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节
小秀才和大猎户 作者:涩涩儿
第3节
“把东西装车,走。”
林安:“……”
林大丫把人送走,就跑去厨房端了一大瓷碗的汤出来。
“秦大哥说哥哥可能会早起,就让我给哥哥早做了饭,药是秦大哥亲自熬得。”林大丫把大瓷碗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蘑菇鸡蛋汤,哥哥趁热喝。等喝完了,在院子里走走,再把药喝了。”然后再去补个觉。
林安发现他竟能听明白妹妹没说出口的话,心中抑郁,可是看着大丫期冀的目光,还是慢吞吞地把汤喝完了。
喝完之后,林安忽然道:“他们都吃了吗?大丫吃了吗?”
林大丫正在院子里捉虫子喂鸡,这样小鸡才长得快,母鸡才能多下蛋。
她捉虫子的手一顿,道:“我和二丫昨晚烙了饼,今天都给他们装到包袱里了。”赶集要趁早,尤其是要摆摊的,不然去晚了,好摊位被抢了怎么办?
林安沉默一会,道:“大丫喝汤了吗?再去舀一碗,和哥哥一起喝。”
林大丫低头:“哥哥喝就是了。我等着茂哥儿和平哥儿一起吃。”
林安不说话了,喝完汤,像林大丫说的那样,在院子里走了几圈,看着被妹妹收拾的整整齐齐,却依旧落败的院子,微微失神。
待林大丫给他端了药,他才回过神来。
药是一口闷的。不过这次有了猎户买回来的蜜饯,喝完药,嘴里塞个蜜饯,总算舒服了一些。
林大丫去厢房看两个小的醒没醒,林安就端着碗进了厨房。厨房被收拾的很干净。
林安很快找到了小炉子上坐着的锅。
锅里还剩下不到一个大瓷碗的蘑菇鸡蛋汤。
最多够两个三岁小儿喝的,根本不够林大丫喝的。
林安平静的把锅盖盖回去,碗放好。
装作没看到的样子,又回了院子。
林大丫正拉着平哥儿和茂哥儿擦脸。
平哥儿看到哥哥就欢喜地喊:“哥哥救命,大姐欺负平哥儿!”
林安:“……”
林大丫气得拧了这臭小子的耳朵一下:“还救命?你扯破嗓子都不会有人救你!”拿着毛巾使劲往臭小子的脸上一擦。
平哥儿一面挣扎,一面嚎啕大喊:“哥哥救命!”
林安:“……”
站起身,他还是换个地方发呆好了。
身后林大丫还在教训林平:“看,是不是扯破嗓子也没人救你?以后听不听话?”
干打雷不下雨,一滴泪都没挤出来的平哥儿抱着茂哥儿喊:“听话!听话!哥哥都听大姐的话了,平哥儿肯定要听话。”不等林大丫松了口气,就听平哥儿小声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连哥哥都不敢违抗大姐,平哥儿就更不敢了。”
林大丫:“……”
林安进屋之后,原本是打算想些主意,好让家里再宽松一些,至少让一家人都吃一样的东西,不用妹妹这样节省。结果他摆好笔墨纸砚,写下几个字后,不知何时,就趴在桌上睡着了。
平哥儿是在“逃脱”大姐之后,第一个发现哥哥睡着的。
他很快就跑出去把大姐叫了进来。
林大丫虽然没下过地,但也做惯了其他的农活儿,力气大得很,不费力气地就把林安给搀扶到床上,脱了鞋袜,放进被子里。
平哥儿和茂哥儿一直在旁边看着。
平哥儿担忧道:“大姐,哥哥好能睡懒觉。他这么能睡,会不会有一天被娘亲和爹爹叫走,去他们在的地方睡觉?”
林大丫坚定地道:“不会。哥哥要留下来照顾我们,不会去找爹爹和娘亲的。哥哥……只是生病了,身体差了些。将来会好的。”
平哥儿“嗯”了一声,严肃地站在林安床边不肯离开。
茂哥儿也不肯走,小小的脸上满是坚持:“茂哥儿要替三伯父守着叔叔,不然三伯父没有媳妇儿了怎么办?”
林大丫让二人不要吵到林安,就去做别的事情了。
等到林安再次清醒时,已经天黑了。
林安睁开眼睛,就看到猎户坐在他床边。
猎户把人扶了起来,披上外衣,一眼就看出林安想问什么,道:“挣了很多钱。大家都看着新鲜,又有摊子上的确摆了些好东西,都愿意上来试运气。”
林安虽然气闷自己这具身子的不争气,可还是高兴自己的主意能挣钱这件事,忙问道:“挣了多少钱?”
猎户:“……我在那待到中午,买了羊和布,就回来了。”正好给中午睡着没醒过来的林安灌了一剂药。
林安正皱眉,就听院子里传来莫大娘和莫大爷的声音。他眼睛亮了亮,就跑去院子里。
莫大娘喜道:“还是读书人会想法子,哎呦,大丫你没去,没看到整个集市上,就咱们摊子上的人最多!那些试运气的,套着玩的,手上有几个铜钱的,统统都过来玩了一把。咱们今个儿,可真赚了不少钱!”
莫大爷看到林安了,就把怀里揣了一路的荷包塞给林安:“安哥儿数数,我估摸着,今个儿能赚了二两银子!”
林安瞪大眼睛。
二两银子,可是够庄户人家过大半年的了。真不算少了。
猎户道:“今个儿不少人是图个新鲜,等以后,有人学了这招,大约就挣不了那么多了。”
“挣不了二两银子,能挣上几百文钱,那也够多的啦!”莫大娘拍着大腿,看了她男人和儿子一眼,就小心翼翼的问安哥儿,他们县里的大集有三天,可是周围其他县里也有这种大集,和他们县里的大集不冲突,除了这些,有些村子集中的地方隔些日子还有小集市,如果每个集市都肯跑的话,这一个月下来,还真能赚不少钱。
林家和莫家原先是没什么过多的交往的。只是林安他们被分出来后,莫家人性子好,几次帮忙,就连汪氏的丧礼,莫家人也帮了不少忙。
林安是感谢莫家的,而且他也的确缺银子,闻言便道:“这主意当然好。只是二丫毕竟是女娃,不好常去集市。三哥也有其他的事情要忙。去集市摆摊子的事情,只能交给莫大娘家里一手打理。这样的话,”林安想了想,“莫大娘家里出人出力,我们出东西,挣得钱,就两家平分好了。”
莫大娘和莫大爷急忙推辞,莫大哥也不同意。这主意不是他们想的,置办物事的钱也不是他们出的,他们就是个来干活儿的,怎么能分主人家的钱?
林安说了半晌,三人也不打算平分。
最后林安只能道:“这样好了,莫家每去一个人,不管那天挣多少铜钱,都有一百文钱的工钱。包括小石头。要是挣得多的话,等大家回来,我再给旁的,大娘大爷可千万别再推辞。”
这件事这样才定下来。
接下来的集市上,果然有人有样学样,只是那些人摆放的东西没有林安摊位上的值钱,林安摊位又是第一家,因此每次赶集还都能挣上九百多文钱。运气好的话,还能挣上一两多银子。
家里好歹有了进项,林大丫和林二丫不再亏待自己,林安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林安接下来的十天里也没再继续折腾进县城或是上山,只每天都让猎户上山看沙果。
猎户开始还当林安是小孩子心性,在玩闹儿,结果六七天后,有的沙果上的贴纸因为纸太薄,掉落下来,猎户抬头看到去了贴纸的泛红的沙果上,正出现一个浅浅“福”字,微微一愣,这才明白林安究竟在做什么。
他看向林安的目光也越发深邃。
十天之后,林安身子总算养得差不多了。最起码晚上吃过药,早早休憩的话,第二天晌午起床,剩下的大半天的时间都能精神抖擞。
他算算日子,翻出傅师爷上次留下的县太爷的拜帖,找到两个精致的篮子,就开始招呼猎户。
“走,咱们上山,摘沙果!”
长了字的沙果呀,他就不信那位身为京城世家子的县太爷,会不感兴趣!
他就不信在迷信的古人面前,这样东西,卖不出一个好价钱!
☆、赚大钱的小秀才
林安和猎户十天前,是把满树上的沙果都贴满了剪纸。
只是因为林安没有真正做过这件事情,这个时候又没有现代那种专门的水果贴纸,所以有的纸质太薄,或是没有贴得太紧,剪纸就自动掉落了。
也有的沙果位置太低,晒不到足够的阳光,贴纸的作用不太大。
所以林安让猎户把变得通红的沙果摘下来,揭了贴纸,就剩下大约十个最成功的贴纸沙果。
红彤彤的沙果上,像是长了字一般,一个个淡黄色的字或者图案,长在沙果上,既神奇,又令人爱不释手。
林安眼睛亮亮地看着这十个沙果,再侧头看猎户的反应。
毕竟这个才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
猎户难得勾了勾唇,伸手摸了摸小秀才的脑袋,道:“做得好。”
林安立刻眯着眼睛笑了起来,两颊的小酒窝,又蹿了出来。
猎户手开始发痒,慢慢移开视线,才道:“媳妇儿打算怎么卖这种沙果?卖给谁?”
林安曾多次试图纠正猎户的称呼,奈何猎户平日里对他多有迁就,就是有些不愿妥协事情,林安对着讨好地一笑,露出他的两个万能酒窝,猎户就会立刻答应下他的要求。
除了称呼。
林安纠正了多次,着实懒得再纠正了,只当没听到,兴奋地说出他的计划:“卖沙果?当然不卖。这样的好东西,当然是要送出去了。”
一个长字的沙果才值几两银子?
可是,听闻两个月后,就到了万寿节。
若万寿节上,有人奉上长了“万、寿、无、疆”四个字的四个寿桃呢?
那才是真正有价钱的东西!
林安说完,猎户就明白林安究竟想做什么了。
卖沙果算什么?重要的是,把法子给卖了!
长了字的沙果新奇是真的新奇。
可是在保守的朝代,人们愿不愿意接受这样新奇的东西还是个未知数。
一些人会好奇,一些人会远远旁观,可这世上还会有一些人则会因为没有得到其中利益,而大加斥责,口出狂言说它是不祥之物。
林安只是个刚刚得到功名的小秀才,无权无势,还没有钱,如果他真的想自己利用这个法子挣钱的话……猎户微微一顿,不得不说,林安想得很谨慎,选的投靠之人也很合适。
华阳县的县太爷,京城白家险些舍弃的世家子——白谨。
大部分世家子因自小的教导,对家族忠心耿耿,无可动摇。可是白谨不同。他在之前白家被诋毁陷害时,险些被白家舍弃。如果不是林安有少年天才的名声,且十二岁变考上了童生,还有林安的夫子相帮,白家必定会舍弃白谨,让白谨背上华安县“科举舞弊”案的主使的名声,更会面临流放甚至斩首的危险。
因此这样的白谨,无论他看起来多么的温文尔雅,多么的没有把之前的事情放在心底,他心中,更会急于出头。
“万寿无疆”的寿桃并不算什么实绩,可是,作为投石问路或是讨好圣上的物事,却是大大的足够了。
因此在林安和猎户来到县衙,将带字沙果摆在白谨面前时,白谨心中就起了波澜。
林安笑道:“可惜三哥在山上的独院里,只有沙果树,没有桃树。如果是桃子的话,上面再长上几个‘寿’字,想来送给年长的长辈,长辈心中定然欢喜。”
白谨想到最近要过寿的人,家中长辈忽略不计,的确还有一个不单单是他,就是白家也要认真备下大礼的人——皇帝。
白谨心中“砰砰”直跳,双手微微攥成拳头,掩盖在长袍下,看向林安:“你能令桃子也长字?”
不想林安却摇头了:“桃子有毛,令它长字殊为不易。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林安乃一介秀才,家中穷苦,又有三个弟妹养活,心中还想努力读书,将来得以考中进士,已完成先父先母遗愿,怕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令桃子长字。”林安说完,忽然狡黠一笑,又道,“但是县太爷手底下能人多,想来若是得了法子,必能种出几个长字的桃子。一树长字的桃子是不可能了,但是,至少长有‘万、寿、无、疆’四个大字的桃子,想来一定能种出来的。”
“好物难求,就算是只有四个,想来贵人也不会介意。”
林安的一番话说出来,白谨迟疑片刻,霍然起身:“林秀才暂坐,谨忽而记起,忘记通知内子留二位晚饭一事。谨这便去告知内子一声,二位请暂坐。”
白谨离开之后,在院子外来回走了几步。先是想要去找傅师爷商议,只是想到傅师爷是家族安排的人,心中一顿,转而去了后院。
待再次回来时,白谨除了主意定了,怀里还揣着自己的私房和媳妇儿的一部分嫁妆。
好在林安不是贪心之人,更知晓过犹不及这个道理。尤其是在他无钱无权无势的时候,贪心,是最不可取的了。
因此在白谨在付出了两千两银子,一处可以印书和卖书的书坊,还有一座两层小楼的食肆后,林安就立刻答应了。
白谨稍有尴尬。
他原先还以为林安会跟他讨价还价,所以才少报了一些,现下见林安直接答应了下来,心中有些歉意,道:“并非愚兄不愿多出价,着实是愚兄虽是世家子,然,家中子弟众多,愚兄却也是囊中羞涩。”
林安道:“大人客气。这些对林安来说,已然足够。”见白谨面上还有愧色,又道,“林安只是一个小小秀才,且还是需要守孝三年,错过明年大考,待四年后大考开始,才能考科举的秀才,手上有这些东西,已经够招人眼红的了,若是再多……林安只怕自己无能,守不住这些东西。”
白谨心中这才好过些。
二人写下书契,按下红印,林安就把怎么令沙果长字的法子仔细说给白谨听。怕说得不够,还在纸上仔仔细细写了下来。
白谨听完,嘴角一抽。
他还不知道原来只要贴个东西,就可以让沙果长字了。
林安一眼看出,正色道:“敢问大人,在林安之前,可有人想到这个法子?在林安之后,又要花多少年才会有人想到这个法子?”
法子虽然简单,可是,能否想出来,这才是最重要的。虽然林安也是借了前世的福,才知晓这件事……不过,想到家中一穷二白的情形,林安也只能硬着头皮把这个主意当成自己想的了。
白谨反应过来,不再提这事,为了补偿自己之前的过错,还说要送给林安一辆马车和一匹马。
林安投桃报李,在白谨把食肆和书坊的地契房契等都转给他,银票也给了后,便请白谨派人跟着他,把他放在猎户地窖里的沙果都运过来。
白谨含笑答应,并送了十张拜帖给林安,让林安有事便来寻他。
林安和猎户一起坐在车里,数着银票,摸着地契房契,心中高兴极了。
他总算能堂堂正正地说自己是一家之主了!
林安高兴得数完银票,就抽出一千两来,十分不舍的给了猎户,认真地道:“三哥帮我良多,林安无以为报,这千两银票,还望三哥能收下,算是还了三哥之前为我和娘亲看病吃药的钱。”
至于其他的,譬如人情,他慢慢还,总有一日能还清。
猎户道;“不必。你是我媳妇儿,养你是应当的,孝敬岳母大人也是应当的。”
林安坚持道:“亲兄弟尚且明算账,三哥还是收下罢。将来也好置办家业,省的总是去深山打猎,危险重重。”
猎户目光幽幽的看向白白净净的小秀才,半晌才开口:“亲兄弟是该明算账。可是,安哥儿,你是我媳妇儿,不是我兄弟。”
说罢,就出了车厢,坐在了赶马人的旁边。
林安叹了口气,靠着马车车厢坐着。
他前世喜欢过女人,也喜欢过男人,恰好他喜欢的男人的类型,就是猎户这样高高壮壮的。
因此穿过来后,虽然觉得有个男人当“未婚夫”很别扭,林安一来因着林家的困窘,二来猎户的身形相貌也是他喜欢的类型,倒没怎么拒绝和他相处。
他看得出来,猎户也是在慢慢尝试着和他相处。
可是这些,在他认真翻了本朝的户婚律,发现本朝对“嫁”给男人的另一个男人的苛刻要求后,全部都消退了。
本朝初期,因开国皇帝和皇后都是男子,且皇帝后宫独皇后一人,下一任的皇帝还是二人在外面抱来的一个孤儿,因此对男男成亲,并不禁止,甚至还有些鼓励。只是随着国家渐渐安定下来,历任皇帝虽然没有公然说禁止男男成亲,但是在户婚律上,却是做了不少手脚,令作为“出嫁”一方的男子,虽然不必像女子一样遵从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一旦成亲,必须少出门,少与家人之外的男女相处;且作为“出嫁”一方的男子,不得出任六品以上官职,不得拥有嫁妆之外的私产,不得干涉夫君纳妾,延续香火云云。
当然,事实上,因历代皇帝的蔑视,朝廷已经有两百年没有出现一个“嫁人”的男子出任官员了。
林安是铁青着脸看完的户婚律中男男婚姻这一部分的。
他觉得这样严苛的律法之下,他要还肯嫁,那才是傻子!
☆、盖房子的小秀才
林安是等到到了村子里,才下的马车。
猎户不愿意让林安再辛辛苦苦的爬山,省的受累。
林安也没坚持。想到他这个身子动不动就要晕倒或是睡着的毛病,林安就是要再多想法,也不敢冒险。
好巧不巧,今日他赚了银子,回到家,就看到一脸愤愤的俊俏郎君,正不顾形象的蹲在他家门口。
身边还跟着一个仆人和一辆马车。
那郎君看到林安下马车,嘴巴张了张,立刻飞奔着跑了过去,一把抱住了林安。
“安哥儿,安哥儿,还好你没事!我和夫子都以为你和家人搬到华安县去了。结果夫子和我千里迢迢跑去华安县,你祖父祖母还不知道你功名恢复的事情。”
俊俏郎君一张嘴就说个没玩,还上下打量林安,像是在看林安有没有受伤。
林安这才想起来,这俊俏郎君唤作张灿,是县里富户张家的独苗苗,比原身年长三岁,和原身交情不错。
原身虽然因家境贫穷有些自卑,可是张灿像是看不到原身的自卑似的,一直黏在原身身边。在看到原身买不起书时,会大喇喇地买上两本,直接扔给原身一本,就是挑笔或砚台时,也会给原身挑上一个。
现下林安屋子里的那套看起来不错的笔墨纸砚,还是张灿出银子买的。
当然,原身虽穷,但也懂得投桃报李,见张灿家中一心想让张灿考科举,便多次帮张灿补习,甚至在去年冬日,原身出了父孝后,直接住在了张灿家中,就是为了帮张灿补习功课,考过童生试。
张灿去年险险通过县试和府试,成了童生后,不但张灿黏林安黏的更紧,张家一家上下都对林安极好。甚至在今年知晓林家只给了去参加院试的林安一吊钱后,立刻就把原本不打算参加今年院试的张灿也给送了过去,吃住都没用林安掏钱。
只是张灿功底不够,今年也只是跟着去体验一下院试的过场,考完之后,就跟着父亲母亲去江南探望外祖一家。林安出事时,张灿不在华阳县。而张灿自己因为成绩太低,也没被怀疑科举舞弊。
张灿的曾祖父恰逢重病,张灿的祖父为此忙昏了头,再加上张家虽有钱财,但并无权势,因此林安被冤入狱,也只能努力花钱帮林安疏通,让林安在牢里吃几顿好的,少被严刑逼供。除此之外,张灿祖父就只能快马通知林安和张灿去了州府的夫子,让他们的夫子想法子解救林安。
林安能在牢里没吃太大的苦头,安排的水牢的水只没过小腿,而不是没过大半个身子,其中也有几分是因着张灿祖父砸进去的银子的缘故。
林安心中一暖,拍了张灿一下,就道:“我祖父祖母当初怕被我牵连,更怕因着我名声不好了,连累四叔科举,更怕我娘和我身子不好,要花大把的药钱,所以分家之后,才会跑得那么快。”
张灿一听就明白林安家的糟心事了。
只是看林安平静的模样,大约是已然想开,他也不再提那些,只得意洋洋地邀功道:“那你可要谢谢我。我那时反应可快了,见你祖父压根不知道你恢复功名的事情,就什么都没说,还拦着夫子,夫子也甚么都没说。现下你那祖父一家,还以为你前程没了呢。”
林安笑了一下,就请张灿到家里去坐。
结果张灿立刻扭捏了起来,结结巴巴的道:“你、你两个妹子都在呢!”
林安一愣,就见一直没离开的猎户开口了:“去我那里。”然后对林安点了下头,才带着县太爷的人上山了。
张灿脸上立刻露出失望的神色。
林安心中有事,没注意到张灿的模样,只引着张灿往猎户家中道:“这里可是真正的陋室,阿灿你忍一下罢。”
张灿开始还笑呵呵地说“无妨无妨”,结果等一进去,看到简陋的房子,还有林安翻了半晌,才找出来的破损的大瓷碗时,才发现林安口中的“陋室”比他想象的还要简陋。
张灿忍不住道:“我看安哥儿祖父那里,他们住的可是县里好房子,院子还是三进的呢。怎么安哥儿却住在……”
林安安抚了他几句,就道:“我现下也有银子了。县太爷给了一百多两银子,我自己也筹了些银子,只是之前一直生病,并没有用。现下我病好了,这些银子也该用起来。眼看秋收就要到了,我还打算在秋收钱,找人帮我盖房子呢。”
一百多两银子能买二十亩地,在村子里盖一处好房子,剩下还能有些剩余。
张灿听罢,才放下心来,又请林安下次去县里时,莫要忘记去他家寻他。还道虽然林安还在孝期,但他们家不忌讳这个云云。
末了还不忘把他给林安带来的一马车的布匹、米面、腌制的酱菜和笔墨纸砚给留下来。
林安看到那些布匹都不是价格昂贵的那种,颜色也都素淡,笔墨纸砚也是原身常用的,知晓张灿不算那么细心的人,不禁看了张灿一眼。
张灿果然道:“是我娘准备的。”
林安猜到张灿母亲的意思,大约还想让他帮张灿一把,让张灿考过院试,了然的点了下头。因家里实在什么都没有,只好等下次再回礼。
张灿性子单纯,大约还没想到这点,很是高兴地和林安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日子,就坐着马车走人了。
张灿走了,猎户越发沉默,林安的日子还是要过的。
他又修养了几日,顺便在清醒时,画了份图纸——当然不是那种建筑用的专门图纸,而是建出来后,三进院落的模样。
林安手上有了银子,就不愿亏待自己和两个妹子一个弟弟。他打算建的是三进院落,入眼是宅门和两层的倒座房,然后是宽敞的院落,首进院落是林安的地盘,因为有两层的上下十一间倒座房,完全可以用作柴房和粮仓,因此不打算建东西厢房,院子里,林安打算搭个葡萄架,种上一株石榴树。
再摆上一套石桌石椅,待凉爽时,可在院中闲坐。
接着就是他自己住的两层楼,书房、寝室、画室、客房等,都在这里。二楼要南北通透,林安打算冬天之外,常住二楼;只是北方冬日太冷,林安打算在一楼地底修建地火龙,这样冬日他住在这里才能过得舒心。
再往后的一个院落和二层楼,则是林大丫和林二丫的住处,怎么布置,林安就不打算管了。林平太小,林安想来想去,也只能让林平先跟着林大丫住,待六岁时,再过来同他一起住。
除了这些,林安还打算把简易的浴室和室内厕所给建起来。
林安刚刚画完,林大丫和林二丫便跑过来看。
林安很大方的让两个妹妹提意见。
林大丫犹豫片刻,就道:“哥哥,没有菜园子吗?那我们平日怎么种菜?兔子可以和我还有二丫一起住,猪可以不养,可是鸡圈羊圈也要有啊,还有哥哥新牵回来的马,也要有地方放,厨房也要有。”
林安:“……”
林二丫也道:“院子大的话,哥哥咱们得打一口井才成,不然还要去村子里的井打水。还有,二层楼的话……哥哥就算有银子建,旁的邻居大约也不会愿意。咱们要把房子建在哪里呢?”
林安:“……”他果然想得太简单了。
“石榴树不好。”
林安一愣,就见猎户不知何时走到他身旁,道:“蟾宫折桂,当种桂树。”
林二丫立刻道:“对,秦大哥说得对,是该种桂树。”好意头嘛,既然有条件,当然还是要有的。
林大丫也说该种桂树。
林安只能放弃种石榴树了。
秦止看了一会,又道:“想盖二层楼的话,只能在村子的边上,靠近山的地方。不过那处地方,正好靠近傅师爷的二十亩良田,倒也不是不能住。”
林安想了一会,还是打算摇头。他是喜欢二层小楼,尤其是二楼南北通透,夏日凉爽的感觉,可是他才十六岁,两个妹妹和弟弟都小,住的太远离村子,只怕会有人故意使坏,那就麻烦了。
秦止见林安想要摇头,又道:“我也打算在那里盖房,你我可以……毗邻而居。”
林安最后还是答应了。
实在是他去找里正,说要买地建房的时候,因着他要建的房子不算大,但是院子大,地方要宽敞,是以里正也只能建议他去买傅师爷的二十亩田地附近的那块地。
林安无法,又等了几日,也只能妥协,买了那里的地,打算开始建房。
秦止紧跟着也买了林安附近的房子。
他不太明白林安怎么突然对他疏远了起来,但是秦止显然清楚他自己的心思。从前他对林安好,是想要报答林父曾经的恩情,现下他对林安好,却是从心底想要对林安好,想要看这个少年心甘情愿地露出两个小小酒窝的模样。
林安身子还没好利索,因此监工的位子,只能让猎户帮忙。当然,就算他不说,猎户也已经自动上岗了。
两座房子因林安的特殊要求——譬如地火龙,譬如简易浴室,譬如室内厕所等,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建成。
林安还没来得及搬到新房子去,傅师爷就使人来传话了。
县太爷要提前去京城了。
傅师爷原本是打算把地里庄稼都卖了,再把地转给林安,结果这件事一出,傅师爷只能把二十亩田地和地里将要成熟的庄稼,一起卖给林安了。
好在林安现在手头宽松,这才把地和庄稼一起买了过来。
而县太爷要走,这也意味着,书坊和食肆,要彻底归林安所有了。
林安心情顿时好极。
奈何他的好心情没能维持多久,待他从县衙里回到家中,看到家门口处,被王阿花和跪在地上的王石堵住时,面上登时铁青。
作者有话要说:
☆、救妹妹的小秀才
王石是王家的独子,长相憨厚,看着像个实诚的老实人。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老实人,在林家频频出事后,干脆的就躲了起来,一直都没有露面。就连王阿花跑来林家退亲,王石也不曾出现过。
林安看到王石,比看到王阿花还要生气。
好在林大丫和林二丫早早就把门关上,任由王阿花和王石怎么哭求谩骂,两人都没开门。
林安心底松了口气。
还好没开门。要是真开了门,当着这么多乡里乡亲的,那王石万一做出个什么出格的事情……林安脸色变了变。
周围人已经看到林安回来了,忙忙都让开路——林安可是秀才公了,听说还被县太爷看重,这不,连那二十亩田地都是买的傅师爷的地,房子也盖上了,房子不算特别大,可是里面有前中后三个大院子,看着就宽敞舒服。而且,不但是秀才公自己盖房子了,秀才公的男人,也在秀才公家的隔壁,盖起了一模一样的房子!
啧啧,就算秀才公现下盖的房子要留给平哥儿,秀才公将来也有一样的大房子大院子可以住。可不是任人欺负被赶出家门的可怜模样了!
林安冲周围人一拱手,刚要说什么,王阿花就要仗着发福的身躯,想要往林安身边冲过去——
林安嘴角一抽,刚想着怎么躲开,猎户就站到了他身前。
王阿花一撞就撞到了猎户身上。
虽然王阿花身子胖的抵得上两个猎户,可是她也没能把猎户给撞翻,反而是自己被反弹的摔倒在地上。
“哎呦!哎呦!我说秀才公啊,咱们可是亲家了,赶明儿大丫就进我王家大门了,你怎么能胡乱支使些乱七八糟的人,来欺负我一个妇道人家啊!”
王阿花被撞倒在地,干脆也不起来,坐在地上就开始大哭大叫。
王石看着老实巴交的,这会子却使了心眼,一脸涨红的跪着转过身,膝行到林安身前,满面羞愧道:“还请大舅哥万万要原谅小弟,小弟当初不是不想来看大舅兄和岳母大人,实在是……实在是小弟也是有病在身,缠绵病榻,根本不敢出门。”
他愧疚着说完,见林安依旧面无表情,不禁看了王阿花一眼,然后狠心道,“小弟那时虽然不能出门,但是、但是小弟敢对天发誓,小弟当初是劝过娘,让娘替小弟来给大舅兄和岳母大人送银子的。可是、可是娘一时糊涂,才……累得岳母大人和大舅兄受苦,误会小弟。”
王石的话让王阿花听住了,也不哭叫了,呆愣地坐在原地。
王石并没有看到王阿花的模样,反而再一狠心,直接对着林安重重的磕起头来:“大舅兄,小弟和大丫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心中互相喜欢,也是诚信求娶大丫,我……”
林安一抬腿,直接就揣上了王石胸口。
王阿花“哎呦哎呦”的叫唤起来,偏偏有猎户在旁边看着,她根本不敢地林安动手。
林安冷声道:“青梅竹马?你可知青梅竹马是何意?你王石自小在王家村长大,一年到头,只王阿花带着你走亲戚时,才会来那么两三趟林家村。而我大妹,打从三岁上,就被我祖母看着,要么就锁在房间里跟母亲学习打络子、绣花,要么就要在家里做饭喂猪喂鸡养兔子,从小到大,因为祖母把家里不少活计都交给我大妹,从早忙到晚,还要照顾我二妹和小弟,我大妹连个说的上话的小姐妹儿都没有,上哪里去和你青梅竹马?”
王石脸上白了白。
林安拱手看向周遭:“诸位叔伯兄弟,婶婶嫂嫂,大家也是看着我和我大妹长大的,大家仔细回想回想,我那妹子,从小到大,独自出过几次家门?和村子里的小子,说过几次话?和这个一年到头,只来三两次林家村的王石,可说过一句半句的话?”
其实村子里管女娃管得并不算太严。一般定亲的女娃,基本就很少出门,出门也是要有家里人跟着。但是没定亲的女娃,满山满村疯跑的,家里农活多时,帮着进地里干活儿的,那也很正常。
反倒是林大丫这样被打小拘在家里的,才算是不正常的。
不过也还好是托了林大丫这样的“不正常”的福,众人一想,可不正是这么回事儿?
什么青梅竹马?什么打小一起长大?那林大丫到底长个什么样子,村子里还有不少人不知道呢。那一年到头只往村子里跑两三次的王石,又怎么和林大丫青梅竹马的起来?
“这女娃的名声多重要啊。你这王小子,怎么就狠得下心,这么毁了大丫的名声?”
“怎么就狠不下心咧?婶子你忘了,这王小子可是‘不孝不义’的,他哪里有心?毁掉大丫的名声,就能把大丫给娶回家里,还能多了个秀才公的大舅兄,他咋能狠不下心咧?”
“就是就是,他刚刚不还攀扯他亲娘嘞?可不就是‘不孝不义’,安哥儿当初看人可真准,还好当初就直接把大丫的婚给退了。要不然啊,啧啧!”
……
王石脸上惨白,显然也发现自己的“计策”成功不了了。
而且不但成功不了,那个“不孝不义”的名声,还得真的安到他头上来了!
王石自认是个普通人,和普通人一样有个势力眼的娘,所以才会在看到林安的才华时,和林大丫定亲,所以会在林安被冤入狱,被赶出家门时,和林大丫退亲。
王石想,无论是什么人,遇到了这种情形,大约都会做和他一样的决定的。
可是王石不明白的是,为何旁人做了这样的决定,都会一帆风顺,多年之后,自己依旧高高在上,而被退亲的人家,始终默默无闻。可是,他做了这样的决定,却闹得名声毁了大半,连原本应该到手的好处都没有了?
王石呆住了,王阿花却没有。
她虽然心痛王石方才那样的把责任都推到她身上,可是,这是她的儿子啊。就算不为了别人,就为了将来她得靠儿子养老,她都只能认了。
至于林安……
“瞧我都老糊涂了。”王阿花不哭不闹了,干脆拍了拍身上的土,直接站起来,大声道,“我光想着跟林秀才说话了,倒是忘了告诉林秀才,前个儿我们一家子去了趟华安县,正好碰到林大爷林大娘了,林大娘可热情了,再加上看咱们王石越看越顺眼,又把王石和大丫的亲事重提,还收了咱们王家的聘礼,换了庚帖,还特特说了,怕咱们王石等得久了,一定要咱们快些回来,赶在百日热孝里,把王石和大丫的亲事给办了!”
王阿花直接把还跪着的王石拽了起来,斜睨林安一眼:“我们这次来,就是来告诉林秀才迎亲的日子的。这个月十六,王家就来迎亲!至于聘礼,咱们已经给了林大娘那边,林大娘那边说了,林秀才爱惜胞妹,定会给胞妹备好嫁妆的!十五的时候,咱们来抬嫁妆,林秀才,你那新房子刚刚盖起来,可别给自己妹子的嫁妆,只有两三个包袱的才好!”
王石也反应过来了。
其实他不需要跪的,毕竟,林大丫就要进他家的门,做他媳妇儿了不是?既然这林安疼爱林大丫,那就该知道怎么做才好。
他站起身来,一脸憨厚道:“大舅哥放心,既然亲事已定,再过半月,大丫就是我王家的人了,小弟也就不在这里打扰大舅哥回家告诉大丫这件喜事……”
王石的话还没说完,原本一直紧闭的林家大门,“砰的”被打开了。
林大丫一身白色丧服,头上戴着未嫁女的白色头巾,右手拿着一把剪子,戳着自己的脖子,决然站在那里。
周围人立刻傻住,纷纷劝说。
“大丫哎,你这是干什么?人活着一辈子,怎么能随便就死了?”
“就是就是,虽说这王家不厚道,你那奶奶也是个糊涂的,可是王家家里有地有房,你要真嫁过去了,也吃不了苦头的啊。”
“要是亲事没定就算了,你奶奶既然把亲事定了,这女人啊,可不就得认命?”
……
王阿花刚要出言讽刺,就被王石拉住了,他看向穿着一身孝衣的林大丫,目光微微闪动,就要往林大丫身上扑:“大丫快放下剪子,不然我就……”
王石很快被一股大力拽住,蓦地后退几步,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激起满地的尘土,呛得他一时说不出话来。
林安已经渐渐朝着林大丫走过去了:“大丫,事情交给哥哥,哥哥不会让你嫁给这种渣滓的。乖,把剪子放下,嗯?”
林大丫却已经是满脸泪水。
“哥,女人太苦了。娘苦了一辈子,怨了一辈子,最后眼看着哥哥要出息了,偏偏不得善终。大丫不愿意像娘那样,所嫁非人。”林大丫将剪子继续靠近脖子,逼出点点血丝,“可是,如果不嫁,就会害哥哥背上一个不顺祖母的名声,将来科举路难走。大丫不愿连累哥哥,也不愿委屈自己像娘那样过一辈子,所以……”
“大姐,你在干什么?”林大丫身后传来林二丫震惊的声音。
林大丫一愣,手上一松,随即手腕一痛,剪子掉落在地。
随着剪子掉落在地的,还有一颗小石子。
林安瞥了猎户一眼,快速上去,抓住了林大丫的手腕,低声道:“你信哥哥。哥哥不会让你吃娘吃过的苦,也不会冲动地自毁前程。”
说罢,林安就将林大丫交给泪流满面的林二丫,而自己则将地上的剪子捡了起来,然后一步一步,逼近王石。
王石方才被拉倒在地,还没有站起来。
林安直接一脚踩在了王石胸口,听着王石发出的闷哼和求救声,他慢慢蹲下身子,将剪子直接戳到王石脖子上,低声开口。
“这个月十六,你敢来,我也不杀你。毕竟,杀人偿命,我还舍不得死。”林安浅浅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在王石的惊恐之中,缓缓道,“只是你这样强逼我大妹孝期嫁人,我却也不能这样容易的放过你。若是如此,岂不是令其他人看我家好欺负,故意欺凌我家?”
“只要你那日敢来,我便令你断子绝孙。你觉如何?反正,只要你没死,只是断了你的子孙根,我也就是挨上几十板子而已,养养就回来了。不亏,不亏。”
林安说完,这才慢悠悠的站了起来。
王石身上一点伤都没受。
众人大松了口气。
王石惊魂甫定,王阿花却已经连连“呸”了几声:“我今个儿告诉你们,林大丫你是活的,十六那天就得给老娘活着进王家门!你要是死了,那咱们就当是施舍个乞丐,把你的尸体抬进王家门!你是死是活,都已经是我王家的人,可由不得你自个儿做主!”
王石蓦地喊了一声:“娘,我不娶她了!我不娶她了!”
王阿花打了王石几下:“你个傻小子!她亲祖母和咱们定下的婚事,她亲四叔亲手写的婚书,咋咋就不娶了?咱们的聘礼可都送过去了,反正不管是死是活,十六那天,咱们都来抬人!”
王石是真被小秀才方才那眼神给吓到了,忙忙要劝,结果却被王阿花拉扯着离开,到走也没能说出十六那天他根本不敢再来的话。
王石和王阿花走了,围观的众人虽觉林家兄妹可怜,那林家祖母糊涂,可是,那又如何呢?
在这种“百善孝为先”,父母长辈可以乱棍打死后辈的环境下,林家兄妹纵使是再不愿意,也只能为林大丫准备嫁妆,等着十六出嫁了。
“好在还在热孝,嫁就嫁吧。”
“哎,大丫可忍忍吧。你大哥是秀才公,等你生了儿子,他们家可没人敢欺负你的。”
“就是就是,王家可是有二十亩地来着,嫁他不亏!”
“等着婶子来帮你绣嫁妆!”
……
林大丫面色惨白如纸,林二丫愤怒地等着周围看似善意的乡亲,难过的恨不得杀了那个王石!
林安却是冲周围的人拱手一礼,叹道:“多谢诸位心意,只是林安明日还有事要忙,今日却不能留诸位了。”
“可是要去县里给大丫置办嫁妆?”一妇人拍着大腿,喜道,“婶子的妹子就是给人卖布匹的,安哥儿可一定要去她那里呀。”
林安微微一笑:“明日一早,林安要去县衙击鼓鸣冤,状告王石伪造婚书,意欲强抢民女,污蔑我家祖母孝期嫁孙女,污蔑我那位刚刚考中童生的四叔,不顾礼义廉耻,写下此等婚书,更污蔑我祖父收了莫须有的聘礼……种种罪状,数不胜数,林安身为林家村唯一的秀才,身为大丫胞兄,岂容邻村之人如此欺上门来,而懦弱胆小,毫无作为?”
众人面面相觑,似是没听懂林安这番话的意思。
第3节
恋耽美
第3节
“把东西装车,走。”
林安:“……”
林大丫把人送走,就跑去厨房端了一大瓷碗的汤出来。
“秦大哥说哥哥可能会早起,就让我给哥哥早做了饭,药是秦大哥亲自熬得。”林大丫把大瓷碗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蘑菇鸡蛋汤,哥哥趁热喝。等喝完了,在院子里走走,再把药喝了。”然后再去补个觉。
林安发现他竟能听明白妹妹没说出口的话,心中抑郁,可是看着大丫期冀的目光,还是慢吞吞地把汤喝完了。
喝完之后,林安忽然道:“他们都吃了吗?大丫吃了吗?”
林大丫正在院子里捉虫子喂鸡,这样小鸡才长得快,母鸡才能多下蛋。
她捉虫子的手一顿,道:“我和二丫昨晚烙了饼,今天都给他们装到包袱里了。”赶集要趁早,尤其是要摆摊的,不然去晚了,好摊位被抢了怎么办?
林安沉默一会,道:“大丫喝汤了吗?再去舀一碗,和哥哥一起喝。”
林大丫低头:“哥哥喝就是了。我等着茂哥儿和平哥儿一起吃。”
林安不说话了,喝完汤,像林大丫说的那样,在院子里走了几圈,看着被妹妹收拾的整整齐齐,却依旧落败的院子,微微失神。
待林大丫给他端了药,他才回过神来。
药是一口闷的。不过这次有了猎户买回来的蜜饯,喝完药,嘴里塞个蜜饯,总算舒服了一些。
林大丫去厢房看两个小的醒没醒,林安就端着碗进了厨房。厨房被收拾的很干净。
林安很快找到了小炉子上坐着的锅。
锅里还剩下不到一个大瓷碗的蘑菇鸡蛋汤。
最多够两个三岁小儿喝的,根本不够林大丫喝的。
林安平静的把锅盖盖回去,碗放好。
装作没看到的样子,又回了院子。
林大丫正拉着平哥儿和茂哥儿擦脸。
平哥儿看到哥哥就欢喜地喊:“哥哥救命,大姐欺负平哥儿!”
林安:“……”
林大丫气得拧了这臭小子的耳朵一下:“还救命?你扯破嗓子都不会有人救你!”拿着毛巾使劲往臭小子的脸上一擦。
平哥儿一面挣扎,一面嚎啕大喊:“哥哥救命!”
林安:“……”
站起身,他还是换个地方发呆好了。
身后林大丫还在教训林平:“看,是不是扯破嗓子也没人救你?以后听不听话?”
干打雷不下雨,一滴泪都没挤出来的平哥儿抱着茂哥儿喊:“听话!听话!哥哥都听大姐的话了,平哥儿肯定要听话。”不等林大丫松了口气,就听平哥儿小声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连哥哥都不敢违抗大姐,平哥儿就更不敢了。”
林大丫:“……”
林安进屋之后,原本是打算想些主意,好让家里再宽松一些,至少让一家人都吃一样的东西,不用妹妹这样节省。结果他摆好笔墨纸砚,写下几个字后,不知何时,就趴在桌上睡着了。
平哥儿是在“逃脱”大姐之后,第一个发现哥哥睡着的。
他很快就跑出去把大姐叫了进来。
林大丫虽然没下过地,但也做惯了其他的农活儿,力气大得很,不费力气地就把林安给搀扶到床上,脱了鞋袜,放进被子里。
平哥儿和茂哥儿一直在旁边看着。
平哥儿担忧道:“大姐,哥哥好能睡懒觉。他这么能睡,会不会有一天被娘亲和爹爹叫走,去他们在的地方睡觉?”
林大丫坚定地道:“不会。哥哥要留下来照顾我们,不会去找爹爹和娘亲的。哥哥……只是生病了,身体差了些。将来会好的。”
平哥儿“嗯”了一声,严肃地站在林安床边不肯离开。
茂哥儿也不肯走,小小的脸上满是坚持:“茂哥儿要替三伯父守着叔叔,不然三伯父没有媳妇儿了怎么办?”
林大丫让二人不要吵到林安,就去做别的事情了。
等到林安再次清醒时,已经天黑了。
林安睁开眼睛,就看到猎户坐在他床边。
猎户把人扶了起来,披上外衣,一眼就看出林安想问什么,道:“挣了很多钱。大家都看着新鲜,又有摊子上的确摆了些好东西,都愿意上来试运气。”
林安虽然气闷自己这具身子的不争气,可还是高兴自己的主意能挣钱这件事,忙问道:“挣了多少钱?”
猎户:“……我在那待到中午,买了羊和布,就回来了。”正好给中午睡着没醒过来的林安灌了一剂药。
林安正皱眉,就听院子里传来莫大娘和莫大爷的声音。他眼睛亮了亮,就跑去院子里。
莫大娘喜道:“还是读书人会想法子,哎呦,大丫你没去,没看到整个集市上,就咱们摊子上的人最多!那些试运气的,套着玩的,手上有几个铜钱的,统统都过来玩了一把。咱们今个儿,可真赚了不少钱!”
莫大爷看到林安了,就把怀里揣了一路的荷包塞给林安:“安哥儿数数,我估摸着,今个儿能赚了二两银子!”
林安瞪大眼睛。
二两银子,可是够庄户人家过大半年的了。真不算少了。
猎户道:“今个儿不少人是图个新鲜,等以后,有人学了这招,大约就挣不了那么多了。”
“挣不了二两银子,能挣上几百文钱,那也够多的啦!”莫大娘拍着大腿,看了她男人和儿子一眼,就小心翼翼的问安哥儿,他们县里的大集有三天,可是周围其他县里也有这种大集,和他们县里的大集不冲突,除了这些,有些村子集中的地方隔些日子还有小集市,如果每个集市都肯跑的话,这一个月下来,还真能赚不少钱。
林家和莫家原先是没什么过多的交往的。只是林安他们被分出来后,莫家人性子好,几次帮忙,就连汪氏的丧礼,莫家人也帮了不少忙。
林安是感谢莫家的,而且他也的确缺银子,闻言便道:“这主意当然好。只是二丫毕竟是女娃,不好常去集市。三哥也有其他的事情要忙。去集市摆摊子的事情,只能交给莫大娘家里一手打理。这样的话,”林安想了想,“莫大娘家里出人出力,我们出东西,挣得钱,就两家平分好了。”
莫大娘和莫大爷急忙推辞,莫大哥也不同意。这主意不是他们想的,置办物事的钱也不是他们出的,他们就是个来干活儿的,怎么能分主人家的钱?
林安说了半晌,三人也不打算平分。
最后林安只能道:“这样好了,莫家每去一个人,不管那天挣多少铜钱,都有一百文钱的工钱。包括小石头。要是挣得多的话,等大家回来,我再给旁的,大娘大爷可千万别再推辞。”
这件事这样才定下来。
接下来的集市上,果然有人有样学样,只是那些人摆放的东西没有林安摊位上的值钱,林安摊位又是第一家,因此每次赶集还都能挣上九百多文钱。运气好的话,还能挣上一两多银子。
家里好歹有了进项,林大丫和林二丫不再亏待自己,林安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林安接下来的十天里也没再继续折腾进县城或是上山,只每天都让猎户上山看沙果。
猎户开始还当林安是小孩子心性,在玩闹儿,结果六七天后,有的沙果上的贴纸因为纸太薄,掉落下来,猎户抬头看到去了贴纸的泛红的沙果上,正出现一个浅浅“福”字,微微一愣,这才明白林安究竟在做什么。
他看向林安的目光也越发深邃。
十天之后,林安身子总算养得差不多了。最起码晚上吃过药,早早休憩的话,第二天晌午起床,剩下的大半天的时间都能精神抖擞。
他算算日子,翻出傅师爷上次留下的县太爷的拜帖,找到两个精致的篮子,就开始招呼猎户。
“走,咱们上山,摘沙果!”
长了字的沙果呀,他就不信那位身为京城世家子的县太爷,会不感兴趣!
他就不信在迷信的古人面前,这样东西,卖不出一个好价钱!
☆、赚大钱的小秀才
林安和猎户十天前,是把满树上的沙果都贴满了剪纸。
只是因为林安没有真正做过这件事情,这个时候又没有现代那种专门的水果贴纸,所以有的纸质太薄,或是没有贴得太紧,剪纸就自动掉落了。
也有的沙果位置太低,晒不到足够的阳光,贴纸的作用不太大。
所以林安让猎户把变得通红的沙果摘下来,揭了贴纸,就剩下大约十个最成功的贴纸沙果。
红彤彤的沙果上,像是长了字一般,一个个淡黄色的字或者图案,长在沙果上,既神奇,又令人爱不释手。
林安眼睛亮亮地看着这十个沙果,再侧头看猎户的反应。
毕竟这个才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
猎户难得勾了勾唇,伸手摸了摸小秀才的脑袋,道:“做得好。”
林安立刻眯着眼睛笑了起来,两颊的小酒窝,又蹿了出来。
猎户手开始发痒,慢慢移开视线,才道:“媳妇儿打算怎么卖这种沙果?卖给谁?”
林安曾多次试图纠正猎户的称呼,奈何猎户平日里对他多有迁就,就是有些不愿妥协事情,林安对着讨好地一笑,露出他的两个万能酒窝,猎户就会立刻答应下他的要求。
除了称呼。
林安纠正了多次,着实懒得再纠正了,只当没听到,兴奋地说出他的计划:“卖沙果?当然不卖。这样的好东西,当然是要送出去了。”
一个长字的沙果才值几两银子?
可是,听闻两个月后,就到了万寿节。
若万寿节上,有人奉上长了“万、寿、无、疆”四个字的四个寿桃呢?
那才是真正有价钱的东西!
林安说完,猎户就明白林安究竟想做什么了。
卖沙果算什么?重要的是,把法子给卖了!
长了字的沙果新奇是真的新奇。
可是在保守的朝代,人们愿不愿意接受这样新奇的东西还是个未知数。
一些人会好奇,一些人会远远旁观,可这世上还会有一些人则会因为没有得到其中利益,而大加斥责,口出狂言说它是不祥之物。
林安只是个刚刚得到功名的小秀才,无权无势,还没有钱,如果他真的想自己利用这个法子挣钱的话……猎户微微一顿,不得不说,林安想得很谨慎,选的投靠之人也很合适。
华阳县的县太爷,京城白家险些舍弃的世家子——白谨。
大部分世家子因自小的教导,对家族忠心耿耿,无可动摇。可是白谨不同。他在之前白家被诋毁陷害时,险些被白家舍弃。如果不是林安有少年天才的名声,且十二岁变考上了童生,还有林安的夫子相帮,白家必定会舍弃白谨,让白谨背上华安县“科举舞弊”案的主使的名声,更会面临流放甚至斩首的危险。
因此这样的白谨,无论他看起来多么的温文尔雅,多么的没有把之前的事情放在心底,他心中,更会急于出头。
“万寿无疆”的寿桃并不算什么实绩,可是,作为投石问路或是讨好圣上的物事,却是大大的足够了。
因此在林安和猎户来到县衙,将带字沙果摆在白谨面前时,白谨心中就起了波澜。
林安笑道:“可惜三哥在山上的独院里,只有沙果树,没有桃树。如果是桃子的话,上面再长上几个‘寿’字,想来送给年长的长辈,长辈心中定然欢喜。”
白谨想到最近要过寿的人,家中长辈忽略不计,的确还有一个不单单是他,就是白家也要认真备下大礼的人——皇帝。
白谨心中“砰砰”直跳,双手微微攥成拳头,掩盖在长袍下,看向林安:“你能令桃子也长字?”
不想林安却摇头了:“桃子有毛,令它长字殊为不易。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林安乃一介秀才,家中穷苦,又有三个弟妹养活,心中还想努力读书,将来得以考中进士,已完成先父先母遗愿,怕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令桃子长字。”林安说完,忽然狡黠一笑,又道,“但是县太爷手底下能人多,想来若是得了法子,必能种出几个长字的桃子。一树长字的桃子是不可能了,但是,至少长有‘万、寿、无、疆’四个大字的桃子,想来一定能种出来的。”
“好物难求,就算是只有四个,想来贵人也不会介意。”
林安的一番话说出来,白谨迟疑片刻,霍然起身:“林秀才暂坐,谨忽而记起,忘记通知内子留二位晚饭一事。谨这便去告知内子一声,二位请暂坐。”
白谨离开之后,在院子外来回走了几步。先是想要去找傅师爷商议,只是想到傅师爷是家族安排的人,心中一顿,转而去了后院。
待再次回来时,白谨除了主意定了,怀里还揣着自己的私房和媳妇儿的一部分嫁妆。
好在林安不是贪心之人,更知晓过犹不及这个道理。尤其是在他无钱无权无势的时候,贪心,是最不可取的了。
因此在白谨在付出了两千两银子,一处可以印书和卖书的书坊,还有一座两层小楼的食肆后,林安就立刻答应了。
白谨稍有尴尬。
他原先还以为林安会跟他讨价还价,所以才少报了一些,现下见林安直接答应了下来,心中有些歉意,道:“并非愚兄不愿多出价,着实是愚兄虽是世家子,然,家中子弟众多,愚兄却也是囊中羞涩。”
林安道:“大人客气。这些对林安来说,已然足够。”见白谨面上还有愧色,又道,“林安只是一个小小秀才,且还是需要守孝三年,错过明年大考,待四年后大考开始,才能考科举的秀才,手上有这些东西,已经够招人眼红的了,若是再多……林安只怕自己无能,守不住这些东西。”
白谨心中这才好过些。
二人写下书契,按下红印,林安就把怎么令沙果长字的法子仔细说给白谨听。怕说得不够,还在纸上仔仔细细写了下来。
白谨听完,嘴角一抽。
他还不知道原来只要贴个东西,就可以让沙果长字了。
林安一眼看出,正色道:“敢问大人,在林安之前,可有人想到这个法子?在林安之后,又要花多少年才会有人想到这个法子?”
法子虽然简单,可是,能否想出来,这才是最重要的。虽然林安也是借了前世的福,才知晓这件事……不过,想到家中一穷二白的情形,林安也只能硬着头皮把这个主意当成自己想的了。
白谨反应过来,不再提这事,为了补偿自己之前的过错,还说要送给林安一辆马车和一匹马。
林安投桃报李,在白谨把食肆和书坊的地契房契等都转给他,银票也给了后,便请白谨派人跟着他,把他放在猎户地窖里的沙果都运过来。
白谨含笑答应,并送了十张拜帖给林安,让林安有事便来寻他。
林安和猎户一起坐在车里,数着银票,摸着地契房契,心中高兴极了。
他总算能堂堂正正地说自己是一家之主了!
林安高兴得数完银票,就抽出一千两来,十分不舍的给了猎户,认真地道:“三哥帮我良多,林安无以为报,这千两银票,还望三哥能收下,算是还了三哥之前为我和娘亲看病吃药的钱。”
至于其他的,譬如人情,他慢慢还,总有一日能还清。
猎户道;“不必。你是我媳妇儿,养你是应当的,孝敬岳母大人也是应当的。”
林安坚持道:“亲兄弟尚且明算账,三哥还是收下罢。将来也好置办家业,省的总是去深山打猎,危险重重。”
猎户目光幽幽的看向白白净净的小秀才,半晌才开口:“亲兄弟是该明算账。可是,安哥儿,你是我媳妇儿,不是我兄弟。”
说罢,就出了车厢,坐在了赶马人的旁边。
林安叹了口气,靠着马车车厢坐着。
他前世喜欢过女人,也喜欢过男人,恰好他喜欢的男人的类型,就是猎户这样高高壮壮的。
因此穿过来后,虽然觉得有个男人当“未婚夫”很别扭,林安一来因着林家的困窘,二来猎户的身形相貌也是他喜欢的类型,倒没怎么拒绝和他相处。
他看得出来,猎户也是在慢慢尝试着和他相处。
可是这些,在他认真翻了本朝的户婚律,发现本朝对“嫁”给男人的另一个男人的苛刻要求后,全部都消退了。
本朝初期,因开国皇帝和皇后都是男子,且皇帝后宫独皇后一人,下一任的皇帝还是二人在外面抱来的一个孤儿,因此对男男成亲,并不禁止,甚至还有些鼓励。只是随着国家渐渐安定下来,历任皇帝虽然没有公然说禁止男男成亲,但是在户婚律上,却是做了不少手脚,令作为“出嫁”一方的男子,虽然不必像女子一样遵从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一旦成亲,必须少出门,少与家人之外的男女相处;且作为“出嫁”一方的男子,不得出任六品以上官职,不得拥有嫁妆之外的私产,不得干涉夫君纳妾,延续香火云云。
当然,事实上,因历代皇帝的蔑视,朝廷已经有两百年没有出现一个“嫁人”的男子出任官员了。
林安是铁青着脸看完的户婚律中男男婚姻这一部分的。
他觉得这样严苛的律法之下,他要还肯嫁,那才是傻子!
☆、盖房子的小秀才
林安是等到到了村子里,才下的马车。
猎户不愿意让林安再辛辛苦苦的爬山,省的受累。
林安也没坚持。想到他这个身子动不动就要晕倒或是睡着的毛病,林安就是要再多想法,也不敢冒险。
好巧不巧,今日他赚了银子,回到家,就看到一脸愤愤的俊俏郎君,正不顾形象的蹲在他家门口。
身边还跟着一个仆人和一辆马车。
那郎君看到林安下马车,嘴巴张了张,立刻飞奔着跑了过去,一把抱住了林安。
“安哥儿,安哥儿,还好你没事!我和夫子都以为你和家人搬到华安县去了。结果夫子和我千里迢迢跑去华安县,你祖父祖母还不知道你功名恢复的事情。”
俊俏郎君一张嘴就说个没玩,还上下打量林安,像是在看林安有没有受伤。
林安这才想起来,这俊俏郎君唤作张灿,是县里富户张家的独苗苗,比原身年长三岁,和原身交情不错。
原身虽然因家境贫穷有些自卑,可是张灿像是看不到原身的自卑似的,一直黏在原身身边。在看到原身买不起书时,会大喇喇地买上两本,直接扔给原身一本,就是挑笔或砚台时,也会给原身挑上一个。
现下林安屋子里的那套看起来不错的笔墨纸砚,还是张灿出银子买的。
当然,原身虽穷,但也懂得投桃报李,见张灿家中一心想让张灿考科举,便多次帮张灿补习,甚至在去年冬日,原身出了父孝后,直接住在了张灿家中,就是为了帮张灿补习功课,考过童生试。
张灿去年险险通过县试和府试,成了童生后,不但张灿黏林安黏的更紧,张家一家上下都对林安极好。甚至在今年知晓林家只给了去参加院试的林安一吊钱后,立刻就把原本不打算参加今年院试的张灿也给送了过去,吃住都没用林安掏钱。
只是张灿功底不够,今年也只是跟着去体验一下院试的过场,考完之后,就跟着父亲母亲去江南探望外祖一家。林安出事时,张灿不在华阳县。而张灿自己因为成绩太低,也没被怀疑科举舞弊。
张灿的曾祖父恰逢重病,张灿的祖父为此忙昏了头,再加上张家虽有钱财,但并无权势,因此林安被冤入狱,也只能努力花钱帮林安疏通,让林安在牢里吃几顿好的,少被严刑逼供。除此之外,张灿祖父就只能快马通知林安和张灿去了州府的夫子,让他们的夫子想法子解救林安。
林安能在牢里没吃太大的苦头,安排的水牢的水只没过小腿,而不是没过大半个身子,其中也有几分是因着张灿祖父砸进去的银子的缘故。
林安心中一暖,拍了张灿一下,就道:“我祖父祖母当初怕被我牵连,更怕因着我名声不好了,连累四叔科举,更怕我娘和我身子不好,要花大把的药钱,所以分家之后,才会跑得那么快。”
张灿一听就明白林安家的糟心事了。
只是看林安平静的模样,大约是已然想开,他也不再提那些,只得意洋洋地邀功道:“那你可要谢谢我。我那时反应可快了,见你祖父压根不知道你恢复功名的事情,就什么都没说,还拦着夫子,夫子也甚么都没说。现下你那祖父一家,还以为你前程没了呢。”
林安笑了一下,就请张灿到家里去坐。
结果张灿立刻扭捏了起来,结结巴巴的道:“你、你两个妹子都在呢!”
林安一愣,就见一直没离开的猎户开口了:“去我那里。”然后对林安点了下头,才带着县太爷的人上山了。
张灿脸上立刻露出失望的神色。
林安心中有事,没注意到张灿的模样,只引着张灿往猎户家中道:“这里可是真正的陋室,阿灿你忍一下罢。”
张灿开始还笑呵呵地说“无妨无妨”,结果等一进去,看到简陋的房子,还有林安翻了半晌,才找出来的破损的大瓷碗时,才发现林安口中的“陋室”比他想象的还要简陋。
张灿忍不住道:“我看安哥儿祖父那里,他们住的可是县里好房子,院子还是三进的呢。怎么安哥儿却住在……”
林安安抚了他几句,就道:“我现下也有银子了。县太爷给了一百多两银子,我自己也筹了些银子,只是之前一直生病,并没有用。现下我病好了,这些银子也该用起来。眼看秋收就要到了,我还打算在秋收钱,找人帮我盖房子呢。”
一百多两银子能买二十亩地,在村子里盖一处好房子,剩下还能有些剩余。
张灿听罢,才放下心来,又请林安下次去县里时,莫要忘记去他家寻他。还道虽然林安还在孝期,但他们家不忌讳这个云云。
末了还不忘把他给林安带来的一马车的布匹、米面、腌制的酱菜和笔墨纸砚给留下来。
林安看到那些布匹都不是价格昂贵的那种,颜色也都素淡,笔墨纸砚也是原身常用的,知晓张灿不算那么细心的人,不禁看了张灿一眼。
张灿果然道:“是我娘准备的。”
林安猜到张灿母亲的意思,大约还想让他帮张灿一把,让张灿考过院试,了然的点了下头。因家里实在什么都没有,只好等下次再回礼。
张灿性子单纯,大约还没想到这点,很是高兴地和林安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日子,就坐着马车走人了。
张灿走了,猎户越发沉默,林安的日子还是要过的。
他又修养了几日,顺便在清醒时,画了份图纸——当然不是那种建筑用的专门图纸,而是建出来后,三进院落的模样。
林安手上有了银子,就不愿亏待自己和两个妹子一个弟弟。他打算建的是三进院落,入眼是宅门和两层的倒座房,然后是宽敞的院落,首进院落是林安的地盘,因为有两层的上下十一间倒座房,完全可以用作柴房和粮仓,因此不打算建东西厢房,院子里,林安打算搭个葡萄架,种上一株石榴树。
再摆上一套石桌石椅,待凉爽时,可在院中闲坐。
接着就是他自己住的两层楼,书房、寝室、画室、客房等,都在这里。二楼要南北通透,林安打算冬天之外,常住二楼;只是北方冬日太冷,林安打算在一楼地底修建地火龙,这样冬日他住在这里才能过得舒心。
再往后的一个院落和二层楼,则是林大丫和林二丫的住处,怎么布置,林安就不打算管了。林平太小,林安想来想去,也只能让林平先跟着林大丫住,待六岁时,再过来同他一起住。
除了这些,林安还打算把简易的浴室和室内厕所给建起来。
林安刚刚画完,林大丫和林二丫便跑过来看。
林安很大方的让两个妹妹提意见。
林大丫犹豫片刻,就道:“哥哥,没有菜园子吗?那我们平日怎么种菜?兔子可以和我还有二丫一起住,猪可以不养,可是鸡圈羊圈也要有啊,还有哥哥新牵回来的马,也要有地方放,厨房也要有。”
林安:“……”
林二丫也道:“院子大的话,哥哥咱们得打一口井才成,不然还要去村子里的井打水。还有,二层楼的话……哥哥就算有银子建,旁的邻居大约也不会愿意。咱们要把房子建在哪里呢?”
林安:“……”他果然想得太简单了。
“石榴树不好。”
林安一愣,就见猎户不知何时走到他身旁,道:“蟾宫折桂,当种桂树。”
林二丫立刻道:“对,秦大哥说得对,是该种桂树。”好意头嘛,既然有条件,当然还是要有的。
林大丫也说该种桂树。
林安只能放弃种石榴树了。
秦止看了一会,又道:“想盖二层楼的话,只能在村子的边上,靠近山的地方。不过那处地方,正好靠近傅师爷的二十亩良田,倒也不是不能住。”
林安想了一会,还是打算摇头。他是喜欢二层小楼,尤其是二楼南北通透,夏日凉爽的感觉,可是他才十六岁,两个妹妹和弟弟都小,住的太远离村子,只怕会有人故意使坏,那就麻烦了。
秦止见林安想要摇头,又道:“我也打算在那里盖房,你我可以……毗邻而居。”
林安最后还是答应了。
实在是他去找里正,说要买地建房的时候,因着他要建的房子不算大,但是院子大,地方要宽敞,是以里正也只能建议他去买傅师爷的二十亩田地附近的那块地。
林安无法,又等了几日,也只能妥协,买了那里的地,打算开始建房。
秦止紧跟着也买了林安附近的房子。
他不太明白林安怎么突然对他疏远了起来,但是秦止显然清楚他自己的心思。从前他对林安好,是想要报答林父曾经的恩情,现下他对林安好,却是从心底想要对林安好,想要看这个少年心甘情愿地露出两个小小酒窝的模样。
林安身子还没好利索,因此监工的位子,只能让猎户帮忙。当然,就算他不说,猎户也已经自动上岗了。
两座房子因林安的特殊要求——譬如地火龙,譬如简易浴室,譬如室内厕所等,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建成。
林安还没来得及搬到新房子去,傅师爷就使人来传话了。
县太爷要提前去京城了。
傅师爷原本是打算把地里庄稼都卖了,再把地转给林安,结果这件事一出,傅师爷只能把二十亩田地和地里将要成熟的庄稼,一起卖给林安了。
好在林安现在手头宽松,这才把地和庄稼一起买了过来。
而县太爷要走,这也意味着,书坊和食肆,要彻底归林安所有了。
林安心情顿时好极。
奈何他的好心情没能维持多久,待他从县衙里回到家中,看到家门口处,被王阿花和跪在地上的王石堵住时,面上登时铁青。
作者有话要说:
☆、救妹妹的小秀才
王石是王家的独子,长相憨厚,看着像个实诚的老实人。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老实人,在林家频频出事后,干脆的就躲了起来,一直都没有露面。就连王阿花跑来林家退亲,王石也不曾出现过。
林安看到王石,比看到王阿花还要生气。
好在林大丫和林二丫早早就把门关上,任由王阿花和王石怎么哭求谩骂,两人都没开门。
林安心底松了口气。
还好没开门。要是真开了门,当着这么多乡里乡亲的,那王石万一做出个什么出格的事情……林安脸色变了变。
周围人已经看到林安回来了,忙忙都让开路——林安可是秀才公了,听说还被县太爷看重,这不,连那二十亩田地都是买的傅师爷的地,房子也盖上了,房子不算特别大,可是里面有前中后三个大院子,看着就宽敞舒服。而且,不但是秀才公自己盖房子了,秀才公的男人,也在秀才公家的隔壁,盖起了一模一样的房子!
啧啧,就算秀才公现下盖的房子要留给平哥儿,秀才公将来也有一样的大房子大院子可以住。可不是任人欺负被赶出家门的可怜模样了!
林安冲周围人一拱手,刚要说什么,王阿花就要仗着发福的身躯,想要往林安身边冲过去——
林安嘴角一抽,刚想着怎么躲开,猎户就站到了他身前。
王阿花一撞就撞到了猎户身上。
虽然王阿花身子胖的抵得上两个猎户,可是她也没能把猎户给撞翻,反而是自己被反弹的摔倒在地上。
“哎呦!哎呦!我说秀才公啊,咱们可是亲家了,赶明儿大丫就进我王家大门了,你怎么能胡乱支使些乱七八糟的人,来欺负我一个妇道人家啊!”
王阿花被撞倒在地,干脆也不起来,坐在地上就开始大哭大叫。
王石看着老实巴交的,这会子却使了心眼,一脸涨红的跪着转过身,膝行到林安身前,满面羞愧道:“还请大舅哥万万要原谅小弟,小弟当初不是不想来看大舅兄和岳母大人,实在是……实在是小弟也是有病在身,缠绵病榻,根本不敢出门。”
他愧疚着说完,见林安依旧面无表情,不禁看了王阿花一眼,然后狠心道,“小弟那时虽然不能出门,但是、但是小弟敢对天发誓,小弟当初是劝过娘,让娘替小弟来给大舅兄和岳母大人送银子的。可是、可是娘一时糊涂,才……累得岳母大人和大舅兄受苦,误会小弟。”
王石的话让王阿花听住了,也不哭叫了,呆愣地坐在原地。
王石并没有看到王阿花的模样,反而再一狠心,直接对着林安重重的磕起头来:“大舅兄,小弟和大丫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心中互相喜欢,也是诚信求娶大丫,我……”
林安一抬腿,直接就揣上了王石胸口。
王阿花“哎呦哎呦”的叫唤起来,偏偏有猎户在旁边看着,她根本不敢地林安动手。
林安冷声道:“青梅竹马?你可知青梅竹马是何意?你王石自小在王家村长大,一年到头,只王阿花带着你走亲戚时,才会来那么两三趟林家村。而我大妹,打从三岁上,就被我祖母看着,要么就锁在房间里跟母亲学习打络子、绣花,要么就要在家里做饭喂猪喂鸡养兔子,从小到大,因为祖母把家里不少活计都交给我大妹,从早忙到晚,还要照顾我二妹和小弟,我大妹连个说的上话的小姐妹儿都没有,上哪里去和你青梅竹马?”
王石脸上白了白。
林安拱手看向周遭:“诸位叔伯兄弟,婶婶嫂嫂,大家也是看着我和我大妹长大的,大家仔细回想回想,我那妹子,从小到大,独自出过几次家门?和村子里的小子,说过几次话?和这个一年到头,只来三两次林家村的王石,可说过一句半句的话?”
其实村子里管女娃管得并不算太严。一般定亲的女娃,基本就很少出门,出门也是要有家里人跟着。但是没定亲的女娃,满山满村疯跑的,家里农活多时,帮着进地里干活儿的,那也很正常。
反倒是林大丫这样被打小拘在家里的,才算是不正常的。
不过也还好是托了林大丫这样的“不正常”的福,众人一想,可不正是这么回事儿?
什么青梅竹马?什么打小一起长大?那林大丫到底长个什么样子,村子里还有不少人不知道呢。那一年到头只往村子里跑两三次的王石,又怎么和林大丫青梅竹马的起来?
“这女娃的名声多重要啊。你这王小子,怎么就狠得下心,这么毁了大丫的名声?”
“怎么就狠不下心咧?婶子你忘了,这王小子可是‘不孝不义’的,他哪里有心?毁掉大丫的名声,就能把大丫给娶回家里,还能多了个秀才公的大舅兄,他咋能狠不下心咧?”
“就是就是,他刚刚不还攀扯他亲娘嘞?可不就是‘不孝不义’,安哥儿当初看人可真准,还好当初就直接把大丫的婚给退了。要不然啊,啧啧!”
……
王石脸上惨白,显然也发现自己的“计策”成功不了了。
而且不但成功不了,那个“不孝不义”的名声,还得真的安到他头上来了!
王石自认是个普通人,和普通人一样有个势力眼的娘,所以才会在看到林安的才华时,和林大丫定亲,所以会在林安被冤入狱,被赶出家门时,和林大丫退亲。
王石想,无论是什么人,遇到了这种情形,大约都会做和他一样的决定的。
可是王石不明白的是,为何旁人做了这样的决定,都会一帆风顺,多年之后,自己依旧高高在上,而被退亲的人家,始终默默无闻。可是,他做了这样的决定,却闹得名声毁了大半,连原本应该到手的好处都没有了?
王石呆住了,王阿花却没有。
她虽然心痛王石方才那样的把责任都推到她身上,可是,这是她的儿子啊。就算不为了别人,就为了将来她得靠儿子养老,她都只能认了。
至于林安……
“瞧我都老糊涂了。”王阿花不哭不闹了,干脆拍了拍身上的土,直接站起来,大声道,“我光想着跟林秀才说话了,倒是忘了告诉林秀才,前个儿我们一家子去了趟华安县,正好碰到林大爷林大娘了,林大娘可热情了,再加上看咱们王石越看越顺眼,又把王石和大丫的亲事重提,还收了咱们王家的聘礼,换了庚帖,还特特说了,怕咱们王石等得久了,一定要咱们快些回来,赶在百日热孝里,把王石和大丫的亲事给办了!”
王阿花直接把还跪着的王石拽了起来,斜睨林安一眼:“我们这次来,就是来告诉林秀才迎亲的日子的。这个月十六,王家就来迎亲!至于聘礼,咱们已经给了林大娘那边,林大娘那边说了,林秀才爱惜胞妹,定会给胞妹备好嫁妆的!十五的时候,咱们来抬嫁妆,林秀才,你那新房子刚刚盖起来,可别给自己妹子的嫁妆,只有两三个包袱的才好!”
王石也反应过来了。
其实他不需要跪的,毕竟,林大丫就要进他家的门,做他媳妇儿了不是?既然这林安疼爱林大丫,那就该知道怎么做才好。
他站起身来,一脸憨厚道:“大舅哥放心,既然亲事已定,再过半月,大丫就是我王家的人了,小弟也就不在这里打扰大舅哥回家告诉大丫这件喜事……”
王石的话还没说完,原本一直紧闭的林家大门,“砰的”被打开了。
林大丫一身白色丧服,头上戴着未嫁女的白色头巾,右手拿着一把剪子,戳着自己的脖子,决然站在那里。
周围人立刻傻住,纷纷劝说。
“大丫哎,你这是干什么?人活着一辈子,怎么能随便就死了?”
“就是就是,虽说这王家不厚道,你那奶奶也是个糊涂的,可是王家家里有地有房,你要真嫁过去了,也吃不了苦头的啊。”
“要是亲事没定就算了,你奶奶既然把亲事定了,这女人啊,可不就得认命?”
……
王阿花刚要出言讽刺,就被王石拉住了,他看向穿着一身孝衣的林大丫,目光微微闪动,就要往林大丫身上扑:“大丫快放下剪子,不然我就……”
王石很快被一股大力拽住,蓦地后退几步,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激起满地的尘土,呛得他一时说不出话来。
林安已经渐渐朝着林大丫走过去了:“大丫,事情交给哥哥,哥哥不会让你嫁给这种渣滓的。乖,把剪子放下,嗯?”
林大丫却已经是满脸泪水。
“哥,女人太苦了。娘苦了一辈子,怨了一辈子,最后眼看着哥哥要出息了,偏偏不得善终。大丫不愿意像娘那样,所嫁非人。”林大丫将剪子继续靠近脖子,逼出点点血丝,“可是,如果不嫁,就会害哥哥背上一个不顺祖母的名声,将来科举路难走。大丫不愿连累哥哥,也不愿委屈自己像娘那样过一辈子,所以……”
“大姐,你在干什么?”林大丫身后传来林二丫震惊的声音。
林大丫一愣,手上一松,随即手腕一痛,剪子掉落在地。
随着剪子掉落在地的,还有一颗小石子。
林安瞥了猎户一眼,快速上去,抓住了林大丫的手腕,低声道:“你信哥哥。哥哥不会让你吃娘吃过的苦,也不会冲动地自毁前程。”
说罢,林安就将林大丫交给泪流满面的林二丫,而自己则将地上的剪子捡了起来,然后一步一步,逼近王石。
王石方才被拉倒在地,还没有站起来。
林安直接一脚踩在了王石胸口,听着王石发出的闷哼和求救声,他慢慢蹲下身子,将剪子直接戳到王石脖子上,低声开口。
“这个月十六,你敢来,我也不杀你。毕竟,杀人偿命,我还舍不得死。”林安浅浅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在王石的惊恐之中,缓缓道,“只是你这样强逼我大妹孝期嫁人,我却也不能这样容易的放过你。若是如此,岂不是令其他人看我家好欺负,故意欺凌我家?”
“只要你那日敢来,我便令你断子绝孙。你觉如何?反正,只要你没死,只是断了你的子孙根,我也就是挨上几十板子而已,养养就回来了。不亏,不亏。”
林安说完,这才慢悠悠的站了起来。
王石身上一点伤都没受。
众人大松了口气。
王石惊魂甫定,王阿花却已经连连“呸”了几声:“我今个儿告诉你们,林大丫你是活的,十六那天就得给老娘活着进王家门!你要是死了,那咱们就当是施舍个乞丐,把你的尸体抬进王家门!你是死是活,都已经是我王家的人,可由不得你自个儿做主!”
王石蓦地喊了一声:“娘,我不娶她了!我不娶她了!”
王阿花打了王石几下:“你个傻小子!她亲祖母和咱们定下的婚事,她亲四叔亲手写的婚书,咋咋就不娶了?咱们的聘礼可都送过去了,反正不管是死是活,十六那天,咱们都来抬人!”
王石是真被小秀才方才那眼神给吓到了,忙忙要劝,结果却被王阿花拉扯着离开,到走也没能说出十六那天他根本不敢再来的话。
王石和王阿花走了,围观的众人虽觉林家兄妹可怜,那林家祖母糊涂,可是,那又如何呢?
在这种“百善孝为先”,父母长辈可以乱棍打死后辈的环境下,林家兄妹纵使是再不愿意,也只能为林大丫准备嫁妆,等着十六出嫁了。
“好在还在热孝,嫁就嫁吧。”
“哎,大丫可忍忍吧。你大哥是秀才公,等你生了儿子,他们家可没人敢欺负你的。”
“就是就是,王家可是有二十亩地来着,嫁他不亏!”
“等着婶子来帮你绣嫁妆!”
……
林大丫面色惨白如纸,林二丫愤怒地等着周围看似善意的乡亲,难过的恨不得杀了那个王石!
林安却是冲周围的人拱手一礼,叹道:“多谢诸位心意,只是林安明日还有事要忙,今日却不能留诸位了。”
“可是要去县里给大丫置办嫁妆?”一妇人拍着大腿,喜道,“婶子的妹子就是给人卖布匹的,安哥儿可一定要去她那里呀。”
林安微微一笑:“明日一早,林安要去县衙击鼓鸣冤,状告王石伪造婚书,意欲强抢民女,污蔑我家祖母孝期嫁孙女,污蔑我那位刚刚考中童生的四叔,不顾礼义廉耻,写下此等婚书,更污蔑我祖父收了莫须有的聘礼……种种罪状,数不胜数,林安身为林家村唯一的秀才,身为大丫胞兄,岂容邻村之人如此欺上门来,而懦弱胆小,毫无作为?”
众人面面相觑,似是没听懂林安这番话的意思。
第3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