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节
小秀才和大猎户 作者:涩涩儿
第8节
可惜秦止显然还没想到这些,正板着脸在秦修然那里“请教”讨好媳妇儿这件事情。
秦修然哭笑不得,但是他既然无法阻止秦止越来越喜欢小秀才,就只好让小秀才越来越喜欢秦止。
秦修然想,或许有一日,小秀才会因为对秦止的喜欢,而放弃当官的想法也说不得。
毕竟,秦止和他不同。他的家境比秦止要好,可是家中规矩也多,约束的那人性子越发压抑,而他自己,那时只顾着和后母生的儿子争权,竟是没能注意到那人已经受不住家中的压抑,在考中进士后,毅然决然求他写下休书,头也不回的离开。
而秦止虽然还有父亲和后母,可是那二人早就被秦止整治地连在小秀才面前露面都不敢,根本无人会给小秀才委屈受,是以就算是律法对作为出嫁一方的男子多有束缚,秦修然也不觉得小秀才嫁给秦止是多么不能接受的一件事。
他有心与小秀才谈一谈,可是小秀才明显不愿意与他或者齐笙单独相处,甚至不太喜欢和他们二人说话。秦修然再有心,却也无法。
林安的确不太想和秦修然谈那些事情,但倒没有诚心躲着。
他手头上有一个桂元书坊,有一家食肆,要教导林大丫几人读书,要自己温习功课准备四年后的科举,每隔三日跑一趟刘夫子那里,让刘夫子考他,还和张家一起准备开酒坊,除此之外,林安还要偶尔调戏调戏猎户,然后再被猎户调戏回来……林安着实是忙得很,真的没有时间去和秦修然聊天。
而且,林家村的一些种了一辈子地的老人,还在村子里到处说,要把村子里种下去的麦种挖出来,改种不太需要水的玉米种子。有些差一些的地,还要改种地瓜;更有人劝里正在村子里再挖几口深井。
林安不懂这些,也不懂猎户像松鼠一样存粮过冬的行为,可是在听到林大丫迟疑着说了她听莫大娘提起的一件往事,才对这件事越发看重起来。
二十年前北方大旱,林家村死了不少人,而猎户的亲大哥和亲娘就是在那场大旱里被活生生饿死,猎户那时才六岁,正好有富贵人家来买人,猎户爹就想把小儿子卖掉,留着十一岁的二儿子在家里给他干活,孰料二儿子不舍得懵懂幼弟被卖掉,干脆自卖自身,这才让猎户爹不能再卖掉当时剩下的唯一的小儿子。
林大丫最后道:“秦大哥的二哥,到现在还没有找到。”
林安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件事。
秦茂是猎户是侄子不假,可是却不是他的两个亲兄长的儿子,而是他后母所出的四弟的儿子。
而当年猎户会在十三岁时就被送去服役,也是拜他的后母所赐。是以猎户虽然把他四弟不要的秦茂捡了回来,也使秦茂衣食不缺,但猎户平日,眼睛里只有小秀才一人,对秦茂,说不上视而不见,也着实说不上好。
不过林大丫一心觉得,秦茂是猎户捡回来养老的过继子。秦茂给猎户养老,就是给她哥哥养老,因此对秦茂和对林平一样,都是悉心照顾。且林安也愿意教他读书识字,倒是让秦茂过得和林平相似。
秦茂如何暂且不提,林安若有所思:“秦二哥还没找到?按理说,秦二哥自卖时,已经有十一岁了,如今二十年前过去,无论如何,秦二哥都该捎个信回来才是。”
林大丫怔了怔,也道:“是啊,哥哥说得对。为什么呢?”
两兄妹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是林安总算明白了秦止这几个月几乎日日带着家仆上山收拾山货的举动,见秦止这样担忧,干脆在县城一处治安不错、住的大都是富贵人家的地方,买了一处五进还带着院中院的大院子,花了足足六百两银子。
又借着搬家什的机会,用箱子装了不少麦子、南方运来的稻谷还有小米、玉米等粮食进去。除此之外,林安还送了不少木炭到县里的大院子,想着等过年前夕,给自家师父和师娘再多送去几车木炭,剩下的,就留着自家用。
当然,买了院子,还要买奴仆。
这次又是猎户去挑选的,全是男子,各个眼光清正,让人看着就是光明磊落之人。
林安放下心来,只是他心中又觉手头少了六百两银子很是难过,干脆就撺掇着猎户,让他带着人又去那处大院里,开了三个小冰窖,另外还令新买来的四个奴仆,待开春后要在他们的院子里自行种菜,节省开支。
猎户:“……”媳妇儿好会过日子!他的眼光真是一等一的好!
猎户自然猜到了小秀才此举是为了他,不由对小秀才更好。
待进了腊月,天气更冷,猎户也不再上山,只在山下帮小秀才处理一些琐事。
里正被村子里年长的老人吵得心烦,再加上二十年前那场大旱,里正也是铭记于心,是以在腊月初,就令村子里每家出二十文钱,请了工匠,在村子里挖了三口深井,又将村子里老人的话说与众人听,至于众人是要继续种小麦,还是改种玉米,里正就管不着了。
当年那场大旱吓到的不只是里正和村子里的老人,村子里的其他人,抽着旱烟,蹲在地里琢磨半晌,到底也没舍得把种到地里的麦子全都挖出来,而是将家里的一两亩中等田地,改种了玉米。
猎户找了林安的六爷爷,把林安的地看了一圈,最后按照六爷爷的指点,把林安名下的二十亩良田的麦种都留下,林大丫三姐弟名下的地,都改种了玉米。当然,林平名下的那两亩下等田地,先前就只种了地瓜,现下倒也省了翻动。
又有县城的书坊和食肆。书坊因为炭火充足,来书坊读书的学子倒是比林安想象的要多,但是林安当初做这件事就不是为了赚银子,因此每日只收三文钱的进门费,剩下的茶水点心另外收钱,是以生意不温不火,也就和白谨在的时候差不多,每月能有十几两银子的收入;食肆那边,因林安提出的泡椒、泡椒鸡爪、泡椒猪皮还有火锅的想法,这个冬日倒是格外热闹。上个月,林安竟收到了五十两银子的收益。
可惜天气越来越冷,林安身子虽然逐渐好了,但是汤药还没有彻底断掉。只是和先前每日三两银子的汤药相比,他现下每日只吃一顿汤药,价格是一顿一两银子……猎户不舍得林安冬日里奔波,便揽下了帮林安跑腿的活儿。
林安先前还不觉得自己身体很差,只想着断了药身子就好了。可是入冬以后,他才发现这具身体根本受不得一点寒凉,这才不得不妥协,整日猫在房间里,只待每日午时太阳高照时,才会在外面走走。因此除了每隔三日去一趟刘夫子那里,林安把其他事务都暂时交给了猎户。
猎户对这些琐事并不喜欢,但因这些都是小秀才睁着大大地眼睛交给他的。他一接下,小秀才就会眯着眼睛笑起来,两个小酒窝醉人的很,猎户只要想到这些,就顾不得自己喜欢不喜欢,无论小秀才说什么,他都忍不住点头应了下来。
“要是有那些西洋画笔、画布、颜料什么的就好了。”
小秀才也不是每一日都读书的,每隔上八日,总要休息两日。当然,每逢过年过节,他也会自动自觉给自己放假。这一日小秀才就在休息,趴在桌上,拿着古代的毛笔郁闷不已。
猎户耳力敏锐,虽坐得远远地在看书,也听清楚了小秀才的嘀咕声。当下就决定,要去问问修远大哥有没有建过西洋的画笔画布,见过的话,他去哪里才能买到。
“还想要玻璃。”小秀才声音有些愤愤,窗户纸不透光,春秋日还好,打开窗户便能见光。可是,夏有蚊蝇冬有寒风,这屋子里的光线可就真说不上好了。
猎户想了一会琉璃和玻璃,暗自记下这个名字,还是打算去问曾经跑南跑北做生意的修远大哥。
“还有蛋糕。”小秀才这一次的声音则带了几分委屈,“过生辰岂能没有蛋糕呢?”甜甜软软的蛋糕,小秀才都快惦记死它了!
猎户拧眉,又记下一样他没听过的东西。
“讨厌吃药。”小秀才又嘀咕了一句。
猎户这下听懂了,心道小秀才定是被每日的苦药折磨地难过了。该多买些蜜饯才好。
然后就听小秀才突然又冒出一句:“一两银子一副药,贵,太贵,真真是太贵!”弄得他每次喝药都喝得心肝直颤。
猎户:“……”
二人一个自以为是小声的抱怨,一个竖着耳朵正大光明的偷听,正各自忙得不亦乐乎时,老陈绷着脸进来了。
林安奇道:“怎么了?”
老陈忙道:“回东家,四老爷和太夫人,二人正在门外,想要见您。”
林安:“四老爷?太夫人?那是谁?家里不就我们姐弟几个……”他想起来了,老陈口中的四老爷,不正是林信?而太夫人,可不正是将汪氏关了一辈子的祖母杜氏?
老陈察言观色,见林安想起来了,忙道:“就是他们!东家快出去瞧瞧,太夫人险些要在大门外跪下了,说是今天求也要求东家放四老爷一条生路,给四老爷当保人,明年好去参加院试!”
林安:“……”好厚的脸皮!
☆、第29章 要报复的小秀才
可不是好厚的脸皮?
林老汉和杜氏还有林家一大家子人,带着汪氏刺绣一辈子的积蓄还有林礼的卖命钱,不顾当时重病的汪氏和林安,毅然远走他乡。
连个消息都不敢往华阳县送,生怕重病的汪氏和林安缠上他们。
甚至之前如果不是贪图王石一家的聘礼,林老汉和杜氏一家,估计真的打算和林安他们老死不相往来。
至于现在会逼上门来……
林安想到之前白谨坚持要在一众人面前打林信的十板子,面色古怪了一下——说起来,林信还是本朝第一个被打了板子的童生,先前谁都不知晓林信是何人,可是自从林信被打了之后,名声一下子大了起来,不说远到京城,至少整个州府,都知晓了林信这个童生,因为胆小懦弱险些害了自家侄女,然后被公正廉明的县太爷当众扒了裤子打板子的事情。
名声大了是好事。只是这种名声一传扬开来,原本犹豫着要给林信当保人的秀才全都不乐意了,俱不肯因林信毁了名声。林信无法,只有花了大把银子,才找了一个秀才给他当保人,之后还想再找,却怎么都找不到了。
老陈猜测着说,林信这是不得已,带着老母,重新回到林家村,想要逼着林安给他当保人。
林安冷哼一声,直接道:“林信已经迁到华安县,保人也该在华安县找。祖母不懂,四叔岂会不懂?他即便是找到我,我也做不了他的保人。他这次来……怕就是想要恶心我,抑或是真的找不到保人,想要让我去求师父给他在华安县找保人的。”
老陈瞠目,讷讷道:“那、那当如何?”
林安起身,面无表情道:“将我这几个月吃的两个药方出来。”
一天三两银子的药,他吃了三个多月,现在又换成一两银子一天的药方。林安觉得,他自己不太能负担得起这么个代价,还是去求一求祖母,让祖母帮帮他才好。
老陈眼睛亮了亮:“那奴让奴那婆子,去后院把两位姑娘和小少爷也带过来?”
林安微微一顿,叹气道:“也好。”
亲生祖母和四叔都上门来了,林大丫、林二丫和林平,的确不能躲着不见。不然,林平和林二丫还好,到底年纪小,过几年也就没人记得这事了;林大丫本就因王石的事情被人说道过一番,再加上年纪大了,却是不能不去。
林安虽心疼林平和林二丫,但早早让他们见过那边林家的贪婪,将来也好不被那边利用,便也令他们过来。
快过年了,四兄妹还是一身素淡衣裳。
猎户想要给小秀才穿狐裘,可是小秀才哪里肯?只肯在长袍里面加一件林大丫做的棉袄,旁的绝不肯穿。
猎户板了脸,就要教训不听话的小媳妇儿。
孰料小媳妇儿一抬脸,仰头冲他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简直乖巧的不像话!
猎户板着脸无意识地缓了下来。然后就板不起来了。
小秀才当即乘胜追击,在长袍下捏了捏猎户的手,低声道:“无妨的,让姜氏去熬姜汤,我回来便喝。”
猎户闷声道:“一口闷?”
小秀才不乐意道:“姜味不好闻,当然要一口闷。怎么,难道你是一口一口喝得?”
猎户反手捏了小秀才一下。心道,若是小秀才肯喂他,纵使是鸩酒,他也愿意一口一口的喝下去。
林安家门外,一个青衣老妇,梳着整整齐齐的发髻,正拿着一条手帕,不住的哭泣;身边是老妇的幼子林信,好端端一个儿郎,此刻竟也满面泪水,却强忍着不肯哭出声来。
虽然就要过年,林家村也不乏看热闹的乡民,正挤挤攘攘,带着几分羡慕和嫉妒的看着林安家的大宅,更带着看热闹的心情,似真似假的附和着青衣老妇和林信。
林安四姐弟出来时,就见那青衣老妇,也就是他们四人的祖母杜氏,朝着他们看了一眼,膝盖一弯,就要跪下。
林安瞳孔缩了缩,拉着林二丫三个,比杜氏先一步跪倒在地,双手奉上两张药方,大声道:“求祖母、四叔万万要救林安一命!”
杜氏膝盖还要再弯,却被一颗石子打到膝盖,愣是站在那里,弯不下去。
她懵了片刻,就立刻掐了一把扶着她的林信:“还不快把你侄儿侄女儿扶起来?虽然你侄儿害你现下名声都毁了大半,此刻也不肯帮你,可那也是你惦念了许久的侄儿,快快扶他起来!”
和那些乡野中的一些泼妇不同,杜氏打扮的干干净净,在林家说一不二,就是林老汉除非下了大决心,也是制不住杜氏的。
且杜氏能将汪氏关在家里刺绣十五年,还能让周围人说的都是她的好话,让汪氏再怒再恼,也只能认命的继续刺绣,连一文钱都拿不到手里,有这种手段的人,怎么可能被林安的突然一跪就吓到?
一番话说出来,周围人看向林安的表情就变了变。
村子里的人家,自家吵吵就算了,吵急了动手的也不是没有。可是,像杜氏说的这样,害自家叔叔连名声都毁了,科举都考不了的,他们还真有些看不上。
当下就有人对着林家兄妹指指点点。
林安不为所动,看着穿着锦缎的杜氏和林信,痛声道:“求祖母、四叔万万要救林安一命!”
林大丫、林二丫和林平,也都哭着求杜氏和林信,让二人救兄长一命。
四人哭得尤其悲伤,比林信那种要哭不哭的模样,更让人心思柔软。
除了有人因杜氏的话而嘲讽林安兄妹,可也有人奇怪的往前探头,然后“啊”了一声,大声道:“那不是药方吗?安哥儿又生病了?在吃药?等等,一两银子一剂药?我没有看错吧?还有识字的么,赶紧来看看!”
众人也想起林安方才求杜氏的话,均好奇的看向林安,见林安脸上果真带着不健康的苍白。
而村子里识字的人可能不多,可能认识的字也不多,但是药方上的“价一两银”几个字还是能认得清楚。
“还真是一两银子。天啊,原来安哥儿病还没有好,还在吃一两银子一剂的药!”
“一剂药一两银子,一天早中午三剂药,那岂不是说,安哥儿一天光药就要喝上三两银子?这、这家里怎么支撑得住?”
“这么多钱,难怪安哥儿兄妹要跪着求他祖母和四叔了。”
“你个傻子,没看到安哥儿的钱都花到他们的房子上了?没看到安哥儿他祖母和四叔穿的都是绸缎衣裳!安哥儿没钱了,可他祖母和四叔有钱啊。”
“是啊。先前安哥儿他祖母和四叔一家跑得远远的,安哥儿生病,借钱都借不着,现在人都跑到家门口了,哈,你猜安哥儿他祖母会借钱给安哥儿吃药么?”
……
众人开始议论开来。
杜氏听得脸都青了。
她这次来,一是想要让林安给林信作保,好让林信参加年后的院试;二来是想要看看林安现下是不是真的变得有钱有地有房,如果可以的话,她是林安的祖母,当然还想从林安手里抠出些钱来。
——毕竟,科举一事最费银钱,虽然她觉得她的小儿子天生聪颖,待过上几年,必能考中秀才,有生之年,必能中举。可是,这中间花费的银钱太多,而家里最能赚钱的汪氏已经瞎了眼睛死了,她的二儿子、三儿子都不成器,家里老头子只会种地,杜氏舍不得最心疼的幼子低下身份赚钱,自然就只能跑来林安这里,试图从林安这里再抠些银钱出来。
三来么,杜氏则想要报复林安。既然林安能毁掉林信的名声,害得林信连保人都找不齐,那么,她这个做祖母的干脆也毁掉林安的名声好了。左右林安打小就跟她对着干,他娘又是那么个死法,杜氏可不会天真的以为,林安将来还会孝顺她。
可是,还没等她真正动手,那个从前迂腐地只会读书的林安,竟然先朝着她跪了下来,还未开口,就把他的药方递了过来。
一两银子一剂药啊,一天三顿药,就是一天三两银子。
杜氏看得眼晕。饶是哪个庄户人家,也要不起这样的人。
可是,杜氏在村子里活了那么多年,更知道人性的怪异。人们总会无故同情看起来是弱者的那一个。她和林信来时忘了换绸缎衣裳,林安四个则穿着最简单的素色棉衣,她和林信高高站着,而林安四个则哭泣着跪在地上。
再加上林安的病,这就足够村子里的人向着林安四人了。
杜氏面上僵了僵,随即就要上前抱着林安开始痛哭。
孰料林信自从考上童生后,自觉高人一等,哪里肯让自己亲娘当众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丢他的脸面?
当下抓住了杜氏的手臂,指着林安四人身后的院子就道:“缺钱?你们身后是什么?把这房子卖了,把地卖了,可不就有钱了?分家分家,就是两家子的银钱互不牵扯,你们怎可不顾孝道,逼迫祖母往外掏银子?真真是岂有此理!”
林安本就在等着林信说话,见林信终于开口,他立刻苦笑道:“四叔有所不知。侄儿当初拿到银钱,却不擅长赚银子,只会拿着银子盖房,让弟妹能有安身之所,这才花了大笔银钱盖了个卖不出去的房子。这房子虽好,可是庄户人家谁又需要这么大的房子?而那些有银子买这房子的人,宁愿买县城里的房子,也不肯买村子里的院子。虽有房子,可林安又如何卖得掉?如何凑得到银钱?”
众人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林安这房子的确不错,但是……谁会买呢?至少他们是没那么钱去买,而有钱买的人,谁稀罕来他们这山疙瘩里面?
林安就是想卖,肯定也是卖不出去的。
就连林信,都觉得林安说的有道理。
“可是还有地呢?”
林安笑得更苦:“考科举总是要费银钱的,林安不才,却还想在好好活下来后,再去科举路上走一遭。如果把名下的二十亩田地卖掉,而我自己活下来,却没有了继续考试的银钱,那林安,不如不活!”
众人皆是一惊,可也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如果林安活下来了,家里一穷二白,林安又手无缚鸡之力,怎么科考?怎么养弟妹?怎么生存?林安不肯卖地,倒也正常。
杜氏面色难看,抓着林信就想离开。
林信哪里肯走,继续道:“我还听说你给大丫他们三个都买了地。你的地不能卖,他们的地总能卖了。”
林安看傻子似的看他:“四叔在说什么?我当初会为大丫他们置办那些地,就是怕自己没有吃药的银钱,祖母、四叔宁肯穿着绸缎衣服也不肯接济我们兄妹一二,唯恐我因此死掉后,大丫他们无所依靠,被人欺凌,这才给他们置办了几亩田地,还逼他们发誓绝不可以卖掉这些地。这算是我这个做兄长的,给弟弟妹妹最后的退路。我又如何可以对亲生弟妹不讲信义,反口将我死后,弟妹的唯一依靠给断掉?”
“更何况,大丫他们的田地才值多少银子?我每日都要吃药,一日就要花几两银子,大丫他们的田地根本不够我吃上半月的药,卖了又有何用?”林安忍不住膝行几步,“可是、可是林安知道,先母生前,每年都会绣四幅双面绣小屏,祖母将先母关在林家十五年时间,共修了六十幅双面绣小屏,在我被冤入狱后,更是耗费心血,绣了一张双面绣大屏,单单那大屏价值至少要有二三百两银子。”
“林安知晓,先母是林家儿媳,所绣的双面绣也好,普通刺绣也好,所换来的银钱,在分家之前,都该给婆母,先母则应当一辈子拿不到那些双面绣和刺绣换来的一文钱。可是,林安不畏惧死,但却畏惧死后不能照料三个弟妹,但求祖母和四叔行行好,将先母临死前为林安所绣的双面绣大屏换来的银钱,借两百两给林安,让林安将病养好,待林安病愈,凑齐银钱,定将这两百两银子连本带利还给祖母和四叔,祖母和四叔觉得如何?”
众人齐齐瞪大眼睛,看向平日里打扮的颇为体面和蔼的杜氏。
他们只知道杜氏对汪氏这个儿媳妇儿极好,什么粗活累活都不让做,却不知道汪氏是被杜氏关在家里的,还整整关了十五年!而绣出来的活计所挣得银钱,汪氏一文钱都没拿到过。甚至汪氏眼瞎之前绣出来的给林安打点的救命钱,杜氏一家都能携款逃跑,徒留四亩下等田地、一处破房子还有二两银子给重病的林安几人。
“怪不得,怪不得,我从前想去看看汪妹子,杜大娘总是不愿意让我和汪妹子多说话。还不是生怕汪妹子冲我说了实话?”
“应是如此。”
“你们这些傻子,难道没听到林秀才说,他娘从前一年能绣四幅双面绣小屏,十五年绣了六十幅么?外面一副不太好看的双面绣小屏就能卖十几两甚至几十两银子,六十幅啊,这得卖了多少银子?”
“你才傻!林秀才不是说了,除了小屏,他娘眼瞎之前,不是还绣了一副价值两三百两的双面绣大屏么?怪不得林家要走,从林秀才他娘那里赚了那么多银子,又不想把银子花在林秀才几个身上,可不是心中有愧,就要跑吗?”
“杜老姐姐,你这可就不厚道了。你家里这么多银子,前年还去我那里借了一两银子,到现在都还没还!杜老姐姐,我那银子,你到底打算啥时候还?”
“对、对,还有我家的,是林二哥在我这借的,整整三两银子,说是他家安哥儿考中秀才就还的。结果你们直接分了家,跑了人,我家那口子到现在还在怪我,大娘,您家里赚了汪姐姐这么多银子,又何必拖着咱们的一两、三两的银子不肯还?”
……
众人齐齐攀扯起来。有的是说的真话,有的是说的假话。毕竟,林家老二喜欢到处借个小钱,去县里的赌馆转上一圈,众人这么说起来,连杜氏都分不清是真是假。
林信脸都青了。
他强作镇定道:“汪氏身子不好,我娘才会让她待在家里。而她的绣活儿赚来的银子,都给她买药治病,剩下的也供给安哥儿读书了,哪里还能剩下什么银子?”
林二丫红着眼睛大声道:“你撒谎!我娘是身子不好,可那是每天坐在那里做绣活做出来的!而且你们哪里给我娘请大夫了?还有买药,根本就是拿了祖母腰疼,吃剩下的药渣,重新煮了给我娘吃!还有我哥哥读书的钱,那个被我爹救上来的人,早就给哥哥付了十年的束脩,我哥哥读书才能一直读书。哥哥读书根本用不着家里一文钱!”
吃药渣?
还有林安的束脩早就是其他人交好了的?根本不花林家的钱?
众人哗然。
这林家做事,太不厚道了。
林安拉住林二丫,声音淡淡的道:“敢问四叔,先母生前究竟是何病?请的哪位大夫来给先母看得病?是每月请一次,还是每年请一次?吃的药方在哪里?每次抓药要花多少银钱?药抓来后,家里是谁煎的药?为何我兄妹四人,没有一个见过大夫来给先母看病,更从未听说过药方和抓药之事?只知晓祖母吃剩的药渣,偶尔会被大丫偷偷拾掇起来,重新给先母煎了吃?还有,四叔说先母看病吃药花钱,那么,统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林安一连数个问题,林信一个问题都答不上来,干巴巴的站在那里,一脸通红。
众人又不是傻子,见状哪里还不知道林信又再撒谎?
杜氏纵使是玲珑心肝,奈何她方才不知为何,忽然说不出话来,愣是没法子替林家和林信分辨,令林安直接把林信给问得傻住,她急了好半晌,才终于从嗓子里说出话来。
可是周围人早就认准了林家有钱,哪里还肯听她的分辨?统统开口,嚷嚷着要杜氏和林信还钱,还有好事的和想要讨好林安的,直接说让杜氏把汪氏挣得银子都还给林安兄妹。
杜氏说破了嗓子,旁人就算不为林安,为了自己口中“林家老二借的”银钱,也不肯让杜氏走,拉扯之间,里正都被请了过来。
里正无法。这件事的确是林安祖父祖母和几个叔婶不厚道,村子里的人有些的确被借了银子没还,有些是借机生事。奈何杜氏他们早都搬走了,而村子里的人还要在村子里活上几十年,里正抽着旱烟想了一会,也只能让人把林信和杜氏扣下,令村子里几个壮汉去华安县林家里拿钱赎人。
那几个壮汉里就有和林安交好的莫大哥,他特意过来问林安,要给他讨多少银子。
毕竟,原先林家村的人不清楚,现下林家兄妹一说,大家才知道林家的钱,大都是汪氏一个女子挣下的。而汪氏挣下的钱,的确该有一部分交给婆家,可是她自己的子女,也该继承一部分。
林安想了想:“家母绣的那件双面绣大屏若还在,就麻烦莫大哥把那件大屏带回来,那毕竟是家母留下的最后的遗物,我们作为儿女,理当保存。若是没有……那就朝我祖父‘借’二百两银子便好。”
莫大哥干净利落的应了一声。
倒是莫大娘犹豫道:“可是你那四叔……他将来要真考上了秀才,那安哥儿你们可怎么办呦。”
林安笑了笑,没说话。
事已至此,他怎么可能再让林信去考秀才?如果杜氏和林信不在过年前搅了他过年的心思,他或许对这件事不管不顾,任由林信去找保人考试。可是,既然他们扰了他的好心情,又好巧不巧,让他数日前偶然从林大丫口中得知了原身从前根本不知道的一些事情,林安又岂能就此罢休?
这只是个开始而已。
杜氏和林信想要大骂众人,可是林家村的人全都没当一回事——村子里里正和族长最大。林家的族长就是里正,里正身兼二职,就是把人放在火上烤,只要理由正当,一村子的人都愿为里正作证,即便是县太爷,也是拿里正无法的。
二人只好认栽。
村子里人看向杜氏灼热的目光,还有看向他时怜悯的目光,林安心中不喜,看了他们一会,就和家人、猎户一起回了院子。
回到家里,猎户就盯着林安灌了一大海碗的姜汤。
林安喝完,觉得自己的一张脸都要变形了。
当下苦着脸,瞪着眼睛,怒道:“你也要喝!”
猎户从不肯在这些琐事上逆着林安,当下便拿着林安的大海碗,去厨房重新端了碗姜汤回来,站在林安面前就一口气喝完了。
林安:“……”好歹换个碗。
猎户喝完,去隔壁看了看,就让林安等上片刻,泡个热汤,免得真的生病。
林安乖乖点头,跟在猎户身后,看他把衣服拿出来捧着往古代版的浴室走,到了浴室门口,要把他推进去时,林安才开口。
“那个,是点穴?点哑穴?”小秀才小心翼翼地询问。
猎户道:“正是。”
“那,你将来会点我么?”譬如他们二人意见不合开始争吵,猎户吵不过他,点哑穴什么的……好像也不是不可能来着。
猎户顿了一下,不知为何,声音忽然沙哑了起来。
“不会。媳妇儿声音好听。”
说话好听,叫起来……想必也很好听。他哪里舍得点?
可怜小秀才不知猎户心中想法,自以为既得了夸赞,又得了承诺,心满意足地关门去泡热汤了。
☆、第30章 泡热汤的小秀才
小秀才心满意足的进他自己设计的浴室去泡热汤。
衣服都脱了一半,才后知后觉的想起,猎户似乎还在门外待着。
小秀才抿了抿唇,故意走到门边,重重咳了一声,试探地喊了一声:“三哥?”
猎户原本是打算走的。先前小秀才昏迷着的时候便算了,他那时尚未心系小秀才,就是给小秀才擦身子也不觉有什么想法。
可是现在……
猎户哪里敢留下?
只是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眼看着小秀才进了浴室,还会站在外面不动。
“三哥?”小秀才又提高声音喊了一声。
猎户回过神来,低低地应了一声,忽然道:“要擦背么?”
房间里静了一会,随即传出一声重重的冷哼声,接着是衣物摩挲的声音,最后就是哗啦哗啦的水声。
猎户苦笑一声,倚靠在门上,微微闭目。
小秀才对他的影响,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
不过,这样也不错,不是么?
等到林安洗完澡出来,门外自然空无一人。
因为那个人正在林安的房间里待着。
林安此刻看这人不是很顺眼,瞪着眼睛道:“三哥怎的还在这里?天色已晚,三哥还是早些回去的好。”然后想了想又道,“要走正门。”省的有小人见猎户没从他家正门走出去,就说些污言秽语,让他心烦。
猎户站起身,却没走,而是看向林安的膝盖和小腿:“你膝盖如何?小腿可疼?”林安少说跪了也有大半个时辰,猎户心中疼惜,此刻自然不肯走,“我在军中,习得一种手法,可为你按上一按。”
林安的确不太舒服。村子里的土地并不平整,他为了整治林信和杜氏,也不敢让自己跪的舒服一些,只能挺直了背脊去跪。这样的后果,就是小腿和膝盖酸疼无比。
林安是从地球而来,自然不觉得两个大老爷们间,掀个裤腿还要忌讳什么,想了想,就爬上床,小心把里衣的裤腿慢慢卷了起来。
林安膝盖已经开始泛青,小腿上也有被砂砾硌出来的坑坑。
猎户目光暗了暗,拿起在厨房端来的煮熟的剥了壳的鸡蛋,在林安膝盖上开始滚了起来。
滚完鸡蛋,他才在林安小腿上按了起来。
林安舒服极了!
他猜测这是什么穴位按摩,不然不可能让他这么舒服。有了这个想法,林安晕晕乎乎地又要打瞌睡,迷糊了一会,他听到自己似乎把心里的疑问问了出来。
“三哥,你从前打过仗吗?是将军吗?为什么会回来种田?”
猎户哑然,良久才闷声道:“打过仗。不是将军,做了将军,我便退不下来了。军役服过,敌人杀过,要找的人也已经找到,曾经想要见识的也见识过,三哥想要过回自己想过的生活,所以就回来了。”
“想要的生活?”林安觉得他就要睡着了。
“嗯。”猎户低声道,“娶个男媳妇儿,赚钱养他,看着他笑,跟他两个人,过一辈子。”
林安努力挣扎着不想睡着:“男媳妇儿?什么样的男媳妇儿?”
他这样的?
猎户微微勾唇:“目光干净,有两个小酒窝,看起来很乖,但其实一点都不乖的男媳妇儿。”
他说完,就发现小秀才睡着了。
猎户失笑,无意识地盯着小秀才的一双白净纤细的小腿看了半晌,心中微动。原先一本正经给小秀才按穴位的手,忍不住在纤细的小腿上滑了几下。
小秀才不满的动了动身子。
猎户反应过来,忙忙收回了手。
小秀才是正月初六的生辰,待过了年,也才十四岁而已。他还有的等。
而且,就算小秀才十五了,孝期还没过,猎户发现他还是不能太越矩。
猎户又盯着睡得很香的小秀才看了一会,终于收回了目光,站起身,给小秀才掖了掖被子,打算从正门走出去,然后过半个时辰,再跳墙过来,把人叫起来吃饭。
转天就到了腊月十六。
林安准备了两个牛车的年礼,一大早就坐在马车里,和猎户一起赶去县城,给刘夫子和张家提早送年礼。
路上好巧不巧,碰上了从华安县赶过来的林老汉和林义、林诚,三人后面,还跟着昨天一起去林老汉家里报信的林家村的人。
那几人看到林安家的车,当下就拦着车打了招呼。
林安客气地下了马车。
莫大叔和莫大哥都在其中,也是他们拦的林安的车。
莫大哥见林安下来,转身就去把驴车上用粗布抱起来的一卷一人高的物事拿了下来,递给林安。
“安哥儿,这个应该就是汪姨走之前绣的双面绣,给。”
汪氏在眼瞎之前,熬了几夜绣了双面绣大屏的事情,林安先前是不知道的。后来有一次林大丫在给刘夫子小女儿做的鞋子上绣了一朵他们从未见过的名贵牡丹花,林二丫看着花就哭了起来,林安正巧站在门口,才听到了这件事的原委。
原来林安被冤入狱,林家人不愿意花钱去为林安疏通。汪氏怎么求林家都毫不让步,她这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违背自己当初学双面绣时的誓言,在绣完了今年的四幅双面绣小屏后,几日不眠不休,绣了一幅双面绣大屏,打算将这个大屏卖了银子,为林安疏通关系,上下打点。
至于结果……想也知道,林家哪里会让汪氏将这副画“占为己有”?当下将东西抢了过去,还哄骗汪氏会为林安打点。
汪氏原本就因刺绣十五年,双目有损,这次不眠不休绣了几日双面绣,在得知林家拿了她的东西根本什么都没做,林安能被放出来,完全是因着其他所有人都被放出来的缘故,且放出来的林安重病缠身时,汪氏这才爆发,痛哭几场之后,双眼直接瞎了。
林安拿着莫大哥递过来的东西摩挲几下,将包在外面的粗布拿开,不等细看,单单看露在外面的针线,林安就知道,这的确是汪氏的手艺。
林义已经红了眼睛,仗着身强力壮,就要往林安这边打来——他是林安的亲二叔,他要动手打林安,谁也说不出什么不是。
“你个忘恩负义的小崽子!你爹死得早,你娘只知道趴在屋子里,做饭洗衣都是你婶子、你祖母的活儿,都是你祖母和婶子把你养大,你就是这么回报咱们的?”林义虽然好赌,但也被亲爹亲娘逼着做农活长大的,身子壮,手上力气更大,一抬蒲扇般的大手,就能把胆小人吓破胆,“还不快给老子跪下!”
林安稳稳站着不动。
如果是他一人在此,说不得就要吃亏,可是,会“点穴”的猎户在他身边,他还怕什么?
果然,林义那一巴掌还没打下来,他整个人就被一股大力掀倒在地。
林义直接被掀翻了跟头,在地上摔了个狗啃泥。
林家村几个年轻小伙子直接笑了出来。
林义愤愤地看去,就见猎户面无表情地站到了小秀才面前。
林义骂道:“好你个小崽子!巴上个男人就了不得了?忘了自己也是个男人了?有本事,你就自己过来跟老子打,别放个外人跟老子打!”
林义的激将法对林安显然是没用的。
林安看都不看他,走到林老汉面前,深深一揖,道:“多谢祖父,愿意将先母的遗留之物还给孙儿。”
一句话,把林老汉一家将来反悔,想要把东西要回去的后路全给封死。
遗留之物,不留给自己子女,难道还要留给公公婆婆和小叔子么?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
林老汉狠狠抽了一口旱烟。
林安还在作揖的身子已然摇摇欲坠。
林义还在骂骂咧咧,林家村的小辈都开始指指点点,说的还都是他这个老头子的不是。
林老汉终于睁着一双浑浊的双目,道,“起吧。”
林安站直了身子。
林老汉道:“安哥儿,你要记得,就算是分家了,你也是林家人。你还在孝期,要是你四叔能在这几年里考上秀才,考中举人,对你、对你的两个妹子、对平哥儿都是好的。你四叔还差一个保人,安哥儿,定要记得为你四叔作保。”
这话说的,林家村的众人都反驳不过去。是啊,林安四叔好了,对林安也好。可是,对他们好么?万一林安四叔真的考上举人了,那他收拾不了林安,还收拾不了他们么?
一时间,众人开始窃窃私语。
林安微微一笑,露出两个乖巧的小酒窝:“祖父,想来不是您记错了,就是四叔说错了。四叔的户籍已经移到了华安县,四叔考秀才,只能由华安县的秀才作保,而我是华阳县林家村的人又如何给四叔作保?且保人保人,岂能由侄子去保叔叔?按照律法所规定,我和四叔如此亲近,自不能去做四叔的保人。”
“况且,旁的不论,单单是四叔曾经在华阳县因过错被当众打了十板子……”林安颇为懊恼道,“纵然我是四叔的侄儿,怕也不能为四叔的品行作保。”
林家村的几人也反应过来,林信的品行啊,如果不出大钱,估计还真找不到甚么保人。
当下几人也不怕事儿了,反正法不责众,一村子人大半都参与了,还有林安这么个秀才挡在前面,他们有甚么好怕的?
一行人立刻又理直气壮了起来。
林老汉看向林安的目光阴森的不行,可是想到林安说的话,他又有些不确定——难道真是四儿在哄骗他们夫妻?
按照林老汉和杜氏的想法,他们已经得了汪氏不少好处,如果林安没有功名,欺负欺负也就算了,可是林安既有了功名,又能联合着县太爷打四儿板子,林老汉和杜氏就不愿意和林安有什么牵扯,毕竟他们理亏在先……这次如果不是四儿说事情和他的功名有关,杜氏也不会和四儿一起回到林家村找林安的麻烦,弄出这种事情。
林老汉心中有了疑惑,就不愿意和林安多说话,打算赶紧去把老婆子和四儿给赎回来再说。林家村虽然有人故意为难,但至少大半的人,还真是他们欠了人家的,剩下的一小半,也不敢多要钱,林老汉心中有数,除了还给林安的那幅双面绣大屏,其实林家这次并没有出多少血,深深地看了林安一眼,转头就走。
林义和林诚忙忙跟上。
林义骂了林安一路。
林诚闷声道:“他不是缺钱治病吗?哪里来的钱去买两牛车的年礼?”他方才看得清楚,牛车上鸡鸭鱼肉什么的可半点不少。
虽然都是自己都能养的东西,可是庄户人家,谁家送礼会送一车?显见那林安,手里头肯定还有钱。而且还是不少。
林义却道:“他有钱?我看是那猎户有钱吧!二哥想,那时候安哥儿病成那个样子,大夫说要用至少百年的人参吊命,还要其他的珍贵药材。汪氏哪里来的银子给安哥儿治病?还不都是那猎户拿的银子?就是那些年礼……”林义目光微闪,“怕也是猎户看安哥儿长得好,会讨巧,出钱买给他的。”
父子三人走在林家村众人的前面,和他们隔着一段距离。因此说话小声些,也没人听得到。
林诚低声道:“长得好,会讨巧,还是男娃。这样的人,不难找啊。”
林义目光一亮。
林老汉直接拿着旱烟使劲敲了二人的脑袋一下,骂道:“秦三那是好招惹的?你们没见秦三的亲爹后娘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子,谁都不敢往秦三面前站?你们没见秦三一回来,他那两个后娘带来的哥哥就被征召,全都去服徭役去了?那小子心狠啊,你们就是算计你们亲爹亲娘,也别去算计心狠的人!”
“安哥儿跟着他,”林老汉使劲抽了口旱烟,“要是老老实实的还好,要是不老实……呵!”
☆、第31章 被丢下的小秀才
林安当然是不知晓林老汉父子是怎么评判猎户,更不知道自己眼前的猎户曾经做过什么“心狠之事”。
县城离林家村不远,小半个时辰后,一行人就到了县城。
林安没有立刻去刘夫子家里,而是先去了食肆。
食肆如今比之前的生意还要好。
有了火锅和泡椒食物,一些喜欢吃辣的人常常往这里跑。
再加上年节将之,冬日里下饭菜少,更有不少家里宽裕的人跑到食肆来采买些泡椒鸡爪、猪蹄等食物,再买些食肆的小点心给家里孩童吃,因此虽然是大早上,食肆里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食肆的掌柜笑得合不拢嘴。
他见林安来了,当下迎了过去,忙忙道:“东家里面请。东家前些日子吩咐的东西,咱们都给准备好了。东家在食肆里吃些东西再去刘夫子那里吧?天还有些早,怕是刘夫子正忙着。”
林安点了点头,却没有进食肆里专门给他留的一间小包厢,而是在一楼找了桌子,直接坐下。
耳边还听着周围人或高声或低声的说话声和吹牛声。
“你听说了没?咱们这个县太爷啊,又要走啦!哎,这几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前面的县太爷,没待两年就走了,现在这个县太爷,待了还不到半年,也要走了。”
林安邻桌的一个男子低声说,语气里满是炫耀。
那男子同桌之人听了,忙忙问:“大哥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怎么咱们什么都不知道?”
那男子道:“嗐,这不是巧了么?我叔是卖碳的,前个儿去县太爷那里送碳,听人家说的。”
林安若有所思。
猎户忽然捉住他拿筷子的手,林安这才回过神来,看了猎户一眼,浅浅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来。
猎户顿了顿,才将手收了回来,道:“快吃。凉了就不好了。”
林安只道猎户是怕他吃冷饭,身子受不住才会提醒他,见状又是一笑,便开始低头吃饭。
一碗胡辣汤,三个小笼包,几口咸菜,饶是林安今日胃口颇好,也只能吃下这么多东西。
桌子上剩下的东西,都让猎户给吃下肚去。
林安只能杵着脑袋看猎户,心中想,这人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胃呢?要是他也能吃下去这么多东西就好了。
二人吃完饭,林安就去了食肆后面的院子,看掌柜的准备的年礼。
林安从林家村带来的两辆牛车里,一辆装了村子里走礼的活鸡活鸭活鱼和腊肉,两坛子葡萄酒,两坛子酸枣酒,一辆则装了自家磨的白面。马车里则放了六套柳掌柜送来的可以让孩童识字看画的薄木板。
这样的礼送夫子当然绰绰有余,可是刘夫子是林安的师父,还曾经救过林安的前途,林安自然要多送一些,这才让食肆的掌柜去买了两匹绸缎,两匹棉布,还有食肆自己做的山楂糕之类的点心和泡椒鸡爪、泡椒猪蹄。
东西看着多,其实并不算昂贵。这样师父师娘见了,许是会埋怨一两句,但也会高高兴兴地收下来。
林安满意地看了一遍,就招呼人把食肆的马车拉出去,和猎户一起去了刘夫子家。
他到的时候,刘夫子还在给学生上课,是师娘接待的他。
两个小娃见了他也高兴的不得了。
第8节
恋耽美
第8节
可惜秦止显然还没想到这些,正板着脸在秦修然那里“请教”讨好媳妇儿这件事情。
秦修然哭笑不得,但是他既然无法阻止秦止越来越喜欢小秀才,就只好让小秀才越来越喜欢秦止。
秦修然想,或许有一日,小秀才会因为对秦止的喜欢,而放弃当官的想法也说不得。
毕竟,秦止和他不同。他的家境比秦止要好,可是家中规矩也多,约束的那人性子越发压抑,而他自己,那时只顾着和后母生的儿子争权,竟是没能注意到那人已经受不住家中的压抑,在考中进士后,毅然决然求他写下休书,头也不回的离开。
而秦止虽然还有父亲和后母,可是那二人早就被秦止整治地连在小秀才面前露面都不敢,根本无人会给小秀才委屈受,是以就算是律法对作为出嫁一方的男子多有束缚,秦修然也不觉得小秀才嫁给秦止是多么不能接受的一件事。
他有心与小秀才谈一谈,可是小秀才明显不愿意与他或者齐笙单独相处,甚至不太喜欢和他们二人说话。秦修然再有心,却也无法。
林安的确不太想和秦修然谈那些事情,但倒没有诚心躲着。
他手头上有一个桂元书坊,有一家食肆,要教导林大丫几人读书,要自己温习功课准备四年后的科举,每隔三日跑一趟刘夫子那里,让刘夫子考他,还和张家一起准备开酒坊,除此之外,林安还要偶尔调戏调戏猎户,然后再被猎户调戏回来……林安着实是忙得很,真的没有时间去和秦修然聊天。
而且,林家村的一些种了一辈子地的老人,还在村子里到处说,要把村子里种下去的麦种挖出来,改种不太需要水的玉米种子。有些差一些的地,还要改种地瓜;更有人劝里正在村子里再挖几口深井。
林安不懂这些,也不懂猎户像松鼠一样存粮过冬的行为,可是在听到林大丫迟疑着说了她听莫大娘提起的一件往事,才对这件事越发看重起来。
二十年前北方大旱,林家村死了不少人,而猎户的亲大哥和亲娘就是在那场大旱里被活生生饿死,猎户那时才六岁,正好有富贵人家来买人,猎户爹就想把小儿子卖掉,留着十一岁的二儿子在家里给他干活,孰料二儿子不舍得懵懂幼弟被卖掉,干脆自卖自身,这才让猎户爹不能再卖掉当时剩下的唯一的小儿子。
林大丫最后道:“秦大哥的二哥,到现在还没有找到。”
林安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件事。
秦茂是猎户是侄子不假,可是却不是他的两个亲兄长的儿子,而是他后母所出的四弟的儿子。
而当年猎户会在十三岁时就被送去服役,也是拜他的后母所赐。是以猎户虽然把他四弟不要的秦茂捡了回来,也使秦茂衣食不缺,但猎户平日,眼睛里只有小秀才一人,对秦茂,说不上视而不见,也着实说不上好。
不过林大丫一心觉得,秦茂是猎户捡回来养老的过继子。秦茂给猎户养老,就是给她哥哥养老,因此对秦茂和对林平一样,都是悉心照顾。且林安也愿意教他读书识字,倒是让秦茂过得和林平相似。
秦茂如何暂且不提,林安若有所思:“秦二哥还没找到?按理说,秦二哥自卖时,已经有十一岁了,如今二十年前过去,无论如何,秦二哥都该捎个信回来才是。”
林大丫怔了怔,也道:“是啊,哥哥说得对。为什么呢?”
两兄妹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是林安总算明白了秦止这几个月几乎日日带着家仆上山收拾山货的举动,见秦止这样担忧,干脆在县城一处治安不错、住的大都是富贵人家的地方,买了一处五进还带着院中院的大院子,花了足足六百两银子。
又借着搬家什的机会,用箱子装了不少麦子、南方运来的稻谷还有小米、玉米等粮食进去。除此之外,林安还送了不少木炭到县里的大院子,想着等过年前夕,给自家师父和师娘再多送去几车木炭,剩下的,就留着自家用。
当然,买了院子,还要买奴仆。
这次又是猎户去挑选的,全是男子,各个眼光清正,让人看着就是光明磊落之人。
林安放下心来,只是他心中又觉手头少了六百两银子很是难过,干脆就撺掇着猎户,让他带着人又去那处大院里,开了三个小冰窖,另外还令新买来的四个奴仆,待开春后要在他们的院子里自行种菜,节省开支。
猎户:“……”媳妇儿好会过日子!他的眼光真是一等一的好!
猎户自然猜到了小秀才此举是为了他,不由对小秀才更好。
待进了腊月,天气更冷,猎户也不再上山,只在山下帮小秀才处理一些琐事。
里正被村子里年长的老人吵得心烦,再加上二十年前那场大旱,里正也是铭记于心,是以在腊月初,就令村子里每家出二十文钱,请了工匠,在村子里挖了三口深井,又将村子里老人的话说与众人听,至于众人是要继续种小麦,还是改种玉米,里正就管不着了。
当年那场大旱吓到的不只是里正和村子里的老人,村子里的其他人,抽着旱烟,蹲在地里琢磨半晌,到底也没舍得把种到地里的麦子全都挖出来,而是将家里的一两亩中等田地,改种了玉米。
猎户找了林安的六爷爷,把林安的地看了一圈,最后按照六爷爷的指点,把林安名下的二十亩良田的麦种都留下,林大丫三姐弟名下的地,都改种了玉米。当然,林平名下的那两亩下等田地,先前就只种了地瓜,现下倒也省了翻动。
又有县城的书坊和食肆。书坊因为炭火充足,来书坊读书的学子倒是比林安想象的要多,但是林安当初做这件事就不是为了赚银子,因此每日只收三文钱的进门费,剩下的茶水点心另外收钱,是以生意不温不火,也就和白谨在的时候差不多,每月能有十几两银子的收入;食肆那边,因林安提出的泡椒、泡椒鸡爪、泡椒猪皮还有火锅的想法,这个冬日倒是格外热闹。上个月,林安竟收到了五十两银子的收益。
可惜天气越来越冷,林安身子虽然逐渐好了,但是汤药还没有彻底断掉。只是和先前每日三两银子的汤药相比,他现下每日只吃一顿汤药,价格是一顿一两银子……猎户不舍得林安冬日里奔波,便揽下了帮林安跑腿的活儿。
林安先前还不觉得自己身体很差,只想着断了药身子就好了。可是入冬以后,他才发现这具身体根本受不得一点寒凉,这才不得不妥协,整日猫在房间里,只待每日午时太阳高照时,才会在外面走走。因此除了每隔三日去一趟刘夫子那里,林安把其他事务都暂时交给了猎户。
猎户对这些琐事并不喜欢,但因这些都是小秀才睁着大大地眼睛交给他的。他一接下,小秀才就会眯着眼睛笑起来,两个小酒窝醉人的很,猎户只要想到这些,就顾不得自己喜欢不喜欢,无论小秀才说什么,他都忍不住点头应了下来。
“要是有那些西洋画笔、画布、颜料什么的就好了。”
小秀才也不是每一日都读书的,每隔上八日,总要休息两日。当然,每逢过年过节,他也会自动自觉给自己放假。这一日小秀才就在休息,趴在桌上,拿着古代的毛笔郁闷不已。
猎户耳力敏锐,虽坐得远远地在看书,也听清楚了小秀才的嘀咕声。当下就决定,要去问问修远大哥有没有建过西洋的画笔画布,见过的话,他去哪里才能买到。
“还想要玻璃。”小秀才声音有些愤愤,窗户纸不透光,春秋日还好,打开窗户便能见光。可是,夏有蚊蝇冬有寒风,这屋子里的光线可就真说不上好了。
猎户想了一会琉璃和玻璃,暗自记下这个名字,还是打算去问曾经跑南跑北做生意的修远大哥。
“还有蛋糕。”小秀才这一次的声音则带了几分委屈,“过生辰岂能没有蛋糕呢?”甜甜软软的蛋糕,小秀才都快惦记死它了!
猎户拧眉,又记下一样他没听过的东西。
“讨厌吃药。”小秀才又嘀咕了一句。
猎户这下听懂了,心道小秀才定是被每日的苦药折磨地难过了。该多买些蜜饯才好。
然后就听小秀才突然又冒出一句:“一两银子一副药,贵,太贵,真真是太贵!”弄得他每次喝药都喝得心肝直颤。
猎户:“……”
二人一个自以为是小声的抱怨,一个竖着耳朵正大光明的偷听,正各自忙得不亦乐乎时,老陈绷着脸进来了。
林安奇道:“怎么了?”
老陈忙道:“回东家,四老爷和太夫人,二人正在门外,想要见您。”
林安:“四老爷?太夫人?那是谁?家里不就我们姐弟几个……”他想起来了,老陈口中的四老爷,不正是林信?而太夫人,可不正是将汪氏关了一辈子的祖母杜氏?
老陈察言观色,见林安想起来了,忙道:“就是他们!东家快出去瞧瞧,太夫人险些要在大门外跪下了,说是今天求也要求东家放四老爷一条生路,给四老爷当保人,明年好去参加院试!”
林安:“……”好厚的脸皮!
☆、第29章 要报复的小秀才
可不是好厚的脸皮?
林老汉和杜氏还有林家一大家子人,带着汪氏刺绣一辈子的积蓄还有林礼的卖命钱,不顾当时重病的汪氏和林安,毅然远走他乡。
连个消息都不敢往华阳县送,生怕重病的汪氏和林安缠上他们。
甚至之前如果不是贪图王石一家的聘礼,林老汉和杜氏一家,估计真的打算和林安他们老死不相往来。
至于现在会逼上门来……
林安想到之前白谨坚持要在一众人面前打林信的十板子,面色古怪了一下——说起来,林信还是本朝第一个被打了板子的童生,先前谁都不知晓林信是何人,可是自从林信被打了之后,名声一下子大了起来,不说远到京城,至少整个州府,都知晓了林信这个童生,因为胆小懦弱险些害了自家侄女,然后被公正廉明的县太爷当众扒了裤子打板子的事情。
名声大了是好事。只是这种名声一传扬开来,原本犹豫着要给林信当保人的秀才全都不乐意了,俱不肯因林信毁了名声。林信无法,只有花了大把银子,才找了一个秀才给他当保人,之后还想再找,却怎么都找不到了。
老陈猜测着说,林信这是不得已,带着老母,重新回到林家村,想要逼着林安给他当保人。
林安冷哼一声,直接道:“林信已经迁到华安县,保人也该在华安县找。祖母不懂,四叔岂会不懂?他即便是找到我,我也做不了他的保人。他这次来……怕就是想要恶心我,抑或是真的找不到保人,想要让我去求师父给他在华安县找保人的。”
老陈瞠目,讷讷道:“那、那当如何?”
林安起身,面无表情道:“将我这几个月吃的两个药方出来。”
一天三两银子的药,他吃了三个多月,现在又换成一两银子一天的药方。林安觉得,他自己不太能负担得起这么个代价,还是去求一求祖母,让祖母帮帮他才好。
老陈眼睛亮了亮:“那奴让奴那婆子,去后院把两位姑娘和小少爷也带过来?”
林安微微一顿,叹气道:“也好。”
亲生祖母和四叔都上门来了,林大丫、林二丫和林平,的确不能躲着不见。不然,林平和林二丫还好,到底年纪小,过几年也就没人记得这事了;林大丫本就因王石的事情被人说道过一番,再加上年纪大了,却是不能不去。
林安虽心疼林平和林二丫,但早早让他们见过那边林家的贪婪,将来也好不被那边利用,便也令他们过来。
快过年了,四兄妹还是一身素淡衣裳。
猎户想要给小秀才穿狐裘,可是小秀才哪里肯?只肯在长袍里面加一件林大丫做的棉袄,旁的绝不肯穿。
猎户板了脸,就要教训不听话的小媳妇儿。
孰料小媳妇儿一抬脸,仰头冲他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简直乖巧的不像话!
猎户板着脸无意识地缓了下来。然后就板不起来了。
小秀才当即乘胜追击,在长袍下捏了捏猎户的手,低声道:“无妨的,让姜氏去熬姜汤,我回来便喝。”
猎户闷声道:“一口闷?”
小秀才不乐意道:“姜味不好闻,当然要一口闷。怎么,难道你是一口一口喝得?”
猎户反手捏了小秀才一下。心道,若是小秀才肯喂他,纵使是鸩酒,他也愿意一口一口的喝下去。
林安家门外,一个青衣老妇,梳着整整齐齐的发髻,正拿着一条手帕,不住的哭泣;身边是老妇的幼子林信,好端端一个儿郎,此刻竟也满面泪水,却强忍着不肯哭出声来。
虽然就要过年,林家村也不乏看热闹的乡民,正挤挤攘攘,带着几分羡慕和嫉妒的看着林安家的大宅,更带着看热闹的心情,似真似假的附和着青衣老妇和林信。
林安四姐弟出来时,就见那青衣老妇,也就是他们四人的祖母杜氏,朝着他们看了一眼,膝盖一弯,就要跪下。
林安瞳孔缩了缩,拉着林二丫三个,比杜氏先一步跪倒在地,双手奉上两张药方,大声道:“求祖母、四叔万万要救林安一命!”
杜氏膝盖还要再弯,却被一颗石子打到膝盖,愣是站在那里,弯不下去。
她懵了片刻,就立刻掐了一把扶着她的林信:“还不快把你侄儿侄女儿扶起来?虽然你侄儿害你现下名声都毁了大半,此刻也不肯帮你,可那也是你惦念了许久的侄儿,快快扶他起来!”
和那些乡野中的一些泼妇不同,杜氏打扮的干干净净,在林家说一不二,就是林老汉除非下了大决心,也是制不住杜氏的。
且杜氏能将汪氏关在家里刺绣十五年,还能让周围人说的都是她的好话,让汪氏再怒再恼,也只能认命的继续刺绣,连一文钱都拿不到手里,有这种手段的人,怎么可能被林安的突然一跪就吓到?
一番话说出来,周围人看向林安的表情就变了变。
村子里的人家,自家吵吵就算了,吵急了动手的也不是没有。可是,像杜氏说的这样,害自家叔叔连名声都毁了,科举都考不了的,他们还真有些看不上。
当下就有人对着林家兄妹指指点点。
林安不为所动,看着穿着锦缎的杜氏和林信,痛声道:“求祖母、四叔万万要救林安一命!”
林大丫、林二丫和林平,也都哭着求杜氏和林信,让二人救兄长一命。
四人哭得尤其悲伤,比林信那种要哭不哭的模样,更让人心思柔软。
除了有人因杜氏的话而嘲讽林安兄妹,可也有人奇怪的往前探头,然后“啊”了一声,大声道:“那不是药方吗?安哥儿又生病了?在吃药?等等,一两银子一剂药?我没有看错吧?还有识字的么,赶紧来看看!”
众人也想起林安方才求杜氏的话,均好奇的看向林安,见林安脸上果真带着不健康的苍白。
而村子里识字的人可能不多,可能认识的字也不多,但是药方上的“价一两银”几个字还是能认得清楚。
“还真是一两银子。天啊,原来安哥儿病还没有好,还在吃一两银子一剂的药!”
“一剂药一两银子,一天早中午三剂药,那岂不是说,安哥儿一天光药就要喝上三两银子?这、这家里怎么支撑得住?”
“这么多钱,难怪安哥儿兄妹要跪着求他祖母和四叔了。”
“你个傻子,没看到安哥儿的钱都花到他们的房子上了?没看到安哥儿他祖母和四叔穿的都是绸缎衣裳!安哥儿没钱了,可他祖母和四叔有钱啊。”
“是啊。先前安哥儿他祖母和四叔一家跑得远远的,安哥儿生病,借钱都借不着,现在人都跑到家门口了,哈,你猜安哥儿他祖母会借钱给安哥儿吃药么?”
……
众人开始议论开来。
杜氏听得脸都青了。
她这次来,一是想要让林安给林信作保,好让林信参加年后的院试;二来是想要看看林安现下是不是真的变得有钱有地有房,如果可以的话,她是林安的祖母,当然还想从林安手里抠出些钱来。
——毕竟,科举一事最费银钱,虽然她觉得她的小儿子天生聪颖,待过上几年,必能考中秀才,有生之年,必能中举。可是,这中间花费的银钱太多,而家里最能赚钱的汪氏已经瞎了眼睛死了,她的二儿子、三儿子都不成器,家里老头子只会种地,杜氏舍不得最心疼的幼子低下身份赚钱,自然就只能跑来林安这里,试图从林安这里再抠些银钱出来。
三来么,杜氏则想要报复林安。既然林安能毁掉林信的名声,害得林信连保人都找不齐,那么,她这个做祖母的干脆也毁掉林安的名声好了。左右林安打小就跟她对着干,他娘又是那么个死法,杜氏可不会天真的以为,林安将来还会孝顺她。
可是,还没等她真正动手,那个从前迂腐地只会读书的林安,竟然先朝着她跪了下来,还未开口,就把他的药方递了过来。
一两银子一剂药啊,一天三顿药,就是一天三两银子。
杜氏看得眼晕。饶是哪个庄户人家,也要不起这样的人。
可是,杜氏在村子里活了那么多年,更知道人性的怪异。人们总会无故同情看起来是弱者的那一个。她和林信来时忘了换绸缎衣裳,林安四个则穿着最简单的素色棉衣,她和林信高高站着,而林安四个则哭泣着跪在地上。
再加上林安的病,这就足够村子里的人向着林安四人了。
杜氏面上僵了僵,随即就要上前抱着林安开始痛哭。
孰料林信自从考上童生后,自觉高人一等,哪里肯让自己亲娘当众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丢他的脸面?
当下抓住了杜氏的手臂,指着林安四人身后的院子就道:“缺钱?你们身后是什么?把这房子卖了,把地卖了,可不就有钱了?分家分家,就是两家子的银钱互不牵扯,你们怎可不顾孝道,逼迫祖母往外掏银子?真真是岂有此理!”
林安本就在等着林信说话,见林信终于开口,他立刻苦笑道:“四叔有所不知。侄儿当初拿到银钱,却不擅长赚银子,只会拿着银子盖房,让弟妹能有安身之所,这才花了大笔银钱盖了个卖不出去的房子。这房子虽好,可是庄户人家谁又需要这么大的房子?而那些有银子买这房子的人,宁愿买县城里的房子,也不肯买村子里的院子。虽有房子,可林安又如何卖得掉?如何凑得到银钱?”
众人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林安这房子的确不错,但是……谁会买呢?至少他们是没那么钱去买,而有钱买的人,谁稀罕来他们这山疙瘩里面?
林安就是想卖,肯定也是卖不出去的。
就连林信,都觉得林安说的有道理。
“可是还有地呢?”
林安笑得更苦:“考科举总是要费银钱的,林安不才,却还想在好好活下来后,再去科举路上走一遭。如果把名下的二十亩田地卖掉,而我自己活下来,却没有了继续考试的银钱,那林安,不如不活!”
众人皆是一惊,可也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如果林安活下来了,家里一穷二白,林安又手无缚鸡之力,怎么科考?怎么养弟妹?怎么生存?林安不肯卖地,倒也正常。
杜氏面色难看,抓着林信就想离开。
林信哪里肯走,继续道:“我还听说你给大丫他们三个都买了地。你的地不能卖,他们的地总能卖了。”
林安看傻子似的看他:“四叔在说什么?我当初会为大丫他们置办那些地,就是怕自己没有吃药的银钱,祖母、四叔宁肯穿着绸缎衣服也不肯接济我们兄妹一二,唯恐我因此死掉后,大丫他们无所依靠,被人欺凌,这才给他们置办了几亩田地,还逼他们发誓绝不可以卖掉这些地。这算是我这个做兄长的,给弟弟妹妹最后的退路。我又如何可以对亲生弟妹不讲信义,反口将我死后,弟妹的唯一依靠给断掉?”
“更何况,大丫他们的田地才值多少银子?我每日都要吃药,一日就要花几两银子,大丫他们的田地根本不够我吃上半月的药,卖了又有何用?”林安忍不住膝行几步,“可是、可是林安知道,先母生前,每年都会绣四幅双面绣小屏,祖母将先母关在林家十五年时间,共修了六十幅双面绣小屏,在我被冤入狱后,更是耗费心血,绣了一张双面绣大屏,单单那大屏价值至少要有二三百两银子。”
“林安知晓,先母是林家儿媳,所绣的双面绣也好,普通刺绣也好,所换来的银钱,在分家之前,都该给婆母,先母则应当一辈子拿不到那些双面绣和刺绣换来的一文钱。可是,林安不畏惧死,但却畏惧死后不能照料三个弟妹,但求祖母和四叔行行好,将先母临死前为林安所绣的双面绣大屏换来的银钱,借两百两给林安,让林安将病养好,待林安病愈,凑齐银钱,定将这两百两银子连本带利还给祖母和四叔,祖母和四叔觉得如何?”
众人齐齐瞪大眼睛,看向平日里打扮的颇为体面和蔼的杜氏。
他们只知道杜氏对汪氏这个儿媳妇儿极好,什么粗活累活都不让做,却不知道汪氏是被杜氏关在家里的,还整整关了十五年!而绣出来的活计所挣得银钱,汪氏一文钱都没拿到过。甚至汪氏眼瞎之前绣出来的给林安打点的救命钱,杜氏一家都能携款逃跑,徒留四亩下等田地、一处破房子还有二两银子给重病的林安几人。
“怪不得,怪不得,我从前想去看看汪妹子,杜大娘总是不愿意让我和汪妹子多说话。还不是生怕汪妹子冲我说了实话?”
“应是如此。”
“你们这些傻子,难道没听到林秀才说,他娘从前一年能绣四幅双面绣小屏,十五年绣了六十幅么?外面一副不太好看的双面绣小屏就能卖十几两甚至几十两银子,六十幅啊,这得卖了多少银子?”
“你才傻!林秀才不是说了,除了小屏,他娘眼瞎之前,不是还绣了一副价值两三百两的双面绣大屏么?怪不得林家要走,从林秀才他娘那里赚了那么多银子,又不想把银子花在林秀才几个身上,可不是心中有愧,就要跑吗?”
“杜老姐姐,你这可就不厚道了。你家里这么多银子,前年还去我那里借了一两银子,到现在都还没还!杜老姐姐,我那银子,你到底打算啥时候还?”
“对、对,还有我家的,是林二哥在我这借的,整整三两银子,说是他家安哥儿考中秀才就还的。结果你们直接分了家,跑了人,我家那口子到现在还在怪我,大娘,您家里赚了汪姐姐这么多银子,又何必拖着咱们的一两、三两的银子不肯还?”
……
众人齐齐攀扯起来。有的是说的真话,有的是说的假话。毕竟,林家老二喜欢到处借个小钱,去县里的赌馆转上一圈,众人这么说起来,连杜氏都分不清是真是假。
林信脸都青了。
他强作镇定道:“汪氏身子不好,我娘才会让她待在家里。而她的绣活儿赚来的银子,都给她买药治病,剩下的也供给安哥儿读书了,哪里还能剩下什么银子?”
林二丫红着眼睛大声道:“你撒谎!我娘是身子不好,可那是每天坐在那里做绣活做出来的!而且你们哪里给我娘请大夫了?还有买药,根本就是拿了祖母腰疼,吃剩下的药渣,重新煮了给我娘吃!还有我哥哥读书的钱,那个被我爹救上来的人,早就给哥哥付了十年的束脩,我哥哥读书才能一直读书。哥哥读书根本用不着家里一文钱!”
吃药渣?
还有林安的束脩早就是其他人交好了的?根本不花林家的钱?
众人哗然。
这林家做事,太不厚道了。
林安拉住林二丫,声音淡淡的道:“敢问四叔,先母生前究竟是何病?请的哪位大夫来给先母看得病?是每月请一次,还是每年请一次?吃的药方在哪里?每次抓药要花多少银钱?药抓来后,家里是谁煎的药?为何我兄妹四人,没有一个见过大夫来给先母看病,更从未听说过药方和抓药之事?只知晓祖母吃剩的药渣,偶尔会被大丫偷偷拾掇起来,重新给先母煎了吃?还有,四叔说先母看病吃药花钱,那么,统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林安一连数个问题,林信一个问题都答不上来,干巴巴的站在那里,一脸通红。
众人又不是傻子,见状哪里还不知道林信又再撒谎?
杜氏纵使是玲珑心肝,奈何她方才不知为何,忽然说不出话来,愣是没法子替林家和林信分辨,令林安直接把林信给问得傻住,她急了好半晌,才终于从嗓子里说出话来。
可是周围人早就认准了林家有钱,哪里还肯听她的分辨?统统开口,嚷嚷着要杜氏和林信还钱,还有好事的和想要讨好林安的,直接说让杜氏把汪氏挣得银子都还给林安兄妹。
杜氏说破了嗓子,旁人就算不为林安,为了自己口中“林家老二借的”银钱,也不肯让杜氏走,拉扯之间,里正都被请了过来。
里正无法。这件事的确是林安祖父祖母和几个叔婶不厚道,村子里的人有些的确被借了银子没还,有些是借机生事。奈何杜氏他们早都搬走了,而村子里的人还要在村子里活上几十年,里正抽着旱烟想了一会,也只能让人把林信和杜氏扣下,令村子里几个壮汉去华安县林家里拿钱赎人。
那几个壮汉里就有和林安交好的莫大哥,他特意过来问林安,要给他讨多少银子。
毕竟,原先林家村的人不清楚,现下林家兄妹一说,大家才知道林家的钱,大都是汪氏一个女子挣下的。而汪氏挣下的钱,的确该有一部分交给婆家,可是她自己的子女,也该继承一部分。
林安想了想:“家母绣的那件双面绣大屏若还在,就麻烦莫大哥把那件大屏带回来,那毕竟是家母留下的最后的遗物,我们作为儿女,理当保存。若是没有……那就朝我祖父‘借’二百两银子便好。”
莫大哥干净利落的应了一声。
倒是莫大娘犹豫道:“可是你那四叔……他将来要真考上了秀才,那安哥儿你们可怎么办呦。”
林安笑了笑,没说话。
事已至此,他怎么可能再让林信去考秀才?如果杜氏和林信不在过年前搅了他过年的心思,他或许对这件事不管不顾,任由林信去找保人考试。可是,既然他们扰了他的好心情,又好巧不巧,让他数日前偶然从林大丫口中得知了原身从前根本不知道的一些事情,林安又岂能就此罢休?
这只是个开始而已。
杜氏和林信想要大骂众人,可是林家村的人全都没当一回事——村子里里正和族长最大。林家的族长就是里正,里正身兼二职,就是把人放在火上烤,只要理由正当,一村子的人都愿为里正作证,即便是县太爷,也是拿里正无法的。
二人只好认栽。
村子里人看向杜氏灼热的目光,还有看向他时怜悯的目光,林安心中不喜,看了他们一会,就和家人、猎户一起回了院子。
回到家里,猎户就盯着林安灌了一大海碗的姜汤。
林安喝完,觉得自己的一张脸都要变形了。
当下苦着脸,瞪着眼睛,怒道:“你也要喝!”
猎户从不肯在这些琐事上逆着林安,当下便拿着林安的大海碗,去厨房重新端了碗姜汤回来,站在林安面前就一口气喝完了。
林安:“……”好歹换个碗。
猎户喝完,去隔壁看了看,就让林安等上片刻,泡个热汤,免得真的生病。
林安乖乖点头,跟在猎户身后,看他把衣服拿出来捧着往古代版的浴室走,到了浴室门口,要把他推进去时,林安才开口。
“那个,是点穴?点哑穴?”小秀才小心翼翼地询问。
猎户道:“正是。”
“那,你将来会点我么?”譬如他们二人意见不合开始争吵,猎户吵不过他,点哑穴什么的……好像也不是不可能来着。
猎户顿了一下,不知为何,声音忽然沙哑了起来。
“不会。媳妇儿声音好听。”
说话好听,叫起来……想必也很好听。他哪里舍得点?
可怜小秀才不知猎户心中想法,自以为既得了夸赞,又得了承诺,心满意足地关门去泡热汤了。
☆、第30章 泡热汤的小秀才
小秀才心满意足的进他自己设计的浴室去泡热汤。
衣服都脱了一半,才后知后觉的想起,猎户似乎还在门外待着。
小秀才抿了抿唇,故意走到门边,重重咳了一声,试探地喊了一声:“三哥?”
猎户原本是打算走的。先前小秀才昏迷着的时候便算了,他那时尚未心系小秀才,就是给小秀才擦身子也不觉有什么想法。
可是现在……
猎户哪里敢留下?
只是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眼看着小秀才进了浴室,还会站在外面不动。
“三哥?”小秀才又提高声音喊了一声。
猎户回过神来,低低地应了一声,忽然道:“要擦背么?”
房间里静了一会,随即传出一声重重的冷哼声,接着是衣物摩挲的声音,最后就是哗啦哗啦的水声。
猎户苦笑一声,倚靠在门上,微微闭目。
小秀才对他的影响,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
不过,这样也不错,不是么?
等到林安洗完澡出来,门外自然空无一人。
因为那个人正在林安的房间里待着。
林安此刻看这人不是很顺眼,瞪着眼睛道:“三哥怎的还在这里?天色已晚,三哥还是早些回去的好。”然后想了想又道,“要走正门。”省的有小人见猎户没从他家正门走出去,就说些污言秽语,让他心烦。
猎户站起身,却没走,而是看向林安的膝盖和小腿:“你膝盖如何?小腿可疼?”林安少说跪了也有大半个时辰,猎户心中疼惜,此刻自然不肯走,“我在军中,习得一种手法,可为你按上一按。”
林安的确不太舒服。村子里的土地并不平整,他为了整治林信和杜氏,也不敢让自己跪的舒服一些,只能挺直了背脊去跪。这样的后果,就是小腿和膝盖酸疼无比。
林安是从地球而来,自然不觉得两个大老爷们间,掀个裤腿还要忌讳什么,想了想,就爬上床,小心把里衣的裤腿慢慢卷了起来。
林安膝盖已经开始泛青,小腿上也有被砂砾硌出来的坑坑。
猎户目光暗了暗,拿起在厨房端来的煮熟的剥了壳的鸡蛋,在林安膝盖上开始滚了起来。
滚完鸡蛋,他才在林安小腿上按了起来。
林安舒服极了!
他猜测这是什么穴位按摩,不然不可能让他这么舒服。有了这个想法,林安晕晕乎乎地又要打瞌睡,迷糊了一会,他听到自己似乎把心里的疑问问了出来。
“三哥,你从前打过仗吗?是将军吗?为什么会回来种田?”
猎户哑然,良久才闷声道:“打过仗。不是将军,做了将军,我便退不下来了。军役服过,敌人杀过,要找的人也已经找到,曾经想要见识的也见识过,三哥想要过回自己想过的生活,所以就回来了。”
“想要的生活?”林安觉得他就要睡着了。
“嗯。”猎户低声道,“娶个男媳妇儿,赚钱养他,看着他笑,跟他两个人,过一辈子。”
林安努力挣扎着不想睡着:“男媳妇儿?什么样的男媳妇儿?”
他这样的?
猎户微微勾唇:“目光干净,有两个小酒窝,看起来很乖,但其实一点都不乖的男媳妇儿。”
他说完,就发现小秀才睡着了。
猎户失笑,无意识地盯着小秀才的一双白净纤细的小腿看了半晌,心中微动。原先一本正经给小秀才按穴位的手,忍不住在纤细的小腿上滑了几下。
小秀才不满的动了动身子。
猎户反应过来,忙忙收回了手。
小秀才是正月初六的生辰,待过了年,也才十四岁而已。他还有的等。
而且,就算小秀才十五了,孝期还没过,猎户发现他还是不能太越矩。
猎户又盯着睡得很香的小秀才看了一会,终于收回了目光,站起身,给小秀才掖了掖被子,打算从正门走出去,然后过半个时辰,再跳墙过来,把人叫起来吃饭。
转天就到了腊月十六。
林安准备了两个牛车的年礼,一大早就坐在马车里,和猎户一起赶去县城,给刘夫子和张家提早送年礼。
路上好巧不巧,碰上了从华安县赶过来的林老汉和林义、林诚,三人后面,还跟着昨天一起去林老汉家里报信的林家村的人。
那几人看到林安家的车,当下就拦着车打了招呼。
林安客气地下了马车。
莫大叔和莫大哥都在其中,也是他们拦的林安的车。
莫大哥见林安下来,转身就去把驴车上用粗布抱起来的一卷一人高的物事拿了下来,递给林安。
“安哥儿,这个应该就是汪姨走之前绣的双面绣,给。”
汪氏在眼瞎之前,熬了几夜绣了双面绣大屏的事情,林安先前是不知道的。后来有一次林大丫在给刘夫子小女儿做的鞋子上绣了一朵他们从未见过的名贵牡丹花,林二丫看着花就哭了起来,林安正巧站在门口,才听到了这件事的原委。
原来林安被冤入狱,林家人不愿意花钱去为林安疏通。汪氏怎么求林家都毫不让步,她这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违背自己当初学双面绣时的誓言,在绣完了今年的四幅双面绣小屏后,几日不眠不休,绣了一幅双面绣大屏,打算将这个大屏卖了银子,为林安疏通关系,上下打点。
至于结果……想也知道,林家哪里会让汪氏将这副画“占为己有”?当下将东西抢了过去,还哄骗汪氏会为林安打点。
汪氏原本就因刺绣十五年,双目有损,这次不眠不休绣了几日双面绣,在得知林家拿了她的东西根本什么都没做,林安能被放出来,完全是因着其他所有人都被放出来的缘故,且放出来的林安重病缠身时,汪氏这才爆发,痛哭几场之后,双眼直接瞎了。
林安拿着莫大哥递过来的东西摩挲几下,将包在外面的粗布拿开,不等细看,单单看露在外面的针线,林安就知道,这的确是汪氏的手艺。
林义已经红了眼睛,仗着身强力壮,就要往林安这边打来——他是林安的亲二叔,他要动手打林安,谁也说不出什么不是。
“你个忘恩负义的小崽子!你爹死得早,你娘只知道趴在屋子里,做饭洗衣都是你婶子、你祖母的活儿,都是你祖母和婶子把你养大,你就是这么回报咱们的?”林义虽然好赌,但也被亲爹亲娘逼着做农活长大的,身子壮,手上力气更大,一抬蒲扇般的大手,就能把胆小人吓破胆,“还不快给老子跪下!”
林安稳稳站着不动。
如果是他一人在此,说不得就要吃亏,可是,会“点穴”的猎户在他身边,他还怕什么?
果然,林义那一巴掌还没打下来,他整个人就被一股大力掀倒在地。
林义直接被掀翻了跟头,在地上摔了个狗啃泥。
林家村几个年轻小伙子直接笑了出来。
林义愤愤地看去,就见猎户面无表情地站到了小秀才面前。
林义骂道:“好你个小崽子!巴上个男人就了不得了?忘了自己也是个男人了?有本事,你就自己过来跟老子打,别放个外人跟老子打!”
林义的激将法对林安显然是没用的。
林安看都不看他,走到林老汉面前,深深一揖,道:“多谢祖父,愿意将先母的遗留之物还给孙儿。”
一句话,把林老汉一家将来反悔,想要把东西要回去的后路全给封死。
遗留之物,不留给自己子女,难道还要留给公公婆婆和小叔子么?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
林老汉狠狠抽了一口旱烟。
林安还在作揖的身子已然摇摇欲坠。
林义还在骂骂咧咧,林家村的小辈都开始指指点点,说的还都是他这个老头子的不是。
林老汉终于睁着一双浑浊的双目,道,“起吧。”
林安站直了身子。
林老汉道:“安哥儿,你要记得,就算是分家了,你也是林家人。你还在孝期,要是你四叔能在这几年里考上秀才,考中举人,对你、对你的两个妹子、对平哥儿都是好的。你四叔还差一个保人,安哥儿,定要记得为你四叔作保。”
这话说的,林家村的众人都反驳不过去。是啊,林安四叔好了,对林安也好。可是,对他们好么?万一林安四叔真的考上举人了,那他收拾不了林安,还收拾不了他们么?
一时间,众人开始窃窃私语。
林安微微一笑,露出两个乖巧的小酒窝:“祖父,想来不是您记错了,就是四叔说错了。四叔的户籍已经移到了华安县,四叔考秀才,只能由华安县的秀才作保,而我是华阳县林家村的人又如何给四叔作保?且保人保人,岂能由侄子去保叔叔?按照律法所规定,我和四叔如此亲近,自不能去做四叔的保人。”
“况且,旁的不论,单单是四叔曾经在华阳县因过错被当众打了十板子……”林安颇为懊恼道,“纵然我是四叔的侄儿,怕也不能为四叔的品行作保。”
林家村的几人也反应过来,林信的品行啊,如果不出大钱,估计还真找不到甚么保人。
当下几人也不怕事儿了,反正法不责众,一村子人大半都参与了,还有林安这么个秀才挡在前面,他们有甚么好怕的?
一行人立刻又理直气壮了起来。
林老汉看向林安的目光阴森的不行,可是想到林安说的话,他又有些不确定——难道真是四儿在哄骗他们夫妻?
按照林老汉和杜氏的想法,他们已经得了汪氏不少好处,如果林安没有功名,欺负欺负也就算了,可是林安既有了功名,又能联合着县太爷打四儿板子,林老汉和杜氏就不愿意和林安有什么牵扯,毕竟他们理亏在先……这次如果不是四儿说事情和他的功名有关,杜氏也不会和四儿一起回到林家村找林安的麻烦,弄出这种事情。
林老汉心中有了疑惑,就不愿意和林安多说话,打算赶紧去把老婆子和四儿给赎回来再说。林家村虽然有人故意为难,但至少大半的人,还真是他们欠了人家的,剩下的一小半,也不敢多要钱,林老汉心中有数,除了还给林安的那幅双面绣大屏,其实林家这次并没有出多少血,深深地看了林安一眼,转头就走。
林义和林诚忙忙跟上。
林义骂了林安一路。
林诚闷声道:“他不是缺钱治病吗?哪里来的钱去买两牛车的年礼?”他方才看得清楚,牛车上鸡鸭鱼肉什么的可半点不少。
虽然都是自己都能养的东西,可是庄户人家,谁家送礼会送一车?显见那林安,手里头肯定还有钱。而且还是不少。
林义却道:“他有钱?我看是那猎户有钱吧!二哥想,那时候安哥儿病成那个样子,大夫说要用至少百年的人参吊命,还要其他的珍贵药材。汪氏哪里来的银子给安哥儿治病?还不都是那猎户拿的银子?就是那些年礼……”林义目光微闪,“怕也是猎户看安哥儿长得好,会讨巧,出钱买给他的。”
父子三人走在林家村众人的前面,和他们隔着一段距离。因此说话小声些,也没人听得到。
林诚低声道:“长得好,会讨巧,还是男娃。这样的人,不难找啊。”
林义目光一亮。
林老汉直接拿着旱烟使劲敲了二人的脑袋一下,骂道:“秦三那是好招惹的?你们没见秦三的亲爹后娘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子,谁都不敢往秦三面前站?你们没见秦三一回来,他那两个后娘带来的哥哥就被征召,全都去服徭役去了?那小子心狠啊,你们就是算计你们亲爹亲娘,也别去算计心狠的人!”
“安哥儿跟着他,”林老汉使劲抽了口旱烟,“要是老老实实的还好,要是不老实……呵!”
☆、第31章 被丢下的小秀才
林安当然是不知晓林老汉父子是怎么评判猎户,更不知道自己眼前的猎户曾经做过什么“心狠之事”。
县城离林家村不远,小半个时辰后,一行人就到了县城。
林安没有立刻去刘夫子家里,而是先去了食肆。
食肆如今比之前的生意还要好。
有了火锅和泡椒食物,一些喜欢吃辣的人常常往这里跑。
再加上年节将之,冬日里下饭菜少,更有不少家里宽裕的人跑到食肆来采买些泡椒鸡爪、猪蹄等食物,再买些食肆的小点心给家里孩童吃,因此虽然是大早上,食肆里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食肆的掌柜笑得合不拢嘴。
他见林安来了,当下迎了过去,忙忙道:“东家里面请。东家前些日子吩咐的东西,咱们都给准备好了。东家在食肆里吃些东西再去刘夫子那里吧?天还有些早,怕是刘夫子正忙着。”
林安点了点头,却没有进食肆里专门给他留的一间小包厢,而是在一楼找了桌子,直接坐下。
耳边还听着周围人或高声或低声的说话声和吹牛声。
“你听说了没?咱们这个县太爷啊,又要走啦!哎,这几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前面的县太爷,没待两年就走了,现在这个县太爷,待了还不到半年,也要走了。”
林安邻桌的一个男子低声说,语气里满是炫耀。
那男子同桌之人听了,忙忙问:“大哥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怎么咱们什么都不知道?”
那男子道:“嗐,这不是巧了么?我叔是卖碳的,前个儿去县太爷那里送碳,听人家说的。”
林安若有所思。
猎户忽然捉住他拿筷子的手,林安这才回过神来,看了猎户一眼,浅浅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来。
猎户顿了顿,才将手收了回来,道:“快吃。凉了就不好了。”
林安只道猎户是怕他吃冷饭,身子受不住才会提醒他,见状又是一笑,便开始低头吃饭。
一碗胡辣汤,三个小笼包,几口咸菜,饶是林安今日胃口颇好,也只能吃下这么多东西。
桌子上剩下的东西,都让猎户给吃下肚去。
林安只能杵着脑袋看猎户,心中想,这人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胃呢?要是他也能吃下去这么多东西就好了。
二人吃完饭,林安就去了食肆后面的院子,看掌柜的准备的年礼。
林安从林家村带来的两辆牛车里,一辆装了村子里走礼的活鸡活鸭活鱼和腊肉,两坛子葡萄酒,两坛子酸枣酒,一辆则装了自家磨的白面。马车里则放了六套柳掌柜送来的可以让孩童识字看画的薄木板。
这样的礼送夫子当然绰绰有余,可是刘夫子是林安的师父,还曾经救过林安的前途,林安自然要多送一些,这才让食肆的掌柜去买了两匹绸缎,两匹棉布,还有食肆自己做的山楂糕之类的点心和泡椒鸡爪、泡椒猪蹄。
东西看着多,其实并不算昂贵。这样师父师娘见了,许是会埋怨一两句,但也会高高兴兴地收下来。
林安满意地看了一遍,就招呼人把食肆的马车拉出去,和猎户一起去了刘夫子家。
他到的时候,刘夫子还在给学生上课,是师娘接待的他。
两个小娃见了他也高兴的不得了。
第8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