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节
小秀才和大猎户 作者:涩涩儿
第14节
猎户深深地看向林安:“媳妇儿或许不知,到了官场上,即便你我没有成亲,只顶着个定亲的身份,他人也会因此攻歼于你。到时,媳妇儿是否要与我解除婚约,以此免受攻歼?”
林安不语。
猎户继续道:“媳妇儿想来,会选择与我解除婚约,私下来往。可是,这世上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若我和你的事情再次被攻歼,媳妇儿又要怎么办?将与我私下的夫夫生活,改为旬日一见?一月一见么?”
“权力惑人。”猎户上前一步,走到林安面前,摸着林安的脸颊,道,“安哥儿,我不愿有那么一日。”
修远大哥的男妻,自离开后,从未回头,连修远大哥殷勤的追到他当官的地方,想要放下、身份和一切,愿意和那人私下里和好,绝不在明面上打扰那人的仕途,那人也一面都不肯见,为权力而放弃修远大哥;
而那位太子殿下呢?一面引着他那位二哥为他出生入死,一面却又兀自有了庶子,而他那位二哥,在战场上英明神武,可是见太子如此,却也一心为太子解释,认为太子是“不得已”而为之。
猎户能察觉到小秀才的野心。
虽然小秀才从未说过他的抱负,可是,小秀才明明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却也从来除了旬日一歇、过节一歇,平日里每天至少要花三个时辰的时间在读书上。
而小秀才所读之书,除了科举的四书五经,还有各种史书传记、朝廷邸报等等,其心思,显然不在山野。
猎户现下还能留住小秀才,可是,若小秀才将来真的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小秀才可还会记得今日所说的话?
就算即便小秀才将来后悔,他也可以有法子留住小秀才。可是,那时的小秀才可会心甘情愿?可会恨他入骨?
猎户不愿去赌。
林安终于明白了猎户的心思。
猎户也在怕,也在担心。
林安想,他能理解猎户的怕和担心。可是,即便他能理解,也改变不了他们之间的障碍。
“你不信我。”林安面无表情道,“三哥,你不信我。”
不信他会始终如一,不信他会像猎户喜欢他一样的喜欢猎户,不信他纵然是喜欢上了权力,亦不会放弃猎户。
林安道:“正如三哥之前所说,我们不但有婚约在,我还欠三哥良多。”微微一顿,“所以,我必不会悔婚。”
猎户嘴拙,并不知此刻该说什么是好。可是,他却知道,他现下是应该说些什么的。
“除此之外,你要什么,三哥便给你什么。”猎户将长高了一些的少年环抱在胸前,低声道,“三哥此生,必不负你。”
再之后,二人便再没有提起这件事。
猎户并不觉得小秀才那般说有什么不对,一如既往的对小秀才好,恨不得将他所有的耐心都放在小秀才身上。
小秀才也像是没有经历过之前的事情,一如既往的把白天的大部分时间放在读书上。
只是这次不只是自己读书了,他还把张灿拉了过来。
张灿在读书上虽然努力,可是天资有限,若是没有人特意指点,再过个五年八年,也能考中秀才。
可是现下张灿已经成了林安的未来妹婿。待林家孝期结束,张家就会来求亲。
林安心中其实是明白张家为什么会答应这门婚事——明明张家不缺银子,富贵的可以流油,愿意将家中不起眼的庶女或庶出妹子嫁给张家,以换取大笔聘礼的官家也不是没有,可张家还是同意了张灿的想法,愿意来求娶林大丫,其中所为的,未尝不是林安可以帮张灿早日考中功名的事情。
林安对此心知肚明。好在张家素来风评不错,张灿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都是一心一意之人,家中也不曾有妾室。只有张灿的祖父、曾祖因老妻去世多年,有两个通房伺候着,这样不算什么。
张灿长辈和林安说起亲事时,曾言明,张家数代单传,就是纳妾其实也是生不出来个啥,因此林大丫嫁过去后,只要在张灿三十五岁前能生出儿子,他们就不会允许张灿纳妾收通房。如果真的生不出来,也会去母留子,让林大丫抚养那个孩子。
林安也是得了这个承诺,又思及自己定要考取举人和进士功名,也算是能为林大丫撑腰,这才同意了婚事。
不过林安虽把张灿叫来,却没让张灿住在他府里,而是让张灿和齐笙、秦修远,还有猎户一意要豢养的牲畜住在一起。
平日读书的话,二人都会到猎户的玻璃屋子里读书。
如此一来,原本兴奋而来的张灿直接傻了眼——因为就算是来了,他也完全看不到林大丫。
好在林安虽然深恨张灿将来会把自己贴心柔弱的妹子娶回家,但也不愿做棒打鸳鸯的恶人,平日里林大丫派人送来她亲自做的点心,林安都会分上那么一块两块的给张灿……
张灿自然是敢怒不敢言。
猎户在准备娶小秀才的聘礼,小秀才也在暗地里准备嫁妆——不过,是嫁妹子的嫁妆。
粮价虽涨,可是县城里铺子的价格却降了下来,林安看准时机,先后买了五个铺子。
五个铺子虽然都不是位置最好的,但也能算中上等。林安对此很是满意,直接把这五个铺子都划给了林大丫。
铺子有了,银票也有,还缺田地、良木造的床、布匹、首饰等。
田地的话,林安已经去县衙报备,说是要买连成片的百亩良田。
只是连成片的百亩良田不好买,只能等。林安也只好暂时不着急,慢慢等着。
首饰和布匹的话,因为要买的都是喜庆颜色,而他们还在孝期,林安也只能慢慢等。
至于木材……
林安叹口气。
他还没给林大丫找来木材,可是猎户已经托人从南边运来了上好的紫檀木,直接令人将木头送到了他的院子里来。
猎户的意思,林安就是不想懂,也只能懂了。
这件事暂且不提,林安却是揪着张灿和他一起读书。
张灿虽觉辛苦,可是一想到可以拿到功名后,和林大丫成亲,就又觉浑身都是劲儿,埋头苦读不提。
然而林安没有想到的是,他问了猎户,猎户也的确是如他所愿,今年至少是发生蝗灾的地方,没有再被收税,村子里人们虽苦,可是也都慢慢熬了下来——粮食不多了,大不了每天两顿饭,晌午那顿吃饱点,好干活,下午那顿吃稀一点,吃完就睡,睡饱了就不饿了,如此一来,好歹也能撑过这一年。
只要明年风调雨顺,他们就什么都不怕。
可是,村子里有地的人家不怕了,县城里做些小生意、在富户家里打工的人家,却是怕极了。
因为,粮价涨了。
整整涨了一倍。
朝廷欲要控制粮价,可是,怎么控制呢?
老天爷从前年开始就开始给人们使脸色,北旱南涝。朝廷为了控制粮价,已经开了两年的粮仓,到了今年,就算粮仓里还有粮食,皇帝既要打仗,又要稳定,也不敢再开粮仓。
如此一来,粮价岂能不涨?
粮价一涨,民心就容易混乱。
县城里已经出了好几起百姓哄抢粮食的事情了。
刘夫子派小厮来跟林安说,让林安下次去县城时,记得多带几个人,省的被抢,结果那小厮自己被人抢了驴子,抢了银子,衣裳还被扒了一件,几乎是逃命似的逃到林安家的。
林安奇道:“县城里乱成这样?没人管?”
小厮大哭:“林公子不知道咧,原先的县太爷跑啦!他早就想丢下咱们这里去升官发财,老爷说,他好容易得了机会,连下一任县太爷还没来交接都不管,直接就跑啦!”
林安:“……”怪不得能乱成这样。
小厮又道:“老爷说,让公子这个月都不要往城里去了,非要去的话,也要多带些人,家里也要留些人,莫要让姑娘小公子受惊。本来老爷还给公子写了几样功课,可恨那贼人连写了字的纸都抢,小的没能保住那几张纸。”
林安安抚了小厮一番,抬头看天,知道小厮就算赶回去,这会子城门也关了,便留小厮一夜,令小厮明日和林家的家仆一起回去。额外还赏了小厮二两银子。
小厮感激涕零,捧着银子就高兴的下去了。
待到第二日,林安正在和张灿一起读书,就听门外有大动静传了过来。
张灿拧着头就想出去看,林安瞪他一眼,他才继续读书。
林安独自出去,正想问怎么回事,就见猎户大步朝他走来,然后宽袖下,捉住了他的手。
“莫急。”
林安不太明白这两个字的意思,转头看向原本应该回城的刘夫子家的小厮。
“你怎的还在这里?不是一大早就和林一、林二回县城了?”
小厮伏地大哭:“公子救命!华阳县、华阳县被南边来的流寇围住,老爷夫人都还在城里啊!”
林安:“流寇?哪里来的流寇?我只听说南边水患,有不少流民在城边徘徊,哪里来的流寇?”
小厮大哭:“流民反了,可不就是流寇?那些流民,先时还老老实实的。结果县太爷一走,也没人给他们每天施粥,那些流民里有人心眼活儿,干脆、干脆就趁着华阳县没有县太爷,直接趁造成开城门,涌到城内,反了!”
林安想到县城里的师父师娘,还有两个小师弟小师妹,胸口一滞。
猎户将林安的手捉住,却道:“不会有事。那些只是流民,不算流寇。流民素日吃不饱饭,他们成不了事的。”
☆、第47章 不花心的小秀才
事实上,那小厮的确猜到了几分。
只是他到底不是当事人,因此虽猜到了是流民反了,却没猜到,会策划流民反了的人,是意外发现华阳县没了县丞的人,故意为之的。
如果不是这样,流民每日吃的东西仅仅足够温饱,如何能冲破城门,甚至能反客为主,暂时占有华阳县呢?
不过即便如此,那些流民也不会称霸多久。
果然如猎户所说,到了下午,华阳县的流民就被县城里留下的官兵和一些力气大的男人女人给制住了。
城门重新开放。
猎户带着林一、林二就冲了进去。
林安原本想去,可是猎户哪里舍得小秀才去冒险?当下伸出一掌,把那个还在喊叫着要去见老爷太太的刘家小厮一掌劈晕,然后看向林安。
林安当即闭嘴,嘱咐猎户几句小心,才让猎户离开。
可是等猎户一走,林安又开始后悔。
县城的事情,虽然猎户说得有理,林安也明白那些流民成不了事情。可是,一想到他为了刘夫子,而让猎户陷入险境,又觉自己着实过分,恨不得将猎户抓回来,放在自己眼前看着。
可是人已经走了,说什么也晚了。
好在两个时辰后,猎户就独自从县城里回来了。
林安忙忙迎了上去。
猎户以为林安是担心刘夫子一家,立刻道:“刘夫子家里有地窖,因此都躲到了地窖里,虽然损失了些财物,但人都没有受伤。”
林安却道:“那你呢?”
猎户一怔。
林安道:“你去县城时,可受伤了?”
猎户这才笑了。
他摸了摸小秀才的脑袋,道:“未曾。三哥去时,县城已经安稳了下来,那些流民已经被制住,抓了起来。”
林安又上下打量猎户一番,这才放心。
然后再问张家。
华阳县出事后,林安并不敢惊动张灿。
毕竟,流民闹事,却也是故意挑着有钱的富户闹事。张家虽然低调,可是张家有钱也是事实,难保那些流民不往张家去挑事。
好在猎户道:“张家几位主人家,正巧都去临县亲戚家中赏菊吃蟹,倒是不在家中,自是无事。只是张家大宅……被砸了个遍,房子里的银钱首饰,也都被抢了。”
林安松了口气,道:“只没了那个宅子里的钱财,对张家来说,倒是小事。”然后又打量了猎户几眼,便回去将事情告知张灿。
张灿大惊,闻说家人都去了临县,才松了口气,然后又道明日要去临县看望家人。
林安自是应了。
华阳县经此一劫,虽然没有被流寇得逞,但也损失颇大。
等到新任县太爷来到华阳县时,华阳县街头乞丐已然比平日要多了三四倍。而好多乞丐更是为了一口分吃,愣是故意在衙门外面挑事,妄想被关进牢里,好歹吃上一顿饭,填填肚子。
“牢里因关了不少流民,又有县城里乞丐还会故意把自己往牢里送,”牢头很是紧张的看着新县太爷,“这些日子粮食吃得极多,怕是再过些日子……”就该动用县城的粮仓,才能养得起牢里那些人了。
新上任的县太爷:“……”
“而且据小的看,那些流民被抓了后,一个个的也高兴得很。他们常说,早知道就早早闹事被抓紧来了,也省的他们还要在城外的破庙里风餐露宿那么些日子。”
县太爷扶额长叹:“加紧审问,待审完后,将他们速速发落了才好。”
没法子,县太爷家里也没余粮啊。
其实没余粮的又何止是县太爷家?
华阳县流民闹事之后,其余又有四五个地方接连发生闹事。有的是纯粹为流民所为,有的则是流民被人利用,故意闹事。
一时之间,动乱不断,人心惶惶。
然后,当今圣上,以六十岁高龄,喜得一双龙凤胎!
圣上大喜,昭告天下,为一双刚刚出生的儿女祈福,农户免征三年税赋,开荒地者,免征五年税赋,同时明年秋天,开恩科,多加一次乡试!
百姓皆呼万岁英明!
动乱大多停了下来。
流民之中,是有些想要不事生产的,可大多数还是愿意勤恳开荒,换取食物,以求平安。
虽然这位圣上会免除赋税的理由着实可笑,被言官攻击数次,奈何圣上已经六十岁了,做了四十年的皇帝,言官只动动嘴,根本奈何不了这位皇帝如何,因此满朝文武也只能任由这位圣上发下此等荒唐的诏书。
不过,不管理由荒不荒唐,百姓得了实惠才是真的。
原本愁苦地一下子老了几岁的村民,好歹是挤出了个笑容,觉得能继续活下去了。
林安看到开恩科时,心中先是一喜,待将内容全部看完,才想到去看猎户。
猎户也正在看他。
一双幽深的黑漆漆的眸子,正一眨不眨的盯着他。
小秀才脸上蓦地一红。
那双眸子似是黑夜中被点亮的灯火一般,突地又亮了几分。
小秀才瞪向猎户:“不许这么看我!”
猎户:“嗯。”然后继续看。
小秀才:“……”
小秀才瞪着眼睛生了会气,才拉着猎户低声咬耳朵:“圣上新得一双儿女,因此而开恩科,我能理解。可是,因此而免三年农户赋税,这是怎么回事?”
耳朵痒痒的。
猎户努力记住这种感觉,然后才温和地看向小秀才:“这个是改口费。”
小秀才:“?”
猎户露出一副嫌弃的神情,道:“二哥说,让我告诉你他还活着,并且让你唤他二哥。然后,”他看一眼墙上贴的告示,“那个是改口费。”
小秀才:“……”虽然他很关心民生问题,很在意周围的人是不是能活下去。但是,他也很在意到手的银子的问题啊。
眼看着手里没有一两银子是那位“二哥”送的,小秀才直接道:“改口费不是当面给的么?我还未曾见过他,这‘改口费’,岂能作数?”然后摆完手,双目亮晶晶地看向猎户,道,“不作数的,对不对?”
猎户面无表情地伸手戳了戳小秀才的脸颊。
小秀才立刻笑了起来,两个小酒窝,煞是醉人。
猎户立刻道:“媳妇儿说得对。”
明明是要为那位太子殿下将来登基做事,方便那位太子将来不必遭受内忧外患,却偏偏要说是给他家小秀才“改口费”。就算他家小秀才心软同意了,他这一关,也是过不了的。
林安立刻高兴了起来。
——虽然他还不知道那位二哥在做什么,为何会有这样的本事,能左右或是推动皇帝的想法。
和猎户说完“改口费”一事,林安便直奔刘夫子家,和刘夫子探讨明年参加恩科一事。
猎户看着小秀才兴奋地背影,心中忽然有些莫名的想法。
林安到了刘夫子家,刘夫子正在等着他。
师徒二人皆看重这次的恩科。
虽然林安等到恩科的第二年,照样还能考试。可是,能早一年考到功名,又何必要晚上一年?
“你明年四月出孝,上半年的提学官巡考,你是参加不了了。好在下半年七月初的巡考,你还能参加。巡考通过,正好能参加秋闱。”刘夫子顿了顿,看了紧跟着林安不放的猎户一眼,道,“五月是恶月,不宜嫁娶。但你们兄妹出孝后,婉儿就十九了,不能不嫁。但若拖到六月,你又会因为未在州学读书过两月之久,错过巡考。所以,婉儿只能四月底,便嫁出去。”
林安不舍道:“师父,可否让张家再等等?待我秋闱后,得了举人功名,再将大丫嫁出去,岂不是喜上加喜?”
刘夫子瞪他:“婉儿已经十九了!张灿比婉儿还大上两三岁,张家肯等婉儿等那么久,已经是难得的好人家了,你莫要胡闹!”刘夫子气罢,又道,“还有,甚么大丫二丫?婉儿有名字,莫要再这样称呼她!”
林安摸摸鼻子,不敢吱声。
“秀才的院试在二月,成绩出来在三月,若是张灿能中的秀才,再迎娶婉儿,那才是喜上加喜。”刘夫子深深看林安一眼,“你可明白?”
林安立刻听懂了刘夫子的话,沉默片刻,才道:“阿灿很努力,若是这几个月能一直如此的话……应该有六分把握能考过院试,获取秀才功名。”剩下的四分,只能是天定。
刘夫子道:“张灿的事情,你有数就好。我这里给他准备了不少题目,你拿去给他,看着他写。至于你乡试的功课,十天后,我再拿给你。”见林安乖乖点头,刘夫子喝了口茶,才又道,“既然明年四月婉儿就要出嫁,她的嫁妆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林安道:“我已经买下了五间铺子,大……婉儿喜欢令家仆做生意,还是租出去,都随她;百亩连在一起的良田不太好买,现下还在等;床的话,”林安看一眼八风不动的猎户,只好道,“床、首饰和布匹,全都还没备下。”
倒不是林安不想准备。而是孝期在身,除非他除了华阳县,去别的地方买,否则他一出现,旁人就会用“孝”这个名头来压他。且林安也没料到老皇帝会糊涂到因为六十岁得了双生子的事情,就会开恩科,原本他还以为,他至少有三个月时间给林婉准备嫁妆。
刘夫子瞪他:“你以为嫁妆就这般简单?除了床,房中的所有物件,都算是嫁妆,都得备下!桌椅案几,衣柜子孙桶,这些统统都算在嫁妆里面!还有屋子里的各种摆件,四季衣裳,金银玉首饰,药材香料,陪嫁奴仆,打赏的钱,还有……这些统统都算嫁妆,一样都不能少!”
林安只觉听得头大。
猎户却是若有所思。
“这些我却是不懂。”林安讨饶道,“怕是还要师父师娘帮婉儿备下嫁妆。我原本给婉儿备了六千六百两银票的压箱银,剩下的其他的首饰布匹等的大约是准备三千两银票左右。师父师娘若是肯帮忙,我就先拿三千两银票出来,师父师娘看够不够用,不够的话,我再往上加。”
刘夫子和猎户齐齐看向林安,皆是意外。
“你给婉儿备了一万多两银子的嫁妆?”这些银子,再加上百亩良田和六间铺子,可不就是一万多两银子?
林安道:“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女子太苦,嫁人后更要困于四四方方的天地,上要伺候公婆,下要生儿育女。我不能让婉儿不嫁,只能在嫁妆上多补贴她一番了。何况,”林安又道,“待我考中举人和进士功名后,能做的事情才能更多,银子也能再赚,可是婉儿就嫁这一次,嫁的还是富贵张家。我总要让婉儿挺直了腰杆嫁进去。”
其实如果年龄还小,林安更想让林婉在他中举之后再嫁,到时候张家任是谁也不敢给她脸色看。可是林婉和他同岁,张灿比他们还大上两三岁,无论如何都不能再等。
明年四月,林婉必须要嫁。
刘夫子是有女儿的人,虽然他的女儿还很小,闻言也觉女子不易。
“倒不必三千两,两千两银子,你师娘就能给婉儿置办一套顶好的嫁妆。”刘夫子道,“你过两日拿两千两银票过来,压箱银、铺子和那百亩田地外的东西,我都让你师娘给备好,你就安心和张灿一道读书。无论如何,你只要能让张灿考中秀才,或是接近考中,张家就绝不敢对你有怨言。”
林安称是。
刘夫子又拷问了一番林安的功课,才放人离开。
待他们都走了,刘师娘就急急跑了过来,道:“你可问了?安哥儿还真要嫁给那个猎户?他那样的才情和本事,若真要像女子一样嫁了,才是真的会苦一辈子。”
刘夫子翘着小胡子就笑开了:“没问。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安哥儿这个傻孩子,当着那猎户的面,就说要给婉儿准备嫁妆,还说婉儿身为女子苦,因此要多给些压箱银。半句没提自己。”刘夫子笑道,“后来说到自己,也只说将来还要再赚银钱。你说,安哥儿这样,心中岂会没数?他必不会嫁给那猎户的。”
刘师娘这才放下心来:“这就好,这就好。不过,那猎户能愿意?我看他对安哥儿,那真是好得不得了。如果安哥儿是女子,我是定要劝安哥儿嫁过去的。”
可惜安哥儿是男子。刘师娘说甚么也不舍得安哥儿跳这个火坑。
“谁管他?”刘夫子眯着眼睛道,“安哥儿并非花心之人,他们就算不成亲,安哥儿也不会负他。就这样过日子,有甚不好?非要成亲,那才会毁了安哥儿。”
刘师娘幽幽的叹了口气,不发一言。
☆、第48章 劝妹妹的小秀才
恩科和免除三年田赋的消息一传出来,原本过日子都觉无望的百姓,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的苗头,俱都欢喜起来。
即便今年注定没有丰收。
即便现在的天气依旧变化无常。
即便到了明年,他们要面对的,还是一个灾年。
可是,至少他们还活着,不是么?
林安和猎户回到林家村的时候,林家村的村民大多已经从蝗灾中走了出来。
林安看到,今年没有一家种小麦的,大多都种了玉米和地瓜。
玉米和地瓜都比小麦耐旱,明年就算老天爷还是只肯下那么两场雨打发叫花子一样打发他们,他们或许也能熬过去。
林安还看到了莫大娘一家。
莫大娘一家正高高兴兴的在田地里忙活儿,像是早就忘记了那个曾经被打掉的孩子。
只是林安清楚的记得莫磊跑来问他,能不能为他弟弟取个名字的事情。
莫磊没有忘。
至少莫磊没忘。
林安看到莫磊的时候,莫磊高兴地道:“林小叔,我这边就快忙完了,等我忙完,要去给我娘他们帮忙,能借一下林小叔家的牛吗?等我回来,就给林小叔家打一个月的牛草!”
林安笑道:“好,都随你。不过——你的功课如何了?要是农忙完,你的功课反而后退了,那林小叔可要罚你了。”
莫磊“嘿嘿”笑了几声,立刻道:“林小叔放心,这几天我是带了书来的。歇息的时候,就背上几句,不会退步的。”
林安放下心来,和莫家人打了招呼,便走了。
莫大娘和莫大爷虽然不太喜欢莫磊和他娘柏氏那边走得太近。但是莫磊已经十二岁了,长得比寻常孩子高大,读书上也有几分天分,肯努力,干活也勤快。就是想去帮柏氏一家,也是把家里的活都做完了,才去帮忙。
莫大爷和莫大娘就不好说什么了。
尤其是莫磊每次都把林安搬出来帮忙,偏偏林安还是个心眼长偏的,觉得莫磊去帮亲娘没甚么错,孝道在前,莫家人就更不能阻止了。
林安会帮莫磊,其实也不只是同情莫磊。更多的是莫磊年纪大些,在学堂里常常帮他照看林平和秦茂,林安感念莫磊的帮忙,加之又觉莫磊的亲娘柏氏不易,莫磊愿意去柏家帮忙,何尝不是给他娘柏氏撑腰?让柏氏娘家少嫌弃柏氏几分?
林安看得出莫磊的孝道,心道女子不易,倒也愿意帮忙。
且,他已经听莫磊说了,柏氏身子养好了,今年腊月就要再次嫁人,嫁的是一个三十出头的鳏夫,那鳏夫只有两个女儿,大的已经十五了,明年就会出嫁,小的也有十三岁,早就说定了人家,就等及笄后再嫁。柏氏嫁过去,也不必太过担心和继女的相处。那鳏夫家里有十亩良田,还有一手木匠活,柏家为了给柏氏选人家的确是煞费苦心。
林安回家后,打发走了不甚甘愿的猎户,就跑去了后院看妹妹,把恩科、免除田赋和林婉明年四月末就要出嫁的消息告诉了两人。
二丫林姝不舍道:“明年四月?那不是很急么?来得及么?”
林安道:“应该是来得及的。只是咱们现在还在孝期,有些嫁妆不好准备,我便请了师父和师娘帮婉儿去采买那些东西。剩下的铺子和田地,这些做得低调些,旁人也看不出来。”
林婉闻言愣了愣,才道:“铺子田地?哥哥你花了多少银子?”
可是她之前已经和林安说过了,她的嫁妆,林安按照乡间规矩给她就行。虽然少了些,可是张家想来最在乎的也不是这个。等将来她嫁到张家,生了儿子,或是林安科举夺魁,即便是嫁妆少些,张家也必说不出来什么。
她不希望哥哥这样补贴她。
林安微微一笑:“婉儿是我的妹子,岂能简简单单的出嫁?且,哥哥若没钱,那便只能从简。哥哥现下手底下有些银钱,又何必从简?婉儿安心,除了你的嫁妆,还有姝儿的嫁妆,平哥儿的立身银子,我都会一样置办,不会厚此薄彼的。”
林婉却急了:“这怎么行?哥哥又是田地,又是铺子的,还托了刘夫子夫妇帮忙采买旁的东西。这样少说也要花上几千两银子。再有将来的姝儿和平哥儿,哥哥岂不是要为我们姐弟几个花上上万两银子?岂可如此?”
林姝也道:“大姐说得对。哥哥不能给咱们几个花这么多银子的。”
林安奇道:“为何不行?你们是我的弟妹,我身上也有银子可以花,为何不为你们花?”
如果没有活字印刷术,没有那位太子殿下补偿他的三万两银子,或许他不会也没有资本这么大方,可是,现下他手上有钱,怎么不能花在自家妹子身上?
林婉站直身子,憋红了脸,却说不出来话。
林姝性子更冲动,急道:“可是哥哥,你也要嫁人啊!”说罢,林姝泪珠就大滴大滴的落了下来,“顾太太给我们讲了户婚律,说男子嫁人,不但不能做官,行动不再自由,在一些方面,比女子嫁人所受的束缚还要苛刻。女子嫁人,尚且可以用嫁妆钱生钱,再置办新的嫁妆。可是男子……男子却只能守着那些嫁妆过一辈子,还、还不能有自己的孩子。”
女子嫁人后,无论过得好是不好,一旦有了孩子,便有了在那个家的立身之本,轻易不会被休弃。且有了孩子,便可有人为她们养老,心中也有了寄托。可是,男子呢?除非被休,他们只能守着嫁妆过日子。
林婉也好,林姝也好,她们很早之前,只是识得几个字,并不曾读过律法,知晓世事,可是顾太太来了之后,教给她们的,除了读书明理,琴棋书画,还有女子在这世上如何生存的更好的法子。
律法虽与女子通常无关,但顾太在问过林安之后,还是教给二人了。
也正因此,林婉和林姝,才知晓男子嫁人,究竟有多苦。也才慢慢明白,当年汪氏在不得不将林安许给秦止后,即便家中情形稍有好转,汪氏还是抑郁而终的原因。
“若、若是能代嫁……”林姝明知秦止待她哥哥的好,可她还是忍不住道,“我、我愿意代哥哥完成婚约。”
林姝第一次说这样的话时,林婉是打了林姝的。可是,几年后,林姝再次说出这样的话,林婉扬了扬手,却打不下去。
如果可以,她也愿意以此换取林安的“自由”。
林安原本还和两个妹妹一起愁眉苦脸,闻言却笑了出来。
“傻姑娘。”林安揉了揉两个妹妹的脑袋,全都给揉乱了,才叹道,“且不说三哥待我们家有大恩,三哥倾心于我,我又何尝不是倾心于他?把他让给二丫,我却是不舍。”
林姝道:“可、可是……”
“没什么可是。”林安含笑道,“总会有法子的。总会有的。”
嫁妆的事情,林婉虽然不愿“瓜分”林安的银子,生怕林安将来会过得不好。可是她毕竟是女子,外面的事情统统都是林安做主。她再不愿,林安在外面做完了再告诉她,林婉也是无法。
林婉的嫁妆一事就这么定下,林安就开始催命般的把张灿给叫回来,然后继续盯着张灿读书。
张灿原本以为,今年要开恩科,林安大约不会死盯着他了,结果林安盯他盯的更紧。
“明年这个时候,我当在准备后年的会试。后年这个时候,我或许为官,或许在京中等缺,到时候哪里还有时间来盯着你读书?”林安面无表情道,“所以,我不管你心中如何作想,从今日开始,你便要按照我的计划来读书,待到明年惊蛰,必须要考过院试!”
为了激励张灿,林安还特特给张灿做了个倒计时的牌子,每日改一次天数。
张灿:“……”好可怕的大舅子!娘子救命!
林婉自然不会来救他。甚至连他偶尔能吃到一次的未来娘子亲手做的点心的福利,在林安发飙后,张灿也只能在做好一次让林安满意的功课后,才能吃到一次。
张灿日子苦得像黄连,可惜他未来娘子也好,张家也好,就连他自己,对林安都毫无怨言。
于是林安压迫张灿压迫得更加心安理得。
当然,除了压迫张灿读书,林安自己也在读书。
读书一事,大部分还要靠自己。因此林安把张灿留在自己眼前,大多也只是给张灿布置下功课,然后让张灿去做,做好了他来给张灿修正讲解,然后再布置下下一次的功课。
所以林安一日之中,还是能有三个时辰是在准备会试的三项内容:四书五经、五言八韵诗和策问。
好在林安这具身体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虽然他在作诗上稍有困难,但有句话不是说“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作诗也会诌”?林安在作诗上天赋着实有限,因此干脆仗着记性好,把他看到过的、和前世记忆里的“好诗”全都背了下来,又在韵律上下了大工夫,如此一番后,做出的诗算不得上佳,但也能得刘夫子一句首肯了。
林安在作诗上终于不必太过惆怅,对于来年秋天的乡试,也不再那般焦躁。
秦止每日都是等林安来他的玻璃书房之后,和林安一起吃完早饭,才会离开。
或是上山打猎,或是去做旁的,总之他已经不像之前那样,喜欢看林安读书了。
林安发现这件事后,便对猎户说要换个地方读书,可是猎户更加不肯。林安无奈之下,还是留在有玻璃窗户的屋子里读书。
只是猎户近来行踪着实古怪。
林安歪着头想了片刻,便又将心思放回读书上面。
罢了罢了,旁的不重要,现下最重要的是来年的乡试。
除此之外,什么事情都可以往后放。
林安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读书上,因此也并不知道,猎户偶尔并没有去打猎,而是就在隔壁。
秦修然胡子拉碴,还在喝酒。
满身酒味,醉醺醺的。
可惜秦止也好,齐笙也好,他们都知道秦修然的酒量早就好到了可以把白酒当水喝。除非秦修然自己想醉,喝再多的酒,他都醉不了。
“去关外?”齐笙道,“都九月份了,阿止你去关外做甚么?”
秦止抿了抿唇,不语。
秦修然虽然素日都是醉醺醺的,可却最是心细如发,早就发现秦止在心急的准备聘礼,可是秦止的小媳妇儿却是八风不动的在读书。
闻言嗤笑:“还能是去干什么?阿止那小媳妇儿明年就要出孝了,阿止现在去关外,弄些关外的特产回来卖,可不就能大大的赚上一笔?等赚了这一笔,阿止除了把自己该给的聘礼赚够了,怕是连他小媳妇儿该准备的嫁妆都赚够了。到时候,他那小媳妇儿要是敢说嫁妆没准备好暂时不嫁,阿止就能直接把嫁妆拉到他小媳妇儿面前。”
齐笙拊掌道:“然后阿止那小媳妇儿就不得不嫁了!”只是这也太……
秦修然“哈哈”大笑几声,继续灌酒。
秦止并不恼。
事实上,除了小秀才,向来少有事情能牵动他的情绪。
他只平静道:“我从前志在山野,并不需要多少银子。可是安哥儿不同。他还小,想要去外面看一看,也是应当。”
只是,他们需要更多的银子。
秦止不舍林安去挣,自然只有他自己去赚银子。打猎虽然也能赚不少银子,可是想到小秀才给妹子准备嫁妆,一出手就是一万多两的模样……秦止便觉得,他必须要赚更多更多的银子才好。
秦修然和齐笙齐齐沉默。
他们倒是有心想问,如果小秀才去外面看过了,觉得外面的风景,比起山野的风景更好,留恋外面,再不肯回来——更不愿承认那个婚约,秦止到时作茧自缚,又该如何?
二人看着秦止的模样,却都问不出来。
因为秦止,太执拗了。
这样的人,一旦认定了谁,就绝不会轻易改变。
二人着实不知,这样的秦止,对林安来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了。
☆、第49章 送猎户的小秀才
林安苦读之时,便到了金秋九月。
他是在和猎户二人的饭桌后,正欲起身出去走走,然后再去看书时,听到猎户说了自己的打算的。
“我要往关外走一趟。”秦止缓缓开口道,“待我回来,大约至少要十一月了。”
林安登时顿住要站起的身子。
“关外?三哥去关外做甚么?”林安道,“去见老友?可是去见老友,也不必要在那里待上一两个月……”
林安从前身边一直跟着猎户时,虽读书辛苦,却也从不觉时间难熬。可是如今猎户要走……虽然只是走一段时日就回来,林安却已然觉得猎户离开后的时日会异常的难捱。
他很不想猎户离开。
秦止面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他伸出手,在小秀才脑袋上摸了几下,方才微微笑道:“三哥是去赚银子。”
林安一怔。
秦止继续道:“三哥从前在军中时,军中有不少人是因残退役。他们退役后,因残而被人轻视,因贫穷而被人蔑视,三哥想要帮他们一把。”
当然,秦止自己,也想要好生想个赚钱之道,让林安不至于因银钱而难过。
林安眼珠转了转,便道:“三哥是想去关外,弄些皮子、人参、鹿茸之类的东西,运到京城或是南边去卖?然后再去南边弄些南边的丝绸珠宝之类的东西送到北边?”以此赚取差价?
秦止的确是想要赚取差价的。
不过,他原先只是想着把关外的东西送到京城,从京城那些达官贵人手中赚些银子回来。可是听林安这么一说,他心中也觉得,只往京城跑,似乎是有些亏。
倒不如这一趟往关外去,便弄些关外没有的东西去卖,在关外卖完,再买些关外本土的东西,送往京城和江南。待去了江南后,再把江南的好物买了往京城送去。
如此一来,倒是比他之前想的,要赚上更多。
只是这一趟走来,等他归来,至少要过年了。
饶是秦止向来冷情,想到要数月见不到小秀才,眼中亦带上了不舍。
林安也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自己似乎多说了什么话,使秦止的计划又变了变,登时懊恼不已。
“三哥,真的要走?”林安捉住猎户的手道,“其实三哥想赚银子也好,想帮那些人也好,都可以再等一等啊。等我中举后,就会想法子赚更多的钱,到时候,肯定需要人。三哥到时让那些人来帮我,岂不是也算帮了他们?”
还不必让他和猎户承受离别之苦,更不必猎户和那些人去冒险。
毕竟,古代不比现代。在古代长途跋涉,不但路途遥远不好走,还要常常面临诸多危险,林安着实舍不得猎户去吃这个苦。虽然他大约也能猜到,猎户从前吃得苦,比这南北走上一趟的苦要多得多。
秦止看着林安,摇了摇头。
第14节
恋耽美
第14节
猎户深深地看向林安:“媳妇儿或许不知,到了官场上,即便你我没有成亲,只顶着个定亲的身份,他人也会因此攻歼于你。到时,媳妇儿是否要与我解除婚约,以此免受攻歼?”
林安不语。
猎户继续道:“媳妇儿想来,会选择与我解除婚约,私下来往。可是,这世上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若我和你的事情再次被攻歼,媳妇儿又要怎么办?将与我私下的夫夫生活,改为旬日一见?一月一见么?”
“权力惑人。”猎户上前一步,走到林安面前,摸着林安的脸颊,道,“安哥儿,我不愿有那么一日。”
修远大哥的男妻,自离开后,从未回头,连修远大哥殷勤的追到他当官的地方,想要放下、身份和一切,愿意和那人私下里和好,绝不在明面上打扰那人的仕途,那人也一面都不肯见,为权力而放弃修远大哥;
而那位太子殿下呢?一面引着他那位二哥为他出生入死,一面却又兀自有了庶子,而他那位二哥,在战场上英明神武,可是见太子如此,却也一心为太子解释,认为太子是“不得已”而为之。
猎户能察觉到小秀才的野心。
虽然小秀才从未说过他的抱负,可是,小秀才明明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却也从来除了旬日一歇、过节一歇,平日里每天至少要花三个时辰的时间在读书上。
而小秀才所读之书,除了科举的四书五经,还有各种史书传记、朝廷邸报等等,其心思,显然不在山野。
猎户现下还能留住小秀才,可是,若小秀才将来真的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小秀才可还会记得今日所说的话?
就算即便小秀才将来后悔,他也可以有法子留住小秀才。可是,那时的小秀才可会心甘情愿?可会恨他入骨?
猎户不愿去赌。
林安终于明白了猎户的心思。
猎户也在怕,也在担心。
林安想,他能理解猎户的怕和担心。可是,即便他能理解,也改变不了他们之间的障碍。
“你不信我。”林安面无表情道,“三哥,你不信我。”
不信他会始终如一,不信他会像猎户喜欢他一样的喜欢猎户,不信他纵然是喜欢上了权力,亦不会放弃猎户。
林安道:“正如三哥之前所说,我们不但有婚约在,我还欠三哥良多。”微微一顿,“所以,我必不会悔婚。”
猎户嘴拙,并不知此刻该说什么是好。可是,他却知道,他现下是应该说些什么的。
“除此之外,你要什么,三哥便给你什么。”猎户将长高了一些的少年环抱在胸前,低声道,“三哥此生,必不负你。”
再之后,二人便再没有提起这件事。
猎户并不觉得小秀才那般说有什么不对,一如既往的对小秀才好,恨不得将他所有的耐心都放在小秀才身上。
小秀才也像是没有经历过之前的事情,一如既往的把白天的大部分时间放在读书上。
只是这次不只是自己读书了,他还把张灿拉了过来。
张灿在读书上虽然努力,可是天资有限,若是没有人特意指点,再过个五年八年,也能考中秀才。
可是现下张灿已经成了林安的未来妹婿。待林家孝期结束,张家就会来求亲。
林安心中其实是明白张家为什么会答应这门婚事——明明张家不缺银子,富贵的可以流油,愿意将家中不起眼的庶女或庶出妹子嫁给张家,以换取大笔聘礼的官家也不是没有,可张家还是同意了张灿的想法,愿意来求娶林大丫,其中所为的,未尝不是林安可以帮张灿早日考中功名的事情。
林安对此心知肚明。好在张家素来风评不错,张灿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都是一心一意之人,家中也不曾有妾室。只有张灿的祖父、曾祖因老妻去世多年,有两个通房伺候着,这样不算什么。
张灿长辈和林安说起亲事时,曾言明,张家数代单传,就是纳妾其实也是生不出来个啥,因此林大丫嫁过去后,只要在张灿三十五岁前能生出儿子,他们就不会允许张灿纳妾收通房。如果真的生不出来,也会去母留子,让林大丫抚养那个孩子。
林安也是得了这个承诺,又思及自己定要考取举人和进士功名,也算是能为林大丫撑腰,这才同意了婚事。
不过林安虽把张灿叫来,却没让张灿住在他府里,而是让张灿和齐笙、秦修远,还有猎户一意要豢养的牲畜住在一起。
平日读书的话,二人都会到猎户的玻璃屋子里读书。
如此一来,原本兴奋而来的张灿直接傻了眼——因为就算是来了,他也完全看不到林大丫。
好在林安虽然深恨张灿将来会把自己贴心柔弱的妹子娶回家,但也不愿做棒打鸳鸯的恶人,平日里林大丫派人送来她亲自做的点心,林安都会分上那么一块两块的给张灿……
张灿自然是敢怒不敢言。
猎户在准备娶小秀才的聘礼,小秀才也在暗地里准备嫁妆——不过,是嫁妹子的嫁妆。
粮价虽涨,可是县城里铺子的价格却降了下来,林安看准时机,先后买了五个铺子。
五个铺子虽然都不是位置最好的,但也能算中上等。林安对此很是满意,直接把这五个铺子都划给了林大丫。
铺子有了,银票也有,还缺田地、良木造的床、布匹、首饰等。
田地的话,林安已经去县衙报备,说是要买连成片的百亩良田。
只是连成片的百亩良田不好买,只能等。林安也只好暂时不着急,慢慢等着。
首饰和布匹的话,因为要买的都是喜庆颜色,而他们还在孝期,林安也只能慢慢等。
至于木材……
林安叹口气。
他还没给林大丫找来木材,可是猎户已经托人从南边运来了上好的紫檀木,直接令人将木头送到了他的院子里来。
猎户的意思,林安就是不想懂,也只能懂了。
这件事暂且不提,林安却是揪着张灿和他一起读书。
张灿虽觉辛苦,可是一想到可以拿到功名后,和林大丫成亲,就又觉浑身都是劲儿,埋头苦读不提。
然而林安没有想到的是,他问了猎户,猎户也的确是如他所愿,今年至少是发生蝗灾的地方,没有再被收税,村子里人们虽苦,可是也都慢慢熬了下来——粮食不多了,大不了每天两顿饭,晌午那顿吃饱点,好干活,下午那顿吃稀一点,吃完就睡,睡饱了就不饿了,如此一来,好歹也能撑过这一年。
只要明年风调雨顺,他们就什么都不怕。
可是,村子里有地的人家不怕了,县城里做些小生意、在富户家里打工的人家,却是怕极了。
因为,粮价涨了。
整整涨了一倍。
朝廷欲要控制粮价,可是,怎么控制呢?
老天爷从前年开始就开始给人们使脸色,北旱南涝。朝廷为了控制粮价,已经开了两年的粮仓,到了今年,就算粮仓里还有粮食,皇帝既要打仗,又要稳定,也不敢再开粮仓。
如此一来,粮价岂能不涨?
粮价一涨,民心就容易混乱。
县城里已经出了好几起百姓哄抢粮食的事情了。
刘夫子派小厮来跟林安说,让林安下次去县城时,记得多带几个人,省的被抢,结果那小厮自己被人抢了驴子,抢了银子,衣裳还被扒了一件,几乎是逃命似的逃到林安家的。
林安奇道:“县城里乱成这样?没人管?”
小厮大哭:“林公子不知道咧,原先的县太爷跑啦!他早就想丢下咱们这里去升官发财,老爷说,他好容易得了机会,连下一任县太爷还没来交接都不管,直接就跑啦!”
林安:“……”怪不得能乱成这样。
小厮又道:“老爷说,让公子这个月都不要往城里去了,非要去的话,也要多带些人,家里也要留些人,莫要让姑娘小公子受惊。本来老爷还给公子写了几样功课,可恨那贼人连写了字的纸都抢,小的没能保住那几张纸。”
林安安抚了小厮一番,抬头看天,知道小厮就算赶回去,这会子城门也关了,便留小厮一夜,令小厮明日和林家的家仆一起回去。额外还赏了小厮二两银子。
小厮感激涕零,捧着银子就高兴的下去了。
待到第二日,林安正在和张灿一起读书,就听门外有大动静传了过来。
张灿拧着头就想出去看,林安瞪他一眼,他才继续读书。
林安独自出去,正想问怎么回事,就见猎户大步朝他走来,然后宽袖下,捉住了他的手。
“莫急。”
林安不太明白这两个字的意思,转头看向原本应该回城的刘夫子家的小厮。
“你怎的还在这里?不是一大早就和林一、林二回县城了?”
小厮伏地大哭:“公子救命!华阳县、华阳县被南边来的流寇围住,老爷夫人都还在城里啊!”
林安:“流寇?哪里来的流寇?我只听说南边水患,有不少流民在城边徘徊,哪里来的流寇?”
小厮大哭:“流民反了,可不就是流寇?那些流民,先时还老老实实的。结果县太爷一走,也没人给他们每天施粥,那些流民里有人心眼活儿,干脆、干脆就趁着华阳县没有县太爷,直接趁造成开城门,涌到城内,反了!”
林安想到县城里的师父师娘,还有两个小师弟小师妹,胸口一滞。
猎户将林安的手捉住,却道:“不会有事。那些只是流民,不算流寇。流民素日吃不饱饭,他们成不了事的。”
☆、第47章 不花心的小秀才
事实上,那小厮的确猜到了几分。
只是他到底不是当事人,因此虽猜到了是流民反了,却没猜到,会策划流民反了的人,是意外发现华阳县没了县丞的人,故意为之的。
如果不是这样,流民每日吃的东西仅仅足够温饱,如何能冲破城门,甚至能反客为主,暂时占有华阳县呢?
不过即便如此,那些流民也不会称霸多久。
果然如猎户所说,到了下午,华阳县的流民就被县城里留下的官兵和一些力气大的男人女人给制住了。
城门重新开放。
猎户带着林一、林二就冲了进去。
林安原本想去,可是猎户哪里舍得小秀才去冒险?当下伸出一掌,把那个还在喊叫着要去见老爷太太的刘家小厮一掌劈晕,然后看向林安。
林安当即闭嘴,嘱咐猎户几句小心,才让猎户离开。
可是等猎户一走,林安又开始后悔。
县城的事情,虽然猎户说得有理,林安也明白那些流民成不了事情。可是,一想到他为了刘夫子,而让猎户陷入险境,又觉自己着实过分,恨不得将猎户抓回来,放在自己眼前看着。
可是人已经走了,说什么也晚了。
好在两个时辰后,猎户就独自从县城里回来了。
林安忙忙迎了上去。
猎户以为林安是担心刘夫子一家,立刻道:“刘夫子家里有地窖,因此都躲到了地窖里,虽然损失了些财物,但人都没有受伤。”
林安却道:“那你呢?”
猎户一怔。
林安道:“你去县城时,可受伤了?”
猎户这才笑了。
他摸了摸小秀才的脑袋,道:“未曾。三哥去时,县城已经安稳了下来,那些流民已经被制住,抓了起来。”
林安又上下打量猎户一番,这才放心。
然后再问张家。
华阳县出事后,林安并不敢惊动张灿。
毕竟,流民闹事,却也是故意挑着有钱的富户闹事。张家虽然低调,可是张家有钱也是事实,难保那些流民不往张家去挑事。
好在猎户道:“张家几位主人家,正巧都去临县亲戚家中赏菊吃蟹,倒是不在家中,自是无事。只是张家大宅……被砸了个遍,房子里的银钱首饰,也都被抢了。”
林安松了口气,道:“只没了那个宅子里的钱财,对张家来说,倒是小事。”然后又打量了猎户几眼,便回去将事情告知张灿。
张灿大惊,闻说家人都去了临县,才松了口气,然后又道明日要去临县看望家人。
林安自是应了。
华阳县经此一劫,虽然没有被流寇得逞,但也损失颇大。
等到新任县太爷来到华阳县时,华阳县街头乞丐已然比平日要多了三四倍。而好多乞丐更是为了一口分吃,愣是故意在衙门外面挑事,妄想被关进牢里,好歹吃上一顿饭,填填肚子。
“牢里因关了不少流民,又有县城里乞丐还会故意把自己往牢里送,”牢头很是紧张的看着新县太爷,“这些日子粮食吃得极多,怕是再过些日子……”就该动用县城的粮仓,才能养得起牢里那些人了。
新上任的县太爷:“……”
“而且据小的看,那些流民被抓了后,一个个的也高兴得很。他们常说,早知道就早早闹事被抓紧来了,也省的他们还要在城外的破庙里风餐露宿那么些日子。”
县太爷扶额长叹:“加紧审问,待审完后,将他们速速发落了才好。”
没法子,县太爷家里也没余粮啊。
其实没余粮的又何止是县太爷家?
华阳县流民闹事之后,其余又有四五个地方接连发生闹事。有的是纯粹为流民所为,有的则是流民被人利用,故意闹事。
一时之间,动乱不断,人心惶惶。
然后,当今圣上,以六十岁高龄,喜得一双龙凤胎!
圣上大喜,昭告天下,为一双刚刚出生的儿女祈福,农户免征三年税赋,开荒地者,免征五年税赋,同时明年秋天,开恩科,多加一次乡试!
百姓皆呼万岁英明!
动乱大多停了下来。
流民之中,是有些想要不事生产的,可大多数还是愿意勤恳开荒,换取食物,以求平安。
虽然这位圣上会免除赋税的理由着实可笑,被言官攻击数次,奈何圣上已经六十岁了,做了四十年的皇帝,言官只动动嘴,根本奈何不了这位皇帝如何,因此满朝文武也只能任由这位圣上发下此等荒唐的诏书。
不过,不管理由荒不荒唐,百姓得了实惠才是真的。
原本愁苦地一下子老了几岁的村民,好歹是挤出了个笑容,觉得能继续活下去了。
林安看到开恩科时,心中先是一喜,待将内容全部看完,才想到去看猎户。
猎户也正在看他。
一双幽深的黑漆漆的眸子,正一眨不眨的盯着他。
小秀才脸上蓦地一红。
那双眸子似是黑夜中被点亮的灯火一般,突地又亮了几分。
小秀才瞪向猎户:“不许这么看我!”
猎户:“嗯。”然后继续看。
小秀才:“……”
小秀才瞪着眼睛生了会气,才拉着猎户低声咬耳朵:“圣上新得一双儿女,因此而开恩科,我能理解。可是,因此而免三年农户赋税,这是怎么回事?”
耳朵痒痒的。
猎户努力记住这种感觉,然后才温和地看向小秀才:“这个是改口费。”
小秀才:“?”
猎户露出一副嫌弃的神情,道:“二哥说,让我告诉你他还活着,并且让你唤他二哥。然后,”他看一眼墙上贴的告示,“那个是改口费。”
小秀才:“……”虽然他很关心民生问题,很在意周围的人是不是能活下去。但是,他也很在意到手的银子的问题啊。
眼看着手里没有一两银子是那位“二哥”送的,小秀才直接道:“改口费不是当面给的么?我还未曾见过他,这‘改口费’,岂能作数?”然后摆完手,双目亮晶晶地看向猎户,道,“不作数的,对不对?”
猎户面无表情地伸手戳了戳小秀才的脸颊。
小秀才立刻笑了起来,两个小酒窝,煞是醉人。
猎户立刻道:“媳妇儿说得对。”
明明是要为那位太子殿下将来登基做事,方便那位太子将来不必遭受内忧外患,却偏偏要说是给他家小秀才“改口费”。就算他家小秀才心软同意了,他这一关,也是过不了的。
林安立刻高兴了起来。
——虽然他还不知道那位二哥在做什么,为何会有这样的本事,能左右或是推动皇帝的想法。
和猎户说完“改口费”一事,林安便直奔刘夫子家,和刘夫子探讨明年参加恩科一事。
猎户看着小秀才兴奋地背影,心中忽然有些莫名的想法。
林安到了刘夫子家,刘夫子正在等着他。
师徒二人皆看重这次的恩科。
虽然林安等到恩科的第二年,照样还能考试。可是,能早一年考到功名,又何必要晚上一年?
“你明年四月出孝,上半年的提学官巡考,你是参加不了了。好在下半年七月初的巡考,你还能参加。巡考通过,正好能参加秋闱。”刘夫子顿了顿,看了紧跟着林安不放的猎户一眼,道,“五月是恶月,不宜嫁娶。但你们兄妹出孝后,婉儿就十九了,不能不嫁。但若拖到六月,你又会因为未在州学读书过两月之久,错过巡考。所以,婉儿只能四月底,便嫁出去。”
林安不舍道:“师父,可否让张家再等等?待我秋闱后,得了举人功名,再将大丫嫁出去,岂不是喜上加喜?”
刘夫子瞪他:“婉儿已经十九了!张灿比婉儿还大上两三岁,张家肯等婉儿等那么久,已经是难得的好人家了,你莫要胡闹!”刘夫子气罢,又道,“还有,甚么大丫二丫?婉儿有名字,莫要再这样称呼她!”
林安摸摸鼻子,不敢吱声。
“秀才的院试在二月,成绩出来在三月,若是张灿能中的秀才,再迎娶婉儿,那才是喜上加喜。”刘夫子深深看林安一眼,“你可明白?”
林安立刻听懂了刘夫子的话,沉默片刻,才道:“阿灿很努力,若是这几个月能一直如此的话……应该有六分把握能考过院试,获取秀才功名。”剩下的四分,只能是天定。
刘夫子道:“张灿的事情,你有数就好。我这里给他准备了不少题目,你拿去给他,看着他写。至于你乡试的功课,十天后,我再拿给你。”见林安乖乖点头,刘夫子喝了口茶,才又道,“既然明年四月婉儿就要出嫁,她的嫁妆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林安道:“我已经买下了五间铺子,大……婉儿喜欢令家仆做生意,还是租出去,都随她;百亩连在一起的良田不太好买,现下还在等;床的话,”林安看一眼八风不动的猎户,只好道,“床、首饰和布匹,全都还没备下。”
倒不是林安不想准备。而是孝期在身,除非他除了华阳县,去别的地方买,否则他一出现,旁人就会用“孝”这个名头来压他。且林安也没料到老皇帝会糊涂到因为六十岁得了双生子的事情,就会开恩科,原本他还以为,他至少有三个月时间给林婉准备嫁妆。
刘夫子瞪他:“你以为嫁妆就这般简单?除了床,房中的所有物件,都算是嫁妆,都得备下!桌椅案几,衣柜子孙桶,这些统统都算在嫁妆里面!还有屋子里的各种摆件,四季衣裳,金银玉首饰,药材香料,陪嫁奴仆,打赏的钱,还有……这些统统都算嫁妆,一样都不能少!”
林安只觉听得头大。
猎户却是若有所思。
“这些我却是不懂。”林安讨饶道,“怕是还要师父师娘帮婉儿备下嫁妆。我原本给婉儿备了六千六百两银票的压箱银,剩下的其他的首饰布匹等的大约是准备三千两银票左右。师父师娘若是肯帮忙,我就先拿三千两银票出来,师父师娘看够不够用,不够的话,我再往上加。”
刘夫子和猎户齐齐看向林安,皆是意外。
“你给婉儿备了一万多两银子的嫁妆?”这些银子,再加上百亩良田和六间铺子,可不就是一万多两银子?
林安道:“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女子太苦,嫁人后更要困于四四方方的天地,上要伺候公婆,下要生儿育女。我不能让婉儿不嫁,只能在嫁妆上多补贴她一番了。何况,”林安又道,“待我考中举人和进士功名后,能做的事情才能更多,银子也能再赚,可是婉儿就嫁这一次,嫁的还是富贵张家。我总要让婉儿挺直了腰杆嫁进去。”
其实如果年龄还小,林安更想让林婉在他中举之后再嫁,到时候张家任是谁也不敢给她脸色看。可是林婉和他同岁,张灿比他们还大上两三岁,无论如何都不能再等。
明年四月,林婉必须要嫁。
刘夫子是有女儿的人,虽然他的女儿还很小,闻言也觉女子不易。
“倒不必三千两,两千两银子,你师娘就能给婉儿置办一套顶好的嫁妆。”刘夫子道,“你过两日拿两千两银票过来,压箱银、铺子和那百亩田地外的东西,我都让你师娘给备好,你就安心和张灿一道读书。无论如何,你只要能让张灿考中秀才,或是接近考中,张家就绝不敢对你有怨言。”
林安称是。
刘夫子又拷问了一番林安的功课,才放人离开。
待他们都走了,刘师娘就急急跑了过来,道:“你可问了?安哥儿还真要嫁给那个猎户?他那样的才情和本事,若真要像女子一样嫁了,才是真的会苦一辈子。”
刘夫子翘着小胡子就笑开了:“没问。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安哥儿这个傻孩子,当着那猎户的面,就说要给婉儿准备嫁妆,还说婉儿身为女子苦,因此要多给些压箱银。半句没提自己。”刘夫子笑道,“后来说到自己,也只说将来还要再赚银钱。你说,安哥儿这样,心中岂会没数?他必不会嫁给那猎户的。”
刘师娘这才放下心来:“这就好,这就好。不过,那猎户能愿意?我看他对安哥儿,那真是好得不得了。如果安哥儿是女子,我是定要劝安哥儿嫁过去的。”
可惜安哥儿是男子。刘师娘说甚么也不舍得安哥儿跳这个火坑。
“谁管他?”刘夫子眯着眼睛道,“安哥儿并非花心之人,他们就算不成亲,安哥儿也不会负他。就这样过日子,有甚不好?非要成亲,那才会毁了安哥儿。”
刘师娘幽幽的叹了口气,不发一言。
☆、第48章 劝妹妹的小秀才
恩科和免除三年田赋的消息一传出来,原本过日子都觉无望的百姓,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的苗头,俱都欢喜起来。
即便今年注定没有丰收。
即便现在的天气依旧变化无常。
即便到了明年,他们要面对的,还是一个灾年。
可是,至少他们还活着,不是么?
林安和猎户回到林家村的时候,林家村的村民大多已经从蝗灾中走了出来。
林安看到,今年没有一家种小麦的,大多都种了玉米和地瓜。
玉米和地瓜都比小麦耐旱,明年就算老天爷还是只肯下那么两场雨打发叫花子一样打发他们,他们或许也能熬过去。
林安还看到了莫大娘一家。
莫大娘一家正高高兴兴的在田地里忙活儿,像是早就忘记了那个曾经被打掉的孩子。
只是林安清楚的记得莫磊跑来问他,能不能为他弟弟取个名字的事情。
莫磊没有忘。
至少莫磊没忘。
林安看到莫磊的时候,莫磊高兴地道:“林小叔,我这边就快忙完了,等我忙完,要去给我娘他们帮忙,能借一下林小叔家的牛吗?等我回来,就给林小叔家打一个月的牛草!”
林安笑道:“好,都随你。不过——你的功课如何了?要是农忙完,你的功课反而后退了,那林小叔可要罚你了。”
莫磊“嘿嘿”笑了几声,立刻道:“林小叔放心,这几天我是带了书来的。歇息的时候,就背上几句,不会退步的。”
林安放下心来,和莫家人打了招呼,便走了。
莫大娘和莫大爷虽然不太喜欢莫磊和他娘柏氏那边走得太近。但是莫磊已经十二岁了,长得比寻常孩子高大,读书上也有几分天分,肯努力,干活也勤快。就是想去帮柏氏一家,也是把家里的活都做完了,才去帮忙。
莫大爷和莫大娘就不好说什么了。
尤其是莫磊每次都把林安搬出来帮忙,偏偏林安还是个心眼长偏的,觉得莫磊去帮亲娘没甚么错,孝道在前,莫家人就更不能阻止了。
林安会帮莫磊,其实也不只是同情莫磊。更多的是莫磊年纪大些,在学堂里常常帮他照看林平和秦茂,林安感念莫磊的帮忙,加之又觉莫磊的亲娘柏氏不易,莫磊愿意去柏家帮忙,何尝不是给他娘柏氏撑腰?让柏氏娘家少嫌弃柏氏几分?
林安看得出莫磊的孝道,心道女子不易,倒也愿意帮忙。
且,他已经听莫磊说了,柏氏身子养好了,今年腊月就要再次嫁人,嫁的是一个三十出头的鳏夫,那鳏夫只有两个女儿,大的已经十五了,明年就会出嫁,小的也有十三岁,早就说定了人家,就等及笄后再嫁。柏氏嫁过去,也不必太过担心和继女的相处。那鳏夫家里有十亩良田,还有一手木匠活,柏家为了给柏氏选人家的确是煞费苦心。
林安回家后,打发走了不甚甘愿的猎户,就跑去了后院看妹妹,把恩科、免除田赋和林婉明年四月末就要出嫁的消息告诉了两人。
二丫林姝不舍道:“明年四月?那不是很急么?来得及么?”
林安道:“应该是来得及的。只是咱们现在还在孝期,有些嫁妆不好准备,我便请了师父和师娘帮婉儿去采买那些东西。剩下的铺子和田地,这些做得低调些,旁人也看不出来。”
林婉闻言愣了愣,才道:“铺子田地?哥哥你花了多少银子?”
可是她之前已经和林安说过了,她的嫁妆,林安按照乡间规矩给她就行。虽然少了些,可是张家想来最在乎的也不是这个。等将来她嫁到张家,生了儿子,或是林安科举夺魁,即便是嫁妆少些,张家也必说不出来什么。
她不希望哥哥这样补贴她。
林安微微一笑:“婉儿是我的妹子,岂能简简单单的出嫁?且,哥哥若没钱,那便只能从简。哥哥现下手底下有些银钱,又何必从简?婉儿安心,除了你的嫁妆,还有姝儿的嫁妆,平哥儿的立身银子,我都会一样置办,不会厚此薄彼的。”
林婉却急了:“这怎么行?哥哥又是田地,又是铺子的,还托了刘夫子夫妇帮忙采买旁的东西。这样少说也要花上几千两银子。再有将来的姝儿和平哥儿,哥哥岂不是要为我们姐弟几个花上上万两银子?岂可如此?”
林姝也道:“大姐说得对。哥哥不能给咱们几个花这么多银子的。”
林安奇道:“为何不行?你们是我的弟妹,我身上也有银子可以花,为何不为你们花?”
如果没有活字印刷术,没有那位太子殿下补偿他的三万两银子,或许他不会也没有资本这么大方,可是,现下他手上有钱,怎么不能花在自家妹子身上?
林婉站直身子,憋红了脸,却说不出来话。
林姝性子更冲动,急道:“可是哥哥,你也要嫁人啊!”说罢,林姝泪珠就大滴大滴的落了下来,“顾太太给我们讲了户婚律,说男子嫁人,不但不能做官,行动不再自由,在一些方面,比女子嫁人所受的束缚还要苛刻。女子嫁人,尚且可以用嫁妆钱生钱,再置办新的嫁妆。可是男子……男子却只能守着那些嫁妆过一辈子,还、还不能有自己的孩子。”
女子嫁人后,无论过得好是不好,一旦有了孩子,便有了在那个家的立身之本,轻易不会被休弃。且有了孩子,便可有人为她们养老,心中也有了寄托。可是,男子呢?除非被休,他们只能守着嫁妆过日子。
林婉也好,林姝也好,她们很早之前,只是识得几个字,并不曾读过律法,知晓世事,可是顾太太来了之后,教给她们的,除了读书明理,琴棋书画,还有女子在这世上如何生存的更好的法子。
律法虽与女子通常无关,但顾太在问过林安之后,还是教给二人了。
也正因此,林婉和林姝,才知晓男子嫁人,究竟有多苦。也才慢慢明白,当年汪氏在不得不将林安许给秦止后,即便家中情形稍有好转,汪氏还是抑郁而终的原因。
“若、若是能代嫁……”林姝明知秦止待她哥哥的好,可她还是忍不住道,“我、我愿意代哥哥完成婚约。”
林姝第一次说这样的话时,林婉是打了林姝的。可是,几年后,林姝再次说出这样的话,林婉扬了扬手,却打不下去。
如果可以,她也愿意以此换取林安的“自由”。
林安原本还和两个妹妹一起愁眉苦脸,闻言却笑了出来。
“傻姑娘。”林安揉了揉两个妹妹的脑袋,全都给揉乱了,才叹道,“且不说三哥待我们家有大恩,三哥倾心于我,我又何尝不是倾心于他?把他让给二丫,我却是不舍。”
林姝道:“可、可是……”
“没什么可是。”林安含笑道,“总会有法子的。总会有的。”
嫁妆的事情,林婉虽然不愿“瓜分”林安的银子,生怕林安将来会过得不好。可是她毕竟是女子,外面的事情统统都是林安做主。她再不愿,林安在外面做完了再告诉她,林婉也是无法。
林婉的嫁妆一事就这么定下,林安就开始催命般的把张灿给叫回来,然后继续盯着张灿读书。
张灿原本以为,今年要开恩科,林安大约不会死盯着他了,结果林安盯他盯的更紧。
“明年这个时候,我当在准备后年的会试。后年这个时候,我或许为官,或许在京中等缺,到时候哪里还有时间来盯着你读书?”林安面无表情道,“所以,我不管你心中如何作想,从今日开始,你便要按照我的计划来读书,待到明年惊蛰,必须要考过院试!”
为了激励张灿,林安还特特给张灿做了个倒计时的牌子,每日改一次天数。
张灿:“……”好可怕的大舅子!娘子救命!
林婉自然不会来救他。甚至连他偶尔能吃到一次的未来娘子亲手做的点心的福利,在林安发飙后,张灿也只能在做好一次让林安满意的功课后,才能吃到一次。
张灿日子苦得像黄连,可惜他未来娘子也好,张家也好,就连他自己,对林安都毫无怨言。
于是林安压迫张灿压迫得更加心安理得。
当然,除了压迫张灿读书,林安自己也在读书。
读书一事,大部分还要靠自己。因此林安把张灿留在自己眼前,大多也只是给张灿布置下功课,然后让张灿去做,做好了他来给张灿修正讲解,然后再布置下下一次的功课。
所以林安一日之中,还是能有三个时辰是在准备会试的三项内容:四书五经、五言八韵诗和策问。
好在林安这具身体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虽然他在作诗上稍有困难,但有句话不是说“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作诗也会诌”?林安在作诗上天赋着实有限,因此干脆仗着记性好,把他看到过的、和前世记忆里的“好诗”全都背了下来,又在韵律上下了大工夫,如此一番后,做出的诗算不得上佳,但也能得刘夫子一句首肯了。
林安在作诗上终于不必太过惆怅,对于来年秋天的乡试,也不再那般焦躁。
秦止每日都是等林安来他的玻璃书房之后,和林安一起吃完早饭,才会离开。
或是上山打猎,或是去做旁的,总之他已经不像之前那样,喜欢看林安读书了。
林安发现这件事后,便对猎户说要换个地方读书,可是猎户更加不肯。林安无奈之下,还是留在有玻璃窗户的屋子里读书。
只是猎户近来行踪着实古怪。
林安歪着头想了片刻,便又将心思放回读书上面。
罢了罢了,旁的不重要,现下最重要的是来年的乡试。
除此之外,什么事情都可以往后放。
林安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读书上,因此也并不知道,猎户偶尔并没有去打猎,而是就在隔壁。
秦修然胡子拉碴,还在喝酒。
满身酒味,醉醺醺的。
可惜秦止也好,齐笙也好,他们都知道秦修然的酒量早就好到了可以把白酒当水喝。除非秦修然自己想醉,喝再多的酒,他都醉不了。
“去关外?”齐笙道,“都九月份了,阿止你去关外做甚么?”
秦止抿了抿唇,不语。
秦修然虽然素日都是醉醺醺的,可却最是心细如发,早就发现秦止在心急的准备聘礼,可是秦止的小媳妇儿却是八风不动的在读书。
闻言嗤笑:“还能是去干什么?阿止那小媳妇儿明年就要出孝了,阿止现在去关外,弄些关外的特产回来卖,可不就能大大的赚上一笔?等赚了这一笔,阿止除了把自己该给的聘礼赚够了,怕是连他小媳妇儿该准备的嫁妆都赚够了。到时候,他那小媳妇儿要是敢说嫁妆没准备好暂时不嫁,阿止就能直接把嫁妆拉到他小媳妇儿面前。”
齐笙拊掌道:“然后阿止那小媳妇儿就不得不嫁了!”只是这也太……
秦修然“哈哈”大笑几声,继续灌酒。
秦止并不恼。
事实上,除了小秀才,向来少有事情能牵动他的情绪。
他只平静道:“我从前志在山野,并不需要多少银子。可是安哥儿不同。他还小,想要去外面看一看,也是应当。”
只是,他们需要更多的银子。
秦止不舍林安去挣,自然只有他自己去赚银子。打猎虽然也能赚不少银子,可是想到小秀才给妹子准备嫁妆,一出手就是一万多两的模样……秦止便觉得,他必须要赚更多更多的银子才好。
秦修然和齐笙齐齐沉默。
他们倒是有心想问,如果小秀才去外面看过了,觉得外面的风景,比起山野的风景更好,留恋外面,再不肯回来——更不愿承认那个婚约,秦止到时作茧自缚,又该如何?
二人看着秦止的模样,却都问不出来。
因为秦止,太执拗了。
这样的人,一旦认定了谁,就绝不会轻易改变。
二人着实不知,这样的秦止,对林安来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了。
☆、第49章 送猎户的小秀才
林安苦读之时,便到了金秋九月。
他是在和猎户二人的饭桌后,正欲起身出去走走,然后再去看书时,听到猎户说了自己的打算的。
“我要往关外走一趟。”秦止缓缓开口道,“待我回来,大约至少要十一月了。”
林安登时顿住要站起的身子。
“关外?三哥去关外做甚么?”林安道,“去见老友?可是去见老友,也不必要在那里待上一两个月……”
林安从前身边一直跟着猎户时,虽读书辛苦,却也从不觉时间难熬。可是如今猎户要走……虽然只是走一段时日就回来,林安却已然觉得猎户离开后的时日会异常的难捱。
他很不想猎户离开。
秦止面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他伸出手,在小秀才脑袋上摸了几下,方才微微笑道:“三哥是去赚银子。”
林安一怔。
秦止继续道:“三哥从前在军中时,军中有不少人是因残退役。他们退役后,因残而被人轻视,因贫穷而被人蔑视,三哥想要帮他们一把。”
当然,秦止自己,也想要好生想个赚钱之道,让林安不至于因银钱而难过。
林安眼珠转了转,便道:“三哥是想去关外,弄些皮子、人参、鹿茸之类的东西,运到京城或是南边去卖?然后再去南边弄些南边的丝绸珠宝之类的东西送到北边?”以此赚取差价?
秦止的确是想要赚取差价的。
不过,他原先只是想着把关外的东西送到京城,从京城那些达官贵人手中赚些银子回来。可是听林安这么一说,他心中也觉得,只往京城跑,似乎是有些亏。
倒不如这一趟往关外去,便弄些关外没有的东西去卖,在关外卖完,再买些关外本土的东西,送往京城和江南。待去了江南后,再把江南的好物买了往京城送去。
如此一来,倒是比他之前想的,要赚上更多。
只是这一趟走来,等他归来,至少要过年了。
饶是秦止向来冷情,想到要数月见不到小秀才,眼中亦带上了不舍。
林安也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自己似乎多说了什么话,使秦止的计划又变了变,登时懊恼不已。
“三哥,真的要走?”林安捉住猎户的手道,“其实三哥想赚银子也好,想帮那些人也好,都可以再等一等啊。等我中举后,就会想法子赚更多的钱,到时候,肯定需要人。三哥到时让那些人来帮我,岂不是也算帮了他们?”
还不必让他和猎户承受离别之苦,更不必猎户和那些人去冒险。
毕竟,古代不比现代。在古代长途跋涉,不但路途遥远不好走,还要常常面临诸多危险,林安着实舍不得猎户去吃这个苦。虽然他大约也能猜到,猎户从前吃得苦,比这南北走上一趟的苦要多得多。
秦止看着林安,摇了摇头。
第14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