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节
嫡子归来 作者:黄大侠
第21节
幕僚被说得哑口无言。
郭湛安说的没错,除了武帝和后面两位皇帝以外,塔鞑就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打不过,又不能放任塔鞑发展。到最后只能派宗族公主去和亲,名头上那塔鞑的首领还是皇帝的女婿。可谁都知道,去和亲的公主哪一个是有好下场的?
他难道要说这些派公主和亲的皇帝都是千古罪人么?
他不能。
如果郭湛安直接指出这是四皇子的过错,他就能借题发挥,治他一个不敬之罪。可郭湛安就是不上当,转而说是他们几个协同人的错,他如果不担下这名头,那转头就是他对四皇子不敬了。
郭湛安见他这样子,就知道是不敢回嘴了,又说道:“四皇子既然把事情交给你,你就要替他想想。如果再有这样的事发生,你还能遮掩多少次?我们许州又有多少钱替你们挡灾?还请先生为我们许州无辜的百姓和辛苦的将士们考虑一些吧。”
幕僚到底还算有些良心,想到塔鞑那骑兵,不由一阵后怕,点头道:“郭大人言之有理,是我没考虑到。还请郭大人给我两天时间,我一定会草拟出一份可行的方案,不让塔鞑占去便宜。”
郭湛安一笑:“恭候佳音。”
三天后,宁古汉依照约定前来,看到幕僚递给他的那数项条款,不由勃然大怒:“你真当以为我们是狗么?我告诉你,就算我落寞了,我也是狼!既然贵国这么没有诚意,那通商一事就作罢吧!”
幕僚冷哼一声,说道:“你真当以为你还是狼么?你的土地、牛羊、马匹和女人都被其他塔鞑部落占据了,没有我们,你们能熬过这个冬天?”
宁古汉气得浑身肌肉紧绷,他恶狠狠地盯着幕僚,上前几步,伸手就掐住幕僚的脖子,把人从地上提起来。
幕僚身后百步开外的将士见情况不妙,立刻提起武器就要来救那幕僚。而宁古汉身后的塔鞑勇士们也开始变得激动,提着武器就要冲上来支援他们的首领。
郭湛安当机立断,呵斥道:“放开!还有我在!”
宁古汉脸色一变,最终还是把幕僚扔到地上。郭湛安一摆手,示意赶过来的将士们重新退回去。
他这份诚意宁古汉领了,也做了一个不一样的手势,示意自己的勇士们稍安勿躁,回到不远处等待命令。
等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郭湛安捡起宁古汉扔到地上的纸,将上面的条款一条条看下去。
才看了三条,郭湛安就明白宁古汉为何会大发雷霆了——这上面的条款,分明是把这些塔鞑人往死路上逼。
年年称臣岁岁进贡,将所有骏马进献给皇帝,骑兵穿着的盔甲交由四皇子销毁,杀害过本朝子民的塔鞑人要自断一臂等等。下面还有不少条款,但郭湛安看不下去了。
“这个,的确无法让人接受。”郭湛安客观公正地说道,“这些条款统统不作数,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宁古汉气得喘着粗气问道:“那你想怎么样?”
郭湛安看了还趴在地上的幕僚一眼,从怀中掏出一张牛皮纸,交给宁古汉:“你来看看这一份。”
宁古汉接过,看完之后,脸色总算是有所好转:“这才是像人写出来的。”
郭湛安笑道:“既然如此,一式两份,都签了吧。先生,我们这边就由你来代表四皇子签订。”
宁古汉这时候却突然说:“等等,这条不对,什么叫做通商集市上购得的物资与国家和部落无关?”
郭湛安解释说:“朝廷不能保证所有在集市上流通的物资都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如果你们换回去或者是买回去的东西出了问题,与我们无关。如果下次再因为这种事而派骑兵来威胁的话,西北的将士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宁古汉怒道:“你这算什么歪理?出了事不找你们我们还能找谁?不行,这条必须改了!如果出了问题,你们朝廷要赔偿我们。”
“呵,”郭湛安笑了一声,说道,“东西好不好,难道你们没有眼睛么?还是说,塔鞑人就这么愚蠢,不会自己分辨东西的真伪?”
宁古汉脸一红,为自己的子民辩解:“那是因为我们不像你们这样奸诈!”
郭湛安一点都不气,说道:“既然如此,我这边也有几位苦主,从你们那换购得来的草料喂给牲畜吃了,死了一大片。至于那牛皮,也不知道到底是用什么做的,用力一扯就破了。这些,你给不给赔偿?”
宁古汉说不出话来了。
郭湛安接着说道:“这世上哪有什么能保证你永远是受益一方的?与其要我们给出不切实际的保证,不如让你的子民擦亮眼睛,知道谁能相信,谁不可信。”
宁古汉长叹一声,最终还是签了。
幕僚看着手中的协议,还是有点不敢相信:“郭大人,这当真能让我拿回去交给四皇子?”
一旦落入四皇子手中,这功劳可就没郭湛安的份了。他就不信郭湛安能这么大方,把到手的政绩拱手让人。
岂料郭湛安一点都不在意,说道:“这件事本来就是陛下交给四皇子的,四皇子诸事缠身,总有纰漏,我不过是替四皇子查漏补缺,这哪里比得上四皇子运筹帷幄的功劳大呢?倒是先生,还请先生替我在四皇子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幕僚也就不再和郭湛安客气,心中还暗暗发笑,嘲笑郭湛安这个傻子,他身上都已经打上三皇子李绍钧的标签了,还指望着现在转投四皇子?先不说四皇子要不要,郭湛安找上他,那就是找错人了——四皇子离开许州的时候可是把这件事交代给他的,他去李绍锦面前帮郭湛安美言,不就是摆明了是他无能,要郭湛安替他收拾烂摊子么!
幕僚只当自己捡到了天大的便宜,却不知道这是郭湛安以进为退,为的就是不让其他人知道这件事情中有自己的身影。
就在幕僚回京的路上,通商集市又一次开始了。这次集市按照郭湛安写的条款为基准,虽然偶有争吵,甚至还有两次斗殴,但整体双方都是满意的。
郭湛安的那些话启发了宁古汉,他回去之后就交代自己的子民,拿到集市上的物资绝对不能有劣品,免得坏了名声。那些商人可要比他们精明多了,一旦发现从他们手中换来的东西有问题,下次生意可就没那么容易做了。
但同时,宁古汉也提醒自己的子民要擦亮眼睛,不要再以为那些商人卖给他们的就一定没有问题,要学会自己辨别货物的好坏,货比三家。
一番比较下来,塔鞑人们发现不少商人卖给他们的都是好坏参半,稍不留神就被他们骗去了。只有两家摊子里卖的东西成色好、分量足,不似作假。
塔鞑人大多都认死理,发现这两家铺子没有欺骗他们,就都拿着东西往这两家摊子前凑,剩下的几家相比之下就冷清不少。
“多亏有大人提点,我们才收获了这么多。”从集市回来后,酒楼老板专门拜见了郭湛安,将自己所得的全都写在单子上,交给郭湛安。
郭湛安接过一看,也被这次的收获吓了一跳:“这么多?”
“大人没去集市,不知道这些塔鞑人有多死脑筋,听说我这边卖出去的没假货,就抖往我这边凑了。哦,还有另外一家,也是按照大人吩咐的在做。”
郭湛安点点头,说道:“三九天就要来了,我看这雪一天积得比一天后,等融雪了怕是会更冷。棉衣棉鞋和再加厚一点,肉干再多准备点,还有暖身用的烈酒,风寒用的药物,这些都准备起来。”
酒楼老板不敢大意,连连应下,又问道:“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郭湛安招招手,示意他上前一步说话:“记住,这次去,塔鞑人要肉干和药,就让他们拿铁矿来换!”
酒楼老板心一颤,忍不住提醒郭湛安:“大人,以往如果塔鞑人敢私自卖铁矿给我们,回头可都是被塞进麻袋里,活生生被马踩死的!这,这他们不会答应的吧?”
郭湛安却坚持说道:“按照我说的去做。”
酒楼老板不敢再多说什么,慌忙领命回去准备。
十天之后,集市又开始了。正如酒楼老板所料,当塔鞑人听说要拿铁矿来换取肉干和药,都纷纷打退堂鼓,宁可冒着被骗上当的风险去别的摊子前换购,也不敢和郭湛安授意的两个摊子做生意了。
但很快,塔鞑人发现,这次来集市的商人没有之前的多,带来的货物也没有之前的多,没过多久,其他摊子上都已经空荡荡了。
没买到食物等物资的塔鞑人有些犹豫,看着那两个摆放满棉衣和肉干的摊子良久,最终还是只换购了一些棉衣,就一一散去了。
酒楼老板无奈,将这件事告诉给郭湛安,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郭湛安说什么都不肯改变自己开出的条件,还是坚持要塔鞑人拿铁矿来换取食物和药物。
“你要注意观察,有些塔鞑人或许有这胆子,但是怕被族人发现。你要做的,就是替他们遮掩好,让他们多几次用铁矿换食物的机会。”
酒楼老板心中叹了口气,他比郭湛安大了两个轮回,但身份不如郭湛安。虽然明面上不好说,但酒楼老板心底里是真觉得郭湛安这回是太自负了,前几次和塔鞑人的交锋给了他太多的自信,居然让他开出这样的条件。
积雪越堆越厚,北风越刮越冷,其他商人存着的货物已经陆陆续续被换光了,而塔鞑人却始终不愿意拿出铁矿。
但这次的集市,显然要有所改变了。
就在酒楼老板以为这次依旧是毫无收获的赶集时,本来是去解手的伙计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凑到他身边悄声说:“老板,有、有塔鞑人刚找我,说是愿意用铁矿来换肉干吃!”
酒楼老板一惊,连忙细问道:“到底怎么回事?找到你的塔鞑人是男是女?哪个部落的?长什么样子?会不会是塔鞑人的奸细?”
伙计如实回答道:“那人是个女人,什么部落我不清楚,她带着帽子,还用布把脸给围住了,不过我看她露出来的那一小截胳膊,肉都没了,就只剩下皮包骨了!”
酒楼老板听了,低头细想了一会儿,就明白过来了。
因为他们开出的条件,让塔鞑人只能去别的摊子上换购食物。那些摊子是本地商人的,背后虽然有几个家族支持,但哪里比得上他背后的姜言年和郭湛安?这几次集市下来,原本存着的只怕都已经卖光了,剩下一些要留着自己过冬,又或者是待价而沽,当然不可能卖给塔鞑人了。
不用铁矿换食物那就等着活生生饿死,而用铁矿换食物,如果藏得好,那就还能有一条生路!
无论是谁,面对死亡都不傻,那几个饿极了的塔鞑人估计是走投无路,才敢趁着有伙计离开摊子的时候联系上这伙计。
想到这,酒楼老板不由想起一个月前郭湛安的叮嘱——“你要注意观察,有些塔鞑人或许有这胆子,但是怕被族人发现。你要做的,就是替他们遮掩好,让他们多几次用铁矿换食物的机会。”
这人,怕是连这一点都料到了吧!
酒楼老板不寒而栗,暗自庆幸自己不是和郭湛安为敌,连忙让这伙计去找那个塔鞑人,转达他的话:“把肉干埋在集市东边一里外的枯树下,半个时辰之后我派人去拿,如果有铁矿,肉干就放在集市西边三里外的石碑下面。一两铁矿换三斤肉干,或者是二两药。”
伙计把这话背熟了,又假意肚子疼,离开摊子去找那塔鞑人去了。
第二天,酒楼老板便把两斤三两的铁矿交给了郭湛安。
“不够,”郭湛安说道,“光这么点铁矿能做什么?你多准备些肉干,还有那些棉衣棉裤棉袜,除了烈酒,你摊子上的东西全都要他们拿铁矿来换。”
酒楼老板这会儿是不敢再质疑郭湛安什么了,虽然他心中担心万一事情闹大,被塔鞑部落的首领发现就不好了。但既然郭湛安都没有说,也轮不到他来操这份心。
临近过年,来赶集的商人越来越少。这一天,酒楼老板正缩在自家摊子前小憩呢,突然摊子前来了一队塔鞑人。
为首的是一个高大的大胡子塔鞑男人,手中带着的扳指彰显着他是某个部落首领的身份。
几个伙计看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不敢上前招呼,只好把酒楼老板喊醒:“老板,有人找你。”
酒楼老板睁开眼,发现摊子前不知什么时候来了这么多塔鞑人,下意识以为自己和塔鞑人暗地里的交易被发现了,这群人是来兴师问罪的。
他强装着镇定,问道:“几位,想换什么啊?我们这边除了酒,其他可都是要用你们的铁矿来换的。”
那塔鞑首领出人意料地说道:“老板,你看这些铁矿够不够。”
他话音刚落,身后的子民向两边散开,露出那一车的矿石。
“这……”酒楼老板语塞了,“你……”
塔鞑首领张大嘴一笑,说道:“不过是些铁矿罢了,哪里比得上我部落子民的性命重要。就算你们有了这些矿石,也不够抵挡我们的铁骑的。来,这总共几百斤的铁矿,你们都拿去。给我们肉干、衣服、烈酒!”
老板定下神,把几个伙计都喊过来,一一分配他们的任务。一时间,又是称重,又是清点物资,好不热闹。
“慢着!”就在这时候,宁古汉领着人从远处匆匆赶过来,一身杀气地对着塔鞑首领发脾气:“查打,你怎么能把铁矿卖给他们!”
叫做查打的塔鞑首领毫不在意:“我们部落没东西吃,没衣服穿,没药治病,你说该怎么办?”
宁古汉说道:“那你也不能把铁矿交给他们!你们过不下去了,来投奔我不就行了么?”
查打哈哈大笑,说道:“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就想趁着我们部落过不下去了,把我们并进你们的部落里。”
宁古汉辩解道:“我并没有这么想,我只是觉得大家都是塔鞑人,应该互帮互助。你们有困难,那就来找我,我会帮你们的。你们把铁矿卖给他们,明天他们就会提着这些铁矿做的刀来砍我们的头!”
查打毫不领情:“我不怕!你别以为我不知道,这一个月里你已经吞并了两个小部落了。哦,不对,应该说,这两个小部落是走投无路,向你求救你却拒绝了。等到他们冻死、饿死、病死了好多人,最后只剩下二十多个人答应背叛自己的部落,加入你们的部落,你才给他们少的可怜的食物。”
当场被查打戳穿,宁古汉有些恼羞成怒,可他又不能当着众人的面发火,免得坐实了这件事。
他只好沉下声音说道:“查打,我再说一遍,你不能把这些铁矿卖给他们,否则,你就是我们塔鞑的罪人。”
查打这次是铁了心要做成这笔生意,哪怕要和其他部落撕破脸:“我部落的人都快饿死了,与其做自己部落的罪人,不如做其他部落的罪人。”
宁古汉别无他法,他最后转头瞪了酒楼老板一眼,便领着自己的人离开了。
等人走了,查打催促道:“快点,把我要的东西给我。”
酒楼老板不敢犹豫,赶紧根据铁矿的重量,清点完查打要用的物资交给查打部落的人。随后,他命人在这些铁矿外包上厚厚的麻布,又花了一笔钱请三支小队护送他们回到许州。
☆、第82章 过年
有了查打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之后的两次集市上,又有三个小部落愿意用铁矿换物资了。宁古汉几次三番威胁都铩羽而归,只能眼睁睁看着塔鞑草原上那些珍贵的铁矿一车车地送进敌国手中。
年前最后一次集市,又带回了好几车的铁矿。郭湛安趁着姜言年人在许州,和人约好在酒楼见面,把藏着铁矿的密室钥匙交给姜言年。
“有多少了?”
郭湛安比了个数字,说道:“等过完年,你悄悄地请信得过的工匠来,这块我不熟悉,就全交给你了。”
姜言年点点头,端起酒杯,说道:“敬你一杯。”
两人相识于幼年,又沾亲带故,自小就十分亲密,十几年的相处让他们许多事情都尽在不言中。
姜言年人在军营,不像郭湛安,过年的时候还有六天的休沐,除了大年初一休息一天以外,其余日子还是要驻守军中。他这次出来实属不易,又要瞒天过海找来工匠用这些稀有的铁矿制作兵器铠甲,整个人忙得和陀螺一样。
另一边,郭湛安也好不到哪里去。眼看就要过年了,他手头上还有不少积攒下来的公务没有处理完。来年开春要建的三条水渠,前几天终于逮住的叛国贼,还有许州所辖区域递交上来的审判文书,都要他来处理。
一天之内,郭湛安忙得甚至连水都来不及喝上几口,等日头下沉回到家,霍玉眼尖地发现自家哥哥的嘴唇居然裂开了!
他赶紧让人去取膏药过来,自己则亲自给郭湛安倒了杯热水,递到郭湛安面前:“哥哥,先喝口水。”
郭湛安早就渴了,一杯热水下肚,冷了一天的胃慢慢暖和起来。这时候,小厮捧着药膏过来,霍玉接过,让小厮退下,自己则擦干净手,打开药膏盒子,用小拇指勾取了一些,均匀地擦在郭湛安嘴唇上。
郭湛安也不知道是这药膏接触裂口的缘故呢,还是霍玉那小手指在嘴唇上若有似无的触感的缘故,总之觉得双唇发麻,当中还带着点轻轻的痛。
他一时没忍住,抿了抿嘴,把霍玉的小拇指给吃进去了。
霍玉脸一红,说道:“哥哥,给你上药呢。”
郭湛安哪有那么容易放过霍玉。这几天他忙坏了,为了不把今年的公务积攒到明年再处理,有时候晚上还要留在府衙里办公,等回到家,霍玉早就支撑不住睡下了。
他这会儿非但没放过霍玉,反而得寸进尺,把霍玉的小拇指吃进嘴巴里,还不忘用舌头舔两下。
这下霍玉急了,连连道:“哥哥,哥哥别吃了,上头还有药膏呢。”
可这已经来不及了,郭湛安只觉得嘴巴里一股腻味,好不舒服,不由皱了皱眉,这才肯放开霍玉。
霍玉抽出手指,半是幸灾乐祸地说道:“早就说了别吃了,哥哥你非不听。”
郭湛安一挑眉,说道:“既然不想让我吃进去,怎么自己不抽出来?”
霍玉脸一红,但还是老实回答:“忘了,哥哥没点头,我就忘了。”
这小家伙,眼看着又要大一岁了,还是像小孩子一样。难道没有他的允许,就什么都不做了么?
郭湛安正是又开心又心疼,把霍玉揽进怀中,说道:“你我之间没有什么不能讲、不能做的,你要是不喜欢,就抽出来,嗯?”
霍玉点点头,涨红着一张脸补充说道:“其实、其实我并不讨厌的。”
说完这句话,霍玉自觉没法见人,整个头埋进郭湛安的怀里,无论郭湛安怎么哄,就是不肯抬起来。
两个人在屋里你侬我侬,可苦了屋外的贾欢。一直等霍玉又肯重新抬起头和郭湛安说笑,贾欢听着屋里头的动静,这才在门外说道:“少爷,二少爷,今年过年送的礼单我整理好了,还请少爷和二少爷过目。”
郭湛安扬声道:“进来。”他的手则松开,霍玉赶紧坐到旁边的凳子上,还不忘把弄皱的衣服袖子整理好。
贾欢进屋后没有抬头,只是循声走到郭湛安面前,将手中的礼单双手奉上。
郭湛安接过,问道:“这是你拟的?”
贾欢应道:“正是小的拟的,可是有什么纰漏?”
郭湛安又看了几眼,说道:“拿笔来。”
贾欢忙到一旁的桌子上取笔,双手递给郭湛安。
郭湛安接了笔,却不接着写,而是转头问霍玉:“这礼单你看过了么?”
霍玉摇摇头:“本来贾欢是想把这件事交给我的,但我从小就上生活在老虎寨里,对这些东西一窍不通,所以拜托贾欢来办。”
郭湛安将礼单递到霍玉面前,说道:“既然一窍不通,那就学着点。没道理等我回到了京城,逢年过节的礼单都要贾欢来操办,说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霍玉不解:“贾欢办事妥帖,又是跟着哥哥在京城中生活了十几年,他都做不好的事情,交给我去做,岂不是更叫人笑掉大牙么?”
郭湛安一双深情的眸子看着霍玉,眼中调笑之意明显,看到霍玉大半个身子都要酥麻了。贾欢在一旁忍俊不禁,见自家少爷一直没有解释,也不说话,就斗胆说了一句:“二少爷,这礼单从来都是当家主母来准备的。”
轰!
霍玉只觉得耳边有雷炸开了。这礼单是要当家主母准备的,而郭湛安又想把郭府的礼单交给他来准备,这、这岂不是让郭府人都知道他和郭湛安真正的关系了么!
他自己是不怕的,甚至恨不得立刻昭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郭湛安是他的人。但霍玉读了几年书,明白天底下的主流还是男女欢爱,至于男人与男人,传出去终归是不好。
为了郭湛安的仕途,霍玉一直隐忍着,整日患得患失的,走在街上总觉得别人看自己的眼神中另有深意,似乎早就发现了他和郭湛安的感情。为此,霍玉干脆闷在家里专心读书,就怕自己出门会不小心露出马脚。
如今郭湛安当着贾欢的面说出这句话,岂不是、岂不是要让许州的人都知道这件事么!到时候、到时候自家哥哥的仕途那该怎么办!
想到这,霍玉连连推拒:“哥哥,这件事太重要了,我没信心能做好。”
郭湛安只当他是害怕了,宽慰道:“你别怕,今年你看着我做,明年开始交给你,我在旁边替你把关,怎么样?”
“不不不,这件事、这件事传出去,对哥哥不好。”霍玉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担忧,“哥哥的仕途才刚刚开始,不能因为这件事影响你的仕途。”
郭湛安却执意坚持要霍玉参与进来,说道:“我尚未娶妻,对外你是我的兄弟,对内你是我的爱侣,替我准备年礼又怎么了?谁有意见,让他到我面前来讲!还是说,你觉得自己整天管着那些人的扫除洗涤就够了?”
霍玉连连摇头:“哥哥别担心,我就是不放心那些人,所以才管得严一点。之前你被陷害那阵子,有好几个下人都趁机卷铺盖走人了,我觉得他们都不忠心。”
郭湛安知道,霍玉只要一碰到他的事情,就格外小心翼翼,甚至到了有些疯魔的地步。他猜测,这与霍玉小时候身处的环境有关——霍大山身为土匪,一朝失败,就被手底下的兄弟背叛,死前身边只有十几个兄弟了,而他一手建立起来的老虎寨,也分崩离析,剩下的人只能靠种田打猎为生。
霍玉小小年纪就经历了这些,心底里其实对很多人都藏着不信任。这世上,恐怕只有他和孙老是霍玉可以完全信任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些人的卖身契都在你手上,他们掀不起风浪来的。我知道,你要说那个被收买的门房,那是我一时疏忽,轻信于他,但后来我不是重新订了规矩,让他们相互监督了么?”郭湛安耐心教导霍玉,“小心是好事,但千万不能什么事都小心翼翼,事必躬亲。你就这么个人,这么点力气,怎么可能把成千上万琐事都处理好?玉儿,你是郭府的二少爷,是上位者,要在下人面前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万万不能让他们觉得你好欺负。你总是在他们面前检查角落有没有打扫干净,厨房里蒸的是绿豆糕还是荷叶糕,他们只会看不起你。”
霍玉听了郭湛安这一席话,有所感悟:“那哥哥的意思是,我自己不能出现,但是可以派人去看着?”
郭湛安点头道:“这是一个法子,但你派人去看着了,会不会担心这些人和那些下人同流合污,又要派其他人去看着这些人?其实还有一个法子,你不定时随便找人去检查一圈,做得好的有赏,做得差的要罚,至于那些偷懒赌博喝酒的,直接发卖。”
霍玉不笨,他只不过是没像郭湛安那样,在后院长大。其实这些是是管理后院最简单的手段了,经郭湛安这么一说,霍玉就明白过来了。
“谢谢哥哥指点,我一定会改过来。”
郭湛安奖赏似地在霍玉鼻尖上亲了一下:“来,看着,我教你。你看这第一家,就是许州知府谢秉,他还没有家眷,所以女人喜欢的、爱用的都不用准备。谢秉十分喜爱文墨,正好我们库房里有两幅前朝的书法,送给他,既投其所好,又不失风雅。哪怕让别人知道了,也不能说什么。”
“还有,接下去这家是许州的大家……”
郭湛安耐心地给霍玉一点点解释,一旁的贾欢只好低着头,又是高兴自家少爷找到一个全心全意爱着他、守护着他的人,又不禁担忧起他日回到京城,霍玉面对京城郭府的后院,该如何应对。
今年过年较之去年更加热闹。郭湛安升任许州通判后,来郭府送礼的人多了许多,郭湛安有意锻炼霍玉,就一直把霍玉带在身边,顺带着也让许州诸人认识一下霍玉,让众人知道霍玉的身份,日后见面也好知道分寸。
霍玉这才知道,送礼人身份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许州几家商户派来的,都是他们的大管家,甚至有两家是亲自拜访,这些人,郭湛安就要亲自接待。
还有谢秉,虽然派来的是二管家,但因为是郭湛安的上峰,所以也要郭湛安亲自出面接待。
而剩下的,都是身份不够,由贾欢出面讲几句喜庆的客套话就够了。
忙碌了一天,等终于送走最后一批送礼的,霍玉觉得自己的脸都要笑僵了。
郭湛安看着霍玉揉着自己脸颊那模样,笑着问他:“这样就受不住了?”
霍玉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点头承认:“太累了,没想到笑还那么累,还不如哥哥整天板着个脸轻松。”
郭湛安听了,故意凶他:“你再说一遍?”
霍玉可不怕他,笑嘻嘻地又说了一遍:“哥哥平日里不就是这样么。”说着,霍玉还不怕死地模仿郭湛安平时皱眉头的样子。
郭湛安见了,忍俊不禁,伸手揉了揉霍玉的额头,说道:“好,等今儿个晚上,让你知道我能有多凶。”
霍玉急了:“哥哥,明天就是除夕了,还有好多事情呢!”
郭湛安斜眼瞧他:“伺候哥哥就不算事情了?”
论起嘴仗,霍玉当然落了下风:“算,算正事。”
郭湛安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到了除夕,再也没有访客来访,郭湛安和霍玉终于能清闲片刻。因为母亲的牌位还留在京城郭府,郭湛安只能领着霍玉朝着京城的方向磕头,下定决心终有一日要了却母亲的遗愿——将母亲的牌位从京城郭府中接出来,与狄家的列祖列宗摆在一块。
霍玉和郭湛安相处一年多了,见他这样子,就知道是想起了早逝的母亲。他知道这时候劝不如不劝,所以没有说话,只是握住郭湛安温热的大手,靠在郭湛安身边。
郭湛安明白霍玉的贴心,也不多说,只是反手紧握住霍玉的手,两人在这寒冷的冬天相互偎依着,心底则如同火一般暖热。
过了良久,郭湛安只觉得腹中传来一阵响动,才惊觉自己和霍玉已经跪了这么长时间了。
他倒还好,可怜霍玉人小,身子骨又不如寻常人,这时候早就双腿发麻,只能靠着郭湛安勉强行走。
郭湛安真是又气又疼,拿来药油替霍玉揉着发红的膝盖,说道:“既然受不住,为何不跟我说?”
霍玉笑着说道:“跪的是哥哥的母亲,再多跪些也是值得的。”
郭湛安纠正道:“什么我的母亲,难道不是你的母亲了?”
霍玉笑容一僵,有些迟疑地说:“伯母怕是不愿意我这么喊吧。因为我的关系,哥哥都讨不到媳妇了,伯母能不怪我我就心安了。”
郭湛安一边替霍玉揉着膝盖,一边正经地说道:“我长那么大,能替我挡两回刀子的人就只有你一个。除了你,我娘还能放心把谁放在我身边?要是她不愿意,早就在你陪着我跪的时候下一道雷劈死我这不孝子了。你说,你该不该换个称呼?”
霍玉心里头开心坏了,喜极而泣,拼命忍着眼泪点头道:“是,有我陪着哥哥,娘在天之灵一定会放心的。我霍玉别的不会,一定会好好照顾好、保护好哥哥的。”
郭湛安擦干净手,替霍玉抹去双颊上流下的眼泪:“好端端的,哭什么。”
霍玉一把抹去眼泪,带着哭腔笑道:“没哭呢,我是在笑,在笑。”
郭湛安见他这样子,干脆一把将霍玉抱起来:“你这膝盖刚擦了药油,不便走动,我抱你去大厅。”
霍玉下意识想要挣扎,可想起这一年来的种种,以及郭湛安的剖白,原本一直摇摆的心头一次彻底定下来。
他双手环抱住郭湛安宽阔的背脊,头贴在郭湛安的胸膛上,听着郭湛安有力的心跳声。
就是这个人,他想,就是这个人,他一辈子都不会放手的。
第83章 跋扈
过了年,郭湛安又开始忙着处理许州的各项公务,而霍玉则逐渐克服冬日里赖床的毛病,认真完成郭湛安布置的功课。
过了元宵,冬日的寒风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威力,草原上冒出了新芽,起初不过是指甲片长短的,不过几天的功夫,就长成了一片。塔鞑人驱赶着冬日里幸存下来的牛羊在草原上放牧,虽然只有少数,但到底是生的希望。
与此同时,参加通商集市的塔鞑人开始减少,最近一次,人数只有年前的一半。
郭湛安接到消息,转头看着窗外树枝上的嫩芽,感叹了一句:“春天要到了啊。”
出了正月,京城中来了四皇子的使者,领着人来到许州府衙门口,点名要见谢秉和郭湛安。门房见他衣着光鲜,腰上挂着的是上等的白玉,虽然一路颠簸,但始终红光满面,喜气洋洋,只当是京城来的贵人,所以虽然对方没有拜帖,也连忙把人迎到内里上了好茶,自己则匆匆去向内里的人汇报。
谢秉得知消息,终于是松了口气——之前四皇子的幕僚挪用了不少税收,年前许州一年的税收就要送往京城,这中间的差额是他垫上的。
谢秉出身贫寒,从小就被教育要节衣缩食,精打细算,为了省下聘礼,他连老婆都没娶。那四皇子的幕僚借钱都快两个月了,他还真怕四皇子不还。
现在京城里来了人,谢秉觉得自己总算是看到希望了。
另一边,郭湛安有些疑惑,那欠条上并没有他的名字,他又断定留下来的那个幕僚不会告诉李绍锦在处理塔鞑这件事情上有他郭湛安的事,为何现在指名要他也去见?
虽然心中疑惑,但李绍锦贵为四皇子,这身份是郭湛安远远比不上的。他不愿意在这些小事上给李绍锦借题发挥的机会,便暂时放下手头上的公务,去前厅见那四皇子的使者。
郭湛安来到前厅,只见一个陌生的年轻人坐在上座,而堂堂许州知州谢秉只能坐在下首,与此人客套。
郭湛安心中有自己的思量,面上却不显,只当什么都没注意,进了前厅和二人相互问好。
谢秉见是郭湛安来了,起身迎道:“郭大人,你来的正好,来来来,我为你引见柴公子。”
上座的柴公子却不起来,反而是美滋滋地品着茶,只拿眼角去看郭湛安。
谢秉脸上一僵,随后恢复正常,说道:“郭大人,这位是四皇子的好友,京城的柴公子。柴公子,这位就是我们许州的通判郭湛安郭大人。”
那柴公子这才慢悠悠起身,脸上带着一丝蔑笑,说道:“原来是郭大人,我在京城可是久闻郭大人的大名,如今见了,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郭湛安并不清楚这人的真实目的,不过既然是李绍锦的人,铁定不会安什么好心,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应付:“哪里的话,郭某不过是幸得陛下垂青,自幼跟在三皇子身边,沾染了一些皇家仙气罢了。”
“呵呵,郭大人倒是有些自知之明。”柴公子皮笑肉不笑地说了一句,不等其他二人说话,自己率先坐下,“今日前来,是四皇子特地让我来替他取回一样东西。”
谢秉听了,心中不由焦急——这四皇子说是要取回东西,那就只能是那张欠条,可钱呢?
谢秉当然不会那么轻易就交出来,他干脆装傻,问道:“柴公子,敢问您指的那样东西,是哪样东西?”
柴公子眉毛一挑,说道:“怎么?你们不就看四皇子好说话,趁火打劫,非逼着他的先生用四皇子的名义写下欠条,现在不敢承认了?”
谢秉急了,忙解释道:“柴公子,当日的确是四皇子的先生急着用钱,这才从许州的税收里面挪用了一部分,这些可都是在欠条上白纸黑字写着的。”
“行了,不就是要钱么,”柴公子不耐烦地说了一句,从袖中的暗袋里拿出一个袋子,扔到谢秉的脚边,“就这些了,快些把东西交给我。”
谢秉看着脚边那钱袋子,真是弯腰也不是,不弯腰也不是。
就在他纠结是要面子还是要银子的时候,一只手出现,把钱袋子从地上捡起来,交给了谢秉——正是郭湛安。
郭湛安面色如常,说道:“大人,先数数吧,若是对不上,又要大人破费了。”
谢秉忙应了一声,堆起笑容对柴公子说道:“柴公子还先等等。”
柴公子脸色一变,说道:“都在这了,你信不过我,难道还信不过四皇子么?”
郭湛安出声打圆场道:“并不是信不过四皇子,这是官场的规矩,柴公子不入朝为官,对这些规矩怕是不熟悉。”
柴公子脸色愈发不好了,冷笑了一声,说道:“倒是忘了,郭大人年纪轻轻就是探花郎,听说去桐花县当县令的时候还吃了不少苦头,倒是让我们这些世家子佩服。其实我们这些人,从小就是娇生惯养,父亲虽然严厉,但家中总有一个慈母在,就算在父亲那挨了打骂,也有母亲心疼。郭大人,你说是不是?”
郭湛安不动声色地点点头,说道:“自然。”
柴公子只觉得自己就好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他本意是讽刺郭湛安年幼丧母,父亲又不管他,是个没人疼没人爱的,哪里想得到郭湛安居然不接招。
这时候,谢秉清点完钱袋子里的银两,喜滋滋地说道:“柴公子,这四皇子是不是给错了?你看,这还有两锭金子,可是比借用的税收款项多多了。”
柴公子像是想到了什么,说道:“四皇子那时候是贵人多忘事,京城中还有要事等着他处理,这才忘了留下些银两。要我说,四皇子哪里看得上那些银子?对了,怕是你们还不知道呢,正月里头皇上为了嘉奖四皇子,已经下旨封四皇子为英王了!这可是这一辈皇子当中头一个封王的,皇上高兴,大摆了三天宴席,庆祝四皇子,哦,不对,现在可要称呼他为英王了,为英王庆祝呢。”
谢秉忙奉承道:“这可是大喜事,柴公子怎么不早点和我说呢?我还能准备一份贺礼好恭贺英王。”
“呵呵,英王家中藏宝万千,你那些算得了什么,还是少拿出来,免得丢人。”柴公子说话的时候,一直盯着郭湛安看,生怕错过他脸上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
郭湛安知道,这个柴公子一开始不提,一直以四皇子称呼李绍锦,直到现在才告诉他们四皇子封王,为的就是看他惊慌失措的表情。
可惜了,他郭湛安岂是这么沉不住气的人。
“四皇子是天之骄子,封王也是情理之中,”郭湛安淡淡地说道,“不知这英王是镇国亲王,护国亲王,还是辅国亲王?”
“辅国亲王不过区区三品,哪里配得上英王的身份?如今英王是护国亲王,那也是因为陛下说了,如果现在就是一品的镇国亲王,那改明儿可不就该是当朝太子了么!不过,就算是辅国亲王,英王也是兄弟里头一个的,什么三皇子五皇子,都得以他为尊,越不过去。”
郭湛安似笑非笑地看了柴公子一眼,说道:“太子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是所有人都当得了的。”
“郭大人言之有理,”柴公子闻言一笑,“也只有英王这样的,才配得上太子的身份呢。可惜啊,像这样的功劳哪里是天天都有的,要是再有这么大一个功劳,英王的太子之位指日可待。”
郭湛安连连摆手:“柴公子慎言,我可没这么说。私下议论皇储,传出去可是杀头的罪,郭某虽然不才,忠君爱国遵纪守法的道理还是懂的。”
柴公子脸色一黑,咬牙切齿地说道:“多谢郭大人提醒。只不过,现在只有我们三个人,又有谁会说出去呢?”
郭湛安笑着给了四个字:“隔墙有耳。”
这一次交谈不欢而散。
柴公子炫耀没成,反而被郭湛安好一通教训,憋了一肚子气回了下榻的酒楼;谢秉虽然拿到了钱,但被柴公子如此奚落,又不得不隐忍不发,面子里子全没了,哪怕他当惯了孙子,都咽不下这口气;至于郭湛安,他虽然是故意让李绍锦先立功,可没想到皇帝居然趁机封王,让李绍锦成了这一辈皇子中头一个封王的,现在京城里李绍钧明面上都要退让了!
郭湛安回到书房,本想提笔给姜言年书信一封,可旋即想到几日后的集市,又放下笔,继续处理公务。
等到散衙,郭湛安并没有直接回郭府,而是去了酒楼,借着买些鸭爪醉虾回去的机会,与酒楼老板聊了几句。
“宁古汉最近还来集市么?”
酒楼老板思索了一下,点头道:“来的,查打他们都不来了,但他每次都会来。大人,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郭湛安摇头解释道:“查打那些部落人数少,有了那些牛羊就够支撑一段时间。宁古汉趁着冬天吸收了不少人,部落里头的食物还不够,又担心自己部落的人私下用铁矿和我们交易,所以每次都会过来看着。这样,你给我安排一个身份,下次集市我和你一起去。”
酒楼老板不敢多打听郭湛安去集市的目的,只是点头说道:“明白了,那就要委屈大人扮成我的伙计。”
“好。”
于是,几日后,去集市的商队里多了一个陌生的伙计。
与塔鞑通商的集市规模越来越大,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每次都会有生面孔出现在商队当中,所以尽管有人注意到了,也并不会去探究此人的身份。
第21节
恋耽美
第21节
幕僚被说得哑口无言。
郭湛安说的没错,除了武帝和后面两位皇帝以外,塔鞑就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打不过,又不能放任塔鞑发展。到最后只能派宗族公主去和亲,名头上那塔鞑的首领还是皇帝的女婿。可谁都知道,去和亲的公主哪一个是有好下场的?
他难道要说这些派公主和亲的皇帝都是千古罪人么?
他不能。
如果郭湛安直接指出这是四皇子的过错,他就能借题发挥,治他一个不敬之罪。可郭湛安就是不上当,转而说是他们几个协同人的错,他如果不担下这名头,那转头就是他对四皇子不敬了。
郭湛安见他这样子,就知道是不敢回嘴了,又说道:“四皇子既然把事情交给你,你就要替他想想。如果再有这样的事发生,你还能遮掩多少次?我们许州又有多少钱替你们挡灾?还请先生为我们许州无辜的百姓和辛苦的将士们考虑一些吧。”
幕僚到底还算有些良心,想到塔鞑那骑兵,不由一阵后怕,点头道:“郭大人言之有理,是我没考虑到。还请郭大人给我两天时间,我一定会草拟出一份可行的方案,不让塔鞑占去便宜。”
郭湛安一笑:“恭候佳音。”
三天后,宁古汉依照约定前来,看到幕僚递给他的那数项条款,不由勃然大怒:“你真当以为我们是狗么?我告诉你,就算我落寞了,我也是狼!既然贵国这么没有诚意,那通商一事就作罢吧!”
幕僚冷哼一声,说道:“你真当以为你还是狼么?你的土地、牛羊、马匹和女人都被其他塔鞑部落占据了,没有我们,你们能熬过这个冬天?”
宁古汉气得浑身肌肉紧绷,他恶狠狠地盯着幕僚,上前几步,伸手就掐住幕僚的脖子,把人从地上提起来。
幕僚身后百步开外的将士见情况不妙,立刻提起武器就要来救那幕僚。而宁古汉身后的塔鞑勇士们也开始变得激动,提着武器就要冲上来支援他们的首领。
郭湛安当机立断,呵斥道:“放开!还有我在!”
宁古汉脸色一变,最终还是把幕僚扔到地上。郭湛安一摆手,示意赶过来的将士们重新退回去。
他这份诚意宁古汉领了,也做了一个不一样的手势,示意自己的勇士们稍安勿躁,回到不远处等待命令。
等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郭湛安捡起宁古汉扔到地上的纸,将上面的条款一条条看下去。
才看了三条,郭湛安就明白宁古汉为何会大发雷霆了——这上面的条款,分明是把这些塔鞑人往死路上逼。
年年称臣岁岁进贡,将所有骏马进献给皇帝,骑兵穿着的盔甲交由四皇子销毁,杀害过本朝子民的塔鞑人要自断一臂等等。下面还有不少条款,但郭湛安看不下去了。
“这个,的确无法让人接受。”郭湛安客观公正地说道,“这些条款统统不作数,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宁古汉气得喘着粗气问道:“那你想怎么样?”
郭湛安看了还趴在地上的幕僚一眼,从怀中掏出一张牛皮纸,交给宁古汉:“你来看看这一份。”
宁古汉接过,看完之后,脸色总算是有所好转:“这才是像人写出来的。”
郭湛安笑道:“既然如此,一式两份,都签了吧。先生,我们这边就由你来代表四皇子签订。”
宁古汉这时候却突然说:“等等,这条不对,什么叫做通商集市上购得的物资与国家和部落无关?”
郭湛安解释说:“朝廷不能保证所有在集市上流通的物资都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如果你们换回去或者是买回去的东西出了问题,与我们无关。如果下次再因为这种事而派骑兵来威胁的话,西北的将士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宁古汉怒道:“你这算什么歪理?出了事不找你们我们还能找谁?不行,这条必须改了!如果出了问题,你们朝廷要赔偿我们。”
“呵,”郭湛安笑了一声,说道,“东西好不好,难道你们没有眼睛么?还是说,塔鞑人就这么愚蠢,不会自己分辨东西的真伪?”
宁古汉脸一红,为自己的子民辩解:“那是因为我们不像你们这样奸诈!”
郭湛安一点都不气,说道:“既然如此,我这边也有几位苦主,从你们那换购得来的草料喂给牲畜吃了,死了一大片。至于那牛皮,也不知道到底是用什么做的,用力一扯就破了。这些,你给不给赔偿?”
宁古汉说不出话来了。
郭湛安接着说道:“这世上哪有什么能保证你永远是受益一方的?与其要我们给出不切实际的保证,不如让你的子民擦亮眼睛,知道谁能相信,谁不可信。”
宁古汉长叹一声,最终还是签了。
幕僚看着手中的协议,还是有点不敢相信:“郭大人,这当真能让我拿回去交给四皇子?”
一旦落入四皇子手中,这功劳可就没郭湛安的份了。他就不信郭湛安能这么大方,把到手的政绩拱手让人。
岂料郭湛安一点都不在意,说道:“这件事本来就是陛下交给四皇子的,四皇子诸事缠身,总有纰漏,我不过是替四皇子查漏补缺,这哪里比得上四皇子运筹帷幄的功劳大呢?倒是先生,还请先生替我在四皇子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幕僚也就不再和郭湛安客气,心中还暗暗发笑,嘲笑郭湛安这个傻子,他身上都已经打上三皇子李绍钧的标签了,还指望着现在转投四皇子?先不说四皇子要不要,郭湛安找上他,那就是找错人了——四皇子离开许州的时候可是把这件事交代给他的,他去李绍锦面前帮郭湛安美言,不就是摆明了是他无能,要郭湛安替他收拾烂摊子么!
幕僚只当自己捡到了天大的便宜,却不知道这是郭湛安以进为退,为的就是不让其他人知道这件事情中有自己的身影。
就在幕僚回京的路上,通商集市又一次开始了。这次集市按照郭湛安写的条款为基准,虽然偶有争吵,甚至还有两次斗殴,但整体双方都是满意的。
郭湛安的那些话启发了宁古汉,他回去之后就交代自己的子民,拿到集市上的物资绝对不能有劣品,免得坏了名声。那些商人可要比他们精明多了,一旦发现从他们手中换来的东西有问题,下次生意可就没那么容易做了。
但同时,宁古汉也提醒自己的子民要擦亮眼睛,不要再以为那些商人卖给他们的就一定没有问题,要学会自己辨别货物的好坏,货比三家。
一番比较下来,塔鞑人们发现不少商人卖给他们的都是好坏参半,稍不留神就被他们骗去了。只有两家摊子里卖的东西成色好、分量足,不似作假。
塔鞑人大多都认死理,发现这两家铺子没有欺骗他们,就都拿着东西往这两家摊子前凑,剩下的几家相比之下就冷清不少。
“多亏有大人提点,我们才收获了这么多。”从集市回来后,酒楼老板专门拜见了郭湛安,将自己所得的全都写在单子上,交给郭湛安。
郭湛安接过一看,也被这次的收获吓了一跳:“这么多?”
“大人没去集市,不知道这些塔鞑人有多死脑筋,听说我这边卖出去的没假货,就抖往我这边凑了。哦,还有另外一家,也是按照大人吩咐的在做。”
郭湛安点点头,说道:“三九天就要来了,我看这雪一天积得比一天后,等融雪了怕是会更冷。棉衣棉鞋和再加厚一点,肉干再多准备点,还有暖身用的烈酒,风寒用的药物,这些都准备起来。”
酒楼老板不敢大意,连连应下,又问道:“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郭湛安招招手,示意他上前一步说话:“记住,这次去,塔鞑人要肉干和药,就让他们拿铁矿来换!”
酒楼老板心一颤,忍不住提醒郭湛安:“大人,以往如果塔鞑人敢私自卖铁矿给我们,回头可都是被塞进麻袋里,活生生被马踩死的!这,这他们不会答应的吧?”
郭湛安却坚持说道:“按照我说的去做。”
酒楼老板不敢再多说什么,慌忙领命回去准备。
十天之后,集市又开始了。正如酒楼老板所料,当塔鞑人听说要拿铁矿来换取肉干和药,都纷纷打退堂鼓,宁可冒着被骗上当的风险去别的摊子前换购,也不敢和郭湛安授意的两个摊子做生意了。
但很快,塔鞑人发现,这次来集市的商人没有之前的多,带来的货物也没有之前的多,没过多久,其他摊子上都已经空荡荡了。
没买到食物等物资的塔鞑人有些犹豫,看着那两个摆放满棉衣和肉干的摊子良久,最终还是只换购了一些棉衣,就一一散去了。
酒楼老板无奈,将这件事告诉给郭湛安,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郭湛安说什么都不肯改变自己开出的条件,还是坚持要塔鞑人拿铁矿来换取食物和药物。
“你要注意观察,有些塔鞑人或许有这胆子,但是怕被族人发现。你要做的,就是替他们遮掩好,让他们多几次用铁矿换食物的机会。”
酒楼老板心中叹了口气,他比郭湛安大了两个轮回,但身份不如郭湛安。虽然明面上不好说,但酒楼老板心底里是真觉得郭湛安这回是太自负了,前几次和塔鞑人的交锋给了他太多的自信,居然让他开出这样的条件。
积雪越堆越厚,北风越刮越冷,其他商人存着的货物已经陆陆续续被换光了,而塔鞑人却始终不愿意拿出铁矿。
但这次的集市,显然要有所改变了。
就在酒楼老板以为这次依旧是毫无收获的赶集时,本来是去解手的伙计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凑到他身边悄声说:“老板,有、有塔鞑人刚找我,说是愿意用铁矿来换肉干吃!”
酒楼老板一惊,连忙细问道:“到底怎么回事?找到你的塔鞑人是男是女?哪个部落的?长什么样子?会不会是塔鞑人的奸细?”
伙计如实回答道:“那人是个女人,什么部落我不清楚,她带着帽子,还用布把脸给围住了,不过我看她露出来的那一小截胳膊,肉都没了,就只剩下皮包骨了!”
酒楼老板听了,低头细想了一会儿,就明白过来了。
因为他们开出的条件,让塔鞑人只能去别的摊子上换购食物。那些摊子是本地商人的,背后虽然有几个家族支持,但哪里比得上他背后的姜言年和郭湛安?这几次集市下来,原本存着的只怕都已经卖光了,剩下一些要留着自己过冬,又或者是待价而沽,当然不可能卖给塔鞑人了。
不用铁矿换食物那就等着活生生饿死,而用铁矿换食物,如果藏得好,那就还能有一条生路!
无论是谁,面对死亡都不傻,那几个饿极了的塔鞑人估计是走投无路,才敢趁着有伙计离开摊子的时候联系上这伙计。
想到这,酒楼老板不由想起一个月前郭湛安的叮嘱——“你要注意观察,有些塔鞑人或许有这胆子,但是怕被族人发现。你要做的,就是替他们遮掩好,让他们多几次用铁矿换食物的机会。”
这人,怕是连这一点都料到了吧!
酒楼老板不寒而栗,暗自庆幸自己不是和郭湛安为敌,连忙让这伙计去找那个塔鞑人,转达他的话:“把肉干埋在集市东边一里外的枯树下,半个时辰之后我派人去拿,如果有铁矿,肉干就放在集市西边三里外的石碑下面。一两铁矿换三斤肉干,或者是二两药。”
伙计把这话背熟了,又假意肚子疼,离开摊子去找那塔鞑人去了。
第二天,酒楼老板便把两斤三两的铁矿交给了郭湛安。
“不够,”郭湛安说道,“光这么点铁矿能做什么?你多准备些肉干,还有那些棉衣棉裤棉袜,除了烈酒,你摊子上的东西全都要他们拿铁矿来换。”
酒楼老板这会儿是不敢再质疑郭湛安什么了,虽然他心中担心万一事情闹大,被塔鞑部落的首领发现就不好了。但既然郭湛安都没有说,也轮不到他来操这份心。
临近过年,来赶集的商人越来越少。这一天,酒楼老板正缩在自家摊子前小憩呢,突然摊子前来了一队塔鞑人。
为首的是一个高大的大胡子塔鞑男人,手中带着的扳指彰显着他是某个部落首领的身份。
几个伙计看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不敢上前招呼,只好把酒楼老板喊醒:“老板,有人找你。”
酒楼老板睁开眼,发现摊子前不知什么时候来了这么多塔鞑人,下意识以为自己和塔鞑人暗地里的交易被发现了,这群人是来兴师问罪的。
他强装着镇定,问道:“几位,想换什么啊?我们这边除了酒,其他可都是要用你们的铁矿来换的。”
那塔鞑首领出人意料地说道:“老板,你看这些铁矿够不够。”
他话音刚落,身后的子民向两边散开,露出那一车的矿石。
“这……”酒楼老板语塞了,“你……”
塔鞑首领张大嘴一笑,说道:“不过是些铁矿罢了,哪里比得上我部落子民的性命重要。就算你们有了这些矿石,也不够抵挡我们的铁骑的。来,这总共几百斤的铁矿,你们都拿去。给我们肉干、衣服、烈酒!”
老板定下神,把几个伙计都喊过来,一一分配他们的任务。一时间,又是称重,又是清点物资,好不热闹。
“慢着!”就在这时候,宁古汉领着人从远处匆匆赶过来,一身杀气地对着塔鞑首领发脾气:“查打,你怎么能把铁矿卖给他们!”
叫做查打的塔鞑首领毫不在意:“我们部落没东西吃,没衣服穿,没药治病,你说该怎么办?”
宁古汉说道:“那你也不能把铁矿交给他们!你们过不下去了,来投奔我不就行了么?”
查打哈哈大笑,说道:“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就想趁着我们部落过不下去了,把我们并进你们的部落里。”
宁古汉辩解道:“我并没有这么想,我只是觉得大家都是塔鞑人,应该互帮互助。你们有困难,那就来找我,我会帮你们的。你们把铁矿卖给他们,明天他们就会提着这些铁矿做的刀来砍我们的头!”
查打毫不领情:“我不怕!你别以为我不知道,这一个月里你已经吞并了两个小部落了。哦,不对,应该说,这两个小部落是走投无路,向你求救你却拒绝了。等到他们冻死、饿死、病死了好多人,最后只剩下二十多个人答应背叛自己的部落,加入你们的部落,你才给他们少的可怜的食物。”
当场被查打戳穿,宁古汉有些恼羞成怒,可他又不能当着众人的面发火,免得坐实了这件事。
他只好沉下声音说道:“查打,我再说一遍,你不能把这些铁矿卖给他们,否则,你就是我们塔鞑的罪人。”
查打这次是铁了心要做成这笔生意,哪怕要和其他部落撕破脸:“我部落的人都快饿死了,与其做自己部落的罪人,不如做其他部落的罪人。”
宁古汉别无他法,他最后转头瞪了酒楼老板一眼,便领着自己的人离开了。
等人走了,查打催促道:“快点,把我要的东西给我。”
酒楼老板不敢犹豫,赶紧根据铁矿的重量,清点完查打要用的物资交给查打部落的人。随后,他命人在这些铁矿外包上厚厚的麻布,又花了一笔钱请三支小队护送他们回到许州。
☆、第82章 过年
有了查打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之后的两次集市上,又有三个小部落愿意用铁矿换物资了。宁古汉几次三番威胁都铩羽而归,只能眼睁睁看着塔鞑草原上那些珍贵的铁矿一车车地送进敌国手中。
年前最后一次集市,又带回了好几车的铁矿。郭湛安趁着姜言年人在许州,和人约好在酒楼见面,把藏着铁矿的密室钥匙交给姜言年。
“有多少了?”
郭湛安比了个数字,说道:“等过完年,你悄悄地请信得过的工匠来,这块我不熟悉,就全交给你了。”
姜言年点点头,端起酒杯,说道:“敬你一杯。”
两人相识于幼年,又沾亲带故,自小就十分亲密,十几年的相处让他们许多事情都尽在不言中。
姜言年人在军营,不像郭湛安,过年的时候还有六天的休沐,除了大年初一休息一天以外,其余日子还是要驻守军中。他这次出来实属不易,又要瞒天过海找来工匠用这些稀有的铁矿制作兵器铠甲,整个人忙得和陀螺一样。
另一边,郭湛安也好不到哪里去。眼看就要过年了,他手头上还有不少积攒下来的公务没有处理完。来年开春要建的三条水渠,前几天终于逮住的叛国贼,还有许州所辖区域递交上来的审判文书,都要他来处理。
一天之内,郭湛安忙得甚至连水都来不及喝上几口,等日头下沉回到家,霍玉眼尖地发现自家哥哥的嘴唇居然裂开了!
他赶紧让人去取膏药过来,自己则亲自给郭湛安倒了杯热水,递到郭湛安面前:“哥哥,先喝口水。”
郭湛安早就渴了,一杯热水下肚,冷了一天的胃慢慢暖和起来。这时候,小厮捧着药膏过来,霍玉接过,让小厮退下,自己则擦干净手,打开药膏盒子,用小拇指勾取了一些,均匀地擦在郭湛安嘴唇上。
郭湛安也不知道是这药膏接触裂口的缘故呢,还是霍玉那小手指在嘴唇上若有似无的触感的缘故,总之觉得双唇发麻,当中还带着点轻轻的痛。
他一时没忍住,抿了抿嘴,把霍玉的小拇指给吃进去了。
霍玉脸一红,说道:“哥哥,给你上药呢。”
郭湛安哪有那么容易放过霍玉。这几天他忙坏了,为了不把今年的公务积攒到明年再处理,有时候晚上还要留在府衙里办公,等回到家,霍玉早就支撑不住睡下了。
他这会儿非但没放过霍玉,反而得寸进尺,把霍玉的小拇指吃进嘴巴里,还不忘用舌头舔两下。
这下霍玉急了,连连道:“哥哥,哥哥别吃了,上头还有药膏呢。”
可这已经来不及了,郭湛安只觉得嘴巴里一股腻味,好不舒服,不由皱了皱眉,这才肯放开霍玉。
霍玉抽出手指,半是幸灾乐祸地说道:“早就说了别吃了,哥哥你非不听。”
郭湛安一挑眉,说道:“既然不想让我吃进去,怎么自己不抽出来?”
霍玉脸一红,但还是老实回答:“忘了,哥哥没点头,我就忘了。”
这小家伙,眼看着又要大一岁了,还是像小孩子一样。难道没有他的允许,就什么都不做了么?
郭湛安正是又开心又心疼,把霍玉揽进怀中,说道:“你我之间没有什么不能讲、不能做的,你要是不喜欢,就抽出来,嗯?”
霍玉点点头,涨红着一张脸补充说道:“其实、其实我并不讨厌的。”
说完这句话,霍玉自觉没法见人,整个头埋进郭湛安的怀里,无论郭湛安怎么哄,就是不肯抬起来。
两个人在屋里你侬我侬,可苦了屋外的贾欢。一直等霍玉又肯重新抬起头和郭湛安说笑,贾欢听着屋里头的动静,这才在门外说道:“少爷,二少爷,今年过年送的礼单我整理好了,还请少爷和二少爷过目。”
郭湛安扬声道:“进来。”他的手则松开,霍玉赶紧坐到旁边的凳子上,还不忘把弄皱的衣服袖子整理好。
贾欢进屋后没有抬头,只是循声走到郭湛安面前,将手中的礼单双手奉上。
郭湛安接过,问道:“这是你拟的?”
贾欢应道:“正是小的拟的,可是有什么纰漏?”
郭湛安又看了几眼,说道:“拿笔来。”
贾欢忙到一旁的桌子上取笔,双手递给郭湛安。
郭湛安接了笔,却不接着写,而是转头问霍玉:“这礼单你看过了么?”
霍玉摇摇头:“本来贾欢是想把这件事交给我的,但我从小就上生活在老虎寨里,对这些东西一窍不通,所以拜托贾欢来办。”
郭湛安将礼单递到霍玉面前,说道:“既然一窍不通,那就学着点。没道理等我回到了京城,逢年过节的礼单都要贾欢来操办,说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霍玉不解:“贾欢办事妥帖,又是跟着哥哥在京城中生活了十几年,他都做不好的事情,交给我去做,岂不是更叫人笑掉大牙么?”
郭湛安一双深情的眸子看着霍玉,眼中调笑之意明显,看到霍玉大半个身子都要酥麻了。贾欢在一旁忍俊不禁,见自家少爷一直没有解释,也不说话,就斗胆说了一句:“二少爷,这礼单从来都是当家主母来准备的。”
轰!
霍玉只觉得耳边有雷炸开了。这礼单是要当家主母准备的,而郭湛安又想把郭府的礼单交给他来准备,这、这岂不是让郭府人都知道他和郭湛安真正的关系了么!
他自己是不怕的,甚至恨不得立刻昭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郭湛安是他的人。但霍玉读了几年书,明白天底下的主流还是男女欢爱,至于男人与男人,传出去终归是不好。
为了郭湛安的仕途,霍玉一直隐忍着,整日患得患失的,走在街上总觉得别人看自己的眼神中另有深意,似乎早就发现了他和郭湛安的感情。为此,霍玉干脆闷在家里专心读书,就怕自己出门会不小心露出马脚。
如今郭湛安当着贾欢的面说出这句话,岂不是、岂不是要让许州的人都知道这件事么!到时候、到时候自家哥哥的仕途那该怎么办!
想到这,霍玉连连推拒:“哥哥,这件事太重要了,我没信心能做好。”
郭湛安只当他是害怕了,宽慰道:“你别怕,今年你看着我做,明年开始交给你,我在旁边替你把关,怎么样?”
“不不不,这件事、这件事传出去,对哥哥不好。”霍玉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担忧,“哥哥的仕途才刚刚开始,不能因为这件事影响你的仕途。”
郭湛安却执意坚持要霍玉参与进来,说道:“我尚未娶妻,对外你是我的兄弟,对内你是我的爱侣,替我准备年礼又怎么了?谁有意见,让他到我面前来讲!还是说,你觉得自己整天管着那些人的扫除洗涤就够了?”
霍玉连连摇头:“哥哥别担心,我就是不放心那些人,所以才管得严一点。之前你被陷害那阵子,有好几个下人都趁机卷铺盖走人了,我觉得他们都不忠心。”
郭湛安知道,霍玉只要一碰到他的事情,就格外小心翼翼,甚至到了有些疯魔的地步。他猜测,这与霍玉小时候身处的环境有关——霍大山身为土匪,一朝失败,就被手底下的兄弟背叛,死前身边只有十几个兄弟了,而他一手建立起来的老虎寨,也分崩离析,剩下的人只能靠种田打猎为生。
霍玉小小年纪就经历了这些,心底里其实对很多人都藏着不信任。这世上,恐怕只有他和孙老是霍玉可以完全信任的。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些人的卖身契都在你手上,他们掀不起风浪来的。我知道,你要说那个被收买的门房,那是我一时疏忽,轻信于他,但后来我不是重新订了规矩,让他们相互监督了么?”郭湛安耐心教导霍玉,“小心是好事,但千万不能什么事都小心翼翼,事必躬亲。你就这么个人,这么点力气,怎么可能把成千上万琐事都处理好?玉儿,你是郭府的二少爷,是上位者,要在下人面前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万万不能让他们觉得你好欺负。你总是在他们面前检查角落有没有打扫干净,厨房里蒸的是绿豆糕还是荷叶糕,他们只会看不起你。”
霍玉听了郭湛安这一席话,有所感悟:“那哥哥的意思是,我自己不能出现,但是可以派人去看着?”
郭湛安点头道:“这是一个法子,但你派人去看着了,会不会担心这些人和那些下人同流合污,又要派其他人去看着这些人?其实还有一个法子,你不定时随便找人去检查一圈,做得好的有赏,做得差的要罚,至于那些偷懒赌博喝酒的,直接发卖。”
霍玉不笨,他只不过是没像郭湛安那样,在后院长大。其实这些是是管理后院最简单的手段了,经郭湛安这么一说,霍玉就明白过来了。
“谢谢哥哥指点,我一定会改过来。”
郭湛安奖赏似地在霍玉鼻尖上亲了一下:“来,看着,我教你。你看这第一家,就是许州知府谢秉,他还没有家眷,所以女人喜欢的、爱用的都不用准备。谢秉十分喜爱文墨,正好我们库房里有两幅前朝的书法,送给他,既投其所好,又不失风雅。哪怕让别人知道了,也不能说什么。”
“还有,接下去这家是许州的大家……”
郭湛安耐心地给霍玉一点点解释,一旁的贾欢只好低着头,又是高兴自家少爷找到一个全心全意爱着他、守护着他的人,又不禁担忧起他日回到京城,霍玉面对京城郭府的后院,该如何应对。
今年过年较之去年更加热闹。郭湛安升任许州通判后,来郭府送礼的人多了许多,郭湛安有意锻炼霍玉,就一直把霍玉带在身边,顺带着也让许州诸人认识一下霍玉,让众人知道霍玉的身份,日后见面也好知道分寸。
霍玉这才知道,送礼人身份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许州几家商户派来的,都是他们的大管家,甚至有两家是亲自拜访,这些人,郭湛安就要亲自接待。
还有谢秉,虽然派来的是二管家,但因为是郭湛安的上峰,所以也要郭湛安亲自出面接待。
而剩下的,都是身份不够,由贾欢出面讲几句喜庆的客套话就够了。
忙碌了一天,等终于送走最后一批送礼的,霍玉觉得自己的脸都要笑僵了。
郭湛安看着霍玉揉着自己脸颊那模样,笑着问他:“这样就受不住了?”
霍玉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点头承认:“太累了,没想到笑还那么累,还不如哥哥整天板着个脸轻松。”
郭湛安听了,故意凶他:“你再说一遍?”
霍玉可不怕他,笑嘻嘻地又说了一遍:“哥哥平日里不就是这样么。”说着,霍玉还不怕死地模仿郭湛安平时皱眉头的样子。
郭湛安见了,忍俊不禁,伸手揉了揉霍玉的额头,说道:“好,等今儿个晚上,让你知道我能有多凶。”
霍玉急了:“哥哥,明天就是除夕了,还有好多事情呢!”
郭湛安斜眼瞧他:“伺候哥哥就不算事情了?”
论起嘴仗,霍玉当然落了下风:“算,算正事。”
郭湛安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到了除夕,再也没有访客来访,郭湛安和霍玉终于能清闲片刻。因为母亲的牌位还留在京城郭府,郭湛安只能领着霍玉朝着京城的方向磕头,下定决心终有一日要了却母亲的遗愿——将母亲的牌位从京城郭府中接出来,与狄家的列祖列宗摆在一块。
霍玉和郭湛安相处一年多了,见他这样子,就知道是想起了早逝的母亲。他知道这时候劝不如不劝,所以没有说话,只是握住郭湛安温热的大手,靠在郭湛安身边。
郭湛安明白霍玉的贴心,也不多说,只是反手紧握住霍玉的手,两人在这寒冷的冬天相互偎依着,心底则如同火一般暖热。
过了良久,郭湛安只觉得腹中传来一阵响动,才惊觉自己和霍玉已经跪了这么长时间了。
他倒还好,可怜霍玉人小,身子骨又不如寻常人,这时候早就双腿发麻,只能靠着郭湛安勉强行走。
郭湛安真是又气又疼,拿来药油替霍玉揉着发红的膝盖,说道:“既然受不住,为何不跟我说?”
霍玉笑着说道:“跪的是哥哥的母亲,再多跪些也是值得的。”
郭湛安纠正道:“什么我的母亲,难道不是你的母亲了?”
霍玉笑容一僵,有些迟疑地说:“伯母怕是不愿意我这么喊吧。因为我的关系,哥哥都讨不到媳妇了,伯母能不怪我我就心安了。”
郭湛安一边替霍玉揉着膝盖,一边正经地说道:“我长那么大,能替我挡两回刀子的人就只有你一个。除了你,我娘还能放心把谁放在我身边?要是她不愿意,早就在你陪着我跪的时候下一道雷劈死我这不孝子了。你说,你该不该换个称呼?”
霍玉心里头开心坏了,喜极而泣,拼命忍着眼泪点头道:“是,有我陪着哥哥,娘在天之灵一定会放心的。我霍玉别的不会,一定会好好照顾好、保护好哥哥的。”
郭湛安擦干净手,替霍玉抹去双颊上流下的眼泪:“好端端的,哭什么。”
霍玉一把抹去眼泪,带着哭腔笑道:“没哭呢,我是在笑,在笑。”
郭湛安见他这样子,干脆一把将霍玉抱起来:“你这膝盖刚擦了药油,不便走动,我抱你去大厅。”
霍玉下意识想要挣扎,可想起这一年来的种种,以及郭湛安的剖白,原本一直摇摆的心头一次彻底定下来。
他双手环抱住郭湛安宽阔的背脊,头贴在郭湛安的胸膛上,听着郭湛安有力的心跳声。
就是这个人,他想,就是这个人,他一辈子都不会放手的。
第83章 跋扈
过了年,郭湛安又开始忙着处理许州的各项公务,而霍玉则逐渐克服冬日里赖床的毛病,认真完成郭湛安布置的功课。
过了元宵,冬日的寒风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威力,草原上冒出了新芽,起初不过是指甲片长短的,不过几天的功夫,就长成了一片。塔鞑人驱赶着冬日里幸存下来的牛羊在草原上放牧,虽然只有少数,但到底是生的希望。
与此同时,参加通商集市的塔鞑人开始减少,最近一次,人数只有年前的一半。
郭湛安接到消息,转头看着窗外树枝上的嫩芽,感叹了一句:“春天要到了啊。”
出了正月,京城中来了四皇子的使者,领着人来到许州府衙门口,点名要见谢秉和郭湛安。门房见他衣着光鲜,腰上挂着的是上等的白玉,虽然一路颠簸,但始终红光满面,喜气洋洋,只当是京城来的贵人,所以虽然对方没有拜帖,也连忙把人迎到内里上了好茶,自己则匆匆去向内里的人汇报。
谢秉得知消息,终于是松了口气——之前四皇子的幕僚挪用了不少税收,年前许州一年的税收就要送往京城,这中间的差额是他垫上的。
谢秉出身贫寒,从小就被教育要节衣缩食,精打细算,为了省下聘礼,他连老婆都没娶。那四皇子的幕僚借钱都快两个月了,他还真怕四皇子不还。
现在京城里来了人,谢秉觉得自己总算是看到希望了。
另一边,郭湛安有些疑惑,那欠条上并没有他的名字,他又断定留下来的那个幕僚不会告诉李绍锦在处理塔鞑这件事情上有他郭湛安的事,为何现在指名要他也去见?
虽然心中疑惑,但李绍锦贵为四皇子,这身份是郭湛安远远比不上的。他不愿意在这些小事上给李绍锦借题发挥的机会,便暂时放下手头上的公务,去前厅见那四皇子的使者。
郭湛安来到前厅,只见一个陌生的年轻人坐在上座,而堂堂许州知州谢秉只能坐在下首,与此人客套。
郭湛安心中有自己的思量,面上却不显,只当什么都没注意,进了前厅和二人相互问好。
谢秉见是郭湛安来了,起身迎道:“郭大人,你来的正好,来来来,我为你引见柴公子。”
上座的柴公子却不起来,反而是美滋滋地品着茶,只拿眼角去看郭湛安。
谢秉脸上一僵,随后恢复正常,说道:“郭大人,这位是四皇子的好友,京城的柴公子。柴公子,这位就是我们许州的通判郭湛安郭大人。”
那柴公子这才慢悠悠起身,脸上带着一丝蔑笑,说道:“原来是郭大人,我在京城可是久闻郭大人的大名,如今见了,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郭湛安并不清楚这人的真实目的,不过既然是李绍锦的人,铁定不会安什么好心,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应付:“哪里的话,郭某不过是幸得陛下垂青,自幼跟在三皇子身边,沾染了一些皇家仙气罢了。”
“呵呵,郭大人倒是有些自知之明。”柴公子皮笑肉不笑地说了一句,不等其他二人说话,自己率先坐下,“今日前来,是四皇子特地让我来替他取回一样东西。”
谢秉听了,心中不由焦急——这四皇子说是要取回东西,那就只能是那张欠条,可钱呢?
谢秉当然不会那么轻易就交出来,他干脆装傻,问道:“柴公子,敢问您指的那样东西,是哪样东西?”
柴公子眉毛一挑,说道:“怎么?你们不就看四皇子好说话,趁火打劫,非逼着他的先生用四皇子的名义写下欠条,现在不敢承认了?”
谢秉急了,忙解释道:“柴公子,当日的确是四皇子的先生急着用钱,这才从许州的税收里面挪用了一部分,这些可都是在欠条上白纸黑字写着的。”
“行了,不就是要钱么,”柴公子不耐烦地说了一句,从袖中的暗袋里拿出一个袋子,扔到谢秉的脚边,“就这些了,快些把东西交给我。”
谢秉看着脚边那钱袋子,真是弯腰也不是,不弯腰也不是。
就在他纠结是要面子还是要银子的时候,一只手出现,把钱袋子从地上捡起来,交给了谢秉——正是郭湛安。
郭湛安面色如常,说道:“大人,先数数吧,若是对不上,又要大人破费了。”
谢秉忙应了一声,堆起笑容对柴公子说道:“柴公子还先等等。”
柴公子脸色一变,说道:“都在这了,你信不过我,难道还信不过四皇子么?”
郭湛安出声打圆场道:“并不是信不过四皇子,这是官场的规矩,柴公子不入朝为官,对这些规矩怕是不熟悉。”
柴公子脸色愈发不好了,冷笑了一声,说道:“倒是忘了,郭大人年纪轻轻就是探花郎,听说去桐花县当县令的时候还吃了不少苦头,倒是让我们这些世家子佩服。其实我们这些人,从小就是娇生惯养,父亲虽然严厉,但家中总有一个慈母在,就算在父亲那挨了打骂,也有母亲心疼。郭大人,你说是不是?”
郭湛安不动声色地点点头,说道:“自然。”
柴公子只觉得自己就好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他本意是讽刺郭湛安年幼丧母,父亲又不管他,是个没人疼没人爱的,哪里想得到郭湛安居然不接招。
这时候,谢秉清点完钱袋子里的银两,喜滋滋地说道:“柴公子,这四皇子是不是给错了?你看,这还有两锭金子,可是比借用的税收款项多多了。”
柴公子像是想到了什么,说道:“四皇子那时候是贵人多忘事,京城中还有要事等着他处理,这才忘了留下些银两。要我说,四皇子哪里看得上那些银子?对了,怕是你们还不知道呢,正月里头皇上为了嘉奖四皇子,已经下旨封四皇子为英王了!这可是这一辈皇子当中头一个封王的,皇上高兴,大摆了三天宴席,庆祝四皇子,哦,不对,现在可要称呼他为英王了,为英王庆祝呢。”
谢秉忙奉承道:“这可是大喜事,柴公子怎么不早点和我说呢?我还能准备一份贺礼好恭贺英王。”
“呵呵,英王家中藏宝万千,你那些算得了什么,还是少拿出来,免得丢人。”柴公子说话的时候,一直盯着郭湛安看,生怕错过他脸上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
郭湛安知道,这个柴公子一开始不提,一直以四皇子称呼李绍锦,直到现在才告诉他们四皇子封王,为的就是看他惊慌失措的表情。
可惜了,他郭湛安岂是这么沉不住气的人。
“四皇子是天之骄子,封王也是情理之中,”郭湛安淡淡地说道,“不知这英王是镇国亲王,护国亲王,还是辅国亲王?”
“辅国亲王不过区区三品,哪里配得上英王的身份?如今英王是护国亲王,那也是因为陛下说了,如果现在就是一品的镇国亲王,那改明儿可不就该是当朝太子了么!不过,就算是辅国亲王,英王也是兄弟里头一个的,什么三皇子五皇子,都得以他为尊,越不过去。”
郭湛安似笑非笑地看了柴公子一眼,说道:“太子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是所有人都当得了的。”
“郭大人言之有理,”柴公子闻言一笑,“也只有英王这样的,才配得上太子的身份呢。可惜啊,像这样的功劳哪里是天天都有的,要是再有这么大一个功劳,英王的太子之位指日可待。”
郭湛安连连摆手:“柴公子慎言,我可没这么说。私下议论皇储,传出去可是杀头的罪,郭某虽然不才,忠君爱国遵纪守法的道理还是懂的。”
柴公子脸色一黑,咬牙切齿地说道:“多谢郭大人提醒。只不过,现在只有我们三个人,又有谁会说出去呢?”
郭湛安笑着给了四个字:“隔墙有耳。”
这一次交谈不欢而散。
柴公子炫耀没成,反而被郭湛安好一通教训,憋了一肚子气回了下榻的酒楼;谢秉虽然拿到了钱,但被柴公子如此奚落,又不得不隐忍不发,面子里子全没了,哪怕他当惯了孙子,都咽不下这口气;至于郭湛安,他虽然是故意让李绍锦先立功,可没想到皇帝居然趁机封王,让李绍锦成了这一辈皇子中头一个封王的,现在京城里李绍钧明面上都要退让了!
郭湛安回到书房,本想提笔给姜言年书信一封,可旋即想到几日后的集市,又放下笔,继续处理公务。
等到散衙,郭湛安并没有直接回郭府,而是去了酒楼,借着买些鸭爪醉虾回去的机会,与酒楼老板聊了几句。
“宁古汉最近还来集市么?”
酒楼老板思索了一下,点头道:“来的,查打他们都不来了,但他每次都会来。大人,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郭湛安摇头解释道:“查打那些部落人数少,有了那些牛羊就够支撑一段时间。宁古汉趁着冬天吸收了不少人,部落里头的食物还不够,又担心自己部落的人私下用铁矿和我们交易,所以每次都会过来看着。这样,你给我安排一个身份,下次集市我和你一起去。”
酒楼老板不敢多打听郭湛安去集市的目的,只是点头说道:“明白了,那就要委屈大人扮成我的伙计。”
“好。”
于是,几日后,去集市的商队里多了一个陌生的伙计。
与塔鞑通商的集市规模越来越大,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每次都会有生面孔出现在商队当中,所以尽管有人注意到了,也并不会去探究此人的身份。
第21节
恋耽美