豫:“可是,毕竟是三皇子,若是只送一些不值钱的吃食过去,岂不是对三皇子的不敬?”
霍玉有自己的想法:“三皇子和哥哥自幼相识,两个人的交情不会因为送礼的原因和削减。我见过三皇子,此人胸藏沟壑,不是你送礼就能打动他的。而且,如果给三皇子送太贵重的东西,陛下那边又要送什么呢?更何况,京城里还有个四皇子在,如果只送三皇子,不送四皇子,只怕会有人说哥哥趋炎附势。”
贾欢有所醒悟:“虽然少爷和四皇子不对盘,但还不能摆到明面上来。”
霍玉点头道:“没错,大家都心知肚明,没必要为了送年礼而让皇帝猜忌。送些西北特色的吃食过去,也免得被人说什么传递消息。”
贾欢感叹道:“还好有二少爷在,要是少爷交给我来做,肯定要捅出大篓子来。”
霍玉摇摇头,说道:“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我被哥哥教了那么久,要是这些都做不好,那就是辜负哥哥的期望了。”
贾欢笑着说道:“二少爷谦虚了。”
霍玉笑了笑,没有再说话,又低头去看那名单。
☆、第94章 拜见
西北早早就落雪了。
这一日,清晨扫雪的中年人才扫了这条街的一半,街旁边郭府的大门就打开了。里头出来两个年轻公子,为首的一个正是许州通判郭湛安。身后跟着的那个身形较之郭湛安略微矮小了一些,通身上下被一件青色袍子包裹住,看不清长相。
此人自然就是霍玉了。
霍玉还是有些不放心:“哥哥,要不我还是留下来吧。如果冲撞了长辈,岂不是给哥哥你添麻烦么?”
郭湛安在霍玉鼻尖上捏了一把,说道:“既然让你去,你就去,哪有这么多顾虑的?我们不是说好了么,等到了京城,你就一开始拜见一下他们就行了。之后你一直住在我的院子里,有什么需要的都和贾欢与福全说,想出门了就和我说一声,领着福全出去就成,不用在意他们。”
霍玉仔细想了想,觉得郭湛安这方法不错,只要避着京城郭府众人,总不至于还能给郭湛安添什么麻烦。而且他心底里一点都不想和郭湛安分开,只是担心自己身上还背着孝,和郭湛安回去会惹来郭家长辈不满罢了。
第24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