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综]——洛娜215(256)
异人他从小看着父亲左拥右抱妻妾成群的生活长大,作为被冷落的妾室的儿子被欺负长大的他对于妻妾众多的生活天然带着抵触。虽然说也不至于就超越时代天然渴望一夫一妻,但的确很喜欢这种被人贴心关注的感觉。
赵姬还时常为父子二人制作同一款不同大小的衣裳,虽只是内衫外人看不见,但父子二人都挺喜欢这种设计,偶尔还会一同挑选今日穿哪件,也是趣味十足。
时间久了异人便也由着妻子了,平日里偶尔还能为妻子怎么织花纹谋划一二,但今日他却一反常态沉默地看着。
赵姬看了他数次,确认丈夫竟是在发呆后便也不打扰他,只是放轻了声音,就在她专心在心中描画之时忽然听到异人轻柔的声音,阿萱,你觉得寡人请两位太后帮个忙如何?
赵姬举着梭子的手一顿,她有些讶异地回过头来,便见异人不知何时已经悄然跑到了她的身侧来,正用一双和她儿子如出一辙的狭长凤眼看着她。
这是怎么说的?赵姬将梭子插到了织布机靠后的位置,侧转过身来握住了异人的双手,耐心问道,这事妾不能做吗?会不会叨扰两位太后?
这事你不好插手。异人捏了捏她的手,表情还带有几分犹疑,我还在细想这事是否可行,罢了,你且先当做没听过便是,待我与朝堂之人再商讨一下。
赵姬眨了眨眼睛,温声应道,夫妻二人很快便将话题转到了儿子赵政身上。一说到儿子,异人的表情就轻松了许多,说到咱们政儿,他前些日子要做先生给他布置的作业。
异人见赵姬面露疑惑,便将之前吕不韦给赵政讲的议兵一课大致说了下,又道:先生让他找出两个比秦军如今还要强大的军队,这小子为了做这题目,跑去了军营。
武安侯也答不出这个问题,他亦是好奇,便想要带着这小娃去找荀卿,偏偏政儿不愿意去,他说去找了荀卿便像是作弊一般,一定要自己想。
赵姬闻言关心:那他
他就来找寡人了。异人砸吧了下嘴,不用问,老父亲这时候心情也是十分复杂滴。
赵姬闻言捂嘴一笑,来寻夫君难道就不是作弊了吗?政儿这孩子
你别说,异人摆摆手,这一题的答案我还真不知晓。我秦国军队之强已经雄霸天下,哪来的更强的军队?
若有这军队,怎也不见前来迎战?异人微微勾起嘴角,寡人倒还真有兴趣与之一会。
或许赵姬轻声道,吕先生指的,并非是现在诸国内的军队。
妾曾听闻兵家有「哀兵必胜」这一说法,这哀兵既然必胜,会不会便是先生所说的更强一些的军队?
这条思路异人倒是真未想过,闻言后他竟是有些呆愣,细品后又觉得很有意思,夫人怎会想到这方面去?很有几分道理啊!
安儿就喜欢玩这个,赵姬捂着嘴笑道,安儿当时就经常同政儿说些这般拗脑子的话题,
见异人对此很感兴趣,赵姬笑着举了个例子,树上停十鸟,猎人执弩射一鸟,问树上还有几只鸟?
自是九只。异人快速答道,然而见赵姬面上露出的笑容意味不对,他讶然,我答错了?
是一只也无。赵姬捂嘴直乐,鸟易受惊,一鸟亡自是飞鸟尽散。
是了!异人恍然,随后哈哈直笑,毫不留情地嘲笑儿子,政儿定是也没能答上来!
政儿是没能答上来,等听了答案后还呆了许久,随后便日日守在树下拿着弹弓弹鸟想要验证这是不是真的。赵姬也跟着乐,她想到过往那些日子不由眉目舒展,一改进来学会的端静模样,露出了明艳之态,不过安儿也没能讨得好,他在出这一题时正是在教授政儿算数时,从此以后政儿每读提纲都要谨慎小心许久,这两兄弟常斗智斗勇。
异人想了想自家儿子的聪慧,再想想此前所见到两兄弟相处的模样心中顿时有数,他笑着点头,然而笑着笑着喜色就淡了,他伸手捏住了赵姬细嫩的手掌,面上带上了几分憾色,那时候,苦了你们了。
这些都是他不知道的故事,他的儿子在成长时候最初的一点一滴,他全都错过了。不管有怎样的理由,于妻子二人,他始终有一份亏欠和遗憾在。
一家人,本当风雨同舟。赵姬回握住他的手政儿也没有怪过你,我也不怪你的。
何况我们母子在野王城住了这么久从未遇到不顺。赵姬笑道,夫君定是想了法子保护了我们的吧?妾都知道的。
夫人异人感动,他伸手将女子揽入怀中,只觉得心中一片温软,只他口拙,只能夸道,夫人很好,将政儿也教得很好。
夫君夸我我便是愧受了,政儿,倒还真不是妾之功,赵姬在异人怀中眨了眨明媚双眸,笑道,政儿的学问知识都是安儿教的。
吕安这小子异人哼哼笑了两声,这小脑袋瓜都不知道怎么长的,你可知道他今日同寡人说了什么?
他说让太后们出面建一幼托所,替咸阳城丈夫离家的女性照顾幼儿,让母亲可以在白天去工作,你说说这主意
这是好事啊!他还没说完,原本温顺靠在他怀中的赵姬立刻直起了身子双眼放光,见异人面上带着些不解和不赞同,她道,女眷和孩儿被照顾好了,男人自然在前线更能安心拼杀,减少些牵挂。
见异人面上带着讶色,赵姬又道:大王那时候不也是?正是因为知道我们在安全的地方衣食富足,才少了几分担忧?
这似是有些不同况且两位太后年事已高,寡人竟还要劳动她们,这异人的手被妻子握住了,大王,两位太后都是极睿智之人,她们定然能懂大王之忧,也能为大王解忧。
异人的嘴动了动,叹道:阿萱当真如此想?
自然。赵姬轻轻叹气,大王放心,妾到时候也会去帮忙的。
异人沉默了下,对她说:这事我去说,你装作不知道就好,免得二老多想。
这一片爱护之心令赵姬心口温软,她柔声应道:妾谢夫君。
既是夫妻,缘何多谢。见妻子眸如春水潋滟不已,异人心生激荡,正想做些什么便听外头宫人问安声起,赵姬闻声立刻直直弹坐起,让异人探出的手落在了空处。
异人将手深深看向门外,片刻后稳稳踏入的正是他唯一的儿子,他在心中蓦然领会到了吕不韦关于儿子是夫妻感情最大的破坏物的言论有多正确。
个臭小子。
并不知道自己被嫌弃的赵政快步而入,他手上捧着一匹布,见到父母都在他楞了一下,但步履未停,他上前将布料奉上, 母亲快来看看,这是蜀郡送上来的布料,用了阿兄所创的特殊染法。
他将布匹送到赵姬面前,然后带着兴奋对父亲说阿父,这是阿兄找人去蜀郡试着做的,刚染出来后就在蜀郡大卖,此前阿兄资金不够政儿便也凑了个份子,现在
他有些矜持又有些骄傲得将盈利的数字说了出来,异人闻言眼前一闪,这,这数目,差不多已经够去东征东周国大军半月军粮了!
这是什么布料居然能卖得这么好!
他顺势看去,便见妻子手捧一匹展开的蓝缎,就像是捧着一汪波光粼粼的幽深池水,明暗不一,细看之下上头有成型且刻意留白的零散线条构成一些图形,依稀可辨为花鸟图案。
他伸手一摸,布料平滑,这图案是染非绣,此时天然染料数目不多,常见的色泽基本都是暗色系,他手中布料的颜色比起蓝色更加清透,更像是宝石的靛青色,实属罕见,若是所有布料都能有此色泽,也难怪能在蜀郡大卖。
其不过是布料便可让人想象其制成成衣后是何等的动人心魄异人抖了抖手指,还未开口就听赵政继续说阿兄说我秦国寒凉,不适合种植此燃料的原材料,若是在蜀郡推广种植会占用种粮之地。
异人闻言微微一愣,随后他挑高了嘴角莫要绕弯子了,有什么想说的直说便是。
中牟一带均可种马蓝,以此为材便可制燃料蓝靛。赵政双眸闪闪发光阿兄说,若是让人在那处高价收购马蓝定可促使当地人种植。
我等将之收回后制成蓝布再卖给东方五国,届时既可赚取钱财,又可削减东方五国农用之地。此便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政以为此法极佳,请父王定夺。
异人沉默片刻,勾了勾嘴角你阿兄定然还说了别的,一起说了吧。
咳,赵小政摸了摸鼻尖,有些小心虚这布料将将面世,虽精美却没什么名气,所以能否请父王母后为之咳,代言?
第200章 战国风云(53)
蜀郡气候温暖湿润, 河流众多,土壤肥沃, 在这块土地上只要播种就都能有收获, 正是因此,数十年前秦国的将军司马错才能力压纵横家张仪,劝说秦王嬴驷先攻蜀国, 当时,他们的目的就是想要将蜀国培育成秦国的大后方。
只是蜀地虽好,却有秦巴大山阻挡在前,而为了攻破秦巴大山的阻碍直插蜀国心脏,秦王当年还想了一个主意。
他准备了五头石牛, 告诉蜀国使者此石牛极其珍贵,因为它能产黄金, 是为祥瑞。而为了表现两国之间的友谊, 秦王忍痛将五头石牛并一干美女送给了蜀王。
石牛笨重难走,为了迎接石牛蜀王派五位力士开山凿路,修建了一条从汉中到四川的栈道迎石牛入蜀,
然而栈道修建完成, 蜀国国王迎来的不是祥瑞,而是秦国的数万大军。最后蜀国灭亡, 但蜀国人开凿的道路留了下来, 此便为金牛道。
为了加强对蜀地的管制,也为了能够将蜀地丰饶的物产运出,秦王在那之后花费十年时间修建褒斜道连通金牛道, 可以直入蜀地。
除了金牛道、褒斜道这一条道路外,秦国还派人重修周王朝时候就开凿的故道,也就是破旧不堪道路崎岖的陈仓道。虽然至蜀中依然只有一条金牛道能走,但如此便可将蜀郡来的物资进行初步分流,不至于在褒斜道上发生堵塞。
粮草往西道走,存到咸阳的西部粮仓也就是在后世有着一个著名典故的陈仓,商品则是往东侧走,经褒斜道入眉县,再入咸阳。
但等李冰抵达蜀郡之后,发现对于咸阳来说,道路的确是够了,但是对于蜀地来说,单单一根金牛道辐射范围十分具有局限性。其仅仅覆盖了蜀郡靠西侧的之地,东部还有大片区域不通交通。
他的小友曾经说过,要致富,必修路。
因此李冰在这一年便于大巴之地多番奔走,联络当地士绅豪族土人首领请他们帮忙一起连同汉中和大巴的交通主干道。
作为蜀郡太守,李冰在任地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是他也很清楚,修建栈道这类耗力颇大的事情在如今秦王是不会允许的,所以他只能另辟蹊径。若是不征发民役而仅仅是在当地牵线他自然也就不用打报告了。
但修建栈道耗时耗力,要说服本地人答应这事确实不容易,若非李冰在蜀郡当地颇为人们信赖和尊敬,他这种不掏钱就想借人的行为是一定会被人打出去的。
而能够让李冰至今为止还未被人赶出去的还有一个理由,那便是他可以创造的利润,这也是李冰说服他们的依仗之一。
蜀国物产丰饶,可以自给自足,然而蜀地有一个巨大的劣势,那便是此处不产铜。
没错,巴蜀一代作为后世现代的内陆工业大省,其本身却是不产铜的。在青铜时期,这儿不产铜这可真是要了命了。
没有铜,兵械农具就无法保证充足供应,没有铜,他们就无法铸造货币,没有铜,他们就只能落后只能挨打,是以从很早的时候开始,蜀人的先祖便不满于被困囿在这片大山之中,从更早以前他们就千方百计地想要走出去。
蜀人从骨子里就带着股不服输的韧劲。
而李冰最看重的就是这一点。
他亲手打开了带来的木箱,然后后退一步做出邀请姿态示意他拜访的土人首领去看箱中物,首领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有些怀疑里头放了什么威胁之物。不过李冰这人的名声一直不错,虽然心中有几分犹疑,但首领还是上前一步。
他如愿听到了首领倒抽一口气的声音。
李冰平静说道:此为蜀郡所产之布,自产出后在蜀地供不应求,便是送到了咸阳亦是被人抢购。
这自然是他夸大其词了,这种新染法的布匹产量不丰,能够送出蜀地的也只有不到十匹,这些按计划都不会用于销售。
土人首领捧起了这一小块布匹,这宛如秋日最晴朗的苍天的颜色,以及上头如同盐巴的白色花纹,美得让他这个大男人都根本没办法把这片布放下来。
他可以保证,这片布只要被女人们看到,今天晚上他的宅院内一定不会再安静下来。他也相信李冰所言,这样的布料有哪个人可以拒绝它的美丽?
他顿时明白这位蜀郡太守的意思,也知晓了蜀郡太守为何千里迢迢自成都来到这儿的原因。
李冰想要将这些布料卖到咸阳,而金牛道盐巴和粮草的输送占据了大头,想要扩充更多的市场,将更多的货物带离蜀地就势必要开拓新的道路。
只有脱离大山的桎梏才能得到更好的。
这个土族首领的儿子就是第一批留在咸阳求学的蜀郡子弟中的一员,比起寻常的土族百姓,他知道大山外面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也很清楚在这里开辟一条山路有着怎样的意义。
一旦这里有了栈道,那么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货物和资源来到这儿。毫无疑问,不用多久,这里就会成为一处最热闹的城市,他的部族亦是会因此而受益。
但是令他犹豫的毫无疑问是这份付出和收获是否等价,修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此地背靠陡峭的米仓山,危峰林立,山坡陡峻。就连常年生活在这儿的村民每隔几年都会人折在山上,只是寻常行走尚且如此,更不必提上山凿空石壁插入木料以搭建栈道了。
其中危险度他根本就不敢想象,他是首领,首先要估计的便应当是本族人的利益,而人,才是根本。
恋耽美
赵姬还时常为父子二人制作同一款不同大小的衣裳,虽只是内衫外人看不见,但父子二人都挺喜欢这种设计,偶尔还会一同挑选今日穿哪件,也是趣味十足。
时间久了异人便也由着妻子了,平日里偶尔还能为妻子怎么织花纹谋划一二,但今日他却一反常态沉默地看着。
赵姬看了他数次,确认丈夫竟是在发呆后便也不打扰他,只是放轻了声音,就在她专心在心中描画之时忽然听到异人轻柔的声音,阿萱,你觉得寡人请两位太后帮个忙如何?
赵姬举着梭子的手一顿,她有些讶异地回过头来,便见异人不知何时已经悄然跑到了她的身侧来,正用一双和她儿子如出一辙的狭长凤眼看着她。
这是怎么说的?赵姬将梭子插到了织布机靠后的位置,侧转过身来握住了异人的双手,耐心问道,这事妾不能做吗?会不会叨扰两位太后?
这事你不好插手。异人捏了捏她的手,表情还带有几分犹疑,我还在细想这事是否可行,罢了,你且先当做没听过便是,待我与朝堂之人再商讨一下。
赵姬眨了眨眼睛,温声应道,夫妻二人很快便将话题转到了儿子赵政身上。一说到儿子,异人的表情就轻松了许多,说到咱们政儿,他前些日子要做先生给他布置的作业。
异人见赵姬面露疑惑,便将之前吕不韦给赵政讲的议兵一课大致说了下,又道:先生让他找出两个比秦军如今还要强大的军队,这小子为了做这题目,跑去了军营。
武安侯也答不出这个问题,他亦是好奇,便想要带着这小娃去找荀卿,偏偏政儿不愿意去,他说去找了荀卿便像是作弊一般,一定要自己想。
赵姬闻言关心:那他
他就来找寡人了。异人砸吧了下嘴,不用问,老父亲这时候心情也是十分复杂滴。
赵姬闻言捂嘴一笑,来寻夫君难道就不是作弊了吗?政儿这孩子
你别说,异人摆摆手,这一题的答案我还真不知晓。我秦国军队之强已经雄霸天下,哪来的更强的军队?
若有这军队,怎也不见前来迎战?异人微微勾起嘴角,寡人倒还真有兴趣与之一会。
或许赵姬轻声道,吕先生指的,并非是现在诸国内的军队。
妾曾听闻兵家有「哀兵必胜」这一说法,这哀兵既然必胜,会不会便是先生所说的更强一些的军队?
这条思路异人倒是真未想过,闻言后他竟是有些呆愣,细品后又觉得很有意思,夫人怎会想到这方面去?很有几分道理啊!
安儿就喜欢玩这个,赵姬捂着嘴笑道,安儿当时就经常同政儿说些这般拗脑子的话题,
见异人对此很感兴趣,赵姬笑着举了个例子,树上停十鸟,猎人执弩射一鸟,问树上还有几只鸟?
自是九只。异人快速答道,然而见赵姬面上露出的笑容意味不对,他讶然,我答错了?
是一只也无。赵姬捂嘴直乐,鸟易受惊,一鸟亡自是飞鸟尽散。
是了!异人恍然,随后哈哈直笑,毫不留情地嘲笑儿子,政儿定是也没能答上来!
政儿是没能答上来,等听了答案后还呆了许久,随后便日日守在树下拿着弹弓弹鸟想要验证这是不是真的。赵姬也跟着乐,她想到过往那些日子不由眉目舒展,一改进来学会的端静模样,露出了明艳之态,不过安儿也没能讨得好,他在出这一题时正是在教授政儿算数时,从此以后政儿每读提纲都要谨慎小心许久,这两兄弟常斗智斗勇。
异人想了想自家儿子的聪慧,再想想此前所见到两兄弟相处的模样心中顿时有数,他笑着点头,然而笑着笑着喜色就淡了,他伸手捏住了赵姬细嫩的手掌,面上带上了几分憾色,那时候,苦了你们了。
这些都是他不知道的故事,他的儿子在成长时候最初的一点一滴,他全都错过了。不管有怎样的理由,于妻子二人,他始终有一份亏欠和遗憾在。
一家人,本当风雨同舟。赵姬回握住他的手政儿也没有怪过你,我也不怪你的。
何况我们母子在野王城住了这么久从未遇到不顺。赵姬笑道,夫君定是想了法子保护了我们的吧?妾都知道的。
夫人异人感动,他伸手将女子揽入怀中,只觉得心中一片温软,只他口拙,只能夸道,夫人很好,将政儿也教得很好。
夫君夸我我便是愧受了,政儿,倒还真不是妾之功,赵姬在异人怀中眨了眨明媚双眸,笑道,政儿的学问知识都是安儿教的。
吕安这小子异人哼哼笑了两声,这小脑袋瓜都不知道怎么长的,你可知道他今日同寡人说了什么?
他说让太后们出面建一幼托所,替咸阳城丈夫离家的女性照顾幼儿,让母亲可以在白天去工作,你说说这主意
这是好事啊!他还没说完,原本温顺靠在他怀中的赵姬立刻直起了身子双眼放光,见异人面上带着些不解和不赞同,她道,女眷和孩儿被照顾好了,男人自然在前线更能安心拼杀,减少些牵挂。
见异人面上带着讶色,赵姬又道:大王那时候不也是?正是因为知道我们在安全的地方衣食富足,才少了几分担忧?
这似是有些不同况且两位太后年事已高,寡人竟还要劳动她们,这异人的手被妻子握住了,大王,两位太后都是极睿智之人,她们定然能懂大王之忧,也能为大王解忧。
异人的嘴动了动,叹道:阿萱当真如此想?
自然。赵姬轻轻叹气,大王放心,妾到时候也会去帮忙的。
异人沉默了下,对她说:这事我去说,你装作不知道就好,免得二老多想。
这一片爱护之心令赵姬心口温软,她柔声应道:妾谢夫君。
既是夫妻,缘何多谢。见妻子眸如春水潋滟不已,异人心生激荡,正想做些什么便听外头宫人问安声起,赵姬闻声立刻直直弹坐起,让异人探出的手落在了空处。
异人将手深深看向门外,片刻后稳稳踏入的正是他唯一的儿子,他在心中蓦然领会到了吕不韦关于儿子是夫妻感情最大的破坏物的言论有多正确。
个臭小子。
并不知道自己被嫌弃的赵政快步而入,他手上捧着一匹布,见到父母都在他楞了一下,但步履未停,他上前将布料奉上, 母亲快来看看,这是蜀郡送上来的布料,用了阿兄所创的特殊染法。
他将布匹送到赵姬面前,然后带着兴奋对父亲说阿父,这是阿兄找人去蜀郡试着做的,刚染出来后就在蜀郡大卖,此前阿兄资金不够政儿便也凑了个份子,现在
他有些矜持又有些骄傲得将盈利的数字说了出来,异人闻言眼前一闪,这,这数目,差不多已经够去东征东周国大军半月军粮了!
这是什么布料居然能卖得这么好!
他顺势看去,便见妻子手捧一匹展开的蓝缎,就像是捧着一汪波光粼粼的幽深池水,明暗不一,细看之下上头有成型且刻意留白的零散线条构成一些图形,依稀可辨为花鸟图案。
他伸手一摸,布料平滑,这图案是染非绣,此时天然染料数目不多,常见的色泽基本都是暗色系,他手中布料的颜色比起蓝色更加清透,更像是宝石的靛青色,实属罕见,若是所有布料都能有此色泽,也难怪能在蜀郡大卖。
其不过是布料便可让人想象其制成成衣后是何等的动人心魄异人抖了抖手指,还未开口就听赵政继续说阿兄说我秦国寒凉,不适合种植此燃料的原材料,若是在蜀郡推广种植会占用种粮之地。
异人闻言微微一愣,随后他挑高了嘴角莫要绕弯子了,有什么想说的直说便是。
中牟一带均可种马蓝,以此为材便可制燃料蓝靛。赵政双眸闪闪发光阿兄说,若是让人在那处高价收购马蓝定可促使当地人种植。
我等将之收回后制成蓝布再卖给东方五国,届时既可赚取钱财,又可削减东方五国农用之地。此便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政以为此法极佳,请父王定夺。
异人沉默片刻,勾了勾嘴角你阿兄定然还说了别的,一起说了吧。
咳,赵小政摸了摸鼻尖,有些小心虚这布料将将面世,虽精美却没什么名气,所以能否请父王母后为之咳,代言?
第200章 战国风云(53)
蜀郡气候温暖湿润, 河流众多,土壤肥沃, 在这块土地上只要播种就都能有收获, 正是因此,数十年前秦国的将军司马错才能力压纵横家张仪,劝说秦王嬴驷先攻蜀国, 当时,他们的目的就是想要将蜀国培育成秦国的大后方。
只是蜀地虽好,却有秦巴大山阻挡在前,而为了攻破秦巴大山的阻碍直插蜀国心脏,秦王当年还想了一个主意。
他准备了五头石牛, 告诉蜀国使者此石牛极其珍贵,因为它能产黄金, 是为祥瑞。而为了表现两国之间的友谊, 秦王忍痛将五头石牛并一干美女送给了蜀王。
石牛笨重难走,为了迎接石牛蜀王派五位力士开山凿路,修建了一条从汉中到四川的栈道迎石牛入蜀,
然而栈道修建完成, 蜀国国王迎来的不是祥瑞,而是秦国的数万大军。最后蜀国灭亡, 但蜀国人开凿的道路留了下来, 此便为金牛道。
为了加强对蜀地的管制,也为了能够将蜀地丰饶的物产运出,秦王在那之后花费十年时间修建褒斜道连通金牛道, 可以直入蜀地。
除了金牛道、褒斜道这一条道路外,秦国还派人重修周王朝时候就开凿的故道,也就是破旧不堪道路崎岖的陈仓道。虽然至蜀中依然只有一条金牛道能走,但如此便可将蜀郡来的物资进行初步分流,不至于在褒斜道上发生堵塞。
粮草往西道走,存到咸阳的西部粮仓也就是在后世有着一个著名典故的陈仓,商品则是往东侧走,经褒斜道入眉县,再入咸阳。
但等李冰抵达蜀郡之后,发现对于咸阳来说,道路的确是够了,但是对于蜀地来说,单单一根金牛道辐射范围十分具有局限性。其仅仅覆盖了蜀郡靠西侧的之地,东部还有大片区域不通交通。
他的小友曾经说过,要致富,必修路。
因此李冰在这一年便于大巴之地多番奔走,联络当地士绅豪族土人首领请他们帮忙一起连同汉中和大巴的交通主干道。
作为蜀郡太守,李冰在任地有一定的自主权,但是他也很清楚,修建栈道这类耗力颇大的事情在如今秦王是不会允许的,所以他只能另辟蹊径。若是不征发民役而仅仅是在当地牵线他自然也就不用打报告了。
但修建栈道耗时耗力,要说服本地人答应这事确实不容易,若非李冰在蜀郡当地颇为人们信赖和尊敬,他这种不掏钱就想借人的行为是一定会被人打出去的。
而能够让李冰至今为止还未被人赶出去的还有一个理由,那便是他可以创造的利润,这也是李冰说服他们的依仗之一。
蜀国物产丰饶,可以自给自足,然而蜀地有一个巨大的劣势,那便是此处不产铜。
没错,巴蜀一代作为后世现代的内陆工业大省,其本身却是不产铜的。在青铜时期,这儿不产铜这可真是要了命了。
没有铜,兵械农具就无法保证充足供应,没有铜,他们就无法铸造货币,没有铜,他们就只能落后只能挨打,是以从很早的时候开始,蜀人的先祖便不满于被困囿在这片大山之中,从更早以前他们就千方百计地想要走出去。
蜀人从骨子里就带着股不服输的韧劲。
而李冰最看重的就是这一点。
他亲手打开了带来的木箱,然后后退一步做出邀请姿态示意他拜访的土人首领去看箱中物,首领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有些怀疑里头放了什么威胁之物。不过李冰这人的名声一直不错,虽然心中有几分犹疑,但首领还是上前一步。
他如愿听到了首领倒抽一口气的声音。
李冰平静说道:此为蜀郡所产之布,自产出后在蜀地供不应求,便是送到了咸阳亦是被人抢购。
这自然是他夸大其词了,这种新染法的布匹产量不丰,能够送出蜀地的也只有不到十匹,这些按计划都不会用于销售。
土人首领捧起了这一小块布匹,这宛如秋日最晴朗的苍天的颜色,以及上头如同盐巴的白色花纹,美得让他这个大男人都根本没办法把这片布放下来。
他可以保证,这片布只要被女人们看到,今天晚上他的宅院内一定不会再安静下来。他也相信李冰所言,这样的布料有哪个人可以拒绝它的美丽?
他顿时明白这位蜀郡太守的意思,也知晓了蜀郡太守为何千里迢迢自成都来到这儿的原因。
李冰想要将这些布料卖到咸阳,而金牛道盐巴和粮草的输送占据了大头,想要扩充更多的市场,将更多的货物带离蜀地就势必要开拓新的道路。
只有脱离大山的桎梏才能得到更好的。
这个土族首领的儿子就是第一批留在咸阳求学的蜀郡子弟中的一员,比起寻常的土族百姓,他知道大山外面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也很清楚在这里开辟一条山路有着怎样的意义。
一旦这里有了栈道,那么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货物和资源来到这儿。毫无疑问,不用多久,这里就会成为一处最热闹的城市,他的部族亦是会因此而受益。
但是令他犹豫的毫无疑问是这份付出和收获是否等价,修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此地背靠陡峭的米仓山,危峰林立,山坡陡峻。就连常年生活在这儿的村民每隔几年都会人折在山上,只是寻常行走尚且如此,更不必提上山凿空石壁插入木料以搭建栈道了。
其中危险度他根本就不敢想象,他是首领,首先要估计的便应当是本族人的利益,而人,才是根本。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