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我香不香!——银雪鸭(11)
刹那之间,五秽全陨,五秽全陨啊!小道士已然有些控制不住,自己激动崇拜的情绪,不断地用手中的瓷盏,敲起钟棠的柜面来。
钟棠直被他唬得有些愣,可斜眸间却见其余几个小道士,亦是满目炯炯放光,不由得问了句:李道长真有如此神通?
所有的小道士,齐刷刷地点头,毫不犹豫地说道:绝无虚言!
钟棠这才算是全然信了,满意地眯着眼睛,大手一挥,又往他们手里抓了几捧小酥糖。
矮个小道士一面往嘴里塞着糖块,一面热心地说道:掌柜的若是不信,大可明日去我们与太渊的法会上瞧瞧,李师叔必定风采卓然!
对对对,李师叔气宇轩昂,太渊的人在他面前都是萝卜墩子!
李师叔才貌无双!
几个小道士越喊越上头,张顺子都躲到了门外头,还是被吵得耳根子疼,可偏生他家掌柜的,一块跟着上了头。
小道士们夸一句,他便抓一把酥糖点心,不要钱似的往他们手里塞。
眼看着重德街上,往来的行人都被这动静引来看热闹了,张顺子眼前一亮,立刻冲入人群中,拉住那抹暗青色的身影,高声喝道:李道长,您来了!快里头请!
一时间,五味斋中,终于鸦雀无声。
作者有话要说:
小妖精:我只是想打听打听我老攻这些年干了啥他们就吹起来了吹得好!
感谢在20200614 23:32:34~20200616 22:37: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浅浅浅珂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章 金银怨偶(二)
整个五味斋,顿时陷入了仿若凝固的尴尬。
其实李避之刚刚并没有听到这边的动静,只是猛地被张顺子拉进来,再看着铺子中这阵仗,顿时生出了些许不太好的猜想。
原本围在钟棠身边的小道士们,此刻一个个全都涨红了脸,连回头去看李避之的勇气都没有。
而罪魁祸首钟棠,却依旧悠哉自得地倚在柜台边,手里掂着把没发出去的小酥糖,看到李避之来了,眉眼立刻弯成了好看的弧度,金铃碎碎响着,几步便凑到了李避之的面前,将酥糖捧起来,眨眼说道:道长,吃酥糖吗?
李避之沉默不言,钟棠又歪歪头:不吃吗,那还是吃海棠糕?
说完,也不等李避之答话,他便将那满把的酥糖往矮个小道士手中一塞,转而直接去牵起了李避之的手:海棠糕马上就好了,我们去后厨里吃刚出炉的。
一众小道士们都不由得长大了嘴巴,看着平日里恨不得拒人千里的李师叔,竟真的在他们的眼前,被钟掌柜牵着手,带进了五味斋的后厨中。
说是去后厨,实际不过绕过柜台后,转进了旁侧的小间中。那里是钟棠平日用来休息的地方,桌椅床榻,无处不精致舒适。
刚离开那帮小道士的视线,钟棠就忍不住笑软了身子,靠到了李避之的手臂上,李避之怕他歪倒,只好用另一只手托住了他的腰背。
钟棠顺势便将脸埋进了李避之的怀中,又笑了好一会儿,才堪堪抬起头来,挑眸说道:想不到李道长如此招人喜欢,也不知究竟勾走了多少师弟师妹的心?
李避之当即皱了眉,钟棠仿若无骨地伏在他怀里,令他想松手又不能,只好摇头说道:没有。
钟棠笑而不言,目光流转间有生出了其他主意,一面拉着李避之坐下,一面感叹地说道:听闻明日金乌与太渊的法会上,李道长定大展风采不知可否让我这个俗人,也前去一观?
令钟棠没想到的是,这次李避之居然毫不犹豫地回绝了他:你去不得。
为何我去不得?李避之越说去不得,钟棠反而越来了兴致,勾弄着他的暗青道袍,仰头追问着。
两观法会需凭玉符入内,无玉符者不可入。李避之坐于桌畔,声音虽仍是凉薄,但钟棠却听出了丝苦口婆心的味道。
但他哪里肯就这般松口,转而又往李避之身前凑凑,眨眼说道:那道长有玉符么?赠我一枚可好?
李避之这次没说话,眼神中的意思却十分明了。
钟棠垂眸片刻,计上心来,他笑着挽起洋洋洒洒的朱袖,伸手从桌上的小食盒中,取出了碗杏仁酪,勾唇叹道:刚刚跟你们观中的小道士,聊了那么久,我都渴了,还是要喝点东西才好。
李避之有些意外,他着实不怎么相信,钟棠竟这般容易的就放弃了。果不其然下一刻,那碗杏仁酪便被放到了他的手上。
不如道长来喂我吧。钟棠撑着下巴,还不忘补充道:就像上次,在清屏山庄书房里那样。
这酪子已然出笼许久了,瓷碗上也不过留有些许余温,但思及那日山庄之事,李避之却觉手中的碗热的发烫。
朱衣窸窣过后,钟棠几乎要抵上了李避之的鼻尖,棠色的薄唇微动:法会玉符、杏仁酪子,李道长总要许我一样吧?
为何非要许你一样?李避之不知钟棠哪里来的道理,可望着他含笑的眼眸,到底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
一枚若寒冰质的玉片落入掌中,无色无痕却只有拇指大小,李避之将它呈至钟棠的面前,叹息道:这便是玉符,你明日带着它就能入法会了。
钟棠得偿所愿地从李避之手中取走了玉符,可他却忽得发觉,自己似乎更想要杏仁酪子。即便将那玉符挂到了金铃旁,心里也空落着。
李避之也注意到了,钟棠虽故作欢喜却暗中下垂的唇角。他端着瓷碗的手微微顿住,到底没有将它放回到桌上,而是用小勺舀起浅浅一层,送到了钟棠的唇边。
喝吧。
钟棠一怔,李避之那带着包容而无奈的声音,像是在他的心口撒了把蜜饯,甜得他直眯起了眉眼。
那日,直到日落西山之时,李避之才从五味斋中离开,临走时手中还被钟棠塞了满满一匣糕点小食,到给这位冷若寒霜的道长,添了分烟火味。
------
矮个小道士口中的法会,正名应为德玄谈,乃先帝钦定,每三月一次,由金乌与太渊两观合办,并轮流定题。文可清谈说玄,武可论道驱邪,并无限定。
至于法会的地点,往常多设于这两观之中,可这次两方却聚在了,那为迎接西隶联姻使节团而修建的镜花楼前。兴许也是想让这座恢宏精致的画楼,沾上些道法灵气。
法会那日,钟棠自以为赶了个大早,匆匆地跟张顺子交代好铺子里的琐事,便一手揣起黄狸儿,一手提着点心盒,朱衣风扬地上了马车往镜花楼赶去。
这一去不要紧,离镜花楼还有两三条巷子时,马车便再也行不动了。
钟棠在车中奇怪,掀开门帘一瞧,着实又被眼前的景象惊住。
他原以为,这清谈论道的事,即便当真有人来围观,也应是修士道人。
可没想到--
听说今日金乌的李道长要来呢!
李道长算什么,太渊的玉面千郎才是当真俊俏
也不知问威真人可来参谈,我都许久未见过他了。
这边小姐夫人乘香车而来,绫罗迤地,脂粉飘香,侍女撑伞捧炉,不亦乐乎。
若是只有如此,也就罢了,钟棠目光一转,正对上几个纵马而来的少爷公子,谈笑间说着的,又不知是哪位道长道姑。
还有满街叫卖的商贩,什么瓜果鲜花堆满了木车,生意忙得热火朝天。
钟棠先前只听说,这大崇全民好道,却不知竟是这样好的。
马车实在行不动,还好也没多远的路了,钟棠索性就抱着黄狸儿,提着食盒,下车跃入了那缕缕行行的人群中。
作者有话要说:
我知道我是短小鸭!
咳咳咳,今天实在没空写,就稍微短了那么。。。一丢丢!
第17章 金银怨偶(三)
当然别看镜花楼附近这般闹腾,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玉符的。所以等到钟棠真挤到花镜楼附近时,人已经少了大半。
此刻西隶使节团未至,整座镜花楼都被上好的红绸遮盖起来,尽管已至楼下,却还是看不到其中的情形。
而金乌与太渊的法会,也并非是真的办在楼中,而是在楼前的空地上。钟棠听旁边的人说,几日前两观中人,便在此另设了法坛,又于周遭席地摆好锦垫与矮几,算是留予执玉符入内的看客。
钟棠头一次来这法会,瞧着什么都新鲜得很,也不着急落座,只抱着黄黄狸儿,四下张望转悠起来。
可他没走多远,冷不防地就出现了个身穿藏色道袍的小道士,他先向中堂施一道礼,而后说道:善主稍住,请将玉符与我一观。
钟棠歪歪头,上下打量着这个小道士。金乌观中的弟子大多穿着浅青色的道袍,眼前这藏色道袍的小道士,多半就是太渊的人了。他还记得蒋玉风那说一半藏一半的话,故而对着太渊之人,也总是留着几分戒备。
刚刚走近时,不是已然查验过一次玉符了?为何如今还要再查?
那小道士脾气也算好,与钟棠解释道:方才查验是许人入内,如今查验,是要帮善主寻坐于何处。
钟棠看着他,也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态度坦荡干净得很,于是便将玉符递给了他。
小道士触及玉符后,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而后便引着钟棠往那法坛东侧的席位上去了。
钟棠一边走着,也不忘与那小道士搭搭话:为何要往这处来,可是有什么规矩?
小道士点头,比刚刚似乎多了丝疏离:所有入会善主的玉符,皆有二观赠出,执金乌赠出玉符的善主坐于东侧,执鄙观所赠玉符的,坐于西侧。
哦。钟棠揣着黄狸儿的小爪,琢磨着这小道士的语气--之前听闻这两座御典国观至少明面上还是和睦的,可如今看来,这明面上的和睦,怕也维系不得多久了。
两人没说几句,就到了地方,小道士转身向钟棠行礼示意:便是此处了,请善主入席吧。
有劳,有劳,钟棠对他笑笑,趁那小道士未离去,伸手从食盒中抓了两块玫瑰饼,抛入了他的怀中:小道长往来接引辛苦了,吃两块点心吧。
小道士几乎被那明艳的笑容晃了眼,无措地揣着那两块点心,也忘记了拒绝,只向钟棠又行一礼道谢后,便仓皇离去了。
钟棠看着小道士的背影,将食盒往矮几上一放,又开始拨弄起腰间的金铃,直到周围座席上的人,都来的差不多了,他才坐下来。
比起之前那嘈杂的场面,这镜花楼前到底是要安静些的。
离法会开始的时辰还早,钟棠慵懒的性子便又上来了,索性就斜靠着矮几,一手撑在头侧,朱衣广袖散散地垂到了地上,半眯起眼睛看起周边坐的人。
坐于他左侧的,是个穿着锦衣华服的公子哥,看到钟棠后,眼都快直了,盯得钟棠浑身不舒服,只好快快转身,往别处望去。
可另一侧还未等钟棠探头去看,就被哐当立起了面六折屏风,把里面的光景挡得严严实实,只是听着声响依稀是某家的夫人与小姐。
而坐在她们后方的,是位有几分年纪的大叔。他看上去倒是有几分修士的样子,钟棠心中感叹,这难得是个真冲着谈玄斗法来的。
这时,却见那法坛之上,一只青铜色的古钟,慢慢自下方升起,悬空于法坛的上空。
周遭人的目光逐渐被其吸引,而片刻之后,那古钟开始发出郁郁的沉鸣。
三声过后,一二十个身穿藏色道袍的太渊弟子,便自法坛西侧,整齐而从容地走了上去。
钟棠稍稍坐正了身子,眯眼去瞧。但见为首的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道人,长相也就堪堪能称得上是俊美,远远比不得他家道长清逸至少钟棠是这么想的。
可从他出现以来,这法坛四周,那小姐夫人们的反应来看,这位怕就是那玉面千郎了。
太渊这边刚刚落座,半空中的古钟,又是三声沉响,而后便是金乌观中之人,自东方登上了法坛。
钟棠顿时眸中泛起点点光亮,一眼便从人群中认出了李避之。
青袍披身,手执木剑,面若冷玉含霜,眸似暗星封冰,当真是钟棠还未想到,该用何等辞赋夸赞一番他家道长,却听那坐在后侧的中年修士,压抑着激动的声音,连连感叹道:芳泽无加,铅华弗御!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经年未见问芷真人,竟,竟还如往昔啊
说完,他难以自抑地仰天长叹,垂头呛桌,咚咚咚地几声,钟棠听着都觉脑门疼。
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钟棠心中感叹一声,原来这位也不是冲着谈玄斗法来的,那小姐夫人们来看道长,他一中年男人就来看道姑。
而那问芷真人,便是这次金乌行首的女道,远远地看不出年岁,论及其相貌倒也当真担得起这几个字,位次上站于李避之前方,应当是他的师姐。
如此,这二观中人也算都到齐了,古钟最后一声沉响后,便又缓缓落于地上。
家师近来因下月迎西隶之事,闭关隐修,故而委派晚辈前来,非是故意怠慢,还望问芷真人莫要见怪
台上,那位玉面千郎恭恭敬敬地向着李避之的师姐行礼,语言谦谦让人寻不出半分错处。
那问芷真人听后,也回礼浅笑,又是一番寒暄。
钟棠自然没有兴趣去听这些,他的目光一直不加掩饰地,落在李避之的身上,只可惜李避之自登法坛以来,半眼都不曾向他这里看过。
钟棠揉揉黄狸儿的软肚皮,正想着该如何引得李道长一顾,却不想乍然被把山水扇挡住了视线。
他烦躁地侧脸避开,一转头,却见竟是身穿黄衫的蒋玉风挨到了他的身边,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你往那边靠靠,给我留个位置。
钟棠当即稍愣,青屏山庄一别后,没想到这么快便会再与蒋玉风相见。不过感觉到对方并没有因为立场而改变太多,钟棠心中还是高兴的。
他作出几分怒像,斜倚着矮几不肯动,挑眉说道:这是我的地方,凭什么给你留位置。
蒋玉风却全然不管,只带着一身的酒气往矮几边凑:便凭你我的交情,还不够换你这么半个位置?
恋耽美
钟棠直被他唬得有些愣,可斜眸间却见其余几个小道士,亦是满目炯炯放光,不由得问了句:李道长真有如此神通?
所有的小道士,齐刷刷地点头,毫不犹豫地说道:绝无虚言!
钟棠这才算是全然信了,满意地眯着眼睛,大手一挥,又往他们手里抓了几捧小酥糖。
矮个小道士一面往嘴里塞着糖块,一面热心地说道:掌柜的若是不信,大可明日去我们与太渊的法会上瞧瞧,李师叔必定风采卓然!
对对对,李师叔气宇轩昂,太渊的人在他面前都是萝卜墩子!
李师叔才貌无双!
几个小道士越喊越上头,张顺子都躲到了门外头,还是被吵得耳根子疼,可偏生他家掌柜的,一块跟着上了头。
小道士们夸一句,他便抓一把酥糖点心,不要钱似的往他们手里塞。
眼看着重德街上,往来的行人都被这动静引来看热闹了,张顺子眼前一亮,立刻冲入人群中,拉住那抹暗青色的身影,高声喝道:李道长,您来了!快里头请!
一时间,五味斋中,终于鸦雀无声。
作者有话要说:
小妖精:我只是想打听打听我老攻这些年干了啥他们就吹起来了吹得好!
感谢在20200614 23:32:34~20200616 22:37:2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浅浅浅珂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章 金银怨偶(二)
整个五味斋,顿时陷入了仿若凝固的尴尬。
其实李避之刚刚并没有听到这边的动静,只是猛地被张顺子拉进来,再看着铺子中这阵仗,顿时生出了些许不太好的猜想。
原本围在钟棠身边的小道士们,此刻一个个全都涨红了脸,连回头去看李避之的勇气都没有。
而罪魁祸首钟棠,却依旧悠哉自得地倚在柜台边,手里掂着把没发出去的小酥糖,看到李避之来了,眉眼立刻弯成了好看的弧度,金铃碎碎响着,几步便凑到了李避之的面前,将酥糖捧起来,眨眼说道:道长,吃酥糖吗?
李避之沉默不言,钟棠又歪歪头:不吃吗,那还是吃海棠糕?
说完,也不等李避之答话,他便将那满把的酥糖往矮个小道士手中一塞,转而直接去牵起了李避之的手:海棠糕马上就好了,我们去后厨里吃刚出炉的。
一众小道士们都不由得长大了嘴巴,看着平日里恨不得拒人千里的李师叔,竟真的在他们的眼前,被钟掌柜牵着手,带进了五味斋的后厨中。
说是去后厨,实际不过绕过柜台后,转进了旁侧的小间中。那里是钟棠平日用来休息的地方,桌椅床榻,无处不精致舒适。
刚离开那帮小道士的视线,钟棠就忍不住笑软了身子,靠到了李避之的手臂上,李避之怕他歪倒,只好用另一只手托住了他的腰背。
钟棠顺势便将脸埋进了李避之的怀中,又笑了好一会儿,才堪堪抬起头来,挑眸说道:想不到李道长如此招人喜欢,也不知究竟勾走了多少师弟师妹的心?
李避之当即皱了眉,钟棠仿若无骨地伏在他怀里,令他想松手又不能,只好摇头说道:没有。
钟棠笑而不言,目光流转间有生出了其他主意,一面拉着李避之坐下,一面感叹地说道:听闻明日金乌与太渊的法会上,李道长定大展风采不知可否让我这个俗人,也前去一观?
令钟棠没想到的是,这次李避之居然毫不犹豫地回绝了他:你去不得。
为何我去不得?李避之越说去不得,钟棠反而越来了兴致,勾弄着他的暗青道袍,仰头追问着。
两观法会需凭玉符入内,无玉符者不可入。李避之坐于桌畔,声音虽仍是凉薄,但钟棠却听出了丝苦口婆心的味道。
但他哪里肯就这般松口,转而又往李避之身前凑凑,眨眼说道:那道长有玉符么?赠我一枚可好?
李避之这次没说话,眼神中的意思却十分明了。
钟棠垂眸片刻,计上心来,他笑着挽起洋洋洒洒的朱袖,伸手从桌上的小食盒中,取出了碗杏仁酪,勾唇叹道:刚刚跟你们观中的小道士,聊了那么久,我都渴了,还是要喝点东西才好。
李避之有些意外,他着实不怎么相信,钟棠竟这般容易的就放弃了。果不其然下一刻,那碗杏仁酪便被放到了他的手上。
不如道长来喂我吧。钟棠撑着下巴,还不忘补充道:就像上次,在清屏山庄书房里那样。
这酪子已然出笼许久了,瓷碗上也不过留有些许余温,但思及那日山庄之事,李避之却觉手中的碗热的发烫。
朱衣窸窣过后,钟棠几乎要抵上了李避之的鼻尖,棠色的薄唇微动:法会玉符、杏仁酪子,李道长总要许我一样吧?
为何非要许你一样?李避之不知钟棠哪里来的道理,可望着他含笑的眼眸,到底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
一枚若寒冰质的玉片落入掌中,无色无痕却只有拇指大小,李避之将它呈至钟棠的面前,叹息道:这便是玉符,你明日带着它就能入法会了。
钟棠得偿所愿地从李避之手中取走了玉符,可他却忽得发觉,自己似乎更想要杏仁酪子。即便将那玉符挂到了金铃旁,心里也空落着。
李避之也注意到了,钟棠虽故作欢喜却暗中下垂的唇角。他端着瓷碗的手微微顿住,到底没有将它放回到桌上,而是用小勺舀起浅浅一层,送到了钟棠的唇边。
喝吧。
钟棠一怔,李避之那带着包容而无奈的声音,像是在他的心口撒了把蜜饯,甜得他直眯起了眉眼。
那日,直到日落西山之时,李避之才从五味斋中离开,临走时手中还被钟棠塞了满满一匣糕点小食,到给这位冷若寒霜的道长,添了分烟火味。
------
矮个小道士口中的法会,正名应为德玄谈,乃先帝钦定,每三月一次,由金乌与太渊两观合办,并轮流定题。文可清谈说玄,武可论道驱邪,并无限定。
至于法会的地点,往常多设于这两观之中,可这次两方却聚在了,那为迎接西隶联姻使节团而修建的镜花楼前。兴许也是想让这座恢宏精致的画楼,沾上些道法灵气。
法会那日,钟棠自以为赶了个大早,匆匆地跟张顺子交代好铺子里的琐事,便一手揣起黄狸儿,一手提着点心盒,朱衣风扬地上了马车往镜花楼赶去。
这一去不要紧,离镜花楼还有两三条巷子时,马车便再也行不动了。
钟棠在车中奇怪,掀开门帘一瞧,着实又被眼前的景象惊住。
他原以为,这清谈论道的事,即便当真有人来围观,也应是修士道人。
可没想到--
听说今日金乌的李道长要来呢!
李道长算什么,太渊的玉面千郎才是当真俊俏
也不知问威真人可来参谈,我都许久未见过他了。
这边小姐夫人乘香车而来,绫罗迤地,脂粉飘香,侍女撑伞捧炉,不亦乐乎。
若是只有如此,也就罢了,钟棠目光一转,正对上几个纵马而来的少爷公子,谈笑间说着的,又不知是哪位道长道姑。
还有满街叫卖的商贩,什么瓜果鲜花堆满了木车,生意忙得热火朝天。
钟棠先前只听说,这大崇全民好道,却不知竟是这样好的。
马车实在行不动,还好也没多远的路了,钟棠索性就抱着黄狸儿,提着食盒,下车跃入了那缕缕行行的人群中。
作者有话要说:
我知道我是短小鸭!
咳咳咳,今天实在没空写,就稍微短了那么。。。一丢丢!
第17章 金银怨偶(三)
当然别看镜花楼附近这般闹腾,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玉符的。所以等到钟棠真挤到花镜楼附近时,人已经少了大半。
此刻西隶使节团未至,整座镜花楼都被上好的红绸遮盖起来,尽管已至楼下,却还是看不到其中的情形。
而金乌与太渊的法会,也并非是真的办在楼中,而是在楼前的空地上。钟棠听旁边的人说,几日前两观中人,便在此另设了法坛,又于周遭席地摆好锦垫与矮几,算是留予执玉符入内的看客。
钟棠头一次来这法会,瞧着什么都新鲜得很,也不着急落座,只抱着黄黄狸儿,四下张望转悠起来。
可他没走多远,冷不防地就出现了个身穿藏色道袍的小道士,他先向中堂施一道礼,而后说道:善主稍住,请将玉符与我一观。
钟棠歪歪头,上下打量着这个小道士。金乌观中的弟子大多穿着浅青色的道袍,眼前这藏色道袍的小道士,多半就是太渊的人了。他还记得蒋玉风那说一半藏一半的话,故而对着太渊之人,也总是留着几分戒备。
刚刚走近时,不是已然查验过一次玉符了?为何如今还要再查?
那小道士脾气也算好,与钟棠解释道:方才查验是许人入内,如今查验,是要帮善主寻坐于何处。
钟棠看着他,也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态度坦荡干净得很,于是便将玉符递给了他。
小道士触及玉符后,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而后便引着钟棠往那法坛东侧的席位上去了。
钟棠一边走着,也不忘与那小道士搭搭话:为何要往这处来,可是有什么规矩?
小道士点头,比刚刚似乎多了丝疏离:所有入会善主的玉符,皆有二观赠出,执金乌赠出玉符的善主坐于东侧,执鄙观所赠玉符的,坐于西侧。
哦。钟棠揣着黄狸儿的小爪,琢磨着这小道士的语气--之前听闻这两座御典国观至少明面上还是和睦的,可如今看来,这明面上的和睦,怕也维系不得多久了。
两人没说几句,就到了地方,小道士转身向钟棠行礼示意:便是此处了,请善主入席吧。
有劳,有劳,钟棠对他笑笑,趁那小道士未离去,伸手从食盒中抓了两块玫瑰饼,抛入了他的怀中:小道长往来接引辛苦了,吃两块点心吧。
小道士几乎被那明艳的笑容晃了眼,无措地揣着那两块点心,也忘记了拒绝,只向钟棠又行一礼道谢后,便仓皇离去了。
钟棠看着小道士的背影,将食盒往矮几上一放,又开始拨弄起腰间的金铃,直到周围座席上的人,都来的差不多了,他才坐下来。
比起之前那嘈杂的场面,这镜花楼前到底是要安静些的。
离法会开始的时辰还早,钟棠慵懒的性子便又上来了,索性就斜靠着矮几,一手撑在头侧,朱衣广袖散散地垂到了地上,半眯起眼睛看起周边坐的人。
坐于他左侧的,是个穿着锦衣华服的公子哥,看到钟棠后,眼都快直了,盯得钟棠浑身不舒服,只好快快转身,往别处望去。
可另一侧还未等钟棠探头去看,就被哐当立起了面六折屏风,把里面的光景挡得严严实实,只是听着声响依稀是某家的夫人与小姐。
而坐在她们后方的,是位有几分年纪的大叔。他看上去倒是有几分修士的样子,钟棠心中感叹,这难得是个真冲着谈玄斗法来的。
这时,却见那法坛之上,一只青铜色的古钟,慢慢自下方升起,悬空于法坛的上空。
周遭人的目光逐渐被其吸引,而片刻之后,那古钟开始发出郁郁的沉鸣。
三声过后,一二十个身穿藏色道袍的太渊弟子,便自法坛西侧,整齐而从容地走了上去。
钟棠稍稍坐正了身子,眯眼去瞧。但见为首的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道人,长相也就堪堪能称得上是俊美,远远比不得他家道长清逸至少钟棠是这么想的。
可从他出现以来,这法坛四周,那小姐夫人们的反应来看,这位怕就是那玉面千郎了。
太渊这边刚刚落座,半空中的古钟,又是三声沉响,而后便是金乌观中之人,自东方登上了法坛。
钟棠顿时眸中泛起点点光亮,一眼便从人群中认出了李避之。
青袍披身,手执木剑,面若冷玉含霜,眸似暗星封冰,当真是钟棠还未想到,该用何等辞赋夸赞一番他家道长,却听那坐在后侧的中年修士,压抑着激动的声音,连连感叹道:芳泽无加,铅华弗御!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经年未见问芷真人,竟,竟还如往昔啊
说完,他难以自抑地仰天长叹,垂头呛桌,咚咚咚地几声,钟棠听着都觉脑门疼。
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钟棠心中感叹一声,原来这位也不是冲着谈玄斗法来的,那小姐夫人们来看道长,他一中年男人就来看道姑。
而那问芷真人,便是这次金乌行首的女道,远远地看不出年岁,论及其相貌倒也当真担得起这几个字,位次上站于李避之前方,应当是他的师姐。
如此,这二观中人也算都到齐了,古钟最后一声沉响后,便又缓缓落于地上。
家师近来因下月迎西隶之事,闭关隐修,故而委派晚辈前来,非是故意怠慢,还望问芷真人莫要见怪
台上,那位玉面千郎恭恭敬敬地向着李避之的师姐行礼,语言谦谦让人寻不出半分错处。
那问芷真人听后,也回礼浅笑,又是一番寒暄。
钟棠自然没有兴趣去听这些,他的目光一直不加掩饰地,落在李避之的身上,只可惜李避之自登法坛以来,半眼都不曾向他这里看过。
钟棠揉揉黄狸儿的软肚皮,正想着该如何引得李道长一顾,却不想乍然被把山水扇挡住了视线。
他烦躁地侧脸避开,一转头,却见竟是身穿黄衫的蒋玉风挨到了他的身边,摇着手中的扇子说道:你往那边靠靠,给我留个位置。
钟棠当即稍愣,青屏山庄一别后,没想到这么快便会再与蒋玉风相见。不过感觉到对方并没有因为立场而改变太多,钟棠心中还是高兴的。
他作出几分怒像,斜倚着矮几不肯动,挑眉说道:这是我的地方,凭什么给你留位置。
蒋玉风却全然不管,只带着一身的酒气往矮几边凑:便凭你我的交情,还不够换你这么半个位置?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